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0811160700
DOI 10.6846/TKU.2008.01208
論文名稱(中文) 兩岸廉政工作比較
論文名稱(英文) Comparing the anti-corruption between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Strai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陳仲偉
研究生(英文) Chung-Wei Chen
學號 78926026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2
論文頁數 17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中勇
委員 - 王高成
委員 - 沈明室
關鍵字(中) 貪污
反貪污
貪污犯罪
關鍵字(英) Corruption
Anti-Corruption
Corruption Crim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大陸地區目前尚建立在一元化的權力控制基礎上,行政部門相互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的制約。因為權力缺少制衡,貪污問題變成共產黨內部高層權力鬥爭的一個導火線;而尋租活動的盛行和貪污腐敗現象已成為中國經濟深化改革的一大阻礙。台灣地區廉能的表現雖超越大陸地區,但在亞洲4小龍中僅勝過南韓,這也相當程度地說明,台灣地區在解決貪瀆問題上所挹注的努力,尚無法提昇與反映在國際評價指數表現上。
本論文針對兩岸肅貪政策及貪瀆問題作一比較性研究,在方法上以非介入性研究(Unobtrusive Research)之歷史/比較研究法為主體,注重立法之起源、發展、變遷的原理,期從歷史的紀錄中,發掘出問題癥結所在。另採用文獻分析法輔助之,從兩岸經濟、政治、文化之差異,比較彼此制度的異同;期能歸納出利弊得失與可行性建議,作為政策參考依據。論文內容主要以廉政制度的原理、組織、權限、救濟與監督分別研究,包括緒論、結論與建議,共分為七章,並於每一章或每一節中彙整感想,分別提出個人拙見與比較結果。
一、兩岸廉政工作之建制及法源依據比較:以廉政制度基本原理為探討重心 首先針對兩岸之建制,包含社經因素、政治背景等,探討其歷史沿革與發展,其次再就個別地區法源依據內容及特色詳細說明;最後,從貪污犯罪理論,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正反效果等探討。
二、兩岸廉政工作組織設計之比較:以廉政制度組織設計為探討重心,但囿於人員招募與培訓、預算經費來源等資料蒐集較為困難,僅透過網路資訊或諮詢管道,完成基礎性比較。
三、兩岸廉政工作權限運用之比較:以廉政制度權限運用為探討重心;針對兩岸行政職權與行政計畫,財產申報與利益衝突迴避等預防性陽光立法進行探討,次就行政指導與全民參與等作法進行分析。
四、兩岸廉政工作救濟措施之比較:完善的救濟管道是保障權利之要件。以廉政制度救濟善後為探討重心,先就行政救濟之法理基礎剖析,再針對兩岸行政救濟之法源依據介紹,再以二者之申訴處理、訴願程序、行政訴訟概況、遊說制度及國家賠償等措施概略比較。
五、兩岸廉政工作監督評核之比較:以廉政制度監督評核為探討重心,針對兩岸之內部監督、外部監督、內部評核、外部評核等項目,深入分析比較。
英文摘要
At present,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Mainland China region is still based on an unparalleled authority control system. It is unable to form an effec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between public affairs departments. Because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lacks of proper balance, corruption problem is becoming a fuse of high rank officer’s conflicts for struggling power inside Communist Party. The emerging trend of pursuing money and corruption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of economic revolution in China. Although Taiwan is better than Mainland China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ti-corruption, but only surpasses South Korea in the 4 Asia Little Dragons. This situation has fairly illustrated that the efforts spent on anti-corruption in Taiwan area can not promote the performance index on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This thesis will aim at the comparison research on the anti-corruption analysis and problems between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and take the Unobtrusive Research as methodology to compare each other from history in the theme objects, especiall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legislation origin, development and migration. It is expected to discover the key points of problems from the comparison of historic records.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will adopt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s as auxiliary tool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each other's systems from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and sum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conducting policy decision reference. The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mainly cover the theory, organization, authority, recovery and supervision of anti corruption system. The subjects will be separately researched including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 altogether. Every chapter or section will integrate the thoughts and comparative results, and raise personal opinions.
1.Comparing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legislation origin of anti corruption at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taking the basis theories of anti corruption system as key points, it researches the past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inclu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political backgrounds etc., and then, it detailing explains the legislation origin,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At last,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anti corruption from corruption theory.
2.Comparing the designation of anti corruption organization at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taking the designation of anti corruption organization as key points, it accomplishes the basic comparison only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retrieved from internet or consulting channels due to the confinements and difficulties of collect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staff recruitment, training and budget of anti corruption organization at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3.Comparing the working authority of anti corruption at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taking the working authority of anti corruption as key points, it researches the sunshine legislation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and administrative projects, property declaration and interests conflicts avoiding etc. then analyze the measures of administrative direction and people’s participation.
4.Comparing the recovery measures of anti corruption at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Proper recovery channel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to safeguard human right. Taking the recovery measures of anti corruption as key points, it analyzes the law foundations of administrative recovery. Then, it introduces the administrative recovery legal source and stands. At last, it roughly compares the recovery measures including complaint handling, appeal procedures, adminstrative litigation, lobbying system and national compensation etc.
5.Comparing the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anti corruption at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taking the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anti corruption as key points, it deeply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inside supervision, outside supervision, inside assessment and outside assessment at the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範圍與限制..........................................4
第三節方法與架構..........................................5
第四節名詞界定............................................7

第二章兩岸廉政工作之建制及法源依據比較 
第一節貪污行為之影響及形成原因............................9
壹、貪污行為之影響
貳、貪污行為形成之原因
第二節兩岸廉政工作之建制.................................17
壹、大陸地區社經因素
貳、台灣地區社經因素
參、大陸地區政治背景
肆、台灣地區政治背景
第三節兩岸廉政工作之法源依據.............................25
壹、大陸地區法源依據
貳、台灣地區法源依據
第四節小結...............................................36

第三章兩岸廉政工作組織設計之比較    
第一節層級架構分析.......................................37
壹、大陸地區廉政體制
貳、台灣地區廉政體制
第二節人員招募與培訓差異.................................46
壹、大陸地區之廉政人員招募與培訓
貳、台灣地區之廉政人員招募與培訓
第三節預算來源...........................................51
壹、大陸地區廉政工作預算來源
貳、台灣地區廉政工作預算來源
第四節小結...............................................54

第四章兩岸廉政工作權限運用之比較  
第一節行政職權及行政計畫.................................55
壹、大陸地區行政職權及行政計畫
貳、台灣地區行政職權及行政計畫
第二節行政立法與陽光法案.................................66
壹、財產申報制度
貳、兩岸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機制
參、利益迴避制度
第三節行政指導與民眾參與.................................80
壹、大陸地區之教育宣導及舉報制度
貳、台灣地區之教育宣導及檢舉制度
第四節小結...............................................86

第五章兩岸廉政工作救濟措施之比較
第一節行政救濟之意義及功能...............................89
壹、行政救濟之法理基礎
貳、行政救濟之分類
參、兩岸行政救濟之法源依據
第二節申訴處理與訴願程序.................................94
壹、大陸地區
貳、台灣地區
第三節行政訴訟概況......................................100
壹、大陸地區
貳、台灣地區
第四節國家賠償制度......................................105
壹、大陸地區國家賠償法概述
貳、台灣地區國家賠償法概述
第五節小結..............................................114

第六章兩岸廉政工作監督與評核之比較 
第一節行政監督意義與範疇................................117
第二節內部監督..........................................118
壹、大陸地區內部監督
貳、台灣地區內部監督
參、兩岸廉政人員職期輪調制度
第三節外部監督..........................................127
壹、大陸地區外部監督
貳、台灣地區外部監督
第四節外部評核..........................................136
壹、國際透明組織之評核
貳、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之評核
第五節內部評核..........................................140
壹、大陸地區內部評核
貳、台灣地區內部評核
第六節小結..............................................147

第七章總結與建議
第一節總結..............................................149
第二節建議..............................................154

參考書目................................................15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1.中國反貪調查編輯委員會,中國反貪調查《北京:中國檢察》,2004年。
2.中國共產黨黨風廉政建設文獻選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辦公廳編第一版《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年。
3.文盛堂,反職務犯罪論略初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4.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初版《台北:洪葉出版社》,1994年12月。
5.王季君,貪污賄賂罪、瀆職罪《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6.王曉紅,黑洞:中國廉政備忘錄《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年。
7.王洪青、蘇敏華、王永杰等,萬鄂湘主編,熱點難點案例判解:刑事類:職務犯罪《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12月。
8.王良能,中國大陸腐敗政治學《台北:唐山》,2002年。
9.尤光付,中外監督制度比較第1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10.加里克. 斯塔彭赫斯特,薩爾龐德主編;楊之剛譯,反腐敗:國家廉政建設的模式《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
11.皮純權,國家賠償法釋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4年。
12.余華清、楊希義、劉文瑞,中國古代廉政制度史《西安市:西北大學出版社》,1991。
13.林莉紅,行政訴訟法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14.林吉,權力腐敗與權力制約,法律出版社(北京),1997年。
15.林吉、馬長生、蔡雪冰合著,腐敗犯罪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6.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犯罪學《台北:三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17.Robert P. Weber, 林義男譯,內容分析法導論第8版( Basic Content Analysis )《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2月。
18.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第8版《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2月。
19.朱興有、魏賽娟主編,新型經濟犯罪研究第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20.朱麗欣、于泓合著,貪污賄賂案件偵察實務第1版《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1月。
21.沈歸,誰還在行使權力《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22.何清漣,中國的陷阱增修版《北京:博大出版社》,2003年。
23.何增科,反腐新路-轉型期中國腐敗問題研究第1版《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4月。
24.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6版《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9月。
25.吳惠林、周亞貞,中國經濟改革的表象與真象《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5月。
26.李存福、丁猛、丁亮等編著,舉報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犯罪209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
27.邵道生,國患-當代中國腐敗現象反思錄《北京:華齡出版社》,2000年。
28.杭廷頓、柏格編,王柏鴻譯,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台北,時報出版》,2002年12月。
29.法務部,國家賠償法令解釋彙編增訂本《台北:法務部》,1998年。
30.法務部編製,法務部廉政署設置背景總說明《台北,自刊本》,2000年5月。
31.法務部調查局,法務部調查局九十二年廉政工作年報《台北:自刊本》,2004年8月。
32.法務部政風司編,政風預防工作參考手冊《台北:自刊本》,2001年9月。
33.法務部政風司,香港廉政公署研究報告《台北:自刊本》,2000年。
34.享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三聯書店(北京),1989年。
35.侯志山,外國行政監督制度與著名反腐機構第1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36.夏日新主編,中國貪官畫像《北京: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37.張家洋,行政法概要3版1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11月
38.張月斌,論交通建設與反腐敗第1版《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11月。
39.張新平、劉雁翔,腐敗與肅貪:衝擊宦海的波瀾《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
40.張正常,中國的前途《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b。
41.張聯瑜,腐敗思想文化探源及治理對策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9月。
42.張樹義,衝突與選擇-行政訴訟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時事出版社》,1992年。
43.胡鞍綱,中國:挑戰腐敗第1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44.胡正明,強化領導班子內部監督的創新舉措,領導科學(北京)21期,2005年,頁11-12。
45.宋筱元,肅貪機構與貪之防制《台北:五南出版社》,1989年。
46.范忠信,行政救濟:海峽兩岸立法的幾點比較《北京:法學家》,1997年2月。
47.孫曉莉,國外廉政文化概略《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
48.馬建中,政治穩定論: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穩定問題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年8月。
49.馬長生等,腐敗犯罪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50.梁國慶主編,國際反貪賄賂理論與司法實踐《北京:人民法院》,2000年。
51.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辦公室,國家賠償法律適用與案例評析第1版《北京:新華》,2000年。
52.清流月刊編輯委員會編著,廉政與防貪污《台北縣三重市:清流雜誌社》,1999年。
53.陳文團,政治與道德《台北:台灣書局》,1994年。
54.陳國霖,黑金:台灣政治與經濟實況揭密《台北:商周出版社》,2004年。
55.陳波,中國反腐敗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56.陳衛東,腐敗控制論《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
57.華新社編輯部,中國政府機構名錄-中央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9月。
58.馮曉春,建國以來貪污大案透視《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59.鉝琪,國家賠償法原理《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台出版社》,1990年。
60.董保城,國家責任法: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初版《台北:董保城出版》, 2005年。
61.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9月。
62.楊守建,中國學術腐敗批判《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63.楊小君,國家賠償法律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64.楊中美,新紅太陽:中共第五代領袖《台北:時報出版》,2008年5月22日。
65.柴榮,中國監察機構小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
66.章劍生,行政程序法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
67.章育民、陳宗瑜,廉政建設論-市場經濟建設條件下廉政與反腐機制研究第2版《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68.慕平、甄貞主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國內法協調機制研究初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
69.劉生榮、張相軍、許道敏,貪污賄賂罪《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0年。
70.劉俊良, 國家賠償與冤獄賠償初版《台北:書泉》,1996年。
71.趙明義,國際區域研究第8版《台北:黎明書局》,1994年12月。
72.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2000年10月。
73.鄧學良,兩岸行政法初版《高雄:中山大學勞策中心》,2004年2月。
74.鄧學良,港澳關係法制研究-法規篇《高雄:自刊本》,2004年2月。
75.曉  沖,中共的深層腐敗第一版《香港:夏菲爾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76.謝瑤偉,透視貪污犯罪:兼及圖利行為解析《台北:台灣東方出版社》,2000年。
77.蔡曉東,公安機關內部執法監督工作規定《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二、期刊、報告、論文
1.王明高,建立健全家庭財產申報登記制度是加強內部監督的一項重大舉措,當代黨建,2000年10月。
2.王忠一,調我國之訴願再審制度-兼論行政程序法上程序重新開始《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2003年1月。
3.王文忠,涉及國家安全或重大利益公務人員品德及忠誠查核法規範之探討,考銓月刊(台北)第47期,2006年7月,頁120-152。
4.王錦雀,日本治臺時期殖民與教育政策之演變《第二屆教育哲史討論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2002年2月。
5.田國興,我國政風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新制度主義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2003年6月。
6.田炳坤,中國共產黨的反腐敗與法制化,展望與探索(台北),第2卷第8期,2004年8月。
7.伍勁松,海峽兩岸行政賠償程序比較,廣東行政學院學報(廣東)第一期,2002年。
8.朱寶良、蔡曉東、丁曉宇,加強幹部選拔任用的內部監督,軍隊政工理論研究(北京)第4期,2004年。
9.何錚,香港廉政建設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2001年。
10.宋重和,檢警偵查權限行使之監督-兼論法官保留之迷思,警學叢刊36.6卷第166期,2006年5、6月。
11.沈建中,中共國家公務員申訴制度之研究,展望與探索月刊(台北),第1卷第8期,2003年8月。
12.余致力,倡廉反貪與民主治理,台灣民主,第3卷第3期,2006年9月。
13.吳英明,廉政不廉價,台灣民主(台北)第3卷第3期,2006年9月。
14.吳志光,以行政處分違法或無效為先決問題之國家賠償訴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7期,2006年10月。
15.李凡,香港立法會選舉的觀察報告,世界與中國研究所<背景與分析>第75期,2004年9月20日。
16.李石猛,行政訴訟類型之選定與人權保障《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2002年6月。
17.周錦龍,公職人員利益迴避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1990年。
18.周小梅,我國行政救濟程式存在為問題及完善思路《北京:人大研究》第3期,2003年。
19.林山田,權貴犯罪-黨政商勾結的結構性犯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台北)第18期,2001年1月。
20.林士程,中共行政監察法之研究-以行政法五大架構為分析途徑《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2003年6月。
21.邱瑞朝,兩岸訴願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2002年5月。
22.苗永革,貪污賄賂犯罪的成因及預防,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2年。
23.施金山,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兼論行政機關績效獎金制度《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2003年6月。
24.唐浩、張一靜,投資中國六大警訊,新紀元週刊38期,2007年9月27日。
25.翁源燦,韓國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檢視中共財產申報之問題,展望與探索(台灣)第2卷第3期,2004年3月。
26.翁源燦,中共、丹麥廉政監察制度之比較,展望與探索(台北)第1卷第6期,2003年6月。
27.張雄飛、趙秋霞,關於強化反腐監督機制建設的思考(北京)第4期,2004年。
28.張其祿、張文豪、葉一章,我國行政監察機構之法制分析與檢討第77期,中國行政(台北),2006年7月。
29.張兆松,誇世紀貪污賄賂犯罪預防與控制的戰略思考,政法學刊,1996年4月。
30.張芳芳,行政機關內部監督機制的反思和完善,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第5期,2004年。
31.張文豪、張其祿、葉一璋,貪瀆與治理-台灣現行之法制分析與建言,倡廉反貪與行政透明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暨企業管理教育中心》,2003年4月11日。
32.張洲南,大陸勞動安全衛生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2003年6月。
33.張騏麟,我國貪污犯罪及防治對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2003年7月。
34.柳思維,中國發展市場經濟的深層障礙-權力商品化,信報財經月刊(香港)第20期,1994年。
35.陶在樸,新的痛苦指數-貪污與腐化,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9期,2000年4月。
36.馮國森,對策普遍化-從社會的視角探討官員腐敗的因素,中國政治第4期,2005年。
37.徐東海,評中共的反腐敗法規,展望與探索(台北)第2卷第3期,2004年3月。
38.黃欽環、何勤,加強行政內部監督提高依法執政能力,桂海論叢第1期,2005年。
39.黃景裕,中國大陸經濟轉型中貪污腐敗之探討,人力發展第78期,2000年7月。
40.彭海堂,標本兼治的反腐思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北京)第4期,2002年。
41.陳運星,論監察院的糾正權:法理學的觀點,朝陽學報(台北)第6期,2001年6月。
42.陳敦源、蔡秀涓,國家發展的倫理基礎,台灣民主(台北)第3卷第3期,2006年9月。
43.陳順煌,我國貪污問題與廉政制度之研究《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2002年12月。
44.陳健民,貪污腐敗的社會功能和代價,明報月刊(香港),第5期。
45.陳志祥,貪污治罪條例在內容上之評估與檢討,月旦法學(台北)第9卷第10期,2003年3月。
46.楊日青,憲改之困境與出路,台灣民主(台北)第3卷第4期,2006年12月。
47.楊秋林,現行國家賠償範圍問題的缺陷與完善,江西社會科學11期,2005年。
48.劉迎秋,權力資本-阻礙中國經濟健康成長的贅瘤,中國(改革)第2期,1995年。
49.秋洪,國家賠償法之實證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國家賠償案件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2001年6月。
50.郭崇武,中共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與職掌概述,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11期,2003年11月。
51.游國鑌,兩岸肅貪機制與策略之比較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2003年7月。
52.詹森林,國家賠償請求權之消滅時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7期,2002年8月。
53.詹中原,中共公務員制度之研究(之一)《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憲政(研)092-015號,2003年4月28日。
54.廖台偉,從反腐敗鬥爭看中共廉政監督機制-以中共紀檢、監察機關與人民檢察院為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1997年。
55.關保英,海峽兩岸20年行政控權立法比較,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河南)第3期,2006年。
56.裴幸謙,中共黨風廉政建設觀察,歐亞研究通訊第7卷第3期,2004年3月。
57.蔡良文,公務人員核心價值與行政倫理,考銓(台北)第47期,2006年7月。
58.蔡秀卿,行政檢查,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2期,2006年12月。
59.磨天相,民選公職人員貪腐問題與防治策略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2003年。
60.謝立功,公職人員財產申報之修法思考《台北市政府廉政研討會》,2004年11月3日。
61.謝尚伯,貪污研究與印尼的反貪污運動,台灣東南亞學刊第3卷第2期,2006年10月。
62.顧列平、趙平志、胡建龍,建立和完善檢察機關的內部監督機制,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第6期,2005年 。

貳、西文部分  
一、Beata K. Smarzynska, Shang-Jin Wei. Corruption and composi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firm-level evidence《 Cambridge, Mass :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 c2000.
二、Clinard Marshall B, Corporate Corruption : The abuse of power 《 New York : Pager》,  c1990 .
三、David Witw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2003.
四、Editors, Alan Doig, Robin Theobald. Frank Cass》, 2000.
五、Fukuyma. State-Building: Governance and Wirkd Order in the 21st Century. Francis》. 2004.
六、Huntington, Samuel P. /Fukuyama. Francis (FRW). Political Order in Xhanging Societies 《 New York : Yale Univ Pr 》, 2006. 
七、Ho Chi-Hang. Corruption prevention guide on building contract management《 Hong Kong : ICAC 》, 2004.
八、John Gurgling. Routledge》, 1997.
九、Juin-jen Chang, Ching-chong Lai, C. C. Yang. Casual police corruption and the economics of crime : Casual police corruption and the economics of crime :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ica 》, 2000.
十、Kim Teak. 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Corruption System, Efforts and Strategies in Asia Countries; with Focus on Hong, Singapore, Malaysia, and Korea 《 South Korea : 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2003.
十一、MJIB.  2004, 2005 Anti-Corruption Yearbook.《Investig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Justice Republic of china.》, 2005, 2006.
十二、Neild R. R, Public corruption: the dark side of social evolution《 London: Anthem 》, 2002.
十三、Pool-Robb, Stuart. Risky basined: corruption, fraud, terrorism and other threats to global business.《 London: Kogan Page 》, 2003.
十四、Rose-Ackerman ,Corruption and Government: Cause , Consequences ,and Reform 《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9.
十五、Robert Neid. Public corruption : the dark side of social evolution《 London : Shepeard-Walwyn 》, 2002.
十六、Shang-Jin Wei. Negative alchemy? Corruption, composition of capital flows, and currency crises《 Cambridge, Madd : NBER 》, 2001. 
十七、Susan Rose-Ackerman. Corruption and government :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reform《 New York : 
十八、Shang-Jin. Special Governance Zone: A practical Entry-point for a Winnable Anti-corruption Program《 Washington DC : The World Bank, informal typescript, undated but circulated.》. 2000.
十九、Xiao Bo Lu. Cadres and corruption : the organizal in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tanford, Calif. Cambridge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二十、Victor Hung and Shuhe Li. Corruption in contract enforcement《Hong K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7.
二十一、Edward L. Glaser, Raven E. Saks. in America 》,c2004.
二十二、Cho, Young Nan.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uption Policies in Reform-Era China: The Case of the 1993-97 Anticorruption Struggle.  New York:  Issues Studies. Vol.31, no1.  2001.
二十三、Visio. Ioana, Vasiu, Lucian. A Meromorphic Model for Discouraging Corruption in Public Organization, 中國行政評論15卷1期,2005年12月。

貳、網站資料
一、台灣透明組織(TIT)( http:// ti.Taiwan.) 
二、世界經濟論壇(http://www.weforum.) 
三、全民反貪資訊網(http://www.acp.moj.gov.tw/mp195.) 
四、國際透明組織(TI)(http://www.transparency.) 
五、法務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j.gov.tw/point/point.main5,gtn.) 
六、法務部調查局(http://www.mjib.gov.) 
七、法務部政風司(http://www.moj.gov.tw/ethics/  ) 
八、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http:// www.imd.ch/wcy )
九、國際標竿學習中心( http:// www.i.bench.org.) 
十、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 
十一、聯合新聞網(http://und.com/NASApp/rightprt/prtnews/newsid=714695)
十二、ABC news
十三、BBC news
十四、CNN news
十五、International Anti-Corruption Conference ( IACC)( http://www.iacc.org ) 
十六、United Nations(UN) (http://www.un.org )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