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6201209382500
DOI 10.6846/TKU.2012.00578
論文名稱(中文) 人民幣國際化趨勢下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創新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s Derivative Products in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郭修佑
研究生(英文) Hsiu-yu Kuo
學號 69928014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5-25
論文頁數 9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指導教授 - 范錦明
委員 - 謝文良
委員 - 李志強
關鍵字(中) 人民幣
集中市場
店頭市場
人民幣遠期契約
人民幣交換契約
人民幣無本金交割契約
人民幣期貨
關鍵字(英) RMB
LISTED MARKET
Over-the-Counter
RMB Forward
RMB Swap
Non-Deliverable Forwards
RMB Futur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GDP仍可以維持每年9%以上增長的大國,又目前中國使用的貨幣-人民幣,正被鼓吹著成為國際貨幣。因此在本研究中,試想了解人民幣國際化趨勢下,中國今日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發展情況如何。

    本次研究中,將舉出中國境內與境外各兩項較為廣泛使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做為研究,並透過資料的收集,期待能完成以下研究目的:

一、	從匯率改革至今,人民幣國際化如何進行?
二、	中國境內店頭市場,是否存在著些許問題,使交易情況不理想?
三、	現今中國境外人民幣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其交易情況是否會  對中國產生不良的影響?
四、	金融創新出的商品該選擇在哪一地區進行試點交易,該如何提升交易所水準以及過時的監管制度與法律該如何進行改善?

    從上述四點研究目的為基礎,透過本次研究,獲得下列四項研究心得:

一、	先奠定在亞洲區經濟實力:利用香港地理位置、歷史背景與金融環境三大優勢,擴大人民幣流通量。同時穩定中國在亞洲區的經濟實力,讓人民幣可以在亞洲區流通。
二、	中國境內店頭市場與集中市場並存發展:兩種市場並存發展,讓交易者可以有更多種投資組合可以選擇,以便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	過於擔憂人民幣自由兌換後的影響:在逐漸放寬管的過程中,難免會擔心匯率被操縱的問題,但從過往至今,上未有證據可以舉出,經濟大國有能力操縱其他國家匯率。且中國經濟實力深厚,若要操控,也並非一件容易之事情。
四、	可安排參與跨國市場交易平台:目前東協十國有六國正在建設亞洲區跨國交易平台,中國可先提升自身交易所水平,再申請進入。最後香港交易所在4/19將推行人民幣期貨試點交易,預計在第三季就會上市,可以看出中國也認同利用香港進行試點。
英文摘要
China, a country that has 1.3 billion people but GDP could still increase at least 9% per year. Chinese currency Renminbi has its potential to become a global currency. Therefore, this study tries to understand how China’s derivatives will develop unde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nminbi.
    This study highlights two domestic and two foreign derivatives from China.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it looks forward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research:

1.	How would the RMB exchange rate react to progress in the future after the reformation? 
2.	Does the OTC of China have difficulties in trading?
3.	Would foreign derivatives transactions impact China’s derivatives?
4.	Which region should the latest derivative been tested? How would the exchange center promote its service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regulatory regim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is study indicates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1.	Stabilize the economic strength in Asia:Make use of Hong Kong’s three superiority: geographical location,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to increase RMB liquidity. The stabilized economic strength could also increase circulation of RMB in Asia.
2.	Coexistence of OTC and Listed Market development: Two markets should coexist and develop respectively to increase the portfolio options for traders to choose.
3.	Overreact about the impact on free convertibility of RMB: Exchange rate manipulation problems may be concerned inevitability due to the gradual deregulation. However, no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economic giants have the ability to manipulate the exchange rate of other countries. Besides, it is not likely to control a country like China which has a strong economic potential.
4.	Participate in cross-market trading platform: There are six ASEAN countries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cross border trading in Asia. China can now improve its exchange level and apply for membership in the future. On 19th April,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s will implement the pilot program of RMB futures products, and also expected to launch in the third quarter. This may prove that China also agreed to regard Hong Kong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reg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v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7
第三節 流程架構與篇章	10
第二章 人民幣國際化的現況分析及發展過程	12
第一節 國際主要貨幣結構	13
第二節 人民幣在國際上的現況	21
第三節 人民幣國際化未來發展政策	26
第三章 中國境內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發展的分析	31
第一節 中國現有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	32
第二節 中國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現況	39
第三節 現今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發展方向	44
第四章 中國境外人民幣衍生性商品發展分析	50
第一節 中國境外現有的外匯衍生性商品	51
第二節 中國面對此種商品政策方向	60
第三節 中國境內與境外衍生性金融商品相比較	66
第五章 中國衍生性金融商品未來發展	69
第一節 進行人民幣金融期貨商品創新	70
第二節 交易所發展方向	79
第三節 改善監管制度與法律	85
第六章 結論	90
參考資料	94

表目錄
表2- 1特別提款權的比重	18
表2- 2國際持有這四種貨幣的比重	19
表2- 3中國在亞洲區貿易與投資金額	24
表2- 4中國至2012年所簽署貨幣交換協議	29
表3- 1人民幣遠期契約內容	35
表3- 2中國境內金融市場發展	43
表4- 1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契約	52
表4- 2 CME人民幣期貨契約如下	58
表4- 3各項產品異同的比較,作者整理	67
表4- 4境內與境外商品比較表	68
表5- 1期貨交易口數與金額	71
表5- 2三十天期商業本票利率期貨契約	73
表5- 3香港支付結算系統設立的時間	75
表5- 4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比重	76
表6- 1香港人民幣期貨契約	92

圖目錄	
圖2-1人民幣在香港流通量	23
圖3-1人民幣遠期契約交易額	33
圖3-2人民幣交換交易額	37
圖3-3人民幣外匯交換過程圖	38
圖4-1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契約預期匯率與實際匯率的走向	54
圖4-2人民幣期貨交易量	57
圖5-1香港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情況	75
圖5-2部分亞洲區證券交易所營業利潤走勢	80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1.	巴曙松、牛播坤等著,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報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2.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文化,1994年,初版)。
3.	古永嘉,楊雪蘭編譯,企業研究方法(台北:麥格羅希爾,2009年1月,三版)。
4.	吳俊德、許強作,外匯、資金管理暨衍生性金融商品(台北市:華泰,2006年,第五版)。
5.	夏斌、陳道富,中國金融戰略2020(台北:財信出版公司,2011年11月,初版)。
6.	孫兆東,世界的人民幣(台北:高寶國際公司臺灣分公司,2010年6月,初版)。
7.	張光平,人民幣產品創新(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年3月,初版)。
8.	陳威光,衍生性商品:選擇權、期貨、交換與風險管理(台北市:智勝文化,2010年2月)。
9.	黃昱程,現代金融市場(台北市:華泰,2004年3月,三版)。
10.	黃昱程,期貨與選擇權:衍生性金融商品入門經典(台北:華泰,2008年8月,二版)。
11.	葉志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初版)。
12.	謝劍平,金融創新:財務工程的實務奧秘(台北市:智盛文化,2010年6月,再版)。
13.	羅航,外匯儲備與風險管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9年2月)。

二、中文期刊
1.	「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答疑」,中國外匯,第五期,2011年,頁36-37。
2.	丁志杰,「芝加哥搶跑人民幣衍生品」,新財經,2006年8月,頁110-111。
3.	巴曙松,「分立的金融監管豈能“各管一段”」,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頁24。
4.	田靜,「境外人民幣衍生品搶先境內市場發展迫切性凸顯」,科技前沿,第2期,2007年,頁19。
5.	吳愨華,「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推動期貨業新發展」,中國證券期貨,2010年第1期,頁26-27 。
6.	李德,「中國與發達國家金融監管模式的比較研究」,海南金融,第1期,2006年,頁31-33。
7.	周濟,「世界主要工業化國家的金融監管制度」,國際資料信息,第12期,2005年,頁1-8。
8.	林雅雯,「「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資訊儲存庫系統」簡介」,證券櫃檯,第158期,2012年4月,頁65。
9.	林雅雯,「國際間發展店頭衍生金融商品交易資訊儲存庫之經驗與借鏡」,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9卷,第4期,2011年4月16日,頁24-37。
10.	胡再勇,「人民幣境外衍生市場與境內即期市場間的信息流動關係研究」,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年第3期,頁41。
11.	孫瑞,「淺析CME人民幣期貨」,經濟研究導刊,第14期,2008年,頁108-110。
12.	袁鷹,「我國應盡快推出境內人民幣外匯期貨其原交易品種」,武漢金融,第10期,2006年,頁13-15。。
13.	郭濤、林曉梅,「中國金融監管體制的選擇」,社科縱橫,第3期,2005年,頁49-50。
14.	彭紹鈞,「世界主要國家金融監管體制的演變及我國的抉擇」,南方金融,2005年10月,頁25-27。
15.	葉銀華、張世凱,「國際交易所發展趨勢下台灣資本市場之競爭優勢與省思」,證券櫃檯,158期,101年4月,頁6-24。
16.	鄒琪,「中國外匯期貨推出的路徑選擇」,國際經濟評論,第5期,2006年,頁19-21。
17.	甄玉,「中國金融監管模式現狀與選擇」,經濟論壇,第14期,2005年,頁77-78。
18.	翟曉燕、石會娟,「日本新舊金融監管制度的概述」,日本問題研究,第3期,2006年,頁26-27。
19.	劉雪菲,「CME人民幣匯率期貨與現貨關系的研究」,中國外資,第7期,2010年,頁48-49。
20.	劉艷利、王潔,「淺析我國股指期貨的發展及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中國證券期貨,第8期,2010年,頁24-25。
21.	蔡慶年,「SGX表示新加坡可能將於2010年6月成立店頭衍生品之中央結算所」,台灣期貨雙月刊,第34期,2009年6月,頁9-10。
22.	蔡慶年,「日本國會通過店頭衍生性商品改革法案」,台灣期貨雙月刊,第42期,2010年6月,頁13-14。
23.	薛琦、任中美,「亞洲交易所新命運交響曲」,證券櫃檯月刊,第158期,2012年4月,頁37-38。

三、中文論文:
1.	李超,人民幣外匯發展期貨研究-兼論人民幣匯率定價權問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4月1日)。

四、研究報告
1.	貨幣政策報告。
2.	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

五、網路資料
1.	中央日報 www.cdnews.com.tw/
2.	中國人民銀行 http://www.pbc.gov.cn/
3.	中國外匯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html
4.	中國商務部 http://mofcom.gov.cn/
5.	中國國家統計局 http://www.stats.gov.cn/
6.	中國國務院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
7.	台灣期貨交易所提供 http://www.taifex.com.tw/
8.	台灣新社會智庫 http://taiwansig.tw/index.php
9.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10.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http://www.cmegroup.com/
11.	香港金融管理局 http://www.hkma.gov.hk/chi/
12.	海峽資訊網 http://www.haixiainfo.com.tw/
13.	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http://www.cier.edu.tw/mp.asp?mp=1
1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http://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
15.	新浪新聞網 http://www.sina.com.cn/
16.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http://www.otc.org.tw/ch/index.php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