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0822582500
DOI 10.6846/TKU.2008.00407
論文名稱(中文) 網路學習者之學習風格、學習策略對其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Style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Web-based Learner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蘇煜鈞
研究生(英文) Yu-chun Su
學號 69573026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6
論文頁數 15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瓊穗(cschang@mail.tku.edu.tw)
委員 - 朱則剛(tkchu@ntu.edu.tw)
委員 - 顧大維(dtk@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網路學習
學習風格
學習策略
學業成就
關鍵字(英) online learning
learning style
learning stratege
learning achieve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討論網路學習者之學習風格、學習策略和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與影響情形。學習風格是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種穩定、持久且相當一致的思想和行為;學習策略是指在學習的歷程中,任何用來促進學習效果達到學習目標的方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對象為三個非同步遠距教學的課程,共一百九十四位網路學習者。問卷改編自Felder和Soloman的學習風格量表,包含了四個面向:(1)主動型/反思型(2)感受型/直覺型(3)視覺型/文字型(4)循序型/總體型;及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包含了態度、動機、焦慮、訊息處理等四個面向,本研究利用這兩份問卷測得網路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分佈與學習策略運用情況。

    研究結果發現:1.視覺型的學習者遠超過文字型的學習者,其餘的面向皆為平衡型的學習者占多數。2.網路學習者其學習策略在「焦慮」面向得分最低。3.網路學習者其學習策略在「動機」面向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4.網路學習者其學習策略整體層面因年級不同而有差異。5.網路學習者其學習策略在「焦慮」和「動機」面向因學習風格不同而有差異。6.網路學習者其學習風格的「學習方式」面向與「學習理解」面向與「學業成就」成顯著正相關。7.網路學習者其學習策略的「態度」面向、「動機」面向與「學業成就」成顯著正相關。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learning style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online learners. Learning styles is a stable, fairly consistent and ever lasting thoughts that people per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Learning strategy is used to promote learning methods to achieve learning goal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is study use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he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94 students in asynchronous distance learning classes. The questionnaire were adapted from Felder-Soloman learning style instrument which included four dimensions (active/reflective, sensing/intuitive, visual/verbal, and sequential/global) as well as 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 (LASSI) which included the attitude, motivation, anxiety and information aspects.This study intented to use these two questionnaires to measure online learner's learning style distribution and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e :
1.	Visual learners are far more than verbal learners.As to the rest of dimensions, the balance learners were the majority.
2.	The "Anxiety" aspect gets the lowest score among all the learning stratege.
3.	Online learners will have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e because of the gender.
4.	The overall learning strategy level will have difference because of grade.
5.	Learning strategies which in the "Anxiety" and "Motivation" aspect will have a differenc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6.	Learning styles in the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aspects are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7.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aspects are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網路學習	11
第二節	學習風格	14
第三節	學習策略	23
第四節   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對學習之影響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4
第四節	網路課程介紹	4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5

第肆章 研究結果分析	67
第一節	網路學習者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之分析	6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之差異分析	82
第三節	網路學習者學習風格、學習策略對其學業成就之相關分析	9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5
第二節  研究結論	10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7
中文部份	117
英文部份	121

附錄	123
附錄一  原ILS與中譯、修改地方之比較	123
附錄二  學習風格問卷(專家效度檢測初稿)	128
附錄三  專家內容效度修正建議與修正後內容	134
附錄四  學習風格問卷(預試問卷)	136
附錄五  學習策略問卷(預試問卷)	142
附錄六  性別與學習風格各面向交叉表	145
附錄七  年級與學習風格各面向交叉表	147
附錄八  學院與學習風格各面向交叉表	149
附錄九  網路學習經驗與學習風格各面向交叉表	151

表目錄

表2-1-1:網路學習的定義	13
表2-2-1:學習風格定義整理表	15
表2-2-2:Felder學習風格分類差異	19
表2-2-3:Felder-Silverman學習風格的相關研究	21
表2-3-1:國內有關學習策略的定義	26
表2-4-1:非Felder-Soloman學習風格對學習影響之相關研究整理	33
表2-4-2:Felder-Soloman學習風格對學習影響之相關研究整理	35
表2-4-3:網路環境下有關學習策略對其學習影響之相關研究整理	37
表3-3-1: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44
表3-3-2:預試問卷回收樣本與學院、年級之分佈 (學習風格量表)	45
表3-3-3:預試問卷回收樣本之性別分配 (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問卷)	45
表3-3-4:「學習風格問卷」預試結果統計表	46
表3-3-5:「學習策略問卷」預試結果統計表	46
表3-4-1:網路課程整理表	48
表3-5-1:Felder-Soloman學習風格面向內涵	49
表3-5-2:「學習風格問卷」各層面、項目內涵及題目內容對照表	52
表3-5-3:學習風格問卷之計分方式	56
表3-5-4: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內容題數分配	60
表3-5-5:「學習策略問卷」各層面、項目內涵及題目內容對照表	62
表3-5-6:「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與穩定係數	64
表4-1-1:有效樣本基本資料	68
表4-1-2:受試樣本學習風格之分佈	69
表4-1-3:受試樣本學習策略之分析	70
表4-1-4:學習風格(主動型/反思型)在學習策略各面向之描述性統計	72
表4-1-5:變異數同質性考驗(主動型/反思型)	73
表4-1-6: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主動型/反思型)	73
表4-1-7:學習風格(感受型/直覺型)在學習策略各面向之描述性統計	74
表4-1-8:變異數同質性考驗(感受型/直覺型)	75
表4-1-9: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感受型/直覺型)	75
表4-1-10:Scheffe事後比較法摘要表(感受型/直覺型)	76
表4-1-11:學習風格(視覺型/文字型)在學習策略各面向之描述性統計	77
表4-1-12:變異數同質性考驗(視覺型/文字型)	78
表4-1-13: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視覺型/文字型)	78
表4-1-14:學習風格(循序型/總體型)在學習策略各面向之描述性統計	79
表4-1-15:變異數同質性考驗(循序型/總體型)	80
表4-1-16: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結果摘要表(循序型/總體型)	80
表4-2-1:性別在學習風格各面向分佈表	83
表4-2-2:性別與學習風格卡方檢定表	83
表4-2-3:年級與學習風格卡方檢定表	84
表4-2-4:年級與學習感官面向的殘差分析數據表	85
表4-2-5:學院與學習風格卡方檢定表	86
表4-2-6:學院與學習態度面向的殘差分析數據表	87
表4-2-7:網路學習經驗與學習風格卡方檢定表	88
表4-2-8:不同性別在學習策略之組別統計量表	89
表4-2-9:不同性別的網路學習者在學習策略之差異分析	89
表4-2-10:動機面向效果值考驗表	90
表4-2-11:不同年級的受試樣本在學習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2-12:Scheffe法比較不同年級在學習策略態度面向上的差異	92
表4-2-13:Scheffe法比較不同年級在學習策略整體上的差異	93
表4-2-14:不同學院的受試樣本在學習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4
表4-2-15:不同網路學習經驗的受試樣本在學習策略之變異數摘要表	95
表4-3-1:預試樣本學習風格描述性統計	97
表4-3-2:學習風格與學業成就相關係數表(預試樣本)	98
表4-3-3: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相關係數表(預試樣本)	99
表4-3-4:正式樣本學習風格描述性統計	100
表4-3-5:學習風格與學業成就相關係數表(遠距課程與計算機概論課程)	101
表4-3-6:學習風格組別統計量表(圖書館資訊素養課程)	101
表4-3-7:學習風格t檢定(圖書館資訊素養課程)	102
表4-3-8: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相關係數表(遠距課程與計算機概論課程)	103
表4-3-9:學習策略組別統計量表(圖書館資訊素養課程)	104
表4-3-10:學習策略t檢定(圖書館資訊素養課程)	104

圖目錄

圖2-3-1:學習策略之概念圖	24
圖3-1-1:研究架構圖	40
圖3-2-1:研究時程規劃圖	42
圖3-2-2:研究流程與工作內涵	43
圖3-5-1:學習風格得分圖(以表3-5-3為例)	56
圖3-6-1:正式問卷蒐集時程圖	65
圖4-1-1:受試樣本學習風格分類情形	6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導民(1996)。空中大學學生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電腦態度與電腦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84CCU00142004。
方婷妮(2006)。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策略對專業科目學業成就之影響─以二年制工業設計系學生為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美玉、蕭伯瑜(2002,10月)。學習理論與網路學習:以跨校數位圖書資訊學程為例。載於國立交通大學網路教育與應用研究中心(主編),「2002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3-58),新竹。
王雪如(2006)。學習風格應用於適性化網路教學系統之探討。商業職業教育, 101,16-23。
王雪娥、楊續研、許碧珊(2000)。五專護理科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德育學報,16,123-136。
古松民(2002)。目標設定與學習時間及學習態度對網路學習成效的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9NKNU0395004。
石兆蓮(2006)。明新科技大學學生學習狀況探討。明新學報,32,379-395。
何仕仁、黃台珠、吳裕益(2006,12月)。不同性別學生在科學學習歷程管理模式之測量恆等性研究。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舉辦之中華民國第22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頁176-182),台北。
吳百薰(1998)。學習風格理論探究。國教輔導,37(5),47-53頁。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加樺。
呂丰君(2002)。非同步網路學習下任務型態與困難度對合作學習績效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仁豪(2003)。成就目標與學習行為的關係。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宜靜、朱延平、楊朝成(2005)。探究式網路學習對中學生學習之影響。東海科學,7,1-14。
沈中偉(2005)。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沈俊毅(譯)(2007)。M. Simonson, S. Smaldino, M. Albright & S. Zvacek著。遠距教學與學習─遠距教育的基礎。台北:心理。
汪慧瑜(2003)。技術學院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的比較研究。萬能學報,25,339-359。
周凡淇、賴阿福(2006)。不同學習風格學童在學習力成檔案系統之網路行為探討─以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主題學習為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4,78-114。
林甘敏(2006)。E-learning高低學習成效學員互動學習行為歷程之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林盈蓁(2005)。國立空中大學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漢瓊(2003)。醫療機構網路學習機制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理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聰儒(2002)。e-learning輔助知識管理之初探。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台北:雙葉。
邱瓊慧(2006)。數位學習策略。載於2005-2006數位學習(頁204-209)。台北: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施賀建(2003)。學習風格與方式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互動式與否為基礎。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洪佳玲(1998)。五專外語科學生學習策略之研究。2007年10月18日,取自http://readopac3.ncl.edu.tw/ncl3/abstract.jsp?la=c&id0=0005597989&data_num=1&item0=1&check_num=1
洪琮琪(2005)。網路出題與合作學習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洪寶蓮(1990)。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洪寶蓮(1992)。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文藻學報,6,173-209。
高翠霞、蔡崇建(1999)。學習風格與教學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29,46-49。
張文華(2004)。同步網路合作學習中學習風格對國小學童學習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志全(2002)。動機策略與電腦焦慮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科網路學習動機的影響。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1NPTTC620002。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
張霄亭(譯)(2002)。R. Heinich & M. Molenda著。教學媒體與學習科技。台北:雙葉。
教育部電算中心(2006)。我國數位學習發展願景與策略。2007年7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0504001/95final.htm?open
教育部電算中心(2006)。教育部95年度試辦數位碩士在職專班審查結果。2006年11月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951013/951013a.htm
莊菁怡(2005)。電子化學習環境中學習策略對學習滿意度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許建哲、李世忠(2002)。英語會話網路教材之設計與發展。視聽教育雙月刊,43 (4),2-11。
許智豪(2005)。Y世代、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學習風格分析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陳年興、林甘敏(2002)。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分析。資訊管理學報8(2),121-133。
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博碩文化。
陳李綢(1988)。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教學。資優教育,29,15-24。
陳育民(2003)。學習風格與學習模式對中學生電子化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品仲(2002)。網路學習標準的分析與比較。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盈秀(2006)。K12數位學校之成功關鍵因素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重吉(1987)。評介學習風格之有關研究。資優教育月刊,23,7-16。
陳銘村(2004)。成人網路學習者學習風格、自我調控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游政男(2001)。學習風格與超媒體網頁架構方式對學習鐘擺週期之影響。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佳琳(2006)。學習者在網路教學環境中自我效能、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武元、張宸彬(2001)。非同步學習活動對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2001資訊與教育雜誌特刊,32-44。
溫嘉榮(1998)。學習特質對遠距學習表現之影響。中華工藝教育,31(6),7-13。
董興國(2003)。從學習理論探討影響網路學習績效因素之研究─以銘傳大學學生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美聲、陳姚真(譯)(2002)。M. G. Moore & G. Kearley著。遠距教育─系統觀。高雄:麗文文化。
劉通國(2003)。學習風格與電腦自我效能對非同步遠距學習成效及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歐資妤、梁偉明、黃貞觀(2003)。專科學生背景與化學學習策略之相關性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1,12-31。
賴香如(2004)。高高屏地區後期中等教育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羅慶璋(2004)。國中網路虛擬物理實驗室。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鐘錦墀(2002)。無遠弗屆的學習環境─e-Learning的發展趨勢。台灣經濟研究月刊,45(2),80-83。

英文部份

Aragon, S. R., Johnson, S. D., & Shaik, N. (2000, October).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styles preferences on student success in online vs. face to face environm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Webnet 2000 World Conference on the WWW and Internet Proceedings, San Antonio,Texas.
ASTD (2007). ASTD home page. Retrieved August 12, 2007, from http://www.astd.org
Dunn, R. (1983). Can students identify their own learning styl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0(5), 60-62.
Felder, R. M. & Brent, R. (2005). Understanding student difference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94(1), 57-72.
Felder, R. M. & Silverman, L. K. (1988).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78(7), 674-681.
Felder, R. M. & Soloman, B. A. (2001).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Retrieved August 20, 2007, from http://www.engr.ncsu.edu/learningstyles/ilsweb.html
Felder, R. M. (2001).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Retrieved August 20, 2007, from http://www4.ncsu.edu/unity/lockers/users/f/felder/public/ILSdir/styles.htm
Felder, R. M. (2002).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1, 2007, from http://www4.ncsu.edu/unity/lockers/users/f/felder/public/Papers/LS-1988.pdf
Fresen, J. W. & Boyd, L. G. (2005). Caught in the web of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5, 317-331.
Gregorc, A. F. (1979). Learning/teaching styles: Potent forces behind the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6(4), 234-236.
Hong, K. (2002).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 and instructional variables with satisfaction and learning from a web-base cours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5, 267-281.
Johnson, G. M. & Johnson, J. A. (2006, June). Learning Style and Preference for Online Learning Support: Individual Quizzes versus Study Group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nnual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lando.
Khan, B. H. (1997). Web-Base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Neuhauser, C. (2002). Learning styles and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and face to face instru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6(2), 99-113.
Paris, S. G. & Winogrand, P. (1990). Promoting metacognition and motivation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1, 7-15.
Roy, K. (2006). The impact of learning styles on interactivity in asynchronous e-learn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45(10), 21-26.
Sabry, K. & Baldwin, L. (2003). Web-based leaning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styl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4(4), 443-454.
Sankaran, S.R., & Bui, T. (2001). Impact of learning stratedies and motivation on performance: A study in web-based instruction.Journal of Instruction Psychology, 28(3), 191-198.
Sizoo, S., Malhotra, K. N., & Bearson, M. J. (2003). Preparing students for a distance learning environment: A comparis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of in-class and distance learners. Eckerd College, 31(3), 261-273.
Smith, P. L., & Regan, T. J. (2005). 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Wadsworth, L.M., Huaman, J., Duggan, M.A., & Pennington, M.N. (2007). Oline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Effects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elf-efficac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30(3), 6-14.
WebCT (2007). WebCT home page. Retrieved October 12, 2007, from  http://www.webct.com/
Weinstein, C. E. (1996).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 essential skill for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al Record, 77(4), 48-52.
Weinstein, C. E., & Mayer, R. E. (1986).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M. Wittrock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 315-327). NY: Macmillan.
Zywno, M. S. (2003, June). A contribution to validation of score meaning for Felder-Soloman’s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2003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Nashville, Tennesse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08-08-12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08-08-12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