§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0815505000
DOI 10.6846/TKU.2008.00443
論文名稱(中文) 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的傳播分析—以淡水古蹟群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itle of Thesis: The Communication Analysis of Museum and Cultural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Historical Building in Danshu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張正俅
研究生(英文) Chun-Chou Cheung
學號 69408010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20
論文頁數 15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
委員 - 李世偉
委員 - 紀慧君
關鍵字(中) 文化產業
博物館
公共空間
療癒
永續經營
關鍵字(英) Cultural Industry
Healing
Museum
Public Spac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文化產業所代表的意涵是傳播的課題,在重視商業作為平衡經濟與社會穩定的媒介下,文化產業是為了分享文化內容透過商業成為載具與平台,在重視人內在豐富世界的需求時,經由滿足與共鳴的嚮往,啟發人所具有的博物館在「分享」與「收藏」的能力,透過公共空間的中介下,去開發人作為立體化的單位,在公共空間中去交流人內在的文化內容,隨著對話的生活化,達至對於溝通的創意習慣,這整個〔博物館+公共空間+文化產業=新博物館〕模式,將透過「療癒」產生向心力,整合出動態的「集體能動性」,以達到永續經營的可能。

本研究選擇文史工作者、藝術專業人士、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觀光客、體驗設計的刊物,作為分析淡水古蹟群的個案對象,使用紮根理論的方式,透過分析去歸納出原則,在系統化的概念與範疇的可能。

研究發現,目前淡水作為個案來說,這個空間是離散的,有各自不同出發點的人士,在概念上能夠整合出策略,但在實際上空間是否能匯聚人事物的資源,則必建立出人需求的清晰度,否則淡水無法成為策略的實踐上,在進行文化產業上能夠永續經營,因為缺乏公共空間凝聚博物館精神的各種資源,就難以落實療癒吸引能動性的集中。
英文摘要
Cultural Industry represent the question of communication. Business is medium to balance economics and social smooth. Cultural Industry is a platform to share cultural content. Basic on the need of inner, Cultural Industry will fulfill imagination through satisfaction, consonance. “Share” and “Collect” is the core to start the model of museum. Individulity is the medium to dialogize each other’s inner to have used to creativity. Try to take (Museum+Public Space+Cultural Industry=New Museum) this model to integrate collective mobility to b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Take history worker, art worker, historical museum worker, tourist, experienced-design magazine, the case study to induce the discipline. Expect the system to be possible. 

The research of examination: Danshui is a centrifugal space, 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onclusion, we need the “Healing” to be the source to consolidate collective mobil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9
第三節 問題意識…………………………………………………………….12
第四節  名詞釋義…………………………………………………………….15
第二章  文化產業精神的建構與探討…………………………………………….20
第一節 文化與產業的關係………………………………………………….20
第二節 文化工業與文化產業的關係……………………………………….30
第三節 文化產業的療癒特質……………………………………………….42
第三章  博物館的精神與公共空間的結合……………………………………….44
第一節 博物館與文化資本在空間上的運作……………………………….44
第二節 新博物館需要公共空間的源由…………………………………….48
第三節 研究問題…………………………………………………………….64
第四章  研究設計………………………………………………………………….65
第一節  研究方法…………………………………………………………….65
第二節  研究流程…………………………………………………………….67
第三節  資料蒐集的研究對象……………………………………………….69
第五章  新博物館的實踐在淡水空間……………………………………………..71
第一節  滬尾文史工作室的淡水談…………………………………………..71
第二節  文化創意、創意文化與文化劇場…………………………………..97
第三節  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的理念………………………………………103
第四節  觀光客的視角………………………………………………………119
第五節  魅力淡水季刊………………………………………………………122  
第六章  結論………………………………………………………………………135
第一節  富有的品質…………………………………………………………135
第二節  公共空間的向心力…………………………………………………136
第三節  療癒在新博物館中的作用…………………………………………138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9

附錄一   淡水古蹟建築年代分期表……………………………………………..140
附錄二   6500億美元熱錢襲中 衝擊金融……………………………………...147
附圖一   紅毛城英國特展紀念品公仔小熊……………………………………..149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150
英文文獻……………………………………………………………………………154



論文表目錄
表4-1  研究流程圖………..………………………………………………………..68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書籍、報章區
Berger, John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
Cynthia Freeland著,劉依綺譯(2002)。《別鬧了,這是藝術嗎?》。台北:左岸。
David Throsby著,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文建會。
Diana Krane著,趙國新譯(2001)。《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譯林出版社。
Keith Jenkins著 賈士蘅 譯。(1996)《歷史的再思考》。台北市:麥田出版社。
Miriam Greenspan著,陳亭螢譯。《陰暗情緒是毒也是藥:榮格〔陰暗情緒〕原型的自我轉化及療癒》。台北:人本自然。
Shaun McNiff著 許邏灣 譯。(1999)《藝術治療》。台北:新路出版社。
Tim O’Sullivan等著 揚祖珺 譯。(2002)《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出版社。
Toby Clark著,吳霈恩譯(2003)。《藝術與宣傳》。台北:遠流。
文建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市:文建會。
包亞明 主編。《後大都市與文化研究》。中國:上海教育出版社。
呂正惠 主編(1991)。《文學的後設思考》。台北:正中書局。
李政賢 譯(2007)。《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沈孟穎(2002)。《台北市(1930-1970年)咖啡館公共領域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研究所。
孟樊(2001)《後現代的文化認同》。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
南方朔(1993)。〈節慶•狂歡消費•民間文化〉。《文化啟示錄》。台北:三民書局。
記文禮(2007年8月28日)。〈打造客家文化園區 國姓鄉自己拼〉。聯合報。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莊翰華 (1998)。《都市行銷理論與實務》。新竹市:建都文化事業。
陳其南(2000)。《從全球化看文化產業與地方行政》。〈文化視窗〉。第三十三期。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
奧修(1930-1990)。《無邊無際》。台北:探索文化事業。
奧修著,謙達那譯(2006)。《了解性超越性—從性到超意識》。台北:奧修。
葉啟政(1992)。《當代社會思想巨擘》。台北市:正中出版社。
葉啟政主編(1992)。《當代社會思想巨擘》。台北:正中書局。
劉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台北:天下。
蘇明如(2004)。《解構文化產業》。台北:春暉。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載於胡幼慧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47-73)》。台北:巨流。
白德華(2008年5月12日)。〈6500億美元熱錢襲中 衝擊金融〉。中國時報。
曾坤章(2007),〈推薦序〉。《預知生命大蛻變:由恐懼走向愛的靈魂進化旅程》。台北:生命潛能。

二、論文期刊區
王啓祥(2004)。〈國內博物館觀眾研究知多少〉。《評論論文》。博物館學季刊。
王嵩山(2000)。《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台北市:稻香出版社。
王嵩山(2004)。〈專業主義、學科與博物館實踐〉。《評論》。博物館學季刊。
廖靜如(2006)。〈宗教文物蒐藏:神聖與博物館化〉。《專題:博物館蒐藏的詩意與政治》。博物館學季刊。
劉怡蘋(2004)。〈法國博物館研究員培訓系統的成形與流變:從羅浮學院到國立
資產研究院〉。《專題:博物館學課程與專業主義》。博物館學季刊。
劉曉蓉(2005)。《文化產業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之特性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玉嬋(2006)。〈地方文化館與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為例〉。《博物館誌》。博物館學季刊。
鄭國賢(2002)。《時空異置下論文化資產展示中記憶與經驗之斷層---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研究所。
蘇明如 (2001)。《九0年代台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紫均(2002)。〈社區博物館與地方寺廟〉。《博物館與社區互動》。博物館學季刊。
楊翎(2003)。〈展示的建構與解構—從科博館的文化特展觀眾調查談起〉。《博物館與特展》。博物館學季刊。
陳翼漢(2004)。〈歷史與文化資產之於「過去」〉。《專題:博物館與物觀》。博物館學季刊。
郭義復(2001)。〈新博物館學的展示觀〉。《博物館展示(一)》。博物館學季刊。耿鳳英(2003)。〈身體、行為與博物館展示〉。《專題:博物館與身體觀》。博物館學季刊。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專題:博物館與時間觀》。博物館學季刊。
陳一夫(2002)。《博物館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影響》。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佳利(2004)。〈社區博物館運動:全球化的觀點〉。《專題:地方性、全球化與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
張世龍(2003)。〈展示中的教化〉。《專題:博物館與身體觀》。博物館學季刊。
張立伶 (1998)。《生態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之研究─以蘭陽地方為例》。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國(民83)。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香港社會科學學
報。第四期,194-221。 
網路資訊:

淡水古蹟博物館 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6.asp?H1m_sn=2

維基百科-文化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87%E5%8C%96&variant=zh-tw
維基百科-流行文化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7%9C%BE%E6%96%87%E5%8C%96&variant=zh-tw
陳雅媛 色彩諮商師,(2006年6月13日)。〈用色彩療癒(上)〉。東方日報專訊。
http://209.85.175.104/search?q=cache:dsU6fHoTUgUJ: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3/1/1/217215/1.html+%E7%99%82%E7%99%92+%E8%8B%B1%E6%96%87&hl=zh-TW&ct=clnk&cd=8&gl=tw


英文文獻:
Annelis, M. (1996). Grounded theory metho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paradigm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quire, & postmodernism.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l6(3), 379, 15.

Glaser, B., & Strauss, A(1967).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Hooper-Greenhill, Eilean. (1992) “Museum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Paul DiMaggio& Michael Useem. (1978). Cultural Property and Public Policy: Emerging Tensions in Government Support for the Arts.  Social Research, 45: 2 p.356

Paul J. DiMaggio. (1983).Constructing an Organizational Field as a Professional Project: U.S.  Art Museums, 1920—1940. 

Strauss, A. & (1987).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ndy Griswold. (1994).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Pine Forg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