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7200703381200
DOI 10.6846/TKU.2007.00383
論文名稱(中文) 論未來學預測的實踐意涵
論文名稱(英文) On the Practice Implications of Prediction in Future Stud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陳弘智
研究生(英文) Hung-Tzu Chen
學號 69214004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16
論文頁數 8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遠澤(ytlin@ncu.edu.tw)
委員 - 陳國華(so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歐崇敬(philosophytaipei@yahoo.com.tw)
關鍵字(中) 預測
時間觀點
存有
卡爾‧巴柏
海德格
漢斯‧約納斯
關鍵字(英) prediction
time aspect
being
Karl Popper
Heidegger
Hans Jona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探究未來學預測的實踐意涵前,必須先回歸預測本身。本研究將預測的三項性質解析,此三項性質分別是:其定義意涵的界定標準、其研究方法技術以及其準確度、其形成基本條件之時間觀點。並且逐步的將預測拆解,由最表層的範圍、定義進入,然後論述深一點的方法論層次,再進入預測的構成之基本立基——時間觀點。前兩項性質藉由卡爾‧巴柏對於預測的批判觀點出發,拆解預測不準確性的原因,在這番論證之後,吾人可以認識到預測長期以來,都跟行使其的人類分開討論。將兩者分別討論,是一種拆卸行為;而將兩者相互論證,是一種整體瞭解。筆者認為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明,為何學術上遲遲無法將預測無法準確而人類卻又一直使用的原因講解清楚。因為兩者分開時,問題變成兩個:一是預測無法準確,一是人類卻一直使用預測。但若兩者一併討論時,問題則變成:人類持續使用無法準確的預測之原因探討。由此導引至海德格的存有理論,理解人類預測行為與時間觀點的緊密關係,預測無法準確的問題在此終於不復存在,因為人類向預測所求的,是確認自身存在的儀式完成。最後進入未來學中預測的實踐意涵層次之中,以漢斯‧約納斯的責任原則之論述,來探求預測在今日人類運作的科技完全無法預料結果之行使意義,建立起人類對於無所感知的未來亦有「責任」之說。未來學預測的實踐意涵,不但包含確認自身存有,更包含了人類對於未來負有「責任」之意義,在層次上更進入更高等級,將自身存有的個人向度擴展到整體生活世界的存亡責任之上,並且將未來完全的無所感知狀況擺脫,賦予人類建立創造未來的任務。
英文摘要
Before addressing the main topic, we have to turn to prediction itself. Thre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prediction are analyzed in due sequence, from top to bottom: its standards of definition, its research method or technique and precision, and its time aspect as forming condition. Karl Popper's critical stance toward prediction is adduced to probe the causes behind predictive inaccuracies. Two different dimensions present themselves in order: the predictive action and the human agent. Considered together, these two factors give rise to a fundamental problem: why does human race, throughout its long history, continue to engage in predicative activities, which never yield absolute calculations? Heidegger's theory of being is introduced at this juncture to explicate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predicative behavior and its time aspect. The inaccuracy issue dissolved of its own accord because it is found that what humans really desire in prediction is to perform the ritual: the ultimate affirmation of their own existence. The final part takes on the practice implications of prediction. Hans Jonas's discourse on responsibility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amifications of prediction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ir precarious achievement in human hands.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human are and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future despite its overwhelming obscurity. The highest synthesis is attained when the personal realm of one's own being is extended into the realm of the Lebenwelt. Ridded of an unknowable and precarious future, the human race are instead proffered a brand new destiny to create and shape an entirely different future which is properly its own this tim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  .導論                                         1
1.1      前言                                               1                                                                                                                   
1.1.1.   研究動機、目的                                     1
1.2      研究的重要性                                       2
1.3      研究進路                                           3                                                                 
1.4      研究步驟                                           4
第二章 ..  .預測的方法論                                7
2.1      預測的三項基本性質概述                             7
2.1.1.   預測的概念定義與範圍                               7
2.2      預測方法的基本理論                                 8
2.2.1.   一般預測方法種類                                   9
2.2.2.   未來學常用預測方法                                11
2.2.3.   未來學預測方法的分類                              13
2.3      小結                                              18
第三章   ...卡爾‧巴柏對可預測性的批判                  20
3.1      巴柏對預測技術的疑問                              23
3.2      未來學預測方法與巴柏的觀點                        28
3.3      巴柏對可預測性之意識型態的批評                    32
3.4      小結                                              36
第四章     預測的時間觀點                             37
4.1      預測的時間觀點論述                                37
4.1.1.   時間流觀點                                        38
4.1.2.   循環時間觀點                                      40
4.1.3.   物理時間觀點                                      42
4.1.4.   時間作為一種人類意識                              44
4.2      時間觀點與巴柏的批判                              48
4.2.1.   時間觀點與概化                                    49
4.2.2.   時間觀點與創新                                    50
4.2.3.   時間觀點與複雜性                                  53
4.3      小結                                              56
第五章     海德格論時間的歷史性                       58
5.1      人之存有的時間時化性                              58
5.2      歷史之於人                                        58
5.3      人之於歷史                                        61
5.4      人之於未來                                        64
5.5      未來之於人                                        66
5.6      小結                                              68
第六章     預測未來的責任向度                         69
6.1      人類行為對未來複雜性的影響                        69
6.2      人類行為建構未來                                  73
6.3      人類的未來責任                                    75
6.4      未來責任與惡的警告                                77
6.5      小結                                              79
第七章     結論                                       69
參考文獻                                                    84

圖 表 目 錄       
表1  未來學研究方法比較分析                            12
圖1  時間流觀點                                        39
圖2  循環時間觀點                                      41
圖3  物理時間觀點                                      43
圖4  人類感知時間中之歷史                              51
圖5  蝴蝶效應                                          55
圖6   蝴蝶效應附帶的累積性                             7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海山編譯
1967	《科學方法百科》,臺北:恩楷。
李茂榮
1995  《卡爾‧波柏社會科學的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昭毅
2000  〈卡爾巴柏的知識論與歷史解釋〉,收錄於《中正歷史學刊》,第三期,頁245-272。
林志鴻、董娟娟編著
1996  《社會未來學》,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周春堤
2004  《未來學概論:原理、趨勢、方法及實例分析》,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胡淑琴
2005  〈試論死亡在生命中的意義〉,收錄於《神學論集》,146期,頁583。
陳瑩羲  
1990  《巴柏的方法論及應用》,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貴、林志鴻合著
1999	《未來學》,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陳貞伶  
2002  《以未來學視野規劃中華民國未來環境生態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華
2002  〈從海德格的存在時間(existential time)到高達美的充實時間(fulfilled time)〉,收錄於《哲學雜誌》,第三十八期,頁98-114。
陳志川
2004  《從偉伯社會學理論看未來學方法論——從「價值」、「因果關係」、「歷史」觀點的分析》,宜蘭:佛光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敬忠
2002  〈「此有之為在世存有」中之辯證性張力:海德格《存有與時間》核心思想脈絡綜觀下隻具體主體性初探〉,收錄於《中原學報》,第三十卷第四期,頁581-550。
黃晨淳編著
2001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臺中:好讀出版。
張建邦
1990  《預見未來》,臺北:淡江大學。
張建邦、林志鴻合著
1996  《未來學》,臺北:書華出版社。
歐崇敬
2001	《未來學方法論》,臺北:新視野。
橋本浩
2006  《圖解科學史》,臺北:易博士文化出版。
龍霈輿  
2001  《卡爾‧波柏開放社會觀念價值》,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子尹
1994  《從哲學的觀點看》,臺北:東大。
中文譯著
奧古斯丁(Augustine, Aurelius)著,徐玉芹譯
2000	《懺悔錄》(Confessiones),臺北:志文出版社。
貝爾(Bell, Wendell)著,陳國華等譯
2004  《未來學導論:歷史、目的與知識》(Foundations of Futures Studies: History, Purposes, and Knowledge),臺北:學富文化。
耶律亞德(Eliade, Mircea)著,楊儒賓譯
2000  《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eternel retour:archetypes et repetition),臺北:聯經。
費曼(Feynman, Richard p.)著,吳程遠譯
1999  《這個不科學的年代》(The Meaning of It All :Thoughts of a Citizen- Scientist ),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胡賽爾(Husserl, Edmund)著,張慶雄譯
1998	《歐洲科學危機和超越現象學》(Die Krisis der europa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anomenologie),臺北:桂冠。
哈伯瑪斯(Habermas, Jurgen)著,郭官義譯
1999  《作為“意識型態”的技術與科學》(Technik und Wissenschaft als ‘Ideologie’),上海:學林出版社。
霍金(Hawking, Stephen)著,葉李華譯
2001  《胡桃裡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臺北:大塊文化出版
社。
霍金(Hawking, Stephen)著,許明賢,吳忠超譯
2002  《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臺北:藝文。
霍爾本(Halpern, Paul)著,王原賢譯
2002  《科學家的預言簡史》(The Pursuit of Destiny A History of Prediction ),臺北:貓頭鷹。
海德格(Heidegger, Martin)著,王慶節、陳嘉映譯
2002  《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台北:桂冠圖書。
約納斯(Jonas, Hans)著,張新樟譯
2002  《諾斯替宗教:異鄉神的資訊與基督教的開端》(THE GNOSTIC RELIGION),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詹京斯(Jenkins, Keith)著,賈士蘅譯
2006	《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
勞登(Laudan, Larry)著,陳衛平譯
1992	《科學的進步與問題》(Progress and its problems),臺北:桂冠。

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著,林建國譯
1989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臺北:遠流出版社。
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著,張念東、淩素心譯
2000  《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著,陳濤、周輝榮譯
2000  《歷史的用途與濫用》(Vom Nutzen und Nachteil der Historie fur das Lebe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巴柏(Popper, Karl)著,張念東、淩素心譯
1999	《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臺北:聯經。
沃林(Wolin, Richard)著,張國清、王大林譯
2000  《海德格爾的弟子》(Heidegger’s Children),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外文部分
Heidegger, Martin
1972  On Time and Being, Trans. by Joan Stambaugh, New York: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nas, Hans
1984  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 In Search of an Ethics for the Technological Age,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pper, Karl
1972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