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8200509425200
DOI 10.6846/TKU.2005.00303
論文名稱(中文) 科普文本中語言使用機制的探討:專家與生手的比較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Language Use in the Popular Science Texts: A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ts and Novic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洪綾襄
研究生(英文) Ling-Shiang Hong
學號 69108002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4-06-14
論文頁數 15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雅麗
委員 - 林福來
委員 - 臧國仁
關鍵字(中) 科學普及
專家與生手
語言
命題
基模
符號系統
關鍵字(英) popular science
experts and novices
strategy of language use
proposition
schema
symbol syste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科普作品的產製過程中,往往需要集合具有不同科學知識背景與理解能力之成員(亦即專家與生手)的意見與價值,這些工作者對科普主題選擇、科學原理的解說方式等語言使用機制經常有極為不同的看法與想像,這些差異往往影響科普作品的好壞,也涉及了科學為什麼要普及、科學如何普及、以及什麼叫做科學普及的思考。

因此,本研究試圖透過實驗法,來比對「科學專家」與「科學生手」改寫之科普文本內容,藉以瞭解專家與生手之「語言機制」、「敘事策略」差異?並探討其所反映的科學想像、知識結構、與價值觀。

本研究發現,「科學專家」與「科學生手」之語言使用機制差異,的確具體呈現在「命題分布」「命題密度」、「命題階層」、「隱喻策略」、「符號系統轉換」等五個分析面向上。這些差異不僅呈現出「科學專家」與「科學生手」兩者,在所謂「科學知識認知機制差異」上的具體樣態,相關發現亦可作為後續有關科普文本寫作、科普人才培訓、甚至科普團隊組合的重要參考。
英文摘要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popular science works, gathering opinions and values of the working members(i.e. experts and novic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science knowledge is often needed. These members with various science background usually hold different ideas, viewpoints and imaginations in the aspect of language use and application towards topic selection, expla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These differences not only often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popular science works, but also involve the discussion to certain issues, such as why science knowledge needs to be popularized? How can science knowledge be popularized? and what is the concept of “popular science” ?
Thus, this study conduct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on the mechanism of language application and strategy of science text narration between the experts and novices by comparing the popular science rewritten texts provided respectively by experts with plentiful science knowledge and novices with comparatively less science knowledge.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aims to grasp the science imagination,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oncept of values reflected in the rewritten texts, both the science experts and novic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discovers the differences on five dimensions between the science experts and novices: “the distribution of proposition”, “the density of proposition”, “the sequence of proposition”, “the strategy of metaphor applic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ymbol system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above mentioned differences display the specific properties on so called the “different cognitive mechanism on science knowledge” between experts and novices. Finally, the relevant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significant references to the popular science text writing,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ven for forming a good popular science work team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問題............................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整理.........................5
第一節	何謂科普:從「科學」到「普及」的想像..............  6
第二節	科普發展背景與相關研究............................13
第三節	科學知識背景差異的認知機制:從基模到專家與生手的差異
......................................................... 24
第四節	科普文本的分析方法:從寫作的認知歷程到文本敘事分析
......................................................... 36
第五節	符號與語言:科普文本的表現與再現.................  42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5

第四章  資料分析............................... 66
第一節	命題分佈分析...................................... 66
第二節	命題的階層結構.................................... 77
第三節	關鍵字、重要概念與不懂概念之分析.................. 86
第四節	語言機制的探討:隱喻的角色功能.................... 97
第五節	符號系統的轉換分析................................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9
第一節	研究發現摘要...................................... 110
第二節	對科普工作之建議.................................. 11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20

參考書目.......................................123

附    錄.......................................130
附錄一:科學普及文章寫作實驗設計.......................130
附錄二:命題拆解編碼表.................................134
附錄三:關鍵字選取編碼表...............................140
附錄四:重要概念選取編碼表.............................148
附錄五:不懂有疑問概念選取編碼表.......................154




 
表目錄
表2-1:國內科學普及發展脈絡................................... 14
表2-2:生手與專家解決問題表現之差異........................... 31
表2-3:人工語言與自然語言的差異............................... 45
表4-1:科普文本命題數與字數分佈比較表......................... 67
表4-2:「奈米是啥咪米」改寫文本巨命題比較表.................... 72
表4-3:「巨命題1:奈米的定義」微命題分佈表..................... 74
表4-4:「巨命題5:奈米神奇特性的實例說明」之微命題分佈表....... 75
表4-5:「命題的階層結構」分析圖................................ 78
表4-6 重要概念的提取次數與比例................................ 87
表4-7:不懂概念的提取次數與比例............................... 90
表4-8:專家與生手的關鍵字分類比較表........................... 92
表4-9:「奈米就是小而美的科技」的隱喻架構...................... 101
表4-10:專家與生手的改寫文中科學知識比重...................... 105

 
圖目錄
圖2-1:科學傳播循環的三階段................................... 22
圖3-1:本研究流程圖........................................... 54
圖4-1:專家受試者二的概念結構圖............................... 80
圖4-2:生手受試者三的概念結構圖............................... 81
圖4-3:專家與生手在理解科學知識時之基本技能自動化程度比較圖... 89
圖4-4:專家對「原子」概念的整合與摘要歷程..................... 93
圖4-5:生手一說明「奈米為長度單位」的屬性歸因取向之隱喻途徑... 98
圖4-6:生手四說明「奈米為長度單位」的屬性歸因取向之隱喻途徑... 99
圖4-7:科學普及語言系統轉換示意圖............................ 103
圖4-8:科學專家組的改寫文所呈現的語言系統轉換示意圖.......... 106
圖4-9:科學生手組的改寫文所呈現的語言系統轉換示意圖.......... 107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方采禾(2004)。《科普雜誌之讀者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維真(2001)。《專家生手研究--以電視體育記者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欣怡(1999)。《科普書與讀者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宣縈(2003)。《中等學校專家與生手體育教師教導方式差異之研究》。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珍賢(1990)。《台灣七零年代科學普及與科學權威之意識型態:以科學月刊為分析個案》。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雯(2003)。《「從生手到專家」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
李英明(1989)。《科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李妍儀(2004)。《國中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概念構圖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濟中、姚錫遠(1997)。《現代漢語專題第十一講》。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香港:遠流。
林  良(1996)。《淺語的藝術》。台北:國語日報社。
林志成、劉藍玉譯(2000)。《兩種文化》。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林秋碩(2005)。〈從新批評看柳宗元山水詩的「語象」〉。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學刊論文第15期(出版中)。
林健群(1998)。《晚清科幻小說研究(1904-1911)》。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方朔(2004)。〈隱喻語言的背後〉。《語言之鑰》。台北:大田。
柯籙晏(2002)。《從故事敘事看科普敘事—科學普及之敘事研究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柯籙晏(2004)。〈科學普及的兩個想像〉,收錄於《「知識、創新、傳播」研討會論文集》。淡水: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辦。
洪裕宏(2004)。〈請重視科普作家之培養〉,《科學月刊》,409:6~7。
洪蘭譯(2003)。〈「科學人書評」:未來需要我們!〉,《科學人雜誌》,17:111~115。
洪蘭譯(2003)。《奈米獵殺》。台北:遠流。
胡紹嘉(1999)。〈如果身體會說話—醫療報導語言中的人與身體〉,《新聞學研究》,61:1~29。
唐勤,梁錦鋆譯(1998)。《第三種文化》。台北:天下文化。
夏淑琴(1998)。《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之比較研究:以教師回饋為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編(2004)。《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
張一蕃、謝清俊、尹建中等(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77~100。      
張煉強(1995)。《修辭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榮仁(1999)。《當科技遇上犯罪新聞:CIH電腦病毒事件的新聞文本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望月圭子(2004)。《動詞的使動與起動交替:漢、日語的對照研究》。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玉芳(1990)。《新聞基模之研究─專家與生手知識結構差異之探討》。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滿修(2003)。《現代文學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儷絹(1996)。《語法,語用和工作記憶對理解中文句子的影響》。中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綱佩(2000)。《科學文本的隱喻使用與讀者理解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曉開(1995)。《新聞編輯的專家與生手解題表現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雅秀(1996)。〈科學傳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7: 55~67。
曾國屏、匡輝、張成崗譯(2002)。《真科學:它是什麼,它指什麼》,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游任濱(2002)。《現代巴別塔?-生命科技論述中的身體圖像及其倫理意涵》。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1995)。〈科技新聞是意識形態嗎?探討科技記者與科技專家的關係兼論另類科技新聞的可能空間〉,《新聞學研究》,50:41~59。
馮瓊瑤(2003)。《國小四年級學童實施概念構圖作文教學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譯(1992)。《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宣範譯(2002)。《語言學新引》。台北:文鶴。
楊素芬(1996)。《文本類型對閱讀的影響:以新聞體與小說體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雅麗(2002)。《言語世界中的流動光影》。台北:五南。
趙雅麗(2003a)。〈視障學生對口述影像卡通影片理解機制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1:1~54。
趙雅麗(2003b)。《明眼與視障混合創意團隊互動模式的理論建構:一個語言觀點的探索》,2003年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企畫書。
趙雅麗(2003c)。《科學普及的新版塊廣播科普執行計畫》,2003 年國科會計畫企畫書。
趙雅麗(2005)。〈傳播如何看創意?--繪製創意研究的新藍圖〉,論文發表於二OO五年第三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趙雅麗(2005)。〈認識的困境與結構:傳播學門之自我認同的病理學還原探索〉,《新聞學研究》,84:119~161。
劉郁青(2001)。《新聞寫作連貫性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玉華(2003)。《電子遊戲專家與生手之表現差異研究》。交通大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梓驊譯(2001)。《結構語義學》。天津:百花文藝。
鄭宇君(1998)。《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宇君(2003)。〈從社會脈絡解析科學新聞的產製;以基因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74:121~147。
鄧海珠譯(1994)。《語言與人生》。台北:遠流。
駱小所(1994)。《 現代修辭學》。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謝瀛春(1991)。《科學新聞的傳播:理論與個案》。台北:黎明。
謝瀛春譯(1994)。《科學與大眾媒介》。台北:遠流。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書局。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的想法〉《新聞學研究》,53:107~129。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台北:五南。



 
英文文獻
Barthes, R.(1963).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s. In S. Sontag(Ed.), A Barthes Reader(pp.251-295).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ransford, J. D., Brown, A. L. & Cocking, R. R. (2000). How people learn: Mind, brain, experience and school, expanded edi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Dagher, Z. R.(1995). Analysis of Analogies Used by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2(3), 259-70.
Elshout, J. J. (1987). Problem-solving and education. In E.D. Corte et al.,(Ed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New York: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and Pergamon Press. 259-274.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Text: Linguistic Intertextual Analysis within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and Society 3(2): 193-217.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mold. 
Gannon,R.(1991).Best science writing: Reading and insight. Phoenix: Oryx Press.
Gu, Y. (2002).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Malaysian publication productivity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3(12), 974-986.
Inagaki, K., Morita, E. & Hatano, G.. (1999). Teaching-Learning of evaluative criteria for mathematical arguments through classroom discourse: A cross-national study.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1(2), 93-111.
Lake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evrouw, L. A. (1990). Communication and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7(1):1-10.
Newman, W. J. Jr., Hubbard, P. D. & Abell, S. K. (2002). Teacher explanations for discourse variations in elementary science methods.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English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NY:Albany.
Powell, A. B. & Ramnauth, M.(1992). Beyond questions and answers: Prompting reflections and deepening understandings of mathematics using multiple-entry logs.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2(2), 12-18.
Riley, M. S., Greeno, J. G., & Heller, J. I. (1983).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arithmetic. In Ginsburg, H. P. (Ed.).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pp.153-196).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fard, A. (2001). On reform movement and the limits of mathematical discourse.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 2(3), 157-189.
Shulman, B. J. (1994). Implications of Feminist critiques of sci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Journal of Women and Minoriti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1), 1-15.
Thompson, P. W. & Thompson, A. G. (1994). Talking about rates conceptually, Part I: A teacher's struggl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 25(3), 279-303.
Young, R. F. & Nguyen, H. T. (2002). Modes of meaning in high school science. Applied Linguistics, 23(3), 348-372.

 
網站資料
劉  兵、侯  強(2004)。〈國內科學傳播研究:理論與問題〉。引自《中國科技信息網》,網頁發佈日期:2004年6月11日。
網址: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406/1_20040611_81988.html
Sawchuk, P. H. (2001). Online learning for labour movement activists. NALL Working Pape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 19. [Online]. 
Available:http://www.oise.utoronto.ca/depts/sese/csew/nall/res/46online
         learning.htm
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2001)。〈八十九年電視收視行為大調查〉,引自《財團法人廣播電視發展基金會》網站。
網址:http://www.bdf.org.tw/programs/media-research/89tv-broadcaster.doc
魏金財(1998)。〈國小兒童句子學習的層次和內容劃分〉,引自《小魏老舖》,網頁發布日期:1998年1月22日。
網址: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wei3128/paper/clauteachcont.htm。
樊洪業(2002)。〈科學普及不等於技術培訓〉,載自《首都科技網》,網頁發布日期:2002年9月15日。
網址:http://www.bast.net.cn/kjhd/kxpj/kpyj/2003/7/25/6148.shtml
中國科普(2003)。〈科普也要逐步法制化〉。引自《湖北科普網》,網頁發佈日期:2003年6月19日。
網址:
http://www.hast.org.cn/kpf/ReadNews.asp?NewsID=382&BigClass
ID=60&SmallClassID=39&SpecialID=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