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909505400
DOI 10.6846/TKU.2019.00377
論文名稱(中文) 張秀亞短篇小說的悲劇書寫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Tragedy Narration of Short Stories by CHang Shiou Y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林雅曼
研究生(英文) Ya-Man Lin
學號 60202011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9-06-18
論文頁數 11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黛嫚
委員 - 蔣興立
委員 - 侯如綺
關鍵字(中) 張秀亞
悲劇書寫
五○年代女作家
五四運動女性
吳爾芙
關鍵字(英) Chang Shiou-Ya's
Virginia WoolfThe
Tragedy Narr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張秀亞(1919~2001)受大家肯定成為美文大師,時代背景的衝擊下,常以朋友所經歷的事情或是個人的生活經驗作為文章體裁,試圖藉由作品,從她手中那支筆桿展現出對於一些人生哲學或是個人想表述的事物,本文以悲劇書寫的角度來研究張秀亞的短篇小說及未結集小說部分,其中不包含《幸福的泉源》、《皈依》兩本屬中篇小說,希望屏除宗教屬性,以最純淨的研究角度切入,重新認識美文大師─張秀亞女士。
    關於本論,從張秀亞生平開始探究,並且以張秀亞為主軸,從她所欣賞的外國文學家或是張秀亞就學期間所研讀過的外國文學作品中,大膽採取以悲劇的探究角度,從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並且從張秀亞短篇小說中深入探討在文學中的「悲劇意識」,與這幾位外國文學作家在文學所締造的「悲劇手法」有何異同之處,重新詮釋張秀亞作品文學,藉由短篇小說文學用「化悲為愛」特殊手法來傳遞理想「愛」,讓許多同樣經歷痛苦的人能在閱讀作品時,以此超脫。
    第肆章把張秀亞的短篇小說依照生平所經歷的事件,來做成文學分期,釐清張秀亞在出版任何文學作品的用心與用意。
經本論研究,也證實張秀亞在文學筆耕多年,成為女性優秀的文學代表並非虛名,在散文、詩甚至是小說都讓人有所省思,對於閱讀者的關心、對社會的責任,張秀亞讓自己的文學作品能成為一種媒介,以此傳遞這份「愛」。
英文摘要
Chang Shiou-Ya (1919-2001) has been recognized as renowned Grandmaster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is proposes first Chang built this reputation based on using the cultural era as background for her fiction. Second, the writing topics were influenced by Chang’s own life lessons and inspired by unique stories and experiences of her friends. Her literary work was a product of creative penmanship to showcase philosophies and personal expressions on lif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theme of tragedy in short fiction and small collections by Chang andexcludes medium length fictions namely "Conversion " and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to remove the religious viewpoint in order to focus purely on the theme of tragedy. The goal is to confirm Chang as Grandmaster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a brand new perspective.Thesis began by exploration of Chang’s early life. In particular, her enthusiasm and special interests in the study on Western Literature during College. This research boldly chose to analyze the tragic component in Chang’s writings. Chapter three presented three significant Western Literary icons: Oscar Wilde, William Wordsworth, and Virginia Woolf. The“tragic technique” in their famous writings was being compared to the technique used by Chang. This comparative analysis provided new interpretation on Chang’s literary work.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adness” to “love” provided unique medium to the ideal “love”. This permitted readers who experienced pain from similar experiences to find solace and comfort in sorrow.
    Chapter four analyzed life experiences by Chang. This provided insight on the stages of Chang’s work through decades. The purpose is to clarify the intent and purpose of Chang’s publications.Through analytical research, thesis provided evidence to confirm the excellence in writings by Chang.Chang’s reputation as Female Grandmaster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confirmed. All of Chang’s work including essays, poems and short fiction empathized with readers and evoke their
thinking. Chang demonstrat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t allowed her work to become a medium to communicate “lov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概況 ................................................... 3
第三節研究範圍 ................................................... 6
第四節研究方法 ................................................... 8
第一節張秀亞生平 ................................................ 13
一、童年生活 .................................................. 13
二、筆名的由來 ................................................ 17
第二節張秀亞文學觀──以「五四運動」為時代場域 .................. 20
一、五四運動與西方文學的進入 .................................. 20
二、五四運動與女性崛起 ........................................ 25
第三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 28
一、文藝思想建構 ................................................. 28
二、追尋與突破 ................................................ 34
第三章張秀亞小說中的「悲劇」意識 ...................... 37
第一節王爾德悲劇意識解析 ........................................ 39
一、生平 ...................................................... 39
二、作品文學觀簡述 ............................................ 40
第二節華茲華斯悲劇意識解析 ...................................... 46
一、生平 ...................................................... 46
二、作品文學觀簡述 ............................................ 47
第三節維金尼亞‧吳爾芙悲劇意識解析 .............................. 50
一、生平 ...................................................... 50
V
二、作品文學觀簡述 ............................................ 52
第四節張秀亞悲劇書寫 ............................................ 57
一、何謂悲劇 .................................................. 57
二、文學與悲劇 ................................................ 61
三、張秀亞小說作品中悲劇現象 .................................. 64
第五節小結 ...................................................... 66
第四章張秀亞文學分期──分為三期 ...................... 68
第一節前期────戰役迷濛的世代 ................................ 69
一、〈夏天的晚上〉1934 ......................................... 70
二、《在大龍河畔》1936 年 ....................................... 73
第二節中期──愛情的失望 ........................................ 77
一、《珂羅佐女郎》1944 年 ....................................... 78
二、《尋夢草》1953 年 ........................................... 81
三、《七弦琴》1954 年 ........................................... 83
四、《感情的花朵》1956 年 ....................................... 86
第三節後期──女性的自主 ........................................ 89
一、《那飄去的雲》1969 年 ....................................... 89
二、《藝術與愛情》1970 年 ....................................... 90
第四節個人風格的樹立 ............................................ 91
一、作品評論 .................................................. 91
二、文學界的留存 .............................................. 92
三、化悲為愛 .................................................. 93
第五節小結 ...................................................... 93
第五章結論 ............................................ 95
一、悲劇意識與純真幼年 ........................................... 95
VI
二、深層悲劇思維 ................................................. 96
三、張秀亞短篇小說的特色 ......................................... 97
四後續研究發展 .................................................. 98
參考書目 ............................................. 100
一、古籍 ........................................................ 100
二、現代專書 .................................................... 100
三、學位論文(依日期排序) ...................................... 105
四、單篇論文(依日期排序) ...................................... 106
五、網路資源 .................................................... 10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北京 :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年。
(晉)王弼撰,(唐)邢璹注,(明)范欽訂:《周易略例》,臺北:藝文印書館,
1965 年。
(唐)杜甫;傅東華選註 :《杜甫詩》,上海 : 商務出版社,1947 年。
(唐)王維撰 ; 趙殿成箋注:《王右承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年。
二、現代專書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理論評析‧兼論在中國文學上的實踐》,臺北:桂冠,1989
年。
王文興:《現代小說選‧序》,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62 年。
艾菲:《小說的審美意識》,北京:新華書局,1988 年。
尹雪曼:《抗戰時期的現代小說》,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年。
尹鴻:《悲劇意識與悲劇藝術》,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年。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年。
王宏維:《命定與抗爭:中國古典悲劇及悲劇精神》,北京:三聯書店,1996 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晩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 年。
卡爾.亞斯培(Karl Jasper)著,葉頌姿譯:《悲劇之超越》,臺北:巨流圖書公
司,1980 年。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年。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年。
尼采,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北京:三聯書店,1989 年。
101
尼采著,李長俊譯:《悲劇的誕生》,臺北:三民書局,1972 年。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臺北:駱駝出版社,2002 年。
朱光潛:《論美與美感》,臺北:東美出版社,1983 年。
佛斯特、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智文出版社,1980 年。
吳功正:《小說美學》,南京: 江蘇文藝出版,1987 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 年。
李序僧:《人格心理學》,臺北:臺灣書店,1986 年。
李瑞騰主編:《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琦君研究中心,2006 年。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3 年。
李漢偉:《臺灣小說三種悲情》,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 年。
周玉山主編:《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四十三:郁達夫》,臺北:光復書局,1987年。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1 年。
林鎮山:《原鄉‧女性‧現代性:論當代台灣小說》,臺北:前衛出版,2011 年。
邱紫華:《悲劇精神與民族意識》,湖北:華中師範大學,1990 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年。
金建人:《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年。楊昌年:《現代小說》,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郁達夫:《郁達夫》,臺北:光復書局,1987 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年。
馬小朝:《歷史與人倫的痛苦糾纏-比較研究中西悲劇精神的審美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年。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臺北:台灣東華書局,1989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2》,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3》,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4》,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5》,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6》,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7》,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8》,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9》,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10》,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11》,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年。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7 年。
張健主編:《小說理論與作品評析》,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1997 年。
許俊雅、應鳳凰、鍾宗憲主編:《現代小說讀本》,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許蘇民,《歷史的悲劇意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
郭玉生,《悲劇美學:歷史考察與當代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二2006年月。
陳敬之:《現代文學早期的女作家》,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年。
陳碧月:《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3 年。
陳瘦竹:《論悲劇與喜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年。
陸志平、吳功正:《小說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 年。
傅騰霄:《小說技巧》,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年。
程孟輝:《西方悲劇學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年。
黃忠武:《小說經驗》,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
魯迅:《魯迅作品全集十四:南腔北調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年。
黃重添等:《台灣新文學概觀》,新北:稻禾出版社,1992 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楊恆達:《小說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 年。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 年一
楊澤:《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1994 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 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 年。
董學文:《西方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
賈文昭、徐召勛:《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臺北:里仁書局,1983 年。
趙凱:《悲劇與人類意識》,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年。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 年。
劉乃慈:《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年九月。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2010 年。
劉亮雅譯:《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五:吳爾芙》,臺北:光復書局,1987 年。
劉春城:《愛土地的人:黃春明前傳》,臺北:錦德圖書,1985 年。
劉燕萍:《愛情與夢幻:唐朝傳奇中的悲劇意識》,臺北:臺灣商務,1996 年。
歐崇敬:《臺灣小說史導論卷》,臺北:洪葉文化事業,2007 年。
蔡謀芳:《表達的藝術》,臺北:三民書局,1990 年。
儞榮本:《悲劇美學》,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年。
謝柏梁:《中國悲劇美學史》,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 年。
瞿世鏡編:《意識流小說理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 年。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年。
魏飴:《小說鑑賞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年。
羅宗濤、張雙英:《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羅盤:《小說創作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 年。
鮑家麟:《民初的婦女思想》,臺北:稻香出版社,1995 年。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3 年。
于德蘭:《甜蜜的星光‧上》,臺北:光啟文化,2003 年。
于德蘭:《甜蜜的星光‧下》,臺北:光啟文化,2003 年。
潘富俊:《中國文學植物學》,臺北:貓頭鷹出版,2011 年。
吳淡如:《做自己最快樂》,臺北:方志文化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張國有:《民族復興的歷史起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
叔本華:《意志和表像的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年。
朱嘉文:《追尋漂泊的靈魂》,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 年。
艾雯:《艾雯全集4》,臺北:文訊雜誌社,2012 年。
維金尼亞‧吳爾芙/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天培文化,2008 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 2007 年。
芭芭拉.貝爾佛德著 ,謝明學譯:《王爾德真天才》,臺灣:高談文化出版事業
有限公司,2001 年。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7 年。
周憲:《現代性的張力》,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發行,2001 年。
王爾德著‧賴姿云譯:《王爾德短篇小說全集‧人面獅身的女人》,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4 年。
蘇其康、王儀君:《英國文學源流導覽》,臺灣:書林出版有公司,2010 年。
王剛:《多維文化視野下的浪漫主義詩學研究》,上海:上還文化出版社,2011年。
﹝美﹞M‧H‧艾布拉姆斯著, 酈雅牛、張照進、童慶生譯:《鏡與燈:浪漫主
義文論與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89 年。
魯樞元、錢谷融:《文學心理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 年。
朱狄:《當代西方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
陳鼓應:《悲劇哲學家──尼采》,北投:開拓出版社,1964 年。
Karl Jaspers 著、葉頌姿譯:《悲劇之超越》,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3 年。
趙凱:《人類與悲劇意識》,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1989 年。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臺北;日臻出版社,1995 年。
顧俊:《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年。
王財貫:《唐詩三百首》,臺北:讀經出版社,1999 年。
三、學位論文(依日期排序)
蔡芳玲:《一九四九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王怡心:《琦君小說主題內涵與人物刻畫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唐玉純:《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臺灣省女性寫作協會」為中心》,暨南
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政治大學中
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傅如絹:《張秀亞散文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張靖敏:《張秀亞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游曉婷:《張秀亞散文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黃雅芬:《張秀亞小說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洪婉真:《張秀亞抒情散文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余英馨:《張秀亞散文中的台中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孫亦昀:《張秀亞中篇小說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李珮吟:《張秀亞抒情散文修辭格研究》,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黃寶萱:《張秀亞散文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政治大學教育學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陳璽珽:《張秀亞作品中的文學特色及其藝術表現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台灣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年。
林念慈:《台灣現代女性抒情散文研究────以張秀亞、張曉風、簡媜為中心》,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年。
四、單篇論文(依日期排序)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年9 月,頁349──380。
邱貴芬:〈日據以來臺灣女作家創作的面貌〉,《兩性平等教育季刊》,臺北:教育部,2001 年5 月
王小琳:〈青春與家國記憶──論五○年代遷台女作家的憶舊散文〉,《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2003 年5月。
朱嘉雯:〈推開一座牢固的城門──林海音及同時代女作家的五四傳承〉,《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2003年5 月。
應鳳凰:〈五、六○年代女性小說的性別與家國話語──比較琦君與林海音〉,《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琦君研究中心,2006 年7 月,頁79──99。
鄧宜菁:〈話中有「畫」:王爾德與惠斯勒的美學論戰=Phrasing Pictures: An Aesthetic Quarrel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James Whistler〉,《外國語文研究》,第16 期2010 年6 月。
伍吉慶:《五四時候的新文化與文化保守派》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12月。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北京:中華人民大學出版 ,2011年3月。
五、網路資源
1. 勞動部「性別勞動統計分析表」, 網路資源:
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52/2465/
2.國家圖書館書目資源:
(1).http://aleweb.ncl.edu.tw/F/NFFGXUC5381611768JJVC9QYDAHV6T79B167CHPB4NKY5LDK6M-15096 ?func=find-b&request=%E5%BC%B5%E7%A7%80%E4%BA%9E&find_code=WTI
&adjacent=Y&local_base=&x=55&y=9&filter_code_1=WLN&filter_request_1=&filter_code_2=WYR&filter_request_2=&filter_code_3=WYR&filter_request_3=&filter_code_4=WMY&filter_request_4=&filter_code_5=WSL&filter_request_5=
(2).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2483
(3). https://www.britishlibrary.cn/zh-hk/articles/life-of-oscar-wild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