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7201222432900
DOI 10.6846/TKU.2012.00546
論文名稱(中文) 以互動式電子白板輔助數學科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ction Research-Using an Interactive White Board in Remedial Mathematics Teaching — Rectangular and Square Area as an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王嘉禾
研究生(英文) Chia-Ho Wang
學號 69975003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21
論文頁數 18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游家政
委員 - 許育彰
委員 - 徐加玲
關鍵字(中) 電子白板
補救教學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nteractive White Board
Action Research
Remedial Teach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互動式電子白板輔助數學科補救教學,研究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法進行,並以一所國小攜手計畫班的7位國小四年級學生為對象,進行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資料蒐集包括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後測成績、學生數學日記、學生晤談紀錄、同儕教師回饋以及討論、教師教學省思札記、教學活動錄影影片等量化與質性資料的收集,最後輔以相關文獻進行本文之撰寫。本研究結果發現:
壹、視覺誤差、既有的周長計算公式、以文字描述複合圖形時,容易造成數學低成就學生面積的迷思概念。
貳、以ASSURE教學模式設計數學科補救教學,應依學生特質彈性調整
程序步驟,以符合低成就學生學習狀況。
參、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教師要能隨機應變,搭配其他媒體設備,或是彈性調整教學課程,增加低成就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
肆、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補救教學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型態,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伍、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容易造成學生過度依賴,教師需適時地調整教學活動,確實掌握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時機。
陸、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補救教學,仍須反覆操作,以加深學生印象,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英文摘要
The study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aid of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n 
remedial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method is adopt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participants were 7 fourth-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teaching of calculating the area of rectangular and 
square. Data collection included the collec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including the scores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of 
diagnostic assessment in the concept of area learning, students’ diaries of 
mathematics, the record of students’ interviews, the feedback and 
discussion of peer teachers, teachers’ reflections on their teaching, and the 
videos of teachers’ teaching activities. Finally, the writing of this paper is 
backed up by some related literatur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1. When visual error, existing circumference calculation formula, and complex graphics were described in texts, underachievers were easily lead to misconceptions on mathematics area.
2. When designing mathematics remedial instruction by using the ASSURE teaching mode, teachers should flexibly adjust the steps and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to fit the learning status of underachievers. 
3. When teaching by us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eachers should teach with the aid of other media products to cope with different teaching situations, or adjusting the curriculum flexibly to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underachievers. 
4. Us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 in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vides diverse learning modes which helps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5. The use of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 teaching was prone to cause students to be overly dependent on it. Teachers should adjust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andle the timing of us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 properly.
6. Repetitive practices were still needed when us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 teaching in order to deepen students’ impressions to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謝誌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目次
表圖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待答問題…………………………………………………………5
第四節 研究方法…………………………………………………………6
第五節 名詞釋義…………………………………………………………8
第六節 研究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小數學科低成就學生學習狀況…………………………… 11
第二節 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科補救教學實施情況…………… 16
第三節 國小面積概念的迷思………………………………………… 25
第四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教學之功能及特性…………………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脈絡概述………………………………………………… 53
第二節 教材分析與教學活動設計…………………………………… 56
第三節 研究程序與步驟……………………………………………… 58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補救教學前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分析……………… 71
第二節 第一循環行動研究教學歷程與省思………………………… 88
第三節 第二循環行動研究教學歷程與省思…………………………100
第四節 第三循環行動研究教學歷程與省思…………………………107
第五節 補救教學後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後測分析………………112
第六節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1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143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45

參考文獻………………………………………………………………149
附    錄  
一  教學單元活動目標………………………………………………155
二  第一循環教學活動設計…………………………………………157
三  第二循環教學活動設計…………………………………………166
四  第三循環教學活動設計…………………………………………171
五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176
六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後測)…………………………………180
七  數學日記…………………………………………………………184
八  學生訪談大綱(前測)……………………………………………185
九  學生訪談大綱(後測)……………………………………………186
表  次
表1  國民小學二-四年級面積之分年細目表……………………  30
表2  教學設計模式比較表………………………………………   51
表3  研究對象概述表……………………………………………   55
表4  三、四年級面積教材分析表………………………………… 57
表5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雙向細目表…………………   62
表6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試題分析表…………………   63
表7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試題細目表…………………   67
表8  研究資料編碼表……………………………………………   68
表9  資料檢證分析表……………………………………………   69
表10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答題表現……………………   71
表11-1  S1阿東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解題分析………    77
表11-2  S2 阿桓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解題分析………   78
表11-3  S3 阿冠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解題分析………   80
表11-4  S4 阿翰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解題分析………   82
表11-5  S5 小婷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解題分析………   84
表11-6  S6 小沁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解題分析………   85
表11-7  S7 小郁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解題分析………   86
表12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綜合整理……………………  87
表13  ASSURE模式分析第一循環與第二循環分析修正表…      101
表14  ASSURE模式分析第二循環與第三循環分析修正表……    108
表15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後測雙向細目表…………………  113
表16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後測試題分析表……………………113
表17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後測試題細目表……………………117
表18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後測答題表現……………………  118
表19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前測、後測比較…………………  118
表20-1  S3 阿冠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後測評量解題分析…… 120
表20-2  S5 小婷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後測評量解題分析…… 122
表20-3  S6 小沁面積概念學習診斷後測評量解題分析………   123
表21  面積概念學習診斷評量迷思概念前測後測比較…………  124

圖  次
圖1 ASSURE教學設計模式……………………………………………40
圖2 ADDIE教學設計模式…………………………………………… 46
圖3  教師互動情境分析………………………………………………49
圖4  行動研究循環歷程………………………………………………6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全世(1999)。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77,36-47。
古鈞元、吳正元(2000)。利用資訊科技輔助地理科教學—以認識臺灣地理篇為例。資訊教育,80,41-48。
朱振生(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時間化聚學習表現與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辛淑如(2007)。國小情境教學法對英語為外語學習者發展語用知能之效益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德邦,馬秀蘭(1987):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數學教學模式。國教輔導月刊,26,7-20。
呂溪木(1985)。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發展的方向。科學教育月刊,64,13-19。
李永吟(1990)。改進國中低成就學習技巧之團體輔導模式。輔導學報,13,53-77。
李忠屏(2004b)。數位科技輔具生自教學系統對國小二年級國語科學習成效之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忠屏(2010)。電子白板教學之介紹。屏縣教育季刊,41,24-28。
李麗君(2006)。低成就學生逃避行為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3,91-104。
杜麗君(2005)。目標設定訓練課程對不同能力水準國小學生後設認知、動機自我調整學習與數學學業表現影響之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臺北:心理。
林文慧(2005)。動態幾何GSP融入國小學童面積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宏熾(1996)。情境教學策略。國立彰化師大特教中心舉辦,學習障礙有效教學策略研討會專輯,5-11。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導一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林秋榮(2002)。電腦化動態評量對國小三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整數四則問題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素卿(2001)。學校行動研究在九年一貫課程統整與實施上之應用。行動研究
與課程教學創新。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儒(2002)。國民小學低成就學生之學習輔導、教學和評量策略-一位國民小學教師實際教學工作經驗的觀察報告。竹縣文教,25,52-59。
林曉菁、姚如芬(2006)。「故事式」面積教學模組之初探。科學教育與研究發展季刊,44,37-57。
胡炳生(1994)。數學解題思維方法。臺北市:九章。
洪儷瑜(2001)。義務教育階段之弱勢學生的補救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6( l ),45-65。
秦麗花(1995)。國小學障兒童數學解題自我效能研究。特殊教育,56,6-8。
高俊豐(2008)。以合作學習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在國小高年級數學縮圖與比例尺單元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高敬文(1987)。我國國小學童測量概念發展初探。臺灣師大科學教育研究中心
(編)七十五年度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227-247。
高敬文(1989)。我國國小學童量概念發展之研究。省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1,183-219。
康木村、吳吉昌(2000):國中數學科個別化補救教學實驗研究。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的補救教學方案研習」。
張郁樺、張瑞敏(2003)。國小低年級語文低成就學生學習策略教學方案設計。臺東特教,17,46-52。
張盈盈(2002)。多媒體在國小數學教學上之應用。國教天地,150,47-50。
張淑真(1994)。國小兒童學習障礙之探討-以低成就資優兒童為中心。國教輔導,34(2),47-51。
張琇真(2003)。引導數學低成就兒童數學解題之電腦輔助學習系統。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教育部(2001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
教育部(2001b)。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2002年10月28日,取自
            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index1.shtml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教育部(2003)。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臺北。
莊一凡、陳光勳(2004)。國小教師實行資訊融入數學科教學現況調查分析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1),1-24。
許添明(2010)。弱勢者學習協助計畫:不應只有補救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99,
32-41。
許楨哲(2003)。實際建置線上網路競賽系統 :以數學競賽網站為例。視聽教育
雙月刊,44(4),42-45。
郭惠雯(2008)。背不動的「數學」書包--從認知負荷觀點談數學學習,師說,204,19-20。
陳佩玉(2002)。國小學童時間單位量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東陞(1992) :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輔導,教育研習資訊,9(3),17-21。
陳彥至(2008)。電子白板於國小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彥君、董修齊(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數學領域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工業科技教育學刊,3,1-7
陳映雯(2007)。數學學習障礙學生時間化聚解題與教學策略。屏師特殊教育,14,1-19。
陳雪枝、鍾靜(2003)。兒童報讀時刻之現象與概念。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71-96。
陳惠邦(2007)。舊蓋中的新酒:互動式白板與教學革新的推動。2009年8月18日,取自http://education.smartreseller.cn/expert_detail.html?ID=141
陳瓊瑜(2002)。國小三年級數學學習困難學生乘法應用問題解題歷程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習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陸正威(2000)。課程本位評量對國小學童數學解決問題補救教學及數學焦慮影響之研究。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的補救教學方案研習」。
彭嘉妮(2006)。資訊和繪本融入數學領域教學「國王的超級特派員-計算數量的秘密」教學設計。國民教育,46(4),70-75。
曾柏瑜(2008)。低成就學童的有效補救教學原則。臺東特教,27,25-29。
黃于真(2005)。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除法解題歷程與補教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敏晃 (1994)。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之精神,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1-17,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黃雅貴(2011)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注音符號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黃靖淑、黃珊紋、洪碧霞(2000)。強化數學素養的補救教學設計。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的補救教學方案研習」。
楊坤堂(2005)。學習障礙學生診斷與教學。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楊孟泰(2004)。Big Six模式之線上合作學習系統應用在問題解決能力上之研究,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怡蓉(2005)。不同社會階級學童學習習性及成因剖析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南。
葛建志(2005)。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歸因信念、數學態度、數學焦慮及數學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數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蔡清田(1998)。教師如何透過行動研究成為研究者:「教師即研究者」的理想與實踐。國立中正大學教學科技研討會論文彙編。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寶桂(2000)。透過Web-BBS進行「數學佈道」之溝通、解題。竹縣文教,22,6-11。
鄭皓元(2006)。資訊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探究-以六年級面積概念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
鄭瑞春(1911)。視聽教學媒體在小學數學科教學上的應用。國教月刊,37 (9,10),31-35。
賴阿福(2006)。數位化學習之探討,教師天地,136,16-23。
戴政吉(2001)。國小四年級學童長度與面積概念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程柏豪(2006)。資訊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體積與表面積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鍾靜(1998)。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高年級。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簡慧茹(2003)。以ADDIE Model來探討綱路化訓練方案之設計流程。品質月刊
    ,39(10),1-4。
豐佳燕、呂宜娟(2002)。資訊問題解決大六法(Big6)在主題式學習上之應用與探
討。論文發表於第三屆教育行動研究成果發表會,民生國小,臺北。
魏淑娟(2005)。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低成就學生乘法概念學習之成效。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譚寧君(1995)。面積概念探討。國民教育,35,14-19。
譚寧君(1998)。國小兒童面積迷思概念分析研究。臺北師院學報,11,573-601。
蘇楣雅 (2000)。不同補救教學法和學生個人特質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作用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5,375-404。
謝政燿(2003)。Big6技能融入主題式學習網路化教學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西文部份
Carnine, D. (1991). Curricular interventions for teaching higher order thinking to all student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r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4, 261-269.
Cawley, J. F. & Miller, J. H. (1989).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s of the mathematical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re we on the right track toward comprehensive programming?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3, 250-254.
Gagné, R., Wager, W., Golas, K., & Keller, J. (2005).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5 th edition) . Belmont , CA : Thomson/Wadsworth
Mayer, R. E. (1984). Story problem formats: Drawn versus verbal versus telegraphic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thication,15, 342-351.
Mercer, C. D. & Miller, S. P. (1992).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in math to acquire, understand, and apply basic math fact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3(3), 19-35.
Maurer, S. B. (1987). New Knowledge about Errors and new Biews about Learners: What They Mean to Educations and More Educators Would Like to Know.In. H.  Schoenfeld(Ed.), Cognitive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165-187.  N .J. :LEA.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