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413312600
DOI 10.6846/TKU.2014.00494
論文名稱(中文) 協同學習融入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n Us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陸韻萍
研究生(英文) Yun-Ping Lu
學號 70175003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7-08
論文頁數 22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雅芳
委員 - 戚建華
委員 - 陳劍涵
關鍵字(中) 英語閱讀教學
協同學習
學習共同體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Community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英語閱讀可以協助國中學生打開國際視野,但國中生學習低落的問題隨年齡增長遞增,到了九年級大半學生放棄學習英文。因此研究者在自己任教的班級實施「協同學習」,試圖喚回學生學習的熱情。透過師生同儕的溝通與討論,促成學生主動學習,提昇英語閱讀素養,掌握國際資訊。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探究協同學習融入國中英語教學的實施過程與結果,並聚焦於九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及學習感受、教室氣氛的改變以及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研究者秉持行動研究的精神,以「計劃、行動、觀察、反省、修正」的循環歷程改進課程實施,透過錄影、觀察、調查、訪談蒐集資料,綜合分析多方資料獲得不同角度的驗證。期盼本行動方案可以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改善學習氣氛,本研究的實施歷程及省思可以促成研究者本身的成長及日後實施者的參考。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協同學習讓學習低落的學生有明顯進步,學生習得的良好習慣可以持續到研究
   之後。但實施必須再作修正,才能應付現實挑戰。
二、協同學習確實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
三、大部份學生喜歡協同學習,認為協同學習有助學習英語。學生的學習感受隨學
   習內容、課程難度、考試成績、夥伴互動、座位排列以及個人期待等有所波動。
   實行協同學習的教室有溫暖、傾聽、專注的互動,學生也提高了學習意願。
四、行動研究幫助教師不斷檢視自己的教學,促進自身專業知能的成長;協同學習
   的實施歷程可為日後的教學提供啟示。
英文摘要
English reading can widen the EFL teenagers’ views of the world. However, the older the students are, the less intention to learn English they have. In fact many nine graders are about to give up learning English. To fuel their desire to learn,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us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in her own class. By discussing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with the teacher and the classmates, the students can not only study on their own but also improve their ability in reading literacy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world.
This research was an action research. It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the procedure, and the result of us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changes that reshape the EFL students in both reading literacy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as well as pumping up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and promoting the teacher’s profession growth. A curriculum with four circles of teaching was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and was carried out to teach the EFL nine graders for two months. The researcher revised the lesson plan by means of the action research process -plan, action, observation, reflection,and correction- in each circle. Also the researcher applie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including recording, observing, interviewing , questionnaires, …etc., and obtained diverse and rich data. They were analyzsd to get different angles of verification.This research was expected to develop the EFL students’ability that makes the most of themselves and to build up better classroom atmosphere for learning English. The implementing and the reflection may help the researcher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gave some sidelights to the teacher who are willing to tr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ing:
1. Collaborative learning helped low achievers make rapid and brilliant progress obviously in their studies but it may be revised to be consistent
    with local customs and traditions.
2. Collaborative learning reshaped the EFL students in reading literacy gradually.
3. Most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as really helpful to learn English. But what they felt abou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depended on what they learned, how difficult the lesson was, where they sat,whom they learned with, and what they wanted…and so on.
4.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wher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as used made students joyful, cooperative, attentive, and considerate to their fellows. It promoted the intention to learn English for the EFL students. 
5. The action research helped teachers continuously examine their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Also it gave a few sidelights to the teachers who are willing to try in this wa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表次	III
圖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待答問題	3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英語閱讀教學	7
第二節 合作學習	15
第三節 學習共同體和協同學習	23
第四節 相關實證研究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與行動場域	3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3
第三節 研究流程及實施程序	44
第四節 教學設計	50
第五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52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4
第七節 研究效度的檢核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實施過程與遭遇的困難	59
第二節 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改變情形	124
第三節 學生的學習感受及英語教室氣氛的改變情形	136
第四節 研究者本身專業知能的改變	153
第五章  結論與啟示	163
第一節  結論	163
第二節  對實踐的啟示	164
第三節、未來研究的方向	165
參考文獻	168
附錄一  英語閱讀理解測驗前測	178
附錄二  英語閱讀理解測驗後測	183
附錄三  家長同意書	189
附錄四  協同學習座位安排參考	190
附錄五  協同學習各循環分組總覽	191
附錄六  協同學習觀察記錄表	193
附錄七  公開觀課記錄表	194
附錄八  協同學習各循環教學設計	195
附錄九  協同學習單示例	218
附錄十  協同學習單元感受調查	226
附錄十一 學生課後訪談大綱	227
附錄十二 教學省思札記	228
表次
表 2-1  合作學習理論綜合整理	18
表 2-2  協同學習與合作學習比較表	27
表 3-1  研究對象概況	40
表 3-2  前導研究課程設計架構表	47
表 3-3  本研究課程設計架構表	51
表 3-4  研究工具編碼說明表	57
表 4-1  研究對象前測得分狀況	124
表 4-2  研究對象後測得分狀況	124
表 4-3  研究對象前後測得分比較	125
表 4-4  單元學習感受調查選項部份總整理	137
圖次
圖 2-1  導入「學習共同體」學校概念圖	24
圖 2 2  「學習成立的要件」	25
圖 2-3  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效益	29
圖 2-4  兩人一組的排列	30
圖 2-5  秀山國小英語課的課堂練習順序	31
圖 2-6  秀山國小的英語學習共同體進行中	31
圖 3-1  協同學習教室平面	42
圖 3-2  研究架構圖	43
圖 3-3  本行動研究循環歷程	44
圖 3-4  研究流程、實施程序圖	45
圖 3-5  研究效度建構過程圖	58
圖 4-1  協同學習第一循環(U5)座位表	60
圖 4-2  學生NO + Ving的例句	64
圖 4-3  第一循環的學習狀況	64
圖 4-4  傳統教室座位(左)與學習共同體的座位(右)的排列原則比較	68
圖 4-5  S16的概念圖	69
圖 4-6  日本三重大學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的教室座位排列	70
圖 4-7  協同學習第二循環(U6)座位表	71
圖 4-8  S3的課文示意圖	74
圖 4-9  S3的夥伴S28的課文示意圖	74
圖 4-10  研究對象的第六課示意圖大異其趣	75
圖 4-11  S10的U6筆記	76
圖 4-12  S16的筆記	77
圖 4-13  S20的筆記	77
圖 4-14  第二循環的協同學習現場	84
圖 4-15  新竹教育附小的協同學習,只有併桌,沒有ㄇ字	91
圖 4-16  協同學習第三循環(U7)座位表	92
圖 4-17  U5(左)及U7(右)的概念圖發表情形	94
圖 4-18  研究對象U7概念圖舉例	95
圖 4-19  四種經常發生在學生身上的歸因形式	104
圖 4-20  海洋國中的英語段考試題舉例	105
圖 4-21  協同學習第四循環(U8)座位表	106
圖 4-22  聯絡簿上的U8短片第一印象	107
圖 4-23  三人組的討論	109
圖 4-24  集思廣益拼句子	111
圖 4-25  S4、S8、S21、和S5的筆記	113
圖 4-26  S29的U8筆記	115
圖 4-27  從課堂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117
圖 4-28  臺北市立北政國中公開授課情形	121
圖 4-29  S2的概念圖演進	126
圖 4-30  S8的概念圖演進	126
圖 4-31  S10前後測的問答題呈現	127
圖 4-32  S15前後測的問答題呈現	127
圖 4-33  S24前後測的問答題呈現	128
圖 4-34  S28前後測的問答題呈現	128
圖 4-35  S24用概念圖理解文意	129
圖 4-36  S29紀錄在學習單上的原住民資料	130
圖 4-37  研究對象搜尋的原住民資料舉例	131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尤寬宏(2012)。以日本授業研究模式施行數學教學藉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之研究。東吳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王英君(2000)。國小閱讀障礙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瑩琪(2010)。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一所偏遠小學六年級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石素錦(1999)。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兒童英語教學。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69-148。台北市:文鶴。
竹大附小Mathtalk數學社群(2013)。學習共同體 part2 ~ 要如何安排座位呢?。2013年10月30日。取自:http://163.19.142.4/wordpress/?p=320
佐藤學(2014年3月)。「學教翻轉的契機與挑戰」公開教學研討會。新北市淡江大學驚生紀念大樓三樓國際會議廳。
吳心楷、謝州恩(2005)。探究情境中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成長之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50(2),55-84。
吳清山、林天佑(1999)。教育名詞-行動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27。66-68。
吳斯美(2008)。中外籍英語教師實施國中英語閱讀課程之效能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秋芳(2002)。國小高年級社會科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沈依瑩(2011)。合作閱讀策略教學對國二學生英文閱讀表現的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筱婷(2008)。交互教學法在閱讀理解及策略使用成效之研究:以臺灣國中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文生(2012)。合作學習實務篇-秀山國小。2012年11月14日。取自:http://lstudy.ssps.ntpc.edu.tw/wp-content/uploads/.../2012111400175744.ppt‎
林文生(2012)。學習共同體先導型學校說明會。2012年10月17日。取自:http://lstudy.ssps.ntpc.edu.tw/?p=130
林文生(2013)。學習共同體的實踐密碼。學習共同體台灣初體驗,90-98。台北市: 天下雜誌。
林文生、歐用生(2013)。從佐藤學研究的系譜分析合作學習的概念及其實踐反思。國民教育,53(5),067-077。
林永青(2012)。相互教學法融入班級共讀對提升國中生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宏澤(2010)。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成就和學習態度的影響。立德大學應用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秀玉(2006)。小組合作學習達到真正成功必備的要點。科學教育月刊,295,23-32。
林秀環(2010)。運用合作學習策略於文報紙閱讀教學對中學生英文閱讀能力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欣曉(2010)。同儕學習輔導運用於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建平(1995)。學習動機的歸因輔導。諮商與輔導,115,42-45。
林進材(2006)。教學論。台北市:五南。327-358。
林煥祥、劉聖忠、林素微、李暉(2008)。台灣參加PISA2006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95-2522-S-026-002)。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達森(2002)。合作學習在九年一貫課程的應用。教育研究資訊,10(2),87-103。
邱裕惠(2002)。合作學習在國中英語教室之應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華葳(1993)。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載於李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307-349。台北:心理。
柯華葳(2008)。台灣的閱讀現況。載於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主編,閱讀,動起來-閱讀教育行動手冊,78-103。台北市:天下雜誌。
洪佩雲(2005)。概念圖教學在國中生數學合作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紀鳳鳴(1997)。探討比較良好與不良好高中閱讀者的閱讀過程。載於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學會編,第十四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論文集,19-31。臺北市:文鶴。
胡嘉玲(2006)。整合學習者經驗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成效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翠鴻(2012)。興味淋漓,其樂也陶陶:「學習共同體」理念在班級經營的應用。新北市教育,5,35-39。
張本幸(2012)。概念圖法對國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杏如(2011)。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6,14。2010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6/14.htm
張武昌、葉錫南、鄭錦桂、黃宗嫻、張麗滎、張立之、林國華、何奕慧、陳雅君(2007)。九年一貫課程之教科書總評鑑:設計理念、能力指標與連貫性語文領域(英語)教科書評鑑報告。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張奕華、吳權威、吳宗哲、王緒溢、許正妹(2012)。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超越:以智慧教室為例,網奕資訊。2012年09月22日。取自:http://www.habook.com.tw/eteaching/habook_epaper/2012/20120922_Learning_Community/20120922_Learning_Community.htm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頁310-318。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康興國(2007)WebQuest教學對不同程度國中生英語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佛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市。
張瀞文、陳雅惠(2012)。佐藤學旋風換起教改熱情。親子天下第三十九期,34-35。
教育部(2014)。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線上檢索日期:2014年5月18日。網址: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420
曹逢甫(2004)。利用閱讀教育突破在台灣教授英語的困境-語言規劃的觀點。英語教學。98(3),1-15。
許淑燕(2005)。電子繪本融入兒童英語合作閱讀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連起舜(2002)。國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伯璋、潘慧玲、張新仁、蔡清田(2008)。全方位國民核心素養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NSC-95-2511-S-032-001)。台北市:淡江大學。
陳彥廷(2005)。運用鷹架理論初探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以一位五年級學童為例。南大學報第39卷第1期數理與科學類,27-44。
陳秋蘭 (2005)。九年一貫國中英語閱讀的定位及教學策略。載於張武昌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英語教學挑戰與對策 (45-68)。台北:師範大學。
陳秋蘭(2009)。利用閱讀引導學生思考。研習資訊,26(2),11-16。
陳珮雯(2010)。PISA啟示錄:台灣閱讀素養為什麼落後?2010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Phyllis1003/15977157
陳淑絹(1997)。指導-合作學習策略增進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理論探究。台中師院學報11,66-110。
陳惠秋(2002)。高中閱讀教學-小組設計。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超明(2013)。國中小英語教學的規劃、發展與前瞻思維。2013年10月19日。取自:http://taitung.geat.org.tw/download/國中小英語教學的規劃發展與前瞻思維.ppt‎
陳碧蓮(2004)。合作學習的配對練習模式對內外向學童英語學習之影響-以新竹縣某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台中市: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陳德瑄(2010)。閱讀時,口語和視覺通路能告訴我們什麼呢?以「眼動異讀分析」透視國中生英語閱讀。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麗華(2013)。日本比我們做得好的六件事。學習共同體台灣初體驗,40-46。台北市: 天下雜誌。
麥雁鈴(2011)。以第二語言社會化角度對成人英語學習者雙人練習模式及鷹架方式偏好之探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于玲(2011)。電子繪本創作融入國中英語教學之學習滿意度研究。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曾月紅(2001)。兒童英語文教學。台北市:五南。
曾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俊傑(2000)。概念構圖訓練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教師之友,42(1),29-36。
黃冠雯(2006)。運用合作學習於國小英語教學:發展與成效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建瑜(1999)。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政傑(1996)。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13)。學習共同體風起雲湧。師友月刊,1-4。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郁倫(2011)。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171,39-42。
黃郁倫(譯)(2013)。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天下雜誌。
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天下雜誌。
黃淑馨(2012)。日本學習共同體與臺灣教育的對話。臺北市國高中試辦學習共同體及授業研究學校跨國參訪(日本第2團)成果報告,無編號,未出版,台北市。
黃道遠(2011)。從閱讀歷程檔案中看見學生的閱讀素養。研習資訊,28(4),57-74。
黃藍億(2005)。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大一學生英文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葉映琪(2004)。台灣高中學生對於合作學習英語教學活動之看法。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葉惠如(2012)。國中數學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葉順宜(2012)。檔案評量應用於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詹偉佳(2001)。閱讀活動在國小英語教學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38,8-11。
詹麗馨(1997)。口語教學--善用Pair Work。敦煌英語教學雜誌,14,23-25。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趙鎮洲(1992)。如何增強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國教世紀,27(4),33-37。
劉志豪,卓淑梅(2012)喚回自己成為教師的熱情與使命-學習共同體之啟發與應用。教師天地,180,82-83。
劉沛琳(2008)。概念構圖理解策略在大學英文閱讀教學之成效。課程與教學季刊,11(4),137-162。
劉欣佩(2012)。閱讀資源、課堂秩序與閱讀態度對閱讀素養之影響─以PISA 2009臺灣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青欣(2003)。國小英語教學實行合作學習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素真(2011)。閱讀教學策略、閱讀策略與閱讀態度對閱讀素養之影響-以 PISA 2009臺灣為例。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12)。日本中小學「單元教學研究」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121-147。
潘和(2000年9月7日)。IRA推動閱讀有一套。中國時報,開卷版。
蔡姿娟(2004)。合作學習教學法對高三學生英語閱讀理解及態度之效益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3,261-283。
蔡洧君(2007)。運用合作學習於國小英語教學之實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惠如(2012)。運用概念構圖提升教育優先區的國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淑惠(2013)。實踐學習共同體的關鍵:教師領導之論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6),150-152.
學習領導與學習共同體計畫辦公室(2013)。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手冊1.0版。2013年7月31日,取自:https://www.copy.com/s/vBIOOtBxfC93DVQW/%E5%AD%B8%E7%BF%92%E9%A0%98%E5%B0%8E%E4%B8%8B%E7%9A%84%E5%AD%B8%E7%BF%92%E5%85%B1%E5%90%8C%E9%AB%94%E6%89%8B%E5%86%8A1.0%E7%89%88%E4%B8%89%E5%88%B7.pdf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賴銳霞(2002)。合作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國語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戴維揚(2006年4月)。閱讀素養與多元評量機制。2006英語教學與評量國際研討會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大禮堂國際會議廳。
薛雅慈(2014)。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1),101-140。
謝孟潔(2003)。英語閱讀理解策略之探討-以三位國中生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政雄、林淑珍(2011)。中等學校數課程教氣氛與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第13屆中小學及幼稚(兒)園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臺北市。
謝寶煖、邱雅暖(2001)。行動研究及其在圖書館之應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訊,69,82-104。
鍾鳳香(2005)。合作學習對國小兒童閱讀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簡菲莉(2012)。翻轉學習風景的學校圖像-2012日本學習共同體見學參訪報告。日本參訪心得報告,無編號,未出版,台北市。
蘇梅儀(2011)。合作學習融入英語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Adams, M.(1990). Beginning to read: Thin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int.Cambridge, MA: MIT Press.
Arends, R. I.(2004). Learning to teaching (6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Bertrand, J(2009). Working in pairs and groups. .London : British Concil LearnEnglish.
Available:http://www.teachingenglish.org.uk/language-assistant/primary-tips/working-pairs-groups
Chall, J.S.(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lark, C.M.& Peterson, P.L. (1986).Teachers’ thought process. In M. C. Whittro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255-298. New York, NY:Macmillan.
Dechant, Emerald. (1991).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reading: An interactive model.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DeFord, D. (1985). Validating a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in reading instruction.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 351-367.
Gardner, R. and W. Lambert.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Gillies, R. M. & Ashman, A. F. (2000).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the lower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4(1), 19-27.
Perret, K.M. (2012, March 21). Think-pair-share variations.〔Web log comment〕. Retrieved from http://learningisgrowing.wordpress.com/2012/03/21/think-pair-share-variations/
Jacob, E. (1999).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Contex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Johnson D. W., & Johnson, R.(1989).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Kintsch, W., & Van Dijk, T.A. (1978). Toward a model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85(5), 363-394.
Laberge, D., & Samuels, S. (1974). Toward a theory of 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reading. Cognitive Psychology, 6, 293-323.
Lyman, F. (1981). The Responsive Classroom Discussion: The Inclusion of All Students.Mainstreaming Diges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D.
Maxim, G. W. (2006). Dynamic social studies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 : inspiring tomorrow's social scientists(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McCelland, J.& Rumelhart, D. (1981). An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context effects in letter perception: part 1. An account of basic findings. Psychological Review, 88(5), 375–407.
McIntyre, E., & Pressley, M. (Eds.) (1996). Balanced i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skills in whole language. Norwood MA: Christopher-Gordon.
Panitz, T. (1999). The motivational benefi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 Theall (Ed.),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o. 78. The Motivation Within 59-67.  New York: Wiley.
Purcell-Gates, V. (1995). Other people's words: The cycle of low literacy.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urcell-Gates, V. (1996). Stories, coupons, and the TV Guid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me literacy experiences and emergent literacy knowledge.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1, 406-428
Purcell-Gates, V. (1997). Other people's words: The cycle of low lite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utman, R. (1996). Literacy at the crossroad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Ruddell, R. B., & Boyle, O. F. (1989). A study of cognitive mapping as a means to improve comprehension of expository text.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29(1), 12–22.
Snow, C., Burns, M., & Griffin, P. (1998). Preventing reading difficulties in young childre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Available: http://books.nap.edu/catalog/6023.html
Skinner, E. A., Kindermann, T. A., & Furrer, C. (2009).  A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 on engagement and disaffection: Conceptualizaton and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articipation in academic activities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9, 493-525.
Slavin, R. E.(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lavin, R. E.(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 nd ed. ).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Smith, F. (1971). Understanding read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ole, V. John-Steiner,S. Scribner,& E. Souberman(Ed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gfield, A. (1997).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and reading engagement. In J. T. Guthrie & A. Wigfield (Eds.), Reading engagement: Motivating readers through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p. 14–33).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