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8201117353600
DOI 10.6846/TKU.2011.00508
論文名稱(中文) 應用職能模型探討我國飛航管制員選訓流程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pplying Competence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運輸管理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黃國茹
研究生(英文) Kuo-Ju Huang
學號 69866009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26
論文頁數 19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超澤
委員 - 劉建浩
委員 - 王中允
關鍵字(中) 飛航管制員
甄選
培訓
職能模型
模糊德菲法
分析網路程序法
關鍵字(英) Air Traffic Controller
Competence Model
Selection and Training
Fuzzy Delphi Metho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飛航安全」須由飛航管制員、飛航組員、航空器維修員、地勤人員等專業人員共同維護,其中有鑑於飛航管制的專業性、特殊性、複雜性,其人員素質與飛航安全更是息息相關。由於甄選及培訓飛航管制員的時間較長且訓練成本昂貴,如何在選訓過程中,有效甄選出適當的人才,並使其能順利完訓,避免未來訓練失敗所額外增加的成本及減少未來不適任情況發生,為民航管理當局的重要課題。 
    以往探討飛航管制員甄選之相關文獻,多著重於探討心理因素且採取統計方式進行研究,並未將飛航管制員視為人力資源管理中之重要一環加以探討,且文獻中並未對甄選與訓練的整合做探討。因此,本研究以人力資源的角度導入職能模型觀點,並結合深度訪談及多準則評估方法,進行飛航管制員完訓的潛在重要特質及選訓流程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藉由文獻回顧與深度訪談之過程,將構面分為「技術」、「能力」及「其他個人特質」,並確立飛航管制員職能項目準則及定義;第二階段利用模糊德菲法,篩選出重要的職能項目準則,經分析結果顯示其重要職能項目準則為「判斷與決策能力」、「協調性」、「專注力」、「多重任務處理能力」、「發音清晰」、「聽力敏感度」、「抗壓性」、「主動積極」與「情緒穩定」;第三階段根據分析網路程序法,計算出各項職能準則之權重。最後,綜整出上述三階段之分析結果,進一步提出合宜選訓流程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職能準則之重要程度依序為「情緒穩定」、「抗壓性」、「多重任務處理能力」、「聽力敏感度」、「判斷與決策能力」、「協調性」、「專注力」、「發音清晰」與「主動積極」。本研究分別針對飛航管制員之選訓流程及行政管理提出相關建議。在選訓流程方面:(1)航空醫學中心於體檢時,可加強心理性向測驗中「抗壓性」、「主動積極」與「情緒穩定」之測驗題項。(2)民用航空局民航人員訓練所可在職前訓練的課堂中,增加「多重任務處理能力」、「發音清晰」與「聽力敏感度」的相關課程時數。在行政管理方面:(1)我國飛航管制員選甄與培訓流程,應由單一統籌管理機關全權負責。(2)應採取漸進淘汰的甄選流程與不占缺訓練:增加錄取名額、徹底實施甄選過程中的淘汰機制,對錄取人員施予適當訓練並合理評鑑。經由完善的選訓程序及有效評估,可發揮擇優汰劣之功能,挑選出適任航管人員。
英文摘要
Aviation safety is a joined effort by all personnel in the aviation industry.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professions relating to aviation safety is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ATC)in view of the profession,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work.  Because the high training cost and long training time, selecting and training appropriate candidates effectively during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period to avoid the possibility of future training or job fail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civil avia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psychological factors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It ignores that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ATC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on is rarely discussed.  Therefore, this study applies widely used human resource competence model and uses in-depth interview and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methods to explore the vital competencies of ATC and further to proposal a proper selec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sequentially.  First,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in-depth interview, competencies of ATC are categorized into “Skill”, “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ategories.  Second, we use fuzzy Delphi method to sort out the critical competencies.  Third, we us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to calculate the weight of each competencies.  We further propose an appropriate ATC selec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previous stag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vital competencies are “emotional stability”, “ability to work under pressure”, “multi-task handling ability”, “hearing sensitivity”,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ability”, “coordination”, “concentration”, “clear pronunciation”, and “being active and taking initiatives”.  We suggest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add “ability to work under pressure”, “being active and taking initiatives”, and “emotional stability” related tests to the psychological test.  Adding “multi-task handling ability”, “clear pronunciation”, and “hearing sensitivity” related tests to the training process are also important.  For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 of ATC should be commended by one single administration.  Also,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 should firs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recruiting candidates and then examine each candidate in the process thoroughly to eliminate unsuitable personne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範圍及對象	3
1.4	研究方法	3
1.5	研究架構與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2.1	飛航管制	7
2.2	各國飛航管制員甄選流程	9
2.2.1	我國飛航管制員之甄選流程	9
2.2.2	英國	17
2.2.3	澳洲	22
2.2.4	日本	27
2.2.5	香港	30
2.2.6	德國	33
2.2.7	盧森堡	37
2.2.8	新加坡	38
2.2.9	泰國曼谷	42
2.3	職能定義	51
2.3.1	職能內涵	53
2.3.2	核心職能模式設計	55
2.3.3	職能模式建構之方式	59
2.4	飛航管制員相關文獻	65
2.5	飛航管制員職能項目	66
2.6	研究方法相關文獻	73
2.6.1	糢糊德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 FDM)	73
2.6.2	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74
2.7	小結	7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78
3.1	研究架構	78
3.2	研究方法設計	79
3.3	研究方法之介紹	80
3.3.1	德菲法	80
3.3.2	糢糊德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 FDM)	81
3.3.3	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87
第四章	深度訪談	97
4.1	訪談規劃	98
4.2	訪談結果整理	100
4.2.1	訪談內容	100
4.2.2	職能項目整合	106
4.2.3	飛航管制員職前訓練課程之職能項目歸納	113
4.3	小結	118
第五章	研究結果	119
5.1	評估準則建立	119
5.2	模糊德菲法問卷分析	123
5.2.1	問卷設計	123
5.2.2	問卷採用方式	123
5.2.3	研究結果分析	123
5.3	小結	128
5.4	第二階段分析網路程序法問卷分析	128
5.4.1	專家選取與問卷設計	128
5.4.2	問卷資料分析	13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4
6.1	結論	134
6.2	建議	138
6.2.1	各特質之建議	138
6.2.2	飛航管制員建議選訓流程	138
6.3	後續研究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2
附錄	152
飛航管制員職能評選指標權重調查之專家問卷	153
機場管制職前訓練-訓練課程	158
區域非雷達管職前訓練-訓練課程	176
 
圖目錄
圖1.1	構面與準則建立來源	4
圖1.2	研究流程圖	6
圖2.1	飛航管制架構圖	7
圖2.2	我國飛航管制員甄選流程圖	12
圖2.3	機場管制(職前)訓練流程圖	14
圖2.4	區域非雷達管制(職前)訓練流程圖	16
圖2.5	英國飛航管制人員訓練流程圖	19
圖2.6	澳洲飛航服務人員法源依據圖	23
圖2.7	日本飛航管制訓練流程圖	29
圖2.8	香港飛航管制訓練流程圖	32
圖2.9	德國飛航管制訓練流程圖	35
圖2.10	泰國組織改革後商業發展模式	46
圖2.11	冰山模型	54
圖2.12	表面與核心職能	54
圖2.13	專家會議法之工作職能評鑑流程圖	63
圖2.14	工作職能評鑑流程圖	64
圖3.1	研究架構	78
圖3.2	傳統德爾菲法示意圖	80
圖3.3	模糊三角函數之構成型態	83
圖3.4	三角模糊數示意圖	84
圖3.5	ANP方法之群組間之回饋系統網路圖	88
圖3.6	典型ANP 結構	89
圖3.7	網路結構	90
圖3.8	未加權超級矩陣	95
圖4.1	飛航管制員完訓所需之特質初步架構圖	112
圖5.1	協調性之模糊三角函數之構成型態	124
圖5.2	飛航管制員完訓所需之特質之架構圖	126
圖5.3	分析網路程序法評估結構圖	129
圖6.1	飛航管制員建議選訓流程圖	141

 
表目錄
表2.1	飛航管制之相關定義	7
表2.2	機場管制(職前)訓練	13
表2.3	區域非雷達管制(職前)訓練	15
表2.4	檢定給證架構	23
表2.5	筆試相關規定	25
表2.6	術科檢定相關規定	25
表2.7	各國飛航管制員甄選制度比較	36
表2.8	泰國飛航管制之機場管制塔台執照訓練課程	48
表2.9	泰國飛航管制之近場終端管制執照訓練課程	49
表2.10	泰國飛航管制之區域管制執照訓練課程	50
表2.11	職能之定義	52
表2.12	冰山理論之內容	53
表2.13	資訊蒐集方式優缺點	56
表2.14	職能行為及群層次	59
表2.15	飛航管制員相關文獻研究	65
表2.16	飛航管制員職能項目彙整	66
表2.17	飛航管制員準則項目	68
表2.18	塔台飛航管制員的工作所需之關鍵作業技巧	69
表2.19	塔台管制員的工作所需之其他關鍵特質	72
表2.20	模糊德菲法相關文獻	73
表2.21	分析網路程序法相關文獻	75
表3.1	影響因素A之模糊三角函數	83
表3.2	等級語意變數的彙整	86
表3.3	分析網路程序法評估尺度	91
表3.4	九點量表之比較型態表	92
表3.5	一致性指標R.I.值對照	94
表4.1	協調性職能項目彙整	106
表4.2	專注力職能項目彙整	106
表4.3	掌控度職能項目彙整	107
表4.4	判斷與決策能力職能項目彙整	108
表4.5	發音清晰職能項目彙整	108
表4.6	多重任務處理能力職能項目彙整	109
表4.7	聽力敏感度職能項目彙整	109
表4.8	感官反應能力職能項目彙整	110
表4.9	執行力職能項目彙整	110
表4.10	其他個人特質職能項目彙整	111
表4.11	機場管制職前訓練之專業課程	113
表4.12	區域非雷達管制職前訓練之專業課程	115
表5.1	KSAO定義	120
表5.2	準則定義說明	121
表5.3	協調性之模糊三角函數	124
表5.4	飛航管制員職能評選指標分析結果彙整	125
表5.5	飛航管制員各職能定義修正彙整表	127
表5.6	未加權超級矩陣	130
表5.7	加權超級矩陣	130
表5.8	極限化超級矩陣	131
表5.9	飛航管制員培訓甄選要素權重排序表	13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王思萍,「應用分析網路程序法建構就業多媽媽職能評選模式之研究」,中山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	民用航空局民航人員訓練所,「飛航管制訓練手冊」,第14版,2010年。
3.	危芷芬、陳瑞雲,「從心理測驗談管制員的甄選」,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會刊,第7卷,第1期,1993,頁89-106。
4.	成之約、賴佩均,「我國觀光休閒產業從業人員職能分析及訓練職類之研發」,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職業訓練研究發展中心辦理之研究部分成果,2009年。
5.	朱逸文,「參訪日本民航交通管制部 CNS/ATM發展情況出國報告書」,2006年1月。
6.	江天錚,「完美理想的管制員」,飛航管制季刊,第96期,2005年,頁28-31。
7.	何邦立,「民航醫學實務」,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會刊,第10卷,第2期,1996,頁75-82。
8.	余家愷,「泰國航管單位參訪記」,飛航管制季刊,第104期,2007年,頁16-20。
9.	吳月瑛,「國籍航空公司培訓機師甄選要素之研究」,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運輸科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10.	吳如倩,「能力模式法於管理才能發展需求研究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2000年。
11.	宋泰宜,「以資源基礎模式為架構建立人力會計模型---以連鎖藥妝店個案為例」,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12.	李俊義,「空軍飛航管制員人力運用語職能培訓模式之建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                                                   
13.	李昭蒂,「航空公司飛航安全績效評估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14.	李堂,「機場管制塔台沿革略述」,飛航管制季刊,第107期,2008年,頁3-7。
15.	周淑芬,「航空公司座艙長核心職能之探討---以中華航空為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8年6月。
16.	易心莊,「參加飛航服務資源管理訓練報告書」,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報告書,2005年9月。
17.	易心莊,「談如何雷達引導穩定進場」,飛航管制季刊,第107期,2008年,頁8-12。
18.	林佳瑩、徐富珍校訂(Earl Babbie 原著),「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4年。
19.	林昌富,「管制事件」,飛航管制季刊,第88期,2003年,頁19-23。
20.	林羿吟,「溫泉旅館服務品質評估模式之構建」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21.	林財丁、陳子良,「人力資源管理」,滄海書局,2002年。
22.	金新民,「我對航管問題之看法(之九)」,飛航管制季刊,第87期,2003年,頁34-35。
23.	金新民,「我對航管問題的看法(之十一)」,飛航管制季刊,第93期,2004年,頁26-29。
24.	洪榮昭,「能力轉換滾石生苔否?」,就業與訓練,15卷2期,頁51,1997年。
25.	徐作聖、曾國雄、陳仁帥,「ANP多準則決策於生物科技園區位選擇之研究」,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4期,頁59,2004年。
26.	徐村和,「模糊德爾菲層級分析法」,模糊系統學刊,第4卷,第1期,1998年,頁59-72。
27.	徐瑋,「"您"該如何面對航機的不正常或緊急情況---航管篇」,飛航管制季刊,第89期,2003年,頁15-23。
28.	徐瑋,「大陸新航管系統規劃與訓練」,飛航管制季刊,第86期,2003年,頁5-7。
29.	徐瑋,「我國與歐日港飛航管制人員訓練方式之比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30.	徐瑋,「赴英、法國研習飛航服務檢定考核人員訓練課程規劃實務報告書」,2003年1月。
31.	徐瑋,「航管人員訓練、考核之我見」,飛航管制季刊,第87期,2003年,頁3-11。
32.	袁善玫,「參加澳洲民航學院檢定教官訓練報告書」,民用航空局民航人員訓練所,2005年1月。
33.	袁善玫、易心莊,「參訪觀摩香港航管體系報告」,飛航管制季刊,第89期,2003年,頁7-13。
34.	張甲賢,「直營連鎖服務業店經理核心職能模式發展之研究---以某上市直營連鎖KTV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企管組商學碩士論文,2004年。
35.	張有恆,「運輸計畫評估與決策---模糊理論之探討與應用」,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
36.	張志向,「應用模糊理論於中小企業信用評等表改善建立之研究」,高雄工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37.	張裕隆,「有效的甄選方法」,應用心理研究,第十期,頁63-167,2001年。
38.	陳玉山,「能力基礎途徑應用在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1995年。
39.	陳芊妤,「新進飛航管制員實務訓練教學模式之探討」,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40.	陳彥廷,「飛航管制員HELLOS模式之驗證與評估」,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1.	陳瑞雲、危芷芬、徐瑋、何邦立,「飛航管制員甄選-心理測驗常模之建立及效度研究」,航空醫學會會刊,第7卷,第1期,1993,頁107-116。
42.	陳裕聰、謝柏愷,「雷達教官初體驗 & 踏入飛航管制員的初期旅程」,飛航管制季刊,第107期,2008年,頁20-22。
43.	揚元芝,「航空管制官---日本(下)」,飛航管制季刊,第87期,2003年,頁12-15。
44.	揚元芝,「航空管制官---日本(上)」,飛航管制季刊,第86期,2003年,頁8-13。
45.	程千芳,「飛航安全之人為因素與技術停飛:心理學之分析」,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會刊,第14卷, 2000,頁34-35。
46.	程千芳,「國內航空心理學之現況與需求分析---本學會期刊的二十年回顧」,航空醫學暨科學期刊,第21卷,第2期,2007年,頁83-94。
47.	程千芳、何邦立,「飛航管制人員的甄選與心理測驗」,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會刊,第6卷,第1期,1992,頁75-82。
48.	程秀凌、易心莊、程香君,「參訪國外訓練機構-泰國民航局訓練中心及曼谷蘇凡納米機場飛航管制作業出國報告書」,2007年12月。
49.	黃秉紳,「運用專注力提升國小學童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6期,2006年6月15日。
50.	黃建鳴,「機場跑道入侵人為風險因子之探討-以飛航駕駛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51.	黃素芸,「職能運用於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之實務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52.	黃國智,「飛航管制的經驗」,飛航管制季刊,第93期,2004年,頁9-19。
53.	黃國智,「漫談2011年的飛航管理(下)」,飛航管制季刊,第105期,2008年,頁3-7。
54.	楊政學,「企業研究方法」,初版,台北縣:普林斯頓國際,2005年。
55.	詹炳熾,「研發人員職能與績效關聯之研究---以工具機產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56.	齊力、林本炫,「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初版,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2003年。
57.	劉宏一,「航管的公平文化」,飛航管制季刊,第104期,2007年,頁3-7。
58.	劉宏一,「塔裡的男人: 飛航管制員的世界」,初版,台北市:世界民航雜誌,2008年。
59.	蔡佩真,「建設公司建築企劃方案選擇之研究---以住宅方案為例」,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60.	蔡秋月、王蕙玲、何邦立,「心理性向及動作技能測試在管制員甄選上的效度研究」,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會刊,第11卷,第1期,1997年,頁61-67。
61.	蔡清輝,「運用分析網路程序法於中階主管管理才能評鑑模式之研究---以C公司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1月。
62.	蔡雅慧,「考量指標衝突之物流業者評選模式」,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63.	鄭伯壎、莊仲仁,「人事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1982年。
64.	鄧振源,「計畫評估:方法與應用」,初版,基隆市:海洋大學運籌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初版,2002年。
65.	賴俊達譯,「掌握最佳人力資源」,第一版,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5年。
66.	謝明君、陳貽照,「飛航管制人員甄選實務之檢討與建議」,航空醫學暨科學期刊,第21卷,第1期,2007年,頁5-15。
67.	謝曉琦,「核心職能知覺與職業選擇之關聯探討---航運管理系為例」,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68.	鍾政淋,「建構第四方物流之服務流程品質創新管理模式」,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69.	鍾政淋,「輪班與排班」,飛航管制期刊,第109期,2010年,頁15-20。
70.	藍美貞、姜佩秀(譯),「職能招募與選才」,初版,台北市:商周文化事業公司出版,2001年。
71.	魏梅金(譯),Lyle M. Spencer, Jr., PHD & Signe M. Spencer著,「才能評鑑法-建立卓越績效的模式」,台北市:商周文化事業公司出版,2005年。

英文部分
1.	Brasel, K., D. Bragg, D. Simpson and J. Weigelt. (2004), “Meeting 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Competencies Using Established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 Assessment Tool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Vol. 188, No. 1, pp. 9-12.
2.	Brown, J. S., Collins, A., and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Vol. 18, No. 1, pp. 32-42.
3.	Chen, S. J. and C. L. Hwang (1992),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r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4.	Chung-Herrera, B. G., Enz, C. A., and Lankau, M. J. (2003), “Grooming Future Hospitality Leaders : A Competencies Model”,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Vol. 41, No. 1, pp. 48-61.
5.	Dubois, D., and Prade, H. (1983), “Ranking Fuzzy Number in the Setting of Possibility Theory”,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30, pp. 183-224.
6.	Eric, C. (2008), “Managerial Competency Appraisal: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American and East Asian manager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61, No. 3, pp. 191-200.
7.	Gayeski, D. M., Golden, T. P., Andrade, S., and Mason, H. (2007), “Bringing Competency Analysis into the 21st Centur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Vol. 46, No. 7, pp. 9 -16.
8.	Hwang, C. L. and Lin, M. L. (1987),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Multiple Criteria Method & Application”, Springer-Verlag, Reading, Berlin Heidelberg.
9.	Ishikawa, A., Amagasa, M., Shiga, T., Tomizawa, G., Tatsuta, R. and Mieno, H. (1993), “The Max-Min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Integration”, Fuzzy Sets and Systems, Vol. 55, pp. 241-253.
10.	Jharkharia, S. and Shankar, R. (2007), “Selec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A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Approach”, Omega, Vol. 35, pp. 274-289.
11.	Kuo, Y. F., and Chen, P. C. (2008), “Construct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icators for Mobility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Using Fuzzy Delphi Method”,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Vol. 35, No. 4, pp. 1930-1939.
12.	Kuo, Y. F., and Chen, P. C. (2008), “Construct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icators for mobility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using Fuzzy Delphi Method”,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Vol. 35, No. 4, pp.1930-1939.
13.	Liou, J. H., Tzeng, G. H., and Chang, H. C. (2007), “A Novel Hybrid Model for Safety Measurement of Airlines”,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Vol. 13, No. 4, pp. 243-249.
14.	Ma, Z., Shao C., Ma, S., and Ye, Z. (2011), “Constructing road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using Fuzzy Delphi Method and Grey Delphi Method”,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 Vol. 38, No. 3, pp. 1509-1514. 
15.	Mansfield, R. S. (1996), “Building Competency Models: Approaches for HR Professional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 35, No. 1, pp. 7-18.
16.	Margaret E. Alldredge and Kevin J. Nilan (2000), “3M's Leadership Competency Model: An Internally Developed Solu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 39, No. 2 & 3, pp. 133-145.
17.	Marshall, C. and Rossman, G. B.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8.	McClelland, D. C. (1973),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 28, No. 1, pp. 1-24.
19.	McLagan, P. A. (1980), “Competency Models”,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Vol. 34, No. 12, pp. 22-26.
20.	McLagan, P. A. (1983). “Models for Excellent: The Result of the AST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Competency Study”, 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Vol. 37, No. 6, pp. 10-20.
21.	McLagan, P. A. (1997), “Competencies:The Next Generation”, Training & Development, Vol. 51, No. 5, pp. 40-47.
22.	Mead, L. M., and Rogers, K. J. (1997), “Enhancing a Manufacturing Business Process for Agility”, Port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pp. 638-641.
23.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and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2nd Ed., Longman Publication, South Melboure, Australia.
24.	Murray, T. J., Pipino, L. L. and Gigch, J.P., (1985), “A Pilot Study of Fuzzy Set Modification of Delphi”,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Vol. 5, No.1, pp. 76-80.
25.	Parry, Scott B. (1998), “Just What is a Competency ?:And Why Should You Care?”, Training, Vol. 35, No. 6, pp. 58-64.
26.	Raelin J. A., and A. S. Cooledge (1995), “From generic to organic competencies”, Human Reasource Planning, Vol. 18, No.3, pp. 24-33.
27.	Saaty, T. L. & Takizawa, M. (1986), “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From linear hierarchies to nonlinear network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 26, No. 1, pp. 229-237.
28.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New York.
29.	Saaty, T. L. (1996), “Decision making with dependence and feedback: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Pittsburgh: RWS Publication.
30.	Saaty, T. L. (2001),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Pittsburgh, PA: RWS Publication.
31.	Saaty, T. L. (2004), “ Fundamentals of the A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 Multiple Networks with Benefits, Costs,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Vol. 13, No. 3, pp. 348-379.
32.	Saaty, T. L., Rogers P. C., and Pell R. (1980), “Portfolio selection through hierarchies”,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 6, No. 3, pp.16-22.
33.	Sarkis, J. (2003), “A st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Vol. 11, No. 4, pp. 397-409.
34.	Spencer, L. M., & Spencer, S.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c.
35.	Taylor, S.J. and Bodgan, R. (1998),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 guidebook and resource”, 3nd Ed., Hoboken,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36.	Wey, W. M., and Wu, K. Y. (2007), “Using ANP Priorities with Goal Programming i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ransportation”,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 Vol. 46, No. 7-8, pp. 985-1000.

網址:

1.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美國聯邦航空總署http://www.faa.gov/ 
2.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 國際民航組織http://www.icao.int/
3.	National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Association, NATCA 國家空中交通管制員協會http://www.natca.org/
4.	英國飛航管制學院http://www.nats.co.uk/ 
5.	中華民國考選部http://www.moex.gov.tw/ 
6.	日本航空保安大學校http://www.kouho-dai.ac.jp/ 
7.	日本國土交通省http://www.mlit.go.jp/koku/15_hf_000102.html 
8.	香港民航處http://www.cad.gov.hk
9.	澳洲民航學院http://www.casa.gov.au/ 
10.	O*NET國外職業分類網路辭典http://online.onetcenter.org/link/summary/53-2021.00 
11.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the Safety of Air Navigation, EUROCONTROL歐盟飛航管制組織 http://www.eurocontrol.int/corporate/public/subsite_homepage/index.html 
12.	http://www.job-interview-questions.com/airtrafficcontroller.htm
13.	http://www.myjobsearch.com/careers/air-traffic-controller.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