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7200604383500
DOI 10.6846/TKU.2006.00400
論文名稱(中文) 縫隙中的荒野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ality Aesthetics of Wilderness & Wildness in Urban Chink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陳宏銘
研究生(英文) Hung-Ming Chen
學號 69330004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6-20
論文頁數 10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
指導教授 - 蘇睿弼
委員 - 江冠勳
委員 - 施宣光
關鍵字(中) 荒野
形態學
有機城市
非制式
能動性
建構式設計
關鍵字(英) Wilderness & Wildness
Morphology
Organic City
Non-Standard
Agent
Constructional Desig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城市空間的縫隙中潛藏許多生命,以生存為目的適應著都市化的改變。相對於空間,縫隙中的生命不是物質而是一種城市的動態描繪。在現代主義與資本發展的壓縮下,自然被都市取代,都市空間各部分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獨力發展著,卻也產生彼此疏離關係下的縫隙。透過觀察縫隙中的生存地景–「荒野」所描繪出的城市是真實生活的場景,反應著城市中被遺忘的生活。不同城市的縫隙地景是不同的,透過在縫隙形態差異的觀察,可以了解城市文化與地理發展的矛盾與地域性價值。
20世紀「後」學在地理學、美學、社會學、文化地理學等相關領域發酵。跳脫過去既有的神學、資本中心的封閉思考,開始探索人與環境、社會的疏離關係。多元解讀的方式解構了空間、社會脈絡的層級關係,轉向個人化的游牧過程。而縫隙中的荒野在社會成長演進中的角色,扮演著非制式化的機能介入,有機動態的成長過程。
透過自然網絡的觀察了解到「縫隙」在制式化的空間、環境意義系統中,所衍生整體性的激盪,也就是本研究中所指稱的「荒野的能動性」。基於以上的觀點,本研究針對於相關的案例加以整理。過程中,以自我辯證的方式,藉由假設性的設計實驗作為驗證與發現的建構式設計過程,以彌補生活經驗上的不足。設計行動與實驗的過程,也進一步提昇設計的社會溝通。
本研究的設計企圖以四種方式來自我辯證:一、直接針對論述的問題,以假設性的設計回答。二、選定基地,針對環境的條件、既有空間的文本,以前述的立場做出設計動作。三、選定一個人工與自然交界的地方,以設計再現地方的特質並自我提問。四、綜合以上的觀點,以設計表達階段性的立場陳述。最後,希望設計能藉由對環境的建構過程中,進而與空間、時代、社會背景對話,達到適度設計或是基本價值的釐清。
英文摘要
There are many lives living in the chinks of city, adapting to the change of urbanization to last their existences.  Opposite to human space, lives in the chinks are not materials, but dynamic livings of a city.  Under the compression of modernism and development of capital, nature is replaced by city. n the process of aspiring for the modernization, every part of the city solely developed; yet accompany with the chink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xist landscapes in the chinks, what “the wild” represent is the scene of the real life, reflects the forgotten lives in city.  The landscapes in chinks are different from cities.  Therefore,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differentiation in chinks may ge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city culture and the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The “Post-scholarship” in 20th century had influenced the geography, esthetics, sociology, cultural geography,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It abandoned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theology and capital-centralization, and started to concern the dis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Diversified explanations deconstruct the hierarchy of the space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turn to the nomadic process of individuals.  The wild in chinks play the role as the growing process of non-uniform functions intervene the organic movement into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natural net, the inspiration to the entirety that “the chinks” bring up from the regular urba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is what called “the wild movement”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viewpoints of above, this study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lated cases. During the research, with self dialectic, I take the design experiments as testifying and discovering process of constructive design, to make up the insufficient of self-experience.  Moreover, this research goe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esign actions and experiments to support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of design. 
In this study, I tried to self-dialect with the research issues in four ways: 1. Answer the question by the design assumptions directly.  2. Decide the sites, and design the actions under the standpoints as above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3. Pick up a place that at the edge the artificial and nature,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4. Integrate viewpoints above, and state the periodical conclusions by design.  Finally, this research anticipates that the designs can further communicate with the space, the time,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through comprehens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adequate designs and their basic value for the defined issu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動機 2
1.1.1	工業化文明的畸形發展與單調、重複的現代生活 2
1.1.2	城市孤寂中充滿活力的縫隙地景-城市荒野 3
1.1.3	由環境而生的常民地景,隱含構築的深層資訊 4
1.2	目的 5
1.2.1	觀察城市中的荒野,重新找尋設計對環境的描述方式 5
1.2.2	闡述存在城市縫隙中真實的生存美學 6
1.2.3	透過設計描述理性城市的「保存」狀態 6
1.3	研究背景:從技術生產到文化生產的一致性 7
1.3.1	CIAM下的城市縫隙 7
1.3.2	缺乏社會性的台灣建築 8
1.3.3	文化分析的轉向:城市結構性的分析邏輯	9
1.4	研究流程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後現代都市空間與自然之演進 12
2.1.1	「後」學的轉向 12
2.1.2	「荒野」與人定之自然地景 12
2.1.3	「後」學發展下的空間自然化 13
2.1.4	自然的多元資訊解讀與再現案例 13
2.2	美學的社會性轉向 16
2.2.1	機械複製下的美學-Walter Benjamin 16
2.2.2	後現代美學:工業材料與地域化的再現 17
2.3	形態發展與構築的詩性 20
2.3.1	形態學的空間論述演進 20
2.3.2	構築形態- Kenneth Frampton 20
2.3.3	環境行為與詩性構築 21
2.4	有機的構築邏輯 23
2.4.1	來自環境的動態城市:代謝派 23
2.4.2	環境主體與建築解構 24

第三章	 環境觀察與論述發展
3.1	真實城市的現象描述 28
3.1.1	對真實生活的發問 28
3.1.2	城市中的自然與自然中的城市 28
3.1.3	綠色革命後的設計矛盾 29
3.1.4	後現代社會價值與環境科學的辯證與矛盾 29
3.2	現象觀察 30
3.2.1	城市中由下而上的型態發生 31
3.2.2	非制式化與制式化的構築條件 33
3.2.3	日本城市中縫隙地景的處理方式 35
3.2.4	荒地上的環境想像 37
3.2.5	延伸論述:台灣生存地景的描述 39
3.2.6	自然與耕作 40
3.2.7	制約化空間與耕作文化Agri-culture 41
3.2.8	設計實驗 42
3.3	資訊時代的游牧能量的浮現 45
3.3.1	資訊時代的城市網絡 45
3.3.2	小單位的能量放大-縫隙與個人化植入 46
3.3.3	設計實驗-車頂農場 47
3.3.4	〈都市禪園〉紀錄與觀感 50
3.4	城市荒野的社會性轉向 52
3.4.1	回歸機械複製時代的原初倫理 52
3.4.2	複製的原始訊息與資訊時代的個人化互涉 54
3.4.3	現代自然與游牧性–自然網絡 55

第四章	設計操作
4.1	非制式化的城市時間:自然網絡 58
4.1.1	自然網絡之停車格農園1 58
4.1.2	自然網絡之停車格花園2 59
4.1.3	自然網絡之停車格農園3 60
4.1.4	自然網絡之行動農園	 63
4.1.5	自然網絡–設計小結	 65
4.2	自然記憶裝置 66
4.2.1	前置設計:自然網絡的乍現 66
4.2.2	擁擠的文本:荒地縫細中的有機紋理 68
4.2.3	疏離的公園 70
4.3	非牆面:城市荒野的能動性 73
4.4	GREEN HOUSES 82
4.4.1	存在的住宅:形式離席的荒野之域 82
4.4.2	生長的住宅:荒野與監禁之域 85
4.4.3	消失的住宅:沒有出發的到達 89
4.4.4	小結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設計操作心得 94
5.2	設計過程之反省 97
5.3	後續研究 101

參考書目 104


圖目錄
【圖 1】電影片段-機械生活Koyaaniqatsi。 2
【圖 2】城市荒野觀察照片。 3
【圖 3】淡水後山農田及北海岸石滬照片。 4 
【圖 4】混沌理論與奇異吸子示意圖。 5
【圖 5】案例〈生命之牆〉上不同的植物栽種方式。 14
【圖 6】案例〈模糊建築〉主體館照片。 15
【圖 7】案例〈模糊建築〉實景。 15
【圖 8】上列為〈羅馬音樂中心〉案例 ,下列為〈崎枹文化中心〉案例。 18
【圖 9】案例〈聽見水聲〉。 19
【圖 10】案例〈甜蜜生活〉。 19
【圖 11】案例〈大樹下的都市客廳〉。 19
【圖 12】高第相關作品與形態發展過程。 21
【圖 13】案例〈東京學園〉(日本)之構造細部與形態照片。 23
【圖 14】〈菱野新城〉道路規劃與基本結構的成長過程。 24
【圖 15】 案例〈膠囊空間〉。 25
【圖 16】新陳代謝論之相關城市規劃。 25
【圖 17】Cloud(城市雲體), 1968-1972 。 26
【圖 18】Remodeling ,1983-1988。 26
【圖 19】淡水後山農人行走與翻土的規律。 40
【圖 20】停車位尺寸與國產車公佈之軸距關係圖。 41
【圖 21】停車格與植草磚示意圖。 42
【圖 22】設計行動〈構築自然‧自然構築〉紀錄。 44
【圖 23】城市制約化的符號與自然高度資訊的類比。 47
【圖 24】城市中被販售的自然。 48 
【圖 25】〈流動農園〉影像日誌。 49
【圖 26】行車動線與停車格差集中的自然。 58
【圖 27】停車時的農園界定。 59
【圖 28】停車格花園與車子進出的使用變化一。 60
【圖 28】停車格花園與車子進出的使用變化二。 61
【圖 29】汽車進出時農園的出現與消失。 62
【圖 30】汽車進出時農園的出現與消失。 63
【圖 31】農園的開啟與瓜棚升降關係。 63
【圖 32】汽車農園設計示意圖。 64
【圖 33】自行車農園設計示意圖。 64
【圖 34】 設計〈背包農園〉。  65
【圖 35】 由建築系外觀看小木屋封閉的木作裝潢。 66
【圖 36】〈乍現自然〉設計示意圖。 67
【圖 37】〈擁擠的文本〉基地概況。	68 
【圖 38】〈疏離公園〉基地位置與現況。 70 
【圖 39】〈疏離公園〉設計由表面轉為空間結構示意圖。 71
【圖 40】〈疏離公園〉設計與剖面示意圖。 72
【圖 41】設計〈非牆面〉設計基地位置說明。 73
【圖 42】〈非牆面–1〉設計示意圖。 74
【圖 43】〈非牆面–2〉設計示意圖。 75
【圖 44】〈非牆面–3〉設計示意圖。 76
【圖 45】〈非牆面–4〉設計示意圖。 77
【圖 46】〈非牆面–5〉設計示意圖。 78
【圖 47】〈非牆面–6〉設計示意圖。 79
【圖 48】〈非牆面–7〉設計示意圖。 80
【圖 49】〈非牆面–8〉設計示意圖。 81
【圖 50】〈縫隙公園〉的基地概述。 83
【圖 51】〈縫隙公園〉設計圖示。 83
【圖 52】設計〈生長的住宅〉基地現況。 85
【圖 53】設計〈生長的住宅〉設計圖示。 86
【圖 54】設計〈生長的住宅〉說明圖面。 87
【圖 55】設計〈消失的住宅〉基地現況。 89
【圖 56】設計〈消失的住宅〉基地現況。 90


表目錄
【表 1】研究流程表。 10
【表 2】本表整理自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17
【表 3】城市中由下而上的型態發生。 32
【表 4】非制式化與制式化的構築條件。 34
【表 5】日本城市中縫隙地景。 36
【表 6】荒地上的環境想像。 38
【表 7】〈都市禪園〉紀錄與概述。 51
【表 8】荒地縫細中的有機紋理。 69
參考文獻
中文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編,1998,《高第在台北:高第建築藝術展》,台北市:史博館。
張日銘,1998,《伊斯蘭世界》,台北:明文書局。
曹林娣、許金生,2004,《中日古典園林文化比較》,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黃瑞祺、黃之棟,2005,《綠色馬克思主義》,台北:松慧文化。

譯文

Abel, Chris, 2000, Architecture & Identity: Responses to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Oxford ; Boston : Architectural Press.;張磊、司玲、侯正華、陳輝 譯,2003,《建築與個性:對文化和技術變化的回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Alexander, Christopher, 1979,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Oxford : Publisher Oxford University;趙冰 譯,1989,《營建之常道》,台北市:都市改革派。
Bauman, Zygmunt, 1993, Postmodern Ethics, London: Blackwell;張成崗 譯,2002,《後現代倫理學》,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Benjamin, Waller, 1963, Das Kunstwa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Berlin:;王才勇譯,2002,《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Benjamin, Waller, 1978, 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 Suhrkamp;陳永國 譯,2001,《德國悲劇的起源》,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 1997,The Postmodern Turn, Mark Paterson;陳剛 等譯,2001,《後現代轉向》,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Deleuze, Gilles and Felix Guattari, 1986, Nomadology : the war machine, New York : Semiotext.;陳永國 譯,2003,《游牧思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lackwell.;閻嘉 譯,2003,《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北京:商務出版社。
Feenberg, Andrew, 2002, Transforming Technology :A Crtical Theory Revisited, New York: Oxford.;韓連慶、曹觀法 譯,2005,《技術批評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Kisho, Kurokawa, 1996, Kurokawa Kisho- Toshidezain no Shiso to Shuho,Tokyo: Shokokusha Publishing Co;覃力、黃衍順、徐慧、吳再興 譯,2004,《黑川紀章-城市設計的思想與手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Paul, Hawken, Lovins Amory and L.Hunter Lovins, 1999, Natural Capitalism: Creating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New York: The Speieler Agency;吳信如 譯,2002,《綠色資本主義》台北:天下雜誌。
Secrest, Meryle, 1992, Frank Lloyd Wright, New York: ALFRED A. KNOPF;毛羽 譯,1997,《建築大師萊特》,台北市:方智。
Venturi, Robert, 1966,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葉庭芬譯,1980,《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台北市:尚林。

外文 

バイオラング実行委員会 監修,2005,《呼吸する緑の壁― バイオラング》一版,東京都:株式会社マルモ。

期刊 

田中昭三,2005,〈深山中的盛宴-日本、愛知世博會〉,《景觀設計》4:14-29。
楊鎮魁,2002,〈荒野中的救贖〉,林耀福 編,《生態人文主義》,19-27,台北:書林出版。
郭恩慈,1997,〈重構設計、期盼設計:從現代主義、功能主義、美學到後後現代人文主義倫理學對設計之反省〉,夏鑄九 等編,第一期(6月):139-151。
顧忠華,1993,〈人類的文明與命運:埃里亞斯的學術關懷〉,《當代》,89:19。

論文

蕭佳佳,2000,〈自然 紀念公園〉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
趙偉伶,2005,〈哈瑪星社區文化發展之研究-生態博物館觀點〉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報紙

〈插秧的時候到了〉,2006,《民生報》1月9日,A2版。

網站

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people/coop.htm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思維研究室:當代建築師系列—Coop Himmelblau 藍天組)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