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6201014131600
DOI 10.6846/TKU.2010.00371
論文名稱(中文) 詞義轉變類型的研究-以1998-2006台灣新詞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n Meaning Transformation of New Word. -Take Modern Chinese Neologism(1998-2006) As An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Document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羅振彰
研究生(英文) Chen-Chang Lo
學號 69428001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5-28
論文頁數 14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倪台瑛
委員 - 孫劍秋
委員 - 許維萍
關鍵字(中) 詞義轉變
新詞
台灣新詞
關鍵字(英) Meaning Transformation
New Word
Chinese Neolog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20世紀的八、九0年代深受到網路資訊的衝擊與政府解嚴的影響,民智開放、資訊充沛,導致語言增生的現象不可同日而語。民國85(1996)年起,教育部基於語文整理工作的職掌,開始對於國內新詞資料進行整理,而於1998年問世,並且從此逐年進行年度國內語言使用環境的全面調查。目前,調查報告工作已進行到2006年。因此,從1998年到2006年,台灣教育部對於漢語語言詞彙的整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外,其為了更快速地反映當前語言的新脈動訊息,針對每日的報紙,勾選詞義發生轉換的語料,加以整理彙編。但是,彙編為了保留資料原始面貌,將某些尚未穩定的語料也收錄進來且註明報紙出處例句,但未附釋義而無法確認典源,而徒增研究的困擾。職是之故,筆者特就此進行分析與歸納,期在語言變遷的軌跡中,探索其所依循的理論,俾供關心此議題者參考。
    在研究方法上乃從歷時的角度切入研究,針對語義轉變前後著手分析。依據教育部國語會八十七和九十五年常用語詞調查報告中的詞頻統計表進行比對篩選,歸納出增生新義的詞彙,共300筆。將語料的基本義及延伸新義以EXCEL建檔為語料庫,進而著手語料的分類並以統計圖表呈現各類型的分佈情形。語料的質化探究是以比較分析的方法。先以歷時的角度觀察詞彙義項轉變前後的差異,接著從轉變前後義素結構的差異比較,歸納出轉變的脈絡。再以統計分析的方式呈現詞彙類型的分佈情形,且探究其所反映的語言現象。    
    透過詞義的轉變過程,從轉化義和基本義關係中分析出:借代增生、情態賦予、詞性轉換、諧音雙關與飛白增義等5種現象進行探究。研究歸納出幾項轉變脈絡:
(一)已經存在的關聯性,優先擇取套用。
(二)具體、抽象意涵的轉變頻率較高。
(三)透過掌握詞彙轉變的蛛絲馬跡,更能掌握影響詞彙轉變的背後因素:社會、人、語言本身的結構。
英文摘要
The Republic of China 85(1996) yea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language crabbing's duties, starts regarding the domestic new word material to carry on the reorganization, but was published in 1998, and henceforth year by year carried on the year domestic language use environment the overall statistical survey. At present, the report of investigation work has carried on to 2006. From 1998 to 2006, Taiw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d the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regarding Chinese language glossary's re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its to reflect fast the current language the new pulsation news, in view of the daily newspaper, cancelled choose the word meaning to have the transformation language materials, reorganized the assembly. The author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induction especially in light of this, the time in the language vicissitude path, explores theory which its relies on, enables for cares about this subject reference.

It cuts into the research in the research technique from the lasted angle, transforms around in view of the semantics begins to analyze. Meets 87 and in 95 year commonly used word report of investigation term frequency statistical table based 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language carries on compared to screens, induces the proliferation new righteousness the glossary, altogether 300. And extends the new righteousness the language materials base original meaning to construct the files take EXCEL as a corpus, then begins the language materials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tatistical graph presents various types the distributed situation. The language materials electron particle materialization inquisition is by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By the lasted angle observation glossary righteousness transformation's around difference, then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righteousness element structure's difference comparison, induces the transformation the first vein. Statistical analysis's way presents the glossary type again the distributed situation, and inquired into its reflected language phenomenon.

The research induces several transformation veins:
1.Already existed the relatedness, first selects applies mechanically.
2.Concrete, the abstract meaning's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is high.
3.By grasps the clues or traces which the glossary transforms, can grasp the behind factor which the influence glossary transforms: Social, person, language's struc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3
第三節	研究範圍-------------------------------5
第四節	研究方法-------------------------------6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詞義轉變的理論---------------8
第一節	新詞研究的回顧-------------------------8
第二節	義位結構理論--------------------------18
第三節	語義場的概念--------------------------26
第三章	詞義轉變的背景------------------------31
第一節	詞語本質的結構------------------------31
第二節	心理層面與社會變化的影響--------------35
第四章	詞義轉變的情形------------------------42
第一節	詞義轉變的界說------------------------42
第二節	舊詞轉新義的過程----------------------44
第三節	詞義轉變的類型------------------------46
第五章	詞義轉變的特性------------------------61
第一節	轉化義與本義的關係及其轉變的特性------61
第二節	詞義轉變後的價值與應用----------------83
第三節	詞義轉變的影響性----------------------87
第六章	結論----------------------------------92
第一節	個人觀點------------------------------92
第二節	問題檢討與期盼------------------------93
參考資料	--------------------------------------97
附件	1998-2006年常用新增詞條300筆彙整表---107
參考文獻
一、論著資料部分
高明凱,1963,《語言論》上海:科學出版社。
高明凱、石安石,1963,《語言學概論》北京:中華書局。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62-1968,《中文大辭典40冊》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張其昀,1973,《中文大辭典》台北:中華學術院。
沙夫,1979,《語義學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力,1980,《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布龍菲爾德著;袁家驊,趙世開,甘世福議,1980,《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1981,《重編國語辭典》台北:商務印書館。
索緒爾,1982,《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恩格爾坎普,1983,《心理語言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陳原,1983,《社會語言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武占坤,1983,《詞彙》上海:教育出版社。
武占坤、王勤,1983,《現代漢語詞彙概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王德春,1983,《詞彙學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
鄧守信,1984,《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台灣:學生書局。
孫良明,1985,《詞義和析義》湖北:教育出版社。
符淮青,1985,《現代漢語詞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宗炎,1985,《語言問題探索》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國語日報出版部編譯組,1986,《國語日報外來語詞典》台北:國語日報社。
符淮青,1986,《詞義的分析與描寫》北京:語文出版社。
李奇,1987,《語義學》上海:新華書店。
林杏光等,1987,《簡明漢語義類詞典》商務印書館。
吉拉次.德克,1988,《詞彙語義學史略》教育出版社。
毛茂臣,1988,《語義學:跨學科的學問》學林出版社。
蔣紹愚,1989,《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濮之珍,1990,《中國語言學史》書林出版社。
劉叔新,1990,《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韓明安,1991,《新語詞大詞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賈彥德,1992,《漢語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祝畹瑾,1992,《社會語言學概論》湖南:教育出版社。 
李樂毅,1992,《漢字演變五百例》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蘇新春,1992,《漢語詞彙學》廣東:教育出版社。
馬國泉,1992,《新時期新名詞大辭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鄧曉華,1993,《人類文化語言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劉叔新,1993,《語義學和詞彙學問題新探》天津人民出版社。
于根元,1994,《現代漢語新詞詞典》北京:語文學院出版社。
石安石,1994,《語義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周荐,1994,《詞語的意義和結構》天津:古籍出版社。
倪波、顧柏林,1995,《俄語語義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徐烈烱,1995,《語義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黎良軍,1995,《漢語詞彙語義學論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丁連財,1995,《現代用語百科》台北:龍泉出版社。
戴昭銘,1996,《文化語言學導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張遠,1996,《漢字字義演變》福建:教育出版社。
陳英和,1996,《認知發展心理學》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徐家楨,1997,《語言的變化:進步還是退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李幼蒸,1997,《語義符號學:意義的理論基礎》台北:唐山出版社。
戚雨村,1997,《現代語言學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國語會,1997,《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北:教育部。
桂詩春、寧春岩,1997,《語言學方法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周慶華,1997,《語言文化學》生智出版社。
詹人風,1997,《現代漢語語義學》商務印書館。
國語會,1998,《八十七年常用語詞調查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姚漢銘,1998,《新詞語.社會.文化》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教育部國語會,1998,《新詞語料彙編1》台北:教育部。
竺家寧,1999,《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書局。
格雷馬斯,1999,《結構語義學方法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店。
徐國慶,1999,《現代漢語詞彙系統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竺家寧,2000,《中國語言與文字》台北:五南書局。 
周有光,2000,《漢字和文化問題》遼寧:人民出版社。
張志毅、張廣慶,2001,《詞彙語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原,2001,《語言與語言學叢論》台北:商務印書館。
葛本儀,2002,《語言學概論》五南出版社。
陸儉明、沈陽,2003,《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均熙,2003,《當代漢學新詞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劉德泰,2004,《漢字造字新解》江西:人民出版社。
詞彙學理論與應用編委會,2004,《詞彙學理論與應用》北京: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國語會,2008,《九十五年常用語詞調查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會,2009,《新詞語料彙編2》台北:教育部。


二、期刊資料部分
李友鴻,1958,〈詞義研究的一些問題〉《西方語文》第1期。
趙元任,1976,〈漢語結構各層次間形態與意義的脫節現象〉《國外語言學》第1期。
伍鐵平,1979,〈評高明凱《語言論》中的”位””素”理論〉《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鄒酆,1980,〈論義項的概括與分合〉《辭書研究》第4期。
孫維張,1981,〈略論詞義的形象色彩〉《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
符淮青,1981,〈詞義和結構詞的語素義的關係〉《辭書研究》第1期。
符淮青,1981,〈義項的性質和分合〉《辭書研究》第3期。
弗雷格,1982,〈論涵義和指稱〉《語言哲學名著選輯》。
賈彥德,1982,〈語義場內詞義間的幾種聚合關係〉《新疆大學學報》第1期。
徐思益,1983,〈論句子和語義結構〉《新疆大學學報》第1期。
唐超群,1985,〈義項.義位.概念〉《辭書研究》第6期。
趙克勤,1988,〈論新詞語〉《語文研究》第2期。
伍鐵平,1989,〈再論語言的模糊性〉《語文建設》第6期。
李裕德,1990,〈詞語搭配是相應義素的協同〉《語文建設》第4期。
賈彥德,1990,〈漢語義位演變的擴大縮小轉移模式〉《語文研究》第3期。
湯廷池,1988,〈新詞創造與漢語詞法〉《大陸雜誌》4月。
徐通鏘,1991,〈語義句法芻議〉《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
姚榮松,1991,〈海峽兩岸的新詞語的比較分析〉(第三屆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理論與研究上) 。
賈德彥,1992,〈漢語研究的發展〉《語文建設》。
解海江、張志毅,1993,〈漢語面部語義場歷史演變〉《古漢語研究》第4期。
汪榕培,1994,〈關於語義三角〉《外語與外與教學》第2期。
葉德明,1995,〈社會變遷下的台北國語與對外華語教學應運之道〉《教學科技與媒體》頁3-11。
周洪波,1995,〈近年來漢語新詞語的整理與研究〉《語言文字研究論文集》。
竺家寧,1995,〈論兩岸詞彙的比較和辭典的編纂〉(第一屆兩岸漢語詞彙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
賈彥德,1997,〈對現代漢語語義格的認識和劃分〉《語文研究》。
陳原,1997,〈關於新詞語的隨想〉《語文建設》第3期。
楊振蘭,1998,〈詞的時代色彩初探〉《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板》第三期。 
黃河清,1998,〈一個薄弱點:19世紀漢語新詞的考證—以漢語大辭典為例〉《辭書研究》第1期。
王宗炎,1998,〈漢語詞彙學的新探索〉《語文建設通訊》10月。
沈家煊,1998,〈實詞虛化的機制〉《當代語言學》第3期。
姚榮松,1998,〈台灣新詞新語引論〉《華文世界》第88期。
余志鴻,1999,〈新舊詞語交替的文化訊息〉《語文建設》第4期。 
彭桂英,2000,〈語意新詞形成與修辭特性〉《俄語學報》第3期。
徐文堪、黃河清,2000,〈關於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辭典的編纂〉《詞庫建設通訊》第22期。
朱善存,2001,〈委外新詞一籮筐〉《資訊與電腦雜誌》3月。
蔣英豪,2004,〈「日本雜試詩」與近代漢語新詞〉《漢學研究》。
丁雪歡,2004,〈新詞「浮出水面」浮出水面的背後〉《語文建設通訊(香港)》第78期。
鄭錦全,2004,〈鄉音無改?語言代代相傳的機制〉《科學月刊》第35期。
趙永新,2004,〈因勢利導,善用新詞新語〉《澳門理工學報》。
李谷城,2008,〈從《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新詞語》探討「三農問題」〉《亞洲研究》第56期。
王傳,2008,〈語義場理論與英語詞彙拓展〉《教育.成功》第03期。


四、中文博碩士論文部分
魏岫明,1981,《國語演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
拓植美幸,1996,《現代中文詞義的差異》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慧蘭,1996,《現代漢語新詞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昭慧,1998,《現代漢語新詞語料的整理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裴絢,2000,《台灣當代新詞探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宜,2001,《新詞中菱形語之考察-兼論語日本相關之中文語詞》銘傳大學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華,2002,《校園新詞探析-以雲嘉地區高中職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林金珠,2002,《雲林縣國中校園新詞之調查方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裕霖,2004,《布農語卓社方言的新詞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知沅,2004,《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明瀚,2004,《台灣地區國語中新外來詞的收集、整理與研究:1981-200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珮宜,2005,《台灣當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料部分
國語推行委員會,年度詞頻成果報告書,
 http://www.edu.tw/mandr/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劉焱可,2008,《從省力原則看言語交際》,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ahwx200808197.aspx
唐琳,2009,試析語義場理,http://www.govyi.com/lunwen/2009/200901/291419.shtml
徐烈炯,語意學,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xOOamoOWv0MC&pg=PA128&dq=%E6%A6%82%E5%BF%B5%E5%A0%B4#v=onepage&q=%E6%A6%82%E5%BF%B5%E5%A0%B4&f=false
國語日報網站,
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56271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蘋果日報網站:http://tw.nextmedia.com/
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
百度百科: http://www.baidu.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20-06-14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20-06-14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