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7201018464300
DOI 10.6846/TKU.2010.00384
論文名稱(中文) 慈濟志工團體之組織結構化、內團體偏私對溝通品質、團隊合作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Group Favoritism on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Teamwork-An Example of Volunteer Groups in Tzu Chi Fund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王震琦
研究生(英文) Wang,Chen-Chi
學號 79761025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5-28
論文頁數 15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英正
指導教授 - 張雍昇
委員 - 王居卿
委員 - 賴明政
關鍵字(中) 組織結構化
內團體偏私
溝通品質
團隊合作
關鍵字(英)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Group Favoritism
Communication Quality:Teamwork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題在於探討組織結構化、內團體偏私對溝通品質、團隊合作影響之研究。利用文獻探討與實證方式,針對慈濟基金會慈誠、委員志工進行調查,期透過本研究,找出影響溝通品質、團隊合作之因素、不同人口統計變項與慈誠和委員志工溝通品質、團隊合作之關係,以提供管理單位提升志工溝通品質、團隊合作之參考。
    胡聖慧(2002)研究發現,即主管與部屬內團體關係愈佳,溝通品質越好。黃敏萍(2000)研究結果顯示,若部門主管間彼此存在情感性之關係,則團隊不需使用高的正式化與標準化,也能獲致良好的團隊合作效能。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慈濟基金會之慈誠、委員志工,進行便利抽樣調查,有效問卷共502 份。經過因素分析、集群分析與分群後,本研究將組織結構化區分為「有機型組織」與「機械型組織」二組;內團體偏私區分為「情感性偏私」、「類別化偏私」與「情感類別兼具」三組。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1.不同組織結構化、內團體偏私之志工團體在溝通品質、團隊合作會有顯著差異。
2.不同組織結構化之志工團體在溝通品質會有顯著差異。
3.志工團體之組織結構化、內團體偏私對溝通品質、團隊合作有顯著影響。
4.志工團體之組織結構化、內團體偏私對溝通品質會有顯著影響。
5.志工團體之組織結構化對溝通品質會有顯著影響。
6.志工團體之內團體偏私對溝通品質會有顯著影響。
7.志工團體之內團體偏私對團隊合作會有顯著影響。
8.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志工在織結構化、內團體偏私、溝通品質、團隊合作會有所差異。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emphasizes at how do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group favoritism  influence volunteers’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teamwork. By literature exploring and using empirical survey methods with the volunteer groups in Tzu Chi Fundation , we investigate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teamwork , and various relationships among demographic variables,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teamwork.This research enhances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increasing volunteers’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teamwork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day.
    Husheng Hui (2002) fou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visors and subordinates within the groups the better, the better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Min-Ping Huang (2000) study showed that, if there is an emotional transaction of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or social relations of solidarity, the team without the use of high form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can also caused good team performance.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conveni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samples are volunteers of Tzu Chi Fundation. The valid samples are 502 volunteers. After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we divide the samples 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to two groups “Organic-type organization” and “Mechanical-type organization”, and by grouping technique we divide the samples on in-group favoritism into two groups “expressive in-group favoritism ” and “categorized in-group favoritism”, and “mixed group” . The main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1.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teamwork of the volunteers by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group favoritism.
2.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group favoritism of volunteers cause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teamwork.
3.Volunteers’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will hav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 in-group favoritism ,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teamwork.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管理	9
第二節	慈濟歷史與志工組織沿革	14
第三節 組織結構化	26
第四節 內團體偏私	32
第五節 溝通品質	37
第六節 團隊合作	43
第七節 人口變項與各變項關係之相關文獻探討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1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設計	53
第四節	研究變項的定義與衡量	54
第五節 抽樣與資料收集	61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統計方法	62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64
第一節 問卷回收基本資料分析	64
第二節 基本資料敍述性分析	65
第三節 樣本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69
第四節 研究變項集群分析及分群	77
第五節 志工團體的組織結構化、內團體偏私對溝通品質、團隊合作之差異分析	82
第六節 研究變項之迴歸分析	86
第七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03
第八節 小結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116
第二節 建議	127
參考文獻	132
一、中文部份	132
二、英文部份	141
附錄........................................................................................................147










 

表目錄
表2-1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發展時間及事由	14
表2-1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發展時間及事由(續)	15
表2-1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發展時間及事由(續)	16
表2-1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發展時間及事由(續)	17
表3-1  組織結構化變項定義及衡量問項	55
表3-2  內團體偏私變項定義及衡量問項	56
表3-3  溝通品質變項定義及衡量問項	57
表3-4  團隊合作變項定義及衡量問項	59
表3-5 預試問卷信度分析	60
表4-1  問卷回收統計表	64
表4-2  樣本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	67
表4-2  樣本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續)	68
表4-3  組織結構化之KMO 與Bartlett 檢定	70
表4-4  組織結構化因素分析表、Cronbach’s α與命名	71
表4-5  溝通品質之KMO 與Bartlett 檢定	72
表4-6  溝通品質因素分析表、Cronbach’s α與命名	72
表4-7  團隊合作之KMO 與Bartlett 檢定	73
表4-8  團隊合作因素分析表、Cronbach’s α與命名	75
表4-9  研究樣本信度分析表	76
表4-10  組織結構化之群數凝驟過程	78
表4-11  組織結構化集群後樣本之分佈	79
表4-12  組織結構化集群之變異數分析	79
表4-13  組織結構化屬性集群分析	80
表4-14  內團體偏私劃分群組之結果	81
表4-15  各自變項對溝通品質的變異數分析	82
表4-16  各自變項對團隊合作的變異數分析	83
表4-17  各變項集群/分群對溝通品質平均數	84
表4-18  組織結構化與內團體偏私對溝通品質的簡單迴歸分析	87
表4-19  組織結構化與內團體偏私對團隊合作的簡單迴歸分析	88
表4-20  組織結構化對溝通品質的簡單迴歸分析	89
表4-21  組織結構化對團隊合作的簡單迴歸分析	90
表4-22  內團體偏私對溝通品質的簡單迴歸分析	91
表4-23  內團體偏私對團隊合作的簡單迴歸分析	92
表4-24  組織結構化與內團體偏私對團隊合作子構面的簡單迴歸分析	94
表4-25  組織結構化與內團體偏私子構面對溝通品質的簡單迴歸分析	96
表4-26  組織結構化與內團體偏私子構面對團隊合作的簡單迴歸分析	97
表4-27  組織結構化、內團體偏私子構面對團隊合作子構面簡單迴歸分析	102
表4-28  性別於各變項的差異分析	104
表4-29  志工授証於各變項的差異分析	105
表4-30  年齡於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07
表4-31  婚姻於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09
表4-32  志工年資於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11
表4-33  志工職稱於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13
表4-34  本研究之假設驗証結果	115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8
圖2-1 慈濟基金會組織架構圖	18
圖2-2 慈濟委員、慈誠志工組織圖	25
圖3-1 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	5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青(2004)。團隊就是力量-理論篇。台北:百善書房出版社。
王珠惠(2009)。佛法生活化的實踐:從慈濟宗的經營模式分析佛教社會對談與發展趨勢。宗教療癒學術研討會。花蓮慈濟大學。
王陸鎰(2006)。人格特質、組織結構、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加工出口區行政人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王振軒(2006)。PO發展E化策略後對議題倡導功能影響之研究—以喜馬拉雅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石晁驊、劉碧琴、湯大緯(2009)。 授權賦能認知與LMX對工作績效的影響研究。興國學報,10,59-68。
古凱文(2004)。溝通過程、溝通品質與技術移轉績效因果關係之探討-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明修(2003)。志工管理。台北:智勝出版。
江岷欽(1995)。方位品質管理與公共組織,研考雙月刊,19:2,16-30。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問題與研究,
34:10,77-98。
余佩珊譯(1994)。Peter F. Drucker 原著,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之道。台北:遠流出版。
李倫文、洪光遠(2002)。從垂直對偶觀點,初探軍事領導上下關係的形成。復興崗學報,74,179-214。
 李美枝、許正聖(1995)。從台灣大學生內團體偏私基礎之解析看社群意識發展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4,150-182。
呂朝賢、潘福財(2004)。非營利組織變革:以聖心教養院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3:2,79-115。
吳瓊恩(1996)。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吳宗正、溫敏杰、蘇建璋(2007)。領導風格、組織結構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臺灣警察機關為例證。中央警察大學警察行政管理學報,3,169-199。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林財丁、林瑞發編譯(2006)。組織行為。台北:滄海書局。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木蘭(1997)。組織管理與行為,收錄於司徒達賢,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徐淑靜(2005)。慈濟基金會社區志工管理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睿(1995)。我國圖書館組織溝通問題之探討。圖書館管理學報,1,57-67。
林宗鴻、劉兆明(1994)。組織中領導者內團體的形成。應用心理學報,3,121-139。
林曉君(2008)。非營利組織領導者領導歷程與轉化學習之研究: 以慈濟基金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晉賢(2008)。網路電話之服務價值、轉換成本及科技準備度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林育如(2007)。高科技產業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對員工創造力影響研究-以內在激勵與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規範為中介干擾變項。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虹似(2006)。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慈濟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林復榮(2004)。組織變革中領導風格信任與溝通品質之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俊良、李新民、蔡淑娟(2006)。高高屏地區幼兒教師的內團體偏私初探。國立教育研究學報,40:2,55-74。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10:1,75-110。
邱顯仁、朱寶青、游婷熙(2003)。非營利組織與其志工溝通品質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紮根理論分析。大業學報,12:2,55-71。
孫德修(1999)。從人才到人財-人力資源管理實戰手冊。台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梁美美(2009)。校園啦啦隊比賽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中台學報,20:3,73-86。
張志明(2008)。發展團隊領導的路徑:從SL經由LMX到TL。教育研究月刊,171,83-91。
張榮攀(2004)。慈濟語彙。台北巿:慈濟志業文化中心。
張建成、劉德生(1978)。校組織科層化與學生疏離傾向之關係。師友月刊,130,20-24。
張錫賢(2003)。領導型態、組織結構、外銷市場導向與外銷績效之關係研究─以台灣區中小企業電機及電子機械器材業出口廠商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張滿玲(2000)。女性對公平性的知覺與行為反應─內團體基礎與社會比較層次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
陳海鳴(1997)。管理概論-理論與台灣實證。台北:華泰。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
陳定銘(2005)。非營利組織志工發展之析探。T&D飛訊,36。
陳家暉(2008)。組織精簡過程認知、組織信任、團隊合作、團隊衝突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中華電信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蓉(1994)。組織結構與組織績效-企業附設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之探討。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萱(2007)。志工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慈基金會志工為例。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許正聖 (2004)。中國人的內團體偏私行為─從「關係」角度探討社會認同理論。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世輝(2004)。情境差異、內團體類別對內團體偏私的影響: 以中國人的人己關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碧芬(1996)。組織結構與跨部門衝突關係之研究-營造業之實證分析。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黃協源(1999)。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黃新福、盧偉斯(2006)。非營利組織與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昆輝(1986)。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台北:五南。
黃敏萍(1999)。跨功能任務團隊之結構與效能--任務特性與社會系絡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榮貴(2000)。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曾世鑫(2008)。影響國軍中高階軍官選擇深造教育方向與生涯滿意度因素之研究-以聯勤司令部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彭國恩(2005)。慈濟志工對體驗慈善志業服務、心理反應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元懋(2003)。非營利組織策略、組織結構與績效衡量制度之關聯性研究--以文教及社福基金會為例。淡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婷熙(2002)。非營利性組織溝通品質之研究;以兩個社團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慈濟月刊(2000)。台北:靜思文化,71-72。
楊世誠(2006)。管-部屬相似性對垂直溝通行為的影響:組織沈默氣候的調節效果。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素惠(2004)。探討策略領導、組織結構、危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績效與火災搶救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消防局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興中(2002)。隊領導對於團隊效能之影響-以桃園縣消防局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岱容(1997)。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為例。國立師大家政教育系論士論文。
楊錦蓁(1995)。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激勵力量之研究:以基金會為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啟通(2006)。領導者部屬交換與員工創新行為:組織正義之中介效果及組織特性之干擾效果。管理學報,23,171-193。
劉銀美(2008)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之探討~以慈濟台中分會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乾彬(2007)。團隊合作對團隊績效與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個人主義為干擾變項。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蕭瑤冠(2009)。組織結構對員工創新行為與主從關係之影響-以幽默領導為中介變項。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簡明輝(2004)。組織行為。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
顏志龍(2004)。領導者對內、外團體部屬的認知分化、情感分化及行為分化之間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博士論文。
證嚴法師(2004)。琉璃同心圓。台北:靜思文化。
顧康寧、謝效昭(2006)。 組織文化、員工溝通滿足與組織信任之關聯探討--以航運業為例。航運季刊,15:3,21-31。
鄭淑芬(2003)。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高苑技術學院,9,167-186。
蕭銘潭(2006)。領導型態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 慈濟功德會協力組/隊長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
羅新興、梁成明、余永章(1996)。領導者-成員交換關係品質與追隨者對領導者態度的關聯性--探討追隨者類型的干擾作用。清雲學報,26:1,165-175。
蘇容萱(2004)。主管-部屬交換理論。品質月刊,40:8,30-32。
網站資料
1.慈濟全球資訊網,http://www.tzuchi.org.tw/。
2.東森新聞網http://ettvs.ettoday.com/ettv_s/ (2009/10/23 20:55)。
二、英文部份
Ancona, D. C. and Caldwell, D. F. (1992), Demography and Design: Predictors of New Product Team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Science, 3,321-341.
Brewer, M. B., and Gardner, W. (1996).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3-93.
Byrne, D. E. (1971).The attraction paradig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yrne, D., Clore,J. L. J. and Worchel, P. (1996). Effect of economic similarity-dissimilarity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 220-224.
Coleman, J.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Daily, B. F., and Bishop, J. W. (2003).TQM Workforce Factors and Employee Involvement: The Pivotal Role of Teamwork,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15, 4, 393-412.
Deutsch, M. (1990). Sixty Years of Conflic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1, 237.
Drafke, M. W., and Kossen, S. (1998).The Human Side of Organizations.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Dansereau, F., Graen, G., and Haga, W. J. (1975). Avertical dyad linkage approach to leadership with formal organizations,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making proc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3, 46-78.
Daft, R. and Lengel, R. (1986). 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Media Richenss and Stru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Science, 32, 5, 554-571.
Druskat, V. U., and Wheeler, J. V. (2001). Managing from the boundary,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of self-managing work tea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1-6.
Ellis, S. J., and Noyes, K. K. (1990). By the People: A History of Administration as Volunteers. San Francisco, CA. : Jossey-Bass Publishers.
Fromm, E. (1976).To have or to be ? New York: Harper & Row.
Gerstner, C. R. and Day, D. V. (1997). Meta-analytic review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 Correlates and construct issu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 827-844.
Goldhaber, G. M. and Krivonos, P. D. (1977).The ICA Communication Audit: Process, Status, Critiqu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5, 1, 41-56.
Griffin, R. W. (1996). Manag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5th ed., Houghton Miffin Company Press.
Hansmann, H.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 89, 835-901.
Hong, P., Nahm, A. Y., and Doll, W. J. (2004). The Role of Project Target Clarity in An Uncertain Projec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eduction Management, 24, 11/12, 1269-1291.
Huber, G. and Richard, Daft (1987).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Organizational, I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be, F. Jablin eral., ed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130-164.
Johlke, C. M., and Duhan, F. D. (2001). Testing Competing Models of Sales Force Communication , The Journal of Personal Selling & Sales Management, 21, Iss.4, New York: Fall, 265-277.
Jewell, L. N. and Reitz, H. J.(1981). Group Effectiveness in Organizations, Illinois: Foresman and Company.
Jablin, M. Frederic (1987). Form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F. Jablin et. al., ed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389-419.
Kell, T. (1999). Images of the familiar: Individaual difference and implicit leadership theories. Leadership Quarterly, 10, 589-607.
Kramer, R. M. (1981).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den, R. C., and Graen, G. (1980).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vertical dyad linkage model of leadership.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3, 451-465.
Mohr, J. and Spekman, P. (1994). Characteristics of Partnership Success: Partnership Attribute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echniqu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135-152.
Quick, T. L. (1992). Successful Team Building,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Rapp, C. A. and Poertner, J. (1992). Social administration: A client – centered approach.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Robbins, S. P. (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th ed).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 (1996).Organizatuon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7th ed.,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and Coultar, M. (1996).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Prentice Hall Inc., Smith, Ascough, Ettinger, & Nellson (1971). Humor, anxiety and tas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 243-246.
Robbins, S. P., and Coultar, M. (1996).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udolph F. Verderber and Kathleen S. Verderber,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1996。
Shelby, A. N. (1988). A Macro Theory of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25, 2, 13-27.
Shamir, B., House, R. J., and Arthur, M. B. (1993). The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A self-concept-based theory. Organization Science, 4, 577-594.
Stohl, Cynthia and Redding, W. Charles, (1987). Message and Message Exchange Processes,i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F. Jablin et al., ed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Salas, E., Dickinson, T. L., Converse, S. A. and Tannenbaum, S. I. (1992),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eam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In Swezey R. W.& Salas E. (Eds.), Teams: Their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NJ: Ablex, 3-29.
Sundstrom, E., De Meuse, K. P., and Futrell, D. (1990). Work Teams: Applications and Effectiven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 2,     120-133.
Spiegel, J., and Torres, C. (1994). Manager’s Official Guide to Team Working, Peifeiffer & Company.
Sidanius, J., Pratto, F., and Rabinowitz, J. L. (1994). Ingroup identification, 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 and differential intergroup social allo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4(2),    151-167.
Salamon, L. M. (1992). America’s Nonprfit Sector: A Primer. New York: Foundation Center.
Smeltzer, L. R. and Thomas, G. F. (1994). Managers as Writers: A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in Context,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8, 186-211.
Tjosvold, D. (1986). The Dynamics of Inter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s, Human Relations, 39, 6,517-540.
Tajfel, H. (1971). 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change: Studies in inter-group behavior. London: Academic.
Whiteley, S., Ellis, R and Broomfiedld, S. (1996).Health & Social Care Management. London:Arnold.
Yamagishi, T. and Yamagishi, M. (1994).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8(2), 129-16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20-07-14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20-07-14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