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6201722570200
DOI 10.6846/TKU.2017.00453
論文名稱(中文) 實施科學遊戲於幼兒園主題課程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Science Gam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謝月如
研究生(英文) Yueh-Ju Hsieh
學號 60475002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5-22
論文頁數 9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劍涵
委員 - 張月霞
委員 - 黃月美
委員 - 陳劍涵
關鍵字(中) 科學遊戲
幼兒
主題課程
混齡
行動研究
關鍵字(英) Science Games
Children
Theme Curriculum
Mixed Ages
Action Research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的歷程,設計一套科學遊戲並實施於幼兒園主題課程,並結合校園的地理優勢及幼兒的生活經驗,讓研究者從幼兒園的現場出發,並探討課程設計與實施及幼兒在建構的歷程上所遭遇的困難及解決方式。本研究場域為研究者所服務的丁丁附幼,研究對象為3-5歲混齡幼兒,共29人。過程中採用觀察、訪談、文件蒐集等方式蒐集資料。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首先,設計出「有趣的風」主題網及教案,並藉由實際教學發現幼兒的學習困難,藉以修改下一次的課程,並依據上述目的和方法,本研究獲致以下之研究結論與相關建議:
1.近距離的接觸「風」,引起幼兒的學習動機:本校位於鄰近校區海拔最高的學校,「風」常常以不同的面貌來到我們校園,於是決定以「有趣的風」為主題,並讓幼兒利用五官體驗風的存在,透過近距離的接觸,引起幼兒的學習動機。因此,建議現場教師蒐集幼兒的舊經驗,來設計科學遊戲課程。
2.因為幼兒對「風的味道」不清楚進而更改課程內容:透過第一階段「風的特性」,幼兒對於「風的味道」還不清楚,於是決定在第二階段進行「風的味道」,透嗅覺瓶讓幼兒從遊戲中習得風是無味的。所以,研究者建議現場教師實施科學遊戲時,課程應為彈性可調整,避免幼兒對概念尚未釐清就進行下個活動。
3.教師適時的引導讓幼兒說出觀察之現象:研究過程中,幼兒常以自己的舊經驗來回答問題,卻無法說出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期間教師也不斷的反思,要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不只是記誦。研究者認為現場教師應隨時觀察紀錄,並藉由觀察發現幼兒的需求,再給予學習鷹架,確保幼兒對課程為理解而非記誦。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study aims to design a set of science games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theme curriculum in a kindergarten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investigates cour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his field-based study. The setting is Ding-Ding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and the participants are 29 children of mixed ages of 3 to 5.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s were collected as research data for analysis.
This study adopts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At first, “The Interesting Wind” was designed as a theme web in a lesson plan. Based on real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actual teaching, this plan was modified for the following use. According to the goals and methods above, this study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1.The close contact with wind arouses children’s learning motivation:The kindergarten is in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neighborhood, so “wind” comes to the campus in different ways. Therefore “the interesting wind” was used as the topic for children to experience the existence of wind with five senses. Children’s learning motivation was aroused through close contact, it is thu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collect children’s previous experiences to design science games in curriculum. 
2.The modification of curriculum because children were not clear with “the smell of wind”: Through the first sta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children were still not clear with “the smell of wind”, so it was decided to implement “the smell of wind” as the second stage. It is thus suggested that when teachers are implementing science games, 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flexible and adjustable, to avoid rushing into the next activity when children are still confusing about the concepts.
3.Proper facilitation leads the children to describe what they hav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children often answer questions based on their previous experience, instead of describing what they have observed. Teachers should reflect on how to guild the students to avoid rote memory. It is thu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in the field do observations all the time to find out what the students need, and assure their understanding through learning scaffolding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壹、研究目的	4
貳、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壹、幼兒	5
貳、科學遊戲	5
參、主題課程	5
肆、幼兒科學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壹、研究範圍	6
貳、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科學遊戲的意涵	7
壹、遊戲的意涵	7
貳、科學遊戲的定義	9
參、科學遊戲對於幼兒的教育功能	10
肆、科學活動的過程及實施方法	12
第二節	主題課程	14
壹、主題課程的意涵	14
貳、主題課程的特徵	16
參、主題課程的設計	17
肆、幼兒園主題課程的實施	18
伍、科學遊戲融入幼兒園主題課程之實施程序	21
第三節	混齡教學	21
壹、混齡班的定義	21
貳、混齡教學之教學方法及功能	22
參、混齡教學之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 科學遊戲融入教學的相關研究	25
壹、國內科學遊戲融入幼兒園課程之相關研究	25
貳、國外幼兒科學之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2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2
壹、行動研究法	32
貳、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的理由	33
參、研究流程	3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36
壹、研究場域	36
貳、研究參與對象與情境	36
第三節	教學活動設計	39
壹、課程設計理念	39
貳、課程內容規畫	3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0
壹、資料的蒐集	40
貳、資料的分析	4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3
壹、尊重幼兒、幼兒家長及教師意願	43
貳、確保幼兒隱私	43
參、不危害幼兒的身心	43
肆、遵守誠信原則	44
伍、客觀分析及報導	44
第六節 前導研究	4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8
第一節	風的特性	48
壹、科學遊戲課程設計	48
貳、建構對「風」的概念歷程	49
參、幼兒建構「風」的模樣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57
肆、小結	58
第二節 風的味道	59
壹、科學遊戲課程設計	59
貳、建構「風的味道」認知歷程	60
參、幼兒建構「風的味道」認知歷程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63
肆、小結	64
第三節 和風玩遊戲	65
壹、科學遊戲課程設計	65
貳、建構「看誰吹的遠」歷程	66
參、幼兒建構「和風玩遊戲」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69
肆、小結	70
第四節	綜合討論	70
壹、蒐集幼兒的生活經驗,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70
貳、透過好奇而產生的科學遊戲歷程	71
參、年齡的差距及抽象概念所帶來的困難,顯示出團體討論的重要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3
壹、近距離的接觸「風」,引起幼兒的學習動機	73
貳、因為幼兒對「風的味道」的不清楚進而更改課程內容	73
參、教師適時的引導讓幼兒說出觀察之現象	74
第二節 建議	74
壹、對現在教學工作者的建議	74
貳、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75
參考文獻	77
參考文獻
中文
王文科(2000)。教育大辭書。國立編譯館,臺北。
王真麗(2005)。生活課程:理論與實務。臺北:高等教育。
何薇玲(2012)。幼兒發展與輔導。臺北:高點。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吳清山(2016)。教育名詞-混齡教學。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8,161。
吳樎椒、張宇樑、江立珍、陳雅慈、張富棠、洪巽盈(2004)。課程統整 Follow Me—從美國經驗談起。臺北:學富。
汪育靜(2014)。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周淑惠(1997)。 幼兒自然科學經驗─教材教法。臺北:心理。
周淑惠(1998)。正式與非正式幼兒教師之教學信念與行為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1,229-261。 
周淑惠(2002)。幼兒教材教法:統整性課程取向。臺北:心理。
周淑惠(2002)。幼稚園幼兒科學課程資源手冊。臺北:教育部。
周淑惠(2003)。幼兒科學概念之發展概況與其啟示。 國教世紀,206,19-28。
幸曼玲等(2015)。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上、下冊)。台中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芳菁(2005)。幼兒園的自然科學教材內容之比較研究。幼兒保育論壇,1,66-85。
林芳菁(2007)。科學遊戲融入幼稚園課程之行動研究。南臺科技大學學報,32,231-251。
林癸吟(2013)。數學遊戲教學對弱勢學童學習表現之成效(未出版之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臺北市。
林素珍(2010)。幼教師以反省性思考促進幼兒科學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林曉雯(2008)。科學教師教學評量專業成長與實務。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五南。
林艷君(2008)。混齡幼童參與同儕師徒制閱讀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建構主義的教學(2010)。隨意窩。取自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32470235-%E5%BB%BA%E6%A7%8B%E4%B8%BB%E7%BE%A9%E7%9A%84%E6%95%99%E5%AD%B8
柯谷蘭(2004)。幼兒科學學習教師專業能力行動研究。兒童發展與教育,2,109-132。
洪文東(2007)。兒童的科學觀。幼兒保育學刊,5,1-11。
胡永華(譯)(2004)。孩子,動手創造神奇!(原作者F. Beatlestone著)。臺北市:新視野。
馬芝霖(2014)。幼托整合後幼兒園主題課程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論文)。桃園市元智大學,桃園市。
高博銓(2007)。教學論:理念與實施。臺北:五南。
張志勤(2013)。將創作性戲劇融入幼兒園環境教育主題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張翠娥(1998)。幼兒教材教法(第十章)-幼兒自然科學探索課程。臺北:心理。
張德銳、丁一顧、簡賢昌、高紅瑛、李建民、李俊達、林芳如、高敏麗、張淑娟、鄒小蘭、蔡美錦(2014)。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瀾、熊慶華(譯)(2007)。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原作者:Ingrid Chalufour & Karen  Worth)。臺北:信誼。
教育部(2013)。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取自http://edu.law.moe.gov.tw/EngLawContent.aspx?Type=C&id=127
梁美麗(2012)。幼兒科學遊戲課程:以「水的三態變化」(未出版之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許良榮(2004)。從科學遊戲到科學教學。國教輔導,44(2),6-11。
許婉菁(2011)。『科學好好玩』主題教學歷程之探究~以臺中市一所公幼「白兔班」(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許湘茹(2013)。偏鄉地區公立幼兒園混齡教學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陳忠照(1989)。談我國中科學課程的特色。國民教育,29(11),16-22。
陳忠照(2003)。科學、遊戲、快樂童年。巧連智月刊成長版。
陳芸慧(2006)。建構主義理論之探討。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3/53-13.htm
陳炳亨(2014)。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專用手冊。台南:翰林。
陳海倫、林珮伃(2009)。從團討出發走向師生共同建構的課程。幼兒教育年刊,20, 125-147。
陳純清(2008)。科學遊戲融入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啟勳(2000)。教育大辭書。國立編譯館,臺北。
陳淑玲(2015)。以科學遊戲融入POE教學對學童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淑琴主編(2004):美猴王—車籠埔幼兒實驗學校主題課程紀實。臺北:光佑文化出版公司。 
陳淑琴等(2007)。幼兒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華郁文化。
陳雪玲(2010)。幼兒科學遊戲活動融入幼稚園課程之行動研究初探:以一所公幼大班為例(未出版之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游意敏、高傳正(2010)。我的學校搬新家~一個幼稚園班級實施「搬家」主題課程之歷程。幼兒保育論壇,5,15-40。
黃天、楊芊、邱妍祥(2009)。幼兒發展與輔導。臺北:考用。
黃冠毓(2007)。國小教師進行科學遊戲融入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黃意舒(2014)。幼兒科學課程活動設計。臺北市:華騰文化。
葉興華(2001)。行動研究的意義與實踐。臺北光復國民小學-行動研究成果專輯。臺北:光復國小。
廖淑台(1991)。皮亞傑與維果斯基遊戲理論之比較。幼兒教育年刊,4,239-247頁。
劉文瑛(2015)。臺灣地區國小附幼教保服務人員進行課程暫綱的混齡教學困擾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劉玉純(2017)。幼兒動手玩科學遊戲活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劉琴惠(2014)。文學圈閱讀理解課程運用於國小混齡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12。
潘怡吟(2010)。遊戲型態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蔡宗信(2007)。以科學遊戲增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蔡宜穎(2007)。科學遊戲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蔡春微(2015)。「重心」科學遊戲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蔣勳(2006)。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白北市:遠流出版社。
盧美貴、黃意舒(1993)。幼稚園混齡教學研究。臺北市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4,1-30。
賴羿蓉、王國維(主編)(2005)。幼兒科學課程設計:多元智能與學習取向。臺北:高等。
駱木金(1991)。幼兒遊戲教學之我見。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4,69-75。
簡志悅(2014)。嘉義縣小型國民小學混齡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簡楚瑛(主編)(2007)。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去向與實務經驗(第二版)。臺北:心理。
蘇秀玲(2005)。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學同的科學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英文
Berk, L. E., & Winsler, A.(1995). 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 Vygo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EYC Research into Practice Series. Volume 7: ERIC.
Borich G. D.(1992).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New York: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Dochy, F., Segers, M., Van den Bossche, P., Gijbels, D.(2003).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13,533-568
Fleer, M., Gomes, J., & March, S. (2014). Science learning affordances in preschool environment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38(1). 
Francisco Ângelo, C., Maria Inês Mafra, G., Danusa, M., & Natália Almeida, R. (2014). Following a magnifying glass during a science class for children education. Investigações Em Ensino De Ciências, 19(2), 381-402.
Gómez-Motilla, C., & Ruiz-Gallardo, J.(2016). The classroom science centre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El rincón de la ciencia y la actitud hacia las ciencias en educación infantil.
Hmelo-Silver, C.E.(2004).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6(3), 235-266.
Lindstrand, A. , Hansson, L. , Olsson, R. and Ljung-Djärf, A. (2016) Playful Learning about Light and Shadow: A Learning Study Projec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reative Education, 7, 333-348. 
Martin, D. J.(2000). Constructing early childhood science. Albany, NY: Delmar.
McLean, K., Jones, M., & Schaper, C.(2015). Children's literature as an invitation to science inquir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49(4).
Parsons, A. W., & Bryant, C. L.(2016). Deepening kindergarteners' science vocabulary: A design study.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75(4).
Perkin, D.N.(1999). 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7(3), 6-11.
Peter J.N., D., & Nele De, W. (2016). Explor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cience in early childhood.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8(4), 537-558.
Piaget, J.(1963). 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New York:Norton.
Piaget, J.(196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Totowa, NJ: Littlefield, Adams.
Rastovac, J. J., & Kahle, J. B.(1976). The effect of a series of advanced organizers in increasing meaningful learning. Science Education, 60(3), 365-371.
Schmidt, H. G. (1993). Foundation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Some explanatory notes. Medical Education, 27(5), 422-432.
Smith, P. L., & Ragan, T. J. (2005). Instructional design.(3nd ed.). NJ: John Wiley & Sons.
Vygotsky, L.S.(2004) .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Psychology, 42(1), 7-9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