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8201211593400
DOI 10.6846/TKU.2012.00609
論文名稱(中文) 建構適用於觸碰式教學平台之啟發式評鑑量表
論文名稱(英文) Constructing Heuristic Evaluation Scale for the Touch-Panel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廖怡萱
研究生(英文) Yi-Hsuan Liao
學號 69973031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2-06-18
論文頁數 9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沈俊毅(cshen@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觸碰螢幕
使用效能
網路教學平台
關鍵字(英) Touch Panel
Usability
web-based instruction platfor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年來隨著「觸碰(Touch)」概念的逐漸普及,觸碰式科技被廣泛應用在工商業界或是電玩產業,且有更進一步的突破,許多國家研究人員,研發出可辨識不同使用者的觸碰式螢幕,未來可以應用在影音電玩與醫療科技上,前景看好。近年來特別是在使用者介面的設計方面有了顯著且根本上的變化。例如,在視覺上,可供觸發的圖像尺寸必須放大約兩倍,來有效解決觸碰時手指遮掩的問題。在操作上,習慣以滑鼠右鍵即能驅動的相關功能,目前為止,大多以特殊的觸碰手勢來取而代之。有鑑如此本研究冀望能夠建構觸碰式教學平台之啟發式評鑑量表,協助提供給觸碰式網路教學平台的開發的參考依據,更可以作為專家進行啟發式評鑑使用效能參考之用。

本研究首先經由文獻探討的方式,彙整出初步的使用效能原則和細項指標,利用問卷調查,並經過10位專家問卷調查,取得專家一致性的意見,建構出本研究「觸碰式教學平台之啟發式評鑑量表」,共計8項使用效能原則,與70細項指標。

建構適用於合觸碰式教學平台之啟發式評鑑量表使用效能原則共有8項分別是
「系統介面狀態」、「功能性」、「防止技術障礙」、「使用者控制及自由」、「使用者愉悅及充滿尊重的互動」、「美感及極簡設計」、「感官情緒」、「觸碰式」,協助學習者能夠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
研究過程中,透過專家效度問卷評鑑指標內容正確性之後,進行指標內容的修正,接著,依據專家評鑑之結果,邀請三位具有使用效能或數位學習領域的專家進行,進行起啟發式評鑑,本研究選擇以觸碰式平板電腦應用軟體Blackboard網路教學平台做為使用效能評估,根據評鑑結果,並提出修正建議。

未來期望此研究指標能提供給觸碰式網路教學平台的開發為主相關研究的理論依據,也能提供給觸碰式平板電腦在網路教學平台的相關設計人員作為平台的改版,或者是一個平台開發完成後所進行之使用效能評估的一個參考依據,透過本研究所建構之評鑑量表,減少規劃使用效能評估時所花費的時間,並且能符合網路教學平台所需之評估項目與評估內容。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cept of “Touch” becoming more common, touch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business, industrial fields, or gaming industry. There’re also the breakthroughs in “Touch- tech”- researcher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developed a touch screen that can identify different users. It can be applied to video games and medical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In particular, there’re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changes in user interface design. For example, in visual part, the size of the icon as a triggered point must be magnified in twice bigger as the effective solution for finger touching; in operation part, so far most of the functions driven by right mouse bottom had been replaced by some special touch gestures. For this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heuristic evaluation scale for the web-based touch-panel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basis for relevant research, but also for the experts to carry out the heuristic evaluation usability testing. 
First, the researcher collates the initial usability principles and detail indicator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n, the researcher surveys 10 experts through questionnaire to obtain the consensus of their opinions to construct the "touch teaching platform heuristic evaluation scale” with 8 principles and 70 indicators in all.
The 8 usability principles are as follows: (1)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2)Functionality; (3)Preventing technological barriers; (4)User Control and Freedom; (5) Aesthetic and Minimalist Design; (6)Pleasurable and Respectful Interaction with the User; (7)Perception and emotion; (8)Touch. These principles help learners to achieve the best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process, the researcher revised the indicator contents through expert validity questionnaires, and invites another three experts with related experience to conduct the heuristic evaluation. We choose “Blackboard” web-based teaching platform as our evaluating object, and propose amend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 basis for developing or revising the web-based touch-panel teaching platform, or usability testing basis for the completion. This scale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meets the need of evaluating web-based learning platfor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目  錄	i
表 目 錄	iii
圖 目 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與貢獻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觸碰螢幕	10
第二節 使用效能	21
第三節 網路教學平台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9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	4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7
第四章 結果分析	48
第一節 評鑑指標之專家效度	48
第二節 專家訪談意見分析	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9
第一節 結論	69
第二節 建議	70
參考文獻	71
附  錄
附錄一 觸碰式網路教學平台啟發式評鑑量表	76
附錄二 啟發式評鑑量表項目內容修正前後對照表	88
附錄三 觸碰式網路教學平台啟發式評鑑量表	89

表 目 錄
表2-1-1 觸碰式螢幕發展過程	11
表2-1-2 觸碰式螢幕優缺點比較	19
表2-2-1 使用效能評估方法	22
表2-2-2 啟發式評估原則整理	24
表3-3-1 學術單位背景資料表	37
表3-3-2 企業單位背景資料表	38
表3-3-3 啟發式評鑑專家資料表	38
表3-4-1 觸碰式教學平台使用效能原則	39
表3-4-2 啟發式評鑑訪談訪談大綱	40
表3-5-2 工作時程甘特圖	46
表3-6-1 啟發式評鑑訪談編碼說明表	47
表4-1-1 系統介面狀態各題項之重要性	49
表4-1-2 功能性各題項之重要性	50
表4-1-3 防止技術障礙各題項之重要性	52
表4-1-4 使用者控制及自由各題項之重要性	53
表4-1-5 美感及極簡設計各題項之重要性	54
表4-1-6 使用者愉悅及充滿尊重的互動各題項之重要性	55
表4-1-7 感官情緒各題項之重要性	56
表4-1-8 觸碰式各題項之重要性	56
表4-2-1 系統介面狀態之評鑑結果	58
表4-2-2 功能性之評鑑結果	59
表4-2-3 防止技術障礙之評鑑結果	60
表4-2-4 使用者控制及自由之評鑑結果	61
表4-2-5 美感及極簡設計之評鑑結果	62
表4-2-6 使用者愉悅及充滿尊重的互動之評鑑結果	63
表4-2-7 感官情緒之評鑑結果	64
表4-2-8 觸碰式之評鑑結果	65

圖 目 錄
圖2-3-1 智慧大師網路教學平台教材呈現畫面	28
圖2-3-2 WebCT網路教學平台教材呈現畫面	29
圖2-3-3 Blackboard網路教學平台教材呈現畫面	30
圖2-3-4 Moodle網路教學平台操作畫面	31
圖3-1-1 研究設計圖	34
圖3-4-1 為iPad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Blackboard」網路教學平台的首頁	41
圖3-4-2 為iPad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Blackboard」網路教學平台的畫面	42
圖3-4-3 iPad2產品	43
圖3-5-1 研究流程	45
參考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增訂十四版)。台北:五南。
林佳音,視覺引導作用之設計傳達效應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2004。
張國恩(2004)。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兼論e-learning跨領域之整合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25,126-132。
沈慶衍、黃信義(2006)。網路同儕互評在Moodle系統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3),267-284。
黃悅民、王坤德(2003,4月)。個人化學習教材管理機制的探討與應用。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與內容標準化」學術研討會,高雄。
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博碩文化。
林燦欣(2008)。使用性測試實驗室之設計與發展。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魏澤群(2007)。優使性2.0。台北:網亦資訊科技。
宋倩如(2008)。大學生英文學習網站設計及使用性評估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83,110-126。
許正妹(2005)。網路教學平台設計之評估:使用性觀點。蘭陽學報,4,105-120 。
郭如萍(2005)。使用者中心設計取向之網站使用性實踐初探:意義、方法與台灣網路產業現況。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維基百科網站。取自http://www.wikipedia.org/。
蔣龍杰(2001)。網路教學平台功能評鑑指標之發展與應用-以資策會龍門課站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岳旻(2008)。網路教學平台使用者介面評估指標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世偉(2008)。建構網路學平台使用效能評估方法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俊逸(2007)。多點觸控技術應用於數位遊戲設計之開發與研究。國立台北教  
    育大,未出版,台北。
旭聯科技(2009)。Wisdom Master 智慧大師。2009年8月28日,取自http://demo.learn.com.tw/1000410147/index.html
張純瑜(2008)。大專院校數位學習平台互動性功能與學習者感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楊家興(2003,12月)。網路教學課程品質指標研究。載於國立空中大學、國立台灣大學主辦之「遠距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279-312),台北。
管倖生、許正妹(2006)。網路教學平台設計準則暨量表發展過程之研究。科技學刊。15(2),151-165。
管倖生、阮綠茵(2002),簡易式使用性評估與設計程序,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童鼎鈞、李傳芳(2003),網頁介面設計使用性評估之探討。
陳建豪(譯)(1998)。Preece, J著。人機介面與互動入門:電腦之人因工程。台北:和碩。
黃如足(2002)。美術館網頁設計及使用性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國恩(2004)。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兼論e-learning跨領域之整合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25,126-132。
萬欣亭(2009)。多點式觸控螢幕之手勢操作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振甫(2001)。用心發掘使用者的經驗相關的例句心理層面之互動設計,設計,Vol.97,pp.10-13。
高振源(2006)。觸碰式擴增實境應用在自動販賣機操作面板設計之研究。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Moodle社群網站。http://moodle.org
Apple。http://www.apple.com/tw/ipad/built-in-apps/
二、	英文部分
Norman, D.A., 2005, Emotional Design, translated by Wang, H.X., Weng, Q.L., Zheng, Y.P. & Zhang, Z.J., Taipei: Garden City, pp.44-46.
Norman, D.A., 1988,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Currency.
Rubin, J. (1994). 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 How to plan, design, and conduct effective test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Nielsen, J. (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San Francisco, CA: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Nielsen, J., Usability Engineering (1993).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Zaharias, P. (2004). Usability and e-learning: the road towards integration. ELearn
Martin, L., Martinez, D., Revilla, O., Aguilar, M.J., Santos, O.C., J., Boticario. (2008). Usability in e-Learning Platforms: heuristics comparison between
Moodle, Sakai and dotLRN. OpenACS and .LRN conferenc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Workshops on Community based environments. Guatemala, 12– 16 February 2008
Buxton, Bill, (2008), Multi-Touch Systems that I Have Known and Loved. ,from http://www.billbuxton.com/multitouchOverview.html
Matera, M., Costabile, M., Garzotto, F., Paolini, P. (2002) Sue Inspection: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ystematic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Hypermedia.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A, (32)1, 93-103.
Jeng, J. (2005). What is Us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Library and How Can It Be Measur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24(2), 47-56.
Greenstein, J. S., and Arnaut, L. Y., (1987). Human factors aspects of manual computer input devices, In G. Salvendy(eds.), Handbook of human factors, New York, Wiley, 1450-1489.
Saffer, D. (2009). Designing gestural interfaces. Sebastopol, CA: O’Reilly Media.
Wobbrock, J. O., Myers, B. A., & Aung, H. (2008). The performance of hand postures in front- and back-of-device interaction for mobile compu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6(12), 857-875.
Collomb, M., & Hascoet, M. (2008). Extending drag-and-drop to new interactive environments: Amulti-display, multi-instrument and multi-user approach.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20(6), 562-573.
Hascoet, M. (2003). Throwing models for large displays. In O’Neill, E., Palanque, P., & Johnson, P.(Eds.) , People and computers XVII: Designing for society. Proceedings of HCI 2003 (pp. 73-77). London: Springer-Verlag.
Hascoet, M., Collomb, M., & Blanch, R. (2004). Evolution du drag-and-drop: Du modele d’interaction classique aux surfaces multi-supports. Revue I3, 4(2), 9-38.
Collomb, M., & Hascoet, M. (2008). Extending drag-and-drop to new interactive environments: A multi-display, multi-instrument and multi-user approach.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20(6), 562-573.
Nielsen, J. (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San Francisco, CA: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Shneiderman, B. (2003), 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Norman, D. A. (1983). Some observations on mental models. In D. Gentner & A.
L.Stevens (Eds.), Mental models (pp.7-14). Hillsdale, NJ: Erlbaum.
Cushman William H. & Rosenberg Daniel J. (1991). Human Factors in Product
Design.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 Technonlgy.
Shneiderman, B., 1991, Touch screens now offer compelling uses, IEEE 
Software, Vol.8, No. 2, pp.93 -94, 107.
Nielsen, J. and Molich, R.,(1990), “Heuristic Evaluation of User Interfaces,” Proc.
ACMCHI’90 Conf. (Seattle, WA, 1-5 April), pp. 249-256
Dan Saffer, (2008), Interactive Gestrues: Designing Gestural interface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