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1022275200
DOI 10.6846/TKU.2010.00409
論文名稱(中文) 北半球建築外部16方位垂直遮陽板之遮蔽效能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Evaluation Vertical Shading Devices Coefficient with 16 Orientations in Northern Hemispher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李國田
研究生(英文) Kuo-Tien Li
學號 69736080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9
論文頁數 30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家鵬(tircsup@mail.tku.edu.tw)
委員 - 王文安(097570@mail.tku.edu.tw)
委員 - 江哲銘(cmchiang@mail.ncku.edu.tw)
關鍵字(中) 垂直遮陽板
遮蔽率
遮蔽效能
關鍵字(英) Vertical Shading Devices
Shading Factors
Shading Coeffici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北半球「遮陽板」在建築開口部之太陽直達輻射熱遮蔽效果及其影響。研究探討之課題是延續「水平遮陽板遮蔽效能之研究分析」。針對「垂直遮陽板」之特性,運用電腦模擬程式模擬遮蔽率,分析開口部長寬比及遮陽板深度比之變化對建築物遮蔽率效能,對不同變動因子進行數據模擬之交叉比較和分析,提供最佳的建築物垂直外遮陽型式在北半球不同緯度地區與方位之建議與參考。

各章節內容如下:
第一章 主要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限制、研究方法、研究       流程以及預期成果。
第二章 主要是蒐集相關文獻從「遮蔽效能」、「開窗性能綜合評估」與「建築       省能耗能與電腦模擬」三大課題進行整理與歸納,了解各相關研究內      容間的關聯性,確立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三章 主要說明垂直遮陽板之遮蔽率及深度比定義並建立垂直遮陽板模組型式。進一步說明研究所採電腦模擬程式之操作方法相關變動與固定因子條件設定,以及搭配軟體之操作與設定。
第四章 整理電腦模擬的遮蔽率數值並圖表化,依逐月對北半球夏季、冬季區分成全年、溫熱及冷涼等三個時期。針對三時期在不同緯度變化下,分析垂直遮陽板深度比與開窗長寬比遮蔽率。
第五章 針對全年、溫熱、冷涼三個時期,對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和開窗長寬比變化,分析各方位的遮蔽率效益。
第六章 綜合研究結果,依據「方位」、「緯度」、「開窗長寬比」與「遮陽板深度比」提出具體結論,提供北半球建築物開口部外遮陽設施設置時參考與建議。
英文摘要
The main subject of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s and effects that the shading devices shelter the direct sunlight at the building opening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issue in the study we continue to analyze the study of the sheltered effects about the Horizontal Shading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Vertical Shading Devices, we use computer simulation programs imitate the screen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building shading effects in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of openings and the depth ratio of shading devices. Moreover, we execute the simulated data of the cross-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th regard to different variable factors, and provide the suggestions and advices of the shading devices of the best structure which are located in different latitude are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Chap 1  Main description of this study as motivation, range, method, restriction, process, and the expected outcomes of the research.

Chap 2  Arrange and generalize the three main literatures the shading coefficient,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window Area and the econom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to make sure the study area and restriction.

Chap 3  Main description for the definition of shading ratio, depth ratio and shading devices module type. This study uses the operation and setting of mounted computer simulation program, the operating method of Sun-shade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 and the above related setting of altered and fixed factors.

Chap 4  Arrange and draw chart the shading ratio calculation which was simulated by computers, and to divide summer and wint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to three terms as year term, warm term and cold term by months.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three terms, analyze the trend of depth ratio of Vertical Shading Devices, and the shading ratio of windows aspect ratio. 

Chap 5  According to the year term, warm term and cold term, Vertical Shading Devices would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shading ratio by changing the depth ratio and windows aspect ratio with various positions.  

Chap 6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of shading effectiveness, we will bring up a conclusion in the light of position, latitude, windows aspect ratio and depth ratio of shading devices. Furthermore, we will provide the advic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setting the building opening shading facilit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緣起與目的	1
1-1. 1 研究緣起	1
1-1. 2 研究目的	2
1-2研究範圍與內容	3
1-2. 1研究範圍	3
1-2. 2研究內容	3
1-3研究方法與流程	4
1-3. 1研究方法	4
1-3. 2研究流程	5
1-4研究限制與條件	6
1-4. 1研究限制	6
1-4. 2研究假設	7
1-5 預期成果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2-1 文獻回顧要點及相關文獻架構整理	9
2-2文獻回顧 — 遮蔽效能模擬	13
2-2.1 遮蔽效能模擬相關文獻研究成果過程	13
2-2.2 遮蔽效能模擬相關文獻摘要整理	14
2-3文獻回顧 — 開窗性能綜合評估方面	16
2-3-1 開窗性能綜合之相關文獻摘要及整理	16
2-3-2 開窗性能綜合之相關文獻研究成果整理	18
2-4文獻回顧 — 建築省能耗能與電腦模擬方面	19
2-4-1建築省能耗能與電腦模擬方面之相關文獻摘要及整理	19
第三章 遮蔽率模組設計與模擬說明	20
3-1 遮蔽率意義與解析	20
3-2遮陽板型式、深度比	21
3-3 模組模擬說明與組數	22
3-4 模擬工具	27
第四章 垂直遮陽板之緯度變化對遮蔽率影響分析	31
4-1全年期遮蔽率之探討	31
4-1-1垂直遮陽板深度比與緯度關係	31
4-1-2垂直遮陽板開窗長寬比與緯度關係	81
4-2溫熱期遮蔽率之探討	83
4-1-1垂直遮陽板深度比與緯度關係	83
4-2-2垂直遮陽板開窗長寬比與緯度關係	133
4-3冷涼期遮蔽率之探討	135
4-3-1垂直遮陽板深度比與緯度關係	135
4-3-2垂直遮陽板開窗長寬比與緯度關係	185
4-4三時期單一緯度與不同開窗長寬比之解析	187
4-5小結	191
第五章 垂直遮陽板之開窗方位對遮蔽率影響分析	203
5-1全年期之遮蔽率解析	203
5-1.1垂直遮陽板深度比與方位關係	203
5-1.2垂直遮陽板開窗長寬比與方位關係	232
5-2 溫熱期之遮蔽率解析	234
5-2.1垂直遮陽板深度比與方位關係	234
5-2.2垂直遮陽板開窗長寬比與方位關係	263
5-3 冷涼期之遮蔽率解析	265
5-3.1垂直遮陽板深度比與方位關係	265
5-3.2垂直遮陽板開窗長寬比與方位關係	294
5-4固定同一方位與不同開窗長寬比、不同時期解析	295
5-5 小節	297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298
6-1 結論與建議	298
6-2 後續研究建議	304
參考文獻	305

 
圖目錄
圖2-1.	有關建築開窗性能研究課題架構	10
圖3-1.	垂直遮陽板遮蔽率示意圖	20
圖3-2.	垂直遮陽板深度比示意圖	21
圖3-3.	電腦模擬遮蔽效能之開窗方位	25
圖4-1.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33
圖4-2.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34
圖4-3.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35
圖4-4.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36
圖4-5.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37
圖4-6.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38
圖4-7.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39
圖4-8.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40
圖4-9.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41
圖4-10.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42
圖4-11.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43
圖4-12.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44
圖4-13.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45
圖4-14.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46
圖4-15.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47
圖4-16.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48
圖4-17.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49
圖4-18.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50
圖4-19.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51
圖4-20.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52
圖4-21.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53
圖4-22.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54
圖4-23.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55
圖4-24.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56
圖4-25.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57
圖4-26.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58
圖4-27.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59
圖4-28.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60
圖4-29.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61
圖4-30.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62
圖4-31.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63
圖4-32.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64
圖4-33.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65
圖4-34.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66
圖4-35.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67
圖4-36.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68
圖4-37.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69
圖4-38.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70
圖4-39.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71
圖4-40.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72
圖4-41.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73
圖4-42.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74
圖4-43.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75
圖4-44.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76
圖4-45.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77
圖4-46.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78
圖4-47.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79
圖4-48.	全年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80
圖4-49.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85
圖4-50.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86
圖4-51.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87
圖4-52.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88
圖4-53.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89
圖4-54.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90
圖4-55.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91
圖4-56.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92
圖4-57.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93
圖4-58.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94
圖4-59.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95
圖4-60.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96
圖4-61.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97
圖4-62.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98
圖4-63.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99
圖4-64.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100
圖4-65.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101
圖4-66.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102
圖4-67.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103
圖4-68.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104
圖4-69.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105
圖4-70.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106
圖4-71.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107
圖4-72.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108
圖4-73.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109
圖4-74.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110
圖4-75.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111
圖4-76.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112
圖4-77.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113
圖4-78.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114
圖4-79.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115
圖4-80.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116
圖4-81.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117
圖4-82.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118
圖4-83.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119
圖4-84.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120
圖4-85.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121
圖4-86.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122
圖4-87.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123
圖4-88.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124
圖4-89.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125
圖4-90.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126
圖4-91.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127
圖4-92.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128
圖4-93.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129
圖4-94.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130
圖4-95.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131
圖4-96.	溫熱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132
圖4-97.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137
圖4-98.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138
圖4-99.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北方﹞	139
圖4-100.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140
圖4-101.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141
圖4-102.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東﹞	142
圖4-103.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143
圖4-104.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144
圖4-105.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方﹞	145
圖4-106.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146
圖4-107.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147
圖4-108.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北東﹞	148
圖4-109.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149
圖4-110.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150
圖4-111.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東方﹞	151
圖4-112.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152
圖4-113.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153
圖4-114.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東﹞	154
圖4-115.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155
圖4-116.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156
圖4-117.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東南方﹞	157
圖4-118.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158
圖4-119.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159
圖4-120.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東﹞	160
圖4-121.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161
圖4-122.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162
圖4-123.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南方﹞	163
圖4-124.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164
圖4-125.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165
圖4-126.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南南西﹞	166
圖4-127.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167
圖4-128.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168
圖4-129.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方﹞	169
圖4-130.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170
圖4-131.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171
圖4-132.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南西﹞	172
圖4-133.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173
圖4-134.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174
圖4-135.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正西方﹞	175
圖4-136.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176
圖4-137.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177
圖4-138.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西﹞	178
圖4-139.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179
圖4-140.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180
圖4-141.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西北方﹞	181
圖4-142.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0.4、0.6、0.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182
圖4-143.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1.0、1.2、1.6)、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183
圖4-144.	冷涼期不同開窗長寬比(2.4、3.2、4.8)、深度比之各方位遮蔽率比較圖﹝北北西﹞	184
圖4-145.	垂直遮陽板開窗長寬比增減與遮蔽率關係	192
圖4-146.	開窗長寬比0.4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194
圖4-147.	開窗長寬比0.6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195
圖4-148.	開窗長寬比0.8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196
圖4-149.	開窗長寬比1.0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197
圖4-150.	開窗長寬比1.2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198
圖4-151.	開窗長寬比1.6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199
圖4-152.	開窗長寬比2.4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200
圖4-153.	開窗長寬比3.2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201
圖4-154.	開窗長寬比4.8 三時期之緯度、深度比與遮蔽率關係圖	202
圖5-1.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05
圖5-2.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06
圖5-3.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07
圖5-4.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08
圖5-5.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09
圖5-6.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10
圖5-7.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11
圖5-8.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12
圖5-9.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13
圖5-10.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14
圖5-11.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15
圖5-12.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16
圖5-13.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2﹞	217
圖5-14.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2﹞	218
圖5-15.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19
圖5-16.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20
圖5-17.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21
圖5-18.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22
圖5-19.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23
圖5-20.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24
圖5-21.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25
圖5-22.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26
圖5-23.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27
圖5-24.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28
圖5-25.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29
圖5-26.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4﹞	230
圖5-27.	全年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4﹞	231
圖5-28.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36
圖5-29.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37
圖5-30.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38
圖5-31.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39
圖5-32.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40
圖5-33.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41
圖5-34.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42
圖5-35.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43
圖5-36.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44
圖5-37.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45
圖5-38.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46
圖5-39.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47
圖5-40.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2﹞	248
圖5-41.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2﹞	249
圖5-42.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50
圖5-43.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51
圖5-44.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52
圖5-45.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53
圖5-46.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54
圖5-47.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55
圖5-48.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56
圖5-49.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57
圖5-50.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58
圖5-51.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59
圖5-52.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60
圖5-53.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4﹞	261
圖5-54.	溫熱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4﹞	262
圖5-55.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67
圖5-56.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68
圖5-57.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4.8﹞	269
圖5-58.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70
圖5-59.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71
圖5-60.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3.2﹞	272
圖5-61.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73
圖5-62.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74
圖5-63.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2.4﹞	275
圖5-64.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76
圖5-65.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77
圖5-66.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6﹞	278
圖5-67.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2﹞	279
圖5-68.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2﹞	280
圖5-69.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81
圖5-70.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82
圖5-71.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83
圖5-72.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84
圖5-73.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1.0﹞	285
圖5-74.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86
圖5-75.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87
圖5-76.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8﹞	288
圖5-77.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89
圖5-78.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90
圖5-79.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6﹞	291
圖5-80.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4﹞	292
圖5-81.	冷涼期不同深度比、方位各緯度遮蔽率比較圖﹝開窗長寬比0.4﹞	293

 
表目錄
表1-1.	評估實驗變動及固定因子	4
表1-2.	本研究研究限制	6
表1-3.	研究假設表	7
表2-1.	本研究文獻回顧一覽表	11
表2-2.	本研究與相關研究關係一覽表	12
表2-3.	遮陽設計法之發展過程比較表	13
表2-4.	遮蔽效能模擬相關文獻摘要一覽表	14
表2-5.	開窗性能綜合評估相關文獻摘要一覽表	16
表2-6.	遮蔽效能模擬相關文獻摘要一覽表	18
表2-7.	建築省能耗能相關文獻摘要一覽表	19
表3-1.	評估實驗變動及固定因子	22
表3-2.	遮陽板深度比組數	22
表3-3.	模擬組數設計圖說明	25
表3-4.	操作以DOSBox 0.73環境下進行Sun-shade程式之步驟	27
表4-1.	北半球全年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4.8~2.4)	32
表4-2.	北半球全年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1.6~1.0)	32
表4-3.	北半球全年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0.8~0.4)	32
表4-4.	全年期開窗長寬比、緯度與遮蔽率增加幅度關係表(深度15公分)	81
表4-5.	北半球溫熱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4.8~2.4)	83
表4-6.	北半球溫熱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1.6~1.0)	84
表4-7.	北半球全年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0.8~0.4)	84
表4-8.	溫熱期開窗長寬比、緯度與遮蔽率增加幅度關係表(深度15公分)	133
表4-9.	北半球冷涼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4.8~2.4)	136
表4-10.	北半球冷涼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1.6~1.0)	136
表4-11.	北半球冷涼期各緯度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0.8~0.4)	136
表4-12.	冷涼期開窗長寬比、緯度與遮蔽率增加幅度關係表(深度15公分)	185
表4-13.	三時期中緯度之遮蔽率差異關係表﹝深度15㎝﹞	187
表4-14.	北半球三時期深度比對遮蔽率增加幅度之趨勢(4.8~2.4)	191
表4-15.	北半球三時期深度比對遮蔽率增加幅度之趨勢(1.6~1.0)	191
表4-16.	北半球三時期深度比對遮蔽率增加幅度之趨勢(0.8~0.4)	191
表4-17.	北半球三時期開窗長寬比對遮蔽率增加幅度之趨勢	193
表5-1.	全年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4.8~2.4﹞	204
表5-2.	全年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1.6~1.0﹞	204
表5-3.	全年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0.8~0.4﹞	204
表5-4.	開窗長寬比、方位與遮蔽率增加幅度關係表﹝全年期﹞	233
表5-5.	溫熱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4.8~2.4﹞	235
表5-6.	溫熱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1.6~1.0﹞	235
表5-7.	溫熱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0.8~0.4﹞	235
表5-8.	開窗長寬比、方位與遮蔽率增加幅度關係表﹝溫熱期﹞	264
表5-9.	冷涼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4.8~2.4﹞	266
表5-10.	冷涼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1.6~1.0﹞	266
表5-11.	冷涼期三區間方位之深度比建議值﹝0.8~0.4﹞	266
表5-12.	開窗長寬比、方位與遮蔽率增加幅度關係表﹝冷涼期﹞	294
表5-13.	方位與三時期之遮蔽率差異關係表	295
表6-1.	北半球開窗長寬比之三時期各方位最佳與最差緯度表(開窗長寬比0.4)	300
表6-2.	北半球緯度與方位之垂直遮陽板「深度比建議值」(開窗長寬比0.4)	301
表6-3.	緯度、方位、深度比、開窗長寬比之綜合趨勢表	30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李義鴻
1992  <建築物開口部外部遮陽系統電腦模擬探討>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水平遮陽板之太陽輻射遮蔽效能評估>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進裕
1988  <電腦輔助建築耗能解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   究所
林冠州
1998  <居室空間水平遮陽板暨導光板在直射光環境下之採光效能評估>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進
1991  <考慮建築物窗面條件下室內晝光效果與省能效益之研究>私立中  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耀加
2007  <北半球建築外部16方位水平遮陽板之遮蔽效能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志雄
2007  <自然環境下格柵遮陽板之採光效能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程
1998  <格柵遮陽板在直射光環境下之採光效能評估>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豪廷
2001  <太陽能光電導入建築設計與構造應用之研究-針對構造概念整合及  發電效益之實做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陳乾隆
1999  <自然光環境下垂直遮陽板之採光效能評估>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致和
1995  <水平遮陽板與導光板之採光效能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仙
1994  <建築外殼、晝光、照明、空調、節能設計之經濟效能評估>國立成   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陳逸倫
1990  <電腦模擬建築物自然採光與外部遮陽節約能源綜合評估之研究>  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義琦
1987  <遮陽、晝光利用與空調綜合省能效果評估>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
彭聖皓
2000  <太陽能光電系統在建築上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蕭琳瑋
1987  <建築開窗法最佳省能規劃之探討---以台北市高層辦公大樓為對象      >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蓮輝
1995  <格柵遮陽板之遮蔽效果與採光效能關係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霖梅
2005  <建築物外遮陽板採光、遮陽與光電效益評估研究---以淡水地區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亞欣
2008  <台灣地區48方位水平外遮陽傾斜30∘角之遮陽效能探討>私立淡      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浩
2007  <台灣地區建築物立面48方位水平遮陽板太陽直達輻射能量遮蔽效      能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康杰
1998  <直射光環境下水平與格柵遮陽板之採光效能評估>私立淡江大學  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家鵬
1991  <建築比例模型實驗測試開窗位置之採光效能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二屆建築學術研究發表論文集』3月:141-148
專書
江哲銘
2007  <建築物理>七版,三民書局,台北市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