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1202023572200
DOI 10.6846/TKU.2020.00444
論文名稱(中文) 粉絲的心理意義與幻想-以韓國男偶像團體的粉絲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Meaning and Fantasy of Fans - Using Korean Boy Groups' Fans as Exampl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1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陳怡安
研究生(英文) Yi-An Chen
學號 60469108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1-07
論文頁數 10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邱惟真(arnold@gms.tku.edu.tw)
委員 - 陳劍涵(chienhanc@mail.tku.edu.tw)
委員 - 蔡順良(t05022@gmail.com)
關鍵字(中) 粉絲
心理意義
幻想
客體關係理論
關鍵字(英) Fans
Meaning
Fantasy
Object Relation Theo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偶像之於粉絲的心理意義以及粉絲對偶像的幻想,透過半結構深度訪談,並以主題分析法作為資料分析方法。本研究以立意抽樣方式邀請兩位符合研究條件的受訪者,經過深度訪談並分析資料後,呈現研究結果如下:
(一)	粉絲會共同經驗到Frankl所提出的三種價值「經驗性價值」、「創造性價值」、「態度性價值」,從中感受到意義感。
(二)	粉絲在偶像身上滿足了愛與隸屬的需求以及尋找興奮性客體的替代。
(三)	粉絲為了滿足需求會透過投射對偶像形成不同的幻想,偶像若給予回應產生了投射性認同,幻想就可以繼續,進而粉絲會在追星的過程中經驗到意義感。
(四)	偶像是過渡性客體,在過渡空間中粉絲在玩的遊戲就是幻想,漸漸的也會形成專屬於粉絲獨有的文化。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進一步提出研究限制、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以及對助人者的建議。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idols to fans and fans’ fantasies about idols. Based on thematic analysis, this study collected data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 this study, two interviewees who correspond to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ere selected as purposive sampling. After in-depth interviews and data analysis, the research finding were presented as follows:

1. Frankl’s “Experiential value", "creative value", and "attitude value”: In the process, fans experience these three values which will make them find a meaning of life.
2. Fans seek exciting object from idols, whom satisfy their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3. Fans meet their needs through the projection to fantasize their idol. If they get the respond from their idol, the project identification will be generated, the fantasy will be continued, and fans experience the meaning in obsessed process.
4. Idol is a transitional object. Fans play the fantasy in the transitional space, and gradually forming a unique fandom culture.

  Last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will further propose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ounselo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粉絲	11
第二節	偶像崇拜	15
第三節	粉絲的意義	20
第四節	粉絲的幻想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取徑	30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4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36
第五節	研究資料檢核	3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0
第七節	研究限制	42
第八節	前導研究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2
第一節	受訪者背景資料	52
第二節	鄭太太的故事	54
第三節	噗通的故事	60
第四節	粉絲的心理意義與需求	75
第五節	粉絲的幻想	8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7
第二節	綜合討論	91
第三節	研究建議	95
參考文獻	97
一、	中文部分	97
二、	英文部分	100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	102
附錄二 前導訪談大綱	103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04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	106
 
 
圖次

圖2-1- 1粉絲內在反應過度中的區辨與認同的運作類型	14

圖2-3- 1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	23

圖2-3- 2 Fairbairn客體與自我發展結構的關係	24

圖3-3- 1研究流程圖	35

 
 
表次

表3-4- 1劃記編碼(例舉)	36

表3-4- 2主題命名與意義分類(例舉)	37

表3-8- 1前導受訪者背景資料	43

表4-1- 1受訪者背景資料	52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欣如(2006)。從崇拜到背棄偶像之探索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正平(2012)。生命意義感的雙重建構:「目的性」與「連結性」意義感對「
	自我實現」與「關係」需求滿足程度之預測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國防大學:台北市。
田暐瑋(2017年12月19日)。鐘鉉8年韓站粉絲被爆自殺友心碎「妳和他一	起走了」。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star.ettoday.net/news/1075331
白家瑞(2018)。老年人生命意義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台北市。
朱恩伶(譯)(2009)。遊戲與現實(原作者:Donald W. Winnicott)。台北市:	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71)
朱玉君(2014)。由韓流看韓國如何打造文創產業及提升國家品牌形象(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邱淑珠(2011)。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佳蓉(2012)。偶像崇拜歷程及其對自我發展之影響-以兩位個案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原作者:Robert k. Yin)。台北
	市:五南。
李姿瑩(2017年10月9日)。全球粉絲恐慌SM親證:少女時代不解散。噓!	新聞網。取自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1/2747975
林秀慧、林明雄(譯)(2001)。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原作者:Sheldon 	Cashdan)。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岳曉東(2007)。追星與粉絲: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	社。
周筱婷(2016)。台灣哈韓族的跨國追星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台北市。
姜韻梅(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原作者:McQuail)。新北	市:韋伯文化。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相關之研究-以台灣地	區高職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登義(譯)(2006)。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原作者:Lavinia 	Gomez)。台北市:五南。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陳昭淵(2014)。霧散不開。台北市:桑格。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台北市:東華書局。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2018年8月5日)。
張家園(2006)。生命教育團體對果小兒童生命意義感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偶像可以戀愛嗎?【線上論壇】。取自	https://www.dcard.tw/f/entertainer/p/229375015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新北市:揚智。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楊依璇(2009)。Maslow需求層次改變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錦登(2017)。大學生生命意義感、正向情緒、生活適應與心理幸福感關聯之	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董燕如(2018)。以認真休閒理論探討歌仔戲迷生命意義之訪談研究-以一心戲	劇團戲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廖婉臻(2017)。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對改變高關懷國中生生命意義感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坤良(2004)。小琉球漁村老人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鄭喬比(2012)。音樂韓流與演藝應援台灣模式的觀察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蔡順良(2016,3月)。Fairbairn:自我的動態結構。客體關係關係理論與實	務課程。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鎧蒂(2015)。迷的開始與消逝-以日本男偶像團體w-inds迷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謝昀謙(2018)。隔代教養祖母的生命意義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市。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	大學:嘉義縣。
 
二、	英文部分
Ang, I.(1985).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Biocca, F. A. (1988). ‘Opposing concptions of the audience’, in J. Anderson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 pp. 51-80.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Bering, J., M. (2003). Towards a cognitive theory of existential meaning.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21(2), 101-120. 
Fairbairn, R. (1952). Psycho-Analytic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ual. Also Published as An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f the 	Person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Frankl, V. E.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NY: Vintage Books.
Frankl, V. E. (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Frankl, V. E. (1986).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NY: Vintage Books.
Fiske, J.(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rossberg, L.(1992). 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 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in Lewis, L.A.(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Heine, S., J., Proulx, T., & Vohs, K., D. (2006). 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On 	the coherence of social motiv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2), 88-110. 
Jenkins, H. (1992). Strangers no more, we sing: Filk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fiction fan community. in Lewis, L.A.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Jenson, J.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ewis, L.A.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Lincoln, Y. S., & Guba, E.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Quail, D. (1984). Communication. London, England: Longman group limited.
Patton, M. Q. (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NY: 	Sage Publications.
Reker, G. T. (2002).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dimensions, and measurement of 	existential meaning. In G. T. Peker, & K. Chamberlain (Eds.), Exploring 	existential meaning: Optimizing human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1st ed., 	p. 39-55 ).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eger, M., F., Frazier, P., & Oishi, S. (2006).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1), 80-93.

Steger, M., F., Kashdan, T., B., Sullivan, B., A., & Lorentz, D. (2008). Understanding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life:Personality, cognitive style, and the dynamic 	between seeking and experiencing mea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2), 199-	228.
Winnicott, D. W. (1971). Playing and Reality. London, England: Paterson Marsh Ltd.
Yalom, I. 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Vol. 1).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