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7200813213600
DOI 10.6846/TKU.2008.00344
論文名稱(中文) 從建構主義角度分析尼克森時期的美中關係(1969-1974)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nalysis of U.S.-Sino Relation In Nixon Administration From View Point of Constructivism(1969-1974)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王嘉徹
研究生(英文) Jia-Che Wang
學號 69426023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9
論文頁數 12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蔡東杰
委員 - 戴萬欽
關鍵字(中) 建構主義
美中關係
關鍵字(英) U.S.-Sino Relation
Constructiv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共,造成了台灣及世界各國的震撼。隨著尼克森政府的對華政策轉向,其後的福特政府與卡特政府也延續了尼克森政府的政策方向,美國與中共最終於卡特時期完成建交工作。回顧美中關係的正常化過程,尼克森時期實為美國與中共間改變關係的重要時期。
    因此,本文借用建構主義代表學者亞歷山大‧溫特所提出國家對外行為分析模式。也就是理解美國與中共的互動過程、無政府文化產生、身份形成、國家利益和對外政策等一連串的聯動,進而比較尼克森時期前後美國與中共兩國的互動所改變的美國對華政策,從學術研究角度提供美中關係正常化過程研究的新面向與補充。
    最後,本論文首先驗證了溫特所提出的分析國家對外行為模式,在尼克森政府執政時期前後的確適用。第二、在無政府結構變化方面,本研究也發現在尼克森時期前後,美中間的無政府文化結構確實由霍布斯文化轉變為洛克文化,進而影響了尼克森時期前後美國對中共的認知轉變為競爭者關係,而牽動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即從原先政策只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轉而認定在一個中國政策之下有兩個政府,並不再視中共為美國的敵人。
英文摘要
Richard M. Nixon’s visit to China in 1972 astonished Taiwan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changing direction of foreign policy toward China of Nixon’s administration was followed up by Ford and Carter administrations. China and the U.S. eventually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Carter administration. Therefore, Nixon peri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when reviewing the process of normalization of U.S.-Sino relation.
    Therefore, the thesis seeks the theory of Alexander Wendt, representative scholar of Constructivism, comparing the changing of U.S. China policy and the impa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Nixon’s administration by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the emerging of anarchy, identity, national interest, and foreign policy; also this thesis expects to supplement and find a new aspect on the normalization of U.S.-Sino relation.
    Finally, the thesis proves that Alexander Wendt’s theory which analysis the model of foreign policy could be suitable for explaining the period of Nixon attitude toward China. Second, In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anarchy culture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before and after Nixon period, the international anarchy culture transforms from Hobbesin culture to Lockian culture. Meanwhile, it affects not only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but also the U.S. national interest and policy toward China. They are no longer regarding China as the enemy of U.S., and according to U.S. one China policy that there are two government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P.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P.1
一、研究動機-------------------------------------- P.1
二、研究目的-------------------------------------- P.4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P.5
一、研究範圍-------------------------------------- P.5
二、研究限制-------------------------------------- P.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P.7
一、理論選擇-------------------------------------- P.7
二、研究方法-------------------------------------- P.7
三、研究架構-------------------------------------- P.8
第四節. 文獻回顧---------------------------------- P.12
第二章 建構主義的分析架構------------------------- P.18
第一節. 建構主義的發展---------------------------- P.19
一、建構主義產生的背景---------------------------- P.19
二、建構主義產生的起源與定義---------------------- P.20
三、建構主義理論的來源---------------------------- P.21
第二節. 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內涵與假設-------------- P.22
一、建構主義的基本論點---------------------------- P.22
二、建構主義的三個基本概念------------------------ P.23
第三節. 溫特的建構主義理論分析途徑---------------- P.33
一、溫特式建構主義的演進-------------------------- P.33
二、溫特式建構主義的分析途徑---------------------- P.34
第三章 尼克森時期前的國際體系結構與文化----------- P.40
第一節. 1968年以前的國際體系結構------------------ P.40
一、 國際體系的情勢------------------------------- P.40
二、1968年以前美中的互動-------------------------- P.42
第二節. 1968年以前美中文化類型的定義-------------- P.46
第三節. 1968年以前美中的身份定義及利益的內涵------ P.48
一、1968年以前美中的身份定義---------------------- P.48
二、1968年以前美國的利益內涵---------------------- P.53
第四節. 小結-------------------------------------- P.59
第四章 尼克森時期美中無政府文化的轉變------------- P.61
第一節. 國際體系及國內環境的變化------------------ P.61
一、國際體系的變化-------------------------------- P.61
二、國內環境的變化-------------------------------- P.63
第二節. 尼克森時期的美中的互動-------------------- P.64
一、蘇聯的影響------------------------------------ P.64
二、1969-1971美中的互動--------------------------- P.67
第三節. 1969-1974尼克森時期美中無政府文化的改變--- P.74
一、對中共稱謂的轉換------------------------------ P.76
二、美中官方會面的頻繁度增加---------------------- P.77
三、美國國內民意的轉變---------------------------- P.78
四、外交政策報告的轉變---------------------------- P.79
五、上海公報的聲明-------------------------------- P.79
六、中共第十次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的轉變------------ P.80
第四節. 小結-------------------------------------- P.81
第五章 無政府文化的轉變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 P.83
第一節. 文化轉變後美中間身份的定義---------------- P.83
一、美中間的類屬身份------------------------------ P.82
二、美中間的角色身份------------------------------ P.84
三、美中間的集體身份------------------------------ P.86
第二節. 文化轉變後美國利益的內涵------------------ P.90
一、生存利益的主觀信念---------------------------- P.91
二、獨立利益的主觀信念---------------------------- P.92
三、經濟財富利益的主觀信念------------------------ P.94
四、集體自尊利益的主觀信念------------------------ P.96
第三節. 文化轉變後美中外交政策的變化-------------- P.101
一、美國對華政策內涵的改變------------------------ P.101
二、美國實際作為的改變---------------------------- P.103
第四節. 小結-------------------------------------- P.105
一、溫特分析架構聯動的確立------------------------ P.105
二、尼克森時期前後身份及利益影響比重的變化-------- P.107
第六章 結論--------------------------------------- P.109
一、總結與回顧------------------------------------ P.110
二、研究心得與啟示-------------------------------- P.116
三、未來研究與展望-------------------------------- P.117
圖1-1:概念架構圖--------------------------------- P.9
圖2-1:各類國際關係理論的國際體系結構性和社會性比較圖--P.22
圖2-2:政治文化的構成及其功能模式圖------------------- P.27
圖2-3:國際文化的多種實現方式圖----------------------- P.29
圖2-4:溫特建構主義關於結構與單位關係的簡約模式圖----- P.36
圖2-5:溫特解釋國家行為的分析架構圖------------------- P.39
圖3-1:1949-1968的中美關係互動圖---------------------- P.60
圖4-1:溫特解釋國家行為的分析架構簡圖----------------- P.75
圖4-2:1967-1976美國民眾對中共威脅感表示圖------------ P.78
圖4-3:1969-1971年的中美無政府結構文化形成表示圖------ P.81
圖5-1:1971-1974洛克文化下美中間身份、利益聯動圖-------P.107
表3-1:1949-1968美國盟邦與中共政府建立外交關係簡表---- P.58
表3-2:1950-1968年聯合國中共代表權問題統計表---------- P.58
表4-1:美中官方會談次數表----------------------------- P.77
表5-1:1971-1974美國對中共貿易概況表-------------------P.95
表5-2:1970-1972美國盟邦與中共建交簡表-----------------P.97
表5-3:1973年後美國盟邦與中共建交簡表----------------- P.97
表5-4:中共在1971年以前參加的多邊條約一覽表----------- P.98
表5-5:中共在1971-1974年參加的多邊條約一覽表-----------P.99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一) 書籍
Mann, James H.林添貴譯。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台北:先覺,1999年。
Mason, John W. 何宏儒譯。冷戰。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Hobson, John M. 周劭彥譯。國家與國際關係。台北:弘智,2003年。
Waltz, Kenneth N. 胡祖慶譯。國際政治體系的理論解析。台北:麥格羅‧希爾,1997年。
Vendulka Kubalkova, Nicholas Onuf, and Paul Kowert主編,肖鋒譯。建構世界中的國際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Neuman,W. Lawrence 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化取向。台北:揚智,2002年。
Keylor, William R. 蔡百銓譯。二十世紀國際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斯蒂芬.安布羅斯著,徐向銓譯。艾森豪威爾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季辛吉著,林添貴、顧淑馨譯。大外交。台北: 智庫文化,1998年。
七十年代的的美國外交政策:形成中的和平結構,1972年2月9日尼克森總統向美國國會提出的報告。台北:美新處。
七十年代的的美國外交政策:塑造持久的和平,1973年5月3日尼克森總統向美國國會提出的報告。台北:美新處。
力平、馬芷蓀主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王泰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第三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王泰平編。新中國外交50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王正毅。世界體系論與中國。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0。
王萬里。美蘇關係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王瑋編。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王高成、王崑義主編。全球戰略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台北:華立圖書,2008年。
尹慶耀。美國與中共關係正常化的再檢討。台北:世盟中國分會亞盟中國總會,1978年。
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中華民國過際關係研究所,1974年。
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新中國外交風雲第二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年。
包宗和。美國對華政策之轉折-尼克森時期之決策過程與背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吳東林。巨變中的強權戰略。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
林正義。1958年台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沈劍虹。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陶文釧編。中美關係史1949-197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陶文釗編。美國對華政策檔案集(1949-1972).第一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1997年。
陳志奇。美國對華政策30年。台北:中華日報社,1980年。
陳一新。斷交後的中美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年。
崔丕。冷戰時期美國對外政策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許淑珍編。新中國外交風雲第四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資中筠編。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雷根。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張金鑑。美國政府。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關中。美國外交與對華政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關中。美國與中共:充滿變數和矛盾的關係。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2年。
蔡東杰。西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錢剛鐔。中共外交政策與策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戴萬欽,甘迺迪政府對中蘇共分裂之認知與反應。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羅伯,中共「十二大」後的對蘇聯外交政策-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對蘇聯運用之研究。台北:山遠出版社,1987年。
盧子建。1949年以後中共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0年。
廖國良、李士順及徐焰等著。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姜長斌編。1955-1971年中美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二) 期刊
于曉輝。「戰後美國對台政策的調整與演變」,現代國際關係。1996年第6期。
王永欽。「1966—1976 年中美蘇關係紀事(連載一)」,當代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4期。
王永欽。「1966—1976 年中美蘇關係紀事(連載二)」,當代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5期。
王永欽。「1966—1976 年中美蘇關係紀事(連載三)」,當代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6期。
王永欽。「1966—1976 年中美蘇關係紀事(連載四)」,當代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1期。
王永欽。「毛澤東與基辛格」,黨的文獻,1997年第一期。
王仲春。「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中的蘇聯因素(1969-1979)」,黨的文獻。2002年第4期。
牛軍。「論60年代末中國對美政策轉變的歷史背景」,當代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左玲。「國際安全觀三大主要理論範式及新安全觀的發展」,法治與社會。2007年第一期。
李明、曹用與商永。「淺議集體認同的缺失與美歐矛盾」,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李捷。「從解凍到建交:中國政治變動與中美關係」,黨的文獻。2002年第5期。
亞歷山大.溫特。「國際政治中的三種無政府文化」,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
亞歷山大.溫特。「世界國家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目的論與無政府邏輯」,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11期。
余萬里。「通向緩和的道路—196821970 年中國對美政策調整的進程」,國際論壇。1999年第3期。
周忠菲。「中美關係正常化與美國對台政策的演變」,台灣研究集刊。1995年第3期。
逄先知、李捷。「毛澤東與抗美援朝」,黨的文獻。2000年第4期。
范菊華。「規範與國際制度安排:一種建構主義的闡釋」,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10期。
范躍江。「半個世紀來美國對臺政策的歷史進程及規律」,台灣研究。1999年第四期。
高飛。「淺析當代國際關係研究的政治文化視角」,國際論壇,2003年7月,第5卷第4期。
韋宗友。「制衡、追隨與冷戰後國際政治」,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三期。
秦亞青。「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
秦亞青。「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讀溫特《國際政治社會理論》」,美國研究。2001年第2期。
張清敏。「外交政策分析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與地位」,國際論壇。2003年7月,第5卷第4期。
袁易。「對於Alexander Wendt有關國家身份與利益分析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置為例」,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
袁正清。「建構主義與外交政策分析」,國際關係理論。2004年第9期。
莫大華。「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9期。
莫大華。「國際關係「建構主義」原型、分類與爭論-以Ounf、Kratochwil和Wendt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5期。
鄭端耀。「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
廖文義。「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學派」,通識研究集刊。第9期。
孫溯源。「集體認同與國際政治— 一種文化視角」,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1期。
劉永濤。「美國對華政策中的身分政治:一個個案分析」,國際觀察。2002年第1期。
楊廣。「國際體系的形成、穩定和變化-圖解溫特國際政治社會理論」,歐洲研究。2002年第5期。
二、 英文書目
(一) Books
Blum, Robert.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World Affairs. New York: Published for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y McGraw-Hill, 1966.
Bull, Hedley and Watson, Adam. eds.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Cohen, Warren I. 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1980.
Chang King-yuh, Washington-Peiping Relations: Three Levels of Analysis. Taipei: World Anti-Communist League, China Chapter Asian People’s Anti-Communist League, Republic of China, 1978.
Finnemore, Martha.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Goh, Evelyn. Constructing the U.S. Rapprochement with China, 1961-197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Garthoff, Raymond L. Détente and Confrontation: American-Soviet Relations From Nixon To Reagan.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1985.
Goldstein, Judith and Kohane, Robert O.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Holdridge, John H. Crossing the Divide: an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7.
Hinton, Harold C. Peking-Washingt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ed States. London: Stage Publication, 1976.
Hudson, Valerie M. ed. Culture & Foreign Polic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7.
Joiner, Harry M.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 Kissinger Era. Hunsville, Alabama: Strode Publisher, 1977
Kintner, William R.and Copper, John F. A matter of two Chinas: the China-Taiwan issue in U.S. Foreign Policy. Philadephia, Pennsylvania: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1979.
Kalb, Marvin and Kalb, Bernard. Kissinger.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4.
Kaplan, Morton A.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57.
Kissinger, Henry, White House Year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
Kratochwil, Friedrich V. Rules, norms, and decision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and legal reason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affai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Kennedy, Paul. The Rise and Fail of the Great Pow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89.
Katzenstein, Peter J.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Morgenthau, Hans J. ed. Politics among nation: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3.
Mann, James.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0.
Nathan, Andrew J. and Ross, Robert 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W.W.Norton&Company, 1997.
Nixon, Richard M. RN: The Memoirs of Richard Nixon. New York: Touchstone, 1990.
Nixon, Richard M.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for the 1970s:A New Strategy For Peace: A Report to the Congress.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70.
Ross, Robert 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1969-1989.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Rittberger, Volker ed. R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3.
Schlesinger, Arthur M. ed. The Dynamics of World Power: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1945-1973,vol.4, The Far East.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73.
Schlesinger, Arthur M. ed. The Dynamics of World Power: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1945-1973, Vol.5, The United Nation and Subsaharan Africa.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73.
Shevchenko, Arkady N. Breaking with Moscow. New York: Alefred A. Knopf, 1985.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alt, Stephen M.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Yin Ching-Yao, A Review of The Washington-Peiping Normalization Question. Taipei: World Anti-Communist League, China Chapter Asian People’s Anti-Communist League, Republic of China, 1978.
(二) Article
Brzezinski, Zbigniew. “How the Cold War Was Played,” Foreign Affairs, Vol.51, No.1, Oct. 1972.
Buzan, Barry and Little, Richard. “Wh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s Failed as an Intellectual Projec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30, No.1, 2001.
Buzan, Barry. “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 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7, No.3, Summer 1993.
Corsten, Michael. “Between Constructivism and Realism-Searles’s The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28,No.1, March 1998.
Keohane, Robert 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wo Approach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2,No4, Dec. 1988.
Palan, Ronen. “A World of Their Making: an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vist Critiqu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6, No.4, 2000.
Ruggie, John Gerard. “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 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 Autumn 1998.
Schroeder, Paul. “Historical Reality VS. Neo-realist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No.1, Summer 1994.
Schweller, Randall L. “Bandwagoning for Profit: Br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1, Summer 1994.
Wendt, Alexander.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1987.
Wendt, Alexander.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No.2, June 1994.
X. “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n Affairs, Vol.25, July 1947.
“Taiwan Chiang’s Surprising Success,”Time, 11 March 1974.
(三) Government Documents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8, Vol.8, The Far East: Chin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3.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8, Vol.9, The Western Hemisphere.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2.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9, Vol.7, The Far East and Australasia, Part 1.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5.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9, Vol.8, The Far East: Chin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8.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9, Vol.9, The Far East: Chin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4.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Vol.7, Kore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2-1954, Vol.14, China and Japan.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5.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5-1957, Vol.2, Chin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6.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1969–1976, Vol.17, Chin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6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1969–1976, Vol.18, Chin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8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ed., China U.S. Policy since 1945.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1980.
三、 報紙
Newsweek, 24 September 1973, p22.
中央日報,1957年6月29日。
人民日報,1950年6月29日。
人民日報,1969年5月24日。
人民日報,1990年5月3日。
聯合報,1971年8月3日。
聯合報,1972年11月3日。
聯合報,1972年11月4日。
聯合報,1973年4月20日。
四、 網路
聯合國安理會第459次會議決議記錄。請參閱,聯合國網站,http://daccessdds.un.org/doc/RESOLUTION/GEN/NR0/064/92/IMG/NR006492.pdf?OpenElement
聯合國安理會第480次會議記錄上。請參閱聯合國網站,http://daccessdds.un.org/doc/RESOLUTION/GEN/NR0/064/92/IMG/NR006492.pdf?OpenElement
中共外交部網站,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prc.gov.cn/chn/lbfw/jjbiao/t9650.htm
Harmel Report. NATO 網站. http://www.nato.int/archives/harmel/harmel04.htm#01
OECD. STAT網站. http://stats.oecd.org/wbos/Default.aspx?usercontext=sourceoecd
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rpir/1_11.htm。
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見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6751.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