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6201814381800
DOI 10.6846/TKU.2018.00375
論文名稱(中文) TED Talks演講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n Integrating TED Talks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楊蕙如
研究生(英文) Hui-Ju Yang
學號 60375016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6-01
論文頁數 12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劍涵
委員 - 林君憶
委員 - 戚建華
關鍵字(中) TED Talks
英語演講
合作學習
關鍵字(英) TED Talks
English Speech
Cooperative Learn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為將TED Talks演講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研究目的為探究TED Talks演講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情況、學生英語演講能力與對英語演講學習態度的改變。在五周研究時間中進行三個階段的反思研究。研究對象為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一個高三班級共38學生。研究者將與課本文本同主題的TED Talks演講融入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遵循3P原則流程:觀摩範例(present), 練習(practice), 產出 (produce),再藉由透過小組討論與練習,建構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研究者透過錄影、觀察、訪談、學習單等方式,運用質性分析方法,呈現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歷程情況,再輔以學生問卷調查結果、演講評分結果,進行量化分析,獲得不同角度的驗證。
    研究發現,多元教材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而TED Talks演講可成為教學者多元取材的來源;針對演講能力的訓練,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可提升了學習的動機與興趣;另外,學生透過實際演練,可以確實提升學生英語演講相關能力。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is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that integrates TED Talks into high school Eglish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esig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ED Talks,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students’ speech ability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 English speech.  The reseach lasted for five weeks and proceeded in three phases.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study were 38 senior 3 students. The reaseacher selected those TED Talks with the same theme as the main articles in the textbook and integrated the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reseacher followed the 3P principle to design the instruction: present good speech models, practice, and then produce.The students developed their speech ability by discussing and practicing in groups. To clear up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researcher applie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including recording, observing, interviewing, students’ worksheets, etc. Students’ questionaires and the results of students’ rubric of English speech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to get different angles of verific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multi-materials can rai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motivate students more and that TED Talks can be a rich source of multi-materials for teachers.  Students can be more interested and more motivated in learning English speech vi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Besides, students’s English speech ability can indeed be improved a lot via practicing and producing a speec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壹、高中英語教學現場的需求	1
貳、聽說讀寫全方位英語能力	2
叁、以TED融入高中英語教學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壹、研究目的	5
貳、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壹、TED 演講	6
貳、英語演講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壹、研究範圍	6
貳、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英語教學理論	8
壹、整體語言教學法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8
貳、合作語言教學法(Cooper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10
叁、內容型語言教學法(Conten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	12
第二節 英語演講教學	14
壹、演講的意涵	14
貳、英語演講之教學方式	16
叁、英語演講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TED融入英語演講教學	18
壹、網路資源支援教學	18
貳、TED 開啟「unlimited無限」的學習新方式	19
叁、TED演講應用於教學活動之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3
壹、研究場域	23
貳、研究參與者	2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4
壹、前導研究	24
貳、研究架構與流程	24
第三節 教學設計	26
壹、教學教材與教學流程	26
貳、教學流程	27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27
壹、資料收集	27
貳、資料分析	29
叁、信效度檢核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2
第一節 教學規劃設計與實施歷程	32
壹、行動研究第一階段	32
貳、行動研究第二階段	43
叄、行動研究第三階段	52
第二節 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的發展	60
壹、學會欣賞與評論好的演講,見賢思齊	60
貳、學生英語演講能力提升	62
第三節 教師專業成長與省思	71
壹、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	72
貳、教學實施的體認舆啟發	78
第五章 結論舆建議	8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6
壹、多元教材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	86
貳、實際演練促進學生英語演講相關能力提升	86
叁、合作學習,提升了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87
肆、透過行動研究改善教學實務問題,提升教師課程設計能力	8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8
壹、對高中英文教學者的建議	88
貳、對研究者的建議	90
參考書目	92
壹、中文部分	92
貳、英文部分	95
附錄	98
【附錄一】三民版第五冊第五至第七單元教案設計	98
【附錄二】英語演講評分表 Rubrics of English Speech	109
【附錄三】前導研究問卷	110
【附錄四】第五單元 分組學習單II	111
【附錄五】第五單元 分組學習單 III	112
【附錄六】第五單元 分組學習單 I	113
【附錄七】第六單元 分組學習單 II	114
【附錄八】第七單元 個人學習單	115
【附錄九】後測問卷	117
【附錄十】學生訪談大綱(第一單元結束後)	118
【附錄十一】學生訪談大綱(第二單元結束後)	119
【附錄十二】學生訪談大綱(第三單元結束後)	120
【附錄十三】同領域協同老師訪談大綱	121
【附錄十四】學生TED演講應用於英語教學滿意度問卷	122
【附錄十五】行動研究家長同意書	125

表 次

表2-1-1 語言特徵與學習難易度……………………………………………..	9
表2-2-1 英語演講與英語口說能力之相關研究……………………………..	17
表2-3-1 TED Talks運用於教學之相關研究………………………………….	21
表3-2-1 教學內容及設計原則………………………………………………..	26
表3-4-1行動研究問題與資料收集的對應……………………………………	29
表3-4-2資料代碼說明與舉例………………………………………………….	30
表4-1-1 英語演講評分表(Rubric of English Speech) …………………………	43
表4-1-2 第二階段教學,英語演講實作活動流程表…………………………	47
表4-1-3 「Words Can Hurt」Reading Map………………………………………	55
表4-1-4 第三階段聽力測驗腳本………………………………………………	57
表4-2-1 TED Talks演講融入教學活動,前導研究與後測研究問卷結果對照…………………………………………………………………………………	
70
圖 次

圖3-2-1 研究流程圖……………………………………………………….…..	25
圖3-2-2 基本教學流程(3P 模式 present, practice, produce)……….………..	27
圖3-4-1 三角校正關係圖………………………….…………………….…….	31
圖4-1-1 分組座位配置圖(標號為組別) ………………………………………	36
圖4-1-2 分組討論圖…………………………………………………………...	37
圖4-1-3 「Photos That Bear Witness to Modern Slavery」演講綱要圖………	39
圖4-1-4  分組上台背誦I have a Dream 課文………………………….…….	40
圖4-1-4 第二階段英語演講實作,小組內演示與評分……………………….	51
圖4-1-5 第二階段英語演講實作……………………………………………...	52
圖4-1-6 第二階段個人英語演講綱要圖……………………………………...	55
圖4-1-7 學生兩人一組利用下課時間練習演說……………………………...	58
圖4-1-8行動研究三個階段,教學活動循環過程…………………………….	59
圖4-2-1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State the purpose」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2
圖4-2-2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Organize the Content」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3
圖4-2-3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Support Ideas」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3
圖4-2-4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Attractive introduction」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4
圖4-2-5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Incorporate Stories and Examples」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4
圖4-2-6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Conclusion--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r inspire the audience)」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5
圖4-2-7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Use Speed, and Pause as Tools」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	
66
圖4-2-8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Use Tone and Volume as Tools」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6
圖4-2-9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Different Gestures, Movements」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7
圖4-2-10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Eye Contact, Face Expression」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8
圖4-2-11前導研究與後測演講「Use Visual Aids」項目評分結果分析……..	69
圖4-2-12「我上完TED Talks演講課程後,對上台英語演講的焦慮減少許多」分析………………………………………………………………………….	
71
圖 4-3-1「我喜歡運用TED學習多元的影片內容」分析……………………	73
圖 4-3-2 「我喜歡在英語課時透過TED演講影片學一語課本同主題的知識」分析……………………………….…………………………………………	
73
圖 4-3-3 「我喜歡運用TED加強英語演說技巧」分析………………………	74
	
圖 4-3-4 「我喜歡喜歡老師引導我們學習TED演講網站影片的方式」分析……………………………….………………………………………………..	
76
圖 4-3-5 「我喜歡在英語課時與同學一起討論TED演講結構」分析,,,,,,,,	77
圖 4-3-6 「我喜歡在英語課時與同學一起討論TED演講內容」分析……..	78
圖 4-3-7 「我喜歡在英語課時與同學一起練習英語演講」分析…………….	78
圖4-3-8「我上完TED Talks演講課程後,學到與同學合作學習及溝通的技巧」分析……………………………….……………………………………..	
78
圖 4-3-9 「我喜歡在課外時間透過TED演講學習可以重複學習白己不熟悉的內容」分析……………………………….……………………………….	
79
圖 4-3-10「上完TED演講課程之後,我發現更多課本裡面比較學不到的英語用法」分析……………………………….………………………………..	
80
圖 4-3-11「上完TED演講課程之後,我願意繼續使用TED演講加強自己的英語能力」分析………………………………………………………….	
8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李俊達,李建民,林芳如,高紅瑛,高敏麗…簡賢昌(2014)。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市:智勝文化。
孔繁秀(2008)。論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的構成因素與訓練途徑。內蒙古科技大學語文學刊,3,140-142。    
毛佩琦(譯)(2007)。英語教學法大全(原作者:Diane Larsen-Freeman)。台北市:師德文教。
王玫珍(2007)。大學「口語表達訓練」通識課程之教學研究一以演說、朗讀之表達技巧為例。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5,213-241。
史宗玲(2006)。英語簡報訓練。台北:文鶴。
石官玉(2013)。Web 2.0 工具應用於大學生課程相關學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任萬萍 (2000)。網路合作設計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交通大學,新竹市。
多益測驗臺灣區總代理。(2015)2015年台灣大型企業人才國際化及外語職能管理調查報告 http://www.toeic.com.tw/img_report_2015/2015report.pdf

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惠等親子天下雜誌編輯部(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未來的孩子。台北:親子天下。
吳雪綺(2006)。透過幼兒語言發展探討幼兒學習美語的社會現象。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8。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8/58-23.htm

李坤崇(2004)。修訂 B認知分類宇命題實例。教育研究月刊,120。
李芳齡(譯) (2016)。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原作者:Chris Anderson)。台北市:大塊文化。
李美玲與謝佳蓉(2011)。同儕互動學習對增進英語口語能力之實踐研究。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30,89-110
汪燕華(2015)。TED演講導入與英語專業学生思辨能力培養。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 (32),12,12-15
沈薇薇(2016)。英語教學概論。台北:五南。
周啟葶(2006)。英語演講教學效能影響因素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0,67-96
林尤美(2007,6月)。專業英文(ESP):公眾演說與英語簡報。教育暨外國語交學報,5,92-113。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復文。
林德玲(2012)。多元、整合、互動的英語課程一實踐以英文溝通的夢想。新北市:輔大書坊。
胡全威(2017)。如何克服大班授課的困境:以「演講學」課程為例。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7,(1),57-79
郝永崴(譯) (2014)。教學面面觀(原作者:Gary D.Borich )。台北:學富文化。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網址: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5320_2729842_56626.pdf
常紹如(2017)。臺灣高中英語演講比賽之現況與未來:以「國立高中暨臺灣省公私立高中英語演講比賽」為例。英語教學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41(2),99-131
張綠芸(2016)。VoiceTube《着影片學英語》應用於國中二年級英語科實施翻轉教室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張輝誠(2015)。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台北:親子天下。
莊靖(譯)(2016)。 TED大師X11位世界演講冠軍教你30秒說動人心(原作者:Jeremey Donovan,Ryan Avery)。台北市:日月文化。
郭岱宗(2006)。英語演講Public Speaking with Confidence。台北:東華。
郭怡君(2006)。任務式教學法對高中生口說能力訓練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惠 (2004)。英語口語教學的系統論方法。教育科學學報,3(6),105-106
曾沁音(譯) (2004)。超級口才溝通無礙¬¬-練就一身威力十足的(原作者:Dorothy Leeds )。演說技巧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游梓翔 (1999)。演講學原理:公眾傳播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舒大平(2010)。如何提高英語演講能力。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71,25-26
黃玟君(2016)。英語簡報演說技巧。台北:眾文。
黑幼龍(2004)。聰明擁有說服力—卡內基公眾表達關鍵技巧。台北:天下文化。
葉丙成(2015)。為未來而教¬¬¬¬—葉柄成的BTS教育新思維。台北:親子天下。
廖曉青(2010)。英語教學法。台北:五南。
劉顯親、楊中玉(2001)。E世代的英語教學。台北。敦煌。
潘月紅 (2007)。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巢湖學院學報,9(1),101-102
鄭安鳳、黃瑩(譯)(2003)。演講與溝通(原作者:James H.Byms)。台北:麥格羅希爾。
鄭煥昇(譯)(2015)。TED Talks十八分鐘的秘密(Jeremey Donovan)。行人文化。
盧婧洁(2013)。淺議TED演講視頻在高校英语專業英語聽說課程教学中的應用。長沙大學學報,27,(3),156-158
鮑承模(1999)。美國中小學「英語為第二語言」現代教學法介紹。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4-5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取自:http://www.pep.com.cn/yingyu/forum/Foruml/liu-gong.htm。
謝名娟(2017)。誰是好的演講者?以多層面 Rasch 來分析校長三分鐘即席演講的能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8(4),551-566
謝淑琴(2014)。TED 服務價值觀主題講座介入提升國小學童服務學習態度(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謝麗雪與蕭雅萍(2006)。非主修英文的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之自我評量。高雄師大學報,20,91-112
鍾珮玲(2012)。運用多媒體融入英語教學以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羅雅萱、劉怡女(譯) (2014)。跟TED學表達,讓世界記住你 (原作者:Carmine Gallo)。台北市:先覺。
貳、英文部分
Andrews,P.B(1992).Basic public speaking. Lanham, MA: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Aryadoust, V. (2015). Self- and peer-assessments of the oral presentations of first-year science students. Educational Assessment, 20(3), 199-225.
Aryadoust, V. (2016). Gender and academic major bias in peer assessment of oral presentations.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13(1), 1-24
Bennis, W. (2000). Big dog's leadership page-presentation skills. Retrieved from 
Blair, Gerard M. (2005). Presentation skills for emergent mang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see.ed.ac.uk/-g&rard/Management/artl.html 
Clark M. (2000) Phenomenology, Science and Psychotherapy.諮商與輔導172, P28 - 28
Crook, C. (2008).Web 2.0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The current lanscape-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tensions.  Retrieved from: http;//dera.ioe.ac.uk/1475/2/becta_2008_web2_currentlandscapeadditional_litre.pdf
Cummins, J. (1981).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esl.fis.edu/teachers/support/cummin.htm 
Cummins, J. (1991)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Learning. Cummins, J in Malave, L. and Duquette, G.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Dance, F. E. X., & Zak-Dance, C. C. (1995). Speaking your mind: Private thinking and public speaking (2nd ed.). Dubuque, IA: Kendall/ Hunt.
Dance, F.E.X., &Zak-Dance,C.C.(1995). Speaking your mind: Private thinking and public (2nd ed.) Dubuqye, IA: Kendall/Hunt.  
Dewey, J. (1916).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Forsythe, D. (2004). Product Presentation. Taipei: Beta Multimedia Publishing.
Goodman, K. (1986).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Goodman, K; Goodman, Y;&Hood,Y. (eds.)(1989) The Whole Language Evaluation Book.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Graves, K. (2000). Designing Language Courses. London: Heinle &Heinle Publishers. 
Johnson, D., Johnson, R., & Holubec,E.(1994a).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Kagan, S. (1995).We Can Talk: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Elementary ESL Classroom.Elementary Education Newsletter,17(2).
Krashen, S. (1984).Immersion:Why it works and what it has taught us.Language and Society, 12, pp.61-64.
Mohen, B. (1986).Language and Content.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owell, M. (2002). Presenting in English: How to Give Successful Presentations. Boston, MA: Thomson, Heinle.
Rogers, C. R. (1983).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Columbus, OH: Charles E. Merrill.
Smith, C, (ed).(1994).Whole Language:The Debate.EDINFO Press&ERIC Clear-inghouse on Reading,English,and Communication.
Snow, M. (2001).Content-Based and Immersion Models for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elge-Murcia,M.(eds.).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3rdedition)pp.303-318.
Stroller & Grade (1997).A six-T's approach to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In Snow, M. & Brinton,D.(eds.).The Content-based Classroom:Perspectives on 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pp.78-94.White Plains,N.Y.:Longman.
Sundrarajun, C., & Kiely, R. (2010). The oral presentation as a context for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no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4(2), 101-117.
Swain, M. (1985).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In S. Gass&C. 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pp.235-253.Rowley,MA:Newbury House
Virgin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Vygotsky, L. (1978).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