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7200910412300
DOI 10.6846/TKU.2009.00437
論文名稱(中文) 張載形上學形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Metaphysics in Zhang Za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張禮輝
研究生(英文) Li-Hui Chang
學號 69200019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09
論文頁數 15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楊祖漢
委員 - 袁保新
委員 - 高柏園
關鍵字(中) 張載
《正蒙》
《橫渠易說》
太虛
四毋說

心性論
天道論
關鍵字(英) Zhang Zai
“Zheng Meng”
“Heng Qu Yi Shuo”
the Great Void
the theory of Si Wu
Void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he theory of Heave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現代研究張載哲學者,莫不以《正蒙》為詮釋主體。歸究其實,《正蒙》義理,乃張載內化《六經》後第二理序之呈現,並無法全面掌握張載學的基源問題。若與僅存的《橫渠易說》校讀,便能發現《正蒙》的義理脈絡,多與《橫渠易說》同源重出。而據《橫渠易說》將《正蒙》條目復歸於《易說.繫辭》原始條目下,應有釐清張載哲學的基源問題與義理脈絡的可能。
   《宋元儒學案.敘錄》言及:張載「勇於造道」,但未明言所造何道。檢索張載存世文獻,將發現張載以《易傳》傳世之易道與《四書》相結合,建立「孔子之道」為其本體宇宙論的根據,藉以說明《論語.公冶長》孔子所未言之「性與天道」,進而與佛、老二氏較是非曲直。對於《易傳》形上學與孔孟心性論間應然、實然如何在張載哲學取得貫通,吾人應由張載所有存世文獻組織其義理脈絡,以此張顯張載學創發的義意。
  「太虛」一詞,源於道書,張載以之為氣化論之核心概念。張載非以道家所規定宇宙論中虛無空間的使用,而是重新規定「太虛」的定義,使「太虛」合於其藉《易傳》抉發孔子「性與天道」的內涵。由《橫渠易說》與科本《周義正義》相校,便能發現張載所立「太虛之氣」:「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一物兩體」其目的,正為對治「韓注孔疏」中的「援老入易」,以虛無為太極、為老子之道的謬誤。
 對於張載以「虛」字言心性,看法分歧,有學者斷定乃受佛、道之影響,有以義理為《四書》、《易傳》故判定為儒學之正宗。上述問題,僅透過《正蒙》無法充分說明,應以《經學理窟》與《張子語錄》並讀,才能了解張載藉《論語.子罕》「四毋心虛」以立心體之義。而此「虛心」之體與《易傳》、《中庸》、《孟子》、《大學》相抉發而成「虛心之德」,相應「太虛之理」,並以天道性命相通之理,達天人合德,聖人成能。
英文摘要
Recent and contemporary scholars who have studied the philosophy of Zhang Zai all use his book “Zheng Meng” as their explanatory subject.  However, the doctrine of “Zheng Meng” is not sufficient to cover the basics of Zhang Zai’s philosophy.  In fact, the origins of “Zheng Meng” and Zhang Zai’s other book “Heng Qu Yi Shuo” are the same.  If we look at “Heng Qu Yi Shuo” and trace the contents of “Zeng Meng” back to that of the book “Ji Ci” , the philosophical fundamentals and doctrine of Zhang Zai can then be further understood.
 
From the existing writings of Zhang Zai, we can find out that he created the Theory of Ontological-Cosmology from the Theory of Confucius, coupled with the books “Yi Chuan” and “Four Books” by Explaining the concepts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which were never mentioned by Confucius, Zhang Zai further debated his theory against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term “the Great Void” is originally from the Text of Taoist Canon.  Zhang Zai used the term as the core concept of Chi’s Idea.  While he did not further develop the thoughts of Taoism, Zhang Zai re-defined the concept of the Great Void and made the concept closely meet the intrinsic thinking of Confucius’ concept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Referring to the contents of “Heng Qu Yi Shuo” and “Zhou Yi Zheng Yi” , we can find that Zhang Zai’s motive to create “Chi of the Great Void” was to criticize the errors made by Lao-Tzu Study’s explanation on the book “The Book of Change” and to further restore the intrinsic thinking of Confucianism.
 
Researchers currently hold diverse points of view regarding Zhang Zai’s discussions on human nature by the word of Void.  Some have concluded that Buddhism and Taoism influenced Zhang Zai and the others thought that Zhang Zai’s doctrine was based on “Four Books” and “The Book of Change”.  However, those arguments have not fully explained Zhang Zai’s opinions about the term “Void” if one has only studied “Zheng Meng”.  In fact, we should reference his other books “Jing Xue Li Ku” and “Zhang Zi Yu Lu” so we can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reasons why Zhang Zai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Ontology of Human Natu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i Wu Xin Xu”, which is directly from the book “Analects of Confuciu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張載形上學思想之研究價值---------------------------1

一、就其回應佛教的時代意義說----------------------------1

二、就其學術創發之價值而言------------------------------4

第二節 本文所採用的方法-----------------------------------7

第三節 全文之綱領-----------------------------------------10

第二章 張載形上學之詮釋與分化--------------------------11

第一節 近代詮釋的分化-《正蒙》文本的限制-----------------11

第二節 詮釋與重建的意義-----------------------------------17

(一)何謂詮釋--------------------------------------17
(二)詮釋的方法與限制------------------------------17
(三)詮釋與重建------------------------------------18
 
  第三節 張載形上學之詮釋之分化-----------------------------20

(一)陳俊民先生對張載形上學之詮釋------------------21
(二)丁為祥先生對張載形上學之詮釋------------------22
(三)牟宗三先生對張載形上學之詮釋------------------22
(四)朱建民先生對張載形上學之詮釋------------------23
  
第四節 張載形上學詮釋系統之反省---------------------------25  


第三章 張載形上學之根據—孔子之「性與天道」----------28

  第一節 結合《論語》與《易傳》為邏輯起點-------------------28

  第二節 以「叩其兩端」明《易傳》陰陽生化之道 --------------37
  
第三節 以《易傳》「聖人成能」究孔子之道--------------------46

第四章 理氣合一-形上學之體系--------------------------60
  
第一節 太虛之氣基源問題-----------------------------------60
 
  第二節 太虛之氣與神、氣、理關係之衡定---------------------70
  
第三節 以太虛之理回應佛教---------------------------------82

第五章 以「四毋心虛」為其心性論之定位-----------------89
  
第一節 心性論之根據—四毋說-------------------------------89
  
第二節 以《中庸》《大學》《孟子》發明孔子之心性論-----------98
  
第三節 以四毋心性會通天人之德-----------------------------111

第六章 結論-----------------------------------------------126

第一節 本文觀點意義說明-----------------------------------126

第二節 本文限制與前瞻-------------------------------------129

附錄:聖道不誣 ----《鵝湖月刊》390期-----------------------133
參考書目---------------------------------------------------149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說明:本參考書目之編序原則:凡書籍文本在民國之後出版者,依出版年之先後順序編排,論文依著者筆劃為序。

一、原典文獻
漢.董仲舒撰 清.凌曙注,《春秋繁露注》(台北:世界書局,1958年)
漢.揚雄撰 晉.李軌注 ,《揚子法言》(台北:世界書局,民1960年)
清.孫奇逢撰,《理學宗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宋.張載撰 明.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台北:世界書局,1970年) 
宋.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撰 ,《宋四子抄釋》(台北:世界書局,1980年)
清聖祖御撰 清.李光地編校,《御篡性理精義》(台北:廣文書局,1982年)
宋.程顥、程頤撰,《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印行,1983年)
宋.張載撰 ,《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明.黃宗羲撰,《明儒學案》(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據鄭氏補刻本校刊,1984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著并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印行,1985年)
民.釋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台北:正聞出版社,1985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黃宗羲撰,《宋元學案》(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民.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十三經注疏本,《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出版社,1993年)
十三經注疏本,《孟子》(台北:藝文出版社,1993年)
十三經注疏本,《禮記.中庸》(台北:藝文出版社,1993年)
清王光謙著,《荀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宋.朱熹撰,《朱子性理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宋.陸九淵撰,《象山語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宋.朱熹編 清.張柏行集解 ,《近思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魏.王弼,《王弼集校釋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張載撰.朱熹注, 《張子全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高安朱氏藏書本校刊,第697冊)
清.王植撰 ,《正蒙初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隔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697冊)
清.李光地撰 ,《正解正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隔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697冊)
清.孫奇逢撰清,《宋五先生》(清代稿本百種彙刊45,文海出版社印行)
宋.陳淳撰 宋.王雋錄,《北溪字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隔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709冊)
宋.真德秀撰 ,《西山讀書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隔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705冊)
宋.雄傑編 宋.熊剛大注,《性理群書句解》(收於岡田武藏、荒木見悟主編《(和刻影印)近世漢集叢刊》(思想三編)中文出版社出版)
元.許衡撰,《魯齋全書》(收於岡田武藏、荒木見悟主編《(和刻影印)近世漢集叢刊》(思想續編)中文出版社出版)
元.許衡撰,《魯齋心法》(收於岡田武藏、荒木見悟主編《(和刻影印)近世漢集叢刊》(思想續編)廣文書局印行)
明.詹陵撰,《異端辯證》(收於岡田武藏、荒木見悟主編《(和刻影印)近世漢集叢刊》(思想續編)廣文書局印行)
明.張九韶撰,《理學類編》(明刊黑口本,收於《理性學彙函》,中國子學名著集成040)
明.許誥撰,《性學編》(明正德間刊本,收於《性理學彙函》,中國子學名著集成040)
明.譚澤編,《性理選粹》(明萬曆四年周文奎休寧刊本,《性理學彙函》中國子學名著集成040)

(二)專書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1963年)
錢  穆,《中國思想史》(台北:中華文化會,196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楊家駱,《日知錄集釋上、下冊》(台北:世界書局,1971年)
盧雪昆,《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7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學生書局,1973年)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其思想論》(歐陽瀚存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二、三上下)》(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發微》(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臺灣學生,1984年)
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G.E.Moore,《倫理學原理》,蔡坤鴻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羅  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傅佩榮,《儒家哲學發微》(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傅偉勳,《從哲學哲學到禪佛教--「哲學與宗教」第一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孫振青,《宋明道學》(台北:千華出版公司,1986年)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出版社,1987年)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黃秀璣,《張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1988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台北:作者自行出版,1988年)
張永懏,《二成學管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
曾春海,《陸象山》(台北:東大出版社,1988年)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黃慧英,《後設倫理學之基本問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9年)
程宜山,《張載哲學的系統分析》(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
釋印順,《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羅  光,《儒家形上學》(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釋印順,《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3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年)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黃慶明,《實然應然問題探微》(台北:鵝湖出版社,1993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語身體觀》(台北:巨流出版公司,1993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陳  來,《宋明理學》(台北:紅葉文化公司,1994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台北:作者自行出版,1994年)
楊祖漢、王邦雄、曾昭旭,《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5年)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中村元,《原始佛教其思想生活》(釋見憨、陳信憲譯,嘉義:香光書鄉出版,1995年)
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1996年)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呂  澂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書社,1996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韓廷傑,《印度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牟宗三,《心性與性體》(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佛說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修訂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
釋聖嚴,《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山文化公司,1997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陳少峰,《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襪出版社,1997年)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釋印順,《佛法概念》(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丁為祥,《虛氣相即—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
勞思光,《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林繼平,《宋學探微》(台北市:蘭臺出版社,2001年)
林忠軍,《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水野弘元,《佛教的真隨》(嘉義:香光書鄉編譯組譯並出版,2002年)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莊昆木譯,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
陳運寧,《中國佛教與宋明理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出版公司,2002年)
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萬金山,《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鄉光鄉出版社,2003年)
王曉毅,《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 (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鄭建邦、彭池,《中國學術流變上、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3年)
馬克斯.緯伯,《儒教與道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
方立天,《中國佛學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
吳銳,《中國思想的起源:第一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田浩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2004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臺灣學生,2004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	
粱漱溟,《粱漱溟先生論儒佛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立文、周桂鈿,《中國唯心論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
楊朝明,《孔子家語》(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洪修平,《中國佛教文化歷程》(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楊朝明,《孔子家語通解》(台北市:萬卷樓圖書,2005年)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管,2005年)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上、下冊》(北京:中華出版社,2006年)
楊樹達,《周易古義 .老子古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李曉春,《宋代性二元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
聖嚴法師,《華嚴心詮》(台北:法鼓文化,2006年)
張曉華,《佛教文化傳播論》(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小野澤精一等著,《氣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三、工具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年)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文化公司,1989年)
王海棻等編,《古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許  慎 ,《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郭文友撰,《周易辭海》(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冊》(台北:台灣學生,2006年)

四、論文
(一)學位論文:,
方蕙玲,《張載思想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言所博士論文,1994年)
范良光,《義傳道德的形上學》(台北: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80年)
金春植,《張載氣話論之結構—從張載反佛論談起》(台北:政治大學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
施文蓓,《張載的人文教育哲學》(台北:政治大學研所碩士論文,2002年)
彭文林,《程明道與張衡渠入到異徑說》(台北: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86年)
劉啟昆,《張衡渠太虛即氣之思想史詮釋》(台北: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錦賢,《張衡渠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84年)
賴惠芬,《佛所教空---龍樹中論第十八品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
簡淑雯,《無我與解脫—清辨、月稱關於《中論.十八品》「人法二無我」詮釋之比較研究》(台北:台北:政治大學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
(二)期刊論文:
丁為祥,(明代氣學析辨—兼論張載與氣學的關係),《中國文化月刊》第二四五期,1990年,頁18-37
王開府,(張衡渠的心學),《國立學報》第十一期,1982年,頁45-59
王開府,(張衡渠的性說,《(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十四期,1985年,頁147-164
方蕙玲,(西明釋義),《東吳哲學學報》,1982年,頁27-38
朱建民,(張衡渠之弘儒以反佛),《鵝湖》第五卷第七-九期,1980年,頁9-14
朱建民,(張載天道論中對佛家的批評),《中國佛教》第二十六卷第八期,1982年,頁17-23
江燦騰,(呂徵與熊十力論學韓稿評議),國立清華大學《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1990年,頁219-261
吳光明,(中國哲學中的共相問題),《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十四期,1991年,頁1-23
何佑森, (論「變化氣質」),《文史論文集》,頁417-437
呂光華,(張載之禮學),《孔孟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二期,1983年,頁27-37
杜保瑞,(張載哲學體系的基本哲學問題詮釋進路),《輔大哲學論》第三十七期,頁267-321
林家民,(論張衡渠之「太虛即氣」),《鵝湖學誌》第八期,1982年,頁168
林素英,(張載之變化氣質論),《花蓮師院學報》第七期,1997年,頁449-478
林正義,(儒佛會通方法研議),《台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年,頁187-211
林月惠,(《易傳.繫辭》之道德形上學),《嘉義師院學報》第八期,1994年,頁231-250
胡健財,(張載論性),《孔孟月刊》第二十七卷第三期,1988年,頁31-35
孫振青,(張載道學之解析與整理),《國立編譯館》第八卷第二期,1979年,頁65-95
張  亨,(張載「太虛即氣」疏解),《台大中文學報》第三期,1989年,頁55-97
陳力驤,(張載天道性格之衡定),《鵝胡月刊》第二十六卷第十一期,頁44-53
陳榮灼,(氣與力:「唯氣論」新詮,台灣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儒學的氣論與功夫論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2004年十一月二十七、二十八日
彭文林,(張衡渠的氣化論)),《文史哲學報》第四十五期,1996年,頁153-157
傅佩榮,(存在與價值之關係問題),《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十五期,1992年,頁127-142
曾志偉,(張載氣化論下鬼神存在的證立—一論),《哲學與文化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九期,1999年,頁794-804
黃敏浩,(張載太和篇「太虛」與「氣」之關係的兩種詮釋論述評),《孔孟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三期,1983年,頁41-46
黃漢忠,(評陳來《宋明理學》對張衡渠思想的詮釋),《鵝湖月刊》第十六期,1996年,頁183-194
馮耀明,(從分析哲學觀點看天人之既學說的根本問題),「哲學的傳承瑀創新慶林正弘教授榮推學術研究會」會議論文,2003年12月13.14日
趙中偉,(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張載氣化宇宙論探析),《輔仁國文學報第十三期,1998年,頁27-65
蔣秋華,(論張載的氣),《孔孟月刊》第二十一卷第三期,1982年,頁29-33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若干問題),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儒學的氣論與功夫國際研討論會」會議論文,2004年11月27、28日
鄭宗義,(論儒學中「氣性」一路的建立—董仲舒、王廷相即戴震為例),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儒學的氣論與功夫國際研討論會」會議論文,2004年11月27、28日
羅聯絡,(張載「正蒙」「神話篇」試釋),《書目季刊》第十二卷第四期,1979年,頁13-2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