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1200615152200
DOI 10.6846/TKU.2006.00419
論文名稱(中文) 論「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整合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吳金燕
研究生(英文) Wu, Chin-Yen
學號 79224026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06
論文頁數 14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五岳
指導教授 - 林騰蛟
委員 - 吳漢
委員 - 周繼祥
委員 - 張樹倫
關鍵字(中) 民族意識
臺灣意識
中國意識
公民社會
中華共同體
關鍵字(英) nationalistic consciousness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Chinese consciousness
citizens’ society
Chinese Commonwealt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整合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研究目的為(一)探討民族意識與民族主義的相關理論;(二)探討「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形成、發展、衝突、轉折與整合;(三)歸納兩岸政策中有關「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決策影響與論述;(四)探討兩岸公民社會的發展及形成現代公民意識的價值與信仰;(五)參考歐盟經驗及研提兩岸整合成為中華共同體的架構,建立共生和平的兩岸關係。準此,依據整合的共同價值,能夠整合成公民民族意識,並以中華文化為認同基礎,加強兩岸合作交流,成為兩岸的共識,期許雙方能創造「非零和」的未來,以增進兩岸人民得權益,營造雙贏的兩岸關係。

本研究溯及1949年國共內戰分裂分治至今。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1.軍事對立與衝突時期:1949年-1978年。2.相互對峙與互不往來時期:1978年-1987年。3.交流緩和時期:1987年-1999年。4.意識對抗時期:1999年迄今。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現況及衝突與整合之方向,且解析民族意識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故以臺灣及中國大陸地區為主體。本研究內容共計六章:第一章,說明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第二章,解析民族、民族意識與民族主義的理論,探討「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界定、特性、衝突與整合;第三章,論述中共對臺政策中對「中國意識」的堅持與轉變,說明臺灣大陸政策中對「臺灣意識」的立場與願景,以促進公民民族意識與兩岸關係之整合;第四章,介紹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第三領域,探究兩岸公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建構公民民族意識邁向兩岸整合;第五章,界定中華公民是兩岸政治社群共同的身分,擬定中華共同體是兩岸政治整合的虛擬圖像,強調兩岸公共領域事項的合作與整合,提出兩岸和平發展的願景;第六章為結論,摘要本研究的發現及建議。 
本研究經過研析後,茲提出以下研究發現:(一)兩岸應於「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之間求取一個動態的平衡;(二)「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應邁向動態平衡的整合;(三)兩岸應摒棄大中國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狹隘本位主義;(四)以公民民族意識的論述與教養,建構兩岸現代公民社會;(五)兩岸未來發展應首要尊重台灣人民意願;(六)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區域互動與整合是現實與重要的課題。(七)促進兩岸共生和平的架構為:1.以「一個中華」作為超越國家的族群認同;2.以「和平不武」作為兩岸互動的原則;3.以「公共領域」的合作作為兩岸和平發展基礎;4.以「基礎協定」作為兩岸統合的推動進程;5.以「中華共同體」作為兩岸整合的模式。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nationalistic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ism; 
2. To investigate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in terms of their formation, development, conflict,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3. To induce the statements/expli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on decision-making in cross-strait policy;
4. To probe the development of a cross-strait citizens’ society and the values and the beliefs that form modern citizen consciousness;
5. To propose a framework of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into a Chinese Commonwealth, by taking example by the European Union, in order to create a peaceful and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cross the strait.
Accordingly, based on integrated common values, citizens’ nationalistic consciousness can be further integrated.  And also, on a basis of identification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 strengthening of cross-strait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comes a consensus across the strait, and hopefully both sides can make a “non-zero sum” future to promote real interests and rights of people across the strait and to construct a win-win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extends from the year 1949, in which division and separated governance across the strait began after the Nationalist-Communist Civil War, to nowaday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1.	1949-1978: a period of military opposition and conflict;
2.	1978-1987: a period of mutual confrontation without contact;
3.	1987-1999: a period of alleviation with exchanges;
4.	1999-nowadays: a period of ideological antagonism.
 
This investig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ir development, their conflic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ir integration, and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istic consciousnes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 well.  Therefore,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compose the main subject.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o narrate the motive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approach and methodology, the scope and the limits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the arrangement of chapters and sections; chapter two is to analyze the theories of ethnics, nationalistic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ism, and to explore the definition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and their features,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as well; chapter three is to expound the insistence and the alteration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in China’s Taiwan policy, and to elucidate the standpoint and the vision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in Taiwan’s China polic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citizens’ nationalistic consciousness; chapter four is to introduce the third domain between a country and a society, and to probe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citizens’ society, and furthe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nationalistic consciousness to lead to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chapter five is to define Chinese citizens as a common identity of cross-strait political communities, and to draw out Chinese Commonwealth as a virtual image of cross-strait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to emphasize th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ross-strait public domain affairs, and to offer a vision of cross-strait peace development; chapter six is to conclude with a summary of findings in this study, and to suggest. 

     In this study, the findings subsequent to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are provided as follows:
1.Both sides across the strait should seek a 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2.“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should move toward dynamically balanced integration.
3.Both the sides should discard their respective narrow egocentrism toward great Chinese culture or native Taiwanese culture; 
4.Construct a modern cross-strait citizens’ society with the statements and the upbringing of citizens’ nationalistic consciousness;
5.The willingness of Taiwan’s people about cross-strait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first respected;
6.The regional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is a real subject of importance;
7.A framework to promote the symbiosis and peace across the strait is:
(1) “One Chinese” as a population identity which surpasses countries;
(2) “Peace without arms” as a principle of cross-strait interaction;
(3) Cooperation in “public domain” as a basis of cross-strait peace development;
(4)	“Basic agreement” as a schedule of promotion for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5)	“Chinese Commonwealth” as a model of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0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00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0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009
第二章  「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結與解   …………012
第一節  民族、民族意識與民族主義 ……………………012
第二節  「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界定與特性 …025
第三節  「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衝突與整合 …034
第三章  民族意識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043
第一節  中共對臺政策中對「中國意識」的堅持與轉變…044
第二節  臺灣大陸政策中對「臺灣意識」的立場與願景…058
第三節  民族意識在兩岸的認知與影響 …………………071
第四章  公民民族意識與兩岸關係之整合   …………………079
第一節  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第三領域 ……………………079
第二節  兩岸公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   …………………085
第三節  建構公民民族意識邁向兩岸整合 ………………094
第五章  共生和平的兩岸關係 …………………………………109
第一節  中華公民:兩岸政治社群共同的身分 …………109
第二節  中華共同體:兩岸政治整合的虛擬圖像 ………113
第三節  兩岸公共領域事項的合作與整合 ………………116
第四節  兩岸和平發展的願景 ……………………………119
第六章   結論……………………………………………………122
參考書目 …………………………………………………………127
一、中文部分……………………………………………………127
(一)專書…………………………………………………127
(二)期刊論文……………………………………………134
(三)報紙…………………………………………………139
二、英文部分……………………………………………………140
三、網站資料……………………………………………………141

                      圖表目次

圖1-1  本論文研究架構與程序圖  ………………………………011
圖 4-1  國家與社會間的公共領域關係圖    ……………………083
表 2-1  社會互動的意義結構要素表  ……………………………024
表 3-1  軍事對立與衝突時期中共對臺政策中對「中國意識」
        的論述表    ………………………………………………044
表 3-2  相互對峙與互不往來時期中共對臺政策中對「中國意識」
        的論述    …………………………………………………046
表 3-3  交流緩和時期中共對臺政策中對「中國意識」的論述表049
表 3-4  意識對抗時期中共對臺政策中對「中國意識」的論述表055
表 3-5  軍事對立與衝突時期臺灣大陸政策中對「臺灣意識」
       的論述表  …………………………………………………058
表 3-6  相互對峙與互不往來時期臺灣大陸政策中對「臺灣意識」
       的論述表    ………………………………………………059
表 3-7  交流緩和時期臺灣大陸政策中對「臺灣意識」的論述表061
表 3-8  意識對抗時期臺灣大陸政策中對「臺灣意識」的論述表065
表 4-1  淺薄的公民身分與厚實的公民身分比較表  ……………100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專書
Marsh,David and Stoker,Gerry著,陳菁雯、葉銘元、許丈柏譯,政治學方法論(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年)。
Keer,Geroge著﹐陳榮成譯﹐被出賣的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民1991年3月)。
A.,Giddens著,鄭武國譯,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Cambridge:Polity Press,1985)。
Nash,Kate著,林庭瑤譯,全球化、政治與權力:政治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韋柏文化國際,2004年1月)。
Faulks,Keith著,黃俊龍譯,Citizenship 公民身份(臺北﹕巨流,2003年9月)。
Castells,M.著,夏鑄九等譯,認同的力量(臺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
Guibernau,Montserrat著、周志杰譯,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4年1月)。
Guibernau,Montserrat 著、周志杰譯,無國家的民族: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臺北:韋伯文化,2002年1月)。

Hirst,P. and  Thompson,G.著,朱道凱譯,全球化迷失(臺北:群學,2002年)。 
于幼軍,論中國現階段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年1月)。
中國國民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議題「中國國民黨政策綱領-民主、和平、新希望」,2005年8月22日。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臺灣問題。
王萬里,臺灣與歐盟(臺北市:五南,2002年)。
王鵬令,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臺北:時英出版社,民86年8月)。
毛鑄倫,「一國兩制」漫談(臺北市:海峽學術,2004年12月)。
反擊共匪統戰參考資料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民國76年)。
石之瑜,當代臺灣的中國意識(臺北市:正中,民82年5月)。
加布里埃爾著,徐湘林等譯,公民文化(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4月)。
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臺北:民進黨中央黨部,1993年8月)。

田文棠,中國文化的整合與認知(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江宜樺,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臺北:台大,2003年1月)。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文化,1998年5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臺北市:陸委會,民83年7月)。
安德魯˙瑞格比著,劉成譯,暴力之後的正義與和解(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12月)。
沙蓮香,中國民族性(1)-百家論說中國人(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12月)。
李登輝,新時代臺灣人(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2005年4月)。
李登輝,臺灣的主張(臺北市:遠流,1999年5月)。
李鵬程、單繼剛、孫晶,對話中的政治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市:五南,民84年8月)。
克里斯托弗˙胡德著,彭勃、邵春霞譯,國家的藝術:文化、修辭與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艾瑞克˙霍布斯邦(Eruc J. Hobsbawn)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市:麥田出版,民86年)。
林信華,超國家社會學—兩岸關係中的新台灣社會(臺北:韋伯文化,民92年3月)。
辛旗,時代悲情.文化變遷.兩岸關係(臺北市:海峽學術,2003年8月)。
波寇克(Robert Bocock)著,田心喻譯﹐文化霸權(臺北﹕遠流公司﹐民80年)。
周陽山,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臺北市:正中,民82年
5月)。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編撰,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臺北:幼獅,民84年3月)。
紀欣,「一國兩制」在台灣(臺北市:海峽學術,2003年)。
洪泉湖,國父民族自決論之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民68年)。
洪泉湖、謝政諭編著,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
(臺北市:東大,民91年2月)。
施正鋒主編,臺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民84年
4月)。
施正鋒,歐洲統合與臺灣(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3年)。
施敏輝﹐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民84年)。
施哲雄,中共對臺政策文件選輯(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專案研究,民86年12月)。
哈伯馬斯著,曹為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2002年3月)。
星野昭吉著,劉小林、梁云祥譯,全球劃時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為主體與結構(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2月)。
封日賢,公民文化權利點津(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徐淑敏,敏感性與脆弱性:互賴理論下的兩岸關係(臺北市:時英,2005年4月)。
財團法人中華共同體促進基金會,中華文化經濟論叢(臺北:財團法人中華共同體促進基金會,1995年11月)。
孫中山,三民主義(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70年)。
許繼霖,共和、社群與公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孫運璿,「中國問題與中國統一」,反擊共匪統戰參考資料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民國76年。
章念馳,統一探究--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臺北市:海峽學術,2003年1月)。
郭生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店,民73年7月)。
郭洪紀,臺灣意識與中國情結(臺北市:慧明文化,民91年2月)。
郭秋慶,歐洲聯盟概論(臺北市:五南,民88年)。
陳光輝、詹棟樑,各國公民教育(臺北市:水牛,民87年)。
陳其南,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臺北市:允晨文化,民81年5月)。
陳其南,關鍵年代的臺灣(臺北﹕允晨文化公司﹐民77年
10月)。
陶東明,公民政治(香港:三聯書店,1993年3月)。
黃文雄,臺灣˙國家的理想(臺北市:前衛,1997年2月)。
黃文雄,臺灣人的價值觀(臺北﹕前衛出版社)。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出版社,
民84年)。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縣:新文京開發,民92年7月)。
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臺北縣:新文京開發,民92年9月)。
張五岳,「分裂國家模式之探討」,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
(臺北:五南,民88年)。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臺北市:業強,民81年)。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市:生智,2000年4月)。
張秀雄,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師大書苑,
民87年)。
張麟徵,泥淖與新機(臺北市:海峽學術,2005年6月)。
莊萬壽,臺灣文化論--主體性建構(臺北市:玉山社,2003年11月)。
虞義輝,臺灣意識的多面向,(臺北﹕黎明文化,民90年
11月)
寧騷,民族與國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5月)。
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縣:新文京開發,民92年10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83年)。
鄭欽仁﹐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之影響(臺北﹕業強出版社﹐民78年)。
鄧正來,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鄧正來, J. C. 亞歷山大合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3月)。
蕭新煌,新臺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臺北:月旦出版社,民國88年)。
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主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臺北市:桂冠,2002年12月)。
關中,統一中國建國大綱(臺北市: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81年9月)。                            
  魏鏞,兩岸關係互動及整合模式之比較分析(臺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91年6月)。


(二)期刊論文
尹章義﹐「『臺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的觀點」﹐臺灣研究﹐第2期﹐1994年。
毛鑄倫,「試論中國意識在臺灣的困境與臺灣意識中的外利因素」,夏潮基金會,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
中國論壇﹐第266期﹐民75年11月﹔第289期。


白翠琴,「略論中國意識的內涵及特色」,夏潮基金會,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
朱英,「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七期,1994年5月15日。
吳叡人﹐「國家與文化﹕對歐洲與臺灣『民族形式』經驗的若干思考」﹐一九九五年文化政策會議論文集﹐臺大法學院國際會議中心﹐民84年6月。
林佳龍,「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亞洲中心與臺灣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研討會,1999年11月16至17日。
林勁﹐「臺獨思潮與海外台獨運動」﹐載於朱天順主編﹐當代臺灣政治研究,1990年。
林毓生,「建立中國的公民社會與『現代的民間社會』」,CHINA TIMES WEEKLY,1992年4月。
周繼祥,「兩岸國(初)中公民教育現狀之比較研究」,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2000年。
施正峰,「由多元文化主義、共和主義、到憲政主義的思辨-建構多元族群的民族國家」,國家政策季刊,第四卷第二期,2005年6月。
施雪華,「現代化與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學季刊,第七期,1994年5月15日。
馬駿義,當代「臺灣意識」之研究-兼論臺灣地區之「國家認同」,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6月。
陳榕三,「關于臺灣『中國意識』的若干思考」,臺灣政治,2003年5期。
陳其南,「臺灣史研究的政治意涵」,歷史月刊,1996年10月號。
黃光國,「『臺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中國論壇,第289期,民76年10月。
黃中平,臺灣意識在新形勢下的發展與凸顯-淺析「新臺灣人」概念,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
黃俊傑,「論『臺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夏潮基金會,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
郭正亮,「臺灣主體性的辯證」,夏潮基金會,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
郭正亮,「兩黨開啟後李登輝時代」,亞洲週刊,2000年3月6日。
郭炤烈,「臺灣意識的歷史軌跡」,夏潮基金會,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
夏皮羅,「民主與市民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號。
茅家琦,「『中華民族意識』與『臺灣意識』」,夏潮基金會,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1999年。
張亞中,「兩岸未來:有關兩岸簽署基礎協定的思考」,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9期,民88年9月。
景躍進,「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述要」,中國社會學季刊第五期,1993年11月15日。
楊國樞﹐「總結報告」﹐中國論壇﹐第289期﹐民76年10月。
楊國賜,「從政治社會化論加強現代公民教育的策略」,社會教育學刊,第十四期,民國74年。
賈西津,「發展中的中國公民社會」,中國評論,2003年
9月。
莊明哲,全球化、民主制與民族主義理論的探討,政治大學中山所博士論文,民88年。
楊念群,「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三十二期,1995年12月號。

虞義輝,「轉型中的臺灣意識」,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8期,93年8月。
熊自健,「大陸學界關於「市民社會」的研討」,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8期,民84年8月。
趙玉福,「臺灣意識的複雜性及與中國意識之關係」,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 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9年。
趙建民,「中共對臺獨因素的互動解釋」,問題與研究,
第三十五卷第三期,民85年3月。
鄧正來,「臺灣民間社會語式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五期,1993年11月15日。
鄧正來,景躍進,「建構中國的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建構季刊,總第一期,1992年11月。
魯品越,「中國歷史進程與市民社會之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8期,1994年8月15日。
劉久清,「由海峽兩岸公民教育之比較論析個人、群體與自主性」,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2000年),
賴建國,臺灣主義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86年。

鍾京佑,「全球化與公民社會的治理」,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二卷第一期,民93年6月。
魏鏞,「從中國歷史分合看兩岸整合前景-兼論『民族內共同體』可行性」,歷史月刊,2002年9月號。
蕭功秦,「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的三重障礙」,中國社會學季刊第五期,1993年11月15日。


(三)報紙
人民日報,1991年10月15日,第一版。
中國時報,民國80年10月30日,第2版。
中央日報﹐民國87年12月31日﹐第3版。
中央日報,民國94年9月12日,第9版。
中國時報,民國93年10月11日,第A6版,
自由時報,民國79年11月12日,第2版。
自由時報,民國94年8月24日,第A4版。
聯合報,民國94年3月15日,第A2版。
聯合報,民國94年8月17日,第A版。



二、	英文部分
Albrow, M., The Global Age (Politypress:Cambridge,1996)。
Held , D., ”Democracy,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global system” in D. Held (ed.), Political Theory Today (Oxford: Polity Press, 1991)。
Kohn , Hans, ”Nationalism”, in David L.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Macmillan Co., 1968)。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Regions in the 1990s, COM (90) 609 final, Brussels, 9 January 1991。
Giddens, A. ,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Giddens, A.,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84)。
Fairbank , J.K., Our ohe-China Problem, Atlantic Monthly, September,1976。 
Fawcett , L. and Hurrell, A. (eds.),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Habermas,Jurgen, Knowledge and Human (Boston:Beacon Press,1971)。

Weber, Max,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ed. By Shils and Finch (N.Y.: Free Press, 1949)。
Smith, A.D., National Identity(Reno, Nevada: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91)。
Richmond, Antyony H., Immigration and Ethnic Conflict.(London:MacMillan,1988)。 


三、	網站資料
http://www.kmt.org.tw/Content/HTML/WhatNew/Comment/20050822-10-7933.html。
「中共加強因應公民社會新趨勢」,中央通訊社,2005年8月15日,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weblib?@11:24566:3:2:139@@711811883。
民意調查(民國93年12月21日-12月23日)「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結果摘要,行政院大陸委會,2005年9月21日,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pos/9312/po9312ch.htm。
邵宗海,「臺海本土意識,倡導動機與兩岸談判排斥反應之間因果關係」,華夏經緯網,2004年8月3日,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weblib?@11:24566:3:5:647@@831814898。
施正峰,「臺灣民族主義的意義」,http://www.wufi.org.tw/shih/natlism 1.htm。
張五岳,「宋楚瑜演說以和平發展為主軸」,中央通訊社,2005年5月11日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weblib?@11:24566:3:5:301@@623029377。
「連胡會新聞公報」,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5年4月29日,http://www.npf.org.tw/Symposium/s94/940615-3-NS.htm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會談公報」,2005年9月26日,http://www.npf.org.tw/news/news。
「關於親民黨」,http://www.pfp.org.tw/platform/assert,2005年9月26日,http//www.np.org.tw/np1/14/np14e.htm。
蕭新煌,「臺灣完成民主化需建立公民社會」,中央通訊社,http://csin.mac.gov.tw/maccgi/ttsweblib?@11:24566:3:229@@27210133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