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2119054000
DOI 10.6846/TKU.2021.00331
論文名稱(中文) 數位時代下的文創創業風潮:Pinkoi、設計師的職業認同與品牌經營
論文名稱(英文) The wave of the creative entrepreneurship under the digital age:Pinkoi, Designers’ career identity and Brand manage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邱柏融
研究生(英文) Bo-Rong Ciou
學號 60705013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6-23
論文頁數 11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蔡蕙如
委員 - 楊明昱
委員 - 胡綺珍
關鍵字(中) Pinkoi
設計品牌
設計師認同
文化中介者
完美情境
關鍵字(英) Pinkoi
Design brand
Designers’ identification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BITZ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設計產業的設計師在Pinkoi創業與其勞動狀況作為研究主軸,探討Pinkoi如何影響設計師們的日常勞動與決策,以及對於設計師與整個設計產業而言,Pinkoi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特別是在網路時代下,設計品牌選擇在網路創業逐漸成為主流,以及設計商品的網路銷售渠道的地位也能媲美實體店面,而Pinkoi作為台灣最大的設計銷售平台,是否會影響設計師的決策,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而設計品牌又是如何推動設計師,源源不絕的透過「靈感」產出商品,以及將自我剝削的行為合理化,並更進一步研究這些又是如何影響設計師的自我認同。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作為主要研究方法來探究設計師、設計品牌與Pinkoi三者之間如何相互影響,並以參與觀察法作為輔助研究方法,了解三者對於設計產業所帶來的變化。
    研究發現,設計品牌對於設計師有非凡的意義,而設計師在成立屬於自己的設計品牌後,設計師會將設計品牌視為自己的孩子,而不斷付出自身的勞力與資金,換取品牌發展。而Pinkoi作為設計師們在架設品牌官網外,多數選擇的網路銷售渠道,使得它成為與過去不同形式的文化中介者,透過有別於其他電商平台的經營方式與網站使用者,確實影響設計師與設計品牌的決策與發展。此外,Pinkoi同樣擁有網路創業低成本的優勢,讓有意願的設計師都能用比以往更低的門檻成立自己的品牌,進而影響到整個設計產業的生態。
    設計師藉由靈感產出新產品的同時,也是尋求認同的過程,設計師對自身的認同並非是固定不變的,會受到消費者購買自己的設計商品、對設計的認同以及設計產業的變化所影響。而他們對自身的認同其實是複雜而矛盾的,比起設計師,他們對於自身的認同更接近為藝術工作的創作者。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designers’ of Taiwan design industry. I choose their entrepreneurship in Pinkoi and their labor conditions as the main research. I’ll discuss how designers’ daily labor and decision are affected by Pinkoi, and what role Pinkoi plays for designers and the entire design industry. Especially in the Internet age, design brand strats an undertaking in online become mainstream. The sale on online for design products is also important to design brand. As the largest design sales platform in Taiwan, will Pinkoi affect designers? It is a question worth exploring. How does design brand encourage designers keep on producing products through their ‘inspiration’ , even rationalise their self-exploitation behaviour, and go further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n designers self-identification.

This study uses in-depth interviews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how designers, design brands, and Pinkoi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uses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s an auxiliary research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that the three have brought to the design industry.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design brands have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for designers. After the designers establishe their own design brands, the designers regard the design brand as their own childen, and they will constantly pay labor and funds money for brand development. Pinkoi that is chosen the main electronic business platform by designers has become a new cultural intermediary. It uses different ways of operating and website users from other ecommerce platforms, and it affects the decis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signers and design brands. Pinkoi also has the advantage is low-cost by 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Pinkoi lets designers who want to establish own brand has a lower threshold than before and affacts Taiwan design industry.

While designers use inspiration to produce new products, they are also a process of seeking approval. Designers’ identification isn’t unchanged. It is affected by consumers’ purchase of their own design products,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design, and changes in the design industry. Their identification is complicated and contradictory. They prefer to be called creators than designers, because they do art work.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0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3
第貳章、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文化創意產業與設計產業	15
第二節 數位科技下的文化勞動	26
第三節 Pinkoi的模式化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	38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42
第四節 研究設計	44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8
第肆章 Pinkoi的經營	49
第一節 設計銷售平台的建構	49
第二節 從小眾市場到商業化	54
小 結	59
第伍章 設計品牌與設計師的關係	60
第一節 品牌起始	60
第二節 設計師的勞動	66
第三節 認同	78
小  結	83
第陸章 設計品牌與Pinkoi的合作關係	85
第一節 品牌設計師眼中的Pinkoi	85
第二節 從同行者到合作者	92
小  結	100
第柒章、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1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限制	104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05
參考文獻	106

圖目錄
圖 1 PINKOI舊網站LOGO	5
圖 2 PINKOI舊版首頁頂部水平導航	6
圖 3 網站櫥窗	6
圖 4 PINKOI新網站LOGO	9
圖 5 研究流程圖	14
圖 6 文化創意核心產業轉管機關	21
圖 7 2012-2018設計產業家數	23
圖 8 2012-2018設計產業營業額	23
圖 9 PINKOI網站頁面	33
圖 10 PINKOI三八女人節文宣	34
圖 11 PINKOI商品照	35
圖 12 訪談類型:連續性模式(CONTINUUM MODEL)	39
圖 13 PINKOI首頁-品味美食分類	57
圖 14 某設計品牌被抄襲勝訴發文	74
圖 15 設計定義光譜	84

表目錄
表 1 電商平台種類	3
表 2 英國創意產業、台灣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比較表	18
表 3 學者對設計的定義	20
表 4 2012-2018設計產業外銷金額	24
表 5 研究對象品牌資歷	43
表 6 受訪者基本資料	45
表 7 訪談大綱	46
表 8 設計師A的工作情況	67
參考文獻
大頭東(2015年9月)。能撐過前五年的新創公司只有1%—談創業家的七種死法。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i-want-start-up/23818。
文化部(2008)。2008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09)。2009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0)。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1)。2011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2)。2012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3)。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4)。2014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5)。2015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6)。2016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7)。2017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文化部(2018)。2018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取自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5。
王志弘、徐苔玲、沈苔訓(譯)(2015)。文化工作的政治(原作者:Mark Banks)。新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2007)
王春龍(2006)。文化產業發展策略之比較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王梵蓁(2015)。從使用者體驗觀點探討平台之經營與成長-以Pinkoi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嘉珮(1998)。網路商店功能設計與消費者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詩瑜(2012年3月)。Pinkoi 買.賣.品味台灣好設計。天下雜誌,493。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31395。
朱耀偉、陳英凱、朱振威(2010)。文化研究60詞。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江慧珺(2013)。甘願,不甘願?論非典型雇用新聞工作者的勞動。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何英煒(2015年10月)。本土網站Pinkoi 紅杉投資3億。中國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2000053-260202?chdtv。
吳姿誼(2018)。韓國連線:社群媒體時代下韓國批貨賣家的文化勞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令儀(2014)。文化中介者的中介與介入:出版產業創意生產的內在矛盾。台灣社會學,第28期,97-147。
李欣怡、吳佳育、陳逸潔、廖嘉伶、郝宗瑜(2014)。台灣圖文設計定位之探討-以創意市集設計師為例。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4,353-366。
李政賢(譯)(2014)。	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台灣:五南。(原著出版年:2015)
李璞良(譯)(2003)。創意經濟:好點子變好生意(原作者:John Howkins)。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公司。(原著出版年:2001)
杜綺文(2006)。《參與觀察法》。國科會例行報告,取自http://solomon.km.nccu.edu.tw/xms/read_attach.php?id=90。
汪美香、葉桂珍(1999)。消費者屬性、網站滿意度與網路購物意願關係之研究。企業管理學報,第48期,121-138。
周宥均(2012)。台灣設計產業與經濟發展之關聯性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第3卷第2期,122-136。
洪緯典(2014)。文創園區與文創業者的行為分析:以隨創觀點探討。中華管理發展評論,第7卷第1期,61-70。
香港設計中心(2008)。2007-08香港設計中心年報。取自https://www.hkdesigncentre.org/zh-cht/news/annual-report/。
張芮馨(2016)。旅遊行為、媒體影像與觀光實踐:文化中介者的旅遊意象傳遞。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雲帆(2013)。文化意象的捕捉、詮釋與訴說:以港口部落設計品牌KAMARO’AN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珮綺(2021年1月)。宅經濟商機 經濟部:去年網路銷售額年增近2成。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1250231.aspx。
郭芝蓉(2015年10月)。擴張亞洲設計師社群,Pinkoi獲紅杉資本3億投資!。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7529/BN-2015-10-01-140537-44。
陳世昌(2005)。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與文化行銷之研究--布農部落屋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
陳安妤(2015)。網路平台上設計商品之經營模式-以Pinkoi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昱穎(2012)。台灣插畫創作者的文化勞動與科技中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致瑋(2016)。當前台灣地方刊物出版工作者勞動過程中的自我實現。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郁雁(2015年7月)。大網購時代 網路購物的起源與現況。電子商務時報。取自https://www.ectimes.org.tw/?p=34705。
彭慧明(2021年4月)。年輕人更習慣網購 MIC建議零售業皆須發展線上通路。經濟日報。取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388192。
游貞華(2004)。博物館與中小學教育合作策略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佩鈺(2012)。台灣服裝設計師選擇成為自由工作者之理論探討。織品綜合研究期刊,第22卷第3期,1-11。
經濟部統計處(2020年8月)。「宅經濟」發酵,帶動網路銷售額成長。產業經濟簡訊。取自https://www.moea.gov.tw/Mns/dos/bulletin/Bulletin.aspx?kind=9&html=1&menu_id=18808&bull_id=7590。
葉乃靜(2012年10月)。質性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06/。
廖珮君(譯)(2009)。文化產業分析(原作者:David Hesmondhalgh)。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年:2002)
漢寶德(2014)。文化與文創。台北市:聯經。
劉韋伶(2020)。促銷方式和衝動購買特質對購買衝動感及衝動購買行為之影響—以網購服飾消費者為探討。南華大學科技學院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蔡敏姿(2020年11月)。天貓雙11戰報 十天業績2兆。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008119。
薛凱峯(2010)。網路購物之發展回顧與評析。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第15期,189-206。
簡德金、高雅琪、王乃俊(2015)。網路購物平台之選擇決策。電子商務研究,第14卷第1期,83-105。
魏米凰(2017)。創克經濟對文創產業影響之研究-以智觀文創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April(2019年9月)。Pinkoi 設計論壇實錄(上) – 揭露 Pinkoi 消費者數據面紗!。Pinkoi Zine。取自https://blog.pinkoi.com/tw/interviews/z6cdkemw/。
Bourdieu,P.(1984).Distinc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 Manual(1996).Thew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Oxford:Blackwell.
Donna L. Hoffman and Thomas P. Novak(1996).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60(3), 50-68.
Luckman,S.(2013).The Aura of the Analogue in a Digital Age:Women’s Crafts,Creative Markets and Home-Based Labour After Etsy. Cultural Studies Review,19(1),249-270.
Mark Bands(2014). “Being in the Zone” of Cultural Work. Culture Unbound,6,241-262.
Miege, B. (1979 trans by N. Garnham).The cultural commodity. Media. Culture &Society,1,297-311.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Negus, Keith(2002).The Work of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Enduring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al Studies,16(4),501-515.
Skov L.(2002). Hong Kong Fashion Designers as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Out of Global Garment Production. Cultural Studies,16(4),553-569.
UNESCO(2000).What do we Mean by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Retrieved from https://en.unesco.org/creativity/sites/creativity/files/digital-library/What%20Do%20We%20Mean%20by%20CCI.PD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