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2201414160900
DOI 10.6846/TKU.2014.00542
論文名稱(中文) 大眾媒體如何建構國族意識— 以2010年廣州亞運楊淑君失格事件報導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How Mass Media Construct Nationalism by Reporting Shu-Jun Yang’s Disqualification at 2010 Asian Gam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1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鍾亞芳
研究生(英文) Ya-Fang Zhong
學號 69905016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1-17
論文頁數 13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093663@mail.tku.tw)
委員 - 林福岳(lfy@ulive.pccu.edu.tw)
委員 - 楊明昱(mingyu@mail.tku.tw)
關鍵字(中) 楊淑君亞運失格事件
國族意識
認同
真實建構
反韓情結
關鍵字(英) Shu-Jun Yang’s disqualification
Nationalism
Identification
Reality Construction
Anti-Korea senti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重點在於探討在2010 廣州亞運楊淑君失格事件時,大眾傳播媒介如何在相關報導中建構國族意識,而使得台灣閱聽大眾吸收報導文本的訊息後,在台灣引起大規模的反韓風波。
長久以來,台灣和南韓在外交上就有許多爭議事件,而台灣民眾也因此對於南韓的形象想像有特定的基模。而在這次楊淑君失格事件發生後,媒體報導相關訊息時幾乎都以國族意識的框架來引導閱聽大眾對此次事件的想像。
本研究中發現,第一,文本分析部分,大部分的大眾傳播媒介皆在報導中將此次事件歸咎於韓國整體;此外,除文字報導的國族意識建構,在版面的視覺呈現上也是經過設計的建構閱聽大眾的國族意識。第二,在深度訪談部分,受訪者也認為台灣此次因楊淑君失格事件所引起的反韓風波與大眾傳媒的過度報導有
很大的關係。而受訪者表示雖然不會因為這次事件而對韓國整體印象改變,但卻還是將此次事件與韓國作連結。
基於上述研究發現,首先,大眾傳媒的報導文本對閱聽大眾有絕對的影響力,不管其角度是否偏頗與其真實性。其次,閱聽大眾長期以來依賴大眾傳媒所給予的訊息,失去質疑的能力,習慣性的將傳媒所構的文本真實當成客觀真實。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focused its efforts on that how mass media construct Nationalism
by reporting Shu-Jun Yang’s disqualification at 2010 Asian Games. For a long time,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on different parts in the diplomacy between Korea and
Taiwan. Because of that, Most Taiwanese have some Particular schema about the image of Korea. After Shu-Jun Yang’s disqualification, most mass media report this in the view of Nationalism, and that will effects audiences.
First, most mass media blame Korea for Shu-Jun Yang’s disqualification in the reporting. Moreover, the mass media also use the designed presentation of vision to construct audiences’ Nationalism.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in-depth interview, the interviewee thought that the anti- Korea sentiment which is becaused of Shu-JunYang’s disqualification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over reporting of the mass media.The audiences also said that the disqualification dispute wouldn’t effects the image of Korea to them, but they still connect the disqualification with Korea.
Based on above, no matter the truth or the unjust view of the reporting that the text of mass media has huge effect to the audiences. Besides, since audiences depend on mass media for a long time, they are used to make the symbolic reality like the objective reality, that way, the audiences will lost the doubting abil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台韓國際事件爭端簡史 .............................. 2
壹、外交 ................................................. 2
貳、經濟 ................................................. 3
叁、運動競賽 ............................................. 5
第三節 小結與研究問題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跆拳道 ............................................ 9
壹、跆拳道簡史 ........................................... 9
貳、跆拳道組織 .......................................... 10
叁、跆拳道簡介 .......................................... 12
肆、小結 ................................................ 14
第二節 國族認同、國族意識 ............................... 15
壹、群體認同 ............................................ 15
貳、 認同的發展理論 ..................................... 15
叁、想像群體 ............................................ 16
肆、國家認同的形成 ...................................... 18
伍、民族主義 ............................................ 19
陸、國族認同 ............................................ 19
柒、國族意識 ............................................ 20
捌、國家、民族、國族 .................................... 21
玖、國族認同、國族意識與運動競賽 ........................ 23
第三節 社會真實建構論 ................................... 27
壹、社會真實的建構....................................... 27
貳、媒介真實的意義共同建構 .............................. 30
叁、框架與真實建構的再現活動 ............................ 31
肆、媒介如何建構社會真實 ................................ 32
伍、符號真實與客觀真實的關係 .............................34
陸、符號真實與主觀真實的關係 ............................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37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 ............................... 38
壹、研究對象 ............................................ 38
貳、樣本選取 ............................................ 38
第二節 文本分析 ......................................... 40
壹、何為文本 ............................................ 40
貳、質性文本分析的意涵 .................................. 41
叁、 文本選擇 ........................................... 43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發現 ................................... 44
台灣運動與報業的發展 .....................................44
第一節 台灣報業對於楊淑君事件之論述分析 ................. 45
壹、抹黑 ................................................ 45
貳、失格 ................................................ 53
叁、反韓 ................................................ 62
第二節 深度訪談 ......................................... 77
壹、訪談的類型 .......................................... 77
貳、訪談分析 .............................................79
第三節 楊淑君事件相關報導的內容趨勢 ..................... 91
壹、新聞報導量 .......................................... 91
貳、內容分析與符號真實 ...................................91
叁、內容分析與符號互動 .................................. 94
肆、內容分析與主觀真實 .................................. 95
第五章 結論 ............................................. 96
第一節 運動與國族意識 ................................... 96
第二節 抗韓意識 ......................................... 97
第三節 失格與國族認同 ................................... 99
參考書目 ................................................101
附錄 ................................................... 108
附錄一、訪談大綱 ....................................... 108
附錄二、受訪者資料 ..................................... 109
附錄三、訪談逐字稿 ..................................... 110
圖表一……………………………………………………………………9
圖表二……………………………………………………………………11
圖表三……………………………………………………………………20
圖表四……………………………………………………………………21
圖表五……………………………………………………………………34
圖表六……………………………………………………………………37
圖表七……………………………………………………………………43
圖表八……………………………………………………………………46
圖表九……………………………………………………………………48
圖表十……………………………………………………………………53
圖表十一..………………………………………………………………56
圖表十二..………………………………………………………………59
圖表十三..………………………………………………………………64
圖表十四..………………………………………………………………66
參考文獻
Berger, P. L., & Luckman, T. 原著,鄒理民譯、蕭新煌校訂(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Tuchman. G. 原著,唐維敏譯(1996):<新聞研究的質化方法>,《大眾傳默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Wimmer, R. ,& Dominick, J. 原著,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王石番(1996):<淺談內容分析的定義>,《東方雜誌》,復刊第23 卷第3期,頁31-39。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幸慧(1999)。《日劇、網路、迷:以中央情報局bbs 站上的日劇迷為分析焦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艾瑞克.霍布斯邦 著、李金梅 譯(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
朱全斌著(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關心本土傳媒發展的文化研究》,台北:遠流。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行政院文建會(1997),《何謂台灣? — 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江佩蓉(2004)。《想像中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安碧芸、駱碧蓮(2009)。《棒球不能承受之重:2008 奧運棒球賽國族意識報導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9 年論文。
朱立熙(1993)。《再見阿里郎》。台北:克寧。
李天鐸(199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71。
李天鐸(2002):《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台北,遠流。
李光會(2008 年8 月7 日)。〈釋迦牟尼是韓國人?臺媒假新聞愈演愈烈〉,《朝鮮日報》。取自
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8/08/07/20080807000033.html。
李金梅譯,原著Ernest Gellner(2000):《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媒介擬想》,2: 42-98。
李郁青(1996)。《媒介議題設定效果的第二面向—候選人形象設定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論文。
李碩(2007)。《搖滾台灣:台灣重金屬樂迷的文化認同與實踐》。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岩渕功一著、唐維敏譯(2003)。〈利用日本流行文化:媒體全球化、跨/國族主義、與對「亞洲」的後殖民欲望〉,李天鐸、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Ⅱ》,頁99-123。台北:遠流。
林懿貞、王翊全(0000)。《科技於文化創意產業之應用-整合行銷與品牌觀點》
國立臺南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國教之友•第58 卷第3 期。
林兆衛(2002)。《台北都會區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瑞(2001)。《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張茂桂 (主編):族群關係和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邱鈺婷(2007)。《台灣電視記者一窩蜂新聞產製下的死結與活路—以重大社會事件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繡霞(2002)。《媒體運動的全球策略—以NBA 在台灣的發展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祈容玉(2007)。《韓劇影音內容的流動與下載》。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柳惠文(2010 年7 月)。〈「韓」流過境?「韓」流入侵?由韓劇收視表現談起〉,《尼爾森媒體新知》。上網日期:2010 年11 月29 日,取自http://www.magazine.org.tw/News?cl=63。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 期,頁141-166。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學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陳子軒(2007):<國族運動—棒球與台灣認同>,《文化研究月報》,第68 期。
高堂堯(2006)。《跨國媒體集團與全球運動文化生產—以ESPN STAR Sports(ESS)
在台發展為例(1991-2006)》。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子軒(2008)。〈公共電視運動轉播與國族認同建構-以公視王建民經驗與CBC【Hockey Night in Canada】為例〉,《新聞學研究》,96: 213-259。
陳文祥(2008)。《王建民的形象再現暨論述分析,自由時報及蘋果日報2006-2007 年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依秀(2004)。《打造電視觀眾-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富、余俊璋(2010)。<網路迷群的認同與界線: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CMWang板】為觀察場域>,玄奘資訊傳播學報,第7 期,2010 年07 月,頁 243-280 (其他)。Maguire Javie, Mansfield, &Bradley(2002)
陳家奇(2008)。《解構媒體建構的王建民現象—國族、名人、與媒體商品》。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如(1993)。《新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受眾認知關係之研究—從受眾理論看新聞框架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純純(2009 年6 月)。〈「韓」流風暴〉,《尼爾森媒體新知》。上網日期:2010年11 月29 日,取自http://www.magazine.org.tw/News?cl=63。
許純鳳(2010)。《次帝國日本職棒在台灣的發展與限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及天(2001)。《我國第一夫人報紙形象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張力可(2000)。《台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電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振忠(2009)。《文化創意產業之策略規劃研究—以霹靂多媒體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楊瑪利(2002)。《韓國,佔線中:從經濟破產到文化征服》。台北:文化。
黃美惠(2001)。《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以副總統呂秀蓮的新聞報導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璇(2002)。《報業採用資訊科技對新聞產製工作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昌德(2006)。<全球資本主義下的國族主義:以世界棒球經典賽中的BBS 討論為例>。《2006 年中華傳播學會》論文。
劉昌德(2008)。<帝國搖旗,國族吶喊:棒球勞動國際分工與運動國族論述之轉變>,《台灣社會學季刊》。
劉昌德(2010)。〈仇韓親日」的台灣棒球迷:全球化下國族主義的型構〉,「2010文化研究年會」,台南市成功大學。
蔡如音(2007)。〈如果參照東亞能讓我們面對年輕世代的鬱悶:評高原基彰《不安型國族主義的時代:日韓中網路世代彼此憎恨的真正理由》〉,《文化研究》,4:202-209。台北:遠流。
盧開朗(2010 年10 月)。〈翻唱曲的政治經濟學:改編自韓國曲的國語流行歌〉,「動員與網絡!科技、性別與南方的亞際流行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的理論觀點》。台北:政治大學。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饒怡雲(2006)。《融化師奶的北極星—師奶迷戀偶像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裴勇俊粉絲為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Adoni, H ., & Mane, S. (1984).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r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
Anderson, B. (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譯/1999)。台北:時報。
Benford, Robert D. (1993). France disputes within the nuclear disarmament movement. Social Forces,.
Berger, P. L., & Luckma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ew York:Doubleday.
Conover, P. J.(1984). The Influence of Group Identifications on Political Perception and Evalution. Joural of Politics.
Easton David, 1953,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nati, P. R. (1992).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ller, M. B, (1997), Study collective action (pp77-96). Federal Taxation of Wealth Transfers”Statistics, 57.
Fowler, R.(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Gamson, W.A., et al. (1992).Media image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nualReview of Sociology, 18.
Gamson, W.A.(1989). News as framing: Comments on Graber. American BehavioralScientist, 33.
Gandy, O. H., Jr. (1982). Beyond agenda setting: Information subsides and public policy.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mpany.
Gurin, Patricia, Arthur H. Miller and Gerald Gurin. 1980 "Stratum Identification and Consciousn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3 (Mar):30-47.
Helms, J. E. (10), Black and White racial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 NY:Greenwood..99.
Smith, Ant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V:University of Nevada Peess.
Tajfel,H.(1972).”Experiments in a Vacuum.” In J. Israel & H. Tajfel (Eds).The
Context of Social Psychology:A Critical Assessment. London: Academic Press..
Tuchman, G. (1978). 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 N. 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rown &Walsh-Childers (199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