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7201711361600
DOI 10.6846/TKU.2017.00454
論文名稱(中文) 「一國兩制」對香港年青人的衝擊與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ffects of “One Country,Two systems” for Hong Kong’s young adul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林芷茵
研究生(英文) Chi-Yan Lam
學號 60427601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5
論文頁數 11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五岳
共同指導教授 - 張仕賢
委員 - 李志強
委員 - 顏建發
關鍵字(中) 一國兩制
年青人
國民教育
基本法
雨傘運動
本土派
關鍵字(英) One Country,Two systems
Young adults
National education
Basic Law
Umbrella Movement
Localist Group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中國政府承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曾承諾香港會有實現普選的一天。但自從2003年的首次七一遊行後,中國政府意識到香港人仍然有反抗心理。於是逐漸變緊香港的權力,也將原本能在2008年時實行的民主普選推後,至今香港回歸20年來也沒有民選首長的產生。

    由於近年來中港融合速度過快,除了經濟上的相互影響外,也在文化、習慣上有某程度的「中港矛盾」,加上在2012年時香港政府打算推行國民教育時的手法和教學佈容都令人感到有「洗腦」的成份,更使港人對中國離心加大。而2014年人大常委的「八三一框架」出台,印證了香港人與中國政府的「港人治港」概念之間的差距,因而促成了「雨傘革命」。香港人以和平理性的公民抗命手法嘗試告訴中國政府他們對實體民離普選的訴求不果。於是,在2014年後陸續出現了很多以香港主體利益為前提的年輕黨派,稱為本土派,而這種新興的政治勢力中的參與者大部分都是青年族群。加上「反國民教育事件」、「雨傘革命」都是由年青人作用主導,可見香港的新一代已走出政治冷感,願意為香港未來出一分力。

    本論文會以香港回歸段所發生的重要大事為重心,以便探討「一國兩制」在中國政府與香港之間所產生的認知矛盾;年青人對此的心態轉變與實際行動;本土派的興起,探究「一國兩制」對香港年青人的衝擊與影響。
英文摘要
In 1997 Hong Kong was handed back to the Chinese by British, Chinese Government promised Hong Kong freedom of the press , freedom of the assembly and Hong Kong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elect their leader in the near future. But since 2003, the most biggest protest happened in Hong Kong because the Hong Kong Citizens showed their disagreement of anti-subversion law(Hong Kong Basic Law Article 23),Beijing asserted more and more control in subtle way over Hong Kong.

    Especially in 2012 Hong Kong Government announced a plan of nation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nationalism (There were pretty much people believed the PRC were seeing the new generations in Hong Kong were unpatriotic), therefore there were some younger people had been founded an organization ”Scoholarism” to fight agains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for freedom of next generatio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ly aggressive towards Hong Kong and those aggression has set a stage to Hong Kong people for a big fight. On 31, August 2014 China’s parliament voted to change the way Hong Kong selects its leader (Chief Executive),China Government announced that they will screen candidates running for what was meant to be a democratically elected position. This announcement spark off the Umbrella Movement which is the biggest 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 in Hong Kong.
    In these two cases,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 and Scholarism tried to mobilize people to join civil disobedience and there were thousands of students from more than 20 university and colleges have abandoned classes to secure the freedom or the right to choose their own leader by universal suffrage. It shows the new generation in Hong Kong become mor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 issues.

    The thesis tries to look for the inherent conflict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how the system makes the young adults in Hong Kong tend to be supporters of the democratic camp and waiting for the “Two systems” promises to be upheld, also the reason of Localist Group grew up quckily in Hong Ko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7
第五節	文獻回顧	9
總論	16
第二章	「SARS」件後中港問題的變化	18
第一節	「二十三條」立法風波	19
第二節	自由行的推行對香港的影響	32
小結	43
第三章	「反國民教育科運動」的衝擊	45
第一節	國民教育的爭議	47
第二節	反國教運動的開展	54
小結	62
第四章	雨傘革命與年青人民主意識抬頭	64
第一節	人大「八三一決議」之爭議	66
第二節	香港年青人對真普選的渴求	69
第三節	新本土派與新泛民的崛起	72
小結	74
第五章	2016年立法會宣誓風波	76
第一節	宣誓爭議	78
第二節	人大主動釋法	80
小結	83
第六章	結論	84
附錄	95
文獻參考	116

圖目錄
圖2-1: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程度(1-6/1993–1-6/2017)	31
圖2-2:中國旅客訪港人之與香港失業率之轉變2003-2015	33
圖2-2:2004年至2013年零售總銷貨額及及商鋪租金	42
圖6-1:身份類別認同「香港人」	87
圖6-2:身份類別認同「中國人」	87
圖6-3:身份認同程度綜合圖表	88
圖6-4:香港市民對香港政府、中國政府的信任度綜合圖表	90
圖6-5: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程度	91

 表目錄
表2-1:2001年至2014年內地女性在香港生產的嬰兒數目	35
表2-2:中國孕婦(沒有任何預約下)「衝急症室」情況	36
表2-3:香港入境事務處打擊中國孕婦闖關成果	37
表2-4:非符合資格人士使用公共醫療服務的情況(2003-2004、2005-2006年度) 	38
表2-5:醫管局病人拖欠的費用(2004-2006年)	38
表2-6:醫管局總辦事處註銷的費用(2003-2004、2005-2006年度)	39
表3-1:經濟與公共事務科(中一至中三)之課程綱要	47
表3-2:現有德育和公民教育與獨立成科時推行內容之分別	48
表5-1:2012年的和2016年的選民比率	77
表5-2: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曾進行的釋法	82
參考文獻
文獻參考
一.	專書
中央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人民出版社,2014年。
王家英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屆立法會選舉:意義與影響。
        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8 年
王家英  「一國兩制」實踐一週年:回顧與展望。
        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8 年
王家英、鄭赤琰編  香港回歸與兩岸關係之展望。
                  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9 年。 
王家英  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發展與挑戰。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00 年。
王叔文主編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導論。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 年二版。
王泰銓   香港基本法。
         台北:三民書局,民國 84 年。
王鳳超主編  「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年。
文思成   香港政府與施政架構。
         香港:三聯書店,1990 年。
方志恒編 香港革新論
         香港: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共黨問題叢書編輯委員會  中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際
                        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89年
李明堃   變遷中的香港政治和社會。
         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 年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   爸爸媽媽上戰場
                     香港:天窗出版社,2013年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反洗腦國民教育科
                   香港: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2012年
馬嶽、蔡子強  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港式比例代表制的經驗。
              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3 年。
馬嶽    〈民主化與香港的後殖民政治之路〉
         《二十一世紀》101(6) :13-21。
莊景珉   從公民教育丁國民教育的爭議
         香港:香港亞太研究所,2013年
陳雲     香港城邦論
         香港: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四版
曾榮光   香港特區國民教育課程內容的偏差與缺失: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的爭議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香港教育研究所,2013年9月
黎佩兒(著) 黃燦然(譯)  香港傳媒-新聞自由與政治轉變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
傘下的人  被時代選中的我們
          香港:白卷出版社,2015年5月
鄭宏泰、尹寶珊  「自由行」十年回顧-探討香港與內地的融合進程與嬗變
                 香港:香港亞太研究所,2013年
王家英    回歸後香港青少年的公民意識及公民教育態度延續與變化
          香港:香港亞太研究所,2002年

二.	期刊
汪毓瑋  「『香港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爭議之發展與影響」。
         展望與探索,一卷九期:頁 117-121。
曾榮光   「香港特區國民教育的議論批判」
          教育學報,2011年,第 39 卷第 1–2 期,頁 1–24
蔡子強,劉細良  「九七回歸前夕的香港行政與立法關係」。
                 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8期:頁237-266(1996年秋季)。
劉銳紹 「《香港白皮書》與近期政局」
       《明報月刊》2014年14(7):46-47。

三.	論文
周連勝 「中(共)英香港問題談判之研究」。
        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4 年。 
翁松燃 「『一國兩制』與香港前途」。
        專案研究報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 年。
孫中塵 「香港主權移轉後一國兩制對香港運用之研究」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92 年。
曹 虹  「香港特區政府危機管理之研究—以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過程為 
         例」。   香港珠海大學博士論文,民國 93 年。
張志宇 「一國兩制」理論與實踐 : 香港回歸六年來的檢證
        臺北縣淡水鎮 :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民國93年
郭俊麟 「『一國兩制』在香港之法理、規範與實踐(1997-2000)」。
        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9 年。
劉博文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對「一國兩制」的衝
         擊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03年
魏淑娟  「一國兩制」下香港政制改革的探討﹘從選舉制度檢視香港民主化
        臺北縣淡水鎮 :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民國93年
蕭文芳 「『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1997.7-2002.6)」。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92 年。
 
四、	英文期刊及研究報告
Buhmueller, C.F. (1994)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 Calabasas, CA: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Heater, D. (1992)"Th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Curriculum, Vol. 13, No. 3, Pp. 149-157.
Kymlicka, W. (1999)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The School Field, Vol. X, Nos. 1/2, Pp. 9-36.
Davies, I. Et Al. (2005, In Press)"Teachers?Perceptions Of Citizenship In England", In W.O. Lee & J.T. Fouts (Eds.), Education For Social Citizenship: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In The USA, Australia, England, Russia And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Lee, W.O. (1996) Changing Ideo-Political Emphases In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An Analysis Of 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 Documents, Asia-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16, No. 1, 106-124.
Prior, W. (2005, In Press) "Teachers?Perceptions Of Citizenship In Australia", In W.O. Lee & J.T. Fouts (Eds.), Education For Social Citizenship: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In The USA, Australia, England, Russia And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UNESCO (1992) Education For Affective Development: A Guidebook On Programmes And Practices. UNESCO Principal Regional Office, Bangkok.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