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2201123143000
DOI 10.6846/TKU.2011.00479
論文名稱(中文) 宋元詩學筆法術語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Song Yuan poetics writing technique terminolog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張韶祁
研究生(英文) Shao-chi Chang
學號 692000044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1-18
論文頁數 32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文華
委員 - 沈秋雄
委員 - 王基倫
委員 - 黃雅莉
委員 - 林淑貞
關鍵字(中) 宋元詩學
筆法
術語
關鍵字(英) Song Yuan poetics
Writing technique terminolo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筆法」一詞,向來為古文評論者所使用,像是提到桐城派古文的寫作法時,往往就以「古文筆法」四字連用,甚至,在今人的研究論著之中,對於詩歌的研究,也往往以「古文筆法」的名義進行析論,不過,就筆者的考察,「筆法」一詞之使用,在詩學論著的使用裡,早在北宋時期就已經出現,雖然「筆法術語」的實質發展,要到南宋才有進一步的運用,但在北宋及北宋以前,對於「筆法」──寫作手法──的內涵已經有十分長期的蘊釀與認知,就此一發展的歷史脈絡來看,在南宋以前「詩學筆法」正是有其實卻無其名的。即此進行觀察,可知詩學之中自有一套完足的「筆法」觀念,尚不須仰賴所謂深具普遍性的「古文筆法」。

我們進一步追究「詩學筆法」的根源,其實它應該是發源於書法理論裡的觀念及用語,並且襲而用之,像是唐代李世民的〈筆法訣〉,就是書論中最早運用「筆法」一詞的書法論著,其後,宋人才逐漸將之移用到詩學討論之中。再進一步追蹤書論之中「筆法」一詞的形成軌跡,我們發現早在漢代的書論裡,就已經對「筆法」的實質義涵有過相當深刻的討論。換句話說,「筆法」原型意義的發生,在漢代蔡邕的〈九勢〉裡已經具備了探討「用筆規則」或「用筆技巧」的相關「筆法」內容了。對此,歷代的書論家如王羲之、釋智果、衛鑠等等,都有相關的闡發與說明,甚至,在唐代漸漸形成一種「法」的意識與重視。但是,「筆法」之名,一直要到李世民的〈筆法訣〉出現,才正式的歸納種種「用筆規則」或「用筆技巧」,進而提出了「筆法」這個名詞。

再深入追索「筆法」的涵義,這時候的「筆法」一詞,除了「用筆規則」或者「用筆技巧」的內容以外,還對字體「結構」的安排具有深刻的意義。關於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各種書體結構所形成的「勢」上。其後,由於藝術審美要求以及使用工具類同的關係,「筆法」這個詞彙漸漸的被移入到繪畫理論中使用,至於「筆法」一語被移植到文學的領域,尤其是在詩學的範圍裡,則是宋代以後的事。

從本篇的研究來看,首先推求出「筆法」意義的源頭,進而釐清它從書論移植到詩論中的過程與關鍵。其次,透過「筆法」的「法」觀念,上推六朝時期並歸納出的「通變」、「貫一」、「練擇」三大原則,並且藉由唐人詩格的內容,一一落實這些原則的可能性。第三,就兩宋與元代的「筆法觀念」與「筆法術語」運用,進行一次爬梳整理的工作,從各個「家數」之中,找到「筆法術語」的關鍵發生點。第四,整理總結有宋一代與元代的「詩學筆法」術語,多達十八種,其中並不包含異名同實的諸多術語。第五,再就這些「筆法術語」加以分析,提出一種新的分類形式,從術語的「獨用性」與「相聯性」,標舉出「獨用成法」與「相聯成法」的分類方式。
英文摘要
The word of “writing technique” , always uses for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commentator, just likely mentions the tongcheng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time the writing law, often four characters is used together by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writing technique”.Even, in people of our time's research, also often by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writing technique” the name carries on analyzes theory. However, on author's inspection, “writing technique” use of the word, in the poetics is discussing in the use, as early as already appeared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ime, although “writing technique terminology” substantive development, must arrive at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only then to have the further utilization, but befor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 regarding “writing technique” the connotation already had long-term brewing and the cognition.Looked on this development's historical vein, befor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poetics writing technique” is precisely has actually does not have its actually.

We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poetics writing technique” root, actually it should be the origin in the calligraphy theory idea and the terminology, and raids uses it. Is likely Tang Dynasty Li Shimin’s “Bi Fa Je”, is the book discusses utilizes “the writing technique” a word calligraphy to discuss most early. After that the Song talented person will divert to another use during gradually the poetics discussion. Further traces the book discusses “the writing technique” the formation path in again. We discovered in as early as discusses in Han Dynasty's book. Already was right “the writing technique” substantive righteousness contains has had the quite profound discussion. In other words, “writing technique” prototype significance occurrence, in had already had the discussion in Han Dynasty Cai Yong or “uses the pen skill” “with the pen rule” related “the writing technique” the content. Regarding this, all previous dynasties book discusses family like Wang Xizhi, to release the wisdom fruit, Wei Shuo and so on,has related explaining with to explain. Even, forms one kind graduall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law” consciousness and takes seriously.

Presses for payment “the writing technique” thoroughly again implication,the“writing technique”, besides or “uses the pen skill” “with the pen rule” content, also to typeface “structure” the arrangement has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the performance in each kind of calligraphy style structure forms “potential” . After that because artistic esthetic request as well as use tool similar relations, “the writing technique” this glossary gradually is moved in uses to the drawing theory. A language is transplanted as for “the writing technique” to the literature domain, particularly in poetics scope, is the Song Dynasty later matter.

Looking from this research, first inquires into “the writing technique” the significance source, then defines clearly it to discuss from the book transplants to the poetics in the process and the key. Next, by “writing technique” “the law” the idea, on pushes the Six Dynasties time and induces “passes changes”, “passes through one”, “practices selects” three big principles, and because of the Chinese rules of poetry's content, carries out these principles the possibility. Third, two Song and the Yuan Dynasty “the writing technique idea” and “the writing technique terminology” the utilization, carries on one time puts in order the reorganization the work, from each “the family number”, finds “the writing technique terminology” the key has the spot. Fourth, reorganizes the summary to have Song one generation with the Yuan Dynasty “the poetics writing technique” the terminology, reaches 18 kinds, does not contain the different name with the solid many terminology. Fifth, “the writing technique terminology” analyzes again on these, proposed that one kind of new classified form, from the terminology “individual” and “the associativity”, the sign points out “alone and “connects the law” with the established law” the classified wa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中國古代文論的失語與言說……………………………………………1
一、古代文論的失語現象………………………………………………………1
二、確定言說對象與研究方法…………………………………………………6
第二節 文論術語的研究成果綜述…………………………………………….12
第三節 論題的義界與範圍…………………………………………………….19
一、關於詩學………………………………………………………………….19
二、關於筆法………………………………………………………………….21
三、關於術語………………………………………………………………….22
第二章 詩學筆法溯源、定義及相關藝術問題的探討………………………….26
第一節 詩學、書法、繪畫理論的互涉問題………………………………….26
一、「筆法」一詞的溯源及其涵義………………………………………….27
二、「筆法」術語在書論、畫論與文論的融通現象……………………….38
(一)、「筆法」一詞在書論與畫論之間的關係……………………….38
(二)、「筆法」一詞在書論與詩論之間的融通基礎………………….45
第二節 詩學、書法術語會通之基礎──「結構」與「美」……………….55
第三節 小結…………………………………………………………………….59
第三章 六朝至唐詩學筆法原則之形成與演變………………………………….61
第一節 筆法觀念的分期……………………………………………………….62
一、筆法觀念的萌發………………………………………………………… 62
二、筆法觀念的實踐期……………………………………………………….65
三、筆法術語的形成期……………………………………………………….67
第二節 詩學筆法原則的提出:通變、貫一與練擇………………………….68
一、「通變」原則與詩結構的關係………………………………………….69
(一)「通變」原則釋義……………………………………………………69
(二)從「通變」要求看詩結構的變化性………………………………..73
二、「貫一」原則與詩結構之關係…………………………………………..75
(一)「貫一」原則釋義…………………………………………………..75
(二)從「貫一」的要求看詩結構的一致性……………………………..77
三、「練擇」原則與詩結構之關係…………………………………………..79
(一)「練擇」原則釋義…………………………………………………..79
(二)從「練擇」看字、句、聯、篇、意的整合性……………………..80
第三節 詩學筆法的演變──唐五代詩格的相關論述……………………….82
一、從「體」(原則)的成立到「用」(技巧)的實踐…………………..83
(一)消極的避忌…………………………………………………………..84
1、字……………………………………………………………………….84
2、句……………………………………………………………………….86
(二)積極的要求………………………………………………………….87
1、體………………………………………………………………………87
2、勢………………………………………………………………………90
二、由「聯」而「篇」的實踐模式……………………………………………95
第三節 小結…………………………………………………………………….98
第四章 宋元詩學筆法載體及內容的承續與發展………………………………100
第一節 詩學筆法與各種載體的關係…………………………………………101
一、詩話………………………………………………………………………101
(一)詩話的淵源與釋義…………………………………………………101
(二)詩話與詩學筆法…………………………………………………..104
二、評點……………………………………………………………………….105
(一)評點的淵源與釋義………………………………………………….105
(二)評點與詩學筆法…………………………………………………….107
三、詩學筆法內容的載體…………………………………………………….110
第二節 北宋詩學筆法說的核心──蘇、黃詩學……………………………112
一、蘇軾:「法」觀念的凝聚與融通……………………………………..113
二、黃庭堅:字法、句法、章法的分別論述……………………………..118
(一)安排有神的字法…………………………………………………..119
(二)強調悟入的句法…………………………………………………..120
(三)不主故常的章法…………………………………………………..123
第三節 蘇、黃以後北宋的詩學筆法舉要……………………………………126
一、陳師道:出入規矩之中…………………………………………………126
二、王直方:詩不厭多改…………………………………………………..127
三、范溫:講究詩眼………………………………………………………..129
第四節 南宋江西詩派詩論的筆法觀延續及其他詩學筆法內容舉要……..135
一、南宋前期江西詩派詩論的筆法觀延續………………………………..136
(一)呂本中:規矩備具而能出於規矩之外…………………………..136
(二)陸游:詩家忌草草………………………………………………..140
(三)楊萬里:虛實變化………………………………………………..141
二、其他詩學筆法內容論要………………………………………………..144
(一)南宋詩學筆法觀念的再申說……………………………………..144
1、關於字法…………………………………………………………..144
2、關於句法…………………………………………………………..147
3、關於章法…………………………………………………………..149
第五節 入元以後的詩學筆法觀………………………………………………151
一、周弼:形式要求「奇」與「諧」……………………………………..151
(一)、必得奇句時,出而用之………………………………………..153
(二)、結構諧調,不拘定法……………………………………………155
二、楊載……………………………………………………………………..155
(一)、字法:講究下字的當……………………………………………156
(二)、句法:要求響亮蒼古…………………………………………..158
(三)、章法:掌握虛實變化……………………………………………159
三、范梈……………………………………………………………………..161
第六節 小結…………………………………………………………………..162
第五章 宋、元詩學筆法術語的分類詮釋……………………………………..165
第一節 前人分類方式的評述與新分類的提出……………………………..165
一、分類方式異同與其優劣………………………………………………..165
二、新分類方法的提出:「獨用成法」與「相聯成法」………………..174
(一)獨用成法…………………………………………………………..175
(二)相聯成法…………………………………………………………..175
第二節 宋、元時期「獨用成法」的筆法析述……………………………..177
一、特定的結構部位………………………………………………………..177
(一)起結………………………………………………………………..177
1、嚴羽………………………………………………………………..177
2、方回………………………………………………………………..178
3、劉辰翁……………………………………………………………..181
(1)搭配形容詞以描述風格……………………………………….181
(2)針對內容意思或情感的表達………………………………….184
3、楊載………………………………………………………………..186
4、范梈………………………………………………………………..187
(二)承…………………………………………………………………..188
1、嚴羽………………………………………………………………..189
2、劉辰翁………………………………………………………………189
3、楊載………………………………………………………………..191
4、范梈………………………………………………………………….191
(三)轉…………………………………………………………………..192
1、劉辰翁……………………………………………………………..193
2、楊載………………………………………………………………..194
(四)尾句放寬…………………………………………………………..194
1、方回………………………………………………………………..194
2、劉辰翁……………………………………………………………..198
3、楊載………………………………………………………………..198
4、范梈………………………………………………………………..198
(五)收拾………………………………………………………………..198
(六)回照………………………………………………………………..200
二、非特定結構部位………………………………………………………..202
(一)申前遞起…………………………………………………………..202
(二)疊…………………………………………………………………..203
1、嚴羽………………………………………………………………..203
2、范梈………………………………………………………………..204
(三)翻…………………………………………………………………….204
1、楊萬里………………………………………………………………204
2、嚴羽………………………………………………………………..206
3、方回………………………………………………………………..207
4、劉辰翁……………………………………………………………..208
(四)喚起一篇精神……………………………………………………..209
1、楊萬里……………………………………………………………..209
2、俞文豹………………………………………………………………209
3、方回………………………………………………………………..210
第三節 宋、元時期「相聯成法」的筆法析述………………………………211
一、對待關係………………………………………………………………..211
(一)頓挫及其它同義術語……………………………………………..211
1、陳善…………………………………………………………………211
2、劉克莊……………………………………………………………..217
3、蔡夢弼……………………………………………………………..219
4、魏慶之(另附王正德、陳亮、羅大經、洪咨夔、李昂英)…..219
5、姜夔………………………………………………………………..222
6、嚴羽………………………………………………………………..224
7、方回………………………………………………………………..226
8、劉辰翁……………………………………………………………..230
(二)虛實………………………………………………………………..238
二、聯絡關係…………………………………………………………………241
(一)呼應………………………………………………………………..241
1、葛立方……………………………………………………………..241
2、魏慶之……………………………………………………………..242
3、嚴羽………………………………………………………………..242
4、范梈………………………………………………………………..243
5、方回………………………………………………………………..245
6、劉辰翁……………………………………………………………..246
(二)重複、反覆………………………………………………………..249
1、陳騤………………………………………………………………….249
2、樓昉…………………………………………………………………250
3、劉克莊………………………………………………………………250
4、范梈………………………………………………………………..251
(三)一意…………………………………………………………………252
(四)血脈貫串及其它…………………………………………………….253
第四節 小結……………………………………………………………………256
一、起結……………………………………………………………………..262
二、承………………………………………………………………………..266
三、轉………………………………………………………………………….267
四、尾句擺脫………………………………………………………………..269
五、收拾……………………………………………………………………..273
六、回照……………………………………………………………………..274
七、申前遞起………………………………………………………………..275
八、疊………………………………………………………………………….276
九、翻…………………………………………………………………………280
十、頓挫……………………………………………………………………..283
(一)頓挫………………………………………………………………..283
(二)抑揚………………………………………………………………..286
(三)跌宕………………………………………………………………..288
(四)開合………………………………………………………………..289
(五)離合………………………………………………………………..290
十一、虛實…………………………………………………………………..291
十二、呼應…………………………………………………………………..296
十三、反覆…………………………………………………………………..300
十四、一意…………………………………………………………………..304
第六章 結論………………………………………………………………………305
附表一:宋元詩學筆法術語一覽表…………………………………………..310
引用書目………………………………………………………………………..315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
除古籍按照其朝代先後排列以外,其餘文獻均依著者姓名筆畫為次。又,引書中,凡出版年為民國者,一律代換為西元紀年。
一、古籍文獻
▲〔漢〕司馬遷,〈報任安書〉,見〔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漢〕蔡邕,〈九勢〉,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9冊。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12月)。
▲《尚書.舜典》,見《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12月)。
▲《毛詩.大序》,見《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12月)。
▲〔東晉〕衛鑠,〈筆陣圖〉,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819冊。
▲〔東晉〕王羲之〈書論〉,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9冊。
▲〔南齊〕謝赫,《古畫品錄》,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梁〕鍾嶸著、〔清〕陳延傑注,《詩品》(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5年4月)。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3年5月)。
▲〔隋〕釋智果〈心成頌〉,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9冊。
▲〔唐〕李世民,〈筆法訣〉,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9冊。
▲〔唐〕歐陽詢,〈三十六法〉,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9冊。
▲〔唐〕上官儀,《筆札華梁》,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唐〕佚名,《文筆式》,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唐〕元競,《詩髓腦》,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唐〕舊題王昌齡,《詩格》,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唐〕佚名,《詩式》,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6月)。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御定佩文齋書畫譜》,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舊題白居易,《金鍼詩格》,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唐〕王叡,《炙轂子詩格》,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唐〕齊己,《風騷旨格》,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唐〕李洪宣,《緣情手鑑》,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五代〕徐夤,《雅道機要》收錄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五代〕荊浩,《山水受筆法》,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2冊。
▲〔宋〕徐鉉,《騎省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仿宋版印,1966年)。
▲〔宋〕宋祁,《宋景文公集》,收錄於《佚存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第4函。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收錄於《雅雨堂藏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收錄於《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第4函。
▲〔宋〕李覯,《盱江集》,參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三,別集類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095冊。
▲〔宋〕徐積,《節孝語錄》,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冊。
▲〔宋〕歐陽修,《六一詩話》,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宋〕道潛,《參寥子詩集》,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冊。
▲〔宋〕道潛,《參寥子詩集》,《四庫全書珍本九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蔡居厚,《蔡寬夫詩話》,參見郭紹虞,《宋詩話輯佚》(臺北:文泉閣出版社,1972年4月)。
▲〔宋〕王直方,《王直方詩話》,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冊。
▲〔宋〕范溫,《潛溪詩眼》,參見郭紹虞,《宋詩話輯佚》(臺北:文泉閣出版社,1972年4月)。
▲〔宋〕劉攽,《彭城集》,參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三,別集類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096冊。
▲〔宋〕蘇軾,《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宋〕黃庭堅,《山谷集》、《山谷別集》、《山谷外集》,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別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13冊。
▲〔宋〕胡次焱,《梅巖文集》,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四,別集類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88冊。
▲〔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宋〕吳幵,《優古堂詩話》,收錄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宋〕黃徹,《跫溪詩話》,收錄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宋〕吳可,《藏海詩話》,收錄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宋〕孫奕,《示兒編》(臺北:藝文印書館,知不足齋叢書,1966年)第24函。
▲〔宋〕張鎡,《仕學規範》,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冊。
▲〔宋〕張鎡,《詩學規範》,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冊。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俞文豹,《吹劍錄》,(臺北:藝文印書館,讀畫齋叢書,1966年)第6函。
▲〔宋〕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話》,收錄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宋〕洪邁,《容齋隨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詩文評類(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0月),第415冊。
▲〔宋〕程洵,《尊德性齋集》,《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中華民國74年11月),第64冊。
▲〔宋〕李洪,《芸菴類稿》,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59冊。
▲〔宋〕朱熹,《清邃閣論詩》,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冊。
▲〔宋〕陳鑒之,《東齋小集》,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冊。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宋〕陳亮,《陳亮集》(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11月)。
▲〔宋〕趙蕃,《淳熙稿》(臺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別集,1975年)。
▲〔宋〕王正德《餘師錄》見《守山閣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第18函。
▲〔宋〕李昂英《文溪集》見《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宋〕陳騤,《文則.甲》(臺北:莊嚴出版社,1979年3月)。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中華民國76年4月)。
▲〔宋〕嚴羽,《李太白詩醇》,收錄於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冊。
▲〔宋〕張舜民,《畫墁集》,見《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第22函。
▲〔宋〕郭熙,《林泉高致集》,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一,書畫之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12冊。
▲〔宋〕釋覺範,《石門文字禪》,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三,別集類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16冊。
▲〔宋〕尤袤,《全唐詩話》,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宋〕王楙,《野客叢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5月)。
▲〔宋〕許顗,《彥周詩話》,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宋〕陸游,《劍南詩稿》,見《陸放翁全集》(四部備要,集部),第三冊。
▲〔宋〕陸游,《劍南詩稿》,(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聚珍仰宋版印)。
▲〔宋〕陸游,《渭南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集部,1965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見《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冊。
▲〔宋〕呂本中,《童蒙詩訓》,見郭紹虞,《宋詩話輯佚》(臺北:文泉閣出版社,1972年4月)。
▲〔宋〕陳善,《捫蝨新話》,見《四庫存目叢書》子部,第101冊。
▲〔宋〕楊萬里,《誠齋集》(臺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集部,1965年)。
▲〔宋〕楊萬里,《誠齋詩話》,收錄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宋〕林希逸,《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四,別集類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85冊。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宋〕陳師道,《後山居士文集》,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宋別集類,第88冊。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收錄於《古今詩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9月)。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9月)。
▲〔宋〕蔡夢弼,《杜甫草堂詩話》,收錄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
▲〔宋〕呂祖謙,《古文關鍵》(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2月)。
▲〔宋〕樓昉,《崇古文訣》,見《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宋〕謝枋得,《文章軌範》,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總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359冊
▲〔宋〕周弼編、〔元〕釋圓至註,《唐三體詩說》21卷元刊本。
▲〔宋〕周弼編、〔元〕釋圓至註,《箋註唐賢三體詩法》〔明〕廣陵火錢校刊20卷本。
▲〔宋〕周弼編、〔元〕釋圓至註,《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明〕嘉靖28年吳樁刻,20卷本。
▲〔宋〕周弼編、〔元〕釋圓至註、〔清〕何煌、袁潄六批校影印,《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20卷,元刻本。
▲〔宋〕周弼編、〔元〕釋圓至註、〔清〕高士奇補正,《三體唐詩》6卷本。
▲〔宋〕《新增唐賢絕句三體詩法》二十卷,日本安政三年(清咸豐6年),江戶大學據玉山堂、宋榮堂、文海堂合梓版翻刻本刊本。
▲〔宋〕《增註三體詩》3卷本,斐庾增註,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本。
▲〔宋〕劉辰翁,《須溪批點孟浩然詩》,收錄於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冊。
▲〔宋〕劉辰翁,《須溪先三校本王右丞集》,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冊。
▲〔宋〕劉辰翁,《須溪批點王狀元集諸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冊。
▲〔宋〕劉辰翁,《須溪先生批點簡齋詩集》,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冊。
▲〔宋〕劉辰翁,《須溪批點選注杜工部詩》,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冊。
▲〔宋〕劉辰翁,《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冊。
▲〔宋〕劉辰翁,《須溪批點李壁注王荊文公詩》,參見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冊。
▲〔宋〕那跋跎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臺北:臺灣印經處,1954年)。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元〕楊載,《詩法家數》,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元〕范梈,《木天禁語》,收錄於〔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元〕范梈,《詩學禁臠》,見《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存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五冊。
▲〔元〕劉因,《靜修集》,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五,別集類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98冊。
▲〔明〕高棅,《唐詩品彙》,見《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明〕胡文煥,《詩學彙選》,見《四庫全書總目》,類書類存目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三冊。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9月)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2月)。
▲〔清〕王夫之在《薑齋詩話》,見丁福保編,《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臺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九集)。
▲〔清〕蔣士銓,《忠雅堂詩集》,見《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436冊。
▲〔清〕倪后瞻,《倪氏雜著筆法》,收錄於崔爾平輯,《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清〕楊賓,《大瓢偶筆》,收錄於崔爾平輯,《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清〕袁枚,《小倉山房文集》,收錄於《袁枚全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
▲〔清〕葉燮,《原詩》,見丁福保輯,《清詩話》本(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12月)。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3月)。
▲〔清〕楊倫,《杜詩鏡銓》(臺北:文津出版社,1970年8月)。
▲〔清〕唐彪,《讀書作文譜》(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8月)。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9月15日)。
▲〔清〕林紓,《春覺齋論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
二、當代專著
▲王力,《漢語詩律學》(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
▲王運熙、楊明,《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王禮卿,《唐賢三體詩法詮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仇小屏《文章章法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仇小屏《章法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6月)。
▲中國古典研究會,《古典文學》第九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4月)。
▲朱光潛,《談文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伍曉蔓,《江西宗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6月)。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修辭通鑑》(臺北:建宏書局,1996年1月)。
▲呂思勉,《章句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3月)。
▲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吳晟,《黃庭堅詩歌創作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宋文蔚,《評註文法津梁》(臺北:蘭臺書局,1977年10月)。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未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2月)。
▲周振甫《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年)。
▲周振甫《文章例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周振甫《詩詞例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周振甫《小說例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周振甫,《文心雕龍術語及近術語釋》,收入《周振甫文集》第七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月)。
▲沈尹默,《書法論叢》(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2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南懷瑾,《楞伽大義今釋》(臺北:三民書局,1965年11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張夢機,《思齋說詩》(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7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以翻案詩、禽言詩、詩中有畫為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張少康,《中國歷代文論精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張少康編,《文心雕龍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1月)。
▲張紅,《元代唐詩學研究》(湖南:嶽麓書社,2006年5月)。
▲張海鷗,《北宋詩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曹順慶、李清良、傅勇林、李思屈,《中國古代文論話語》(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7月)。
▲涂光社,《勢與中國藝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7月)。
▲崔成宗,《宋代詩話論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6月)。
▲章學誠著、呂思勉注,《文史通義.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章學誠,《校讎通義》,見《粵雅堂叢書》第六函(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程千帆,《文學發凡》(金陵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叢書第二種,1943年版)。
▲黃美鈴,《歐、梅、蘇與宋詩的形成》(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5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12月)。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店,2002年7月)。
▲《詩學義海》(臺北:莊嚴出版社,1980年4月)。
▲楊鐮,《元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8月)。
▲葉嘉瑩,《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臺北,源流出版社,1983年10月)。
▲劉德重、張寅彭《詩話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陳文華,《海綃翁夢窗詞說詮評》(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2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臺北:開明書店,1957年11月)。
▲陳滿銘,《作文教學指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
▲陳滿銘,《國文教學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
▲陳滿銘,《文章結構分析:以中學國文課本為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陳滿銘,《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陳滿銘,《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
▲陳滿銘,《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陳滿銘,《篇章結構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
▲陳滿銘,《多二一(○)螺旋結構論:以哲學文學美學為研究範圍》(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年)。
▲華正人,《歷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9月)。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
▲韓經太,《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8月)。
▲蔡鎮楚,《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湖南:岳麓書社,1999年4月)。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2月臺初版)。
▲鄧紹基主編,《元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6月)。
▲羅君籌,《文章筆法辨析》(香港:上海印書館,1971年6月)。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8月)。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
▲龔鵬程,《唐代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6月31日)。
▲龔鵬程,《讀詩隅記》(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8月)。
三、期刊論文
▲林慶隆,〈華文學術名詞之審譯與展望〉,《國立編譯館館刊》35卷3期。
▲卓清芬,〈晏幾道《小山詞》「清壯頓挫」之意義探析〉,《成大中文學報》2008年10月。
▲徐復觀,〈宋詩特徵試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8年10月。
▲張智華,〈從《唐三體詩法》看周弼的詩學觀──兼論南宋後期宗唐詩學思潮的演變〉,《文學遺產》1999年第5期。
▲張健,〈《唐賢三體詩法》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
▲曹順慶,〈21世紀中國文化發展戰略與重建中國文論話語〉,《東方叢刊》1995年第3輯。
▲曹順慶,〈文化病態與文論失語症〉,《文藝爭鳴》1996年第2期。
▲曹順慶、李思屈,〈重建中國文論話語的基本路徑及其方法〉,《文藝理論研究》1996年第2期。
▲黃肇基,〈古文評點的意涵及其演進〉《建中學報》11期,2005年12月。
▲莊素琴,〈淺論術語標準化的運作及發展〉,《國立編譯館館刊》35卷3期。
▲蒲彥光,〈傳統評點學試探〉,《中國海事商業專科學校學報》93學年度。
▲繆越,〈論宋詩〉,《中國詩季刊》1975年6月。
▲鄭幸雅,〈說評點〉,《師生論壇》(2003年5月)。
▲鄭國瑞,〈楊賓之書學觀〉,《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2009年2月。
四、論文集論文
▲王基倫〈「《春秋》筆法」的理解與運用──宋代散文發展面向的考察〉,收錄於《宋代文學之會通與流變》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
▲石家宜,〈換個角度看「通變」〉,收錄於張少康編《文心雕龍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李鵑娟,〈國風疊字詞研究〉,見《修辭論叢》第四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6月)。
▲祖保泉〈《文心》下篇篇次組合試解〉,《文心雕龍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張韶祁,〈王漁洋《律詩定體》及其他相關著作之格律說探析〉,收錄於《第二屆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秋季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陳佳君,〈論虛實章法的內涵〉,見《修辭論叢》第二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
▲陳佳君,〈論章法的「四虛實」〉,見《修辭論叢》第五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鄭頤壽,〈中華文化沃土,辭章學圃奇葩──讀陳滿銘《章法學新裁》及其相關著作〉,收錄於《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文集》,(蘇州:「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2002年5月)。
五、學位論文
▲陳啟方,《文心雕龍「通變理論」之詮釋與建構》,2005年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志超,《清代杜詩創作理論研究--以古文筆法的考察為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蕭麗華,《論杜詩沉鬱頓挫之風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郭玉雯,《宋代詩話的詩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6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