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6200615593800
DOI 10.6846/TKU.2006.00363
論文名稱(中文) 我國推動『促進民間參與機制』對公共服務特性影響探討 ~以公共建設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n Public Service Character Changes from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鄭人豪
研究生(英文) Jen-Hao Cheng
學號 69330022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6-01
論文頁數 19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蘇睿弼
指導教授 - 丁育群
委員 - 周家鵬
委員 - 黃崇哲
關鍵字(中)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
公共服務
促參法
公私合營
BOT
PFI
關鍵字(英)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ublic service
law for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
BOT, PFI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引入民間資源參與公共建設的提供,是當前世界各國政府在面對財政問題時,極力推動的公共設施取得模式之一。但由於公共建設擁有許多外部性與公共性的特質,因此常發生無法在市場機制獨立運作下自然產生的狀況。當此項設施的提供對於社會發展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時,便需要藉由政府的協助來產生,這也是政府與公共建設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然而民間參與任何標的物的投資,其投資目地大多以追求個人利益極大化為首要,但政府在提供公共建設(服務)時則必須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因此當相關政策與配套措施建構未臻健全時,則公共建設原本所應提供的公共服務特性將會因為政府與民間的介入目的差異而有所改變。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民間參與機制下,公共服務特性的改變原因與改變的內容面向。由本研究可以發現,一方面政府預先改變公共建設的特質與內容,使標的物得以順利自償,並擁有足夠利潤以有效吸引民間投資者;另一方面民間業者也會藉由相關工作主導權的取得進而改變公共建設的服務特性,以增加個人利益。在這樣的雙重影響之下,造成公共建設的公共服務特性產生了改變,也進而影響了國家社會的整體發展與安定。
在本研究中,藉由對於台灣『目前所推動的民間參與機制』與『傳統採購機制』的比較,共歸納出了十三個可能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的原因與二十九個公共服務特性改變的面向,並分別說明了造成的原因與改變面向對於公共建設的影響,希望本研究所提出的架構能提供未來政府在進行相關民間參與個案時,擁有較為完善的評估標準,以真正達成藉由民間資源提高公共建設(服務)的質與量、並創造政府、廠商、人民三贏的目標。
英文摘要
Nowadays when a country encounters financial deficit problems, promoting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s one of the modes to construct public facilities. Since 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on facilities because of its externality and publicity, 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annot be generated naturally by only relying on market’s mechanism. Therefore, if the facility is signific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 is intend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help to construct it. This is also the reason why governments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 exist.
It is clear that the major purpose of a private company to participate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s to pursue its individual maximum profit, while the government has to consider the public welfare when constructing public facilities and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Thus, if the related policies and contiguous packages are not sound, the public service characters provided b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 will be shifted from the origin due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companies.
Thus, thi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of public services and the aspects of these changes.In this research you can find: On the one hand, the government will in advance alter the characters and contents of 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ttract the investment of private companies and enable the target facility to be self-return; On the other hand, a private company would like to increase its own profits by playing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project and changing the characters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dual influences, the changes of public service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 will affect the entir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country eventually. By the comparison of “current privat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traditional procurement mechanism” in this research, we concluded thirteen probabl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of public service and twenty-nine aspects of the changes of public service. In addition, we illustrate the influence of probable reasons and the aspects of the changes 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 respectively. It is intended that this research can give a more proper estimation standard for the government to carry out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projects, which will increas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public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In the meanwhile, it will also bring about maximum profits for the government, private companies and citize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一、 民間參與機制的發展背景	2
二、 台灣發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概況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5
一、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5
二、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架構與流程	6
一、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	6
二、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與流程	7
第四節、 本研究之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內容定義	9
第一節、 相關文獻整理	10
第二節、 民間參與之理論整理與現況探討	13
一、 基礎理論探討	13
二、 我國推動『促參』之政策實施現況	18
第三節、 政府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在取得公共建設的差異探討	21
一、 立法精神與政策目標比較	21
二、 取得公共設施的完整計畫實施流程	23
三、 不同公共設施取得模式差異比較	25
第四節、 政府與民間分工探討	35
第三章、 促參機制對公共設施改變與影響之理論探究	39
第一節、 促參機制對公共建設之影響探討	40
一、 計畫面的拉距與資金面的轉變對於公共服務的影響	41
二、 相關工作主導權的轉移對與公共服務特性的影響	41
第二節、 推動促參機制後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原因面向架構	42
一、 計畫形成階段	43
二、 計畫執行階段	48
三、 計畫運轉階段	53
第三節、 促參機制造成公共建設公共服務特性改變面向之架構	59
一、 計畫形成階段對公共服務特性影響	59
二、 計畫執行階段對公共服務特性影響	63
三、 計畫運轉階段對公共服務特性影響	67
第四節、 小結	70
第四章、 促參機制對公共服務特性影響架構實證	73
第一節、 促參法定義之公共建設分類架構建立與本研究之案例選定	74
一、 財貨特性分類	74
二、 公共建設之屬性分類	75
三、 案例選定	76
第二節、 案例一『公共服務類_類型一(ROT/OT)』	78
一、 案例概述	78
二、 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原因面向架構驗證	79
三、 公共服務特性改變面向架構驗證	85
第三節、 案例二『公共服務類_類型二BOT/無償BTO)』	95
一、 案例概述	95
二、 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原因面向架構驗證	96
三、 公共服務特性改變面向架構驗證	106
四、 小結	115
第四節、 案例三『公有資產有效利用類_類型一(ROT/OT)』	117
一、 案例概述	117
二、 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原因面向架構驗證	118
三、 公共服務特性改變面向架構驗證	124
四、 小結	127
第五節、 案例四『公有資產有效利用類_類型二(BOT/無償BTO)』	129
一、 案例概述	129
二、 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原因面向架構驗證	130
三、 公共服務特性改變面向架構驗證	140
四、 小結	154
第六節、 總結	1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5
第一節、 結論	167
一、 造成公共建設公共服務特性改變的原因與改變的面向架構	167
二、 民間參與機制確實對公共建設所提供之公共服務特性產生影響	170
三、 造成公共服務產生改變的可能時間點	170
四、 ROT/OT模式比BOT/無償BTO模式對於公共服務特性影響較小	170
第二節、 建議	172
一、 台灣推動『促進民間參與機制』運作的改進模式建議	172
二、 不同類型之公共建設應以不同模式之促參機制取得	175
三、 政府相關工作應事先並妥善建置	176
四、 政府應扮演調和企業利益與公共利益的角色	176
五、 政府辦理民間參與機制時,在各階段應注意事項	176
六、 設立專職機構(第三部門)進行促參機制的推動與執行	177
七、 推行PFI制度取代目前的促參制度	177
八、 VFM的評估建立	177
九、 建立促參案件公開之資料庫系統	178
十、 PSC與促參機制LCC比較模式的建立	178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79
一、 公共設施改變對都市發展的影響	179
二、 英國PFI相關制度研究	179
三、 公共建設服務品質量化比較機制研究	179
附錄	181
附錄一:參考文獻	182
附錄二:公共建設取得模式流程比	189

圖目錄
圖 1:本研究之研究流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圖 2:政府取得公共建設模式比較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圖 3:公共建設完整計劃週期中流程各階段主要目的與分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圖 4:公共建設完整計劃週期中各階段涵蓋工作範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圖 5:公共設施完整計劃週期中各階段工作項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圖 6:『BOT模式』流程中民間特許公司主導之工作範圍概述民間協助與主導事項________28
圖 7:『BTO模式』的流程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
圖 8:『有償BTO模式』的流程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圖 9:『ROT模式』的流程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
圖 10:『OT模式』的流程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圖 11:『BOO模式』的流程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圖 12:計畫形成階段造成變因與產生影響關係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
圖 13:計畫執行階段造成變因與產生影響關係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圖 14:計畫運轉階段造成變因與產生影響關係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
圖 15:促參機制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與影響面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
圖 16:促參法定義之公共建設範圍之經濟特性分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6
圖 17:本研究之選擇案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7
圖 18:「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原因面向表___84
圖 19:「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公共服務特性改變原因與影響面向表_94
圖 20:「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公共建設取得模式造成改變面向統計表__105
圖 21:「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公共服務特性改變原因與影響面向表____116
圖 22:「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公共建設取得模式造成改變面向統計表______123
圖 23: 「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與影響面向統計表_____128
圖 24:「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公共建設取得模式造成改變面向統計表______________139
圖 25: 「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促參機制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與影響面向表_________155
圖 26:公共服務類案例受民間參與機制的影響彙整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3
圖 27:公共有資產有效利用類案例受民間參與機制的影響彙整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
圖 28: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造成公共服務特性改變一覽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9
圖 29:促參機制改善建議之公共建設屬性確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3
圖 30:民間參與模式公、私部門與使用者之間權利義務與金錢往來關係圖______________175

圖 31:目前促參模式下,減少公共服務特性影響之模式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5
圖 32:各種公共設施取得流程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9
圖 33:各種公共設施取得流程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0
表目錄
表 1:相關文獻回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表 2:公共建設與公共設施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表 3:傳統採購法與促參法立法精神與政策目標之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表 4:『自行設計、委外興建』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表 5:『委外設計、興建』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表 6:『委專案營建管理、委外設計、興建』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__________________27
表 7:『統包』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表 8:『BOT模式』中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
表 9:『BTO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表 10:『有償BTO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
表 11:『ROT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表 12:『OT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表 13:『BOO模式』政府與民間分工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表 14:各種不同公共建設取得模式,在計畫主導面與資金面上政府民間分工比較_________36
表 15:不同公共建設模式,在生命週期中政府民間分工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表 16:促參機制影響面向比較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
表 17:促參機制如何藉由各階段工作轉由民間負責而造成公共服務特性的轉變___________42
表 18: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公共建設開發構想差異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表 19: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可行性評估模式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
表 20: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公共設施評選機制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
表 21: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經費取得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
表 22: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規劃設計與興建合約規範內容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48
表 23: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建築規劃工作改變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
表 24: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營建管理與核查管理差異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50
表 25: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公共設施興建經費取得比較與所造成之影響表_________51
表 26: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營運管理合約規範內容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
表 27: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服務品質之評估與監督機制差異比較表_______________54
表 28:傳統採購機制轉為促參機制後公共建設經營管理者差異與影響比較表_____________55
表 29: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收費機制差異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
表 30:傳統採購機制與促參機制的經費取得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

表 31:各階段公共服務主要改變面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
表 32:公共建設開發構想朝多元化使用案例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
表 33:公共設施需求擬定切合使用者需求案例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
表 34:土地開發強度的提高與開發項目的增加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
表 35:公共設施需求擬定切合使用者需求案例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
表 36:附屬設施經營影響主題設施服務案例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
表 37:公共設施需求擬定切合使用者需求案例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
表 38:都市外部性考量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
表 39:使用與管理效能考量面向探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
表 40:建築設計規劃進一步考量使用與管理效能差異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
表 41:價值工程引入以提高投資效益之差異歸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
表 42:公共設施投資經費受回收效益控制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
表 43:公共設施投資經費受回收效益控制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7
表 44:公共服務內容受營運風險考量而改變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9
表 45:各階段公共服務主要改變面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0
表 46:促參法定義之公共建設範圍以財貨特性分類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5
表 47:促參法定義之公共建設範圍以經濟特性分類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6
表 48:「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政府民間主導者比較表_____________78
表 49:「台北市立資料來源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建築計畫差異比較表_______79
表 50:「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計畫經費取得表___________________80
表 51:「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規劃設計與興建合約規範內容表_____81
表 52:「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建築規劃設計工作面比較表_________81
表 53:「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興建經費取得模式表_______________82
表 54:「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營運管理合約規範內容表___________82
表 55:「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服務品質之評估面向表_____________83
表 56:「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營運維護經費取得模式表___________83
表 57:「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整建工程需求計畫書空間需求表_____85
表 58:「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開發項目納入經營考量後增加項目___85
表 59:「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政府規劃團隊提供商業使用面積表___86
表 60:「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民間特許團隊變更設計面積表_______86
表 61:「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變更使用目的比較表_______________87
表 62:「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營利性公共設施空間品質提升表_____87

表 63:「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服務性設施面積與變更使用面積表___88
表 64:「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開放性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88
表 65:「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開放空間與服務性空間變更表_______89
表 66:「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公共空間商業化使用表_____________89
表 67:「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服務性空間商業化使用表___________90
表 68:「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商業面積增加統計表_______________90
表 69:「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空間配置調整說明_________________91
表 70:「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案,收費管理機制表___________________93
表 71:「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政府民間主導者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95
表 72:「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公共建設重點開發構想考量表___________96
表 73:「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可行性分析與相關規劃表_______________97
表 74:「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法律可行性分析與相關規劃表___________97
表 75:「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評選標準與配分表_____________________99
表 76:「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計畫經費取得模式比較表_______________99
表 77:「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規劃設計與興建合約規範內容比較表____100
表 78:「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建築規劃設計工作比較表______________101
表 79:「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營建管理與核查管理比較表____________101
表 80:「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經費取得模式與所造成之影響表________102
表 81:「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營運管理合約規範內容表______________103
表 82:「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服務品質之評估面向表________________103
表 83:「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營運維護經費取得模式表______________104
表 84:「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基地多元化使用開發構想表____________106
表 85:「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基地開發構想朝切合使用者需求比較表__107
表 86:「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空間跟規劃朝切合使用者需求比較表____107
表 87:「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土地使用強度變更比較表______________108
表 88:「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基地開發構想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109
表 89:「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附屬設施開放商業化經營項目表________109
表 90:「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商業化考量開發項目表________________110
表 91:「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商業化考量後政府規劃空間使用項目表__110
表 92:「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都市外部性考量實際規劃狀況歸納表____111
表 93:「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開放性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
表 94:「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以商業化考量下空間設計與規劃比較表__113
表 95:「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附屬設施經營影響主題設施服務功能表__114
表 96:「台北市文化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案,公共建設財貨特性說明表______________114
表 97:「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政府民間主導者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117
表 98:「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經費取得模式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119
表 99:「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規劃設計與興建合約規範內容表____________119
表 100:「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建築規劃工作改變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120
表 101:「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興建經費取得模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120
表 102:「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合約規範內容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
表 103:「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服務品質之評估面向改變表_______________121
表 104:「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促參後收費機制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
表 105:「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收費標準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
表 106:「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營運維護經費取得模式比較表_____________122
表 107:「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考量使用與管理效能後之空間變更表_______124
表 108:「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營利性公共設施空間品質的提升改變比較表_125
表 109:「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委託民間經營基地範圍內設施_____________125
表 110:「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營利性公共設施服務品質提升項目比較表___126
表 111:「布洛灣山月村委託民間經營」案,委託民間經營案,收費標準比較表_________127
表 112:「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民間主導者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9
表 113:「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規劃與民間規劃之開發事業項目比較表_________130
表 114:「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規劃之南澳農場開發模式比較表_______________132
表 115:「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評選標準與配分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3
表 116:「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計畫經費取得模式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3
表 117:「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規劃設計與興建合約內容與傳統工程發包內容比較表_134
表 118:「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建築規劃設計工作與傳統模式差異比較表___________135
表 119:「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營建管理與核查管理之改變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135
表 120:「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興建經費取得模式比較與造成之影響表_____________136
表 121:「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合約規範與傳統工程發包規範比較表_______________137
表 122:「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服務品質之評估面向改變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7
表 123:「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目前政府經營狀態與促參後收費機制比較改變表_____138
表 124:「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營運維護經費取得模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8
表 125:「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營運維護經費取得模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8
表 126:「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規劃之南澳農場開發事業項目比較表___________140

表 127:「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建築計畫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0
表 128:「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土地變更後開發強度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
表 129:「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土地開發面積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
表 130:「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商業化考量開發空間項目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
表 131:「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規劃之空間計畫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4
表 132:「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營利性公共設施空間品質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145
表 133:「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空間開發差異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6
表 134:「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設施開放性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6
表 135:「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商業空間與開放空間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7
表 136:「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空間開發差異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7
表 137:「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工程工法提升以提高投資效率比較表_______________148
表 138:「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規劃與民間規劃收費機制與投資金額比較表_____149
表 139:「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重置計畫規劃各項目使用年限比較表_______________149
表 140:「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營利性公共設施服務品質的提升歸納_______________150
表 141:「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規劃與民間規劃收費標準比較表_______________152
表 142:「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與宜蘭縣境內相似設施收費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153
表 143:「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規劃之外部性服務與商業性服務比較表_________153
表 144:「南澳養生度假園區」案,政府規劃之風險分攤比較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4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ublic_services
Tim, Dixon
2004 Lessons from UK PFI and Real Estate Partnerships. London: The College of Estate Management Reading.

日文文獻
大野秀敏
2002 <PFIは建築・都市を変えるか>《新建築》3月号:28。
川口和英
2004 《社会資本整備と政策評価NPMからPFIまで》東京:山海堂。
內閣府民間資金等活用事業推進室
2004 《地方公共團體~PFI事業導入的手冊》東京:內閣府民間資金等活用事業推進室。
中國文獻
汪  毅
2003 <中國供水工程建設PFI融資取向的選擇>《給水排水》29(10):9-11。
李坤泉
2002 <基礎設施PFI模式保障体系的研究>碩士論文,同濟大學工程管理研究所。
李春好、曲久
2004 《項目融資》北京:科學出版社。
馬欣、鐘太洋
2004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籌資新模式-PFI>《小城鎮建設》11: 76-77。    
馬欣、黃安永
2004 <城市公共項目中PFI籌資模式的新思索>《城建經濟》10: 59-62。
胡振、朱金弟
2001 <對我國公共項目開發中應用PFI融資模式的探索>《科學管理研究》19(4): 16-19。
高峰、范炳全、李秀森
2003 <PFI及其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經濟問題》8: 54-56。

台灣文獻
丁致成
1997 《城市多贏策略—都市計畫與公共利益》台北:創興出版社有限公司。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3 <布洛灣山月村民間參與經營招商案先期規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3 <布洛灣山月村民間參與經營招商案可行性評估>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3 <布洛灣山月村渡假小屋計畫書920522修正>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 管理處。
2003 <布洛灣山月村財務可行性報告(修正)0708>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3 <山月村大事紀>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3 <布洛灣山月村渡假小屋委託民間經營管理案契約書>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王偉宇
1999 <低自償率公共設施BOT計畫之規劃準則擬定-以台北巨蛋體育館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天下雜誌編輯部
2006 <下流社會-中產階級蒸發了>《天下雜誌》3月號:134-163。
2006 <當山與海都被BOT,誰受害?>《天下雜誌》3月號:60-62。
立德部落灣山月屯
http://www.leaderhotel.com/blw/traffic.html
台北市政府
2003 《徵求民間參與興建暨營運台北文化體育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開發計劃案申請須知》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
2005 《市政顧問跨局處議題導向定期會議~『公私合作、機會無限』~施政成果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1999 《「台北市體育場整建工程」需求計畫書》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巨蛋企業聯盟
2004 《民間參與興建暨營運台北文化體育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開發計畫案-建築及興建技術》台北:台北巨蛋企業聯盟。
2004 《民間參與興建暨營運台北文化體育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開發計畫案-頭資計畫書局部修正圖說》台北:台北巨蛋企業聯盟。
台灣經濟研究院
2005 《我國推動促參案件之總體經濟效益分析-服務建議書》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1999 《政府採購法令彙編》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1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甄審作業手冊 : (草案) 》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1 《基礎建設》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2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甄審作業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2 《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法令彙編》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2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參考案例》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4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BOT面面觀研習會手冊》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4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令彙編》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沈麗云
2004 <PFI在日本公共圖書館的實踐>《圖 書 館 雜 誌 (漢 學 )》160: 68-69,72。
吳坤平
1999 <地方基礎建設民間財源籌措可行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吳大川
2003 <BOT工程品質管理制度之研究-以軌道工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佛里曼
2005 《世界是平的 - 把握這個趨勢,在 21世紀才有競爭力》台北:雅言文化。
東森巨蛋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台北小巨蛋租用管理要點>台北:東森巨蛋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變更設計圖>台北:東森巨蛋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林信義
2003 <民間投資公共建設之商機>《台灣經濟論衡》1(8) :1-13。
林能白
2002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現況與展望>《立法院院聞》30;2: 28-33。
林森田
1997 <土地開發與使用管制>《台灣地政》135:3-9。
宜蘭縣政府
2005 <民間機構參與開發暨經營南澳養生休閒度假園區投資契約>,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2005 <徵求民間機構參與開發暨經營南澳養生休閒度假園區案申請須知>,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邱必洙
2004 <日本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見聞錄(1)--PFI事業之制度基石>《營建知訊》254 :52-55。
洪建智  
2003 <BOT工程管理機制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唐瑜憶 
2003 <台北花卉批發市場BOT之財務規劃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陳東信
2003 <英國PFI制度及財政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
陳秀貞
2002 <民間參與交通建設補貼問題之研究:以大眾捷運系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陳明燦
2001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法治分析:以『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論叢》49: 123-154。
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 
2004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策之績效評估制度及其運作機制之建置(第一期)》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國賓、嘉德、士開合作聯盟
2005 <南澳養生休閒度假園區BOT案投資執行計畫書>台北:國賓、嘉德、士開合作聯盟。
張蔚宏
2004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制度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
張麗娟
2000 <國際PFI模式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研究>《新視點》4:67-69。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
2002 《經濟學二版》台北:翰蘆圖書。
森海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徵求民間參與興建暨營運台北文化體育園區-大型室內體育館開發計劃案-第一次招商說明會資料》台北:台北市政府。
黃時中
2003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與專案融資>《萬國法律》129: 12-25。
黃瑞玲
2003 <從合作的觀點論述 BOT 模式中公立博物館之經營管理>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
黃思文
2003 <都市公有土地推動BOT開發之策略研究,以台南市體三用地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黃聖偉
2004 <公私合夥參與都市更新開發財務風險評估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

黃祥偉
2004 <軍事工程發包策略選擇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開創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南澳農場引進民間投資開發遊憩設施基本設計規劃及辦理土地變更編定-興辦事業計畫書>宜蘭,宜蘭縣政府。
彭振聲
2000 <獎勵民間投資興建停車場特許年限之研究-以公務部門觀點>碩士論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
詹益焜
2002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案介紹>《捷運技術半年刊》27: 17-28。
楊為官、鄭維峰
2002 <論PFI模式在我國城市經營中的運用>《改革開放論壇》12(06): 39-41。
廖慶隆、陳天賜
1999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方式之研析>《中華道路》38(1) :21-32。
蔣時節、王海萌、李世蓉
2000 <淺析PFI在英國公共項目管理中的實現過程>《理論探討》9: 17-20。
廣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2002 <南澳農場整體規劃與引進民間投資開發可行性研究>宜蘭縣:宜蘭縣政府。
劉光復
2000 <淺談『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申請及審核程序爭論之處理 >《立法院院聞》30;7: 27-34。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2005 《台北巨蛋BOT計畫案40000席大型室內體育場-原始技術團隊V.S變更技術團隊設計/施工實績與規劃方案比較說明》台北: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鄭民芳 
2002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契約風險分擔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學系。
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
2005 <台北市立體育場第一期多功能體育館施工圖>台北: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
韓傳峰、台玉紅
2002 <英國的工程項目融資方式--PFI>《世界建築》2:48-49。
蘇黎茹
2004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計畫(BOT模式)專案融資之探討~以台灣高鐵為例>《主計月刊》583: 74-8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