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0821045300
DOI 10.6846/TKU.2008.00404
論文名稱(中文) 情意領域教學設計原則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時間管理數位教材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Examining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the Affective Domain Design Principles: "Time Management" Digital Courseware as An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古翠雲
研究生(英文) Tsui-Yun Ku
學號 69573027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9
論文頁數 13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徐新逸
委員 - 陳菁惠
委員 - 張瓊穗
關鍵字(中) 數位學習
情意領域
教學設計
學習成效
關鍵字(英) E-learning
effective domain
instructional design
learning achieve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應用情意領域數位教材設計原則(PEARIE模式)配合系統化教學設計步驟進行情意領域中自我管理類「時間管理課程」的開發,藉以了解此原則對於情意學習成效的影響,以提升情意領域數位學習教材之品質並使其建置能促進情意目標達成。本研究第一階段採用設計發展研究法依據PEARIE模式開發課程,第二階段使用單組前後測實驗研究,讓學習者使用以PEARIE模式建置的「時間管理課程」進行學習,再透過前後測成績比較以及學習者訪談驗證其學習成效。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實施實驗研究,研究對象為大一學生共20人,茲將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1.情意認知測驗前、後測達顯著差異(p<.01),且透過學習者填答內容及訪談意見分析得知經過課程學習後,學習者對於時間管理的描述內容更加積極、具體,以及學習者學習後得知更多的時間管理策略,也有意願要執行時間的管理。
2.時間管理態度改變問卷前後測達顯著差異(p<.01),且從訪談意見中得知學習者有達到情意學習的目標並對於依照設計原則所設計的訊息提出回饋。
3.學習者滿意度調查發現在「課程內容」、「教學策略與方法」與「學習成效」的總平均數分別為4.28、4.06、4.37,意見皆傾向同意與非常同意。
    因此,根據結果可得知依據PEARIE模式所設計之課程對於學習者的學習成效有正面的影響,另外,也依據研究結果及學習者的意見對PEARIE模式提出修改建議,讓此原則更為完善且更易於應用,讓教學設計者未來在設計或發展情意領域教材時能有所依據。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E-learning content design principles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on learning achievement, by use e-learning content principles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PEARIE mode) and systematized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dure to develop a self-control class curriculum about “time management”. 
The study first adopt design-based research and to PEARIE mode to develop a curriculum. And then a one-group pretest-posttest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were used. There are 13 subjec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y used " time management curriculum " designed according to e-learning content principles and models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sults were listed as follows:
1.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performed better in the posttest scores than the pretest in the knowledge test. Through the learner fill to answer content and interview opinion analysis to know after curriculum learning, the learner is getting more aggressive and concrete to the description content that time manages. And the learners know more strategies about time management and also have intention to do time management.
2.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performed better in the posttest scores than the pretest in the attitude test. From the interview opinion, we know learner have already reached the learning objective and put forth feedback to the messag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rinciple.
3.The experimental group demonstrate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 course.
    The result showe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performed better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e-learning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he students and revised the principles accordingly. The study provided a instructional designer in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the e-learning material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目          錄	i
表          次	iii
圖          次	i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6
第六節 研究貢獻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情意領域	9
一、 情意領域之內涵	9
二、 情意教學內在化歷程	10
三、 情意教學策略	14
四、 態度改變理論	15
五、 情意教學的目標訂定	16
第二節 數位學習	20
一、 數位學習之意涵	20
二、 數位學習之優點及限制	21
三、 影響數位學習學習成效之因素	23
四、 數位教材之教學設計	26
第三節 情意領域教學設計原則	31
一、 情意領域教材之應用類型	31
二、 數位教材設計的情意引發歷程及步驟與目標設定	36
三、 數位教材的情意教學設計原則	39
四、 小結	45
第四節 數位學習中情意領域學習成效評量	47
一、 學習成效	47
二、 情意領域之教學評量	47
三、 數位學習之學習成效評量	54
四、 小結	5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主要方法	57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5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2
第四節 研究對象	77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79
第肆章	研究結果	81
第一節 發展情意領域數位教材	81
第二節 情意領域數位教材設計原則對學習者情意認知的影響	94
第三節 情意領域數位教材設計原則對學習者態度改變的影響	100
第四節 情意領域數位教材設計原則對學習者學習滿意度的影響	10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結論	110
第二節 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19
中文部份	119
西文部份	122
附錄	124
附錄一:自我管理類情意教學設計原則	124
附錄二:時間管理認知測驗(課前)	127
附錄三:時間管理認知測驗(課後)	128
附錄四:時間管理態度問卷(課前)	129
附錄五:時間管理態度問卷(課後)	130
附錄六:時間管理課程滿意度調查問卷	131
附錄七:學習者訪談大綱	132
 
表          次
表 2- 1 情意領域教學目標之訂定	19
表 2- 2 數位學習之優缺點	23
表 2- 3 自我管理類的系列課程	32
表 2- 4 人文社會類的系列課程	34
表 2- 5 健康心靈類的系列課程	35
表 2- 6 情意領域評量分類表	49
表 2- 7 數位學習學習成效評量工具	55
表 3- 1 實驗設計內容	60
表 3- 2時間管理課程單元內容與學習目標	66
表 3- 3 專家訪談名單	78
表 3- 4 編碼系統說明表	80
表 4- 1 情意學習目標對應表	82
表 4- 2 課程設計說明與原則對照表	85
表 4- 3 情意認知與做法問答前、後測統計表	94
表 4- 4 情意認知與做法問答測驗之Wilcoxon檢定	95
表 4- 5 時間管理態度改變前、後測統計表	100
表 4- 6 時間管理態度改變前、後測之Wilcoxon檢定	101
表 4- 7 「課程內容」滿意度調查	106
表 4- 8 「教學方式與策略」滿意度調查	107
表 4- 9 「學習成效」滿意度調查	108

 
圖          次
圖 2- 1 Krathwohl、Bloom和Masia提出之情意學習內在化歷程	11
圖 2- 2 ASSURE教學設計模式	28
圖 2- 3 Dick和Carey模式	28
圖 2- 4 數位學習課程設計工作流程圖	30
圖 2- 5 態度教學設計的六大步驟與目標設定	38
圖 2- 6 自我管理類課程的情意教學設計流程	40
圖 2- 7 人文社會類課程的情意教學設計流程	42
圖 2- 8 健康心靈類課程的情意教學設計流程	44
圖 3- 1 研究架構圖	59
圖 3- 2 課程內容架構	65
圖 3- 3 研究流程圖	71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田冠鈞(2004)。台灣高等教育發展數位學習的瓶頸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25,17-26。
吳美美(2004)。數位學習現況與未來發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2),92-106。 
李坤崇(2006)。情意技能教學目標分類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44,123-133。
李宗薇(1999),教學設計理論與模式的評析及應用:以師院社會科教材教法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俐安(2006)。成人學習與網路輔助教材設計。研習論壇,71,30-37。
沈六(2005)。情感教育。台灣教育雙月刊,636,2-12。
周天賜(1988)。情意教學目標的理論及其評量方法。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5,167-180。
林妙冠(2004)。網路學習者之電腦自我效能於數位學習滿意度與使用意願關聯性研究—以神迷經驗為中介變數。私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邱敏鑑(2003)。提升非同步遠距教學品質之探討。品質月刊,卷數(期數),62-63。
柳玉清、王淑敏、邱美秀(譯)(1997)。T. Kubiszyn & G. Borich著。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五南。
胡憶蓓(1997)。情意教學目標的評量。教學科技與媒體,35(8),8-13。
范熾文(1995)。情意教學目標的評量。國教園地,53(合刊),6-10。
徐新逸(2003)。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16,15-30。
徐新逸(2006)。數位環境中情意領域數位教材設計原則之發展與應用期中報告(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 95-2520-S-032-003-MY2)。未出版。
徐新逸、施郁芬(2004)。數位學習課程開發作業流程參考手冊—專業版。台北市:教育部。
高瑜璟(2006)。數位學習—學習的新趨勢。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7。2007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22.htm
黃希庭、張志杰(2001)。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製。心理學報,33(4),頁338-343。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郁雯(1999)。情意評量。載於王文忠、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著。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頁261-278)。台北:五南。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
張淑萍(2003)。數位教材設計,數位學習最佳指引。台北市:資策會教育處。
梁佳玲(2003)。影響網路學習成效之因素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陳志昌(2002)。不同教學方式下學習成效之研究—網大教學與網大輔助傳統教學之比較。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育民(2003)。學習風格與學習模式對中學生電子化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陸定邦、丁毓佩、張嘉玲(2005)。術科數位化學習成效探討—以表現技法課程為例,設計學研究,8(1),25-37。
陳薰蘭(2003)。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知識導向文化對e-learning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利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文俊(2000)。網路教學環境中群互動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光國(1990)。情意教育的內涵與策略。教師天地雙月刊,48,107-113。
黃國安、楊家豪(2006)。情意注意與反應目標之同步遠距教學機制研製,科學教育學刊,14(2),189-208。
黃國禎(2006)。數位學習時代的學習契機與要素。研習論壇月刊,71,5-10。
楊德思(2007)。數位教材中情意領域教學設計原則之探討與應用。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鄒景平(2003)。數位學習概論:數位學習最佳指引。台北:資策會教育處。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品質認證中心(2006)。數位教材品質規範理念說明。2007年3月14日,取自http://www.elq.org.tw/ELQ_CH/download/think/contThinkv3.pdf。
劉兆漢、黃興燦(2002)。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總體規劃書。2007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etaiwanexpo.nat.gov.tw/upload/。
蔡尚瑩(2004)。企業員工自我導向學習傾向、電腦態度與e-learning學習成效之關係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鄧毓浩(2002)。公民教育與情意教學,菁莪季刊,14(2),26-31。
盧正川(2003)。多媒體網路教材設計—以資訊豐富理論為基礎之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蕭揚基(2004)。大葉大學通識教育情意教學計畫的現況與發展,研究與動態,11,135-154。
賴阿福(2005)。網路化教材的製作與實例。載於陳登吉、賴阿福(主編),網路與教育(頁34-39)。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鍾依萍(2004)。數位學習產業現況與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
簡茂發(1987)。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心理。
魏美惠(1999)。論情意教育與社會智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40-44。
 
西文部份
Alavi, M., George, M. M., & Yoo, Y. (200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stributedlearning environments on learning outcome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3(4), 404-415.
Alavi, M., Yoo, Y. & Vogel, D. R. (1997).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dd value to management educ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 (6), 1310-1333.
Allen, M. W. (2003). Michael Allen's guide to e-learning: Building interactive, fun, and effective learning programs for any company.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302B223)
Bloom, J. 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Ⅰ: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NY: Longman.
Chua, A. (2002).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interaction on knowledge creation,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l3(4), 378-380.
Clark, R. C. & Mayer, R. E. (2003). E-Learning and the science of instruction. San Francisco, CA: Pfeiffer.
Frank, M., Reich,N., & Humphreys, K.(2003). Respecting the human needs of stud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arn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40, 57-70.
Glazer, R. (1991). Marketing in an information-intensive environment: Strategic implication of knowledge as an asset. Journal of Marketing, 55, 1-19.
Heinich, R., Molenda, M., Russell, J., & Smaldino, S.(2002).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he new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Krathwohl, D. R., Bloom, B. S., & Masia, B. B. (196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II, the affective domain. NY: David McKay Co.
Martin, B. L. & Briggs, L. J. (1986). 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domains: Integration for instruction and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PLS Ramboll management. (2004).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learning initiative: Virtual models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 Final report to the EU Commission, DG Education & Culture.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7, from http://www.elearningeuropa.info/extras/pdf/virtual_models.pdf
Price, E. A. (1998).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 and the affective doma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8(6), 17-28.
Robert, W. T. (2002). Pros and cons of online learning-a facult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26 (1), 24-37.
Ryan, S. (2001). Is online leaming right for you. American Agent & Broker, 73(6), 54-58.
Seels, B. & Glasgow, Z. (1990). Exercis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Ohio: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Smith, P. L., & Ragan, T. J. (2005). Instructional design.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onnier, I. L. (1989). Sharing visual experiences. In I. L. Sonnier (Ed.), Affective educ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Summer, G. F. (1970). Introction. In G. F. Summer (Ed.), Attitude measurement. Chicago: Rand McNally.
Visser, L., Plomp, T., Amirault, R. J., & Kuiper, W. (2002). Motivating students at adistance: The case of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Educatioan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0(2), 94-110.
Dick, W., & Carey, L. (1996).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4th ed.). Pittsburgh: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
Zimbardo, P. G, & Ebbesen, E. B. (1969). Influencing attitudes and changing behavior. MA: Addison-Wesley.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