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223431200
DOI 10.6846/TKU.2012.00604
論文名稱(中文) 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Case Study of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Tamkang Univers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賴映秀
研究生(英文) Ying-hsiu LAI
學號 69772024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07
論文頁數 14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錫珍(june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吳清山(shan@tmue.edu.tw)
委員 - 宋鴻燕(sunghy@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教師學習社群
教師專業發展
高等教育
關鍵字(英)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y
Facul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igher Educ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案學校教師社群之組成背景及運作情形、教師參與動機、教師學習社群對於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進而分析個案學校教師學習社群運作之困境,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深度訪談主,輔以文件分析,以立意取樣訪談99學年度參與教師學習社群之2位主領教師、6位教師成員,及1位行政人員。根據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壹、淡江大學教師社群之組成背景及運作情形
一、「由系所主導成立」及「由教師自行組成」為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組成的兩種組成方式;
二、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成員由單一系所,或兩系合作組成,主領教師皆為教授、副教授,並且以助理教授為主力;
三、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積極與外界進行學術交流,少有教與學的研究成果產出;
四、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之運作環境具有能長期經營之條件。
貳、淡江大學教師參與學習社群的動機
一、「想與同僚建立橫向的聯繫」、「想要進行教學分享」、「想與同儕進行合作學習」、「基於研究的需求」為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參與教師的參與動機;
二、由系所安排參與的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教師參與動機薄弱;自主參與的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參與教師參與動機強烈;
三、個人需求與學習社群主題相符者,參與動機較強。
參、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對教師的影響
一、「藉教學分享,增進教學能力」、「精進教師教學策略」、「協助教師充實教學內容」、「協助教師更了解學生需求」為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對於教師教學專業能力與知識的影響;
二、「尋求戰友,勇於面對八年條款」、「跨領域交流,激發學術火花」、「建立研究環境人脈及資訊流通管道」為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對於教師研究專業能力與知識的影響;
三、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對於教師的影響與教師參與動機相吻合。
肆、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運作之困境
一、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於制度管理層面遭遇「資源受限」、「教學抑或研究主題選擇兩難」之困境;
二、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於社群內部經營遭遇「資深教師參與熱忱呈現兩極化」、「缺乏自我檢視與專業引導」、「社群成果難以具體呈現」之困境。
英文摘要
A. This study aims are
(1)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of forming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y(FLC ), the operation of the FLCs in case school;
(2) To investigate the motivations of the members involved;
(3)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FLCs on community memb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4)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plights of FLCs in case school; 
(5) To offer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study results.
B. This study is adopted from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main deep interviews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In the sampling study of FLCs in academic year of 99 in case school, two leaders, eight community members and one staff who undertake community business are selected. 
C.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the following:
I. The background of forming FLCs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FLCs in case school
1.The ways of the FLCs’ members composing in Tamkang University are both established by the Department and formed by community members themselves.
2. FLCs members in Tamkang University are composed of a single Department or two Departments whose leaders are all professors or associate professors. Assistant professors are the main members.
3.The FLCs of Tamkang university engage mostly in academic exchang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but not many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SoTL) ” are brought out.
4.Th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of FLCs in Tamkang University has long-term management factors.
II. The participating motivations of FLCs members in Tamkang University include:
1. The ideas:
(1)To acquire a horizontal contacts with colleagues;
(2)To share about teaching;
(3)To cooperate the learning with peers;
(4) To base on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research.
2. The weak motivations Vs the strong ones :
The motivations of the community members who are arranged to attend FLCs by the Department are weaker than the ones who themselves are strongly willing to attend FLCs.
3. The motivation will be showed stronger when the individual needs match the FLC’s theme.
III. The influences on facultie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knowledge from FLC in Tamkang University
1. The influences on faculties’ teaching ability and knowledge include:
(1) By teaching sharing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ies;
(2) The enhancement of their teaching strategies;
(3) The supports of faculties to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4)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better. 
2. The influences on faculties’ researching ability and knowledge on include: 
(1) By seeking the parners to face the eight terms courageously;
(2) Communicating cross-disciplines to stimulate the spark of academy;
(3) Keeping contact with people to make themselves informed of what's happening around in the academic world. 
3. Th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community members’ motivations.
IV. The operational plights of FLCs in case school 
1. The plight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show the limited resources , the dilemma of selecting teaching themes and research topics. 
2.The plights of the internal operation show the division from the senior teachers’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the lack of self-examin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guide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outcomes embodi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之意涵與趨勢	9
第二節 教師學習社群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23
第三節 教師學習社群之相關研究	48
第四節 個案學校教師學習社群實施現況	5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64
第三節 實施程序	6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個案學校社群之組成背景及運作情形	71	
第二節 個案學校教師參與學習社群之動機	93
第三節 個案學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於教師之影響	97
第四節 個案學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困境	 106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29
壹、中文部分	129
貳、西文部分	138
附錄	145
附錄一: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訪談大綱(主領教師版)	145
附錄二: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訪談大綱(參與教師版)	146
附錄三:淡江大學教師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訪談大綱(行政人員版)	147表 次
表2-1 國內外學者對於「教師專業發展」之定義彙整表 ·················· 11
表2-2 國內外學者對於「教師學習社群」之定義彙整表 ·················· 26
表2-3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要素與特徵彙整表 ·························· 35
表2-4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支持性的環境彙整表 ························ 39
表2-5 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的比較 ···································· 47
表2-6 國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相關實證研究彙整表 ······················ 49
表2-7 98-100學年度「淡江大學教師精進教學專業成長社群」辦理情形 ···· 58
表2-8 98-100學年度「淡江大學教師精進教學專業成長社群」參與情形 ···· 59
表3-1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 62
表3-2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 64
表3-3 確保本研究信效度之作法 ······································ 69
表4-1 個案學校教師社群組成背景與運作情形彙整表 ···················· 91
表4-2 個案學校教師社群實際參與成員教師職級分配表 ·················· 9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2011)。會談技巧:教師專學習社群運作成功的關鍵。教育研究月刊,201,28-38。
丁琴芳(200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丁增銓(2007)。由「教師專業」談「精進教學能力」。社會學通訊期刊,63。檢索日期2011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3/63-44.htm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第七版),臺北市:五南。
王令宜(2004)。大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月刊,126,60-72。
王令宜(2009)。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的人際途徑─教師同儕輔導歷程與管理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78,25-37。
王秀槐(2007)。大學教與學的學術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6。2010年6 月6 日,取自http://ctld.ntu.edu.tw/epaper/?p=177
石兆蓮 (2002)。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芳盛(譯)(2004)。Joseph Murphy & Karen Seashore Louis著。對教育「新專業主義」之評估。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研究手冊(Hand 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nd ed.)(頁363-402)。臺北市:心理。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
何文純(2006)。國民小學社會資本與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30)。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烈(2004)。塑造組織學習文化: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的實踐。載於吳明烈(主編),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頁3-12)。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清(200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理論與政策,16(1),99-114。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A. L. Strauss & J. M. Corbin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嘉義縣:濤石。
吳俊憲 (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意涵、理論與推動策略。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實習輔導通訊,11,3-7。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專業化。教育研究月刊,112,164。
吳清山、林天祐(2010)。專業學習社群。教育研究月刊,191,125-126。
吳清基(1990)。教師與進修。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黃乃熒、吳武典、李大偉、周淑卿、林育瑋、高新建、黃譯瑩(2005)。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表現之標準訂定計畫。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委託。臺北市: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吳筱莉(2010)。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李佩玲(2002)。教師分級制對教師學習社群教師的觀點。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雙月刊,24(6),97-102。
李美葺(201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推動與成效分析。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振清(2006)。建立有效教學機制─教師發展是高等教育評鑑核心議題。評鑑雙月刊,3,9-12。
李婉玲(2005)。教師發展-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沈靜濤(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專業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宏欣(2009)。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周啟葶(2006)。以「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分析。臺師大中等教育期刊,579(5),94-113。
服務項目(無日期)。2011年11月10日,取自: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組網頁:http://tpd.tku.edu.tw/index_c.aspx
林劭仁(2006)。專業學習社群運用於師資培育自我評鑑之探究。中正教育研究,5(2),79-111。
林宏達(2009)。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概述-以美國德州經驗為例。中等教育,67(2),166-177。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2,99-109。
林瑞昌(2006)。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載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辦之「熱情卓越新典範」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7-76),臺北市。
林曜聖、簡宏江、李永烈譯(2010)。Michael Fullan原著。教育變革新意義。臺北市:華騰。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臺北市:師大書苑。
柯雅琪(譯)(2002)。E. C. Wenger和W. M. Snyder著。實踐社群──企業未開拓的領域。載於柯雅琪(譯),組織學習(Organational Learning)。臺北市:天下。
柳雅梅(譯)(2006)。Sylvia Mae Roberts, Eunice Zita Pruitt著。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 : 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洪明旭(2009)。促進教學知識社群參與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胡慧宜、吳清山(2010,6月)。喚醒專業熱情 樹立領導新典範:分散式領導觀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發展。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舉辦之「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7-314),臺北市。
計畫摘要(無日期)。2011年11月10日,取自淡江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網網頁:http://excellent.tku.edu.tw/planfeature.aspx
孫志麟(2008)。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學校行政,69,138-158。
徐惠東(2003)。國中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專業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高博銓(2009) 。學校教師學習社群發展的個案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2(1),61-74。
高傳晃 (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熏芳、曾培妮(2010)。Web2.0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臺灣教育,663,11-20。
張宇樑(2010)。學習型組織與數學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98,103-117。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國強(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張清濱(1997)。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13(6),2-9。
張媛甯、郭重明(2009)。教與學的學術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取徑。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2(2),21-38。
張媛甯、郭重明(2010)。大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71,194-213。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編 (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再版)。臺北市:教育部。
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王瓊珠(2009)。臺灣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啟動。教育研究月刊,201,5-27 。
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林美惠、李美穗、張清茂、韓桂英、黃麗蓉、王美惠、方珮玲、莊博雯、周景堯、林純如、謝曉慧(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領頭羊葵花寶典。臺北市:教育部。檢索日期2011年7月10日,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MAIN/Article/ArticleDetail.aspx?proid=A-2&aid=21
張德銳 (2001)。 共譜教師專業成長的新樂章-談同儕教練。中等教育,11(3),134-143。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1(1),61-90。
教育部(2008)。第二期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淡江大學(2011)。淡江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網。2011年11月5日,取自http://excellent.tku.edu.tw/
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2010年10月20日)。「淡江大學教師精進教學專業成長社群」補助名單和執行方式【公告】。新北市:淡江大學。2011年11月10日,取自淡江大學電子公文。
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2010年3月10日)。「淡江大學教師精進教學專業成長社群」補助名單和執行方式【公告】。新北市:淡江大學。2012年1月5日,取自淡江大學電子公文。
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2011年10月20日)。「淡江大學教師精進教學專業成長社群」補助名單和執行方式【公告】。新北市:淡江大學。2011年11月10日,取自淡江大學電子公文。
符碧真(2000)。教育擴張對入學機會均等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4,201-224。
符碧真(2008)。美國大學教師的專業成長對我國的啟示。載於彭森明主編,高等教育質的提昇:反思與前瞻(頁196-21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許媛翔(2010)。美國大學「教學中心」特性簡介。評鑑雙月刊,28,57。
郭木山(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教師社群協同反省的行動研究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如意(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學習社群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佩英(2009)。一起學習、一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0(3),68-88。
陳宜穎(2008)。大學教學傑出教師之教學實踐與教學發展。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陳延睿(2011)。大學教師社群展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昇飛(2004)。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建構主義在數學教育上的再思。臺中師院學報,18(2),71-87。
陳美玉(1997)。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麗文。
陳美玉(2002)。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2008)。教師學習-有效教學的關鍵動力。課程與教學11(1),173-191。
陳振興(2007)。國民小學實踐社群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碧祥(2001)。我國大學教師升等制度與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發展定位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163-208。
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 
陳燕嬌、范熾文(2007)。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49,189-210。
陳錫珍譯(2009)。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的知識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77,PP.83-89。
單位簡介(無日期)。2011年11月10日,取自: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組網頁:http://clt.tk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
程介明(2003)。學習的專業‧專業的學習:教師專業能力理念架構及教師持續專業發展。香港:香港師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
馮丰儀(2007)。校長領導如何協助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53,71-80。
馮鈺娟(2010)。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黃坤錦(2003)。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258。
黃怡雯(2008)。組織學習理論與其在學校行政的應用,教育行政雙月刊,55,15-31。
黃秋鑾(2009)。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淑苓(2005)。教師專業發的應然與實然。教育科學期刊,5(2),154-168。
黃雅萍(1998)。大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內涵與實施建議。教學科技與媒體,40,43-53。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楊承勳(2008)。教學知識社群推廣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楊振富(譯)(2002)。P. M. Senge著。學習型學校:第五項修鍊教育篇 獻給教育工作者 父母 以及關心教育的每個人(School that Learn: A fifth discipline fieldbook for educators, parents, and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臺北市:天下遠見。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蕙蘭(1999)。淡江大學教師教育專業成長之需求評估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廖年淼(2002)。技術校院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68,38-45。 
廖俞青(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社群與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廖美芬(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甄曉蘭(2004)。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頁53-72)。臺北市:學富。
認識淡江(無日期)。2011年11月10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foreign.tku.edu.tw/chinese/brief.asp
認識淡江(無日期)。2012年5月1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foreign.tku.edu.tw/chinese/mission.asp
趙宜媺(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趙金鈴(2000)。學習社群理念在教學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35,60-66。
劉宏鈺(2004)。組織學習的意涵與重要性。載於吳明烈(主編),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頁23-55)。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春榮(2003)。教師在訓輔知能的專業成長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75-188。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維琪(2010)。推動學生學習成果評量的機制。評鑑雙月刊,26,6-7。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臺北市:三民。
蔡進雄(2003)。學校領導的新思維:建立教師學習社群。技職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8,42-46。
蔡進雄(2004)。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國民中學教師學習社群之研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頁167-187),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臺北市:學富。
蔡進雄(2006)。從學習社群的觀點論校長專業發展。教育與發展,23(4),129-136。
蔡進雄(2009)。學校經營的新典範:論教師學習社群的建立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88,48-59。
學習與教學中心(無日期)。2011年11月10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clt.tk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
薛玉綢(2011)。國民小學實施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功能、困境與改進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論文,屏東市,未出版。
謝思琪(2003)。我國大學教師優質教學模式之探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頌沛、吳心楷(2008)。高中實習教師的實務參與及身分轉變:情境認知觀點的探討。科學教育學刊,16(2),215-237。
譚彩鳯(2011)。有效能教師學習社群之發展:香港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2),213-246。
蘇錦麗、浮絲曼(2010)。學習成效評估的另類方法:教師合作分析學生作業,評鑑雙月刊,27, 55-58。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貳、西文部分
	
Barth, R. S. (1990). Improving schools from within : Teachers, parents, and principals can make the differ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owman, R., Jr. (2002). Building community in academia. Contemporary Education, 72(1), 29-31.
Bryk A., Lee V., & Holland, P. (1993). Catholic schools and the common good. Boston, MA: Harvard.
Cox, M. D. (2004). Introduction to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97, 5-23. 
DuFour, R. (2004). What is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1(8), 6-11.
DuFour, R., & Eaker, 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Reston,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uFour, R., DuFour, R., Eaker, R., & Many, T. (2006). Learning by doing: A handbook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Duke, D. L., (1990). Setting goal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8), 71-76.
Ellinor, L. & Gerard, G.  (1998). Dialogue: Rediscover the transforming power of convers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Erffermeyer, E.S., & Martry, C.R.(1990). A quantified approach to evalu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through a goalsetting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3, 275-300.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 (no date). Retrieved July 3, 2011, from http://www.units.muohio.edu/flc/index.php
Feger, S., & Arruda, E. (200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Key themes from the literature. Providence, RI: The Education Alliance, Brown University.
Fullan, M. (1985). Change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 at the local level.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5(3), 390-421. 
Fullan, M., & Hargreaves, A. (1992).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The Falmer. 
Gaff, J. (1976). Toward faculty renewal.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George W., & Louis H. G.(1994). Pursuing a comprehensive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 Making fragmentation work.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2, 465-491.
Glathorn, A. A. (1987). 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eer-centered options for teacher growth. Educational Leardership, 45(3), 31-35.
Glowacki-Dudka, M., & Brown, M. P. (2007).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 New Horizons in Adult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21(1/2), 29-39. Retrieved March 7, 2011, from http://education.fiu.edu/newhorizons
Hord, S. (1997).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y of inquiry and improvement. Austin, TX: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Huffman, J. B., & Hipp, K. K. (2003). Reculturing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xford: Scarecrow Education.
Isaacs, W. (1999). Dialogue and the art of thinking together: A pioneering approach to communicating in business and in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Jackson, A. W., & Davis, G. A. (2000). Turning points 2000: Educating adolescents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Kilpatrick, S., Barrett M., & Jones T. (2003). Defin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crlra.utas.edu.au/files/discussion/2003/D1-2003.pdf
Kruse, S. D., Louis, K. S., & Bryk, A. (1995). An emerging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chool-based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Louis K. S., & Kruse S. D. (Eds.), Professionalism and community: Perspectives on reforming urban schools (pp. 23-42).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Layne, J., Froyd, J., Morgan, J., & Kenimer, A. (2002).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 Frontiers in Education, 2002. FIE 2002. 32nd Annual , 2(2), F1A-13- F1A-18.
Lieberman, A., Saxl, E. R., & Miles, M. B. (1988). Teacher leadership: Ideology and Practice. In A. Lieberman (Ed),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culture in schools (pp.148-166).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Little, J. W. (1990). The persistence of privacy: Autonomy and initiative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relation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1(4), 509-536. 
Little, J. W. (2003). Inside teacher community: Representations of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s College Board,105(6), 913-945.
Louis, K. S., Marks, H. M., & Kruse, S. D. (1996).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restructuring school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3 (4), 757-800.
M. Fcixas, & F. Zellweger (2010). Faculty development in context: Changing learning cultur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U.-D Ehlers & D. Schneckenberg (Eds), Changing cultures in higher education : Moving ahead to future learning (pp.85-102). Heidelberg, New York: Springer.
Marland, P. (1995). Implicit theories of teaching. In L. W. Anderso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p. 131–136). New York: Pergamon.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illis, B. J. (1994). Faculty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 : What it is and why we can't wai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2, 454-464.
Moston, R. E. (2008). Practices of a university learning community-graduate faculty member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pella, Minneapolis.
O’Neil, J. (1995). On schools as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 conversation with Peter Seng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2( 7), 20-23.
Petrone, M. C. (2004). Supporting diversity with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ross boundarie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97, 111–125.
Pinchot, G. (1998). An alternative to hierarchy. Leader to Leader. 10, 41-46.
Quinlan, K. (1998). Promoting faculty learning about collaborative teaching. College Teaching, 46, 43-47.
Richlin, L., & Essington, A. (2004). Overview of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ie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97, 26-39.
Scribner, J. P., Cockrell, K. S., Cockrell, D. H., & Valentine, J. W. (1999). Creating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in schools through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 evaluation of a school improvement proces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5(1), 130-160.
Senge, P. (1996). The ecology of leadership. Leader to Leader. 2, 18-23.
Sergiovanni, T. J. (2000). The lifeworld of leadership: Creating culture, community, and personal meaning in our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ulman, G. M., Cox, M. D., & Richlin, L. (2004). Institutional considerations in developing a faculty learning community program.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97, 41-49.
Slade, M. (2002). Listening to the Boys: FUIIE Research Collection number 5. Adelaide: Shannon Research.
Sparks, D. (1994). A paradigm shift in staff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5(4), 26-29.
Stenhouse, L.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m.
Stigler, J. W., & J. Hiebert (1999). the teaching gap: 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Free.
Stoll, L., McMahon, A., & Thomas, S. (2006). Identifying and leading effectiv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16 (5), 611-623.
The Center for Comprehensive School Reform and Improvement (no dat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Retrieved November 6, 2010, from http://www.centerforcsri.org/plc/index.html
Tindill, A. S., & Coplin, L. (1989). Evaluating staff development activities. Education Canada, 29(1), 16-23.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Wideen, M.F. (1987). Perspectives on staff development . In M.F. Wideen (Ed.). Staff Development for School Improvement (pp.1-16). New York: The Falmer.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