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1202010412800
DOI 10.6846/TKU.2020.00409
論文名稱(中文) 三歲幼兒語言學習之敘說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Narrative Study of Three-year-old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1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朱正榮
研究生(英文) Cheng-Jung Chu
學號 60375023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12-26
論文頁數 15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月霞
委員 - 陳劍涵
委員 - 武藍蕙
關鍵字(中) 三歲幼兒
語言學習
敘說研究
關鍵字(英) Three-year-old children
Language learning
Narrative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本研究旨在幼兒學習的關鍵時期,探討幼兒語言發展經驗與幼兒語言學習的故事與情節,為幼兒的語言學習奠定厚實的基礎,因此本研究目的有三:(一)敘說三歲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區中與父母親、幼兒園老師、同儕語言理解與表達的經歷與情感。(二)敘說三歲幼兒閱讀童書繪本的表現與發展。(三)敘說三歲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區中語言學習的歷程與經驗。
本研究以一位三歲的幼兒小皮為主要對象、其他參與者有三位,幼兒的父母親、幼兒園老師與研究者。本研究採用敘說研究方法,藉由訪談與參與式觀察、資料蒐集,並以開放性資料編碼方式進行分析,研究重要發現如下:
一、小皮表達的前奏曲–語音,是未來口語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既要耐心傾聽小皮的表達,也要關注小皮肢體表現。
三、多元的環境與多元的學習,促進小皮語言表達能力。
四、外顯的表達容易得到關注,內隱理解歷程常被忽略。
五、小皮繪本的閱讀興趣無法阻攔,堅定研究者推廣嬰幼兒閱讀與親子共讀的決心。
六、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詮釋,屬於小皮的繪本故事已經形成。
七、不同的繪本講述方式,影響小皮重訴故事的能力。
八、小皮語言學習「學」的比較多「教」比較少,小皮語言學習來自周邊的人和同儕的互動、模仿。
九、發現小皮語言學習的環境因素與活動前的準備對語言學習的影響。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crucial period of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through exploring the stories and plots of early childhood languag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in which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early childhood language learning lays. Therefore, this current study has three purposes:(A) Narrated the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of a three-year-old child’s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in kindergarten, family and community with his parents, teachers and peers. (B) Described the perform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year-old child reading drawing books. (C) Illustrated the progress and experience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kindergarten, family and community for three-year-old child.
The main target of this research was a three-year-old child named Xiaopi, along with other participants included the parents of three children,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the researcher. In the thesis, narrative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e data collection of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t the same time, analysis of open data coding was provided. The important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I. Expression prelude of Xiaopi – “pronunciation”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II. Patience of listening to Xiaopi along with paying attention to his physical performance is essential.III. The pluralistic environment and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had accelerated Xiaopi’s abilitie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IV. The explicit expression was tended to be noticed easily; by contrast, the implicit comprehension progress is often neglected.
V.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Xiaopi’s unstoppable reading interest of drawing books, the researcher has determined to popularize the young children’s reading and parent-child share reading. 
VI. The stories of each drawing books could be formed as an exclusive tale for Xiaopi through his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VII. Diverse narration of drawing books could affect Xiaopi’s ability of story retelling.  
VIII. The language learning function of Xiaopi has shown more “learning” than “teach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and imitation of surrounded people and peers. 
IX. The discovery of this study has revealed the impact of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reparation before activities of Xiaopi’s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幼兒的發展與學習	8
第二節 幼兒學習	12
第三節 幼兒語言學習	1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2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2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6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整理	44
第四節 研究倫理	54
第四章 敘說三歲幼兒言學習	55
第一節 小皮口語、肢體及畫圖表達	55
第二節 小皮的理解表現	74
第三節 小皮的最愛—繪本閱讀	88
第四節 語言學習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6
壹、中文部分	146
貳、英文部分	151
附錄一:3歲幼兒語言學習老師訪談綱要	152
附錄二:3歲幼兒語言學習家長訪談綱要	154
附錄三:兒童家長/監護人知情同意書	156
附錄四:家長訪談同意書	157


 
表次
表2-1-1:二~三歲幼兒成長發展	9
表2-3-1:語言領域學習指標	27
表3-2-1:幼兒園幼幼班活動作息表	38
表3-2-2:幼兒園小班活動作息表	39
表3-2-3:研究步驟流程表	42
表3-3-1:資料分類編碼表	44
表3-3-2:文件檔案歸納表(範例)	45
表3-3-3:幼兒日常生活語言學習觀察記錄表(一)	47
表3-3-4:幼兒日常生活語言學習觀察記錄表(二)	48
表3-3-5:幼兒語言理解觀察記錄表	49
表3-3-6:幼兒幼兒語言表達觀察記錄表	50
表3-3-7:資料分析表	53

 
圖次
圖3-1-1:研究步驟流程圖	41
圖4-1-1:小皮在床上玩汽車溜滑梯玩具	56
圖4-1-2:小皮玩章魚哥	59
圖4-1-3:小皮一邊指著章魚哥一邊發出ㄟ-ㄟ-ㄟ- 	60
圖4-1-4:小皮的手指著地上的紙巾	61
圖4-1-5:小皮使用綠色(一)	69
圖4-1-6:小皮使用綠色(二)	70
圖4-1-7:綠油油的花圃	71
圖4-1-8:海浪怪找鯊魚	71
圖4-1-9:海洋公園	72
圖4-2-1:小皮用一隻手牽另一隻手	76
圖4-2-2:小皮回答milk	86
圖4-3-1:小皮在保母家看書(一) 	89
圖4-3-2:小皮在保母家看書(二)	89
圖4-3-3:小皮在保母家看書(三)	89
圖4-3-4:小皮閱讀「慢吞吞先生—海龜」的繪本	94
圖4-4-1:小皮與姊唱蜜蜂做工	117
圖4-4-2:同儕討論海龜	118
圖4-4-3:同儕討論外太空	11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Li, H. Y. (2018). 利用自然編碼分析幼兒從牙牙學語至初期字彙發音 (Mater's thesis). Available from airiti Library. (U0026-2208201821043700)
王平平(2011)幼兒閱讀的有聲廣告。 - 二十分鐘聽讀啟蒙教學法對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實踐研究寧波教育學院學報,13(6),100-103。
王玉(2008).0-3歲嬰幼兒的閱讀特點與閱讀指導。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4),90-94。
王俊梅(2011)。如何發展幼兒遊戲中的口語交際文學。文學教育,2011(9B),     95-95。
石偉峰,赤峰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內蒙古赤峰,024000(2011)。利用區域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10),179-180。
石素錦、陳瑞慧(1999)。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 2卷3期 ( 1999/07)。
任恩儀(2004)。參與「學前資優幼兒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方案」幼兒語文特質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U0021-2004200710595169)
江南發、林生傳、林寶山、周甘逢、張酒雄、傅粹馨、陳密桃、蔡培村、黃文三(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吳木崑(民98)。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5民98,第40卷第一期 35-54頁
吳佳綺譯(2010)。Graham R. Gibbs(2007)原著。質性資料的分析(Analyzing      Qualitative Data)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吳珍梅、江侞砡(2013)。攜子入監幼兒其親子對話之參與式觀察研究。兒童與教育研究,(8),1-45。
吳敏而,蘇建文等著(1995)。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秋霞(2005)。幼兒發展評估之研究 幼兒保育研究集刊。1卷1期 (2005 / 06/30) ,P99 - 121 
李連珠(1992):台灣幼兒之書寫發展初探。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343-377。
李連珠(譯)(1998)。Goodman, K. 著。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台北市:信誼。
李茂興(譯)(1998)。Guy R. Lefrancois (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弘智文化。
李軍(2010)。如何在一日活動中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絲綢之路,2010(20),125-126。
汪榮才、汪宇琪(2007)。幼兒語言發展與全語言教學。教育學術彙刊,1(1),51-86。doi:10.6434/BER.200702.0051
沈添鉦(1991)。簡介全語言的語文教學。教師之友,32(4),27-32。
谷瑞勉(譯)(2004)。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原著:Linda B.Gambrell&Janice F. Almasi)。台北市:心理。
周淑惠(1999)。幼兒語文教學。國教世紀,187,36-42。
杭零(譯)(2015)。學習的本質(原作者André Giordan)。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ISBN    978-7-5675-3064-4
林怡莉(2005)。聾父母聽嬰兒語言習得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
      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21-2004200719065258)
林貴美(1989)。幼兒語言發展的新觀念。師友月刊,(263),24-27。 doi:10.6437/EM.198905.0009
邱華慧(2014)。幼兒園英語學習經驗對國小學童英語能力之影響。幼兒保育學     刊,(11),81-103。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龍文文化。
施宜煌(2016)。探討0-3 歲嬰幼兒生命教育的做法長庚科技學刊。第二十五期     157 頁至166 頁  中華民國一○五年十二月
洪曉菁(2000)。說故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東市。
夏滌生(譯)(1991)。學齡前的兒童教育。(原作者:B.L.White)台北市:桂冠
高向東(2015),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安徽安慶,      246000。幼兒園教師語言的價值及其實現。池州學院學報,29(6),13-16。
張成秋(2003)。嬰幼兒語言學習的一些現象。國教世紀,(205),27-30。
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玲芬,郭津榕,朱宜芬(2003)學齡前幼兒基本學習能力測驗的研究
張愛卿 (1999)。讓你的孩子成為佼佼者:教孩子學會學習。台北:上游
張麗雪 (2000)。幼兒學英文語音佔優勢。學前教育,4,20-22。
教育部(2007)。揭開孩子成長的密碼—0-6嬰幼兒發展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5)。教保活動課程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台北市:教育部
郭俐伶(2002)。幼兒圖畫故事指導活動的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月霞(2008)。以文學作品為框架設計幼兒語言教育課程。長治學院學報,25(1),70-72。
陳宏淑(譯)(2006)。教孩子說故事。(原作:Martha Hamilton & Mitch Weiss)。台北市:東西。
陳昇飛(2010)。幼稚園的課室言談分析-新移民子女的語言學習。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4(2),47-69。doi:10.7037/JNTUE.201012.0047
陳桂枝,赤峰學院外國語學院,內蒙古赤峰,024000(2012)。漢語與英語啟蒙的研究。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10),256-258。
陳淑敏(2006)。如何引導幼兒閱讀故事書以增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41-60。
陳淑琴(2000)。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獲得理論探討。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2,93-112。
陳曉湘(2014),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陳曉湘,龍菁,馬佳,童佳玲。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410082。南方漢語幼兒早期語言輔音時長的個案研究?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6),101-106。
曾淑敏(2017)。埔姜頭主題課程之幼兒學習歷程探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98-0607201700220800)
程景琳、涂妙如、陳虹仰、張鑑如(2016)。學齡前嬰幼兒之社會情緒能力-與嬰幼兒語言能力及父母教養之關聯。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3),1-27。
鈕聖穎(2011)。幼兒的觀察學習歷程-以「尊重父母」方案教學為例(碩士論文)。 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55-2807201110102900)doi:10.6344/NTUE.2011.00513
黃俊峰(2014)。從語言學習理論分析國民中小學原住民族語教育之困境及啟示。
      學校行政,(89),164-183。doi:10.3966/160683002014010089009
黃郁倫、鐘起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原作者:佐藤學)台北市:天下雜誌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臺北:五南。
黃瑞琴(1998)。幼兒讀寫萌發課程。台北市:五南。
黃慧真譯(1990),Papalia, D. E. & Olds, S.W. 著。兒童發展。台北市:桂冠。
黃繼仁(1997)。美國國小全語文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孝榮(1977)。兒童閱讀課外讀物對其生活習慣與社會關係養成的影響。幼獅月刊,46-1,35-40。
楊怡婷(1995)。幼兒閱讀行為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珍珍(2010)。論遊戲活動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語文學刊,2010(3B), 55-55+65。
楊琼珸(1979)。台中縣正常幼兒語言發展問題之探討。弘光護專學報,(7),b1-44。doi:10.6615/HCNB.197906.07.03
楊曉苓、段慧瑩(2007)。0-2 歲嬰幼兒適性發展學習活動綱要之研究.內政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廖惠雯(2012)。幼兒學習ㄅㄆㄇ。藝見學刊,(3),99-110。 doi:10.6207/ART-VISION.2012.4(3)099-110
劉美怡(2016)。自閉症幼兒運動遊戲居家介入行動研究—以跳躍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55-1802201615273400)
劉晏伶(2003)。從孩子的故事更了解孩子-分析「阿俊的班」幼兒口述自創故事文學特性、內涵及呼應現實生活之關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宇語文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素妹(2008)。以樂高積木為媒介提升幼兒口語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45-2903201313494959)doi:10.6836/NTTU.2008.00170
劉惠美、曹峰銘(2010)。華語嬰幼兒溝通發展量表之編製與應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4),503-534。doi:10.30074/FJMH.201012_23(4).0001
劉惠美、陳昱君(2015)。華語嬰幼兒表達性詞彙的語意內容及詞類組成之發展。教育心理學報,47(2),217-242。doi:10.6251/BEP.20150205
劉惠美、曹峰銘(2010)。華語嬰幼兒溝通發展量表。臺北市:心理。
潘世尊(2014)。幼兒園新課綱語文領域之實踐。兒童照顧與教育,(4),29-54。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e Experience And Story Qualitative Research)。(原作者:D.Jean Clandinin & F.Michael Connelly(2000)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臺北市:心理。
謝明芳(2012)。學齡前幼兒學習英語之觀點。課程與教學,15(2),193-211。doi:10.6384/CIQ.201204.0194
鍾宛玲、黃啟泰(2017)。二歲幼兒在工具使用情境下的觀察學習:模仿與仿效。中華心理學刊,59(1),29-44。doi:10.6129/CJP.20170205
鞠玉翠等(譯)(2012)。D.Jean Clandinin(2000)原著。敘事探究-焦點話題與應用領域(Narrative Inquire:Focus Inquire and Applied field)。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貳、英文部分
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MIT
Delgado,J.A.P.&Greer,R.D.(2009).The effects of peer monitoring training on the 
      emergence of the capability to learn from observing instruction received by 
      peers.Psychological Record, 59(3),407-434
Dewey, John.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New York: MacMillam Co., 1916.
Goodman,K.(1986).What’s whole Language? CA.:Heinemann Educational,Inc.
Keller, J. M. (1984). The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 in teacher training 
      Aspec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7, 140-145.
Naremore R.C., Hopper R. Children Learning Language /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Inc. - San Diego – 
      London 1990.
Over, H., & Carpenter, M. (2012). Putting the social into social learning: Explaining 
      both selectivity and fidelity in children’s copying behavior. Journal of 
      ComparativePsychology, 126, 182-192.
Raines, S., & Canady, R.(1990). The whole language kindergarte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kinner, B. F. (1957). Verb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abors, P. O. (1997). One child, two languages: A guide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of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altimore, MA: Paul 
      H.Brookes Publishing.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