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601200603075200
DOI 10.6846/TKU.2006.00412
論文名稱(中文) 全球在地化脈絡下台灣動畫產業之創意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Creative Content of Taiwanese Animation in the Age of “Glocaliz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蔡秋儀
研究生(英文) Chiu-I Tsai
學號 69108007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12-27
論文頁數 19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美華
委員 - 李道明
委員 - 魏玓
關鍵字(中) 創意
台灣動畫
全球在地化
動畫內容開發
動畫產業
關鍵字(英) Animation
Creativity
Creative Content
Glocalization
Taiwanese Animation Indust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關心的焦點是台灣動畫產業在創意內容開發上可行的方向,並且在「全球在地化」的概念下,如何結合全球與在地的文化以創作具創意的台灣動畫。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有三:(1)國內外動畫產業之內容創意的發展歷史、過程與現況為何?(2)目前台灣動畫產業在內容創意上的發展、方法與成果為何?(3)未來台灣動畫產業如何結合全球化與在地化,以開發其創意內容?
本研究以電視動畫以及電影動畫為研究範圍,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以及深度訪談法。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以了解國外動畫產業的內容創意和發展,並分別就美國、日本、中國、韓國、加拿大以及歐洲動畫的內容發展作探討。此外,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以取得產、官、學三方對於台灣動畫產業創意的想法和展望。
研究結果發現,國外動畫創意內容的發展過程有三個特色:(1)傳統動畫到電腦動畫的內容轉變、(2)政府角色的介入推動,以及(3)以教育為根本的動畫發展。至於台灣動畫產業的發展情形方面,本研究發現包括:(1)台灣動畫創意內容開發仍在起步階段,(2)動畫人才培育方式尚有爭議,以及(3)政策管理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而在未來台灣動畫產業創意內容開發的部分,本研究發現,(1)應以本土文化特色為台灣動畫創意內容之出發點,(2)普世價值元素可為台灣動畫創意內容加分,以及(3)華人市場之開發應優先於歐美市場。
最後,本研究針對未來台灣動畫的發展提出六點建議:(1)動畫專家學者應共同研究創意的奧秘;(2)應於動畫公司內部建立創意鼓勵制度;(3)應進行動畫人才供需問題的調查;(4)政府事權分配要清楚果決;(5)動畫創作者及產業應重新尋求創作動畫的初衷;(6)應整合老中青三代的動畫人才。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content of Taiwanese animation in the age of “glocalization”. There are three objectives of the current thesis. Specifically, the current thesis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1) the histories, processes and existing situations of the creative content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nimations; (2) the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creative content of current Taiwanese animation industry; (3)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animation industry in the age of “glocalization”.
The current thesis employs literatur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content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apan, China, Korea, Canada, and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Moreover, by employing in-depth interviews, the current thesis obtains viewpoints and outlooks from the referees of the Taiwanese animation industry, Taiwanese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scholars from the animation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creative content of foreign animations: (1) the evolution of content from traditional animation to computer animation; (2) the promotion by the governments; and (3) emphasis on an education-based development. In additions, the current thesis discovers that the current Taiwanese animation industry is: (1) still in a preliminary stage; (2) having controversy over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animation to talented persons; and (3) practicing diverg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content of the future Taiwanese animation industry,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thesis show that: (1) the creative content of Taiwanese anim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native culture; (2) the element of universal value can enhance the creative content of Taiwanese animation; and (3) the market in Greater China should be taken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before the Western market.
 The current thesis brings up six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nimation. First,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area of animation should collaborate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Second, the animation industry should encourage employees to generate creativity systematically. Third, the government and animation industry should investigate both the allocation of the talented personae and the demands i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Fourth, the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allotted distinctly. Fifth, the animation creators and industries should rediscover the original intention for creating the animation. Sixth,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creators to produce creative anim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1
第三節	預期貢獻………………………………………………	12

第二章	理論架構與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創意理論的起源和發展………………………………	14
第二節	動畫的歷史和重要性…………………………………	27
第三節	台灣動畫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35
第四節	全球化趨勢下的在地實踐……………………………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2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52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54
第三節	訪談對象之簡介………………………………………	57

第四章	國外動畫產業的內容創意與發展……………………	64
第一節	美國動畫的昨日今日…………………………………	64
第二節	日本動畫的發展………………………………………	79
第三節	中國與韓國動畫產業的發展…………………………	95
第四節	加拿大和歐洲動畫的發展……………………………	107
第五節	小結:全球動畫產業內容創意之發展方向…………	119

第五章	台灣動畫內容創意與發展現況………………………	125
第一節	台灣動畫產業之見解…………………………………	125
第二節	台灣政府部門之立場…………………………………	136
第三節	國內學者專家之看法…………………………………	143
第四節	小結:台灣動畫發展之檢視與願景…………………	153

第六章	結論……………………………………………………	160
第一節	理論文獻之回顧與檢視………………………………	160
第二節	研究結果與未來台灣動畫發展建議…………………	16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73

參考文獻…………………………………………………………	177
附錄一:業界深度訪談大綱……………………………………	191
附錄二:官方深度訪談大綱……………………………………	193
附錄三:學界深度訪談大綱……………………………………	195
表  目  錄

表1-1:台灣歷年來碩博士論文中有關台灣動畫研究一覽表………………	7
表2-1:創意定義一覽表……………………………………………………	15
表2-2:創意歷程的模式……………………………………………………	18
表2-3:創意四大家族之比較………………………………………………	22
表2-4:台灣動畫業者核心資源現況表……………………………………	42
表3-1:深度訪談對象和訪談時間一覽表…………………………………	57
表4-1:美國動畫內容的發展走向…………………………………………	76
表4-2:日本動畫題材類型一覽表…………………………………………	91
表4-3:中國動畫產業和韓國動畫產業之比較……………………………	104
表4-4:迪士尼與宮崎駿風格之比較………………………………………	120
表4-5:商業動畫與獨立製片/實驗動畫之比較…………………………	123
表5-1:產官學意見比較一覽表……………………………………………	154
表6-1:創意歷程在動畫創作上的運用……………………………………	160
表6-2:「身分認同」與「生活取向」結合全球與本土面向之交叉表…	164
圖  目  錄

圖2-1:創意思考3R模式及左、右腦運用過程……………………………	19
圖2-2:創意綜合理論架構…………………………………………………	24
圖3-1:研究流程圖…………………………………………………………	53
圖3-2:研究架構圖…………………………………………………………	54
圖4-1:迪士尼動畫創作模式………………………………………………	70
圖4-2:Warner動畫代表人物─Bugs Bunny…………………………………	72
圖4-3:《驕傲的將軍》中將軍的造型………………………………………	97
圖5-1:台灣動畫版圖內產官學三方關係圖………………………………	157
圖6-1:創意外在因素與動畫創作之關係圖………………………………	162
圖6-2:台灣未來商業動畫內容發展之想像圖……………………………	169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ARC遠擎管理顧問公司研究部(2003)。〈快!再快一點!─我國數位內容產業重要推手的任務〉,《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50:27-33。
丁惠民(2003)。〈從「硬」到「軟」、從「製造」到「創造」─描繪數位內容浪潮下的產業版圖〉,《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50:22-26。
王永洪(1999)。〈中國現代動畫電影美學特徵初探〉,《兒童文學學刊》,2:179-215。
王亨佳(2004)。《使用者社群創新協作平台建構之研究─以數位內容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其敏(1997)。《視覺創意:思考與方法》。台北:正中。
王振寰(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理論反省與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69-112。
王涵薇(2003)。《台灣地區大學美術相關學系3D電腦動畫課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晶盈&Yvan Elbaz翻譯、整理(2002)。〈宮崎駿談《神隱少女》及創作〉,《電影欣賞》,111:64-67。
王晶盈(2002)。〈日本動畫在巴黎─第二屆日本動畫展〉,《電影欣賞》,111:93-96。
王寧(2003)。《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石昌杰(1994)。〈魔術燈、西洋鏡和唸了咒的畫─談動畫的起源和先驅者〉,《電影欣賞》,69:115-127。
石昌杰(1997)。〈美式卡通帝國的興起─米老鼠、唐老鴨和華特‧迪士尼〉,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77-92。台北:遠流。
余為政(1997a)。〈動畫的製作過程〉,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273-277。台北:遠流。
余為政(1997b)。〈其他國家動畫教育〉,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338-339。台北:遠流。
余為政(2003)。〈捷克動畫的神秘世界〉,《人本教育札記》,167:93-95。
吳文薰(2002)。〈主流之外─談公視製播兒童動畫之文化現象〉,「兒童文學與兒童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台東。
吳佩芬(2002)。《3D動畫中卡通角色運動視覺語言之時間元素建構─以「玩具總動員」動畫電影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卓玲(2004)。〈動畫的宮崎駿〉,沈黎暉&尹麗川編(2004)《宮崎駿的感官世界》,頁133-137。北京:作家。
吳怡瑄(2003)。《台灣地區數位內容產業知識管理與創新策略發展現況分析─以遊戲及3D動畫廠商馬牷n。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桂蓉(2002)。《砂動畫「祝英台」之創作論述》。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密察(2003)。〈文化創意產業之規劃與推動〉,《研考雙月刊》,27:4:59-65。
吳鼎武‧瓦歷斯(1999)。〈預見台灣電腦動畫產業的未來〉,《電腦繪圖與設計雜誌》,140:172-177。
李  映(2000)。《解讀迪士尼動畫電影中的社會意涵─以1989-1999年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如蘋(2003)。〈從衝突理論分析「全球化」與「在地化」〉,《通識論叢》,1:193-213。
李秀娟(2003)。〈「再現」全球化─全球文化的偶然與流動〉,《當代》,187:44-47。
李建興譯(2005)。《日本動畫瘋》。台北:大塊文化。(原書Drazen, P. (2003). Anime Explosion!:the What?Why?Wow! of Japanese Animation. Berkeley:Stone Bridge.)
李美華等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Babbie, E. (2005).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 Belmont:Wadsworth.)
李彩琴(1997)。〈台灣動畫的發展與現況〉,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196-211。台北:遠流。
李道明(1990)。〈歐美日動畫簡史〉,《電影欣賞》,46:4-23。
李道明(1997a)。〈什麼是動畫?〉,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19-23。台北:遠流。
李道明(1997b)。〈歐洲現代動畫〉,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180-195。台北:遠流。
李德高(1992)。《創造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璞良&林怡君譯(2003)。《丹麥的創意潛力》。台北:典藏藝術。(原書The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0). Denmark’s Creative Potential.)
杜明城譯(1999)。《創造力》。台北:時報文化。(原書Csiks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Harper Collins.)
周  頡(2003)。《台灣動畫產業核心資源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思芸(1996)。〈漂浮在殘酷世界之外的夢幻烏托邦-迪士尼的童話精神〉,《影響電影雜誌》,76:138-139。
林于勝(2003)。〈中國大陸動畫產業發展現況分析〉,《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4月號:1-5。
林青藍(2002)。〈宮崎駿認識的孩子〉,《人本教育札記》,152:14-15。
松平東野(2002)。〈動畫電影試論〉,《電影欣賞》,111:70-74。
邱怡仁(1998)。〈台灣電腦動畫業界調查研究〉,「一九九八中日設計教育研討會」論文。台灣:雲林。
邱莉燕(1997)。〈動畫的類型和材料〉,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265-272。台北:遠流。
金成均(2003)。《中國文化產業中的動畫產業及其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麗萍(2004年7月7日)。〈奧斯卡大師蒞台 期許台灣用創意開拓國際視野〉,《數位內容產業週報》,特別企劃。
阿子(2004)。〈動畫詩人的物種奇觀〉,沈黎暉&尹麗川編(2004)《宮崎駿的感官世界》,頁125-130。北京:作家。
胡依紅 (1990)。〈兩種不同美學意義的動畫規範〉,《電影欣賞》,46:30-35。
范健祐(1997)。〈日本動畫的來龍去脈〉,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114-152。台北:遠流。
徐偉傑(2003)。〈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思與言》,41:1:1-18。
郝廣才(2002)。〈創意開發─隨想像力的翅膀起飛吧〉,黃武宗等編(2003)《二OO二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頁69-80。台北:文建會。
國家電影資料館(2005)。《2005台灣國際動畫影展手冊》。
屠佳(1997a)。〈蘇聯動畫放異彩〉,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63-76。台北:遠流。
屠佳(1997b)。〈從中國水墨動畫說起〉,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101-113。台北:遠流。
張文村(2001)。〈國內線上遊戲與電腦動畫之展望〉,《電腦繪圖與設計雜誌》,158:118-122。
張恬君(1997)。〈電腦繪圖與電腦動畫的美感與創意〉,《資訊與教育雜誌》,57:18-23。
張美惠譯(1998)。《畫夢的巨人》。台北:時報文化。(原書Kanfer, S. (1997). Serious Business the Art and Commerce of Animation in America from Betty Boop to Toy Story. New York:Scribner.)
張致元(1997)。〈加拿大動畫電影〉,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153-164。台北:遠流。
張素雅&王照明(2003)。〈台灣遊戲及動畫產業現況與人才培育之探討〉,「2003管理創新與新願景研討會」論文。台北:淡水。
張瓊方(2003)。〈台灣動畫業的未來─借鏡美國經驗,備妥兩個要件、三個e化〉,《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50:56-59。
張獻民(2004)。〈年齡與性別〉,沈黎暉&尹麗川編(2004)《宮崎駿的感官世界》,頁6-16。北京:作家。
許瓊予&李志杰(2001)。〈加拿大電腦動畫產業發展沿革與政策〉,《資訊工業透析:軟體與應用》,10月號:10-16。
郭有遹(1994)。《發明心理學》。台北:遠流。
郭麗敏(2002)。〈文化輸出─從「二OO二年世界盃足球賽」談起〉,黃武宗等編(2003)《二OO二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館》,頁185-191。台北:文建會。
陳仲偉(2003a)。〈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全球文化的在地生活實踐〉,《思與言》,41:1:153-191。
陳仲偉(2003b)。《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動漫畫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台北:唐山。
陳其南(2000)。〈為何亞維儂不是美濃?─談文化藝術活動的全球化與在地化〉,《典藏今藝術》,99:158-160。
陳明秀(2004)。〈從倫敦深入影視工業─綜觀英國電影機構發展概況〉,李俊明編(2004)《揭開英國創意產業的秘密:從十五種不同角度觀看英國的戲劇、電影、媒體、行銷以及設計》,頁30-37。台北:文建會。
陳美鳳(1997)。〈電腦動畫的發展與運用〉,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278-287。台北:遠流。
陳若離(2004a)。〈迪士尼與日本卡通(上)〉,《幼獅文藝》,605:14-15。
陳若離(2004b)。〈迪士尼與日本卡通(下)〉,《幼獅文藝》,606:14-15。
陳素麗(1998)。〈動畫─間距的藝術〉,《電影欣賞》,92:71-74。
陳淑卿(2003)。〈全球化與在地性〉,《當代》,187:40-43。
陳龍安(1999)。《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魚夫(2002a)。〈台灣動畫業的未來(上)〉,《視訊多媒體月刊》,八月號:2。
魚夫(2002b)。〈台灣動畫業的未來(下)〉,《視訊多媒體月刊》,九月號:2。
曾偉楨(1997)。〈電腦動畫面面觀〉,《資訊與教育雜誌》,57:2-8。
曾偉禎譯(2001)。《電影藝術》。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書Film Art:An Introduction, 6th ed. (2001).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曾瑞君(2005)。《多元文化下動畫文化研究─以《聽故事遊世界》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耀泰(2003)。《智慧資本角度探討公司科技價值─以宏廣動畫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正龍(1996)。〈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飛翔之夢〉,《電影》,6:81-85。
黃玉珊(1997a)。〈動畫的起源和發展〉,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24-45。台北:遠流。
黃玉珊(1997b)。〈薩格雷布動畫電影〉,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165-179。台北:遠流。
黃玉珊(1997c)。〈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333-334。台北:遠流。
黃玉珊(1997d)。〈俄羅斯國立電影大學動畫學系〉,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335-337。台北:遠流。
黃玉珊(1997e)。〈台灣動畫教育概述〉,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頁340-342。台北:遠流。
黃伯康(2005)。《宏觀創意:矛盾、融合、創意》。香港:三聯。
黃貝玲(2003a)。〈創意大革命─國內外數位內容產業的新風貌〉,《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50:10-15。
黃貝玲(2003b)。〈數位內容產業之商業應用模式〉,《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50:16-21。
黃明月(1995)。《我國電視卡通影片內容價值取向研究報告》。台北:中華文化復興總會。
黃香瑤(2003)。〈化虛為實的創意平台─國際動畫工作是大觀〉,《電腦繪圖與設計雜誌》,180:79-82。
黃國俊(2004)。〈未來發展願景與機會〉,經濟部數位內容產業推動辦公室編(2004)《2004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頁2.1-2.32。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黃鈺惠(1998)。《台灣動畫電影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鈺晴(2004)。《我國動畫產業之智慧財產管理與授權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韻竹(2004)。〈DreamWorks動畫事業經營模式與關鍵成功因素分析〉,《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11月號:1-28。
黑刀(2004)。〈大師宮崎駿〉,沈黎暉&尹麗川編(2004)《宮崎駿的感官世界》,頁30-37。北京:作家。
淼淼(2004)。〈小魔女宅急便─青梅竹帚的傳說〉,沈黎暉&尹麗川編(2004)《宮崎駿的感官世界》,頁89-93。北京:作家。
塗翔文(1999)。〈能歌擅舞的迪士尼動畫英雄〉,《明道文藝》,277:14-18。
楊一峰(1994)。〈動畫生態在台灣〉,《影響電影雜誌》,37:164-168。
楊斐羽&陳麗秋(2003)。〈美國動畫及遊戲產業人才培育之現況探討〉,「2003管理創新與新願景研討會」論文。台北:淡水。
溫世仁(2003)。〈產業的研發創新〉,《研考雙月刊》,27:4:53-58。
經濟部數位內容產業推動辦公室(2005)。《2005台灣數位內容產業推動措施簡介》。
葉永泰(2005)。〈日韓動畫電影合作案例分析〉,《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5月號:1-8。
葉怡蘭(2002)。〈電腦動畫的新文藝復興精神〉,《藝術觀點》,16:67-69。
詹鎔瑄(2002)。《學生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資策會(2003)。《全球動畫影音創意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
廖書楷(2003)。《創新團隊創意過程之研究─以電影與舞蹈創作團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偉棠(2004)。〈宮崎駿與日本動畫大師們的比較論〉,沈黎暉&尹麗川編(2004)《宮崎駿的感官世界》,頁115-124。北京:作家。
劉阿榮(2003)。〈創意是否為方法論的無政府主義?─心理學、哲學的觀點〉,《社會文化學報》,17:1-20。
劉家琳(2003)。《逆向工程技術導入國內電腦動畫業之策略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臺大社會學刊》,28:189-228。
劉維公(2001)。〈好萊塢電影與社區總體營造─論文化全球化在臺灣的偶成連結〉,《看守台灣》,3:1:4-6。
談璞(1997)。〈人神廝殺之際矛盾糾結的仇恨與鬥爭-宮崎駿世紀末巨作「魔法公主(もののけ姬)」〉,《影響雜誌》,88:94-99。
聶峻(2004)。〈關於叔叔的糖果櫥窗〉,沈黎暉&尹麗川編(2004)《宮崎駿的感官世界》,頁19-27。北京:作家。
藍祖蔚(2002)。〈走,我們和宮崎駿一起旅行去!〉,《人本教育札記》,152:16-19。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65-92。

二、外文資料
氷川竜介(2000)。《世紀末アニメ熱論》。東京:キネマ旬報社。
Anderson, D.R., Huston, A.C., Schmitt, K.L., Linebarger, D.L., & Wright, J.C. (2001). V. Creativity,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66:1, 67-78.
Artz, L.(2004). The Righteousness of Self-centred Royals:The World According to Disney Animation, Critical Arts Journal, 18:1, 116-146.
Barrier, M.(1999). Hollywood Cartoons:America Animation in its Golden Age. New York:Oxford.
Bendazzi, G.(1994). Cartoons:One Hundred Years of Cinema Animation. London:John Libbey.
EL-Murad, J., & West, D.C.(2004).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reativity:What Do We Know?,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4:2, 188-201.
Feldhusen, J.F., & Goh, B.E.(1995). Assessing and Accessing Creativity: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3, 231-247.
Harden, A.(2004). Types of Animation Tasks, Video Systems, 30:7, 14.
Hines, C.(2003). Time to Replace Globalization with Localization,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3:3, 1-7.
Korff, R.(2003). Local Enclosures of Globalization. The Power of Locality,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27:1, 1-18.
Lamarre, T.(2002). From Animation to Anime:Drawing Movements and Moving Drawings, Japan Forum, 14:2, 329-367.
McCarthy, H.(1993). Anime─A Beginner’s Guide to Japanese Animation. London:Titan.
Miyao, D.(2002). Before Anime:Animation and the Pure Film Movement in Pre-war Japan, Japan Forum, 14:2, 191-209.
Napier, S.J.(1998). Vampires, Psychic Girls, Flying Women and Sailor Scouts:Four Faces of the Young Female in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In D. P. Martinez(Ed.), The Worlds of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Gender, Shifting Boundaries and Global Cultures(pp. 91-108).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Napier, S.J.(2001). Anime from Akira to Princess Mononoke:Experiencing Contemporary Japanese Animation. New York:Pal grave.
Negus, K., & Pickering, M.(2004). Creativity,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Value. London:Sage.
Nurhan, A.(2004). 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Investment,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70:11, 330-332.
Pfenninger, K.H., & Shubik, V.R.(2001). The Origins of Creativity. New York:Oxford.
Price, S.(2001). Cartoons from Another Planet:Japanese Animation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and Comparative Cultures, 24:1/2, 153-169.
Roudometof, V.(2003). Glocalization, Space, and Modernity, The European Legacy, 8:1, 37-60.
Standish, I.(1998). Akira, Postmodernism and Resistance. In D. P. Martinez(Ed.), The Worlds of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Gender, Shifting Boundaries and Global Cultures(pp. 56-69).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Stefansson, H.(1998). Media Stories of Bliss and Mixed Blessings. In D. P. Martinez(Ed.), The Worlds of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Gender, Shifting Boundaries and Global Cultures(pp. 155-166).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Therivel, W.A.(2001). The GAM/DP Theory of Personality and Creativity. Minnesota:Kirk House.
Walton, A.P.(2003).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Factors on Crea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 9:4, 146-162.
Wang, L., & Lien, H.(2002). Elements of the Designer’s Creative Process, Graphic Arts Communication Journal, 2, 77-86。
Wells, P.(2002a). Animation:Genre and Authorship. London:Wallflower.
Wells, P.(2002b). Animation and America. New Brunswick:Rutgers.

三、網站資料
〈Bugs Bunny〉,《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Bugs_Bunny
〈Dusan Vukotic〉,《WorldHistory.com》。http://www.worldhistory.com/wiki/D/Dusan-Vukotic.htm
〈丹麥動畫《公仔總動員》 辛辣爆笑上映〉,《亞太寬頻網新聞專區》。http://news.apbb.com.tw/detail.html?count_id=47347&type=09
〈文化與投機:《晴空戰士》的思考〉,《中國動畫網》。http://arch.pconline.com.cn/games/cartoon/text/pin/10309/217624.html
〈宏廣股份有限公司〉,《DPI創意互聯網》。http://www.gowisdom.com.tw/mydpi.nsf/0/2429AE76925F986748256E2A000DD12F?OpenDocument
〈兩兆雙星耕耘有成 數位內容開花結果〉,《數位內容產業推動服務網之數位內容新訊》,第六期。http://140.92.88.32/nmipo/files/3-2/6/6-1.pdf
〈特偉經典水墨動畫〉,《中國經典水墨動畫專輯》。http://yule.sohu.com/s2004/shuimodonghua.shtml
〈臺灣第一部進軍世界的數位動畫影片《紅孩兒:決戰火燄山(Fire Ball)》〉,《PCDVD數位內容科技討論區》。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98687
〈韓國考察報告〉,《台南縣政府》。http://elc.tainan.gov.tw/report/04.html
〈聽故事遊世界〉,《公共電視台》。  http://www.pts.org.tw/~web02/26_animation/index.php
《紅孩兒:決戰火焰山》官方網站  http://max7.ezpeer.com:8891/sw196/pp/movie/fireball/02.htm
Globalisation Guide  http://www.globalisationguide.org/index.htm
The Valley of the Wind  http://hk.geocities.com/kathryncatfish/index.htm
中華民國(臺灣)新聞局全球資訊網  http://info.gio.gov.tw/mp.asp?mp=1
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  http://www.cci.org.tw/portal/plan/index.asp
西基電腦動畫股份有限公司  www.cgcg.com.tw
宏廣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http://mail.wangfilm.com.tw/tw/index07.php
周桂田。〈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現代的弔詭〉。http://www2.tku.edu.tw/~tddx/center/link/grobole_and_ginland.htm
東海大學全球化-在地化與台灣研究資料庫  http://www2.thu.edu.tw/~trc/page7.htm
林于勝(2004)。〈台灣動畫產業的昨日、今日及明日〉,《數位內容產業推動服務網之數位內容新世紀》,第十一期。http://www.nmipo.org.tw/files/3-1/11pdf/Taiwan-MIC.pdf
徐明宜(2002)。〈「兩兆雙星」之評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之國政評論》。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TE/091/TE-C-091-033.htm
桂宏城(2001)。〈邁向全球化,先了解反全球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之國政評論》。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0/IA-C-090-210.htm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  http://www.creativitylab.itri.org.tw/index.asp
國立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學系  http://ma.ntua.edu.tw/dmaa/
張明宗(2001)。〈開放性的知識經濟時代〉,《數位時代》,2001年1月11日。http://www.bnext.com.tw/mag/2003_11_01/2003_11_01_1432.html
許小聖(2004)。〈漫談偶動畫〉。http://www.hysaint.idv.tw/blog/archives/000063.html
揭陽(2005)。〈數位內容產業 國際市場發光 台灣夢工業 起飛〉,《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一七九期。http://www.etaiwannews.com/TN_WEB/tnw/outdated/2005/tnw_179/coverstory.htm
黃玉珍(2004)。〈台灣動畫產業 魔力大增 首部原創動畫「魔豆傳奇」誕生 日本歐美興趣濃〉,《數碼講武堂之產業放大鏡》。http://www.4digionly.com/CDCA_LMS/bulletin/controlbulletin?event=show_board&num=77
趙成源。〈韓國動畫發展現況〉,《公共電視研究發展部岩花館》。http://www.pts.org.tw/~rnd/p8/korea.htm
數位內容產業推動服務網  http://140.92.88.32/nmipo/index.php
數位內容學院  http://www.dci.org.tw/portal/index.jsp
數位媒體科技教育中心  http://w3.sce.pccu.edu.tw/dtec/default.asp
賴俊雄(2003)。〈論「反全球化」的幽靈性〉。http://audi.nchu.edu.tw/~chenlin/c-campus-92/symposium/1107.pdf
鍾隆潤(2002)。〈東歐動畫世界〉,《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之專題報導》。http://www.itri.org.tw/weo/chinese-web/chinese-index.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