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6200522545100
DOI 10.6846/TKU.2005.00260
論文名稱(中文) 建築物外遮陽板採光、遮陽與太陽能光電效益評估研究---以淡水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Buildings on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Aspect of Daylighting , Shading Devices, and Solar Pannels in Danshuei Are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廖霖梅
研究生(英文) Ling-Mei Liao
學號 69230105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04
論文頁數 27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家鵬
委員 - 林憲德
委員 - 鄭政利
委員 - 張德文
關鍵字(中) 晝光基準
採光節能
窗面日射取得量
遮蔽效益
光電效益
關鍵字(英) Daylighting Reference
Daylighting Saveenergy
Shading efficiency
solar radiation from window
Solar Energy effica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研究內容以淡水地區太陽輻射能量與日照可及漫射光度方面資料之整理與分析為基礎,供作評估建築外牆開口部設置水平、垂直以及格柵三種遮陽型式模組時,對於建築室內運用自然採光以及太陽輻射熱遮蔽的效果,同時以遮陽板結合光電板設置的方式,討論模組在太陽能再生能源方面之光電效益;針對此三種遮陽型式模組進行採光、遮陽以及光電效益之影響因子比較分析,並提供多組效益條件綜合比較各模組效能,給予淡水地區設計者與使用者相關建議之參考。

章節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確立研究方向、研究限制以及研究相關假設,進而研擬研究主題、範圍與內容以及研究預期成果。
第二章	文獻依「自然採光與照明節能」、「建築物日照與遮陽」、「建築物開窗性能綜合評估」、「建築用氣象資料」以及「太陽能源再生使用」五方面整理,並歸納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
第三章	以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年關於水平、垂直以及格柵遮陽型式之自然採光模型實驗操作模組為基礎,設定本研究進行採光、遮陽與光電效益模組討論範圍。
第四章	進行淡水地區相關日照資料整理;在「淡水地區全天空日照可及漫射光度」方面,依張弘樺君相關預測模型推估淡水日照可及漫射光度值,再配合國家照度標準訂定淡水地區晝光基準;「太陽輻射能量」方面,依「時期」、「方位角」、「傾斜角度」分析太陽輻射能量特性,並提供淡水地區適切量體比例與配置方位相關建議。
第五章	針對各遮陽型式模組進行採光、遮陽以及光電效益操作以及相關結果數據整理。
第六章	進行採光、遮陽以及光電效益之影響因子比較分析,並以「採光與遮陽」、「遮陽與光電」及「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項目依不同條件因子比較各模組效能。
第七章	以研究討論範圍與假設條件下,依「等體積量體表面受熱情形」建議淡水地區適切量體比例與配置方位,並以「模組最佳方位」、「方位最佳模組」及「相同開窗率下最佳模組」提出遮陽模組於「採光與遮陽」、「遮陽與光電」及「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結果,供淡水地區建築物外牆設置開口部與外遮陽設施之建議與參考。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aspect of daylighting , shading Devices, and solar pannels for three type of shading device---horizontal , vertical, and eggcrate in Danshuei Area. The performance of those combinations for the contribution of energy saving will b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energy saving guideline for different orientations to meet the designer’s needs.

This stud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Chap 1 To point out the research motive, objective, assumption, method, and procedure. 
Chap 2 To organize and sort out the achievements from related articles collection. And to clarify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various research subjects and establish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scope.
Chap 3 To make decision of shading device models. Combining antecedent research of Shading Physical Scaling Model and sorting out the congruent factors of them. 
Chap 4 To provide the energy saving of solar radiation and diffuse daylight in Danshuei area an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daylight performance and shading efficiency for each shading device model. Abo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re focus on the radiation, season, azimuth, and tilt angle, and a recommendation will be presented for designers.   
Chap 5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data of the combination of solar radiation, daylighting, and solar panels. 
Chap 6 To analyze factor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aspect of daylighting , shading Devices, and solar pannels , and compare the efficiency of those combined models. 
Chap 7 To make conclusions and the recommendation of further stud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Ch1.緒論
1-1研究緣起與目的………………………………………………………………..1        
1-1.1研究緣起
1-1.2研究目的
1-2研究內容………………………………………………………………………..3             
1-3研究流程………………………………………………………………………..5                            
1-4研究限制與研究假設…………………………………………………………..7    
1-5研究方法…………………………………………………………………..…..10              
1-6研究預期成果…………………………………………………..……………..12          
Ch2.文獻回顧
2-1自然採光與照明節能………………………………………………..………..14    
2-2建築物日照與遮陽…………………………………………………..………..20      
2-3建築物開窗性能綜合評估………………………………………………..…..21
2-4建築用氣象資料…………………………………………………………..…..23        
2-5太陽能源再生使用……………………………………………………..……..26 
2-6與研究相關文獻整理…………………………………………………..……..27 
Ch3  遮陽板於採光、遮陽及光電效益模組設定
3-1前期研究之模組設定因子說明……………………………………..………..29
3-2本研究討論之模組與組數設定………………………………………………31
Ch4  淡水日照資料整理
4-1淡水地區全天空日照可及漫射光度……………………………………..…..37
4-1.1漫射光度預測模型建立
4-1.2日照可及漫射光度模型之應用
4-2太陽輻射能量分析………………………………………………………..…..41
4-2.1太陽輻射能量數據之劃分
4-2.2太陽輻射能量綜合分析
4-3淡水地區建築量體表面受熱之情形---以48方位為主……………...……..51
4-3.1量體受熱關係與假設
4-3.2量體受熱情形與最佳組合
Ch5  遮陽板於採光、遮陽及光電效益之進行及結果
5-1自然採光效能………………………………………………………..………..60
5-1.1採光模型實驗說明
5-1.2遮陽模組晝光利用之情形---淡水地區晝光基準之訂定與運用
5-1.3遮陽模組自然採光之節能
5-2遮蔽效能……………………..………………………………………………..74
5-2.1分析與進行方式………………………………………………………..75
5-2.2操作Sun-Shade程式---模擬遮陽板之年遮蔽率……………………75
5-2.3遮陽模組遮蔽之輻射能量……………………………………………..78
5-2.4遮陽模組遮蔽效益之節能……………………………………………..79
5-3太陽能之光電效益…………………………………………………………....84
5-3.1太陽能再生能源…………………………………………………..…....84
5-3.2分析與進行方式…………………………………………………..…....86
5-3.3遮陽模組之光電效益……………………………………………..…....88
Ch6  遮陽板於採光、遮陽及光電效益之綜合效能分析
6-1遮陽模組於採光、遮陽以及光電效益之影響因子綜合分析比較……..…..95
6-1.1各變數因子對遮陽模組於採光效能之影響分析……………………..95
6-1.2各變數因子對遮陽模組於遮蔽效能之影響分析…………………....102
6-1.3遮陽模組於轉換光電效益方面之分析……………………………....121
6-1.4小結…………………………………………………………..………..129
6-2遮陽模組綜合效益評估…………………………………………....………..131
6-2.1採光及遮陽之綜合評估……………………………………..………..132
6-2.2遮陽及光電之綜合評估………………………………………..……..135
6-2.3採光、遮陽及光電效益之綜合評估………………………..………..138
6-2.4小結………………………………………………………………..…..141
Ch7  結論與建議
7-1研究成果………………………………………..…………..………………..142
7-1.1淡水地區之晝光基準…………………………………………………142
7-1.2 淡水地區太陽輻射能量解析………………………...………………143
7-1.3 淡水地區建築量體配置之建議………………………...……………146
7-1.4 淡水地區建築物設置外遮陽板之建議…………………………...…147
7-2後續發展及研究……………………………………………………………..152

參考文獻…………………………………….……………………………..………..153
附錄一、6×6×6之216米立方量體操作淡水地區配置與遮陽模組設置……..154
附表A
附表B
表目錄
表1-1 淡水氣象站氣候資料統計……………………………………………...……..4
表1-2 各項評估因子交叉分析圖表…………………………………………...……..6
表1-3 建築比例模型實驗測試採光效能與電腦模擬遮蔽效能之模型設定…...……...7
表1-4 採光與遮陽方面之假設……………...…………………………………...…..8
表1-5 太陽能源光電效益方面之假設……………...........................................……..9
表1-6 研究方法之整理……………...………………………………………….…..11
表2-1 自然採光預測方法之整理……………………………………….…...….…..15
表2-2 晝光理論利用方面相關文獻表……………...…………………………..…..16
表2-3 採光效能實測相關研究成果之整理……………...………………………….17
表2-4 採光效能實測方面相關文獻表……………...……………………………....19
表2-5 建築物日照與遮陽方面方面相關文獻表……………...……………………..20
表2-6 遮蔽能量指標名詞……………...…………………………………………...21
表2-7 建築物開窗性能綜合評估方面相關文獻內容比較表……….………...……..22
表2-8 建築物開窗性能綜合評估方面相關文獻表……………...…………………..23
表2-9 建築用氣象資料相關文獻表……………...……………………………..…..23
表2-10 淡水地區全天空太陽輻射能量相關研究假設………………..……....……..24
表2-11 淡水地區全天空太陽輻射能量相關研究名詞與內容………………...……..25
表2-12 太陽能源再生使用方面相關文獻表……………...………………………...26
表2-13 張弘樺君所建立之淡水地區日照可及漫射光度之模型……………......…..27 
表3-1 水平遮陽型式之採光模型實驗模擬組數列表………………………...……..29
表3-2 垂直遮陽型式之採光模型實驗模擬組數列表……………...................……..30
表3-3 垂直遮陽型式之採光模型實驗模擬組數列表……………...………………..30
表3-4 本研究遮陽板模組之設定……………………………………….…...……...31
表3-5 模擬組數圖表……………...………………………………………………..32
表3-6 各項模組之進行組數列表…………………………………….……...……...34
表4-1 天穹狀況分類方式……………............................................................……..37
表4-2 1999~2000漫射光度數據整理………………………………………...……..37
表4-3 張弘樺君所建立之淡水地區日照可及漫射光度之模型…………..…...……..38
表4-4 一般居室空間設計照度標準與照明用電密度基準UPD(W/m2)………………40
表4-5 淡水晝光基準分級……………...…………………………………………...40
表4-6 淡水氣象站氣候資料統計…………….................................................……..41
表4-7 量體假設比例之基本組數………………………………………..…...……..52
表4-8 量體比例設定……………...................................................................……..52
表4-9 量體配置方位……………...………………………………………………..54
表5-1 建築比例模型測試實驗儀器說明與比較……………………………...……..62
表5-2 建築比例模型實驗測試採光效能之模型設定……………...………………..62
表5-3水平單片遮陽板之採光模型實驗結果-測點區域範圍內之晝光率分佈情形…64
表5-4 垂直遮陽板(間距60㎝)之採光模型實驗結果-測點區域範圍內之晝光率
分佈情形…………………………………………………….…………...…65
表5-5 格柵遮陽板之採光模型實驗結果-測點區域範圍內之晝光率分佈情形……...66
表5-6 外周區範圍內達「中等」、「簡單」晝光基準之區域單元統計………………..68
表5-7 外周區各遮陽板模組轉換UPD之晝光利用計算……………...…………..….69
表5-8 操作Sun-Shade程式之步驟…………………………………………....……75
表5-9 全球(2000)各區域再生能源配比結構比較…………………………...……..84
表5-10 太陽電池種類說明……………...………………………………………....88
表6-1 外周區範圍內達「中等」晝光基準之遮陽模組範圍………………....……..96
表6-2 自然採光效益比較---開窗率之影響……………...…………………….…..99
表6-3 自然採光效益比較---遮陽深度比之影響…………………………….……101
表6-4 遮蔽效益---深度比之影響……………...……………………………..…..112
表6-5 遮陽型式模組單位面積下之最佳光電效益範圍………………..…....……..127
表7-1 淡水晝光基準分級……………...………………………………….…..…..143
表7-2 三時期最佳光電效益之傾斜角度範圍……………………………...……...145
表7-3 量體假設比例之基本組數……………...…………………………………..146
表7-4 量體配置方位……………...……………………………………………....147
表7-5 各模組達晝光利用要求時之開窗率………………………………...……...148
表7-6 遮陽型式最佳遮蔽效益範圍……………...………………………………..149
表7-7 遮陽型式最佳光電效益範圍……………...………………………………..149
表7-8 遮陽型式模組單位面積下之最佳光電效益範圍……………...………...…..150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5
圖2-1 文獻整理架構………………………………………………………...……..13
圖2-2 影響建築自然採光因素圖……………...……………………………….…...14
圖3-1 方位劃分示意圖……………...………………………………………..…....33
圖4-1 建築量體配置及太陽光電板設置之評估流程圖……………................……..36
圖4-2 晴天日照可及漫射光迴歸模型……………...……………………………....38
圖4-3 半陰天日照可及漫射光迴歸模型……………...…………………….…..…..38
圖4-4 陰天日照可及漫射光迴歸模型…………….........................................……..38
圖4-5 方位劃分示意圖……………...……………………………...……………...42
圖4-6 傾斜角示意圖(a為傾斜角度)……………...……………………………..42
圖4-7 全年期之48方位之太陽輻射能量……………...……………………….…..44
圖4-8 溫熱期之48方位之太陽輻射能量……………...……………………….…..45
圖4-9 冷涼期之48方位之太陽輻射能量……………...……………………….…..46
圖4-10 溫熱期與冷涼期相對全年期太陽輻射能量之比例……………...…...……..47
圖4-11 三時期垂直面向之太陽輻射能量……………...…………………………...48
圖4-12 追蹤式(1-12月)與固定式(全年期)光電板設置效益………………..……..50
圖4-13 全年期-水平面與垂直面之太陽輻射能量...…………………………...…...51
圖4-14 量體受熱之面向……………………………………………………..……..52
圖4-15 方位配置以7.5∘劃分………………………………………….…...……..53
圖4-16 建築量體受熱情形……………..........................................................……..54
圖4-17 全年其各量體表面積受熱量(包含水平面)…………………..…...….…..56
圖4-18 全年其各量體表面積受熱量(不包含水平面)……………...………….…..57
圖4-19 全年期量體表面積受熱比例……………...........................................……..58
圖5-1 自然採光節能之評估架構………………………………………..…...……..60
圖5-2 室內測點分布示意……………...…………………………………………...61
圖5-3 採光實驗轉換晝光利用之方式……………...……………………………....63
圖5-4 採光實驗轉換UPD之晝光利用計算(w)……………...………………..…..68
圖5-5 自然採光節能之運算項目與流程……………...………………………….....69
圖5-6 晝光利用之節約人工照明用電量……………...………………………….....71
圖5-7 晝光利用所節約照明之空調用電……………...………………………...…..72
圖5-8 晝光利用之自然採光效益………………………………………..…...……..73
圖5-9 遮陽板遮蔽效能之評估架構……………...……………………………..…..74
圖5-10 遮蔽輻射能量之計算流程……………...…………………………………..78
圖5-11 遮陽板遮蔽效益之節能……………...................................................……..79
圖5-12 全年期-各遮陽模組之遮蔽節約能源(遮蔽輻射能量+節約空調發熱之用電)………………………………………………………………………….81
圖5-13 溫熱期-各遮陽模組之遮蔽節約能源(遮蔽輻射能量+節約空調發熱用電)82
圖5-14 冷涼期-各遮陽模組之遮蔽節約能源(遮蔽輻射能量+節約空調用電)…....83
圖5-15 我國再生能源發展目標……...……………………………..……………....84
圖5-16 遮陽板之光電效益於本研究之關係……...………………………...…..…..85
圖5-17 遮陽板結合光電板之效益討論範圍………………………………………..86
圖5-18 全年期-各遮陽模組之光電效益………………………………………..…..89
圖5-19 溫熱期-各遮陽模組之光電效益………………………………………..…..90
圖5-20 冷涼期-各遮陽模組之光電效益………………..…………………………..91
圖6-1 遮陽模組之採光、遮陽及光電效益綜合分析架構………………………..…..94
圖6-2 晝光利用之自然採光效益-水平遮陽板………………..…………………….97
圖6-3 晝光利用之自然採光效益-垂直遮陽板………………..………………….....97
圖6-4 晝光利用之自然採光效益-格柵遮陽板……………………………...…..…..98
圖6-5 開窗率於自然採光之影響-水平遮陽板………………..………………….....98
圖6-6 開窗率於自然採光之影響-垂直遮陽板………………………………….…..98
圖6-7 開窗率於自然採光之影響-格柵遮陽板………………..…………………….99
圖6-8 遮陽深度比於自然採光之影響-水平遮陽板………………..……………...100
圖6-9 遮陽深度比於自然採光之影響-垂直遮陽板………………..……………...100
圖6-10 遮陽深度比於自然採光之影響-格柵遮陽板………………….………..…101
圖6-11 全年期模組遮蔽效益比較示意圖………………..………………………..102
圖6-12 全年期於方位之遮蔽效益示意圖………………..………………………..103
圖6-13 全年期各遮陽模組遮蔽輻射能量值範圍………………..………………...103
圖6-14 溫熱期模組遮蔽效益比較示意圖……………………………………..…..104
圖6-15 溫熱期於方位之遮蔽效益示意圖………………..………………………..104
圖6-16 溫熱期各遮陽模組遮蔽輻射能量值範圍………………………….…..…..104
圖6-17 冷涼期模組遮蔽效益比較示意圖………………..………………………..105
圖6-18 冷涼期於方位之遮蔽效益示意圖……………………………………..…..105
圖6-19 冷涼期各遮陽模組遮蔽輻射能量值範圍………………..………………...105
圖6-20 全年期各遮陽模組遮蔽輻射能量值範圍……………………………...…..106
圖6-21 水平遮陽板-溫熱期與全年期遮蔽效益比值………………………….…..107
圖6-22 垂直遮陽板-溫熱期與全年期遮蔽效益比值………………………….…..107
圖6-23 格柵遮陽板-溫熱期與全年期遮蔽效益比值………………..………….....108
圖6-24 全年期單位面積下各遮陽模組遮蔽輻射能量與太陽輻射能量比較……….109
圖6-25 全年期遮陽模組之年平均遮蔽率……………………………………..…..110
圖6-26 開窗率於遮蔽效益之影響-水平遮陽板………………..……………….....111
圖6-27 開窗率於遮蔽效益之影響-垂直遮陽板……………………………....…...111
圖6-28 開窗率於遮蔽效益之影響格柵遮陽板…………………………….…..…..112
圖6-29 開窗率影響水平遮陽模組之(全年期)遮蔽效益………………..………..113
圖6-30 開窗率影響垂直遮陽模組之(全年期)遮蔽效益………………..………..114
圖6-31 開窗率影響垂直遮陽模組之(全年期)遮蔽效益……………………..…..115
圖6-32 遮陽深度比於遮蔽效益之影響-水平遮陽板…………………………..…..116
圖6-33 遮陽深度比於遮蔽效益之影響-垂直遮陽板………………..……………..116
圖6-34 遮陽深度比於遮蔽效益之影響-格柵遮陽板…………………………..…..116
圖6-35 遮陽深度比影響水平遮陽模組之(全年期)遮蔽效益………………….…..118
圖6-36 遮陽深度比影響垂直遮陽模組之(全年期)遮蔽效益………………….…..119
圖6-37 遮陽深度比影響格柵遮陽模組之(全年期)遮蔽效益………………..….....120
圖6-38 全年期-各組遮陽板之光電效益範圍……………………………...…..….121
圖6-39 溫熱期-各組遮陽板之光電效益範圍………………………..………..…..122
圖6-40 冷涼期-各組遮陽板之光電效益範圍……………………..…………..…..122
圖6-41 全年期於方位之遮蔽效益示意圖……………………………………..…..122
圖6-42 溫熱期於方位之遮蔽效益示意圖……………………………………..…..123
圖6-43 冷涼期於方位之遮蔽效益示意圖……………………………………..…..123
圖6-44 三時期模組光電效益比較示意圖………………..………………………..123
圖6-45 水平遮陽板-溫熱期與全年期遮蔽效益比值………………………….…..124
圖6-46 垂直遮陽板-溫熱期與全年期遮蔽效益比值………………………….…..125
圖6-47 格柵遮陽板-溫熱期與全年期遮蔽效益比值………………..………….....125
圖6-48 全年期-水平遮陽板之光電效益………………..………………………....126
圖6-49 全年期-垂直遮陽板之光電效益………………..…………………………126
圖6-50 全年期-格柵遮陽板之光電效益………………..………………………....127
圖6-51 全年期-遮陽模組單位面積之光電效益比較………………..………….....128
圖6-52 水平遮陽模組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全年期)………………..….……132
圖6-53 垂直遮陽模組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全年期)………………..……….132
圖6-54 格柵遮陽模組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全年期)………………..………..132
圖6-55 各遮陽型式於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 ………………..……...133
圖6-56 開窗率15%時模組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134
圖6-57 開窗率45%時模組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134
圖6-58 水平遮陽模組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全年期)………………..………..135
圖6-59 垂直遮陽模組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全年期)………………..………..135
圖6-60 格柵遮陽模組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全年期)………………..………..135
圖6-61 各遮陽模組於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136
圖6-62 開窗率15%時模組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137
圖6-63 開窗率45%時模組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137
圖6-64 水平遮陽模組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全年期)………………..…..138
圖6-65 垂直遮陽模組之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全年期)………………..…..138
圖6-66 格柵遮陽模組之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全年期)………………..…..138
圖6-67 各遮陽模組於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139
圖6-68 開窗率15%時模組之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140
圖6-69 開窗率45%時模組之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全年期)………..140
圖7-1 方位及傾斜角劃分示意圖………………..………………………………...143
圖7-2 追蹤式(1-12月)與固定式(全年期)光電板設置效益…………………..…..145
圖7-3 全年期-水平面與垂直面向之太陽輻射能量…………………….……..…..146
圖7-4 建築量體受熱情形………………..………………………………………..147
圖7-5 全年期各遮陽模組遮蔽輻射能量值………………..……………………....148
圖7-6 全年期-遮陽模組單位面積之光電效益比較……………………….…..…..150

附表目錄
附表A
a4-1 1994-2004之月平均日照率164
a4-2 1-12月份之太陽輻射能量165
a4-3 台灣地區之全天空日射量資料177
a4-4 追蹤式光電效益178
a5-1 採光模型實驗數據179
a5-2 三時期之晝光利用之節約人工照明用電量202
a5-3 三時期節約之照明發熱用電202
a5-4 三時期整體採光節能202
 附表B
b4-1太陽輻射能量依48方位及15傾斜角度於三時期之基礎數據204
b4-2「垂直面之太陽輻射能量比較」---能量值、百分比204
b4-3「量體受熱情形」---含水平面/不含水平面、百分比與適切配置方位206
b5-1三時期---窗面實際遮蔽輻射能量(E1*窗面面積)212
b5-2全年期模組遮蔽所節約之空調發熱用電量218
b5-3全年期模組之實際遮蔽效益(遮蔽輻射能量+節約空調用電)220
b5-4三時期之光電轉換能源222
b6-1「遮蔽效益分析」---全年期模組遮蔽效益於48組方位下之比較228
b6-2「遮蔽效益分析」---全年期 48組方位下各模組之遮蔽效益比較230
b6-3「遮蔽效益分析」---溫熱期模組遮蔽效益於48組方位下之比較232
b6-4「遮蔽效益分析」---溫熱期 48組方位下各模組之遮蔽效益比較234
b6-5「遮蔽效益分析」---冷涼期模組遮蔽效益於48組方位下之比較236
b6-6「遮蔽效益分析」---冷涼期 48組方位下各模組之遮蔽效益比較238
b6-7「遮蔽效益分析」---全年期比較各遮陽型式模組於48組方位下之遮蔽效益240
b6-8溫熱期/全年期  之遮蔽效益(光電效益)比例242
b6-9全年期遮蔽效益之開窗率影響分析244
b6-10全年期遮蔽效益之遮陽深度比影響分析246
b6-11.1全年期模組遮陽(光電)板面積248
b6-11.2單位光電板面積下之光電效益250
b6-12全年期各模組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252
b6-13全年期48組方位下各模組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比較254
b6-14全年期各遮陽型式模組48組方位下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比較256
b6-15全年期相同開窗率下各模組之「採光與遮陽綜合效益」比較258
b6-16全年期各模組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260
b6-17全年期48組方位下各模組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262
b6-18全年期各遮陽型式模組48組方位下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264
b6-19全年期相同開窗率下各模組之「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266
b6-20全年期各模組之「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268
b6-21全年期48組方位下各模組之「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270
b6-22全年期各遮陽型式模組48組方位下之「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272
b6-23全年期相同開窗率下各模組之「採光、遮陽與光電綜合效益」比較27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	陳致和,1995,「水平遮陽板與導光板之採光效能研究」,淡江大學碩論。
2、	廖蓮輝,1996,「格柵遮陽板之遮蔽效果與採光效能關係研究」,淡江大學碩論。
3、	劉澄泰,1997,「建築物垂直遮陽板之採光與遮蔽效能綜合研究」,淡江大學碩論。
4、	張弘樺,2000,「建築光環境塑造之全天空太陽輻射能量與可及漫射光度模型之建立」,淡江大學碩論。
5、	張子文,2001,「太陽電池應用於建築上之研究」,成功大學碩論。
6、	吳明威,2004,「太陽輻射能量在初步規劃設計上之應用-以恆春地區為例」,淡江大學碩論。
7、	彭聖皓,2001,「太陽能光電系統在建築上應用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碩論。
8、	蕭艾鈴,2003,「學校建築節能設計分析與全尺度實驗印證」,中山大學碩論。
9、	黃建誠、戴邦文,2001,「產業照明燈具改善實例」,經濟部能源節約技術報導,第41期。
10、	游壁菁,1992,「建築技術規則中採光規範之研究 : 以住宅及旅館居住單元空間為對象」,淡江大學碩論。

研究報告
1、	周家鵬,「建築技術規則採光相關規定之研究」,1992,內政部建研所。
2、	徐筱琪等,「國人空調舒適度調查研究」,工研院能資所報告編號06389D056。

專書
1、	林憲德,2003,「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3年更新版)」。

網路資料
1、	尤如瑾,2004/06/15,「從世界太陽光電市場發展概況來看」,產業技術服務網,工研院IEK機電運輸組。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