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7200622450500
DOI 10.6846/TKU.2006.00446
論文名稱(中文) 線上測驗應用於高職會計學補救教學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applying online test for accounting remedial instruction of senior commercial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高韻閑
研究生(英文) Yun-Hsien Kao
學號 79310007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6-12
論文頁數 11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瓊穗
委員 - 王健華
委員 - 徐新逸
關鍵字(中) 線上測驗
會計學
補救教學
關鍵字(英) online test
Accounting
remedial instruc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也被廣泛融入教學的推廣,因此測驗方式逐步由紙筆測驗轉型為電腦測驗、教材由過去的電腦輔助教學漸漸變成不限時空線上即刻閱讀的模式。本研究者以高職會計課程為內容,建立適當的題庫系統與線上教材,並建立補救教學系統連結測驗結果與教材,以協助教育目標的達成與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最後透過試用經驗的問卷調查,瞭解學生看法,做為本研究成效評估的參考。
研究者在編擬題庫部份,係運用各項測驗理論,尤其是古典測驗理論參數指標,透過專家效度的檢核修正試題,經學生預試剔除鑑別度0.25以下試題後,整體題庫難度平均達0.5、信度亦多達0.8以上。線上教材部分則遵循教學設計模式,透過分析、設計、發展、實施、評鑑等五大流程,從目標分析、學習者分析、教材分析、媒體分析、教學策略設計、課程內容設計、畫面美工設計、系統流程設計、整合軟體、媒體與系統等步驟,建立教材內容。並運用動態網頁技術,呈現學生答錯試題所屬章節,連結相關教材,讓學生可以不限時空,隨時進行補救教學。
從試用經驗的問卷調查中顯示,學生認為會計是一門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科,對於會計的學習興趣不高、成績也都不甚理想,但對於線上測驗、線上教材、補救教學系統對於學習的幫助則持正面看法。另外自我認知不同的學生對於線上測驗、線上教材、補救教學系統的看法沒有顯著差異。高低分組學生除了在線上測驗高分組較低分組有顯著性差異外,對於線上教材和補教教學系統的看法亦沒有顯著性的差異。
英文摘要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has been wide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Thus, testing methods have gradually advanced from paper-pencil tests to computerized testing; teaching materials have advanced from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 in the past to online reading without limitations to time and space. This study focuses on senior commercial high school accounting courses to establish a suitable item bank system and online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and to establish a remedial instruction system that connects test results and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in hopes of assisting the achievement of educational targets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Finally, questionnaires of trial experienc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student perspective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is study.
In compiling an item bank, the researcher used various test theories, especially classical test theory parametric indicator.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expert validity, the test questions were revised. After a pre-test of students to discard test questions that are below 0.25 in discrimination, the overall item bank difficulty reached an average of 0.5, and its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were generally over 0.8. As for online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was followed, and material content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five major procedures of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steps were target analysis, learner analysis, instructional material analysis, media analysis, instructional strategic design, course content design, screen aesthetic design, system procedure design, and software, media, and system integration. Additionally, dynamic webpage techniques were used, which reveal the chapters to which student mistakes belong, and link to related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Students can have remedial instruction without temporal or spatial limitations.
From the questionnaires about trial experiences, students think that accounting is a difficult academic subject, there is low learning interest in accounting, and the grades are not very good; however, they have positive outlooks on online tests, on-line teaching, and remedial instruction systems. Also,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elf-cognitions do not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views of online tests, on-line teaching, and remedial instruction systems. For students with high scores and low scores, aside from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online tests, they do not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views of online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and remedial instruction system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4
第四節 預期研究成果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電腦測驗的發展	8
第二節 測驗理論的內涵	11
第三節 題庫編製的原則	20
第四節 補救教學	27
第五節 教材設計模式	31
第六節 高職會計學課程內容與教學現況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4
第一節 研究流程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題庫製作	48
第四節 線上教材製作	53
第五節 會計學教學網站建置	63
第六節 問卷設計	66
第七節 研究實施	67
第八節 資料處理及統計分析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試題項目分析	69
第二節 線上教材製作成果	72
第三節 會計學教學網站	79
第四節 問卷調查分析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98
參考書目	100
附錄	104
附錄一 測驗試題	104
附錄二 試題項目分析	108
附錄三 線上教材	109
附錄四 專家問卷	112
附錄五 學生試用經驗問卷	115
附錄六 旗立線上測驗系統簡介	116
 
表目錄
表2-1 成就測驗的類型及其功能與特徵	21
表2-2 兩種認知學習分類系統比較	22
表2-3 試題分類原則	25
表2-4 新課程與現行課程綱要差異分析表	38
表2-5 新課程與現行課程會計學I教學內容比較	40
表3-1 測驗單元及內容	48
表3-2 雙向細目表	50
表3-3 專家來源	51
表3-4 試題檢核表	51
表3-5 鑑別度評鑑標準	51
表3-6 難度等級表	52
表3-7 教材內容分析	53
表4-1 試題難度與鑑別度統計表	70
表4-2 信度統計表	71
表4-3 學生個人自我認知項目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84
表4-4 學生個人自我認知項目之次數分配表	85
表4-5 學生對於線上測驗試用經驗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86
表4-6 學生對於線上測驗試用經驗之次數分配表	87
表4-7 高低分組學生對線上測驗試用經驗之U檢定	87
表4-8 學生自我認知對線上測驗試用經驗之H檢定	88
表4-9 學生對於線上教材試用經驗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89
表4-10 學生對於線上教材試用經驗之次數分配表	90
表4-11 高低分組學生對線上教材試用經驗之U檢定	90
表4-12 學生自我認知對線上教材試用經驗之H檢定	91
表4-13 學生對於補救教學試用經驗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92
表4-14 學生對於補救教學試用經驗之次數分配表	93
表4-15 高低分組學生對補救教學試用經驗之U檢定	93
表4-16 學生自我認知對補救教學試用經驗之H檢定	94
 
圖目錄
圖2-1 金字塔式適性測驗	15
圖2-2 彈性水準適性測驗	16
圖2-3 分層式適性測驗	17
圖2-4 題庫編製流程	20
圖2-5 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修訂前後比較	23
圖2-6 補救教學歷程	30
圖2-7 ASSURE教學設計模式	31
圖2-8 Dick & Carey系統取向教學設計模式	33
圖2-9 CAI課程軟體開發模式	35
圖2-10 線上教材開發模式	36
圖2-11 會計循環	43
圖3-1 研究流程	45
圖3-2 內容設計步驟	61
圖3-3 畫面美工設計	61
圖3-4 補救教學系統設計流程圖	63
圖3-5 網站架構圖	65
圖4-1 應計項目生活實例	73
圖4-2 遞延項目生活實例	73
圖4-3 呆帳生活實例	74
圖4-4 折舊生活實例	74
圖4-5 呆帳概念定義	75
圖4-6 數線圖運用	76
圖4-7 數字符號運用	76
圖4-8 導引線運用	77
圖4-9 帳簿運用	77
圖4-10 教材介面	78
圖4-11 首頁畫面	79
圖4-12 課程標準	80
圖4-13 登錄畫面	80
圖4-14 登錄成功畫面	81
圖4-15 登錄失敗畫面	81
圖4-16 考試記錄表	81
圖4-17 成績單	82
參考文獻
王寶墉(1995)。現代測驗理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文欽、歐滄和、許擇基、盧欽銘、金樹人、范德鑫(2003)。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民寧(2003)。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民寧(1991)。試題反應理論介紹(一)—測驗理論的發展趨勢。研習資訊,8卷6期,13-18。
林寶山(1995)。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鴻源(1999)。線上測驗回饋型態對國小學童學習影響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璟豐(2001)。全球資訊網測驗題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裕集(2001)。適用於電腦教室之網路測驗系統—以國小英語科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昌(2005年5月18日)。國家考試電腦化優點多多。經濟日報,第A14版。
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胡頌華、朱純、張祖忻(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春興、林清山(198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2001)。初級會計學。
吳清山、林天佑(2003)。補救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16,159-160。
吳宗雄(2003)。美國加速學校補救教學。師友月刊。1月號,23-28。
吳裕益、陳英豪(1998)。測驗與評量。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吳裕益(1991)。電腦化適性測驗與傳統測驗之比較。教師天地,80年10月,49-53。
吳裕益(1995)。電腦在測驗上的應用。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卷5期,10-13。
吳明鋗(2001)。廿一世紀的會計教學挑戰。技術及職業教育,61,13-16。
何榮桂(1991)。電腦化題庫設計的基本架構。教師研究月刊,20,21-26。
何榮桂(1994)。電腦化題庫概述。測驗與輔導,126,2576-2578。
何榮桂(1999)。量身訂製的測驗—適性測驗。測驗與輔導,157,3289-3293。
戴建耘、饒達欽、陳瑞榮(1994)。掌握多元動態評量的契機—電腦化題庫。測驗與輔導,126,2579-2586。
戴建耘、饒達欽、陳瑞榮(1994)。發展電腦化測驗題庫的重要理論基礎—試題反應理論IRT之意義沿革與發展。教育研究雙月刊,39,60-72。
陳麗如(1997)。從CAI中的題目到Internet上的題庫。測驗與輔導,144,2990-2993。
陳金仁、王宗銘(1999)。以Web為基的網路線上測驗系統之研究。1999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
陳新豐(2002)。線上題庫與適性測驗整合系統之發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論文。
陳世銘(2004)。線上測驗應用在國民小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四年級數學時間單元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梅芳、劉安倫、廖雪華、楊美雪、林聯賓、林彥伶(2004)。國中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93年度鼓勵中小學教師從事行動研究論文集。
李連順(1999)。國中生活科技線上測驗系統。測驗與輔導,157,3282-3284。
李坤崇(2004)。修訂Bloom認知分類及命題實例。教育研究月刊,122,98-127。
李芳傑、廖姿雅、林若娟(2003)。會計學(I)。台北:啟芳出版社。
莊智陵、王健華(2001)。SPRT電腦適性測驗對國中生受測態度影響之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58,13-25。
朱秦利、黃仁竑、許政穆(2001)。全民題庫系統:理念與建置。2001年台灣區學術網路研討會暨網路學習與專業教育國際會議大會論文,243-247。
柯俊良(2003)。新式題型網路題庫測驗系統之建置—以國小高年級數學科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正雄(2003)。多媒體線上測驗系統之建置及其相關研究—以國小四年級自然科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綉貴(2003)。高職數學科題庫的建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啟彥(2003)。應用試題反應理論於科技素養適性測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漢龍(2001)。資訊教育環境下可行的補救教學措施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10月號,94-103。
簡瑞華(2002)。線上題庫與評量系統開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霄亭總校閱(2004)。教材設計—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書廊。
葉連祺(2003)。測驗細目表在教學設計之應用。中等教育,52卷4期,98-109。
葉連祺、林淑萍(2003)。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94-106。
許擇基、劉長萱(1992)。試題作答理論簡介。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劉長萱(1991)。紙筆測驗改用電腦施測對信度、效度的影響。測驗與輔導,95,1800-1811。
楊錦潭(1999)。國中小教師網路題庫系統開發經驗談。測驗與輔導,157,3285-3287。
楊昭儀、徐新逸(1997)。建構網路學習社群的教學設計模式。視聽教育雙月刊,39,15-27。
顧介梅(2002)。數學科試題檢核分析法之研究—以九十學年度四技二專工業類數學科試題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Airasian, P.W. & Madaus, G.F. (1972) Functional types of student evalua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 4, 221-233.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1985).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underson, C.V., Inouye, D.K., & Oslen, J.B. (1988).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computerize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n R. L. Linn(E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New York:Macmillan.
Bloom, B.S., et al., (Ed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David McKay.
Crocker, L., & Algina, J. (1986).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modern test theory.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Ebel, R.L. & Frisbie, D.A., (1991).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5th ed.). Enn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Guion, R.M., & Ironson, G.H. (1983). Latent trait theory for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1,54-87.
Hambleton, R.K., & Swaminathan, H. (1985). Item response theory: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 Boston:Klvwer Nijhoff.
Heinich, R., Molenda,M., & Russell,J. (1992).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he new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Macmillan.
Lord, F.M., (1980). Application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 Hillsdale, N.J.:Lawrence Ealbaum.
Millman, J., & Arter, J. (1984). A. Issue in bank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1(4), 315-330.
Smith, P. L., & Ragan, T. J., (2005).Instructional Design. John Wiley & Sons, Inc.
Wainer, H. (1983). O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s:The coming technological resolution in testing. Journal of College Admissions, 28(4), 9-1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