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2201114375500
DOI 10.6846/TKU.2011.00475
論文名稱(中文) 以媒介共時理論觀點探究大學生媒介使用現況
論文名稱(英文) Exploring Media Usage of College Students: A Perspective on 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謝欣蓉
研究生(英文) Hsin-Jung Hsieh
學號 69704001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1-14
論文頁數 10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智明
委員 - 湯允一
委員 - 唐大崙
關鍵字(中) 媒介
媒介共時理論
媒介使用
媒介地圖
媒介熱區
關鍵字(英) Media
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
Media Usage
Media Map
Media Hot Zon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媒介不斷演進,每個時期,都有該時期使用媒介的樣貌,近年來媒介相關的資訊報導中,有些趨勢觀察家也逐漸提到媒介市佔率或版圖的討論,Klein在2007年預測媒介趨勢的概況圖,用三個變項觀察媒介使用狀況,三個變項分別是媒介使用時間量、傳播方式和使用族群大小,而本研究稱此圖為「媒介地圖」,用媒介地圖中的變項和媒介共時理論中的五種媒介特徵互為架構,實證大學生媒介地圖,探究大學生媒介使用現況。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1)計算各種媒介使用人數、使用時間量、一對多(公開)/一對一(隱私)程度,建立大學生的媒介地圖。(2)以媒介共時理論中所規範的五種媒介特徵為變項,討論對媒介使用時間的影響。(3)以媒介共時理論中所規範的共時條件,討論媒介的共時程度。以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進行量化的統計分析,並以區間估計方法獲得各變項之估計值,以99%的信賴區間估計值作為誤差範圍的標記,以繪製媒介地圖,並用相關分析檢驗相對應之假設。研究結果發現:(1)2007年媒介地圖與大學生媒介地圖相似度極高,使用量高的媒介有即時通訊軟體和微型部落格。(2)大學生偏愛即時回覆快、平行溝通強(社群)之媒介,這兩個特徵,形成媒介熱區的條件。(3)部落格和電子佈告欄是低共時媒介,適合發佈訊息;手機簡訊服務是高共時媒介,較容易讓參與者達到共識。
英文摘要
History of media keeps changing and never stops. In every different epoch has its own feature for different media. In the recent years, many of media related reports mentioned that some tendency observers start to discuss some topics of the percentage of media market share and attempt to “map” how people use media. In 2007, Klein observed with three media usage variables, the total time of media use, the transmission usage and the users' population, to forecast a graph for the media tendency, and the graph is called “Media Map”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used Media Map's variables and five media features from 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 as a frame to verify college students' Media Map and probe into college students' present media usages. 

The issues in the research are: (1) College students' Media Map were built up through the following ideas of the calculation of each media's user population, total time of use and the privacy level (one to many/one to one).  (2) The discussi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otal time of media use was based on five media features from the 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 as the variables. (3) When the 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 as the standard to discuss the extent of synchronicity.

The data comes from questionnaire and use these data to carry out the quantified statistical analysis, also use the interval to find out each variables' estimated value and mark with 99% confidence interval as the error range, then draw out the Media Map.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re: (1) It has a very high similarity between the Media Map from 2007 and college students Media Map, they both are high usage of Instant Messaging (IM) and Microblog. (2) College students prefer to use the media with a high parallelism and instant feedback functions; and these two features are the factors of the Media Hot Zone. (3) Blog and 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 belong to low synchronicity, and suitable to post messages;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belongs to high synchronicity, and it makes participant easier to reach a consensu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壹章	緖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媒介趨勢	10
第二節	媒介地圖	19
第三節	媒介共時理論	21
第四節	使用時間量、一對一/一對多與媒介共時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0
第三節	研究變數與研究假說	40
第四節	問卷設計	40
第五節	研究調查實施	44
第六節	信度與效度分析	45
第七節	資料分析方法	47
第肆章	研究結果	49
第一節	樣本特性分析	49
第二節	媒介地圖	54
第三節	假設檢定結果	60
第四節	媒介一對一/一對多特性與平行溝通	69
第五節	六種媒介的共時程度	70
第六節	媒介特徵之相關分析	7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2
第三節	研究建議	84
參考文獻	85
附錄一 問卷	93

表目錄
表1-1:台灣100大網站前10名 ............................................................................... 6
表2-1:各媒介功能 ................................................................................................... 17
表3-1:發出問卷及回收問卷比例 ........................................................................... 44
表3-2:信度值參考範圍 ........................................................................................... 45
表3-3:本研究問卷信度值 ....................................................................................... 46
表3-4:相關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 ....................................................................... 48
表4-1:樣本性別比例 ............................................................................................... 49
表4-2:樣本就讀學院比例 ....................................................................................... 49
表4-3:樣本年級比例 ............................................................................................... 50
表4-4:使用電子郵件人數 ....................................................................................... 50
表4-5:使用電子郵件時間 ....................................................................................... 50
表4-6:使用電子佈告欄人數 ................................................................................... 51
表4-7:使用電子佈告欄時間 ................................................................................... 51
表4-8:使用手機簡訊服務人數 ............................................................................... 52
表4-9:使用手機簡訊服務時間 ............................................................................... 52
表4-10: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人數 ............................................................................. 52
表4-11: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時間 ............................................................................. 53
表4-12:使用部落格人數 ......................................................................................... 53
表4-13:使用部落格時間 ......................................................................................... 53
表4-14:使用微型部落格人數 ................................................................................. 54
表4-15:使用微型部落格時間 ................................................................................. 54
表4-16:各媒介使用族群人數 ................................................................................. 55
表4-17:六種媒介平均每日使用時間量 ................................................................. 56
表4-18:六種媒介一對多程度 ................................................................................. 57
表4-19:媒介地圖與大學生媒介地圖之空間對應 ................................................. 60
表4-20:六種媒介之媒介特徵 ................................................................................. 61
表4-21:媒介特徵與媒介使用量之相關分析表 ..................................................... 61
表4-22:刪除手機簡訊服務之媒介特徵與媒介使用量之相關分析表 ................. 63
表4-23:假設檢定結果列表 ..................................................................................... 69
表4-24:媒介一對一/一對多特性與平行溝通之相關分析表 ................................ 70
表4-25:六種媒介之媒介特徵程度 ......................................................................... 71
表4-26:媒介特徵之相關分析表 ............................................................................. 76

圖目錄
圖1-1:2007年社群媒體地圖 .................................................................................... 2
圖1-2:2010年社群媒體地圖 .................................................................................... 3
圖1-3:媒介地圖 ......................................................................................................... 5
圖1-4:本研究流程 ..................................................................................................... 8
圖2-1:媒介地圖對照 ............................................................................................... 20
圖3-1:研究架構 ....................................................................................................... 39
圖4-1:樣本使用各媒介比例 ................................................................................... 55
圖4-2:六種媒介平均每日使用時間量 ................................................................... 56
圖4-3:大學生媒介地圖 ........................................................................................... 57
圖4-4:修正Klein(2007)媒介地圖 ..................................................................... 59
圖4-5:六種媒介即時回覆速度與使用時間量之關係 ........................................... 62
圖4-6:六種媒介平行溝通程度與使用時間量之關係 ........................................... 64
圖4-7:六種媒介符號豐富程度與使用時間量之關係 ........................................... 65
圖4-8:六種媒介敘述準確程度與使用時間量之關係 ........................................... 66
圖4-9:六種媒介存取訊息程度與使用時間量之關係 ........................................... 67
圖4-10:六種媒介平行溝通程度與一對一/一對多特性之關係 ............................ 70
圖4-11:媒介待徵 ..................................................................................................... 75
圖4-12:六種媒介平行溝通程度與即時回覆速度之關係 ..................................... 77
圖4-13:六種媒介敘述準確程度與平行溝通程度之關係 ..................................... 78
圖4-14:六種媒介存取訊息程度與符號豐富程度之關係 ..................................... 7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期刊論文
1.	王小惠(2007)。〈初探部落格建構學習社群之知難行易〉,《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35-48。
2.	卞冬磊(2007)。〈媒介時間的來臨:電子傳播媒介的時間想像〉,《新聞學研究》,90:101-139。
3.	卞冬磊(2008)。〈膚淺的縱深:「媒介時間」之社會影響〉,《資訊社會研究》,14:101-132。
4.	卞冬磊(2009)。〈媒介時間之「內化」:電子媒介社會的時間紀律及其形成〉,《傳播與管理研究》,8(2):79-110。
5.	江碧凌、詹玉婷、林盈婷(2009)。〈即時通訊軟體MSN Messenger「個人訊息欄」的傳播功能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09:103-112。
6.	朱劍虹(2010)。〈網路時代的媒介時間初探〉,《新聞愛好者》,9B:62-63。
7.	吳美美(2004)。〈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數位時代的素養與素養教育〉,《臺灣教育》,629:9-14。
8.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術專刊》,夏季號:29-53。
9.	彭芸(2004)。〈我國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政治信任對象之關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79:91-133。
10.	蔡珮(2005)。〈複合媒介的成癮現象探討〉,《資訊社會研究》,8,121-154。


博碩士論文
1.	古明泓(2004)。《探討即時通訊之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滿足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李德俊(2009)。《以臉部表情符號探討手機簡訊情緒傳達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周立軒(2005)。《網誌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4.	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佈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5.	胡牧野(2003)。《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行動簡訊使用行為、使用動機與滿足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孫昊(2009)。《口碑傳播應用於即時通訊系統接受程度之研究-以MSN使用者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論文。
7.	柯舜智(1993)。《電子佈告欄使用者的媒介行為與時間分配的關聯性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8.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9.	陳麗蘭(2000)。《電子郵件的運用與組織溝通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書籍
1.	王祿旺(2005)。《體驗行銷對網路書店虛擬社群影響之研究》。台北:秀威資訊。
2.	毛榮富、李明軒、何日生、林福岳、周典芳、徐祥明等人(2005)。《媒介素養概論》。台北:五南。
3.	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4.	郭姮劭(2005)。《BLOG部落格私房書》。台北:金禾資訊。
5.	陳清河(2008)。《後電子媒介時代》。台北:三民書局。


翻譯書籍
1.	台灣奧美互動關係行銷公司譯(2008)。《數位行銷》。台北:天下。(原書Wertime, K., & Fenwick, I. [2008]. DigiMarketing: The Essential Guide to New Media and Digital Marketing. New York City,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2.	李美華、孔祥明、李明寰、林嘉娟、王婷玉、李承宇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Babbie, E. [200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ition. Belmont: Wadsworth.)
3.	汪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原書McLuhan, M., McLuhan, E., & Zingrone, F. [1995]. Essential McLuhan. Canada: Ontario.)
4.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台北:貓頭鷹。(原書Levinson, P. [1999]. 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New York City, NY: Routledge.)
5.	黃守義、許詩嫺譯(2008)。《新媒介科技手冊》。台北:韋伯文化。(原書Lievrouw, L. A., & Livingstone, S. [2006]. Handbook of New Media. London: Sage Pubns.)
6.	趙偉妏譯(2009)。《媒介、科技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原書Holmes, D. [2005]. Communication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Pubns.)
7.	謝光萍、吳怡萱譯(200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互動與網際網路》。台北:偉伯文化。(原書Thurlow, C., Lengel, L., & Tomic, A. [2004].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Internet. London: Sage Pubns.)


未出版報告
1.	謝承勳(2009)。〈從網際網路發展看網頁設計趨勢〉。南台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未出版報告。


研究報告、政府出版品
1.	谷玲玲(2002)。《身份、人際互動與社會規範:網路社群與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412-H-002-02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研討會或壁報論文
1.	陳燕玲(2007年5月)。〈電腦中介傳播下的社會臨場感與信任關係〉,「第四屆數位創世紀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2.	黃厚銘(2004年12月)。〈邁向速度存有論–速度、網際網路、與模控空間〉,「臺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桃園縣內壢。


線上資料
1.	田思怡(2010年8月19日),〈美大學新鮮人 以為貝多芬是條狗〉,《聯合報》。上網日期:2010年8月20日,取自:http://udn.com/NEWS/WORLD/WOR6/5795116.shtml
2.	陳品先(2010年10月11日),〈在數位版圖比實體疆界意義更重大的今天,三年便已改朝換代〉,《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0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16264
3.	康健寧(2009年2月25日),〈創造微型部落格營收的撇步〉。上網日期:2010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kangjim/11951945
4.	潘明君(1999年7 月9 日),〈Email、網路新聞高居網友上網活動前二名〉,《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10年9月21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x?news_id=175
5.	潘明君(2000年1月20日),〈電子郵件漸改變美國人的通訊方式〉,《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10年9月21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x?news_id=603
6.	潘明君(2000年5月17日),〈電子郵件加強網友與家人朋友的聯繫〉,《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10年9月21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x?news_id=783
7.	蘇文彬(2009年7月21日),〈國內部落格使用人口在下滑〉,《iThome IT管理報》。上網日期:2010年3月31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6111
8.	〈10年網路十大重要事件 Facebook、iPhone上榜〉(2009年11月19日),《台灣英文新聞》。上網日期:2010年9月8日,取自: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ent.php?id=1112796〈=tc_news&cate_img=261.jpg&cate_rss=news_HD
9.	〈2009年台灣熱門網站100總榜單〉(2009年4月2日),《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0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2465
10.	〈百大網站排名總覽〉(2008年3月1日),《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0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9064
11.	〈2009年台灣十大網路事件〉(2009年12月17日),《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0年9月8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55/id/13297
12.	〈2010年台灣100大網站揭曉!Facebook首度入榜險奪冠軍〉(2010年2月26日),《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0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14057
13.	〈ARO觀察:電子信箱網站篇〉(2009年9月4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10年3月31日,取自: http://news.ixresearch.com/?p=501
14.	〈Facebook榮登2009網路十大新聞冠軍〉(2009年12月24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10年9月8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24_09.html
15.	〈Twitter創始人的新創意〉(2010年1月2日),《中華商報》。上網日期:2010年9月14日,取自:http://www.chinesebiznews.com/index.php/component/content/article/44-itech/9024-twitter.html
16.	〈全球資訊網〉(無日期)。上網日期:2011年1月4日。取自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87%E7%BB%B4%E7%BD%91
17.	〈社交網路服務〉(無日期)。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4日。取自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4%BE%E4%BA%A4%E7%B6%B2%E8%B7%AF%E6%9C%8D%E5%8B%99
18.	〈社群網站強逼電子郵件 狀況如何?〉(2010年11月23日),《動腦》。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14822
19.	〈即時通訊軟體使用行為分析(一)〉(2008年9月26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10年3月31日,取自:http://blog.insightxplorer.com/2008/09/26/aro觀察即時通訊軟體使用行為分析一/
20.	〈即時通訊軟體使用行為分析(二) 〉(2008年10月7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10年3月31日,取自:http://blog.insightxplorer.com/2008/10/07/messenger2/
21.	〈批踢踢新聞〉(無日期)。上網日期:2010年11月9日,取自批踢踢實業坊網站http://www.ptt.cc/index.news.html
22.	〈媒體專題 你不能不知道的PTT〉(2009年12月28日),《凱絡媒體週報》,no. 516。上網日期:2010年11月9日,取自:http://www.mcei.org.tw/mcei/download/Carat_Media_NewsLetter-516-media.pdf
23.	〈電子郵件〉(無日期)。上網日期:2010年8月11日。取自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zh-tw/Email
24.	〈臺灣部落熱(Blog)觀察〉(2005年4月28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上網日期:2011年1月3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4_28_05.html



英文部份:

期刊論文
1.	Daft, R. L., & Lengel, R. H. (1986).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media richness and stru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Science, 32(5), 554-571.
2.	Daft, R. L., Lengel, R. H., & Trevino, L. K. (1987). Message equivocality, media selection, and manager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11(3), 355-366.
3.	Dennis, A. R., Fuller, R. M., & Valacich, J. S. (2008). Media, Tasks,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A Theory of Media Synchronicity. MIS Quarterly, 32(3), 575-600.


未出版報告
1.	Daft, R. L., & Lengel, R. H. (1983). Information richness: 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design. Unpublished report, Texas A&M University.


研討會或壁報論文
1.	Dennis, A. R., Valacich, J. S., Speier, C., & Morris, M. G. (1998). Beyond Media Richness: An Empirical Test of 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IEEE Computer Society 1998, Hawaii, 48-57.
2.	Dennis, A. R., & Valacich, J. S. (1999). Rethinking Media Richness: Towards a Theory of Media Synchronic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IEEE Computer Society 1999, Hawaii.
3.	Nardi B.A., Whittaker S., & Bradner, E. (2000). Interaction and outeraction: Instant messaging in a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CSCW 2000, Philadelphia, 79-88.


線上資料
1.	Raimo van der Klein(2007年3月8日),〈The Micro Blog Effect〉。上網日期:2010年5月24日。取自:http://contributionmarketing.wordpress.com/2007/03/18/10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