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322412400
DOI 10.6846/TKU.2013.00480
論文名稱(中文) 運用創造性問題解決法融入創意競賽以培養國中生科技創造力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Applying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into Creativity Contest to Improv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吳曜安
研究生(英文) Yao-An Wu
學號 70073026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21
論文頁數 29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雅萍(picasso@mail.tku.edu.tw)
委員 - 賴阿福(lai@tmue.edu.tw)
委員 - 陳慶帆(cfchen@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創造性問題解決法
創意競賽
科技創造力
關鍵字(英) 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Creativity contest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因應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所趨,科技之國更應落實科技教育以培養創意學子予奠定國家基石。研究者執教近十年,深感國中教育教學僵化以致學子缺乏創意刺激與變通能力,時至十二年教改之際,研究者以此為契機,將創意競賽融入教學課程,並試圖培養國中生科技創造力之表現。
本研究的目的在了解不同型式的創造性問題解決(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CPS)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對培養國中生科技創造力之影響。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國中二年級三班共94人為研究對象,區分成Web-CPS組、CPS組與傳統教學組。每組再依據其國二上學期自然科段考成績的平均值區分為科學程度高分組、中分組與低分組三種層次,探討教學法與科學程度在科技創造力表現的交互作用,以及不同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表現之影響。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科技創造力測驗(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est,TCT)」與「情境式科技創造力測驗(Situation-based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est,STCT)」,採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TCT與STCT的前測為共變量,並以TCT與STCT的後測為依變項進行二因子共變數分析。另以創意競賽共識評量(Consensus Assessment Techniques,CAT)評量創意產品,再輔以教室觀察記錄、活動記錄表與半結構訪談作為學習歷程之探討,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不同型式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的影響情形
(一)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有顯著的交互作用。
(二)對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而言,CPS教學法優於傳統教學法;對中分組而言,CPS教學法優於Web-CPS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對低分組而言,Web-CPS教學法優於CPS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
(三)對Web-CPS教學法而言,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在科技創造力的表現優於中分組;對CPS教學法而言,高分組與中分組均優於低分組;對傳統教學法而言各組間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型式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法對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與精進力的影響情形
(一)流暢力: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對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而言,CPS教學法優於傳統教學法;對中分組而言,CPS教學法優於Web-CPS教學法;對低分組而言,Web-CPS教學法優於CPS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
(二)變通力: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對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而言,Web-CPS教學法與CPS教學法均優於傳統教學法;對中分組而言各組間無顯著差異;對低分組而言,Web-CPS教學法優於CPS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
(三)獨創力: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以自然科領域程度而言,高分組在獨創力的表現優於中分組與低分組。
(四)精進力: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以自然科領域程度而言,高分組與中分組在精進力的表現優於低分組。
三、不同型式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法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的影響情形
(一)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有顯著的交互作用。
(二)對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而言,Web-CPS教學法與CPS教學法均優於傳統教學法;對中分組而言,各組間無顯著差異;對低分組而言,Web-CPS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優於CPS教學法。
(三)對Web-CPS教學法而言,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在情境式科技創造力的表現優於中分組與低分組;對CPS教學法而言,高分組優於中分組,中分組又優於低分組;對傳統教學法而言高分組與中分組優於低分組。
四、創造性問題解決法融入創意競賽之學習歷程
(一)整體而言Web工具提高了學習意願並增進了合作與互動,而自然科領域程度高中分組對CPS的學習情況均優於低分組。
(二)創意競賽實作評量部份,以教學法而言,在「思維多樣性」、「變通反應力」、「思維可行性」三個向度與總分上Web-CPS教學法與CPS教學法均優於傳統教學法。
英文摘要
As 21st century is knowledge economy era and Taiwan is known for its technological power in the world, technology education becomes an essential part of curriculum design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During my ten-year teaching experience, I have seen how our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renders our students incapable of being creative and responsive in class. With the approach of twelve-year public education program, it is about time to incorporate creativity competition in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develop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how various types of 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his study adopt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The subjec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are 94 eighth graders from three different classes. The subjec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Web-CPS, CP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based on the mean score of monthly exams in natural science, students in each group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high, medium, and low. There are two intentions in this strategy. One is to explore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levels of science 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and the other is to investigate how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ffect students’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he research skills adopted in this study are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est and situation-based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est, designed by the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The pretest of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est and situation-based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est acts as the covariates; while the posttest plays the role as the dependable variables for two-way ANCOVA. Besides, consensus assessment techniques are also used to assess students’ creative products. It is conducted along with classroom observation, activity records, and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shown as follows:
1.	Effects on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by different types of 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CPS) teaching methods:
(a)	There is significant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methods and levels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b)	As for the high-level group, CPS teaching method surpass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medium-level group, CPS outranges Web-CP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for low-level group, Web-CPS is the best among three teaching methods. 
(c)	As far as Web-CPS is concerned, the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performed by high-level group in natural science is better than that performed by medium-level group. And with respect to CPS, both high and medium level groups are superior to low-level group.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shown when concern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2.	Effects on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by different types of 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CPS) teaching methods:
(a)	Fluency: There is significant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methods and levels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As for the high-level group, the CPS teaching method surpass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medium-level group, CPS outranges Web-CPS; for low-level group, Web-CPS is the best among three teaching methods. 
(b)	Flexibility: There is significant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methods and levels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As for the high-level group, both Web-CPS and CPS teaching methods surpas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medium-level group,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low-level group, Web-CPS is the best among three teaching methods.
(c)	Originalit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methods and levels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As for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high-level group performs the best.
(d)	Elaborat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methods and levels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As for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high-level and medium-level groups perform better than low-level group.
3.	Effects on Situation-based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Test (STST) by different types of Creativity Problem Solving (CPS) teaching methods:
(a)	There is significant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methods and levels of educ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b)	As for the high-level group, Web-CPS and CPS teaching methods surpas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medium-level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presented; for low-level group, both Web-CP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perform better than CPS.
(c)	As far as Web-CPS is concerned, the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performed by high-level group in natural science is better than that performed by medium-level and low-level groups. And with respect to CPS, high-level is better than medium-level, and medium-level is better than low-level. And concern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high-level and medium-level groups perform better than low-level group. 
4.	Learning process of creativity contest integrated by CPS:
(a)	On the whole, Web 2.0 increases learning intention and enhances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addition, the state of learning performed by high and medium levels is superior to that performed by low level.
(b)	As for teaching methods adopted in 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in creativity contest, Web-CPS and CPS ar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respect to the overall score in three different dimensions-intellectual diversity, flexible reaction capacity, and intellectual feasibili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創造力之理論與意涵	13
第二節	科技創造力之理論與意涵	37
第三節	創造性問題解決法意涵與教學	89
第四節	創意競賽現況分析	10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1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11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2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2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34
第五節	教學設計	139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150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155
第一節  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的影響	155
第二節  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各向度的影響(一)	173
第三節  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各向度的影響(二)	204
第四節  教學法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的影響	216
第五節  量化資料總整理	235
第六節  創造性問題解決法融入創意競賽之學習歷程	2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57
第一節  結論	257
第二節  建議	264
參考文獻	267
中文部分	267
英文部分	271
附錄一 創意競賽活動說明書	275
附錄二 創意競賽計劃書	280
附錄三 活動記錄單	281
附錄四 科技創造力評量表	282
附錄五 教室觀察記錄	283
附錄六 學習單	284
附錄七 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288
附錄八 課程規劃表	289
附錄九 CPS教學模式說明表	290
附錄十 量表授權同意書	291
附錄十一 GLOGSTER教學PPT	293


 
表目錄
表2-1-1 創造力四P的內涵與概念	24
表2-1-2 創造力五力的內涵	25
表2-1-3 Wallas創造歷程模式的思考運作要素	27
表2-1-4 近年學者對創造力人格特質的理論	29
表2-2-1 科技創造力內涵分析	47
表2-2-2 Amabile(1983)創造力成分模式	56
表2-2-3 Csikszentmihalyi三指標系統模式概念	59
表2-2-4 Sternberg創造力本質說六種資源概念	63
表2-2-5 Hocevar 和 Bachelor創造力評量工具分類表	71
表2-2-6 Cropley的匯合觀點創造力	72
表2-2-7 國內外科技創造力評量工具比較表	73
表2-2-8 科技創造力評量項目分析	78
表2-2-9 國內科技創造力相關研究	79
表2-3-1 CPS各階段發展時期分析表	90
表2-3-2 創造性問題解決研究議題表	101
表2-3-3 近年來國內創造性問題解決相關研究	104
表2-4-1 創意競賽預先製作與現場製作的優缺點	111
表2-4-2 國內創意競賽分類表	112
表2-4-3 國內創意競賽評量要項	113
表3-1-1 實驗變項項目整理表	118
表3-1-2 實驗設計模式	120
表3-2-1 各項教學處理人數表	121
表3-2-2 自然科領域程度分組人數	121
表3-3-1 科技創造力評量項目、內涵與比重	129
表3-3-2 科技創造力評量表	130
表3-3-3 科技創造力評量表各項目總分的肯德爾和諧係數	131
表3-3-4 各班的和諧係數	131
表3-4-1 創意競賽簡介與生活科技先備技能教學	136
表3-4-2 創意競賽之課程設計	137
表3-5-1 Web-CPS與CPS教學模式交互配合關係	139
表3-5-2 Web-CPS教學法與CPS教學法腦力激盪會議流程	142
表3-5-3 屬性列舉法範例:五峰巨塔	143
表3-5-4 Web-CPS教學法教學活動計畫表	144
表3-5-5 CPS教學法教學活動計畫表	147
表3-6-1 質性資料分析處理編碼對照表	153
表4-1-1 各種教學法與自然科程度在科技創造力前後測描述性統計	155
表4-1-2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科技創造力測驗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156
表4-1-3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科技創造力測驗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57
表4-1-4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敘述統計	158
表4-1-5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58
表4-1-6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敘述統計	159
表4-1-7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59
表4-1-8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學生科技創造力測驗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60
表4-1-9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學生科技創造力測驗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60
表4-1-10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在不同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測驗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161
表4-1-11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敘述統計	161
表4-1-12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61
表4-1-13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學生科技創造力測驗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62
表4-1-14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學生科技創造力測驗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62
表4-1-15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在不同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測驗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163
表4-1-16 Web-CPS教學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敘述統計	163
表4-1-17 Web-CPS教學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64
表4-1-18 Web-CPS教學組學生科技創造力測驗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64
表4-1-19 Web-CPS教學組學生科技創造力測驗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64
表4-1-20 不同自然領域程度在Web-CPS教學下對科技創造力後測影響之差異情形	165
表4-1-21 CPS教學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敘述統計	166
表4-1-22 CPS教學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66
表4-1-23 自然科領域程度單純主要效果考驗CPS教學組學生科技創造力測驗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66
表4-1-24 CPS教學組學生科技創造力測驗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67
表4-1-25 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在CPS教學組下對科技創造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167
表4-1-26傳統教學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敘述統計	168
表4-1-27傳統教學組科技創造力測驗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68
表4-1-28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在科技創造力測驗前後測t檢定總整理	169
表4-1-29 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測驗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之總整理	169
表4-1-30 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科技創造力測驗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之總整理	170
表4-2-1 各種教學法中不同自然程度學生流暢力前後測描述性統計	173
表4-2-2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流暢力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174
表4-2-3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流暢力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75
表4-2-4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之流暢力後測敘述統計	175
表4-2-5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流暢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76
表4-2-6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之流暢力後測敘述統計	176
表4-2-7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流暢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77
表4-2-8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學生流暢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77
表4-2-9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學生流暢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77
表4-2-10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在不同教學法對流暢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178
表4-2-11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之流暢力後測敘述統計	179
表4-2-12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流暢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79
表4-2-13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學生流暢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79
表4-2-14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學生流暢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80
表4-2-15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在不同教學法對流暢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180
表4-2-16 Web-CPS教學組流暢力後測之敘述統計	181
表4-2-17 Web-CPS教學組流暢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81
表4-2-18 CPS教學組流暢力後測之敘述統計	182
表4-2-19 CPS教學組流暢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82
表4-2-20 CPS教學組學生流暢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82
表4-2-21 CPS教學組學生流暢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83
表4-2-22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在CPS教學組下對流暢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183
表4-2-23傳統教學組流暢力後測之敘述統計	184
表4-2-24傳統教學組流暢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84
表4-2-25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在流暢力前後測t檢定總整理	185
表4-2-26 教學法對流暢力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之總整理	185
表4-2-27 自然科領域程度對流暢力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之總整理	186
表4-2-28 各種教學法中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學生變通力前後測描述性統計	189
表4-2-29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變通力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190
表4-2-30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變通力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90
表4-2-31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之變通力後測敘述統計	191
表4-2-32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變通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91
表4-2-33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之變通力後測敘述統計	192
表4-2-34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變通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92
表4-2-35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之變通力後測敘述統計	193
表4-2-36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變通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93
表4-2-37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學生變通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94
表4-2-38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學生變通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94
表4-2-39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在不同教學法對變通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195
表4-2-40 Web-CPS教學組變通力後測之敘述統計	195
表4-2-41 Web-CPS教學組變通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95
表4-2-42 Web-CPS教學組學生變通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96
表4-2-43 Web-CPS教學組學生變通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96
表4-2-44 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在Web-CPS教學組下對變通力後測影響之差異情形	197
表4-2-45 CPS教學組變通力後測之敘述統計	197
表4-2-46 CPS教學組變通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97
表4-2-47 CPS教學組學生變通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198
表4-2-48 CPS教學組學生變通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198
表4-2-49 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在CPS教學組下對變通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199
表4-2-50傳統教學組變通力後測之敘述統計	199
表4-2-51傳統教學組變通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99
表4-2-52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在變通力前後測t檢定總整理	200
表4-2-53 教學法對變通力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之總整理	201
表4-2-54 自然科領域程度對變通力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之總整理	201
表4-3-1 各種教學法中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學生獨創力前後測描述性統計	204
表4-3-2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獨創力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205
表4-3-3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獨創力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06
表4-3-4 自然科領域程度各組學生獨創力後測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207
表4-3-5 自然科領域程度各組學生獨創力後測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表	207
表4-3-6 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獨創力後測影響之差異情形	207
表4-3-7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在獨創力前後測t檢定總整理	208
表4-3-8 自然科領域程度在獨創力的主要效果考驗表	209
表4-3-9 各種教學法中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學生精進力前後測描述性統計	210
表4-3-10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精進力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211
表4-3-11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精進力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11
表4-3-12 自然科領域程度各組學生精進力後測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212
表4-3-13 自然科領域程度各組學生精進力後測調整後平均差異事後比較表	212
表4-3-14 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對精進力後測影響之差異情形	213
表4-3-15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在精進力前後測t檢定總整理	214
表4-3-16 自然科領域程度在精進力的主要效果考驗表	214
表4-4-1 各種教學法中不同程度在情境式科技創造力測驗前後測描述性統計	216
表4-4-2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217
表4-4-3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18
表4-4-4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敘述統計	219
表4-4-5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19
表4-4-6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220
表4-4-7 自然科領域程度高分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220
表4-4-8 高分組在不同教學法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221
表4-4-9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敘述統計	221
表4-4-10 自然科領域程度中分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21
表4-4-11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敘述統計	222
表4-4-12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22
表4-4-13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223
表4-4-14 自然科領域程度低分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223
表4-4-15 低分組在不同教學法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224
表4-4-16 Web-CPS教學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敘述統計	224
表4-4-17 Web-CPS教學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25
表4-4-18 Web-CPS教學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225
表4-4-19 Web-CPS教學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225
表4-4-20 不同自然科領域程度在Web-CPS教學下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後測影響之差異情形	226
表4-4-21 CPS教學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敘述統計	227
表4-4-22 CPS教學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27
表4-4-23 CPS教學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227
表4-4-24 CPS教學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228
表4-4-25 不同程度在CPS教學下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後測影響差異情形	228
表4-4-26 傳統教學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敘述統計	229
表4-4-27 傳統教學組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29
表4-4-28 傳統教學組學生調整後平均數及標準誤差	230
表4-4-29 傳統教學組學生情境式科技創造力調整後平均差異的事後比較	230
表4-4-30 不同程度在傳統教學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後測影響之差異情形	231
表4-4-31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在情境式科技創造力前後測t檢定總整理	231
表4-4-32 教學法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之總整理	232
表4-4-33 自然科領域程度對情境式科技創造力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之總整理	233
表4-5-1 各種教學法中自然科領域程度在科技創造力、科技創造力各向度與情境式科技創造力的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總表	235
表4-5-2 不同型式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交互作用總整理	236
表4-5-3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之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總整理	237
表4-5-4 教學法與自然科領域程度之主要效果考驗總整理	238
表4-6-1 各種教學法中科技創造力評量各向度與總分的描述性統計	245
表4-6-2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246
表4-6-3 「思維多樣性」、「變通反應力」、「思維可行性」與「總分」的多重事後比較摘要表	247
表4-6-4 各種教學法中科技創造力測驗前後測描述性統計	248
表4-6-5 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組內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249
表4-6-6 變異數同質性考驗Levene檢定	249
表4-6-7 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49
表4-6-8 各種教學法對科技創造力之事後比較表	250

 
圖目錄
圖2-1-1 問題解決的資訊心理過程	18
圖2-1-2 生產與探究創造性認知模式	19
圖2-1-3 Simmonton創造力環境影響觀	22
圖2-1-4 Clark的創造力環	23
圖2-1-5 Olson的創造性力行問題解決法的過程	28
圖2-1-6 葉玉珠創造力的定義	34
圖2-2-1 Millinger的創意環	41
圖2-2-2 科技創造力的整體架構分析	48
圖2-2-3 Amabile 對創造力的交互作用觀點	49
圖2-2-4 Amabile(1996)修正後創造力成分模式架構圖	57
圖2-2-5 Csikszentmihalyi的三指標系統模式	60
圖2-2-6 Gardner創造力互動觀	61
圖2-2-7 Sternberg的創造力三元說	62
圖2-2-8 Sternberg 和 Lubart的創造力投資理論	64
圖2-2-9 Lubart的創造力多變項取向圖示	65
圖2-2-10 葉玉珠的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	66
圖2-2-11 葉玉珠的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	68
圖2-2-12賴聲川的創意金字塔圖	69
圖2-2-13 科學創造力結構模型	75
圖2-3-1 Parnes五階段CPS模式	93
圖2-3-2 Isaksen和Treffinger六階段CPS模式	94
圖2-3-3 1992年版的三成份六階段CPS模式	95
圖2-3-4三成份彈性循環的CPS模式	96
圖2-3-5 2000年版的系統化CPS模式	97
圖2-4-1 創意競賽分類圖:依作品完成時間	110
圖3-1-1研究架構圖	115
圖3-2-1研究對象分組圖	122
圖3-3-1  STCT十項工具示意圖	126
圖3-3-2  STCT的評分標準	127
圖3-4-1為三種實驗處理的分項說明	134
圖3-4-2 研究流程圖	13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編輯部(2012)。天下雜誌教育特刊:十二年國教。台北: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編輯部(2012)。親子天下第33期、34期、35期。台北:天下雜誌。
毛連塭、郭有適、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台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台北:台北市政府。
朱延智(2010)。高科技產業分析。台北:五南。
朱益賢(2006)。從科技素養到科技創造力。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8),1-2。
伍建學、洪國勳(2002)。淺談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績優學生學習經驗。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5(7),36-39。
何宜軒(2006)。透過網路化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以培養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24-127。
吳俊明(2010)。資訊科技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學習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台灣教育,614,2-8。
吳雅萍(2008)。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吳靜吉(主持人)。培育終身的創造力(2008)創造力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
吳靜吉(2004)。創意氛圍與創造力的培育。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7月10日。http://www.ycwgy.com/yjs/Article/Print.asp?ArticleID=59
吳慧貞(2011)。心智繪圖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及學習動機提升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吳怡瑄(2002)。主題統整教學,教室氣氛,年級及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Robert J.Sterberg編。創造力I&II:理論&應用。台北:五南。
李大偉、張玉山(2000)。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3(9),9-16。
李大偉、張玉山(2000)。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3(10),7-16。
李大偉(2002)。技術創造力量表建構之研究。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1-2522-S-003-018。
李大偉、張玉山、游光昭、李雅玲(2009)。不同的範例展示及實作經驗對國中生科技創造力的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4),1-27。
李雅怡(2003)。年級、城鄉別、出生序、建設性思考、情緒能力與國小高年級學通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堅萍( 2006)。培育科技創造力應重視實作技能的教學與自我效能的激發。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8),21-28。
李隆盛(2005)主編。生活科技概論-科技與生活科技(頁2-34)。台北市:心理。
余佩珊(2007)。換個創意去投資!:導評「不同凡想」。台中:創造力動力學習中心。
金偉燦(2005)。藍海策略。台北:天下文化。
林思彤(2008)。創造力的匯合觀點與影響因素。T&D飛訊,70,1-19。
林彥志、朱益賢(2006)。從生活科技領域製造教材分析探討科技創造力的啟發。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8),29-42。
林彥志(2009)。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評量工具發展之研究-以科技產品類科技競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5)。創造力的測量與共識衡鑑。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30,233-256。
邱皓政等(譯)(2008)。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Mark A. Runco著)。台北:心理。
周家卉(2008)。D & T 課程提升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文東(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設計與評估。科學教育學刊,11(4),404-430。
洪榮昭、蔡志敏、李岷憲(2011)。科學與科技競賽相關活動之辦理-以活動理論觀點進行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1,159-192。
洪蘭(譯)(1999)。不同凡想-在一窩蜂文化中開拓創造力(Robert J.Sterberg & Todd I.Lubart 著)。台北:遠流。
侯淑鳳(2008)。從席氏(Csikszentmihalyi)的系統模式看視覺藝術的創造力。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靖岳(2011)。國中生智力因素、創意認知與科技創造力表現之關連性研究-以創意燈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有遹(2001)。文藝創造心理學。台南:復文。
孫大川(譯)(1990)。人的潛能和價值(Maslow著)。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世慧(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五南。
張玉山(2000)。科技創造力教學模式在勞作課程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3(12),20-28。
張玉山(2003)。虛擬團隊之創造力研究-以師院勞作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玉山(2006)。創造力導向的網路化問題解決活動設計-生活科技課程的實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5),48-64。
張昌財編(2012)。科技管理。新北市:全華圖書。
張育禎、張玉山(2008)。以體驗式提問引導國小學生創新設計-以「后羿射日」單元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1(7),37-50。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陳文玲(2006)。越旅行越裡面:結構一條人尋找自己的創意。台北:心靈工坊。
陳世彬(2001)。知識管理之探究-我國政府研考部門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昭儀(2006)。台灣傑出科學家之創造與生涯歷程。台北市:五南。
陳誼娉(2008)。專題導向學習運用在國中生活科技創造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學志等人(2009)。擴散性思考與聚斂性思考的交會:有限解答之擴散性思考測驗之編制與信校度檢驗。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4),29-61。
陳龍安(200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葉玉珠(2004)。「科技創造力測驗」的發展與常模之建立。測驗學刊,51(2),127-162。
葉玉珠(2005)。影響國小兒童科技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發展。師大教育學報,52(2),29-54。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心理。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台北市:教育部。
曾志朗(2004)。人人都是科學人。台北:遠流。
曾若蘭(2009)。國中生活科技創造力表現相關因素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瑞蓮(2010)。從百變塑膠特展規劃談運用博物館啟發學生科技創造力的可能。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3(2),P.17~P.26
湯偉君、邱美虹(1999)。創造性問題解決(CPS)模式的沿革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223,2-20。
楊智先(2010)。正向心理學脈絡下的創造力教育實踐:從希望理論談起。北縣教育,70,56-59。
詹志禹(2003)。課程創新與教師的自我創化。教育資料集刊,28,145-173。
蔡玉瑟、張妤婷、曾俊鋒(2008)。CPS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域學習態度、創造力、後設認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2(2),35-59。
蔡秉恆(2008)。運用資訊問題解決策略培養科技創造力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淑君(2010)。創造力競賽活動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創造傾向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勝安(2008)。科技競賽過程中自我知覺社會環境因素對學生科技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蔣國英(譯)(2007)。創意心理學(T. Lubart 著)。台北市:遠流。
鄭英耀、劉昆夏、張川木(2007)。國小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效果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5(5),565-591。
鄭怡芳(2004)。國小學童解釋形態、領域知識、創意生活經驗與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世南、郭誌光(2001)。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資優教育季刊,81,1-7。
劉世南、郭誌光(2002)。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演進的省思。資優教育季刊,85,20-30。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台北:天下雜誌。
謝甫佩、洪振方(2006)。從匯合的觀點探討科學創造力的評量。科學教育月刊,291,11-23。
謝明城(2007)。國小學童思考風格與科技創造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蕭顯勝、洪琬諦、伍建學(2009)。以網路遊戲實施科技創造力教學之研究。藝術學報,84,93-116。
蘇明進(2012)。十二年國教之創新教學。台北市:天下雜誌編輯部。
魏炎順(2005)。解構與科技創造力的實現。生活科技教育月刊,28(5),2-9。

英文部分
Adams, K. (2005).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Amabile,T.M.(1983).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mabile,T.M.(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Oxford: Westview Press,Inc.
Amabile,T.M., Constance N. H., & Steven, J. K.(2002). Creativeity under the gu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8), 52-61.
Amabile,T.M., Barsade, S. G., Mueller, J. S., & Staw, B. M.(2005). Affect and Creativity at work.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0(3), 367-403.
Besemer, P. S. & O’Quin, K.(1986). Analyzing of creative products:refinement and test of a judging instrument.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0(2), 115-126.
Bjorkman, H. & Zika-Viktorsson, A. (2007). Let’s get more creative! About creative climate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Brophy, D. R. (2006). A c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efforts to creatively solve contrasting types of problem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8(3), 293–315.
Chen, L. A.(2006). Philosophy & Practice on Design of Creative Thought (Thinking) Teaching Activities. School teachers’ World, 144, 4-13.
Clark, B.(1983). Growing up gifted(3rd ed.). Columbus, OH: Merrill.
Cropley, A. J. (2001).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educators. Lodon, UK:Kogan Page.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Y: Harper Collons.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313-335).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ldhusen, J.F. & Goh, B.E.(1995). Assessing and assessing creativity:An intergrative review of theory.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3), 231-247.
Gallagher, J.J. (1994). Teaching the gifted child(4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Gardner, H. (1993). Creating minds. New York : Basic Books.
Giangreco, M. F. (1993). Using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methods to include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in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 activities.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4(2), 113-135.
Gruber, H.E., & Wallace, D.B.(1993). Special issue: Creativity in the moral domai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6(1&2), 1-200.
Hokanson, B. (2006). Creativity in the design curriculum. Journal of Visual Literacy, 26(1), 41-52.
Hu, W., & Adey, P. (2002). A Scientific Creativity Test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4(4), 389-404.
Janassen, D. ,Howland, J. L. & Marra, R. M. (2012). Meaningful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4th ed). Boston: Pearson, c2012.
Lubart ,T.I. & Getz, I. (1997). Emotion, metaphor,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Creative Research Journal, 10(4), 285-301.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449-4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linger, M. (2006). Creative connections. Retrieved August 5, 2012 from http://www.pipertrust.org/Common/Files/Creative%20Connections.pdf
Nichole, T. M. (1993). Effective of problem solving on different ability levels.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6632)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Scribner.
Persaud, R. (2007). Why teaching creativity requires mare thean just producing more ‘creativity’.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1), 68-69.
Peterson, R. E.(2002). Creativity and problem solving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Journal, 4, 20-26.
Puccio, G. J., Firestien, R. L., Coyle, C., & Masucci, C. (2006). A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PS training: A focus on workplace issu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15(1), 19-33.
Runco, M. A. (2004). Creativity. Psychol, 55, 657-687.
Scott, G., Leritz, L. E., & Mumford, M. D. (2004a). The effectiveness of creativity training: A quantitative review.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6(4), 361-388.
Simonton,D.K.(1977d). Genius and creativity: Selected papers. Greenwith, CT: Ablex.
Simonton, D. K. (1999). Creativity from a Historiometric Perspective, In Sternberg, R. J.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116-13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L.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7), 677-688.
Sternberg, R. J. (2000). Identifying and Developing Creative Giftedness. Roeper Review, 23(2), p60-65.
Sternberg, R. J.,& Zhang, L. F.(2005). Styles of Thinking as a Basis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44(3), 245-253.
Sternberg, R. J. (2006).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8(1), 87-98.
Starko, A. J.(2009).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 Schools of curious delight. New Jersey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Treffinger, D. J., Isaksen, S. G., & Dorval, K. B. (2004).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 Introduction(3rd Ed.). Center for Creative Learning.
Treffinger, D. J., Selby, E. C., & Isaksen, S. G. (2008).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problem-solving style: A key to learning and applying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Science Direct, 18, 390-401.
Ward, T. B., Smith, S. M., & Finke, R. A. (1999). Creative cognition.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189-21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rd, T. B. (2004). Cognition,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2), 173-188.
Ward, T. B. (2007). Creative Cognition as a Window on Creativity. Methods, 42(1), 28-37.
Yeh, Y. C. (2004).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s of three ecological systems on R & D employees'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6(1), 11-2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