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0809142200
DOI 10.6846/TKU.2008.00428
論文名稱(中文) 韓愈詩歌唐宋接受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Hun-Yun’s poetry adopted by the latter poets in Tang and Su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曾金承
研究生(英文) Jin-Chirng Tzeng
學號 891000043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20
論文頁數 24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正治(lcc@nhu.edu.tw)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李建崑
委員 - 王基倫
委員 - 崔成宗
委員 - 陳慶煌
委員 - 李正治
關鍵字(中) 接受美學
期待視野
道統
韓孟詩派
以文為詩
本色
關鍵字(英) acceptance of aesthetics
anticipated horizon
paradigm shift schools of Han-Yun and Meng-Jiao's poetry
taking essay as poetry
natural qual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韓愈的研究,傳統上都圍繞在「文」與「道」的議題為主,至於其詩歌的研究較為晚出,數量也不如韓文。晚近雖然在質量方面均有所提昇,但主要的研究議題與方法還是圍繞在傳統的研究方法與範疇,如韓愈的身世與仕宦生涯對他的詩歌創作之關係、社會文化思想與韓詩之關係、韓愈詩歌與個人文、道主張之關係等,雖頗有用功精深之作,但在方法上卻未有突破。因此,本文採取歷史的縱向與橫向的觀察,期望能由接受的角度,經由讀者主動的立場與判斷,勾勒出韓愈詩歌在唐宋的發展圖像。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寫作緣由與動機,檢討前人的相關研究之得失,並論述寫作方法與接受美學在本文的使用說明。第二章討論韓愈詩歌的創作技巧、思想與藝術特徵,目的在於對韓愈詩歌的「本文」特徵定調,以作為接受的「本文」基礎,而讓之後接受者有一個可以進入「期待視野」並進行評價的對象。第三章討論中唐社會環境與韓愈詩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韓愈從事文學活動的前後時期之社會現象的分析,藉以建構一個中唐的「期待視野」,並進行韓詩效果史的研究。然而本時期韓詩的發展條件尚未成熟,接受現象並不普遍。第四章討論晚唐五代社會文化環境與韓愈詩歌的接受,本章在方法上同於第三章,但在社會文化與政治現實的轉變下,促使韓詩有了更大的接受空間與條件,本章可視為韓詩接受的轉折期。第五章討論宋代的文化環境與韓愈詩歌接受,在宋代對道統重建的殷切期盼下,韓詩夾雜「道」的內涵為根基,不斷在爭論中被深化與接受,並對宋代學術產生深厚的影響,可謂韓詩接受的高峰期。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的研究成果與提出韓詩接受研究的未來展望。
本文期望能由接受的角度,經由讀者主動的立場勾勒出韓愈詩歌在唐宋的的發展圖像。本文除了希望透過韓愈詩歌的接受,觀察各時期韓詩地位的變化外,也期待韓詩的接受像是一面多角的菱鏡,能從中折射、反應各時期的詩歌主流風貌,所以本文除了針對韓詩的接受討論外,也用了許多篇幅比較韓詩與其他詩歌在同一個時空環境下的接受情況,將文學史還原。
英文摘要
Traditionally, the study of is focused on wen and dao .Compared with the study of the his poetry, the quantity is not only lesser but time is much latter. Though, the quality has improved a lot about the study of the Han-Yun’s poetry, the main subject and methodology are still focused on traditional category, nowadays, for inst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Yun’s background as a official administrant and his creation of the poetry, cultural impact at that time and his poetry, and the concern with wen and dao in his poetry. These studies really impress us a lot but they  don’t have any paradigm shift in methodology. Therefore, this essay will adopt the model of crossing the history to observe the whole process, and anticipates through the angle of the acceptance to sketch the outline about the Han-Yun’s poetry developed in Tang and Sung dynasty by reader’s free-will angle and judgment.
     This essay ha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the subject and motivation. It also review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related studies about Han-Yun and discusses the way of writing, the explanation of using acceptance of aesthetics in this essay as well.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creation technique of Han-Yun’s poetry
and characteristic of his idea of art. The purpose is to define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s poetry in this essay to be the base of the acceptance , and let the accepter has the target to enter to the anticipated horizon

and evaluate the subject. The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study of Han-Yun’s poetry in Mid-Tang dynasty.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former and latter social phenomenon of Han-Yun’s literature activities to construct an anticipated horizon in Mid-Tang Dynasty and proceeds the study of the effective history of Han-Yun’s poetry. The chapter four mainly discusses the social-cultural acceptance of Han-Yun’s poetry in late 5th genera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model is as the 
same as the chapter two. Under the conversion of politic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it provided the space and conditions to accept Han-Yun’s poetry. Therefore, this chapter can be regarded as climacteric of the acceptance of Han-Yun’s poetry. The chapter five deals with the cultural 
circumstances and acceptance of Han-Yun’s poetry in Sung dynast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being eager for rebuilding the paradigm shift, Han-Yun’s poetry which combined the contents based in dao was generally accepted in disputation, and caused a great impact and influence in academia. In this case, it could be called the peak time of acceptance of Han-Yun’s poetry.
The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it conclud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y and advances the expectation of the study of Han-Yun’s poetry adopted by the latter poets in Tang and Sung dynasty.
Through the angle of the acceptance to sketch the outline about the Han-Yun’s poetry developed in Tang and Sung dynasty by reader’s free-will angle and judgmen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essay. Apart from observing the change of the Han-Yun’s poetry in different time, it also anticipates that the acceptance is like a prism so it can reflects the main stream of the poetry in different time. In addition,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acceptance of the Han-Yun’s poetry, it also adopts many different poetry compared with the Han-Yun’s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to examine the acceptance under the same circumstances and attempt to restore the history of the litera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之擬議.......................................................1
第二節  前人研究之檢討與本議題的開展性..................10
第三節  接受美學在本文的採用與論述說明..................14

第二章 韓愈詩歌的創作技巧、思想與藝術特徵...............24
第一節  韓愈詩歌的創作技巧......................................................25
一、	構句鍊字.......................................25
二、	修辭技巧.......................................33
第二節  韓愈詩歌的思想特徵..............................44
一、 韓愈的「道統」思想.................................44
二、 根柢於經傳的思想...................................50
三、 不平則鳴的「緣情」觀...............................53
第三節  韓愈詩歌的藝術特徵..............................57
一、 「以醜為美」的藝術特徵.............................58
二、 「以反為正」的特殊美學內涵.........................68
第四節  小結............................................84

第三章 中唐社會文化環境與韓愈詩歌的接受.................85
第一節  中唐民族主義的興起與社會文化的轉變..............87
一、 安史之亂促成民族主義的興起.........................87
二、 社會文化的轉變.................................... 88
三、 中唐的文化與文學環境..............................104
第二節  韓愈當世社會接受的主流詩歌.....................110
一、 社會的落差造成流蕩之風............................112
二、 元白集團的唱和相應................................114
三、 禪宗偈語錄與淺白詩風..............................117
第三節  韓愈當世的詩歌流傳與接受.......................120
一、 韓愈自述其詩歌....................................120
二、 時人對韓詩的相關討論..............................122
第四節  小結...........................................130

第四章  晚唐五代社會文化環境與韓愈詩歌的接受...........131
第一節   晚唐的社會文化環境與士風......................132
一、 晚唐的社會文化環境................................132
二、 晚唐社會局勢所形成的文學環境......................136
三、 晚唐的詩歌思想....................................139
第二節  五代的社會文化環境與詩風.......................148
一、 五代十國的社會文化環境............................148
二、 儒家傳統的士風喪失................................149
第三節  晚唐五代對韓愈詩歌的接受.......................153
一、 詩學專著對多種詩歌風格的兼容並蓄..................153
二、 唐代詩歌傳本與選輯......................... ......156
三、 司空圖<題柳柳州集後>所代表的韓詩接受之關鍵意義..160
四、《舊唐書・韓愈傳》評韓愈「端士之用心」.................................................. 164
第四節  小結...........................................167

第五章  宋代的文化環境與韓愈詩歌接受...................168
第一節  宋代的學術思想環境與《韓愈集》的流傳...........170
一、道統的發展與文人地位的提高.........................170
二、宋代《韓愈集》的流傳...............................176
第二節  宋初韓學與韓詩的宣傳期.........................186
一、 北宋道的重建標的-----「韓氏之文之道,萬世所共尊」.186
二、 宋初的韓詩接受 ...................................188
第三節  北宋中期韓詩的全面接受期.......................190
一、 歐陽脩的「韓愈情結」..............................190
二、 從司空圖到歐陽脩----「以文為詩」的概念之形成......192
三、 韓詩的接受與仿作..................................195
第四節  宋代韓詩的反思與成熟...........................201
一、  韓詩由極盛而轉向理性思考.........................201
二、 「以文為詩」的形式風格批判........................202
三、 「道」的涉入並鞏固韓詩地位........................211
四、 韓詩的接受與仿作..................................213
第五節  南宋後期韓詩接受的沒落.........................216
一、 朱熹對「道」的建構與取代..........................216
二、 永嘉四靈與江湖詩派的末世之音......................218
第六節  小結...........................................221
第六章  結論...........................................222
一、 本文之研究結論....................................222
二、韓詩接受研究的展望.................................226
   參考書目............................................22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依出版時間排列)

專書一:(古籍之屬)

劉歆:《西京雜記・卷二》江安傅氏雙鑑樓藏明刻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劉熙載:《藝概》(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陳沆:《詩比興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慧皎:《高僧傳》(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景印宋本昌黎先生集》(台北,國立故宮搏物院印行,1972年)

畢沅撰:《續資治通鑑卷》(台北,明倫出版社,1972年)

朱熹:《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

蘇軾:《蘇東坡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貫休:《禪月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李昉等:《太平廣記》(台北,古新書局,1977年)

韋縠《才調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王雲五主持、方崧卿:《韓集舉正敘錄》(台北,商務印書館受教育部中央圖書館籌備處委託影印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本,1983年)

蕭統編、李善等注:《增補六臣注文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劉克莊撰,王秀梅點校:《後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卷二十五》(台北,源流出版社,1983年)

高亨注:《詩經今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李昉等:《文苑英華》(台北,大化書局,1985年)

朱熹:《昌黎先生集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方崧卿《韓集舉正》十卷,《韓集舉正》一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魏仲舉《五百家注昌黎先生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鍾嶸:《詩品》(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

皎然著、李壯鷹校注:《詩式》(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四川,巴蜀書社,1990年)

楊家駱主編:《歐陽脩全集》(上、下)(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高棅編:《唐詩品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劉義慶著、李自修譯注:《世說新語》(台北,地球出版社,1994年)

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北京圖書館藏宋蜀刻本《昌黎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王國維著、滕咸惠校《人間詞話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康熙御製、彭定求等編校:《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歐陽脩:《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歷代記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郭茂倩:《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方世舉《韓昌黎詩編年箋注》十二卷,清乾隆德州盧世氏雅雨堂原刻本。



專書二:(現代專著)

錢基博:《韓愈志》(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張夢機:《思齋說詩》(台北,華正書局,1975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下)》(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朱光潛:《談美書簡》(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82年)

錢鍾書:《宋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台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張書文:《楚辭到漢賦的衍變》(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閻琦:《韓詩論稿》(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台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羅聯添:《韓愈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何法周:《韓愈新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廖美雲:《元白新樂府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程千帆:《程千帆詩論選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張清華評注、季鎮淮審閱:《韓愈詩文評註》(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尚永亮:《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上)(下),1994年)

李正治:《神州血淚行》(台北,月房子出版社,1994年)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尤信雄:《孟郊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傅錫壬註譯:《新譯楚辭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沈謙:《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余恕誠:《唐詩風貌》(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韓愈著、馬其昶挍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奕珍:《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周祖譔編選《隋唐五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李浩:《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李卓藩:《韓愈詩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周祖譔編選:《隨唐五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曾棗莊:《唐宋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楊文雄:《李白詩歌接受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尚學鋒、過常寶、郭英德:《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德明:《中國古代詩歌句法理論的發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張海沙:《初盛唐佛教禪學與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王水照等編:《首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伯海、蔡哲倫主編,倪進、趙立新、羅立剛、李承輝著:《中國詩學史(隋唐五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

陳飛:《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閻琦、周敏:《韓愈文學傳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徐連達《唐朝文化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羅宗強:《隋唐五代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羅聯添編:《韓愈古文校注彙輯》(台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郭鵬:《詩心與文道》(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年)

呂玉華:《唐人選唐詩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吳文治編:《韓愈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蔡振楚、龍宿莽:《唐宋詩詞文化解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市川勘:《韓愈研究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劉航:《中唐詩歌嬗變的民俗觀照》(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真倫:《韓愈集宋文傳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劉學楷:《李商隱詩歌接受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曉驪:《唐宋詞與商業文化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張少康:《司空圖及其詩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政治・社會・人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易聞曉:《中國詩句法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專書三:(西方文論)

H.R.姚斯著;周寧、金元浦譯:《受美學與接受文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正治主編:《政府遷台以來文學研究理論及方法之探索》(台北,台灣學生局,1988年)

花建、于沛:《文藝社會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Josef Bieicher原著、賴曉黎譯:《當代詮釋學》(台北,使者出版社,1990年)

趙毅衡:《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南,大夏出版社,1991年)

帕馬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佛克馬、蟻布思著,袁鶴翔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漢斯.羅伯特.耀斯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讓—伊夫.塔迪埃著、史忠義譯:《20世紀的文學批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洪漢鼎:《理解的真理----我讀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學位論文:

儲砥中《韓柳文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66年)
 
李章佑《韓昌黎文體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68年)

吳達芸《韓愈生平及其詩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72年)

王士瑞《韓文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77年)

簡添興《韓愈之思想及其文論》(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78年)

柯萬成《韓愈詩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983年)

吳正恬《韓愈交遊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83年)

呂正惠《元和詩人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民國1983年)

高八美:《韓愈詩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方介《韓柳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

李建崑:《韓愈詩探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戴麗霜:《北宋以文為詩詩風形成原因及其風格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廖棟樑:《古代楚辭學史論》(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趙彩娟:《論韓愈的「以文為詩」》(內蒙古,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蜀蕙:《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廖啟宏:《「李杜論題」批評典範之研究》(台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高光敏:《北宋時期對韓愈接受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陳裕美:《宋代對黃庭堅詩法之接受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妮庭:《閑樂:宋初白居易接受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顯頌:《韓愈詩修辭藝術探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范墩禮:《韓愈的學術思想研究—以「道統觀」與「排佛理論」為主的考察》(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期刊論文:

張夢機:<談韓愈五古的章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八卷六期(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5年)

段醒民:〈由韓愈的感春詩評騭韓愈人格形態的發展歷程〉,《臺北商專學報》第14期(台北,國立臺北商專,1980年)

傅錫壬:〈韓愈南山、猛虎行二詩作意辨識〉,《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21期(台北,淡江大學,1984年)

顏崑陽:〈從南山詩談韓愈山水詩的風格〉,《古典文學論叢》(台北,漢光文化,1987年)

嚴壽澂:<從元和詩風之變看韓柳詩>,《文學遺產》1987年第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7年)

柯萬成:〈韓愈「以文為詩」的問題〉,《孔孟月刊》第28卷第5期(台北,孔孟月刊社,1990年)

蔡瑜:<高棅詩學研究>《臺大文史叢刊》(台北,台灣大學,1990年)

羅聯添:〈論韓愈古文幾個問題〉,《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1年)

李建崑:<韓杜關係論之察考>,《興大中文學報》第4期(台中,國立中興大學,1991年)

李建崑:<韓愈詩形式之分析>,《興大中文學報》第5期(台中,國立中興大學,1992年)

李建崑:<韓愈詩與先秦漢魏南朝文學關係考>,《興大中文學報》第6期(台中,國立中興大學,1993年)

李建崑:〈韓愈詩之諷諭色彩與思想意識〉,《興大中文學報》第7期(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系,1994年)

李建崑:<韓孟詩人集團之詩歌唱和研究>,《興大文史學報》第26期(台中,中興大學,1996年)

張其凡:<論宋太宗朝的科舉取士>,《中州學刊》1997年第2期(鄭州市,河南省社科院,1997年)

陳新璋<唐代的韓愈研究>,《周口師專學報》第15卷第6期(河南,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98年)

李肖:<論唐代飲食文化的基本特徵>,《中國文化研究》總第23期(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1999年)

胡可先:<論元和體>,《中國韻文學刊》2000年第1期(湖南,湘潭大學,2000年)

鄧新躍:<中唐詩風的新變與元和體的形成>,《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烏魯木齊,新疆師範大學,2000年)

吳淑鈿:<以文為詩的觀念嬗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

孫鴻亮:<論唐代服飾及夷夏觀念的演變>,《唐都學刊》2001年第3期(西安,西安聯合大學,2001年)

兵界勇:〈台灣地區50年韓愈研究概況(1949--2000)〉,《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1期(河南,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1年)

吳振華:<千古含壯氣  異代有通情----韓愈《山石》的文化美學內涵>,《名作欣賞》第3期(太原,名作欣賞雜誌社,2001年)

祖倚丹、張紅雨:<論唐代服飾文化的政治特徵>,《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卷第一期(河北,河北科技大學,2003年)

龍迪勇:〈論韓愈詩歌「以醜為美」的審美傾向〉,《學習與探索》第149期(哈爾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2003年)

劉真倫:<韓集五百家注引書考(Ⅰ)>,《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河南,周口師範學院,2003年)

王基倫:<韓愈讀書觀與其散文創作關係之研究>,《唐代文學研究》第十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果藏:<唐王朝七次盛大迎請「佛指舍利」(上)(下)>,《香港佛教》月刊第527期、528期(香港,香港佛教雜誌社,2004年)

吳河清:<從唐詩之變到宋詩風貌的形成----韓愈詩歌對宋詩影響之背景分析>,《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河南,周口師範學院,2005年)

谷曙光:<藝術津梁與終極目標—論韓愈作為宋人學杜的藝術中介作用>,《杜甫研究學刊》2005年第1期(成都,四川省杜甫研究會,2005年)

谷曙光:<韓詩之變與蘇詩的變中之變>,《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成都市,四川大學,2005年)

谷曙光:<論黃庭堅對韓愈詩歌的接受>,《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蕪湖市,安徽師範大學,2005年)

王鳳翔:<論五代士風>,收錄於《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第1期(成都,《中華文化論壇》雜志社,2006年)

張高評:<北宋讀詩詩與宋代詩學----從傳播與接受之視角切入>,《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6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