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108284400
DOI 10.6846/TKU.2011.00489
論文名稱(中文) 影響台灣企業員工派赴大陸意願之因素
論文名稱(英文)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of Taiwanese Corporation Employees Working in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全球華商經營管理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Global Chinese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蔡承志
研究生(英文) Chen-Chih Tsai
學號 79867015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5
論文頁數 11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谷峻(vaughn@mail.tku.edu.tw)
委員 - 黃曼琴
委員 - 羅雁紅
關鍵字(中) 派外意願
環境因素
動機
能力
組織支持
關鍵字(英) Relocation willingness
Environmental Reason
Motivation
Capability
Company suppor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灣面對全球化競爭,對於派外人員一般較多注意的是培養語言能力與專業技術能力,但卻常常忽略同樣重要的隱性能力,例如關係建立、壓力容忍能力等。根據國際外派服務公司一項長達十六年的調查發現,第一次外派的人當中,因為「個人適應不良」而提早離開的比例高達67%,「能力不足」比例高達59%。適應不良背後代表正是許多專業以外的移動能力,例如彈性、跨文化溝通能力等。
    本研究對象是以母公司設立於台灣,業務範圍涵蓋中國及台灣兩岸地區,以其員工為研究母體,共回收問卷 140 份,探討台灣企業員工在企業及組織因素、內在個人因素之能力、動機和外在環境因素對派外大陸意願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企業及組織因素中,組織支持之工作自主性及工作滿足愈高,派外意願愈強。內在個人因素中,關係建立與溝通能力、跨文化察覺能力、處理外在壓力能力及處理內在壓力能力對派外意願有正向影響。內在個人因素中,動機之自我挑戰、昇遷競爭環境及生涯管理對派外意願有正向影響。外在環境因素中,經濟發展對派外意願有正向影響。內在個人因素對企業及組織因素影響派外意願有中介效果。企業及組織因素對內在個人因素有正向影響。
英文摘要
Taiwanese Corporations are more emphasizing on both language and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but others invisible abilities such as relationship build up or tolerance strength on pressure for personnel stationed abroad while they are facing the global competition now. According to an study prepared by an external assignment service company, 67% of the 1st time personnel stationed abroad choose to leave the Company was due to individual maladjustment and 55% due to ability insufficiency. The meaning behind the ‘maladjustment’ is those moving abilities besides professionalism such as flexibilities, multi-culture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I study corporations whose headquarters are set up in Taiwan and whose businesses have covered both China and Taiwan area. I have interviewed their employees and got 14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back. I stud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of Taiwanese corporation employees working in China. The factors include staff in corporation and organization, internal personal abilities and motiva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effects.  
I have found from this study that the higher the work independency and satisfaction, the more willingness to relocate abroad in industry and organization factor. In addition, relationship build up, communication ability, multi-culture adaption ability and inner and outer pressure release abilit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personnel relocated abroad. Self-challenge, promote competition and career plan all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personnel relocated abroad in internal personal factor.  Among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 economical development   have positive effects. Personal internal factor has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n corporation and organization factor for personnel relocated abroad. Corporation and organization factor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personal internal factor.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5
1.3研究對象與範圍	6
1.4研究流程	7
1.5研究限制	8
1.6章節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2.1企業及組織因素-組織支持	10
2.1.1薪酬待遇	10
2.1.2回任機制	14
2.1.3工作自主性	17
2.1.4工作滿足	19
2.2內在個人因素-能力	26
2.2.1關係建立與溝通能力	27
2.2.2處理外在壓力能力	35
2.2.3處理內在壓力能力	39
2.2.4跨文化察覺(調適)能力	41
2.3內在個人因素-動機	45
2.3.1自我挑戰	46
2.3.2昇遷競爭環境	48
2.3.3生涯管理	52
2.4外在環境因素	54
2.4.1文化差異	55
2.4.2經濟發展	57
2.4.3生活環境	59
2.5派外意願	62
2.6企業及組織因素與派外意願之關係	64
2.7內在個人因素與派外意願之關係	65
2.8外在環境因素與派外意願之關係	65
2.9企業及組織因素與外在環境因素之關係	6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67
3.1研究架構	67
3.2研究假設	68
3.3研究變項定義及衡量	69
3.4研究對象	73
3.5資料分析方法	73
3.5.1敘述性統計分析	74
3.5.2因素分析	74
3.5.3信度分析	74
3.5.4迴歸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76
4.1樣本特徵	76
4.2各構面之因素分析與信度檢驗	80
4.3企業及組織因素與派外意願之關係	82
4.3.1企業及組織因素中,組織支持之薪酬待遇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82
4.3.2企業及組織因素中,組織支持之回任機制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83
4.3.3企業及組織因素中,組織支持之工作自主性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84
4.3.4企業及組織因素中,組織支持之工作滿足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85
4.4企業及組織因素對內在個人因素之差異分析	86
4.5內在個人因素與派外意願之關係	87
4.5.1內在個人因素中,關係建立與溝通能力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87
4.5.2內在個人因素中,跨文化察覺能力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88
4.5.3內在個人因素中,處理外在壓力能力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89
4.5.4內在個人因素中,處理內在壓力能力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89
4.5.5內在個人因素中,自我挑戰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90
4.5.6內在個人因素中,昇遷競爭環境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91
4.5.7內在個人因素中,生涯管理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92
4.6企業及組織因素與外在環境因素之關係	92
4.7外在環境因素與派外意願之關係	93
4.7.1外在環境因素中,文化差異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93
4.7.2外在環境因素中,經濟發展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94
4.7.3外在環境因素中,生活環境對派外意願之相關分析	95
4.8內在個人因素對企業及組織因素影響派外意願有中介效果之差異分析	95
4.9外在環境因素對企業及組織因素影響派外意願有中介效果之差異分析	9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8
5.1研究結論	98
5.1.1企業及組織因素中,組織支持之工作自主性、工作滿足影響派外意願	99
5.1.2內在個人因素中,關係建立與溝通能力、跨文化察覺能力、處理外在壓力能力、處理內在壓力能力影響派外意願	100
5.1.3動機之自我挑戰、昇遷競爭環境、生涯管理影響派外意願	100
5.1.4外在環境因素中,經濟發展影響派外意願	100
5.1.5內在個人因素對企業及組織因素影響派外意願有中介效果	101
5.1.6企業及組織因素對內在個人因素有正向影響	101
5.1.7 檢定結果不成立之探討	101
5.2 研究限制與本研究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4
中文部份	104
英文部份	110
附錄 – 問卷調查表	113








表目錄 
表1-1-1 台灣地區2006-2010年核准赴大陸投資件數及金額	3
表1-1-2 成功三要素八組合	4
表2-1-1薪酬待遇相關研究彙整	12
表2-1-2 薪酬待遇衡量變數	13
表2-1-3 回任機制相關研究彙整	15
表2-1-4 回任機制衡量變數	16
表2-1-5 工作自主相關研究彙整	17
表2-1-6工作自主衡量變數	19
表2-1-7 工作滿足理論彙整表	20
表2-1-8 工作滿足構面相關研究彙整	22
表2-1-9 工作滿足衡量變數	26
表2-2-1 關係建立能力相關研究	32
表2-2-2 溝通能力相關研究	33
表2-2-3關係建立與溝通能力衡量變數	35
表2-2-4處理外在壓力能力相關研究	36
表2-2-5處理外在壓力能力衡量變數	39
表2-2-6處理內在壓力能力衡量變數	41
表2-2-7 跨文化察覺(調適)能力相關研究	43
表2-2-8 跨文化察覺(調適)能力衡量變數	44
表2-3-1自我挑戰相關研究	46
表2-3-2自我挑戰衡量變數	48
表2-3-3競爭環境相關研究	49
表2-3-4昇遷相關研究	49
表2-3-5昇遷競爭環境衡量變數	51
表2-3-6生涯規劃相關研究	53
表2-3-7生涯管理衡量變數	54
表2-4-1文化差異相關研究	55
表2-4-2文化差異衡量變數	57
表2-4-3經濟發展衡量變數	59
表2-4-4生活環境相關研究	59
表2-4-5生活環境衡量變數	61
表2-5派外意願衡量變數	64
表4-1-1性別分佈情形統計表	76
表4-1-2已未婚情形統計表	77
表4-1-3年齡分佈情形統計表	78
表4-1-4家庭小孩分佈情形統計表	78
表4-1-5學歷分佈情形統計表	79
表4-1-6職位分佈情形統計表	80
表4-3-1組織支持之薪酬待遇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83
表4-3-2組織支持之回任機制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84
表 4-3-3組織支持之工作自主性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85
表4-3-4組織支持之工作滿足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86
表4-4 企業及組織因素對內在個人因素迴歸分析	86
表4-5-1內在個人因素中之關係建立與溝通能力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87
表4-5-2內在個人因素之跨文化察覺能力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88
表 4-5-3內在個人因素中,處理外在壓力能力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89
表4-5-4內在個人因素之處理內在壓力能力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90
表4-5-5內在個人因素之自我挑戰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91
表4-5-6內在個人因素之昇遷競爭環境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91
表4-5-7內在個人因素之生涯管理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92
表4-6企業及組織因素對外在環境因素迴歸分析	93
表4-7-1外在環境因素之文化差異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94
表4-7-2外在環境因素之經濟發展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95
表4-7-3外在環境因素之生活環境對派外意願迴歸分析	95
表5-1研究結果總表	99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7
圖 2-1 薪資意義與功能	11
圖 3-1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67
圖 4-1 內在個人因素對企業及組織因素影響派外意願有中介效果之差異分析圖	96
圖 4-2 外在環境因素對企業及組織因素影響派外意願有中介效果之差異分析圖	9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	王怡雯(2005)。生活環境滿意度與人口遷移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2	、	王彥程(1999)。臺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3	、	王柏森(2008)。慢速壘球參與者之參與動機、團隊凝聚力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台北市
4	、	王莉(2008)。對不同文化的適應力。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人力教育與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5	、	王智賢、孫瑋廷(2006)。負面競爭下內部升遷制度之探討。經濟研究,42卷1期,25-55。
6	、	田文彬、林月雲(2003)。台灣歷年海外派遣管理研究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卷3期,1-25。
7	、	白宗傑(1981)。駐台美籍管理員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8	、	仲濟文(2004)。我國派外經理人的派外意願與派外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專班,台南市
9	、	朴英培(1988)。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韓國電子業為例。未出版博士,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10	、	朱蓓蕾(2003)。兩岸交流衍生的治安問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概念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6卷5期,21-52。
11	、	余明助(2005)。我國派外經理人報償管理與報償滿足、派外意願關係之研究。輔仁管理評論,12卷1期,121-146。
12	、	吳永欽(1999)。美日兩國外商派台經理人之跨文化效能研究。未出版碩士,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彰化縣
13	、	吳美凰(2004)。回任協助方案對回任人員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中縣
14	、	吳書瑋(2008)。回任人員之生涯管理對知識移轉程度與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知識特性和社會資本為干擾變項。未出版碩士,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台北市
15	、	吳堅傑(2005)。海外派遣之回任管理、回任適應與工作態度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16	、	吳萬益、蔡明田、林佳姿(1999)。海外派遣人員之工作績效及其影響因素之評估-以投資大陸地區之台商為例。管理評論,18卷3期,1-34。
17	、	吳麗芬(1986)。國民小學組織結構正式化集中化與教師工作動機之關係。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18	、	李玉美(1982)。權威性格與溝通型態對溝通效果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19	、	李秀月(2008)。團隊發展歷程中挫折因應之研究-以一個國小科展團隊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20	、	李昌德(2005)。主管領導型態'角色壓力'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高雄市立學校會計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高雄縣
21	、	李秋燕(1999)。台灣企業外派大陸人員人格特質、生涯發展傾向、駐外動機及駐外適應對留任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22	、	李鴻文、許心怡(2007)。家庭因素、成就動機對海外派遣意願之影響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卷4期,92-106。
23	、	沈中仁(1976)。環境學,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24	、	沈勢峰(2008)。個人現代性、企業家精神、金錢價值觀對其生涯發展策略及再就業型態影響之研究-以校級軍官為例。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縣
25	、	周志法(2001)。領導風格、公平認知、員工工作滿足之關係探討。未出版碩士,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基隆市
26	、	周淑萍(1993)。銀行從業人員個人屬性、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新竹市
27	、	林秀姿(2006)。台灣外派經理人及全球經理人之全球能力養成初步探討性研究。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國際商學碩士在職專班,台北縣
28	、	林明宏(2001)。我國企業外派人員適應因素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29	、	林昭男(2000)。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30	、	林純文(1995)。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31	、	林靜宜(2006)。台商企業派駐中國大陸之台籍經理人之跨文化效能研究。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班,台北縣
32	、	邱玉青(2007)。組織承諾,人力資本,獎酬制度與駐外績效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縣
33	、	洪鐿月(2003)。外派人員跨文化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博士班,台南市
34	、	胡志平(1988)。台北市生活環境品質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台中市
35	、	孫忠凱(2003)。員工特質對外派意願之影響。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36	、	孫倩玉(2005)。升遷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37	、	徐其力(2008)。員工生涯能力與組織生涯管理對員工生涯成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博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38	、	徐封名(2001)。工作特性、成就動機與工作滿足關之關聯性研究-以中華電信嘉義營運處為例。未出版碩士,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39	、	涂雅惠(2007)。會計人員成就動機、工作特性、專業承諾與工作績效之關連性研究。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縣
40	、	商業週刊(2007)。1006。
41	、	常書婉(2001)。我國企業派外人員回任適應之影響因素與工作表現之探討。未出版碩士,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基隆市
42	、	張元(2004)。外人直接投資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之影響。未出版碩士,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台南市
43	、	張君如、林志遠、李宜錫(2007)。登山健行者參與動機之探討。原創性論文。
44	、	張志學(1999)。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認知:一項多維度的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2期,261-288。
45	、	張惟亮(2002)。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46	、	張詩音(2006)。人際關係中的情緒表現。未出版碩士,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47	、	張緯良(2006)。人力資源管理-本土觀點與實踐。台北縣:前程文化。
48	、	戚樹誠(2007)。組織行為,台北市:雙葉書廊。
49	、	梁凱雯(2001)。組織公平、工作自主性與互依性對觀光旅館餐飲服務員工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臺北市
50	、	莊佩綺(2008)。高科技產業跨文化培育派外人員能力內涵之研究-以大陸發展為例。未出版碩士,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雲林縣
51	、	莊金山(2006)。人格特質、生涯管理、駐外報償管理和工作滿足對派外意願之關聯性研究--以紡織業為例。未出版碩士,南台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台南縣
52	、	許南雄(2007)。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縣:華立。
53	、	許軒(2008)。旅館業高階主管專業能力分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
54	、	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原作者:Peter M.Senge)。台北市:天下遠見。(原出版年代:1990)
55	、	陳佑全、唐順明、李承蓉(2010)。環境不確定、資訊策略、組織溝通與績效間關係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7卷1期,68-70。
56	、	陳志銓(2006)。組織型態、溝通模式與溝通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民營商業銀行法人金融業務為例。未出版碩士,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台北縣
57	、	陳村河(2000)。國營事業民營化留用員工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肥公司員工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58	、	陳忠正(2006)。人際關係與工作壓力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高屏地區大學校院行政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高雄市
59	、	陳彥志(2004)。台灣企業派外主管人力資源管理活動.領導型態與績效之關係:跨文化溝通的調節效果。未出版碩士,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60	、	陳彥良(2005)。餐飲門市經理溝通能力多元評鑑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台北縣
61	、	陳雅琪(1999)。臺灣企業派外人員報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南市
62	、	陳碧鳳(2002)。派外人員報償結構、員工回任管理與工作態度、離職傾向之研究-以派駐大陸地區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桃園縣
63	、	陳翠瑜(2009)。大學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嘉義市
64	、	陳聰典(2001)。工作自主性、工作壓力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65	、	陳韻如(1993)。理情團體諮商對國中人際孤立學生理性思考、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66	、	陳麗雅(2002)。護理人員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活動及其主管領導型態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67	、	彭思潔(2010)。個人生涯規劃與組織管理對工作滿意度和組織承諾之影響-以六和機械為例。未出版碩士,真理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北縣
68	、	曾玉潔(1999)。我國高階主管薪酬決定因素之實証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中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嘉義縣
69	、	湯惠如(2009)。中國城市中產階級發展之研究:以上海為例。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台北縣
70	、	辜文賢(2002)。薪酬結構、分配公平與百貨公司專櫃銷售人員工作表現關係之研究 ─ 工作經驗、銷售能力與成長需求強度的干擾效應。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71	、	項賓和(2001)。轉換型領導、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以台灣地區電視台新聞記者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72	、	黃玲珠(1984)。台北縣居住環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台北市
73	、	黃珍蘭(2008)。派外人員之人格特質對其文化智商與跨文化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74	、	黃英忠(2003)。台灣中高齡人口的勞動供給分析。未出版碩士,南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嘉義縣
75	、	黃虹如(2002)。犯罪被害恐懼感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嘉義縣市城鄉比較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縣
76	、	黃國隆、黃敏萍、蔡啟通、陳惠芳(1999)。台商派駐大陸合資企業之管理人員的生活適應與該合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大管理論叢,9卷2期,1-32。
77	、	黃義良(1998)。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78	、	楊筑雅(2001)。台鐵司機員工作壓力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新竹市
79	、	楊濱燦(1998)。團隊成員間之衝突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未出版博士,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80	、	楊濱燦(2004)。組織支持認知及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專論)。台灣管理學刊,4卷2期,141-160。
81	、	楊翼蕯(2009)。高科技產業派遣人員人力資本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台北縣
82	、	雷德耀(2006)。供應鏈關係品質、績效與競爭環境關係之研究-以台灣製造業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83	、	廖佩名(1997)。台灣企業派外人員薪酬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台北縣
84	、	廖彥璋(2005)。環境因素影響障礙者社會參與之初探—以肢體障礙者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台北市
85	、	趙必孝(1993)。國際企業子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控制與績效。未出版博士,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86	、	趙必孝(1998)。我國企業駐外回任人員的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投入因果關係之研究(專論)。管理學報,15卷3期,473-505。
87	、	趙聚文(2006)。回任措施對員工外派回任後組織承諾的影響-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未出版碩士,大同大學事業經營學系(所),台北市
88	、	趙德(2005)。中正國際機場航空貨物集散站外部競爭環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開南管理學院空運管理學系碩士班,桃園縣
89	、	趙慧蓉(2006)。駐外報償管理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企業派外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花蓮縣
90	、	潘鴻文(2005)。高科技產業個人生涯規劃、組織生涯管理對海外派遣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嘉義市
91	、	蔡文川(2009)。自我身分認、同與生活環境的關係。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2期,63-81。
92	、	蔡亞芬(2004)。組織特性、工作自主性、探究程度與員工服務品質之關係研究∼以台灣之觀光旅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北縣
93	、	蔡明田、施佳玫、余明助(2002)。企業派外支持政策、派外態度對派外意願影響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11期,1-31。
94	、	鄭文忠(2001)。台商高科技產業派外人員薪酬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95	、	鄭加禎(2008)。異文化溝通中的推論差異問題。東吳外語學報,27期,155-173。
96	、	鄭彩萍(1999)。企業派外人員管理才能缺口、訓練與調適之研究。未出版碩士,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台北市
97	、	鄧柑謀(1990)。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98	、	黎萬錩(2007)。企業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對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台北市
99	、	霍祥雲(2001)。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自覺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內政部老人安養護機構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花蓮縣
100	、	薛英宏(2000)。企業員工國家文化價值觀之研究--台灣及大陸地區之比較分析。未出版碩士,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101	、	薛曉珊(2003)。臺商派駐大陸管理人員所需跨文化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102	、	簡詩怡(1999)。跨國企業外派人員跨文化能力內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103	、	藍雅馨(2001)。跨文化訓練實施程度、派外人員能力與海外適應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商派駐大陸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104	、	藍毓豪(2001)。海外派遣人員的生涯發展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105	、	羅智瑋(2008)。生涯定向、回任管理與外派意願相關性分析。未出版碩士,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106	、	鐘琳惠(1989)。台北市社會褔利服務機構主管之領導方式與其部屬工作滿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市
107	、	顧鳳姿(1993)。資訊業駐外經理海外適應之研究。未出版博士,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英文部份	
1、Andreason,Aaron W.and Kevin D.Kinneer(2004),”Bringing them home again.” Industrial Management, 46(6), 13-19.
2、Bailyn, L. (1985), Autonomy in the industrial R&D Lab.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4(2), 129-146.
3、Becker, Gary (1975), Human Capital.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4、Beach,D.s,(1980), Personnel:The management of People at Work, New York:Macmillan, 323.
5、Burchfield.S.R.(1979), The stress response:A new perspective. Psychosomatic Medicine, 4(8), 661-671.
6、Black,J.S., (1991), Returning expatriate feel foreign in their native land Personnel 68(8), 17.
7、Breaugh, J. A. (1985), The measurement of work autonomy. Human Relations, 38(6), 551-570.
8、Burke & Weir(1980), What stress School Administrators. Theory into Practice, 22. 64-69. 
9、Black,J.S.(1988), Work Role Transitions:A Study of American Expatriate , Managers in Japa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 274-291.
10、Brett,J.m.,& Reilly,A.H.,(1988), On the road:Predicting the job transfer decis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3, 614-620.
11、Brett,J.M.,Stroh,l.k., & Reilly,A.H.(1993), ”Pulling Up Roots in The 1990s: Who’s Willing to Relocat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 49-60.
12、Borstorff,P.C.,Harris,S.G.,Field,H.S & Giles,W.F.(1997), ”Who’ll go? A review of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mployee willingness to work oversea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20(3), 29-41.
13、Caligiuri,P.M.and Lazarova,M.(2001), ”Strategic repatriation polices to enhance glob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vited book chapter for M.mendenhall,T.Kuehlmann,and G.stahl(Eds). Developing Gloval Business leaders: policies, processes and innovations. Quorum Books.
14、Cascio,W.F.(1992),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3rd ed., New York: Mc Graw-hill. 
15、Cui,G.(1989),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35thed.), San Francisco: CA.
16、Dowling,P.J. and R.S.Schuler.(1990),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oston MA:PWS-Kent.
17、Daniel J.Canary & Michael J.Cody.(1998),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 Goals-Based Approach.
18、Daft, R. L.(1999),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Ohio: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
19、Eisenberger, R., Fasolo, P. M., & V. Davis-LaMastro.(1990), Effects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employee diligence, innovation, and commit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3, 51-59.
20、Hoppock,R.(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Inc.
21、Ivancevich, JM,, Matteson, M.T.(1980), 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perspecive. Glenview, IL:Scot, Foresman.
22、Lee, C. (1983), Cross-cultural training: Don’t leave home without it. Training, 20(7), 20-25. 
23、Mikovich,G.T.(1988),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on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6, 263-288. 
24、Milkovich,G.T., & Boudreau,J.W.(1991),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Boston: Irwin, 383-390.
25、Miles, R.E. and Snow, C.C.(2003),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 2nd e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26、Napier,N.K.and Peterson R.B.(1991), ”Expatriated Re-entry: What Do Repatriates Have to Say.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 4(1), 39-42.
27、Oberg,k.(1960), 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177-182.
28、Rudolph F.Verderber,Kathleen S.Verderber.(1995), Inter-act :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term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29、Robbins,S.P.(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NJ.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30、Shore, L. M., & S. J. Wayne.(1993), Commitment and employee behavior: Comparison
of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continuance commitment with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5), 774-780.
31、Schermerhorn, J. R. (1996), Management, 5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348-351.
32、Schermerhorn,J.R., Hunt,Jr.J.G.& Osborn,R.N.(1994),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Wiley.
33、Selmer,J.(1999), ”Adjustment to Hong Kong:US vs European expatriat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9(3), 83-93.
34、Schartle,C.L.(1952),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2nd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35、Schein,E.H.(1978), Career Dynamics: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 Redding. MA: Addison-Wesley.
36、Scott, C. and Westbrook, R.(1991),“New strategic tool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1(1), 23-33.
37、Terence,J.(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Great Britain Butterworth – Heinemann Ltd, 185-186.
38、Tung,R.L.(1981),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personnel for overseas assignments”,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6(1), 6878.
39、Van Maanen,J.,& Schein,E.H(1977), Career development.In R.J.Hackman & J.L.Suttle(Eds.). Improving life at work. Santa Monica, C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Inc.
40、WHO.(2003). ICG introduction.Retrieved Nov 20. 2004 from http://www3.who.int/icf/intros/ICF-Eng-Intro.pdf
41、Witt, L. A.( 1991), Exchange ideology as a moderator of job attitudes-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1(18), 1490-1501.
42、Wayne, W. G., Shore, L. M., & R. C. Liden.(1997),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leader-member exchange: A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1), 82-11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