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7201409191700
DOI 10.6846/TKU.2014.00415
論文名稱(中文) 海外出國研修計畫留學歸國學生對校園學習氛圍的影響 —以淡江大學大學生的觀點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nfluence of study abroad students on campus atmosphere – Tamkang Univers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郭彥汝
研究生(英文) Yen-Ru Kuo
學號 69969013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0
論文頁數 10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磊
委員 - 利翠珊
委員 - 李佩華
關鍵字(中) 留學生
歸國學生
校園學習氛圍
海外研修計畫
關鍵字(英) study abroad students
study abroad program
campus atmosphe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社會趨勢下,大學生透過校方海外出國研修一年的的計畫,在其學成歸國返校後對校園學習氛圍的影響。為深入受訪者的現象場,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收集資料的方法分成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焦點訪談團體,為使訪談資料具有邏輯性、連貫性、解釋性、豐富性以及代表性,首先廣泛邀請淡江校園大學部歸國學生以及未出國之學生,且對本研究主題有意願主動參與者進行焦點團體訪談,第二階段為半結構式個別深入訪談,共邀請8位同學,進一步邀請有意參與半結構式個別深度訪談之出國歸國學生以及未出國學生,過表達其觀察、經歷與感受,為研究帶來多元豐碩訊息,做為資料分析的重要依據。
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壹、	歸國學生對校園學習人際歷程的影響,包括
一、	對校園中關係型態產生影響。
二、	情感態度上的變化。
貳、	歸國學生對校園學習型態的影響,包括:
一、	歸國者成為楷模帶動同儕學習。
二、	經驗傳承,協助同儕增廣見聞;並成為後進出國重要的諮詢者。
參、	歸國學生對校園學習組織的影響,包括:
一、	校園學習品質的提升。
二、	積極參與國際性活動,為校爭光。
肆、	影響歸國學生展現影響力的因素,包含三大類:
一、	個人:個人動機、社會責任的有無。
二、	關係:關係的連結與程度。
三、	組織:體制落實程度;歸國者在團體中的比例。
英文摘要
The thesis is to show how students who attended the one year study abroad program influence campus atmosphere in today’s high educated globally adapted society.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consistency, and representative on the research data. All data are collected based on two stages using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research, a group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guided by the researcher to share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or expectation on the topic. On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research, researcher invited 8 students on a one on one interview to collect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how they observe and view the whole study abroad experience.

Research outcome summary:
1.	The influence of study abroad students on personal experience:
a.	Impact campus relationship pattern.
b.	Changes on emotional attitude.
2.	The influence of study abroad students on campus study form:
a.	Students who studied abroad become ideals and boost interests on studying among peers.
b.	Study abroad students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become important recourses for potential study abroad students.
3.	The influence of study abroad students on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a.	Enhance campus overall learning atmosphere.
b.	Increase frequencies on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for the school.
4.	The factors that makes study abroad students more influential, including:
a.	Personal: Personal Motive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b.	Relationships: The degree and conn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c.	Organization: The percentage that study abroad students apply on the system among the whole group.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海外研修計畫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留學生經歷與影響力	16
第三節  校園學習氛圍理論與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選取	41
第二節  資料收集歷程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8
第五節  研究程序與資料分析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歸國學生對校園學習人際歷程影響之展現	57
第二節  歸國學生對校園學生學習型態影響之展現	64
第三節  歸國學生對校園學習組織結構影響之展現	70
第四節  影響歸國學生影響力的因素	74
第五章  綜合討論與建議	80
第一節  研究結果	80
第二節  綜合討論	8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0
參考文獻	92
一、中文部分	92
二、英文部分	97
附錄一  焦點訪談大綱	100
附錄二  個別訪談大綱(歸國學生)	101
附錄三  個別訪談大綱(未出國學生)	102
附錄四  研究邀請函	103
附錄五  參與研究同意書	104 
 
 
 
圖表目錄
表2-3-1  校園學習氛圍定義表…………………………………………………28
表3-3-1  焦點訪談團體受訪者背景介紹表……………………………………45
表3-3-2  個別深度訪談受訪者背景介紹表……………………………………46
表3-5-1  前導研究分析結果摘要表……………………………………………52
表3-5-2  開放編碼實例…………………………………………………………54
表3-5-3  概念編碼實例…………………………………………………………55
表3-5-4  主軸編碼實例…………………………………………………………55
圖2-1-1  淡江大學出國研修計畫實施流程圖…………………………………1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國留學社(年不詳)。中國教育歷史。2014年2月11日,取自http://www.chinaeducenter.com/chistory.php
王輝耀(2005)。海歸時代。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田萍、金力(2004)。良好學習氛圍對提高教學質量的影響。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3(1),52-54。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12年8月6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539&ex=1&ic=0000015
朱朝煌(2005)。大學生個人因素、個人經驗及校園環境知覺與能力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朱文雄(1991)。國小班級經營。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Neuman, W. Lawrence)。台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7)
江南發(1999)。學習動機。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245-289頁)。台北:五南。
江涵榛(2003)。特教班規劃配置與教學活動空間之研究-以嘉義市十一所國小附設啟智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吳武典(1979)。國小班級氣氛的因素分析與追蹤研究。教育心理學報,68(12),133-156。
吳靜吉、林偉文(2004)。創意氛圍與創造力的培育。2004瀋陽創造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東北大學。
吳雨桑、林建平(2009)。大學生英語學習環境、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關係之
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81-222。
余思靜(1999)。幼稚園大班的畢業生真的準備好上一年級了嗎?國小新生的同儕關係與學校適應。台東師院學報,10,123-154。
李正賢、廖志桓、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 U. Flick)。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7)
李再長(2003)。派外人員之人力資源管理對其跨文化適應與組織投入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6-H-006-046-SSS),未出版。
李豐里(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懿芳、江芳盛、喬麗文(2010)。國小校長領導行為、學校氣氛與學習成就之關聯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91,39-54。
吳國淳(譯)(1996)。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原作者:T. Kellaghan)。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 Q. Patton)。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原作者:A. Bandura)。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77)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51-73。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縣,空中大學。
林生傳(200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翠湄 (譯) (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原作者:D. R. Shaffer)。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4)
林淑惠、黃韞臻(2009)。大專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現況與學習環境之分析。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1),153-173。
柳雅梅(譯)(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原作者:S.M.Roberts, & E.Z.Pruitt)。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3)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女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施如樺(2005)。國小學童英語學習環境及其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 (原作者:A. Strauss, & J. Corbin) 。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高博銓(2002)。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教育研究月刊,103,101-110。
馬偉欣(2007)。國家高級人力培育計畫—由社會支持角度探討國內博士生學術國際化之需求:以千里馬專案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芬芬(譯)(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修訂版)(原作者:M. B.Miles, & A.M. Huberman)。台北: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1994)
張瑞村&陳怡君(2000)。從班級經營策略談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教育實習輔導季刊,6(2),1-5。
張筠青(譯)(2012)。德國外長:教育決定國家成敗。取自http://www.dw.de/%E5%BE%B7%E5%9B%BD%E5%A4%96%E9%95%BF%E6%95%99%E8%82%B2%E5%86%B3%E5%AE%9A%E5%9B%BD%E5%AE%B6%E6%88%90%E8%B4%A5/a-16051285
郭秀緞(2002)。高雄市國小六年級班級氣氛、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教育部(2003)。教育部九十二年度施政方針 (九十二年一月至十二月)。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2040&Page=6417&Index=9&WID=45a6f039-fcaf-44fe-830e-50882aab1121
教育部(2005)。教育施政主軸行動方案。取自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2&cad=rja&ved=0CDIQFjAB&url=http%3A%2F%2Fwww.edu.tw%2Fuserfiles%2Furl%2F20120921103912%2Fa940816.doc&ei=H5RxUtCFAYSlkQXwvYDoDw&usg=AFQjCNFndTEyx5GK490npipyoF_9T-oFVQ
教育部(2010)。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99至102年度)。取自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2042&Index=9&wid=45a6f039-fcaf-44fe-830e-50882aab1121
教育部(2013)。 各年度我國學生赴主要留學國家留學簽證人數統計表。取自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30926164702/1998-2012%E7%95%99%E5%AD%B8%E7%B0%BD%E8%AD%89%E4%BA%BA%E6%95%B8%E7%B5%B1%E8%A8%88.pdf
教育部(年不詳)。從容閎留學美國談起【歷史文化學習網】。取自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652
眭依凡(2004)。關於大學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11-17。
淡江大學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2010)。繞著地球跑淡江大學學生出國留學心得分享。台北: 淡江大學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
淡江大學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2011)。留學EASY GO。台北: 淡江大學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
淡江大學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2012)。大三出國學生及交換學生統計表。取自http://www.oieie.tk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3
淡江大學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2014)。102學年度繽紛地球村。取自file:///C:/Users/chen1640/Downloads/102%E5%AD%B8%E5%B9%B4%E5%BA%A6%E7%B9%BD%E7%B4%9B%E5%9C%B0%E7%90%83%E6%9D%91%20(1).pdf
淡江大學(2014)。認識淡江—國際化。取自http://foreign.tku.edu.tw/chinese/global.asp
莊惠美(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親子互動關係與終身學習能力知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莊春暖(2012)。台灣的大學生出國研修一年的經驗及其影響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台北。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育才、留才及攬才整合方案。取自file:///C:/Users/chen1640/Downloads/%E8%82%B2%E6%89%8D%E3%80%81%E7%95%99%E6%89%8D%E5%8F%8A%E6%94%AC%E6%89%8D%E6%95%B4%E5%90%88%E6%96%B9%E6%A1%88%20(1).pdf
葉乃嘉(2008)。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五南:台北市。
陳麗欣(2000)。人際溝通與人際關係。取自http://www.classroomsocial.com/gas3/morereferance/%A4H%BB%DA%C3%F6%ABY%BBP%A4H%BB%DA%B7%BE%B3q.htm
陳福濱(2001)。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取自http://www.tlea.org.tw/print_academic.php?code=b1&sn=9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學飛(2002)。高等教育国际化 : 跨世纪的大趋势。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
陳舜賢(2005)。我國留學教育發展之分析。中華人文社會學報,2005(3),頁112。
陳明芳(年不詳)。什麼是人際關係。取自http://www.3wnet.com.tw/strategy/default.asp?INDEX=1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彭淑玲(1997)。國小學童班級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曾玉娟(1998)。教育部公費留學返國人員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曾桂琪(2007)。國中學生數學學習環境及其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曾淑賢、劉凱、陳淑芳(譯)(2010)。人類發展生態學 (原作者:U. Bronfenbrenner)。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79)
黃美珠(2002)。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方向。文教新潮,7(1),7-12。
黃玉(2003)。從學校環境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2-37頁)。台北:東吳大學。
黃朝凱 (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黃德祥、林重岑、薛秀宜(譯)(2007)。教育社會學 (原作者:J. H. Ballantine)。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7)
黃奕暉(2008)。在台國際學生社會自我效能與跨文化適應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彥超(2009)。影響學生學習表現之學校與系統因素探討:以PISA 2006年之結果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63,115-130。
黃藿(2012)。國際及兩岸教育交流。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9,464-513。
黃韞臻、林淑惠(2009)。大學生班級氣氛量表之編製及模式之驗證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4),17-28。
萇清(2013)。150年的留學歷史 五代海歸改變中國。取自http://big5.qikan.com/gate/big5/m.qikan.com/ArticleContentNew.aspx?type=2&titleid=xwzk20134728&categorycode=0016
楊朝祥(2003)。宏觀規劃,全面提升高教品質。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R-092-006.htm
楊巧玲(2004)。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意義與爭議。教育政策論壇,7(1),101-110。
楊靜宜(2008)。自然通風教室熱舒適度研究-以南投縣爽文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雷若琬等(譯)(2006)。人類發展學(原作者:J.W. Santrock)。臺北市:滄海書局。(原著出版年:2005)
楊琪惠(2009)。國小學童科學態度與其對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及教室環境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廖錫聰(2011)。大陸學生對台灣高等教育的服務品質、學習環境之知覺價值與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鄭森雄(1994)。留學與人才。研考雙月刊,18(4),43-51。
鄭裕宏(2010)。返國留學生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與就業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劉淑美(2012)。一位國小認輔教師從生態系統觀點進行學童個案輔導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歐素汝(譯)(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原作者:D. Stewart, & P. N. Shamdasan)。台北市: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蔡進富(2007)。竹南鎮國小六年級學童校園環境識覺及其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蔡大立(2004)。台灣地區高等教育國際化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市。
蔡佳燕(2008)。校園安全觀感對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以TIMSS2003資料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盧美貴(1990)。班級氣氛與學習。載於吳清山等人(主編),班級經營(435-466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魏瓊玲(2004)。留學生返國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賴玫君(2008)。文化衝擊、文化調適與學習策略之探討-以留學美國之國際交換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錢天真、鍾美君(2011)。外派人員組織承諾對知識移轉之影響-以組織距離及文化距離為調節變項。經營管理論叢,17(1),19-35。
簡詩怡(2000)。跨國企業外派人員跨文化能力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闕君茹(2007)。國家高級人力培育計畫—海外留學生之留學經驗與社會支持之相關性研究—以千里馬專案計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韓光俐(2008)。來台大學國際學生課業學習經驗與學習適應歷程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蕭志聖(2011)。目標取向、學習內在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高中職餐飲科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蘇建忠(1995)。海外人才回流因素之分析與其對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技術形成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EMBA雜誌編輯部(2013)。當員工從海外外派回。取自:http://www.emba.com.tw/ShowArticleCon.asp?artid=2029


英文部分:
Bandura.(1965).Behavioral Modification Through Modeling Practices.In L.Krasner & L.Ullman (Eds.),Researching Behavior Modification,310-340.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Bishop, D. D. (1985). Student, teacher,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variables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study of scie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Bronfenbrenner, 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ll, S. & Solity, J. (1987).Classroom management. New York: Croom Helm.
Carlson J.S., Burn, B.B., Useem, J., & Yachimowicz, D.(1990).Study abroad: The experiences of American undergraduate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Christofi, V., & Thompson, C. L.(2007). You cannot go home again: a phenomen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returning to the sojourn country after studying abroad.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5, 53-63.
Crosnoe, R., Johnson, M.K., & Elder, G. H. (2004).Intergenerational Bonding in school: The Behavioral and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7(1),60-81.
Ekvall, G.(1999).Creative climate. In M. A. Runco, & S. R. Pritzker(Eds.), Encyclopedia of creativity, 1, 403-412.
Duke Chronicle  Editorial Board (2013).The unseen effects of study abroad﹝Description of form﹞.Retrieved from http://www.dukechronicle.com/articles/2013/09/30/unseen-effects-study-abroad
Firestone, W. A. (1993). Alternative arguments for generalizing from data as applied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2(4), 16-23.
Flanders, N. A. (1960), Teacher influence, pupil attitudes and achievemen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Fraser, B. J. (1994). Research on classroom and school climate. In D. Gab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493-541). New York: Macmillan.
Fraser, B. J. (2002).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In S. W. Goh, & M. S. Khine (Eds.),Studies in educa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p.1-25) .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Green, M. F. (2003). The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iz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Global learning for al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global challenges and U.S. higher education: National needs and policy implication, Durham, NC. Retrieved June 14, 2013, from the Web site: http://ducis.jhfc.duke.edu/archives/globalchallenges/pdf/green.pdf 
Halpin, A. W. & Croft, D. (1962). 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machek, D. (1995). Psychology in teaching, learning, & growth. Boston:Allyn and Bacon.
Huebner , L. A. (1989).Interaction of student and campus. In U. Delworth & G. R. Hanson (Eds.) ,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dession(2nd ed.)(pp.165-208).San Francisco: Jessey-Bass.
Jingyun, L. (1999) Cross-culture contact: A study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culture shock on ESL students' adjustmen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Knight, J.(1999).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In OECD(Ed).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Paris: OECD.
Kotler, P.,(1973). Atmospherics as a Marketing Toll, Journal of Retailing, 49 (4), 48-64.
Kuzel, A.J. (1992). Sampling in qualitative inquiry. In B. F. Crabtree & W. L. Miller(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pp.31-44). Research Methods for Primary Care Series, 3 . Newbury Park, CA: 
Lazarova, M. & Tarique, I. (2005).Knowledge transfer upon repatriation.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0(4):361-373.
Lee, O., & Anderson, C. W. (1993). Task engagement and conceptual change in middle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0(3), 585-610. 
Lin, W. B. (2008).The effect of knowledge sharing model.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34(2),1508-1521.
Moos, R.H.(1976). The human context: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New York: Wiley.
Moos, R. H. (1979). 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Procedures, measures,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orse, J. M. (Ed.).(1989).Qualitative nursing research: A contemporary dialogue. Newbury Park, CA:Sage
Opper, S., Teichler, U., & Carlson, J.(1990).Impacts of study abroad programs on students and graduate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Patton, M. Q. (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Newbury Park, CA:sage.
Ridley, D. S., & Walther, B. (2000).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Riusala, K & Suutari, V.(2004).Intern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s through Expatriates.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46 (6),743-770.
Sage.Ladd, G, W.(1989).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and social support:Precursors of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In B. Schneider, G. Attili, J. Nadel, & R. Weissberg, (Eds.), Social competence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pp.277-292).Smsterda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hafritz, J. M., Koeppe, R. P., & Soper, E. W. (1988). 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Y: Facts on file.
Smith, R. M. ; Neisworth, J. T., ; Greer, J G. (1978).Evalu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olumbus. OH: Charles E. Merrill.
Speck, M. (1999). The principalship: Building a learning communit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trange, C. C. &Banning, J. H. (2001).Educating by design Creating camp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work.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ilson, B. G. (1995). Metaphors for instruction: Why we talk about learn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25-30.
Witkin, B. R., & Altschuld, J. W. (1995). Planning and conducting Needs Assessment: A Pratical Guide. Newbury Park, CA: Sage.
Yang, R.(2002).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ts meanings, rationales and implications.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13(1), 81-95.
Zhai, L. (2002).Study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justment issues and social support. San Diego: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San Diego 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7448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