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418072600
DOI 10.6846/TKU.2014.00512
論文名稱(中文) 楚文化所表現的楚玉特色:以曾侯乙墓玉器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hu culture is featured by the distinguishing of Chu Jade : The tomb of Zeng Houyi jad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歷史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梁蘭莒
研究生(英文) Lan-Jeu Liang
學號 69703007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20
論文頁數 21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建淳
委員 - 康才媛
委員 - 王樾
關鍵字(中) 曾侯乙墓
楚玉
玉文化
以玉比德
以玉比富
楚文化
關鍵字(英) Zeng Houyi
chu jade
jade culture
the jade to morality
the jade to richly
the chu cultu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1978年於湖北隨縣擂鼓墩發掘的曾侯乙墓,被譽為20世紀中國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該墓中帶有大量且豐富的隨葬器物,其中精雕細琢、結構新穎的精美玉器,便多達五百多件,數量之大、品類亦多,再加上墓中玉器有明確的年代界標作用,極具有研究價值。曾國經考證,應為史料所記載的隨國,原為姬姓諸侯,但之後成為楚國的附庸國。隨國長久立邦於楚地,深受楚文化浸潤,在地理環境及歷史背景種種因素影響下,造就曾玉的獨特色彩。
    楚人崇巫尚鬼,其所創造的玉雕,不論題材或是慣用的設計手法,都有其文化內涵,深具特色。曾侯乙墓位於楚文化核心的要津之地,察其玉器上的紋飾風格,具備豐富的楚式特點及濃厚的地域文化風格。除了地域色彩的彰顯之外,在春秋時期,因應時代風潮而興的「以玉比德」,到了戰國重視功利的時代風氣中,「以玉比德」反成為僭越禮制的「以玉比富」。僅是楚國附庸下的曾國,其墓中大量的隨葬品,更是彰顯了斯時「以玉比富」的炫耀之風。因此本文除以曾侯乙墓玉器中所見的楚文化特色為研究重點外,對於玉器上所顯露的時代特徵,亦是本文研究的旨趣所在。
    本文透過文獻與考古資料的整理比對,發現曾玉的獨特之處外,更為深具楚風的漢玉,奠下了文化豐碩而多采多姿的基礎,是為本文研究的重要心得。
英文摘要
In 1978 ,the tomb of Zeng Houyi was discovered in the Hubei Sui Xian ,which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rchaeology discoveries during 20th century.In this grave were massive and rich buried funerary utensil, especially it's fine vulture fine-pointed finish, the structure of fine jade carving were more than 500 pieces, the great amount of the quantity and the number of the items were both amazing .In addition ,the jade in the grave was carved the explicit age, which has the extremely research value .Zeng Dynasty was researched as  Sui Dynasty in recorded history ,originally surnamed the Ji feudal lord and afterwords becoming the colony of Sui Dynasty .Sui Dynasty set up the nation in the region of Chu for a long time and was deeply educated about Chu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all sorts of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actors , Zeng Jade was accomplished the unique color.
   Chu people worshiped witches and believed in ghost  .Its created jade carving,~no matter in the theme or the habitually used design technique, all ha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with deep characteristic.The Tomb of Zeng Houyi was located in the  Chu culture core place of the strategic point, observing on its jade carving with the decorative designed in a styled utensil and has the rich Chu typ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thick regional culturual style.Besides revealing the regional color, in the Chun Chou Dynasty  “the jade which is popular in accordance to the time to morality has taken the utility to the atmosphere, instead of becoming "the jade to Morality" ,"the jade to richly” has taken place.Zeng Dynasty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Chu Dynasty ,the massive funerary objects in its grave had revealed "the jade to rich” which is the atmosphere of showing off .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cognized Jade of Han dynasty in Chu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unique of Zeng Jade .They not only show the base of plentiful culture but the idea of after read which this article was studied abou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回顧………………………………………………………3
一、	東周時期玉器研究……………………………………………3
二、	楚式玉器研究…………………………………………………5
三、	曾侯乙墓玉器研究……………………………………………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9

第二章	曾侯乙與曾國……………………………………………………14
第一節	歷史上的曾國…………………………………………………14
一、	墓主的考證……………………………………………………14
二、	楚系曾墓………………………………………………………17
第二節	曾侯乙墓室結構………………………………………………22
一、	東室……………………………………………………………25
二、	中室……………………………………………………………26
三、	西室……………………………………………………………27
四、	北室……………………………………………………………28
第三節	曾國與隨國的考釋……………………………………………30
一、	曾國即隨國……………………………………………………30
二、	曾國(隨國)淵源……………………………………………37
三、	曾國與楚國關係………………………………………………40

第三章	楚文化對曾國的影響……………………………………………45
第一節	楚國與楚文化…………………………………………………45
一、	楚文化概念……………………………………………………45
二、	楚文化淵源……………………………………………………47
三、	楚文化發展……………………………………………………62
第二節	楚地巫風………………………………………………………65
一、	巫的釋義………………………………………………………65
二、	楚俗巫風………………………………………………………68
三、	楚巫生活美術的觀察…………………………………………73
第三節	曾侯乙墓與楚文化……………………………………………83
一、	墓葬地理位置…………………………………………………83
二、	棺槨的紋飾圖案………………………………………………86
三、	漆棺上的神話信仰……………………………………………93
四、	升天成仙的思想………………………………………………102

第四章	曾侯乙墓玉器特色分析…………………………………………107
第一節	裝飾線紋………………………………………………………107
一、	綯索紋…………………………………………………………108
二、	網紋……………………………………………………………118
三、	花朵形紋………………………………………………………126
四、	裝飾線紋的藝術內涵…………………………………………129
第二節	龍鳳紋…………………………………………………………132
一、	龍紋及其演變…………………………………………………132
二、	鳳紋及其演變…………………………………………………157
第三節	文化內涵………………………………………………………168
一、	比德比富文化的影響…………………………………………168
二、	生前用玉與巫風………………………………………………175
三、	葬玉與楚文化…………………………………………………183
四、	曾玉的影響……………………………………………………192

第五章	結論………………………………………………………………196

徵引書目……………………………………………………………………201
參考文獻
一、文獻

(春秋)管子,李勉譯,《管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年9月二版。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
        收入李學勤主編,浦衛忠等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
        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二刷。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年4月。
(戰國)荀況,王天海校釋,《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12月。
(戰國)莊周著,張京華校注,《莊子注解》,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5
        月。
(漢)衛宏撰,《漢舊儀》,臺北市:臺灣商務,民國54-55年。
(漢)王逸章句,洪興祖補注,《楚辭章句》,臺北:五州出版社,民國59
      年10月。
(漢)劉熹,《釋名》,叢書集初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39年。
(漢)劉向編,吳則虞集釋,《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1月。

(漢)司馬遷,楊家駱主編,《史記》,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並附編二種二,
      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新校本漢書集注並附
      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10月。
(漢)劉向,李華年譯注,《新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10
      月。
(漢)戴德,方向東集解,《大戴禮記彙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7月。
(漢)劉向編,黃靈庚集校,《楚辭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11月。
(漢)桓寬,徐德培釋,《鹽鐵論集釋》,臺中:文聽閣圖書有限公司,2010 
      年5月。
(漢)劉安著,陳廣忠譯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月。
(晉)王嘉撰,石磊注譯,《拾遺記》,臺北:三民書局出版,2012年1月。
(晉)葛洪,王明著,《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5年
      3月二版。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8月。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6月。

(宋)朱熹,《楚辭集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叢刊,民國80年2
      月。
(宋)朱熹注,《易經讀本》,臺北:學海出版社,民國100年9月。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3月。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重印。
(清)顧炎武撰,王雲五主編,《天下郡國利病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發行,上海涵芳樓景印崑山圖書館藏稿本,民國70年。
(清)阮元等輯,《經籍纂詁》,臺北市:泰順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光緒元年春,淮南書局刊,臺北:廣文
      書局印行,民國101年3月。
袁珂校譯,《山海經校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程俊英、蔣見元著,《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0月。

二、	考古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
      社,1980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1995年7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
      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虢國女貴族墓出土玉器精粹》,臺北市:
      眾志美術社出版,2002年3月。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等,《當陽趙家湖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
湖南省博物館等編,《長沙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3月。
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編輯,《西漢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10月。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濟陽劉台子西周六號墓清理報告〉,刊《文
      物》,1996年12期,頁16-23。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安徽長豐楊公發掘九座戰國墓〉,刊《考古學集刊》,
      第2輯,頁47-60。
武漢市考古隊等,〈武漢市漢陽縣熊家嶺楚墓〉,刊《考古》,1988年12期,
      總頁1099-1108。
南陽市文物研究所,〈桐柏月河一號春秋墓發掘簡報〉,刊《中原文物》,1997
      年4期,頁8-23。
陜西周原考古隊,〈陜西歧山鳳雛村發現周初甲骨文〉,刊《文物》,1979
      年10期,頁38-4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隨州市擂鼓墩墓群的勘查與試掘〉,刊《考
      古》,2003年9期,頁25-32。
湖北省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擂鼓墩二號墓發掘簡報〉,刊《文
      物》,1985年1期,頁16-36。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發掘簡報〉,刊《文物》,2011
      年第11期,頁4-6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襄樊真武山周代遺址〉,刊《考古學集刊》
      第九輯,頁138-161。
德州區文化局文物組,〈山東濟陽劉台子溪州早期墓發掘簡報〉,刊《文物》,
      1981年9期,頁18-24。
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縣安居出土青銅器〉,刊《文物》,1982年第12期,
      頁51-57。
隨縣博物館,〈湖北隨縣城郊發現春秋墓葬和銅器〉,刊《文物》,1980年
      第1期,頁34-37。
隨州市博物館,〈隨州安居遺址初次調查簡報〉,刊《江漢考古》,1984年
      第4期,頁1-7。
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縣發現商周青銅器〉,刊《考古》,1984年第6期,
      頁510-514。
三、 專書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南京: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年。
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玉器全集》,河北:河北美術出版社,
1992 年。
丹納,曹園英編譯,《藝術哲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年。
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輯,《戰國地下樂宮:湖北隨縣曾侯乙墓》,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年。
王玉德,《長江流域的巫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年11 月。
王文浩、李紅,《戰國玉器》,北京:藍天出版社,2007 年6 月。
王祖龍,《楚美術觀念與形態》,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 年
10 月。
白川靜氏原著,加地伸行、范月嬌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出版
社,民國72 年5 月。
古方主編,《東周出土玉器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年10 月。
古方主編,《中國古玉器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年3 月。
江林昌,《楚辭與上古歷史文化研究-中國與古代太陽循環文化揭秘》,濟
南:齊魯書社出版,1998 年5 月。
巫鴻,《黃泉下的美術》,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11 月。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5 年8 月。

河南省考古學會編,《楚文化研究論文集》,河南:中州書畫社出版,1983
年9 月。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河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華文化,民國43 年。
李添瑞,《巫及其與先秦文化之關係》,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年3 月。
林河,《中國巫儺史》,廣州:花城出版社,2001 年8 月。
侯良,《西漢文明之光-長沙馬王堆漢墓》,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5 月。
吳棠海,《認識古玉》,臺北:中華民國自然文化學會,1994 年10 月。
吳棠海,《中國古代玉器》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年4 月。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增訂本第一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年12
月。
俞偉超,《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
俞美霞,《戰國玉器研究》,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民國84 年8 月。
夏鼐,《殷墟玉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年。
馬薇廎,《薇廎甲骨文原》,雲林:馬輔刊行,民國60。
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12 月。
胡平生、李天虹,《長江流域出土簡牘與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年10 月。
高至喜主編,《楚文物圖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1 月。

荊州博物館館編,《荊州博物館館藏精品》,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8
年。
荊州博物館,《荊州楚玉-湖北荊州出土戰國時期楚國玉器》,北京:文物
出版社,2012 年10 月。
孫慶偉,《戰國玉器》,臺北:財團法人震旦文教基金會,民國96 年9 月。
殷志強、丁邦均主編,《東周吳楚玉器》,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3 年11
月。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下編,濟南:齊魯書社,1981 年1 月。
容庚、張維持,《殷商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年10 月。
郭德維,《楚系墓葬研究》,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7 月。
郭德維,《禮樂地宮-曾侯乙墓發掘親歷記》,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年,10 月。
郭德維,《藏滿瑰寶的地宮-曾侯乙墓綜覽》,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
2 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二),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3 年4 月二刷。
張正明,《楚文化史》,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張學鋒,《中國墓葬史》(上),揚州:廣陵書社,2009 年,7 月。
陳振裕,《楚文化與漆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年7 月。
許順湛,《中原遠古文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年。

許道勝、李玲,《流光溢彩:楚國的漆器竹簡絲綢》,武漢: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1 年3 月。
黑格爾,《美學》,卷二,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 年。
湖北省楚史研究會,《楚史研究專輯》,湖北:湖北省楚史研究會,1983 年。
傅忠謨,《古玉精英》,香港:中華書局,1989 年。
黃敬剛,《曾侯乙墓禮樂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3 月。
黃鳳春、黃婧,《楚器名物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年9 月。
葉蕙蘭,《漢代玉器的楚式遺風-楚式玉器的「紋」、「型」特徵分析》,私
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國94 年6 月。
楊寶成、黃錫全,《湖北考古發現與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5 年。
楊權喜,《楚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年10 月。
楊建芳,《長江流域玉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年6 月。
熊傳新,《楚國.楚人.楚文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年11 月。
盧兆蔭,《玉振金聲-玉器.金銀器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年7 月。
鄧淑蘋主編,《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導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民國102 年2 月。
劉信芳,《楚系簡帛釋例》,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 年12 月。
魯迅,《漢文學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初版社,2005 年8 月。
蕭兵,《楚辭與神話》,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年4 月。
蕭冰,《楚文化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年。

羅振玉,《殷墟書契後編二卷》,臺北:藝文出版社,民國47 年,據民國十
六年東方學會石印本影印。
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三卷》,臺北:藝文出版社,民國47 年,據民國十
六年東方學會石印本影印。
譚維四,《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年4 月一版三刷。
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年。
四、 期刊論文
凡艷飛,〈試析《楚辭》巫文化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刊《劍南文學》,四
川:四川錦陽市文聯,2011 年第7 期,頁345-347。
王政,〈楚巫文化中的審美意識〉,刊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月
刊》,1998 年第10 期,頁50-55。
尤仁德,〈戰國漢代玉雕螭紋的造型與紋飾研究〉,刊《文物》,1986 年9
期,頁69-76。
尤仁德,〈兩周玉雕龍紋的造型與紋飾研究〉,刊《文物》,1982 年第7 期,
頁70-75。
方殷,〈隨州西花園、廟台子遺址發掘簡述〉,刊《江漢考古》,1984 年第3
期,頁12-13。
石泉,〈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刊《武漢大學學報》,1979 年1 期,
頁59-80。

田海峰,〈湖北棗陽又發現曾國銅器〉,刊《江漢考古》,1983 年第3 期,
頁101-103
朱俊明,〈楚人拜日說〉,刊《求索》,長沙:求索雜誌社,1986 年1 期,
頁98-102。
曲石,〈楚玉研究〉,刊《江漢考古》,1990 年3 期,頁63-76。
江鴻,〈盤龍城與商朝的南土〉,刊《文物》,1976 年第2 期,頁42-46。
江榮宗,〈從「江蘇南京仙鶴觀東晉墓」出土之心形佩論玉韘、韘形佩之正
明與型制演變〉,刊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編著,《玉文化論叢1》,
頁238-247。
李學勤〈曾國之謎〉,刊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0 年,頁146-150。
李建,〈楚俗尚鬼淺釋〉,刊湖北省楚史研究會,《楚史研究專輯》,湖北:
武漢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1983 年,頁147-152。
那志良,〈梳與帶鈎〉,刊《故宮文物月刊》,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民
國76 年4 月第49 期,頁134-137。
何浩,〈從蔡、鄭「懼楚」看楚人北進中原的時間〉,刊《武漢師範大學學
報》,1983 年第2 期,頁59-62。
何浩,〈從曾器看隨史〉,刊《江漢考古》,1988 年第4 期,頁52-55。
林巳奈夫,〈關於長江中下游青銅器的若干問題〉,刊馬承源主編,《吳越地
區青銅器研究論文集》,香港:兩木出版社,1997 年,頁107-124。
吳永章,〈南方氏族虎圖騰遺俗淺說〉,刊《吉首大學學報》,1990 年2 期,
頁77-80。

吳凡,〈商至漢玉器紋飾的演變〉,刊《故宮文物月刊》,臺北市:國立故宮
博物院,民國80 年2 月第95 期,頁24-37。
吳凡,〈古玉裝飾性多線紋的演變〉,刊《故宮文物月刊》,臺北:國立故宮
博物院,民國80 年11 月第104 期,頁72-81。
吳凡,〈古玉同體紋飾的演變〉刊《故宮文物月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
院,民國80 年6 月第99 期,頁38-49。
吳榮曾,〈戰國、漢代的「操蛇神怪」及有關神話迷信的變異〉,刊《文物》,
1989 年第10 期,頁46-52。
姚政〈古曾國考〉,刊《西華師範大學學報》,1980 年4 期,頁63-72。
范立舟,〈伏羲、女媧神話與中國古老蛇崇拜〉,刊《煙臺大學學報》,山東:
煙臺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年4 期,頁455-458。.
范常喜〈「曾姬無卹壺」器銘補說〉,刊《東方文物》,2007 年1 期,頁84-85。
馬世之,〈關於楚族的族源及其發祥地〉,刊《江漢論壇》,1983 年11 期,
頁63-67。
殷滌非、羅長銘,〈壽縣出土的「鄂君啓金節」〉,刊《文物》,1958 年4 期,
頁8-11。
院文清,〈長江文化中楚文化之形成與發展〉,刊南京博物院主編,《東南文
化》,1991 年第6 期,頁7-11。
唐朝暉,〈千古畫迷-再探曾侯乙墓漆畫〉,刊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評
論》,2008 年11 期,頁95-97。
夏鼐,〈漢代玉器-漢代玉器中傳統的延續與變化〉,刊《考古》,1983 年

第2 期,頁125-145。
徐揚杰,〈關於曾侯問題的一點看法〉,刊《江漢論壇》,武漢:湖北省社會
科學院,1979 年,第3 期,頁74-79。
徐少華,〈曾即隨其歷史淵源〉,刊江漢論壇編輯部,《江漢論壇》,1986 年,
第4 期,頁71-75。
曹東海,〈楚簡文字的書法藝術特點及其成因〉,刊《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
院學報》,2011 年12 月,第9 卷第4 期,頁70-75。
陳必林,〈擂鼓墩〉,刊湖北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湖北文史》,湖北: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年3 期,頁352-358。
陳代興,〈先楚民族圖騰信仰考辯〉,刊《咸寧師專學報》,1990 年4 期,
頁72-75。
陳金剛、李倩,〈楚辭、漢賦中巫之稱謂及巫風盛行原因〉,刊《江漢論壇》,
2007 年12 期,頁55-59。
陳春,〈「對開同型」玉珮初探〉,刊《東方博物》,第四十輯,浙江:浙江
省博物館,2011 年3 月,頁67-72。
郭立新,〈東周玉器的分期〉,刊《中原文物》,1998 年3 期,頁48-57。
郭德維,〈曾侯乙墓的玉器〉,刊《收藏家》,北京:北京市文物局,2001
年12 期,頁28-31。
郭德維,〈曾侯乙墓墓主內棺花紋圖案略析〉,刊《江漢考古》,1989 年2
期,頁74-94。
張正明,〈楚墓與楚文化〉,刊中原文物雜誌編輯部,《中原文物》,河南:
河南博物院,1989 年第2 期,頁37-40。

張正明,〈巫、道、騷與藝術〉,刊《楚文藝論集》,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
1991 年12 月,頁1-16。
張昌平,〈曾國青銅器簡論〉,刊《考古》,2008 年第1 期,頁8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