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0812051300
DOI 10.6846/TKU.2008.00433
論文名稱(中文)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戀愛分手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Codependency and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曾瑋琍
研究生(英文) Wei-Li Tseng
學號 69413020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9
論文頁數 9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宗堅
委員 - 李麗君
委員 - 周玉慧
關鍵字(中) 共依附特質
分手因應策略
關鍵字(英) Codependency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共依附特質」與「分手因應策略」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分手因應策略」兩者間的關係,以台北縣市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520名。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搜集,所使用的工具包括「共依附量表」與「分手因應策略量表」。調查所得的資料運用敘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對其「分手因應策略」有顯著預測力。
(一)	「他人焦點自我忽視」越高的女性大學生,採取越多「宣洩逃避」的分手因應策略;
(二)	「控制者」之共依附特質越高的男性大學生及女性大學生,皆採取越多「意義追尋」、「社會支持」的分手因應策略;
(三)	「隱藏自我」之共依附特質越高的男性大學生,採取越多「意義追尋」、「自我貶抑」的分手因應策略。而「隱藏自我」之共依附特質越高的女性大學生,採取越少「社會支持」的分手因應策略;
(四)	「依賴者」之共依附特質越高的男性大學生採取越多「報復對方」的分手因應策略,而「依賴者」之共依附特質越高的女性大學生則採取越少「宣洩逃避」的分手因應策略;
(五)	「低自我價值感」之共依附特質越高的女性大學生,採取越多「自我傷害」、採取越少「宣洩逃避」的分手因應策略。
二、	不同戀愛經驗(戀愛對象、戀愛次數、分手方式、身體親密程度)的大學生呈現不同的分手因應策略。
(一)	相較於異性戀大學生,同性戀大學生明顯採取較多「自我傷害」的分手因應策略;
(二)	相較於其他分手方式,被動分手者明顯採取較多「意義追尋」、「社會支持」、「自我貶抑」的分手因應策略;
(三)	相較於身體親密程度較低者,身體親密程度較高的大學生明顯採取較多「意義追尋」、「宣洩逃避」、「自我傷害」的分手因應策略,其中「有性行為者」在所有分手因應策略的使用皆顯著多於「無性行為者」;
(四)	戀愛次數越高的大學生,越常使用「報復對方」、「自我傷害」的分手因應策略。
三、	大學生或多或少都具有共依附特質,其中「隱藏自我」特質顯著高於「依賴者」特質。大學生似乎習慣隱藏自我的想法感覺,尤其是負面感受,較不傾向在各方面依賴他人的照顧與決定。
四、	「性別」對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的影響有限。但相較於女性大學生,男性大學生更容易「以他人焦點,忽視自我需求」。似乎男性大學生更習慣去照顧他人需求,將重心擺在他人身上,而忽略自我需求的滿足。
五、	大學生多採取「意義追尋」、「社會支持」等較為正向的分手因應策略。可見大學生多能藉由找尋分手意義與反省分手原因、向外尋求建議與支持等較為正向和緩的方式來度過失戀期。
六、	相較於男性,女性大學生採取較多「社會支持」及「宣洩逃避」的分手 因應策略。而相較於女性,男性大學生採取較多「報復對方」、「自我傷害」、「自我貶抑」的分手因應策略。相較於男性,女性大學生較會向外尋求意見與情感支持,藉由大哭一場、陷入忙碌、避開相關人事物來面對戀愛分手。而相較於女性,男性則較會採取威脅警告或實際行為來報復對方、物質使用及各種方法來傷害自己、自我責怪及過度袒護原諒對方等方式來面對戀愛分手。
  總結而言,本研究發現,大學生或多或少都具有共依附特質,其中「隱藏自我」特質顯著高於「依賴者」特質。另外,大學生面對戀愛分手時,多能採取「意義追尋」、「社會支持」等相當正向的分手因應策略。無論何種性別,當大學生的「控制者」特質越高,即越常使用「意義追尋」、「社會支持」的分手因應策略。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on Codependency and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It was also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ependency and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520 college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were sampled,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 was taken. The tool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d Codependency Assessment Scale and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Scale. The data obtained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dependence could predict th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1)Whe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Focus /Self neglect”, they used more “Unleash and Escap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2)When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ol”, they used more “Meaning Finding” and “Social support”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3) When 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Hiding Self”, they used more “Meaning Finding” and “Self Detraction”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Besides, whe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Hiding Self”, they used less “Social support”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4) When 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Dependence”, they used more “Reveng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Besides, whe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Dependence”, they used less “Unleash and Escap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5) Whe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Self-Esteem”, they used more “Self Abusing”, but less “Unleash and Escap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2.	Different love experiences of College students, like “sexual orientation”, “the number of being in love, “the way of Breakup” and “the degree of body intimacy”, led to different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1)Comparing with heter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hom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used more “Self Abusing”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2) Comparing with college students who used other ways of Breakup, college students who passively broke-up with their lovers used more “Self Detraction”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3) Comparing with college students with lower degree of body intimacy, college students with higher degree of body intimacy used more “Meaning Finding”, “Unleash and Escape” and “Self Abusing”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Besides, college students who had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lovers used mor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than those didn’t have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lovers.  
(4)When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love experiences, they use more “Revenge” and “Self Abusing”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3.	College students got used to hide their own thoughts and feelings, especially negative feelings. They were not prone to rely on other people.
4.	“Gender” had limited affection to “Codependency”. Comparing with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ale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Focus/Self neglect”.
5.	Most college students used positiv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like “Meaning Finding” and “Social Support”.
6.	Comparing with male college student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used more “Social support” and “Unleash and Escap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Besides, male college students used more “Revenge”, “Self Abusing” and “Self Detraction”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To sum up, College students got used to hide their own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they were not prone to rely on other people. Besides, most college students used positive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like “Meaning Finding” and “Social Support”. Last but not least, when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rol”, they used more “Meaning Finding” and “Social support” breakup coping strateg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名詞釋義…………………………………………………………………………………6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共依附的內涵與相關理論………………………………………………………………7
第二節、	分手因應策略相關研究…………………………………………………………………17
第三節、	共依附特質與分手因應策略之探討……………………………………………………25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27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架構…………………………………………………………………………………28
第二節、研究對象…………………………………………………………………………………29
第三節、研究工具…………………………………………………………………………………31
第四節、研究實施程序……………………………………………………………………………43
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分手因應策略的現況及差異分析………………………………47
第二節、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共依附特質之差異分析…………………………………………50
第三節、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分手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51
第四節、不同戀愛經驗之大學生在分手因應策略上之差異及相關分析………………………52
第五節、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與分手因應策略的相關性分析…………………………………58
第六節、男性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對分手因應策略的預測分析………………………………61
第七節、女性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對分手因應策略的預測分析………………………………65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摘要……………………………………………………………………………69
第二節、	綜合討論…………………………………………………………………………………76
第三節、	研究建議、限制與貢獻…………………………………………………………………8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90
英文部分……………………………………………………………………………………………93

附錄
附錄一  正式施測量表……………………………………………………………………………94
附錄五  分手因應策略量表刪修後正式量表……………………………………………………99

表   次

表2-1-1  國外之共依附相關量表…………………………………………………………………12
表3-2-1  正式研究樣本資料表……………………………………………………………………29
表3-2-2  有效樣本背景資料及戀愛經驗表………………………………………………………30
表3-3-1  「共依附量表」預試量表題號與題目…………………………………………………33
表3-3-2  「共依附量表」預試量表因素題目與信度分析表……………………………………34
表3-3-3  「共依附量表」正式量表因素題目與信度分析表……………………………………35
表3-3-4  「分手因應策略量表」預試量表題號與題目…………………………………………38
表3-3-5  「分手因應策略量表」預試量表因素題目與信度分析表……………………………39
表3-3-6  「分手因應策略量表」刪修後正式量表因素題目與信度分析表……………………40
表3-3-7  「分手因應策略量表」刪修後正式量表題號與題目…………………………………42
表4-1-1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之向度分析摘要………………………………………………48
表4-1-2  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各向度的變異數分析摘要…………………………………48
表4-1-3  大學生「分手因應策略」之向度分析摘要……………………………………………49
表4-1-4  大學生之「分手因應策略」各向度的變異數分析摘要………………………………49
表4-2-1  不同性別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50
表4-3-1  不同性別大學生之分手因應策略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51
表4-4-1  不同戀愛對象的大學生在分手因應策略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52
表4-4-2  不同分手方式之大學生分手因應策略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3
表4-4-3  不同分手方式的大學生在分手因應策略的變異數分析摘要…………………………53
表4-4-4  不同身體親密程度之大學生分手因應策略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5
表4-4-5  不同身體親密程度的大學生在分手因應策略的變異數分析摘要……………………56
表4-4-6  有無性行為的大學生在分手因應策略的平均數差異檢定摘要………………………56
表4-4-7  大學生之戀愛次數與分手因應策略各向度的積差相關摘要表………………………57
表4-5-1  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與分手因應策略各向度的積差相關摘要表……………………58
表4-6-1  男性大學生以分手因應策略為依變項之迴歸分析表…………………………………64
表4-6-1  女性大學生以分手因應策略為依變項之迴歸分析表…………………………………68

 

圖   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28
圖3-3-1 「共依附量表」建構之流程………………………………………………………………31
圖3-3-2 「分手因應策略量表」建構之流程………………………………………………………3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郁茗、王慶福(2007)。大學生知覺其人際依附風格對愛情關係適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8(4),397-415。
王蓁蓁(2001)。台北縣國中生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生活科學學報,7,61-86。
王叢桂、羅國英(1992)。社會研究的資料處理。台北:黎明文化。
李金治(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台灣師大衛教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
李佩怡(1996)。臺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究—以北部四所大學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1),27-54。
余德慧、顧瑜君、王幼玲(1987)。分手大吉。見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愛情觀。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邱慕美(2002)。大學生的家庭界域、共依附特質與人際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慕美、修慧蘭(2004)。家庭親子界域與共依附特質之探討。輔導季刊,40(1),38-47。
邱紫穎譯(1996)。病態互依症候群。台北:生命潛能出版社。
周玲玲(2001)。癌症病逝者其中年配偶悲傷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淑芳(2002)。中學生共依附特質與信任感之發展與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筱婷(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吳秋月(1999)。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昭儀(2003)。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吳昭儀、吳麗娟(2005)。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3),241-263。
吳麗娟(1997a)。「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諮商與輔導,144,33-37。
吳麗娟(1997b)。「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測驗與輔導,145,3011-3014。 
吳麗娟(1998)。唯有放下他人,才能釋放自己-談共依附的治療模式。諮商與輔導,145,18-23。
吳麗娟(1999)。「共依附」父母特質對其孩子的影響。諮商與輔導,154,12-19。
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徐珮瑜(2005)。影響大學生親密關係分手調適因素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4),71-92。 
陳秉華、廖鳳池(1993)。大學生輔導中心個別諮商服務的評鑑-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為例。輔導與諮商學報,1,57-58。
許文耀(2000)。九二一地震災區學生的因應形態與心理症狀的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5-59。
許雅凱(2004)。高職生愛情分手失落反應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儀貞(2002)。台灣成年女性性別角色特質、共依附和自尊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菁(2002)。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菁、吳麗娟、林世華(2004)。大學生共依附、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2),145-164。
陳詩潔(2006)。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玲玲(1994)。一個物質濫用治療策略的初探:統合十二步驟團體、團體治療及家庭系統理論。論文發表於「八三年度社區團體心理治療研討會」,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黃君瑜(2003)。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適應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宗堅、周玉慧(2006)。剪不斷,理還亂?:大學生情侶之親子三角關係及其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國科會九十四年度專題研究計劃:NSC-94-2413-H-032-009。
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TSSCI期刊)
黃慧貞譯(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茜如(1999)。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楊晴惠(2000)。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研究。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院研究所。
趙慧敏(2005)。青少年分手後的個人因應、社會支持與心身健康之關聯性探討。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霞(2003)。單親父母共依附對其青少年子女教養態度及其共依附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玉英、趙家玉譯(1993)。家庭會傷人。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出版社。
劉惠琴(1995)。大學生“分手”行為研究結構因素與歷程因素。(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4-2413-H-031-004)。
賴美秀(民95)。智能障礙者手足共依附特質與依賴型生涯抉擇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簡麗純(2001)。檢測「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以物質成癮個案及家屬為對象。長庚大學護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瑜君(1987)。分手後的心理復健。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愛情觀(頁217-226)。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Bowen,M.(1978).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orthvale, NJ:Jason Aronson.
Cermak, T. L. (1986).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odependency.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18(1),15-20.
Cho,W. & Cross,S.E.(1995).Taiwanese love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elf-esteem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Genetic, social, &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3), 283-309.
Collen,J.& Carr,A.(1999).Codependency:An empirical study from a systemic perspective.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1(4),505-525.
Fischer,J.L.,Spann,L.& Crawford,D.W.(1991).Measuring codependency. Alcoholism Treatment Quarterly,8(1),87-100.
Gibson,J.M.& Donigian,J.(1993).Use of Bowen Theory. Journal of Addictions & Offender Counseling,14(1),25-35.
Granello,D.H & Beamish,P.M.(1998).Reconceptualizing codependency in women: A sense of connectedness, not patholog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0(4),344-358.
Kitchens, J.A.(1991).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codependence.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Lazarus, R.S.,& Folkman,S.(1984).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Springer.
Prest,L.A.& Protinsky,H.O.(1993).Family systems theory:A unifying framework for codepend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1(4),352-360. 
Mearns, J.(1991). Coping with a breakup: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expectancies and depression following the end of a romantic relationship.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327-334.
  Miller,E. D.,& Omarzu, J.(1998).New direction in loss research. In John H.Harvey(Ed.), Perspectives on loss: A sourcebook(pp.3-20).Washington D.C.:Taylor & Francis.
  Whitfield,C.L.(1989).Co-dependence:Our most common addition:Some physical, ment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perspectives. In B.Carruth & W.Mendenhall(Eds.), Co-dependency:Issues in Treatment and Recovery (pp.19-36).New York: The Haworth Press.
  Wright,P.H. & Wright,K,D. Measuring codependency’s close relationship:A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2(3),335-34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