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7200917184300
DOI 10.6846/TKU.2009.00453
論文名稱(中文) 社區營造與社會資本關係之探討-以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都市再生計畫案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apital: The Urban Regeneration Project in Da-Dao-Cheng Historical Distric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劉逸雅
研究生(英文) Yi-ya Liu
學號 79664007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7
論文頁數 31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恆鈞
委員 - 張世賢
委員 - 孫本初
關鍵字(中) 都市再生
公私協力
公民參與
社區營造
社會資本
關鍵字(英) urban regenera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citizens’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al capita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都市發展已經進入都市再生的階段,也是台灣都市發展必須要走的路線,主要政策即是將舊市區的風格與形式視為資產而非負擔,使辦理再生計畫地區能同時兼顧改善社會、經濟、文化、實質環境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擬探討大稻埕歷史街區之社會資本,透過公私部門的相互合作的協力合夥理論及社區公民參與,提出永續經營社區營造,俾利大稻埕歷史街區的都市再生計畫能夠確實執行,有效利用舊市區的豐富特色達到街區再生與經濟復甦的目標,使大稻埕的面貌將會逐步改變。

依上述目的延伸出來本文所欲探討研究問題:

一、如何解決「大稻埕歷史風貌專用區都市再生計畫方案」所存在經濟,文化與政治目標的衝突?
二、如欲順利推動「大稻埕歷史風貌專用區都市再生計畫方案」目標是否需要豐厚的社會資本?

本文採用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及問卷調查法。先將社會資本、社區營造、公民參與及公私協力理論進行文獻分析探討;研究時先採用質化進行訪談,取得本文研究重要影響因素;再採用量化之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檢驗問卷因素之間的關係。

本文研究發現有兩大項:

(一)社會資本有效解決目標衝突。社會資本在經濟復甦與社區古蹟保存意識與公民參與行動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是無庸置疑,同時也是解決衝突最佳辦法;
(二)大稻埕街區具有豐沛的社會資本。研究歸納出「結構取向」:網絡組織結構特性;「關係取向」:信任、規範、道德規範;「認知取向」:情感認同、成本考量以及信念等是推動大稻埕歷史街區都市再生計畫豐厚的社會資本影響因素。

此外,也提出研究建議,就實務面而言:

(一)社區營造發展之推行方面:1.街區應多舉辦的社區營造相關活動,街區居民藉由參與活動,而形成個人社會資本的厚實與再生;2.大稻埕街區保存與傳統產業的振興與經營,運用有效的行銷策略及行銷機制,結合商品行銷與地區特色行銷;3.促進社區規範在街區運作,形塑一套共事的價值與規範,達到街區目標;
(二)政府、學者專家與居民搭起無障礙溝通橋樑:1.社區組織與社區領導者之重要性;2.社區會議或訊息傳達的機制使居民瞭解政策重要性;3.促進里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合作關係。
英文摘要
Urban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stage of urban regeneration, which is a necessary process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essence in policy is to recognize the styles and forms of some old urban areas not as burdens but as assets.  In so doing, a project of urban regeneration needs to be launched in a way as to concurrent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various improvement aims in society, economy, culture and genuine environments.  This thesis aims to propose a regeneration project for Da-Dao-Cheng to allow it to gradually evolve into a new resilient area, through several constructive steps including: to identify and mobilize the social capital for Da-Dao-Cheng historical district, to urge and organize the concerted efforts compris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nd community citizens’ participation, to establish a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 and to put these steps into actual practice.  By effectively facilitating old urban areas that are full of characteristics and regenerating the economy, Da-Dao-Cheng’s features may be gradually improved.

Accordingly, based on the mentioned aims, the paper has to tackle the following issues:
1. How to resolve the conflicts brought forth by different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goals when engaging “The Urban Regeneration Project for Da-Dao-Cheng Historic District?”
2. Do we really need to mobilize abundant social capital and invest it in “The Urban Regeneration Project for Da-Dao-Cheng Historic District?”

This thesis adopts several research tools including documents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first engaged documents analysis on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citizens’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ory.  Then, she conducted interviews on pre-qualitatively screened samples to draw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research basis.  And next, she implemente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for variables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to se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actors in the questionnaire. 

The thesis has come up with two findings. 
(1) Social capital can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mentioned goals: Without a doubt, social capital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ushing forward the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rising up the awareness of preserving monuments among local residents, and calling for local citizens’ participation.  Social capital also turns a best resort to the conflicts.
(2) Da-Dao-Cheng has attracted abundant social capital.  In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has summarized several factors that have great impact on mobilizing and collecting the abundant social capital for the Urban Regeneration Project in Da-Dao-Cheng Historical District, including “structural factor,” featuring the networking structure; “relationship factor,” trust, norms and moral norms; “perception factor,” emotional identity, cost consideration, and faith. 
  
Besides, the thesis has proposed some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as follows:
1.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1) More district activitie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nature need to be encouraged.  For the activities can draw many more community residents to attend and thus can mobilize concrete and sufficient supports for collecting abundant social capital;
(2) By applying effective marketing strategy and mechanism, together with commodity marketing and locally unique characteristics marketing, Da-Dao-Cheng is able to preserve its historical district while revitalizing it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booming its economy;
(3) By fostering the acceptable norms and common practices for the district, the citizens in Da-Dao-Cheng can eventually work out the practical but precious values and norms serve the district goal;     
2. A barrier-free bridge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among government, scholars, experts, and residents:  
(1) It signifies the important connection between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leaders;
(2) It also helps bridge the gap between local residents and the policy through community meetings or other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3) A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Li (community) chief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s also a mus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流程	5
第四節  重要名詞界定 8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社區營造對大稻埕街區之重要性 15
第二節 大稻埕街區都市再生方案目標與衝突 22
第三節 社會資本對社區營造之重要性 37
第三章  大稻埕都市再生計畫變遷始末	65
第一節 大稻埕歷史街區發展沿革與特色	66
第二節 大稻埕都市更新時期之啟動	73
第三節 都市保存再發展時期	84
第四節 都市再生時期(2000年至迄今)	92
第五節 大稻埕地區街區居民與政府之間互動演變過程	105
第四章 研究設計	10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107
第二節  訪談設計	110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42
第四節  問卷設計	144
第五節  統計分析方法	174
第五章  研究結果分析	177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177
第二節 變數間之相關分析	186
第三節 各變數間與經濟面之迴歸分析	190
第四節 各變數間與文化面之迴歸分析	194
第五節 各變數間與政治面之迴歸分析	198
第六節 各變數間與整體計畫推動之迴歸分析	202
第七節 迴歸分析驗證結果	206
第六章 結論	20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16
參考書目	223
壹、中文部分	223
貳、西文部分	232

附錄	237
附錄一︰大稻埕古城重現推動計畫	237
附錄二︰大稻埕歷史街區年代大事紀	247
附錄三:訪談同意書	251
附錄四︰受訪者 A 訪談紀錄	252
附錄五︰受訪者B 訪談紀錄	256
附錄六︰受訪者C 訪談紀錄	259
附錄七︰受訪者D 訪談紀錄	267
附錄八︰受訪者E 訪談紀錄	273
附錄九︰受訪者F 訪談紀錄	280
附錄十︰受訪者G 訪談紀錄	289
附錄十一︰受訪者H 訪談紀錄	294
附錄十二︰受訪者I 訪談紀錄	306
附錄十三︰預試問卷	308
附錄十四︰正式問卷	312

表目錄
表1-1  大稻埕地區歷史街區都市再生之發展歷程	11
表2-1  社區營造效益分析表	19
表2-2  國內都市再生目標相關論文整理	25
表2-3  社區營造成功因素分類表	38
表2-4  社會資本之定義表	44
表2-5  信任產生基礎	53
表2-6  協力形式及治理規則	59
表2—7  公私部門互動型態演變歷程表	63
表2—8  公私部門型態演變歷程表	64
表3-1  都市更新啟動期(1977–1988年)	75
表3-2  台大城鄉所對迪化街地方民眾針對迪化街道路拓寬與否意見調查	77
表3-3  台大城鄉所對迪化街各段店家保存進行意見調查	77
表3-4  都市更新歷史街區調查期(1988-1990)	78
表3-5  當地居民、保存團體、專家學者以及行政部門保存立場之論爭	82
表3-6  都市更新歷史街區保存期(1990-1995)	83
表3-7  都市再發展計畫說明會相關意見陳述與居民問卷調查結果	86
表3-8  當地居民、地方財團、專家學者以及行政部門保存立場之論爭	90
表3-9  都市保存再發展期(1995-2000)	91
表3-10 「大稻埕古城重現」推動方案市府各局處規劃案會議結果	96
表3-11  都市再生計畫說明會之相關之意見陳述	97
表3-12  在地組織、產業團體、學校社團、基金會相關之意見陳述	98
表3-13  都市再生時期(2000-迄今)	103
表3-14  大稻埕街區都市再生計畫大事紀	104
表3-15  大稻埕街區都市規劃居民與政府之間互動演變過程	105
表4-1   參與說明會出席紀錄表	110
表4-2   訪談對象	111
表4—3   訪談題綱	112
表4-4   本研究之變項、尺度、操作型定義與問卷題目	145
表4-5   專家效度修改後問卷題目	151
表4-6  「結構取向量表」題項項目分析表	159
表4-7  「關係取向量表」題項項目分析表	160
表4-8  「認知取向量表」題項項目分析表	161
表4-9  「大稻埕歷史街區都市再生計畫推動量表」題項項目分析表	162
表4—10  結構取向信度及效度分析表	165
表4-11  修正後結構取向題項表	165
表4-12  關係取向信度及效度分析表	166
表4-13  修正後關係取向題項表	167
表4-14  認知取向信度及效度分析表	168
表4-15  修正後認知取向題項表	170
表4-16  大稻埕歷史街區再生計畫推動信度及效度分析表	171
表4-17  修正後大稻埕歷史街區再生計畫推動題項表	172
表4-18  大稻埕街區施測對象人數統計表	173
表4-19  樣本回收統計表	174
表5-1   基本資料統計表	179
表5-2   結構取向問項同意強度表	181
表5-3   結構取向平均值與標準差	182
表5-4   關係取向問項同意強度表	182
表5-5   關係取向平均值與標準差	183
表5-6   認知取向問項同意強度表	183
表5-7   認知取向平均值與標準差	184
表5-8   大稻埕歷史街區再生計畫推動問項同意強度表	185
表5-9   大稻埕歷史街區再生計畫推動平均值與標準差	185
表5-10  相關係數之強度大小與意義	186
表5-11  三個構面之推動大稻埕街區都市再生計畫相關係數分析表	187
表5-12  各變數間之相關係數分析	189
表5-13  經濟面之迴歸模式摘要	190
表5-14  經濟面之迴歸係數	191
表5-15  文化面之迴歸模式摘要	194
表5-16  文化面之迴歸係數	195
表5-17  政治面之迴歸模式摘要	198
表5-18  政治面之迴歸係數	199
表5-19  整體大稻埕都市再生計畫推動之迴歸模式摘要	202
表5-20  大稻埕都市再生計畫推動之迴歸係數	203
表5-21  量化研究成果	207
 
圖目錄
圖1-1  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區地圖	6
圖1-2  研究流程圖	7
圖3-1  大稻埕街區都市變遷圖	65
圖3-2  第一次年貨大街政府、民間團體、店家和工作室之合作模式	88
圖3-3  整體街區發展運轉圖	101
圖4-1  研究架構圖	14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
文建會編(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文建會。
仰山文教基金會(1997)。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紀事。宜蘭:宜蘭文化。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
江明修(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編號:(93064.123)。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吳定(2003)。公共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吳明隆、涂金堂(2003)。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李惠斌、楊雪冬(2000)。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汪明生、朱斌妤(1997)。衝突管理。台北:五南。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
林傑斌、劉明德(2003)。SPSS 11.0 與統計模式建構。台北:文魁資訊。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法。台北:雙葉。
胡幼慧(2004)。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著。台北:巨流。
張金鑑(1977)。行政學典範。中國行政學會。
張潤書(1976)。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莊永明(1999)。大稻埕逍遙遊。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莊永明(2004)。大稻埕逍遙遊。台北:台北霞海城隍廟。
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編(2002)。都市更新魔法書。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陳其南(2005)。解構台灣公民社會,邁向文化公民國家(序)。載於顧忠華著: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和公民社會。台北:左岸文化。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商鼎文化。
曾旭正(1997)。那一大片綠地遺失了,台北今瞑有點High。台北:新新聞。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2002)。政治學新論。Andrew Heywood 著。台北:韋伯。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C. Frankfort-Nachmias & David Nachmias著。台北:韋伯。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蔣玉嬋(2005)。非正規學習與社區營造。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二、期刊

于躍門(1998)。合作組織與社區營造。合作發展,第221期,頁19-20。
方珍玲(2006)。社區營造與產業發展之夥伴關係-以池上鄉萬安社區及水上鄉上安社區為例。合作經濟,第89期,頁18-27。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概念、起源與現況。問題與研究,第5卷,第42期,頁139-163。
王本壯(2000)。從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地方特色產業振興的策略-以三義木雕產業為例。聯合學報,第17期,頁125-134。
王本壯(2002)。社區總體營造過程中的創造力-以竹東美之城為例。聯合學報,第21期,頁69-85。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1)。翻轉軸線再造西區。都市更新專刊,頁2。
田瑞良、游志青(2004)。打造花田城市-從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談起。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161-170。
江明修(1998)。再造社群政府,理論與政策。第十二期,頁21-22。
何黎明、黃世輝、蘇文瑜、洪登欽(2004)。地方文化產業行銷之探討-以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2卷,第6期,頁47-64。
吳德森(2003)。重建區四健會協助鄉村發展模式之研究-鹿谷鄉農會四健會為例。農民組織學刊,第5期,頁125-164。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第208期,頁1-15。
李永展(1996)。社區境之永續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73期,頁106-113。
李宗勳(2002)。社會資本與社區安全之初探。中國行政評論,第11卷,第3期,頁1-44。
李雅鈴、劉曜源(2007)。社區總體營造的行動與力量-小林社區「竹」漸美麗。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6期,頁527-547。
周新富(2003)。家庭社會資本組成構面及其與學習結果之關係。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3卷,第2期,頁85-112。
官有恒、李宜興(2002)。地方民間組織與政府在社區營造的伙伴關係:以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動淨港計劃為例。研考雙月刊,第3卷,第26期,頁87-97。
林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第4卷,第50期,頁1-16。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第69期,頁25-39。
林振豐(2002)。苗栗社區總體營造在社區主義形成過程中的瓶頸與對策。空大行政學報,第12期,頁293-336。
林勝偉、顧忠華(2004)。社會資本的理論定位與經驗意義:以戰後台灣社會變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季報,第37期,頁113-166。
林振春(1999)。社區終身學習的困境與展望。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終身學習,頁29-45。
孫本初(2007)。由理論及實務層面分析公部門績效管理中的激勵問題。人事月刊,第5卷,第45期,頁31-44 。
翁徐得等編(1998)。87年度社區總體營造與鄉鎮展演設施經營管理談會專刊。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馬慧君、施教裕(1998)。志願服務工作者參與類型之初探-以埔里五個團體的志工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卷,第2期,頁157-192。
張照明(1998)。合作事業與社區發展。合作發展,第220期,頁4-7。
梁炳琨、張長義(2005)。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本-以山美社區為例。地理學報,第39期,頁31-51。
莊翰華(2005)。臺灣花卉博覽會地方經濟發展推動機制之探討。農業金融論叢,第53期,頁285-313。
許道然(2001)。組織信任之研究:一個整合性觀點。空中大學行政學報,第11期,頁253-259。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台灣手工業,第55期,頁4-9。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第24期,頁95-128。
陳恆鈞(1997)。由公私部門合夥觀念談民眾參與政府建設。人力發展,第477期,頁32-41。
陳欽春(2004)。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頁183-213。
陳麗春(1999)。臺灣都市再生策略。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6卷,第4期,頁25-31。
曾馨賢、王上銘(2004)。以社區總體營造的觀點來看馬興社區與益源古厝未來發展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第9期,頁77-110。 
黃肇新(1998)。地方政府的社區組織與社區政策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研考報導,第41期,頁44-54。
廖俊松(2004)。社區營造與社區參與:金鈴園與邵社的觀察與學習。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133-145。
蔣玉嬋(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241-251。
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2004)。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台灣鄉村研究,第3期,頁53-76。
賴爾柔(2002)。社區組織參與鄉村發展模式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00期,頁65-174。
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與計畫,第33卷,第2期,頁35-74。。

三、論文

方迺中(2006)。都市再生與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營建技術與管理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哲祥(2003)。社會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宗奇(2006)。容積移轉作為歷史保存手段的神話(Myth)建構-大稻埕歷史風貌街區為借鏡。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其芳(2006)。社區方案推動對社會資本創造之影響-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國立際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玉燈(2007)。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營造與其社會資本關係之研究-以宜蘭蘇澳白米社區為例。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欣靜(1999)。從大同區看老舊社區的在發展-擺在記憶、現實和未來的權衡難題。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華(2002)。公私協力機制運用於都市更新政策之研究:士林夜市之個案模擬。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雅真(2008)。民眾參與與社會資本之研究-以彰化縣鄉皋厝社區營造口袋公園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龍茗(2003)。從社會資本觀點分析苗栗縣竹南鎮農會信用部之立基。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論文,未出版。
張國偉(2005)。組織協力與組織績效之研究:以雲林縣蔬菜產銷班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士弘(2006)社區營造關鍵成功因素之分析-應用分析層級程序法。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勇全(2001)。應用都市行銷概念於都市保存之研究-以大稻埕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思琦(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社區營造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雲(2002),台北市大稻埕都市景觀自明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香利(2005)。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育祺(1994)。公私部門協力參與都市開發事務之探討-以高雄市鹽埕區再發展方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
黃姿蓉(2008)。社會往會資本之分散與整合。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傳(2002)。社會網絡與地方產業文化發展-白河蓮花節與官田菱角節之比較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政樺(2005)。大稻埕歷史街區保存之省思-已背離國際保存理念為論點。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乃瑄(2005)。大稻埕歷史街區復甦研究-對公共空間經營之省思。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泳譯(2007)。社會資本與社區營造-以彰化縣永樂社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翼如(2002)。社會資本、地方發展網絡與空間組織之研究-以烏來鄉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禹璁(2005)。社會資本之分散與整合。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美美(2008)。鄉村社區營造之障礙與效益探討—社區發展協會組織成員之觀點。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四、網站

台北市區里鄰電子地圖。大稻埕歷史街區地圖
網址:http://www.czone.tcg.gov.tw/tp92-1/index.htm。取用時間:2009年3月9日

五、政府資料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96年 11月7日召開推動「大稻埕古城重現」在地相關組織團體座談會會議紀錄。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97年5月15日召開推動「大稻埕古城重現-迪化街周邊地區整體風貌活化計畫」地區說明會會議紀錄。
台北市政府都發局(1995)。大同區都市再發展規劃設計之研究。台北市政府都發局華梵人文科技學院建築系。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96年5月11日會議紀錄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96年6月11日會議紀錄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89)。迪化街特定專用區現況調查及發展可行性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2005)。修訂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期末報告書。台北市都市更新處
夏鑄九(1989)。迪化街特定專用區現況調查及發展可行性研究。台大城鄉所。

六、報紙

何東波。臺灣地區需要整套的都市再生政策。中央日報,2002年3月21日。第11版,全民論壇。

貳、西文部分

(I)Books

Alder, P. S. and Kwon, S. W. (2000). Social Capital: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in E. L. Lesser (ed.),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pp. 89-115.  Boston, MA: Butterworth-Heinemann.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 
Burt, R.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2000).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 Partha Dasgupta and Ismail Serageldin (eds.),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Dubrin, Andrew J. (1978). Fundament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 Applied Perspective.  NY: Pergaamon Press.
Fishkin, J. S. (1991).  Democracy and Deliber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Democratic refor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Jun, J. S. (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Marcel Dekker.
Kast, F., & Rosenszweig, J. E. (1985).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 A Systems and Contigency Approach(4thed). New York: McGraw-Hill.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hapiet, J. and Sumantra G. (2000).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in Eric L. Lesser (ed.),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pp. 119-157. Butterworth Heinenann.   
Ostrom, E. (2000). Social Capital: a Fad or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Partha Dasgupta & Ismail Serageldin (eds.),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pp. 172-214.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Peters, B. G. (1998).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Our Friend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in Jon Pierre (ed.), Partnerships in Urban Governance: European and American Experience, pp. 12-13.  London: Macmillan Press. 
Putnam, R. D. (1993). Social Capital and Institutional Success, in Robert D. Putnam (ed.),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 pp. 163-185.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
Putnam, Robert D., and Kristin, A. Goss (2001). Democracies in Flux: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Robert D. Putnam (ed.), Democracies in Flux: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p.1-1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enbloom, D. H & Kravchuk, (2005).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Rosenbloom, D. H. (1994).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 McGraw-Hill。
Sanoff, H. (2000).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ethods in Design and Planning.  New York: Wiley.
Sullivan, H. and Chris, S. (2002).  Working Across Boundaries: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Wellman, B. (1988).  Structural Analysis: From Method and Metaphor to Theory and Substance, in B. Wellman and S. D. Berkowitz (eds.), 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 pp. 19-6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I)Periodicals

Chambers, R. E., Clemons, R. S., and Richard, H. (1990). Leadership and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8(3), 29-34.
Coleman, J. S.(1988). Social Capital and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Davies, Jonathan S. (2002). The Governance of Urban Regeneration: A Critique of th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Thesis, Public Administration, 80(2): 301-322.
Fukuyama, F. ( 2001). Social Capital, Civil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Third World Quarterly, 22(1): 7-20.
Granovetter, M.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Kay, A. (2006). Social Capital, the Social Economy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41(2): 160-173.
Leana, C. R. and Van Buren, H. J. (1999).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3): 538-555.
Podolny, Joel M. & Karen L. Page (1998).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nual Review, 24: 57-76.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24.
Putnam, R.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65-78.
Rempel, J. K., J. G. Holmes & M. P. Zanna (1985). 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95-112.
Roberts, N. C. (2004). Public Deliberation in Age of Direct Citizen  Participation,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4(4): 315-353.  
Rohe, Willian M. (2004).Building Social Capital through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70(2): 158-164.
Rosenbaum, W. A. (1976). The Paradox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dministration & Socirty, 8(3): 355-38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