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1201313165000
DOI 10.6846/TKU.2013.00398
論文名稱(中文) 動力式心理治療對安置及教養機構智能障礙男少年性心理發展之歷程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Analyzation of the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entally retarded male youth of the settlement and education institute in psychodynamic therap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1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范丹屏
研究生(英文) Tan-Ping Fan
學號 69669003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12-13
論文頁數 11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素珍(suchenhung@gmail.com)
委員 - 林妙容(mjlin@ncnu.edu.tw)
委員 - 徐佐銘(hydrogen@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安置及教養機構
智能障礙男少年
性心理發展
動力式心理治療
關鍵字(英) The settlement and education institute
Mentally retarded male youth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Psychodynamic therap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動力式心理治療去了解安置及教養機構內智能障礙男少年性心理發展之歷程。研究者選擇以質性研究作為資料蒐集與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者擔任諮商師,考量智能障礙男少年(簡稱個案)的認知和溝通表達能力的需求,依據Klein遊戲箱的概念,先準備繪畫工具、小物件、色紙、情緒墊板等媒材輔助個案表達內在感受。研究者在治療結束後撰寫歷程記錄、個人反思以及督導,並持續與個案的主要照顧者(安置及教養機構內的主要照顧者與社工、學校老師等人)進行討論與意見回饋。本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總共進行了55的動力式心理治療和37次的個人督導。
從分析和編碼歷程記錄後發現,主要探討的議題集中在諮商師和個案之間的「兩人關係」。此為治療中的關鍵,可分為「推動、分裂、涵容、內化」四個時期,且因著事件和議題的影響,牽動著兩人關係的遠近,形成螺旋式的關係。治療核心集中在處理個案童年被母親遺棄的創傷,因此諮商師涵容個案的內在攻擊,促使個案在接受動力式心理治療後,增進溝通表達能力以及改變了固著的攻擊與防衛機制。
個案的性心理發展部分,治療初期個案像是封閉的蛋,把訊息和人物排除於外,並長期依賴外在客體協助表達,對於界線的概念薄弱且較自卑,面對困難會以睡覺來逃避思考。個案並經常在治療時表現出口慾期未獲滿足、肛門期過度壓抑的性格。經過諮商師涵容與投射性認同,個案經驗到雖然他一再攻擊諮商師,但是關係卻仍能一再修復。在真實的體會愛和罪疚的情感後,使智能障礙男少年能彈性的在「分裂-偏執心理位置」和「憂鬱心理位置」之間轉換。 
根據本研究結果和動力式心理治療的特性,建議日後進行相關研究者需要和其他照顧者、相關專業人員之間建立起團隊一同相互合作,且需要個人持續被諮商和督導。考量智能障礙者的認知和表達溝通的需求,建議運用日曆穩固治療架構,並提供情緒詞彙圖片 、使用物件、繪畫工具等媒材協助智能障礙男少年表達內在感受,以及提供後續的支持性治療。
英文摘要
The research is an analysis of the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mentally retarded male youth, who lives in settlement and education institute. The research used psychodynamic therap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er her own was a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Considering the client’s 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research used Melanie Klein’s “play box” metho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lient through using tools like painting tools, small objects, colored paper, mood pad and more to help the client to express his inner feelings. The researcher reordered client’s behaviors, researcher’s personal reflection, and supervisor’s feedback after each session. The researcher also discussed with client’s primary caregivers and gave feedback to them. (The caregivers included the teachers in the settlement and education institute, social workers, and schoolteachers). The whole process included 55 psychodynamic therapies and the other includes 37 personal supervision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coding data, the main issues of the client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and the client. This was the key for his treatment and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pushing, separatism, containing and internalization. Affected by the impacts of the events and issu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and the client is like a spiral relationship. The treatment focused on handling the client’s childhood trauma of being abandoned by his mother.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contained the client’s inner attacks, helping him to improve his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his fixation attack and defense behaviors in the psychodynamic therapy.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sychosexual developing treatment of the client, his mind was as closed as a flawless egg. He excluded any messages and people, and had long history to rely on external objects to assist his communication to outside world. His concept of boundary was weak and he also had low self-esteem. When he faced difficulties, he would choose to sleep to escape of facing the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he often expressed the characters came from unsatisfied oral stage and the overly repressed anal stage. 
  After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contained the client’s emotion and applied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the client had experienced even if he repeatedly attacked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emotionally, the relationship was still able to repeatedly repaired. He had the real experience with the emotions of love and guilt. It would help the client to elasticity changed his position between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and "depressive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dynamic therap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researchers, other caregivers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s with established teams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especially should have personal counseling and supervision during the process and after if needed.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should use calendar securely treatment to establish a stable framework. Considering the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the needs of communication of a mental retardation client,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vide emotional vocabulary pictures, objects, drawing tools, and other media to help the client to express his/her inner feelings, and provide follow-up support treat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智能障礙者的認知與溝通表達能力	6
第二節  性心理發展	11
第三節  動力式心理治療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研究倫理	50
第四章 資料分析	52
前言	52
第一節 治療架構	52
第二節 兩人關係的歷程變化	57
結語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研究討論	113
第二節 研究結果	118
第三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3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與同意書(機構相關專業人員)	129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研究對象)	130

表次
表2-1-1 智能障礙的定義與分類	7
表2-1-2 智能障礙者的敘事表達能力	10
表2-3 1900-1990年心智障礙者心理治療簡史	22
表3-1 治療時間與特殊情況表	37
表3-2 歷程紀錄:以第一階段第10次為例	45
表3-3 事件編碼範例:以第二階段第12次治療片段為例	47
表4-1 治療次數表	53
表4-2 個案出席情況與內在狀態表現	55
表4-3 事件引發個案攻擊與防衛的形式	74

圖次
圖2-2-1 智能障礙兒童的個體化	16
圖2-2-2 智能障礙兒童的超我和本我	17
圖3-1 研究流程圖	36
圖4-1 兩人關係演進	11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孔繁鐘(譯)(民96)。DSM-IV-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原作者: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臺北市:合記。(原作出版年: 1994)。

王亦玲、蔡曉雯、陳昭伶、柳心琦、蘇倫慧、危芷芬(譯)(民97)。兒童諮商。(原作者:C. L. Thompson & Donna )。臺北市:華騰。(原作出版年: 2007)。

王秀絨(民99)。古典亂倫個案與藝術治療之應用。台灣藝術治療學刊,2(1),19-41。

王玟琇(民99)。動物輔助治療取向教學對國中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王淑娟(民91)。唐氏症兒童溝通與語言學習困難相關因素之初探。載於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特教中心(主編),特殊教育論文集(頁9-19)。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朱柔若(譯)(民89)。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 Neuman)。臺北市:揚智。(原作出版年:1994)。

何華國(民85)。啟智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何華國(民93)。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吳明清(民8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麗娟(民85)。精神動力取向諮商歷程的結束--談結案的概念與作法。諮商與輔導,146,14-19。

呂煦宗、李淑珺、陳維峰、甄家明、龔卓軍(譯)(民98)。愛、罪疚與修復。(原作者:M. Klein)。臺北市:心靈工坊。(原作出版年:1988)。

李乙明(民90)。語言障礙。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303-344頁)。臺北市:心理。

李文瑄(民86)。邊緣型人格違常--客體關係精神動力觀。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3),85-93。

李宇宙、張書森、賴孟泉、簡意玲、吳其炘、黃宣穎…曾懷萱(譯)(民96)。動力取向精神醫學 - 臨床應用與實務(原作者:G. O. Gabbard)。臺北市:心靈工坊。(原作出版年:2005)。

李旻青、莊妙芬(民96)。替代性溝通訓練對國小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購物技能學習之成效。特殊教育與復建學報,16,99-123。

李迎潮、聞錦玉(譯)(民98)。性與家庭的客體關係觀點。(原作者:D. E. 
Scharff)。北京,中國:世界圖書。(原作出版年:1998)。

李茂興(譯)(民85)。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第五版)。(原作者:G. Corey)。臺北市:楊智。(原作出版年:1996) 

杜正治、辛怡葳(民99)。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的性騷擾行為跟15年前有差別嗎?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8,29-35。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民95年9月29日)。

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民100年6月29日)。

林玉華(譯)(民94)。兒童精神分析。(原作者:M. Klein)。臺北市:心靈工坊。(原作出版年: 1975)。

林秀慧、林明雄(譯)(民90)。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原作者:著S. Cashdan)。臺北市:心理。(原作出版年:1988)。

林美和(民93)。智能不足研究-學習問題與心理輔導。臺北市:師大學苑。

林純真(民98)。成年智障者的親密行為與關係:「應不應該」或「能不能」?。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8,20-28。

林晴玉、呂煦宗(譯)(民97)。內在生命:精神分析與人格發展。(原作者:M. Waddell)。臺北市:五南。(原作出版年:2002)。

林憲(民88)。個人心理治療(三)。當代醫學,26(10),20-29。

思凱(民99)。精神動力學。諮商與輔導,294,31。

洪素珍、郭玲君、徐依婷(民97年11月)。解讀機構性議題—生活輔導老師之觀點。載於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主辦之「97年度男童及少年安置機構性侵害防治研討會」(頁46-77),臺北市。

洪淑卿(民98)。以故事結構指標探討國小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敘事能力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7)。臺北市:巨流。

范雯蓓(民99)。社會性故事讀書治療方案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童問題行為改變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玄宛(民95)。奧福音樂治療教學方案對國小中重度智能障礙兒童功能性詞彙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沛超(民100年7月14日)。比昂系列1-2《從經驗中學習》----張沛超。【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03a1a0102dr2k.html

張瑋珊(民95)。遇見,不一樣的精采-輕度智能障礙者生涯諮商經驗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仲輝(民93)。生活適應困擾之智能障礙個案在個人中心遊戲治療中改變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欣偉(民96年4月25日)。心理創傷與精神分析。【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yam.com/thinktcpc/article/24994546。

連廷嘉、徐西森(譯)(民95)。諮商與心理治療質性研究。(原作者:J. McLeod)。臺北市:心理。(原作出版年: 2001)。

郭為藩(民96)。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第五版)。臺北市:文景。

郭玲君(民99)。諮商師個案概念化之初探研究—以受性侵害男童、少年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展航(民76)。一位戀物症青少年病患的精神動力心理治療案例。國防醫學,4(6),83-87。

陳淑瑗(民93)。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心理社會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登義(譯)(民100)。精神醫學新思維: 多元論的探索與辯證。(原作者:S. N. Ghaemi)。臺北市:心靈工坊。(原作出版年:2003)

陳登義(譯)(民95)。長期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原作者:L. Gomez)。台北:心靈工坊。(原作出版年:1997)。

陳頌威、徐淑婷、文榮光(民95)。Integrated psycho-social treatment for a male patient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臺灣精神醫學,20(2),155-162。

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娟(民89)。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手冊。臺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黃淑清、陳秉華(民94)。心理動力取向治療的知識獲得初探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7,173-212。

黃嘉鳳(民99)。認知行為遊戲治療對提升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適應行為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屏生(民98)。Psychodynamic implications of self-muti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臺灣精神醫學,23(2),172-176。

詹小秋(民99)。音樂治療對重度智能障礙學童行為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

劉文英、沈琇靖(譯)(民96)。發展學理論與應用。(原作者:W. Crain)。臺北市:華騰。(原作出版年: 2006)。

劉文英、陳慧女(民95)。心智障礙者遭受性侵害的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23-42。 

劉佳昌(民97)。Winnicott與Bion:一場難得的對話。【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action-viewnews-itemid-7792。

劉淑慧、田秀蘭、陳淑琦(譯)(民98)。諮商研究法。(原作者:P. P.Heppner, B. E. Wampold, and D. M. Kivlighan)。臺北市:學富。(原作出版年:2008)。

劉焜輝(民85)。遊戲治療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潘淑滿(民9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民92)。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昀家(民99)。應用奧福音樂治療教學方案於改善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童不專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蔡榮裕(民89年9月16日)。精神分析研究工作坊。【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blog.yam.com/thinktcpc/article/25355842

蔡榮裕(民92)。證據與實證的對話之外—如果精神分析還有明天。精神醫學通訊,22(3),1-4。

鄧兆軒(民96)。奧福音樂治療活動對一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兒童不專注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Došen, A., Leibenluft, E., & Day, K. (2001) Treating mental illness and behavior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Virginia, VA: Amer Psychiatric Pub.

Hallahan, D. P., & Kauffman, J. M. (1997). Exceptional learners: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 (7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Kirk, S. 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J. (2003).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Levitas, A. and Gilson, S. F. (1994).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N. Bouras (Eds.), Mental health in mental retardation (pp.34-45). New York, NY: Cambridge.

Parette, H. P., & Hourcade, J. J.(1995)Disability etiquette and school counselors:A common sense approach toward compliance with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The SchoolCounselor, (52), 224-233.

Robert, J. R. (2000). Brief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with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39(6), p.791.

Sinason, V. (2010).Mental Handicap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Intellectual Disability(2nd ed). London, England: Free Association Books.

Trowell, J., Joffe, I., Campbell, J., Clemente, C., et al.(2007).Childhood depression: A place for psychotherapy : An outcome study comparing individual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nd family therapy.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16(3), p.15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