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710064100
DOI 10.6846/TKU.2017.00503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對台灣產業的影響:以紡織、機械設備與電子零組件業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mpact of「CHINA-ASEAN」on Taiwan Industy --- A case study of Textile Industry,Machinery and Equipment,Electronic Parts and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林侯宇
研究生(英文) Hau-Yu Lam
學號 60428601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5
論文頁數 18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共同指導教授 - 王國臣
委員 - 李志強
委員 - 黃志文
關鍵字(中)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區域經濟整合
直接對外投資
紡織業
機械設備業
電子零組件業
關鍵字(英)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extile Industr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Electronic Parts and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灣經濟曾經以「亞洲四小龍」之姿傲視各國,但隨著時間推移,全球經貿模式開始轉變,經濟全球化速度不斷加快,區域經濟整合也漸漸成為世界各國主流的經貿合作模式。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協亦因應各自的發展,於2010年正式成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接著東南亞國協於2015年宣告成立東協共同體同時與中國大陸在雙方達成90%-95%稅目零關稅的前題下,簽署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加強雙方原產地規則和增加貿易便利化措施,以促進雙邊貨物貿易發展。

  中國與東協利用自身的資源與市場,逐漸在區域整合的浪潮下成為領導者,而相較於台灣卻因政治因素與落後的經濟環境,逐漸被排除在外。在這個世界境況急速轉變的時代,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紡織、機械設備與電子零組件業,究竟應如何作出相應的對策來維持競爭力?本研究將針對「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前後之貿易與投資數據以及影響,分析以上三個產業的現況,進出口與投資佈局。
英文摘要
Taiwan's economy used to be famous as one of the "Four Asian Tigers ", however,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trade model began to chang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the spee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ccelerating, also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world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model. China and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 (ASEAN for short) established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 " in 2010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spective development, and then the ASEAN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SEAN Community in 2015, and signed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Zone to upgrade the protocol with China both agreed 90% -95% of tax items with zero tariff on the premise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ing the agreement on rules of origin and increasing trade facilitating policies, in order to promote bilateral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China and ASEAN gradually become a leader in the wav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by using their own market and resources; meanwhile, Taiwan is gradually excluded from them because of political factors and backward economic environment. How can Taiwan's export-oriented Textil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Electronic Parts and Components industries make th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maintain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era of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This study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trading, and investment layout of mentioned three industries above bases on the data and impacts of trading and investment before and after of the establishment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按排	8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理論回顧	10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2
第三章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之發展與簽署歷程	36
第一節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FTA之發展歷程	36
第二節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FTA之簽署協議分析	54
第四章	中國、台灣與東協之貿易、投資概況	68
第一節	中國、台灣與東協之雙邊貿易及投資分析	68
第二節	中國、台灣在東協之競合	112
第五章	台灣產業概況:以紡織、機械設備與電子零組件產業為例	124
第一節	台灣產業概況:台灣紡織業	125
第二節	台灣產業概況:台灣機械設備業	138
第三節	台灣產業概況:台灣電子零組件業	154
第六章	結論	172
參考書目及文獻	177

 
表目錄
表 2 1 1經濟一體化形式的異同	13
表 2 1 2各種整合理論比較如下	24
表 2 1 3台灣、中國與東協的區域整合現況	26
表 2 1 4企業誇國經營方式的選擇	31
表 3 1 1東南亞國家協會會員國加入時程	37
表 3 1 2東協領袖正式高峰會簡介	40
表 3 1 3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歷程	52
表 3 2 1各國早期收穫計畫之產品稅目數	54
表 3 2 2中國與東協六國降稅模式	57
表 3 2 3越南降稅模式	57
表 3 2 4寮國及緬甸降稅模式	58
表 3 2 5柬埔寨降稅模式	58
表 3 2 6中國與東協六國降稅模式	61
表 3 2 7越南降稅模式	62
表 3 2 8柬埔寨、寮國、緬甸降稅模式	63
表 4 1 1新加坡產業與貿易概況	69
表 4 1 2新加坡進出口統計	70
表 4 1 3汶萊產業與貿易概況	71
表 4 1 4汶萊進出口統計	72
表 4 1 5馬來西亞產業與貿易概況	73
表 4 1 6馬來西亞進出口統計	74
表 4 1 7泰國產業與貿易概況	75
表 4 1 8泰國進出口統計	76
表 4 1 9印尼產業與貿易概況	77
表 4 1 10印尼進出口統計	78
表 4 1 11菲律賓產業與貿易概況	79
表 4 1 12菲律賓進出口統計	80
表 4 1 13越南產業與貿易概況	81
表 4 1 14越南進出口統計	82
表 4 1 15寮國產業與貿易概況	83
表 4 1 16寮國進出口統計	84
表 4 1 17緬甸產業與貿易概況	85
表 4 1 18緬甸進出口統計	86
表 4 1 19柬埔寨產業與貿易概況	87
表 4 1 20柬埔寨進出口統計	88
表 4 1 21東協外商直接投資統計	89
表 4 1 22東協外商投資主要來源地(2010-2015年)	90
表 4 1 23中國大陸三大經濟活動2001-2015占GDP的百分比	94
表 4 1 24中國大陸進出口統計(百萬美元)	95
表 4 1 25中國大陸對東協10國進出口統計(百萬美元)	97
表 4 1 26中國對東協直接投資統計(2013-2015)	98
表 4 1 27台灣三大經濟活動2001-2015占GDP的百分比	102
表 4 1 28台灣進出口統計(億美元)	104
表 4 1 29台灣對東協10國進出口統計(億萬美元)	105
表 4 1 30台灣在東協主要國家投資統計表	108
表 4 1 31兩岸進出口統計	110
表 4 1 32兩岸投資統計	111
表 4 2 1東協對中國進出口-以海關稅則HS2碼分類	112
表 4 2 2東協對中國進出口-以海關稅則HS2碼分類(排名)	114
表 4 2 3東協對台灣進出口-以海關稅則HS2碼分類	116
表 4 2 4東協對台灣進出口-以海關稅則HS2碼分類(排名)	117
表 4 2 5中國、台灣在東協市場占比	119
表 4 2 6中國在東協投資狀況	122
表 4 2 7台灣在東協投資狀況	123
表 5 1 1 2005-2015年台灣紡織成衣業出、進口值及貿易順差金額	125
表 5 1 2台灣主要出口項目創匯狀況2014-2015 年	126
表 5 1 32015年台灣紡織品主要進口來源地	127
表 5 1 4台灣紡織品主要出口地區2000-2015 年	128
表 5 1 5台灣布料出口中國大陸及東協市場2012-2015 年	128
表 5 1 6東協自中國進口紡織品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30
表 5 1 7東協自台灣進口紡織品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31
表 5 1 8中國自東協進口紡織品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32
表 5 1 9中國自台灣進口紡織品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33
表 5 1 10台灣紡織業對中國投資分佈	134
表 5 1 11台灣紡織業對東協投資分佈	137
表 5 2 1台灣機械設備製造業生產值概況	139
表 5 2 2台灣機械設備製造業進口概況	140
表 5 2 3台灣機械設備業前五大進口國家	141
表 5 2 4台灣機械設備製造業出口概況	142
表 5 2 5台灣機械設備業前五大出口國家	143
表 5 2 6東協自中國進口機械設備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44
表 5 2 7東協自台灣進口機械設備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45
表 5 2 8中國自東協進口機械設備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47
表 5 2 9中國自台灣進口機械設備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48
表 5 2 10台灣機械設備業對中國投資分佈	149
表 5 2 11台灣機械設備業對東協投資分佈	152
表 5 3 1台灣電子零組件業進口概況	155
表 5 3 2台灣電子零組件業進口前十大國家	156
表 5 3 3台灣電子零組件業出口概況	157
表 5 3 4台灣電子零組件業出口前十大國家	158
表 5 3 5東協自中國進口電子零組件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60
表 5 3 6東協自台灣進口電子零組件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61
表 5 3 7中國自東協進口電子零組件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63
表 5 3 8中國自台灣進口電子零組件前10名-以海關稅則HS4碼分類	164
表 5 3 9台灣電子零組件業對中國投資分佈	165
表 5 3 10台灣電子零組件業對東投資分佈	170
 
圖目錄
圖 1 4 1本研究架構圖	8
圖 3 1 1東協組織運作架構圖	38
圖 3 1 2東協秘書處組織架構圖	43
圖 3 1 3東協連接性與東協共同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44
圖3 1 4東協經濟共同體(AEC) 四大支柱	47
圖 3 1 5東協經濟共同體藍圖	49
圖 4 1 1 2015全球GDP排名	91
圖 4 1 2中國GDP趨勢圖	92
圖 4 1 3中國大陸進出口趨勢圖	96
圖 4 1 4台灣GDP趨勢圖	99
圖 4 1 5台灣景氣對策信號	100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一、	參考書籍
1.	中債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中國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國家風險報告(2017)“一帶一路”:海外建設新版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	朱浤源,"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
3.	朱張碧珠,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三民書局,1995)。
4.	汪德榮、嚴志強、&彭定新,2011,中國-東盟貿易概論,中國物資出版社。
5.	林若雩,2016,「東協共同體的建構與成立:「4C安全文化」之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
6.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文化。
7.	戴國良,2002,「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普林斯頓國際。
8.	顧瑩華,2010,<以ASEAN為軸心之東亞經濟整合對臺灣的影響>陳添枝主編,不能沒有 ECFA: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對台灣的挑戰,台北市: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9.	顧瑩華和高君逸,2014,<第四章ECFA之整體回顧與早收效益評估>,陳添枝和劉大年主編,“由ECFA到TPP:台灣區域經濟整合之路”台北:遠景基金會。
 
二、	期刊資料
1.	「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期待年底“瓜熟蒂落”」,《財經》雜誌,2015/07/29
2.	《2015年台灣紡織業情況 暨 紡織品國際經貿情勢分析》,紡拓會,頁5-7,丁心嵐 & 盧鈺雯,2016,TPP對臺灣紡織業的機會與挑戰,經濟前瞻。
3.	王文娟,「區域性貿易協定之發展趨勢及最新動態」,《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經濟部,85年第二季。
4.	史惠慈,2011,《台灣與東協在中國市場的競爭》,經濟前瞻133(100/1)。
5.	徐憶斌,2014,《中國—東盟自貿區的貿易規則升級版之探析》,對外經貿實務2014002期。
6.	莊朝榮,2010,中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結構調整,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7.	莊朝榮,2013,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對雙邊產業結構之影響,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8.	許文堂,2014,台灣與越南雙邊關係的回顧與分析,臺灣國際研究季刊。
9.	郭俊麟,2008,東南亞區域整合經驗──[東協模式]的實踐與檢討,臺灣國際研究季刊。
10.	陳添枝&顧瑩華,1997,臺灣對東協的投資概況,經濟前瞻。
11.	黃兆仁、朱浩,2012,《台灣與東協主要國家之經貿互動關係》,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8卷,第3期,頁185-204,2012年/秋季號。
12.	楊書菲,2017,《中國大陸對東協經貿佈局戰略對我推動「新南向政策之機會與挑戰」》,經濟前膽,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社,第170期,頁105。
13.	葉蕙君,2015,《東協經濟共同體專題:成果與前景(下)》,東協瞭望,第12期。
14.	鄭貴隆,2010,《台灣紡織業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之相關性研究》,華人前瞻研究,201005(6:1期)。 
三、	研究報告與論文
1.	(2013)《電子零組件產業綜論》,證交資料第614期國際證券市場發展動態,台灣證券交易所,頁58。
2.	《2002年電子零組件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經灣經濟研究院,頁312-313。
3.	《2016年半導體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頁1。
4.	《2017年機械設備製造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頁1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際司,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知識手冊,2007年9月。
6.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全球FTA/RTA整合發展趨勢及我國因應策略」,頁15-16。
7.	王忠慶,2016,《機械設備製造業景氣動態報告201601》,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頁10-11。
8.	王忠慶,《2016年我國機械設備製造業分析》,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頁8-17。
9.	吳佳蓉,2012,《對外直接投資對台灣紡織業與電子業出口貿易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10.	杜慧文、劉信宏、楊恩琳、&翁政義,2011,機械產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11.	尚國驥,2005,《中國-東盟自貿區的試驗田:早期收穫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12.	杰巧霞、梁逸韵,2010,《全球區域貿易協定對台灣產業之影響》,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13.	翁敏祚,2009,全球化下區域經濟的發展:以東協自由貿易區為例,頁24-25。
14.	張仲堯,2010,《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合作框架之研究 ─以紡織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彭姿綺,2007年,跨國公司在中國大陸的投資與策略研究:以電子信息產業的摩托羅拉與愛立信為案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曾怡仁、張惠玲,2000,區域整合理論的發展,問題與研究,頁53-61。
17.	黃智聰、潘俊男,2002,中國大陸地區製造產業結構的決定因素,中國大陸研究,45(2),97-123。
18.	趙利,2009,《技術進步對勞動就業的影響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天津:天津大學)。
19.	劉德海,2006,南韓自由貿易協定策略之研究,Taiwanese Journal of WTO Studies,(4),125-153。
 
四、	網路資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www.mofcom.gov.cn/。
2.	中國大陸中央政府門戶網: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
3.	引用自「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與亞太前景」-網址:http://mail.tku.edu.tw/tengyy/research/chap14.htm。
4.	引用自李克强在10+1領導人會議上發言-網址: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EOncsV8。
5.	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http://www.aseancenter.org.tw/Thailand.aspx#。
6.	趙文衡,2006,「美國應與台灣簽訂FTA的理由」-網址:http://www.globalpes.com/FTA/ftausa.htm。

 
貳、	英文部分
1.	Aggarwal, Vinod K., and Seungjoo Lee.(2011). The domestic political economy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in the Asia-Pacific. In Trade Policy in the Asia-Pacific(pp. 1-28). Springer New York.
2.	Baier, Scott L., and Jeffrey H. Bergstrand.(2004).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4(1), 29-63.
3.	Balassa, Bela A.(1961).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R.D. Irwin.p.2
4.	Baldwin, Richard, and Dany Jaimovich.(2012). Are free trade agreements contagiou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88(1), 1-16.
5.	Bergstrand, Jeffrey H., Peter Egger, and Mario Larch. (2010).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the timing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formations and enlargements.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Working Paper.
6.	Frankel, Jeffrey, Ernesto Stein, and Shang-Jin Wei.(1995). Trading blocs and the Americas: The natural, the unnatural, and the super-natur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7(1), 61-95.
7.	Haas, Emst B. (2008). Beyond the Nation-State: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p.409. 
8.	Hymer, S.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n direct investment;(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Cambridge, Mass.
9.	Jacob, Viner. (1950). The customs Union issue.
10.	Kindleberger, Charles P.(1975),“Monopolistic Theor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 
11.	Mitrany, David. (1948).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world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 24(3), 350-363.
12.	Panagariya, Arvind.(1997). Preferential trading and the myth of natural trading partners.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9(4), 471-489.
13.	Taylor, Paul. (1990). “Functionalism:The Approach of David Mitrany” in A.J.R. Groom & Paul Taylor(ed.), Framework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Pinter, London, 1990),p.133. 
14.	Vernon, Raymond.(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0-20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