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1200714361900
DOI 10.6846/TKU.2007.00426
論文名稱(中文) 解析精品消費神話: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之分析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nalysis of the myths of Luxury Goods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Editions of the European and Japanese Women’s Magazin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1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郭乃瑄
研究生(英文) Nai-Hsuan Kuo
學號 69308007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1-05
論文頁數 14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怡國
委員 - 羅世宏(telshl@ccu.edu.tw)
委員 - 魏玓
關鍵字(中) 精品消費
符號學分析
論述分析
關鍵字(英) Luxury Goods
Myth
Discourse Analysi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面對台灣社會近年來漸趨成形之精品消費文化,不難發現當下台灣社會精品消費已不再侷限於以往高社經地位階層內,精品消費客層已漸趨年輕化。本研究旨在分析台灣精品產業在媒體內容中以何種訊息類型與閱聽人(消費者)進行訴求;以及分析精品產業在媒體中塑造何種精品消費神話,以促成精品消費行為。

    本研究以商品拜物、Baudrillard與Bourdieu所提出之消費相關論述作為理論視野。並且選擇現下引領時尚流行的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作為媒體研究對象(VOGUE、ELLE、WITH與e’f東京衣芙),另以Louis Vuitton、GUCCI與CHANEL作為精品產業研究對象。並運用論述分析與符號學分析,針對上述三精品產業相關文字報導與論述以及廣告表現進行分析,以解析隱含其中的精品消費神話。

    研究發現如下:1.精品產業在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中,通常以15種訊息類型(不含「其他」)與閱聽人(消費者)進行溝通。2. 精品產業面對歐美女性雜誌讀者主要運用具符號隱喻性質或商品間接置入此種較為間接性訴諸商品之訊息類型進行訴求,訊息類型較為多元且複雜。而面對日系女性雜誌讀者則主要使用清楚載明商品名稱、價格等直接訴求商品購買的訊息類型進行訴求,且訊息類型較為單一。3. 三精品品牌各有其文字論述與廣告表現共同建構之神話,Louis Vuitton是「尊貴」、GUCCI是「性感」,而CHANEL是「年輕」與「獨立自主」。另外,「年輕」、「尊貴」與「藝術品」此三種神話是三品牌共同出現的部份,端視其出現在文字論述或是廣告表現的部份而已。

    此外,在研究分析後發現,精品產品在歐美及日系女性雜誌中往往對於精品「商品」的本質及商業性目的避而不談,並且多為單向報導。因此,閱聽人在接收相關媒體內容時,應可重新檢視精品產業商業性目的與精品產品「商品」的本質。
英文摘要
International luxury industry has flourished in Taiwan recently. Many articles have pointed out the consumption of luxury goods facilitated by mass media is not confined to the higher SES groups. However, more exquisite analyses about the trend have yet to be don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amine the advertising presentation of luxury brands in the Chinese editions of the European and Japanese women’s magazine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wo main questions. First, what kinds of advertising messages in the magazines are us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otential consumers? Second, what are the myths or discourses constructed within women’s magazines which encourage the consumption of luxury good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examin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commodity fetishism, Baudrillard and Bourdieu’s statements about consumption, discloses the ideologies hidden in the discourses and advertisements within the women’s magazines by using discourse analysis and semiolog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luxury industries usually use 15 (except”others”) kinds of message pattern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consumers. Second, the advertising messages in the Chinese editions of the European women’s magazines are more complicated and ideological than those in the Chinese editions of the Japanese women’s magazines. Third, there are various constructed myths in the Chinese editions of European women’s magazines. For instance, “noble” in Louis Vuitton , “sexy” in Gucci and “young and independent” in Chanel.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nternational luxury industries obviously try to conceal the “commodity” nature of luxury goods in their media or advertising presentations. Therefore, we need to recognize the real intention of luxury industries while casually reading through those images in the women magazines for pleas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論文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架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消費與文化......................................10
第二節	相關研究........................................18
第三節	精品概念定義....................................2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過程..................................25

第三章	精品產業與女性雜誌..............................36
第一節	精品產業發展概況................................36
第二節	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國際中文版發展概況............40
第三節	精品產業與女性雜誌之關係........................43

第四章	精品產品文本露出訊息類型之分析比較..............48
第一節	精品產品在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媒體露出之訊息類型..48
第二節	精品產品在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媒體露出訊息類型之異
         同..............................................70

第五章	精品產品文本露出神話類型之分析比較..............83
第一節	歐美女性雜誌媒體文本中之精品神話類型............83
第二節	Louis Vuitton於歐美女性雜誌文本中之精品神話類型.85
第三節	GUCCI於歐美女性雜誌文本中之精品神話類型.........99
第四節	CHANEL於歐美女性雜誌文本中之精品神話類型.......106
第五節	精品神話之社會意義.............................12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23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12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2

參考文獻................................................134
附錄....................................................140

論文圖表目錄

表1-1-1:2000-2005年精品名店雜誌媒體有效廣告量統計一覽表..4
表1-1-2:2005年精品名店有效廣告量於各媒體配置圖...........5
表1-1-3:2000年精品名店有效廣告量統計.....................5
表1-1-4:2004年精品名店有效廣告量統計.....................6
表1-1-5:2005年精品名店有效廣告量統計.....................6
圖2-4-1:初級與次級意涵..................................27
圖2-4-2:2005年1月~6月女性雜誌Fashion品項廣告頁數統計....35
表4-1-1:精品露出型式與操作型定義........................49
表4-1-2:Louis Vuitton於歐美女性雜誌訊息露出類型統計表...65
表4-1-3:Louis Vuitton於日系女性雜誌訊息露出類型統計表...66
表4-1-4:GUCCI於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訊息露出類型統計表.....67
表4-1-5:CHANEL於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訊息露出類型統計表....68
圖4-2-1:Louis Vuitton於四種女性雜誌前三大露出訊息類型統
         計表............................................71
表4-2-1:Louis Vuitton在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前三大露出訊息
         類型表..........................................71
圖4-2-2:GUCCI於四種女性雜誌前三大露出訊息類型統計表.....74
表4-2-2:GUCCI在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前三大露出訊息類型表...75
圖4-2-3:CHANEL於四種女性雜誌前三大露出訊息類型統計表....78
表4-2-3:CHANEL在歐美與日系女性雜誌前三大露出訊息類型表..79
圖5-2-1:Louis Vuitton 2005年秋冬季廣告表現..............93
圖5-2-2:Louis Vuitton 2006年春夏季廣告表現..............95
圖5-2-3:Louis Vuitton 2006年秋冬季廣告表現..............97
圖5-3-1:GUCCI 2005年秋冬季廣告表現.....................103
圖5-3-2:GUCCI 2006年春夏季廣告表現.....................104
圖5-3-3:GUCCI 2006年秋冬季廣告表現.....................105
圖5-4-1:CHANEL2005年秋冬季廣告表現.....................115
圖5-4-2:CHANEL2006年春夏季廣告表現.....................115
圖5-4-3:CHANEL2006年秋冬季廣告表現.....................115
表5-4-1:Louis Vuitton品牌神話整理表....................118
表5-4-2:GUCCI品牌神話整理表............................118
表5-4-3:CHANEL品牌神話整理表...........................11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王怡棻(2005)。〈用品味領導潮流〉,《遠見雜誌》,225:164-166。
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原書:Foucault, M.[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Great Britai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Limited.)。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2003)。《風格2003─台灣主要雜誌簡介》。台北: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2005)。《風格2005─台灣主要雜誌簡介》。台北: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
何凱凌(2004)。《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書齊(2005)。〈解讀LV的經營祕密〉。《數位雙週》,101:134-141。
沈耀華(2006)。〈奢華,最賺錢〉。《商業周刊》,946:106-116。
沈耀華、曾淯菁(2006)。〈奢華,最賺錢〉。《商業周刊》,946:120-122。
邱莉雲(2005)。《名牌服飾「迷」探索》。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珮琪(2003)。《解讀少女雜誌廣告中的美貌迷思》。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向榮(2006)。《台灣專業財經報刊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型態分析:以《工商時報》和《經濟日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輔仁大學之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易萱(2004)。《仿冒學的符號政治:LV的真假之爭》。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奕(1996)。〈香奈兒風靡日本,松田聖子也難敵其誘〉,《商業周刊》,425:88。
周鄧懿貞(2006)。《全球化下的台灣女性流行時尚雜誌研究》。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亞君(2005)。《打造現代維納斯:美容整型報導之論述分析》。淡江大學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月英(1991)。《解讀媒介中的女性意識》。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
徐宜君(2003)。《跨國出版集團在台灣市場的進入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淑卿(1997年6月5日)。〈前途探勘─跨國雜誌合作模式〉,《中國時報》,第43版。
陳光興(1991) 。〈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65:18-30。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Denis McQuail [200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An Introduction,4th ed.)。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佳琳譯(2002)。《愛上浪漫》。台北:先覺。
陳怡君(2005年1月12日)。〈台灣女性流行態度調查─資訊女王多於冒險拜金女 最愛LV但會等折扣 重視實用勝於款式設計感〉,《經濟日報》,A15版。
陳怡君(2006年2月26日)。〈開發消費群 向年輕人招手〉,《經濟日報》,A5版。
孫秀蕙、馮建三(1995) 。《廣告文化》。台北:揚智。
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一):符號學與服飾符碼》。台北:桂冠。
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二):流行的神話學》。台北:桂冠。
郭黎憶(2004)。《精品業經營策略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定綺譯(1995)。《流行陰謀:名牌時裝帝國遊記》。台北:時報。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Arnold)
張錦華(1993)。〈從意識形態到權力/知識—福柯的後現代主義與傳播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學報》,66期下冊,頁313-347。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張錦華(2003)。《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張玉貞(2003年5月1日)。〈路易威登 代言奢華世紀〉,《中國時報》,E3版。
馮建三(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Sut Jhally[1987].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原書:星野克美等.記號化社會の消費)
黃萱儀譯(2006)。〈美麗與毀滅〉,《VOGUE》國際中文版,113:66-68。
楊進福(1999)。《再讀跨國流行服飾廣告》。輔仁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欣怡(2005)。《新奢華部落─解讀台灣六年級女生的名牌消費文化》。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炳惠(2000)。〈台灣流行文化批判〉,《當代》,149:76-90。
蔡采秀譯(1998)。《傅柯》。台北:巨流。(原書:Smart, B.[1985].Michel Foucault.London:Routledge.)
鄭昭鈴(2000)。《女性雜誌行銷策略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榮飲(2001)。〈現代消費的轉折與超越─從阿多諾、馬庫色到布西亞〉,《思與言》,39:145-172。
簡士超等(2006年4月9日)。〈EMBA手記─中台灣商機 LV嗅到了〉,《經濟日報》,C1版
顏榮昌(2000)。〈跨國雜誌在台之產業經濟分析〉,「2000年淡大國際學術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校園。
行政院主計處 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61123171302.xls
BRAND名牌誌網站http://www.brand.net.tw/brand/FashionNews/FashionNews.aspx?pageNo=14&FTINDEX=3
VOGUE時尚網http://www.vogue.com.tw/brand/chanel.aspx
GQ男人網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FPqGnbuRX7gJ:www.gq.com.tw/fresh/theme.htm%3FfreshNo%3DFS00153+CHANEL&hl=zh-TW&gl=tw&ct=clnk&cd=35&lr=lang_zh-TW

英文書目:
Adoni, H., & Mane, S.(1984).Media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3),323-340.
Bordieu, Pierre.(1984).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rdieu, Pierre.(1989).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7. 
Bordieu, Pierre.(1991).An Interview with Pierre Bourdieu: For a Socio-Analysis of Intellectual: on “Homo Academius”,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Barthes,R.(1967). Elements of Semiology. London:Jonathan Cape.
Barthes, R. (1973). Mythologies. London: Jonathan Cape.
Barthes,R.(1977).Image-Music-Text.London:Routledge.
Campbell, C.(1987). 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Corrigan, P.(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eatherstone, M.(1991).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London : Sage.
Foucault, M.(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non Books.
Foucault, Michel(1980).power/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Gerbner et. Al.(1986).Perspectives on Media Effects. New Jersy : Lawrence Erlbaum.
Mosco, Vincent.(1996).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Press.
McLuhan, M.(1964).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Toronto :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McKendrick,N.(1982a). Introduction. In N. McKendrick, J.Brewer and J.H.Plumb(eds)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s,1-6.
McKendrick,N.(1982b).Commercialization and the Economy. In N.McKendrick, J.Brewer and J.H. Plumb(eds)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 London:Europa Publications,9-194.
Natoli, Jonathan(1996). Representing Reality: Discourse, Rhetor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Slater. Don.(1997).Consumer Culture &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tewart, John(1996). The Symbol Model vs. Language as Constitutive Articulate Contract. In John Stewart(ed), Beyond the Symbol Model: Reflections on Representational Nature of Language. Al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pp.9-63.
Williamson, J.(1978).Decoding advertisements: 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 London: Boyar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