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513384300
DOI 10.6846/TKU.2015.00417
論文名稱(中文) 從建構論觀點剖析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余冠龍
研究生(英文) Guan-Long Yu
學號 60105015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3
論文頁數 10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慧君
委員 - 賴玉釵
委員 - 唐大崙
關鍵字(中) 社會建構論
傳統節日
中秋節
文化消費
關鍵字(英) Social constructivism
Traditional Festivals
Mid-Autumn Festival
Culture consump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沉澱凝聚的過程,其內富含著飲食、儀式與活動等,不單只是提供民眾在規律生活中的調劑,也賦予了這個社會不同的意義,因此本研究從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活動中挖掘背後的意義,除了探究原有傳統節日中的活動成為制度正當化的結果,也發現傳統節日在傳承、延續過程中產生些許的轉變卻也被人們實踐與認同,是否意味著當時社會、經濟產生何種轉變,而間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觀。

    本研究以社會學家P.L.Berger和T. Luckmann的社會建構論為理論基礎,且以新聞媒體為分析文本,因社會建構論認為媒體所報導的真實,不僅是符號真實,它其實就是我們主觀真實的一部分,也是我們賴以維生的真實,無法做區分的。藉由報紙新聞的論述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知識及其形成,也就是傳統節日,如何被建構、正當化及合理化,使之能維持至今並延續。

    本研究發現,傳統節日的到來,早已在每年「習慣」、「固定」、「集體」的透過言語、互動與行為實踐出意義,而新聞媒體作為當代意識形態的定義者,經由報導再次執行傳統節日的正當化。並隨著消費時代的到來,「消費」已然主宰著台灣人,中秋節一大節日已完全被包裝成文化企業,影響了原先傳統節日的意義,使得節日從團聚走向消費的、商業化的趨勢。
英文摘要
The 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s a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hesion of the country long-term precipitation process, within which is rich in the diet, etc, ceremonies and activities, not just to provide people living in the swap in law, but also gives a different society meaning, In this study, the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excav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Mid-Autumn festiv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 to explor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legitimate activities of the results, but also found that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heritage, have a little change, but also a continuation of the process people and identity practice, it means that the social, economic what the changes, and indirectly affect our view of life.

    In this study, sociologists P.L.Berger and T. Luckmann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o the news media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due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media reported that the real is not only true symbol, it actually is our subjective reality part of our true bread and butter, you can not do distinction. By analysis of newspaper news discourse in everyday lif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knowledge that exists, which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how are constructed, justified and rationalized, so that it can maintain and continue to dat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arrival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already in the year "habit", "fixed", "collective" through verbal interaction and behavior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actice, and the news media as a contemporary ideology definer, through performing traditional stories again Justification of the festival. And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is already dominated by the people of Taiwan,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major cultural enterprises fully packaged, affect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making the festival the reunion to consumer, commercial tren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5
第一節 傳統節日的意義..............	5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	33
 第三節 文化消費	..................52
第三章  研究策略....................	58
第一節 研究對象....................	5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0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3
第四章  研究分析結果................	65
第一節 社會建構下的中秋節..........	65
  壹、社會建構下的時間............	66
   貳、社會建構下的生活..........	69
   參、社會建構下的習俗..........	74
第二節 消費建構下的中秋節..........	83
  壹、集體性的消費................	83
   貳、意義的流動................	87
第五章  結論........................	92

參考文獻............................	96


表目錄

表4-1 媒體報導中秋節的時間整理.....	67
參考文獻
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台北:群學。Peter Corrigan原著。
王志宇(2014)。〈中秋烤肉─論戰後中秋節俗活動的變遷〉,《興大人文學報》,52:93-110。
王秋桂(1995)。《中國節日叢書:中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護委員會。
王秋桂(1995)。《中國節日叢書:過年》。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護委員會。
王紅(1990)。〈節日民俗發展芻議〉,《民俗研究》,1:1。
王彩薰(2010)。《學業弱勢者的班級形塑過程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寧(2001)。《消費社會學:一個分析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古佳慧(2010)。《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 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哲益(1994)。《細說中秋》。台北:百觀出版社。
白佩蕾(2004)。《以節慶活動做為地方行銷之策略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志宏(2003)。《臺灣傳統常民社會的明幽二元思維──從中元普度談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牟元圭(1999)。〈中國歲時的起源與演變〉。《中國尋根》1: 9。
何凱凌(2004)。《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1970-2004)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何蘭香(2010)。《中秋節》。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余佳芳(2007)。《從基隆中元祭探討臺灣傳統節慶演變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璇(2013)。《臺灣歲時節慶的文化與禮俗》。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吳鄭重、王伯仁(2010)。〈節慶之島的現代奇觀: 台灣新興節慶活動的現象淺描與理論初探〉。《地理研究》54:69-96。
呂宏進(2004)。臺灣漢民族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永匡、王熹(1995)。《中國節令史》。台北 : 文津出版社。
李秀娥(2004)。《台灣民俗節慶》。台中:晨星出版社。
李岩齡、韓廣澤(1995)。《中國古代詩歌與節日習俗》。台北:百觀出版社。
李欣樺(2009)。《俄羅斯和台灣傳統節日飲食文化比較研究》。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建寧(2006)。《平面媒體女性新聞人物報導之性別分析-以夏禕事件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思默(2010)。《二十四節氣》。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杜昱潔(2007)。《地方政府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一良(1998)。《從中秋節看中日文化交流》。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周君蘭、畢盈、李盈諄(2001)。《搖頭丸新聞報導之媒體建構:以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與自由時報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房澤慶(2008)。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較。山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明通醫藥資料室(2008)。〈中秋節的由來〉。《明通醫藥》381:20。
洪尚郁(2009)。《中國傳統節日的特點》。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洪淑苓(2003)。〈女性節日文化初探:以近代方志中的「元宵走橋」等習俗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59:297-336。
范勇、張建世(1990)。《中國年節文化》。四川:三環出版社。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K. B. Jensen & N. W. Jankowski 原著。
孫素敏(2001)。《中國節慶》。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
孫雪岩(2010)。〈不一樣的月亮-中韓中秋節史料呈現及文化比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30:65-69。
烏丙安(1985)。《中國民俗學》。瀋陽:遼寧大學。
張玉雲(2008)。《地方節慶活動行銷策略--臺北縣平溪天燈節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John Storey原著。
張修維(2010)。《中國傳統節日飲食中的符號與象徵研究》。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瑞承(2010)。《俄語飲食詞彙的隱喻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夢麟(2006)。《端午節的由來及其厭勝文化》。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台北:正中。
梁全智、梁黎編著(1993)。《古今中外節日大全》。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莊欣華(2005)。《日據時期台灣節令之食俗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珮甄(2008)。《明清節慶中的女性節俗與性別文化——以元宵節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世敏、吳翠珍(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陳正之(1997)。《臺灣歲時記 : 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台中 :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光興(2001)。〈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文化研究月報》,2。
陳佩君(2006)。《公視「文學劇」:影像美學、文化符碼與性別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陳坤宏(2009)。《消費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陳亭儒(2004)。《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以蝙蝠吉祥圖案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湘東(1999)。《節慶活動與企業贊助動機之研究》。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雅玟譯(2006)。《新聞文化》。台北:書林。(原書Allan, S.[2004]. News cultur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傅秀華(2011)。《清明節探源--兼論其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彭兆春(1990)。《民俗學與中外民俗》。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華民(1996)。《消費社會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馮賢亮(2004)。《歲時節令 : 圖說古代節俗文化》。揚州 : 廣陵書社。
黃恆正譯(1986)。《分眾的誕生 : 大眾社會解體後的分眾現象》。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黃麗宭(2011)。《上元.中元禮俗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琳(2000)。《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溫宗翰(2011)。《台灣端午節慶典儀式與信仰習俗研究》。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佳昕(2008)。《品牌語藝視野與消費者認同之關聯:以「agnésb.」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建春(2007)。《中秋文化探究》。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鄒理民譯(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  司。(原書P.L. Berger&T. Luckmann. [199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 )
廖漢臣(1973)。《臺灣的年節》。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趙函潔(2008)。《臺灣端午節起源與節日習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東玉(2003)。《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惠君(2005)。《貞子爬出古井之後-當代日本恐怖電影之女性形象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劉德增(2003)。〈中秋節源自新羅考〉,《文史哲》6:97-101。
劉還月(2000)。《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北:常民文化。
蔡伊達(2005)。《灶神民間故事類型與灶神形象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春燕(2003)。《台灣消費社會之形成-家戶所得與消費關聯性的階層及城鄉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蕭放(2006)。《天時與人時─民眾時間意識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
蕭放(2011)。《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學苑出版社。
戴育賢(1994)。〈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一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新文學研究》48:169-192。
隱仕(1995)。《消費狂潮與臺灣危機》。台北:獨家出版社。
韓盈、王土然(1998)。《節令風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韓養民、郭興文(1989)。《中國古代節日風俗》。台北:博遠出版社。
韓養民、郭興文(1999)。《節慶篇 : 回首故國同慶日》。西安:三秦出版社。
鴻宇(2004)。《節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蘇柔雯(2009)。《七夕節的由來及其節俗研究--兼論臺俗十六歲成年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蘇蘅(2002)。〈新聞裡的罪與罰─報紙與電視新聞如何再現青少年犯罪〉,《新聞學研究》,70:59-96。

Adoni, H. and S. Mane (1984)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an Intr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ll No.3. pp.323-340.
Burr, V.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i1stead, W. J. (1976). Sociological Paradigms of Reality in H.R. Garvin (ed.),Phenomenology, Structuralism, Semiology, Lodon: Associated UniversityPresses. pp.57-70.
Grant David McCracken(1988)Culture and Consumption: New Approaches to the Symbolic Character of Consumer Goods and Activities . 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ean Baudrillard (1998)The Consumer Society :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
Parker, I. (1992) Discourse Dynamics: 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London: Routledge.
Peter L. Berger,Thomas Luckmann(199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 New York : Anchor Books .
Reinharz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utz, A.(1962)Collected Paper J, The Hague : Martinus Nijhoff.
Schutz, A.(1967)The Phenomenclogy of the Social Word . Evanston: Northwestern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