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914465600
DOI 10.6846/TKU.2019.00395
論文名稱(中文) 清代編選史記選文析論
論文名稱(英文) An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s from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in the Qi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顏品欣
研究生(英文) Pin-Hsin Yen
學號 60102008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9
論文頁數 17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仕華
委員 - 周德良
委員 - 張曉生
關鍵字(中) 史記
清代古文選本
古文析義
古文觀止
古文評註
史記菁華錄
古文釋義
關鍵字(英)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Gu Wen Xi Yi
Gu Wen Guan zhi
Guwen Ping Zhu
Shi Ji Jing Hua Lu
Gu wen Shi Yi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由清人編選《史記》五本選本中,探討評註家的評註方法與個人觀點,以窺見清代的選文標準,並印證該時代文學的審美觀。
  第一章 緒論:分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前人研究成果,作為本論文的研究依據。
  第二章 選本的簡介:從評註家的生平、選本的編輯旨意、選本的體例著手,並探討這些選本的特色及影響。
  第三章 各家選篇分析:比較各選本所收錄《史記》之篇章,發現其中有著極高的重複性,故更進一步探討出各選本收錄或節錄該篇的原因,也更進一步了解《史記》的價值。
  第四章 各家評註內容分析:此章由各家註解之分析,可將清代評註家之評註語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幫助讀者讀懂《史記》,藉由多方面的評點,讓讀者更明白司馬遷的苦心孤詣,其二是分析司馬遷的為文之法,如文章結構的安排、寫作手法的揭示等,讓讀者對司馬遷寫作的藝術技巧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第五章 結論:總括上述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到以下結論,清代評註家們更深、更廣的評註,目的是為了課子弟,以作為科舉考試之基礎。而分析這些評註語,也可發現與清代的審美趣味、思想傾向相契合。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is edited and selected by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five editions of "Historical Records" to explore the commentary methods and personal views of the commentators, to glimpse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o confirm the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in this era.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purpose, research methods and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are used as the research basis of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election: starting with the life of the commentator, the editorial will of the selection, the style of the selection, and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these selection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each selected article: comparing the chapters of "Historical Records" collected by each of the selected books, and found that there is a very high degree of repetitiveness, so further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inclusion or excerpt of the selected articles, and further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Record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each commentary: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by the analysis of each annotation. The first is to help readers to read the "Historical Records", with many comments. To make readers more aware of Sima Qian's painstaking efforts, the second is to analyze Sima Qian's method of writing, such a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article structure, the disclosure of writing techniques, etc., so that read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stic skills of Sima Qian's writing.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summarizing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we can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Qing Dynasty commentators have deeper and broader commentary, aiming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to serve as the basis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commentaries can also be found to be in line with the aesthetic tastes and ideological tendencies of the Qing Dynas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001
  第二節 前人成果 …………………………………………………00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006
第二章 選本的簡介 …………………………………………………008
  第一節 《古文析義》 …………………………………………………008
  第二節 《古文觀止》 …………………………………………………012
  第三節 《古文評註》 …………………………………………………017
  第四節  《史記菁華錄》 …………………………………………………019
  第五節 《古文釋義》…………………………………………………022
第三章 各家選篇分析 …………………………………………………025
  第一節 各本選文情形 …………………………………………………025
        一、各書收錄之篇章 ………………………………………………025
  第二節 各本全錄或節錄的情形 ………………………………………027
        一、比較各選本的全錄或節錄 ……………………………………………027
        二、分析各選本的全錄或節錄 ……………………………………………031
第四章 各家評註內容分析 …………………………………………………069
  第一節 各家註解之分析 …………………………………………………069
        一、註釋考證 ……………………………………………069
        二、解讀文句內涵 ……………………………………………083
        三、補充說明事蹟 ……………………………………………090
        四、解釋司馬遷的心志 ………………………………………096
        五、說明《史記》文章中的眼目 ………………………………………………107
        六、抒發評註者之意 ……………………………………………110
        七、註明《史記》引文之出處 ……………………………………………124
  第二節 各篇評語的討論 …………………………………………………128
        一、評寫作手法 …………………………………………………140
          (一)《古文析義》 …………………………………………………140
        (二)《古文觀止》 …………………………………………………141
        (三)《古文評註》 …………………………………………………146
        (四)《史記菁錄》 …………………………………………………147
        (五)《古文釋義》 …………………………………………………158
 第三節 小結 …………………………………………………161
第五章 結論 …………………………………………………167
 一、評註家以《史記》為範文 ………………………………………167
  (一)字詞、句義的闡釋與辨析 ………………………………………167
  (二)寫作方法的說明 ……………………………………………168
  (三)闡發司馬遷的心志 ……………………………………………168
 二、與清代古文風氣契合 ……………………………………………169
  (一)崇實重質 ……………………………………………169
  (二)崇儒思想傾向 ……………………………………………170
  (三)審美趣味 ……………………………………………170
參考書目…………………………………………………172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以著作時代為先後順序)
《文章指南》,(明)歸有光,臺北:廣文書局,民國61年。
《顧亭林詩文集》,(明)顧炎武,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76年。
《四庫全書總目》,(清)永瑢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同治七年廣東刻本,1989年1月。
《古文析義》,(清)林雲銘著,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民國65年10月。
《古文觀止》,(清)吳楚材選註、王文濡評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古文評註》,(清)過商侯著,臺中:曾文出版社,民國64年1月。
《史記菁華錄》,(漢)司馬遷原著、(清)姚祖恩選評、安平秋等譯,臺北:商周出版,2011年。
《重訂古文釋義新編》,(清)余誠著,武漢:武漢古籍書店,1986年。
《讀書作文譜.文章諸法》,(清)唐彪,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民國66年。
《藝概》,(清)劉熙載,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4年。
二、近人論著(以出版時間先後為順序)
(一)專書
《魯迅全集》,魯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李長之,北京:三聯書店,1984。
《中國評點文學史》,孫琴安,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6月。
《篇章結構類型論》,仇小屏,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
《中國選本批評》,鄒雲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7月。
《古文觀止的姊妹篇──古文釋義》,劉果編輯,湖南:岳麓書社,2003年6月。
《篇章結構學》,陳滿銘,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險公司,2005年。
《晚晴簃詩匯》,徐世昌著、傅卜棠編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魯迅,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公司, 2011年6月。
《史記會注考證》,(日)瀧川龜太郎,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8月。
《清人編選的文章選本與文學批評研究》,孟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二)學位論文
《通代古文評點選本研究》,呂湘瑜,臺北:輔仁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古文觀止選評研究》,武漢強,甘肅:西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清代史記文學闡釋論稿》,王曉玲,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5月。
《林雲銘及其文學》,陳煒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古文觀止選編特色及其觀點研究》,張蒙,廣西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6月。
《古文觀止二吳評點所揭示的文章章法價值研究》,陳琳,陝西:西藏民族學院碩士論文,2014 年。
《古文釋義選評研究》,劉珍妮,湖北: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5月。
《林雲銘古文析評研究》,田雨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史記菁華錄研究》,鄭海虹,臺北: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10月。
(三)期刊論文
〈評《古文觀止》二吳注〉,安平秋,北京:北京大學學報,1984年04期,1984年4月,頁76-81。
《國文學報論‧幾種特殊的章法》,陳滿銘,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三十一期,2002年6月,頁175-204。
〈論清代的史記文學評論〉,張新科,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5卷1期,2006年1月,頁57-65。
〈論姚苧田《史記菁華錄》的學術價值〉,王俊,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6期,2007年11月,頁29-32。
〈古文評點子學化──林雲銘古文析義評點特色析論〉,林家宏,臺中: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學報,第二期,2013年12月,頁75-9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