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501200713213500
DOI 10.6846/TKU.2007.00398
論文名稱(中文) 結合原住民文化傳承與生態旅遊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Combination of Aboriginal's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Eco-tour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1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陳谷松
研究生(英文) Guu-Sung Chen
學號 7934500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1-03
論文頁數 12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白滌清
指導教授 - 沈景茂
委員 - 吳錦松
委員 - 李月華
關鍵字(中) 原住民文化傳承
生態旅遊
原住民部落旅遊
民宿經營
關鍵字(英) Aboriginal Culture Continuity
Ecotour
Aboriginal tourism
Homestay Conduct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由於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抬頭,生態旅遊漸風行。台灣地區實施週休二日,國民旅遊需求增加。加上「無煙囪工業」的觀光產業,為世界各國所重視,與科技產業同被視為明星產業,觀光產業在全球的經濟發展將扮演重要的角色。自然原始的原住民地區,有豐富的文化及生態資源,能提供旅遊地點及環境教育的機會,與生態旅遊的觀念契合。原住民對生活之經營,較一般民眾為辛苦。結合原住民部落之好山好水好風光與各族獨特的文化,構建原住民部落風情,提供休憩旅遊的好去處、提昇原住民就業率以及促進原住民部落的經濟發展有所助益。本研究主要研究之目的為:1.探討生態旅遊的認知與原住民部落旅遊之關聯性;2.探討原住民部落旅遊與原住民文化傳承之關聯性;3.探討生態旅遊的認知與原住民文化傳承之關聯性。
以原住民地區經營民宿之業者及一般民眾,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分專家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進入原住民地區,與從事生態保育人員、民宿經營之業者,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內容彙整資料發展成問卷,進行第二階段之問卷調查。原住民地區民宿業者採郵寄問卷,計發放445份問卷;遊客部分採便利抽樣,計發放219份問卷,總計發放664份問卷,問卷回收業者部分回收102份,遊客部分回收170份,總計272份。問卷回收率業者部份為22.92%,遊客部份為77.62%。
研究結果發現,原住民對於推動生態旅遊有共識,對發展生態旅遊,充滿信心。成立地區性專責機構,有助於生態旅遊的推動。但在旅遊經營方面,原住民業者通常有缺乏經營概念、不積極、經營理念整合不易。至於生態旅遊與部落旅遊關聯性、部落旅遊與文化傳承關聯性、及文化傳承與生態旅遊關聯性之間,有正向關聯性,構面間屬高度正相關。豐富的天然資源及自身原住民文化,原住民與生態是共生共存的。部落旅遊加入原住民特有的文化素材,讓遊客能有體驗的機會,一趟令人期待的旅程,相較於一般的旅程,對於遊客會較有吸引力。部落旅遊的元素中,有了生態,加入了文化傳承,部落旅遊就更為生動了。同時,遊客進行生態旅遊時,總期待原住民文化得以傳承,俾使生態旅遊與原住民文化交互激盪出火花,讓文化傳承與生態旅遊能相互影響輝映。
英文摘要
The national tourism booms due to the world-wide increase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the prevalence of ecotour, two-day holidays for a week being implemented in Taiwan. The tourism , so-called non-smokestack-industry , i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it keeps pace with high-tech industries. It plays important role to get along with economic promotion universally. There exists vivid culture and abundant nature resource in pristine aborigine areas. Wherein the tour spots and the chan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uld be offered easily. And this point harmonizes with the concept of ecotour. Compare with general public,   it’s harder for the aboriginal to earn a living. To combine the good mountains and waters, inspirational landscape and the unusual cultures from different indigen tribal into a special aboriginal atmosphere. It will offer good tourism spots, escalate aboriginal employment and benefit developing aboriginal economy.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ecotour, aboriginal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aboriginal tourism. For the similar quality of 3 kinds of the primary dimension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2 of the 3 primary dimension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1.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gnitive of ecotour and aboriginal tourism; 2.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aboriginal tourism and aboriginal culture continuity; 3.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gnitive of ecotour and aboriginal culture.
The research population of this study is those who run homestay at the indigen areas and the visitors. The study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exploratory research method was adopted at the first stage , deep into indigen areas to interview with ecologists ,homestay conductors and residents wherein. Integrating the contents of interviews into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proceed the second-phase study. The descriptive study was adopted at the second stage , conducted by distributing different questionnaires separately to homestay conductors in indigen areas and tourists who was convenience sampled. The total size of these two samples is 664 - 445 and 219 respectively. And the valid return rates are 22.92% and 77.62% for 102 and 170 copies received separately.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 that there approaches common consensus among the aborigine to promote ecotour industries, and it is foreseen to be getting better with confidence. To establish local dedicate promote institution will benefit the promotion of ecotour. But refer to conduct a ecotour, the aboriginal conductors in common are deficient in know-how, even they are passive, and not knowing how to integrate their idea, resources etc. Aside from this point, there exist highly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ecotour and tribal tour, between tribal tour and culture continuity, and between culture continuity and ecotour. Abound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aboriginal culture itself, the aborigin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symbiotic. It will be more attractive than general tourism and tourists will be excited and scramble for the journey, if they could add aboriginal distinctive culture material into tribal tour and make tourist to experience it. Take ecotour to be an element of tribal tour, and add materials about culture continuity into it, the tribal tour will be more vivid. Meanwhile most tourists expect that aboriginal culture can be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and ecotour and the aboriginal culture continuity will sparkle and get refection for one another when they proceed with an ecotour.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目  錄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原住民文化傳承	8
第二節 生態旅遊	18
第三節 原住民部落旅遊	27
第四節 相關研究概況	33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深度訪談	36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說	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6
第四節 抽樣設計	46
第五節 問卷設計	47
第六節 統計方法	48
第肆章	研究結果	49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49
第二節 生態旅遊認知與態度分析	56
第三節 原住民部落旅遊認知與態度分析	61
第四節 原住民文化傳承認知與態度分析	66
第五節 生態旅遊、部落旅遊與文化傳承關聯性分析	7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1
參考文獻	82
附錄一:原住民地區套裝生態旅遊行程	87
附錄二:原住民生態旅遊深度訪談行程及記錄	91
附錄三:業者問卷	115
附錄四:遊客問卷	119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	7
圖 2.1 台灣原住民族地理分布圖	29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5
表目錄
表 2.1 原住民重要慶典彙整一覽表	12
表 2.2 發展策略與九十二年執行計畫	23
表 2.3 國內原住民發展旅遊相關研究文獻	34
表 3.1 原住民生態旅遊受訪人員資料	38
表 4.1 全體受訪者年齡分佈	50
表 4.2 問卷信度分析結果-業者	51
表 4.3 問卷信度分析結果-遊客	52
表 4.4 各區域受訪民宿業者族別人數暨百分比例	53
表 4.5 原住民地區民宿依法登記列聯表	53
表 4.6 受訪遊客職業分佈	54
表 4.7 受訪遊客學歷分佈	54
表 4.8 受訪遊客參加原住民旅遊族數分佈	55
表 4.9 生態旅遊衡量題項主成分特徵向量表-業者	57
表 4.10 生態旅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業者	58
表 4.11 生態旅遊衡量題項主成分特徵向量表-旅客	59
表 4.12 生態旅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遊客	60
表 4.13 原住民部落旅遊衡量題項主成分特徵向量表-業者	62
表 4.14 原住民部落旅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業者	63
表 4.15 原住民部落旅遊衡量題項主成分特徵向量表-旅客	64
表 4.16 原住民部落旅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遊客	65
表 4.17 原住民文化傳承衡量題項主成分特徵向量表-業者	66
表 4.18 原住民文化傳承單因子變數分析表-業者	68
表 4.19 原住民文化傳承衡量題項主成分特徵向量表-旅客	68
表 4.20 原住民文化傳承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遊客	70
表 4.21 皮爾森相關檢定結果-業者	71
表 4.22 皮爾森相關檢定結果-遊客	7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份
1.		內政部,2001,原住民身分法,內政部。
2.		內政部,2006,現住原住民人口數,內政部。
3.		王美晶,1999,語言、計數與文字性記號,台灣原住民風俗,原住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田哲益,2001,原住民的部落組織與領袖制度,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5.		石珮琪,2005,由社區聯繫力探討原住民社區對觀光發展之認知-以可樂部落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2004,生態旅遊白皮書草稿,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
7.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91原住民年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九十二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二○○二年魁北克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會議報告書摘譯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0.		吳宗瓊,2002,淺談生態旅遊,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通訊廿四期生態旅遊與環境倫理,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11.		李仁癸,1999,台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台中。
12.		李香玉,2004,達娜依谷自然生態公園遊憩資源效益評估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13.		李健果,2004, 高雄縣三民鄉民對發展社區觀光認知及參與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14.		李淑娟,2004,台灣原住民地區生態旅遊規劃之研究-以屏東霧台魯凱族部落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系碩士論文。
15.		林宜甲,1998,國內民宿經營上所面臨問題與個案分析-以花蓮縣瑞穗鄉舞鶴地區為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林修澈,2000,台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台灣省文獻會。
17.		林桓丞,2004,霧台部落觀光文化之真實性詮釋,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系碩士論文。
18.		洪玎螢,2004,原住民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潛在市場分析-以南投縣信義鄉巴庫拉斯原住民保留地為例,國家公園學報14:1。
19.		紀駿傑,1998,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的觀光,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45-60。
20.		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93年5月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統計,原住民族委員會。
21.		張玲玲,2004,原住民發展旅遊之探討-可樂部落,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張朝琴,2000,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台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郭訓德、謝嘉榮、廖孟儀、藍振峰,2005,花蓮縣豐濱鄉豐富部落生態旅遊與觀光產業發展策略分析,資源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花蓮。 
24.		曾素娟,2003,原住民勞動合作社之功能定位與實務運作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曾筱甯, 2001,我國原住民族就業機會保障體制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26.		黃尹鏗,1995,綠島地區生態觀光之發展:遊客與居民之態度分析,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黃文山,1968a,文化學的建設,文化學體系,臺灣中華書局出版。
28.		───,1968b,文化體系與社會體系的分類及其相互關係,文化學體系,臺灣中華書局出版。
29.		黃坤祥,2003,文化認知差異與高高屏地區原住民人力運用之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28:52-90。
30.		黃國超,2003,原住民觀光與社區自主權:泰雅族鎮西堡部落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31:27-43。
31.		黃躍雯、王鑫、黃宗成,2001。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概念架構與實踐方針,國家公園學報,11:2,192-211。
32.		葉冠瑩,2001,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3.		劉炯錫,2003,台灣原住民文化在環境教育之應用,原住民教育季刊,31:71-92。
34.		潘正華,1994,台灣農村地區發展休閒農業於農牧用地上興建民宿之法令可行性研究,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5.		蕭瑞琪,2004,從語言習得探討客語教學及文化傳承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36.		謝文雀,2001,消費者行為,華泰文化事業出版。
37.		謝文豐,1998,遊客對生態觀光環境知覺之研究—以恆春生態農場為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觀光局,2002,生態旅遊之發展策略與九十二年執行計劃,生態旅遊白皮書,觀光局。
二、英文部分
1.		Ceballos-Lascurain, H., 1996. The Ecotourism Society,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 2.
2.		Hinch, T., & Butler, R. (Eds.), 1996.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Indigenous Tourism: A Common Ground for Discussion, 3-19.
3.		Hvenegaard, G.T. and Dearden, P.,1998.Ecotourism Versus Tourism in a Thai National Park,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5:3, 700-720.
4.		Kutay, K., 1989. New Ethics in Adrenture Travel, Buzz Worm, 1: 31-36. 
5.		Mcintosh, R. W. et al.,1995.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6.		Miller, M. L., 1993. The Rise of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20:181-199.
三、網站部分
1.		台灣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2006,http://www.tri.org.tw/,2006/05/09。

2.		台灣原住民學習知識庫,2006,http://info.lib.tku.edu.tw/indigene,2006/05/01。

3.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http://law.moj.gov.tw,2006/5/8。

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93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統計 ,http://www.apc.gov.tw ,2005/8/25。
5.		原住民觀光產業資訊網,2006,http://visitnative.nat.gov.tw/, 2006/05/04。

6.		部落e樂園,2005,http://www.e-tribe.org.tw/,2006/05/04。

7.		開元農場網頁,2006,http://hufu.myweb.hinet.net//,2006/05/09。

8.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2006,http://symuseum.myweb.hinet.net/,2006/05/08。
9.		觀光局,2006,http://202.39.225.136/indexc.asp,2006/5/8。
10.		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2006.TRAVEL & TOURISM'S ECONOMIC IMPACT, The 2006 Travel &Tourism Economic Research, www.wttc.org, 2006/05/0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