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3201704405700
DOI 10.6846/TKU.2017.00438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對臺文化戰略的解析(2008-2016):建構主義集體身分取向的觀點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nalysis on China’s Culture Strategy toward Taiwan (2008-2016): Aspect in Collective Identity of Constructivis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李中強
研究生(英文) Chung-Chiang Li
學號 800330010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1-16
論文頁數 29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許智偉
委員 - 洪陸訓
委員 - 莫大華
委員 - 張中勇
關鍵字(中) 建構主義
集體身分
認同
文化戰略
文化統戰
關鍵字(英) Constructivism
Collective Identity
Identity
Culture Strategy
Culture United Fro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臺灣海峽兩岸的人民,同文同種、擁有相同的文化,自1949年中國內戰後分裂為兩個政治實體,雙方都宣稱中止敵對狀態,主權爭議卻是不斷。即使92年會談後有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同認知,中共對臺「不放棄武力統一」的基調卻未見調整。其近來國力大增,本可峙強大經濟實力與軍事武力發展的提升來直接對臺進行壓迫,竟不循傳統對臺文攻武嚇的模式,反而開始強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華文化」、「兩岸同為一個民族、血脈相連」、「兩岸一家親」及「兩岸生命共同體」等說法、經濟上也大幅對臺讓利,促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並承認國府於抗戰時的貢獻、開放觀光、宗教、學術、文化等交流等,此與其統一臺灣一貫的戰略基調似乎有所歧異。這種發展脈絡似乎意味著在中共對臺統一戰略背後,隱藏另一個更深層的謀略。
本文假設中共對臺戰略背後隱藏著「文化戰略」,藉以跨越現存的政治鴻溝,期建構出新的「文化結構」,進而重塑、轉化臺灣人民的深層價值觀,重新建構臺灣人民新的身分認同。
經過了20多年的往來,尤其在2008-2016年國民黨執政後大幅開放、頻密交流更甚以往,歷年的調查結果卻顯示,臺灣人並未提高中國人的認同度、傾向統一的人未增加。民眾認知大陸政府對我政府的態度「不友善」比例高、在對我人民態度上普遍認為「不友善」、「社會印象」上中共政權是不友善的國家。
本論文的問題意識在於探索中共是否正透過共同文化的強調,形塑集體身分認同的方法來達成其和平統一的目標。並了解此種戰略調整的發展過程為何?所欲達戰略目標為何?如何操作?成效如何?為何臺灣民眾會有如此認知傾向?
中共對臺的文化戰略操作上,近來極力運用文化柔性的統戰手法爭取臺灣人民身分認同。對此,本文採用Wendt理念主義論點所使用的「觀念結構」解釋「文化結構」為研究途徑,以文化形成過程、國際關係認同(身分)產生及所其提出「同質性」、「相互依存」、「命運共同體」及「自我克制」等建構集體身分的四個主變項,並以社會心理學的認知與信任的形成關係為中間變項補充理論,探討為何2008-2016兩岸關係和緩的頻密交流後,臺灣人民的中國人認同、統一的傾向卻反其道而行的影響因素。
英文摘要
People who live o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are the same race, using the same language and sharing the same culture. They were separated to two political entities by the civil war ended in 1949. Although both respective government claimed to terminate the cross-straits hostilities, even in 1992,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finally reached a “One China with respective interpretations” consensus and pursued country unification, they still have a heating debate between then regarding sovereignty. 
However after 20 years since then, not only there is no united country but also no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aiwan people who want to see themselves as Chinese people. They stand by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Even though KMT who was in power from 1998 to 2016, the authority of Taiwan became closer to Mainland than ever before, Mainland China surrendered part of their profits to Taiwan in economy, treating Taiwan people more friendlily,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frequency and admitting to some contribution of R.O.C government in history not too long ago.
In this thesis, I hypothesize the P.R.C government still keeps a policy and operates culture strategy to unify Taiwan, and applied Wendt’s culture concept of constructivism as an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hypothesis. 
As Wendt’s theory explains, when a person’s private knowledge is shared with other people, it would become the shared knowledge. The socially shared knowledge is culture. People under the same culture would have inter-subjective understandings amongst them, and supervenience in those people’s heads to guide their behaviors. When people act out as a social role in the culture, they need other people to support the role. Therefore, if people who act out pro-social culture behavior, they would be categorized as in-group which is “Identity”. Wendt mention interdependence, common fate, homogeneity, self-restraint as four master variables to form a collective identity.
 I also propose “truth” from social cognition theory as Intervening Variable to explain why so many people in Taiwan do not want to see themselves as Chinese people and won’t unify with China after 2008?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6
第三節	文獻檢閱與分析	7
一、	新現實主義於兩岸關係的研究與分析	7
二、	新自由主義在兩岸關係的研究與分析	17
三、	建構主義在兩岸關係上的研究與分析	23
四、	綜合評析	28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30
一、	研究途徑	30
二、	研究方法	3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6
一、	研究範圍	36
二、	研究限制	37
第六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38
一、	概念架構	38
二、	章節安排	40
第二章	Wendt的文化概念與集體身分認同	41
第一節	Wendt文化結構形成與作用	43
一、	文化是社會互動實踐的共有知識	45
二、	文化結構分析的邏輯層次	49
三、	文化的作用	55
四、	對Wendt文化的評論	58
第二節	文化對集體身分認同形成之影響	63
一、	文化選擇主導能動者的身分與利益	63
二、	集體文化建構集體身分	67
三、	建立集體身分的條件	74
四、	文化與集體身分認同之評析	88
第三節	行為體認知影響信任感生成	91
一、	人透過社會認知理解、預測他人行為	92
二、	人的認知並非絕對性正確	98
三、	錯誤認知直接影響國際間信任感的形成	99
第四節	小結	101
第三章	中共對臺文化戰略的源起與發展	105
第一節	中共對臺文化戰略的形成	107
一、	文化戰略的概念	107
二、	對臺戰略在維持統一臺灣的核心利益	113
三、	硬手策略失靈的替代	117
四、	統戰戰略文化的延伸	121
五、	中共對臺的文化戰略目標與操作	128
第二節	中共的對臺文化戰略的變動因素	136
一、	戰略環境變化的影響	136
二、	國家發展戰略資源配置	137
第三節	文化戰略之政策形成與操作分析	140
一、	「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置重心於臺灣人民	140
二、	訴諸文化作用消弭敵意強調兩岸同一性	143
三、	「兩岸一家親」整合以建構集體身分	147
第四節	小節	154
第四章	中共對臺文化戰略具體作為	157
第一節	歷史發展重構與連結	158
一、	民國史的詮釋	158
二、	抗戰史的調整	161
三、	各式歷史紀念連結	165
四、	歷史道統傳承不脫統戰	172
第二節	文教交流培養情感	173
一、	文字用語統合	173
二、	青年學生交流	176
三、	新聞媒體交流	180
第三節	血緣宗親建立親情	185
一、	通婚建立血脈親情	185
二、	姓氏宗親關係鏈結	187
三、	制度化臺閩之交流	190
第四節	宗教信仰	195
一、	宗教交流	195
二、	媽祖文化	197
三、	其他神祇	200
四、	以宗教爭取信仰主導權,贏取臺灣對大陸的認同	202
第五節	文化戰略操作分析	204
一、	多面向深化文化交流形成連結	204
二、	結合文化統戰拉攏臺灣民心	205
三、	以「兩岸一家親」打破隔閡建立認同	205
第五章	中共對台文化戰略之評析	207
第一節	以中華文化建構集體身分	207
一、	中華文化是華人社會共有知識	207
二、	中華文化是既存互動社會結構	208
三、	集體文化附著性的先驗約制中華民族	208
四、	附著腦中歷史集體記憶引導行為模式	209
五、	既存的中華文化有助中共達成統一戰略目標	209
第二節	建構共同文化的集體身分	211
一、	以文化交流強化同質性	211
二、	以經濟互利形成相互依存	214
三、	藉歷史威脅喚起命運共同體	216
四、	態度柔化自我約束建立互信	219
五、	建構集體身分的共同文化	221
第三節	不信任鴻溝阻止形成集體身分	225
一、	集體記憶下的刻板印象	225
二、	整飾形象重在建立宗祖國地位	228
三、	惡意阻礙信任的延續及建立	230
第四節	小結	242
第六章	結論	245
第一節	綜合結論	245
第二節	研究發現	247
一、	中共對臺確實存在文化戰略	247
二、	中華文化的同一性能助兩岸集體身分建構	249
三、	負面否定行為阻撓集體身分形塑	250
四、	兩岸共同價值觀建立至為重要	253
五、	馬時代框架成為蔡時代的困境	255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259
一、	中共是否會表現更多更大善意作為	259
二、	對中共文化戰略具體作為深入探討	259
三、	拉高戰略格局、積極面對挑戰	260
參考文獻		263
壹、中文資料	263
貳、外文資料	276
參、網路資料	280

圖目錄
圖1-1: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析(1992年06月~2016年06月)	3
圖1-2: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析(1994年12月~2016年06月)	4
圖1-3:本文分析架構圖。	39
圖2-1:WENDT的文化概念。	46
圖2-2:共同期望與集體身分、角色身分之關係。 72
圖2-3:集體身分形成過程。 73
圖2-4:認知與信任關係。 91
圖5-1:馬習會前夕中國1500枚飛彈對部屬。 236

表目錄
表3-1:習近平歷次「兩岸一家親」相關講話 151
表4-1:海峽百姓論壇舉辦時地一覽表 188
表4-2:國臺辦歷年成立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一覽表 194
表5-1:2016年中國大陸阻撓我國際空間重要事例 240
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
(一)中文書籍
《大陸工作參考資料》,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
《中共黨史研究彙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
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編輯小組。《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二)》,臺北:國史館,2000。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毛澤東。《毛澤東選輯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王高成。《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
包宗和。《臺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臺北:三民書局,199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中共對臺文教交流策略文件彙編》,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5年。
李功勤。《百年大業:中華民國發展史》, 臺北:幼獅出版社,2011。
李鵬。《海峽兩岸經濟互賴之效應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
杜德聖。《兩岸真相密碼-中共對臺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臺北:秀威資訊,2008。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
林孝庭。《開羅會議再思考》,臺北:國史館,2015。
林淑馨。《質性研究與實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10。
邵宗海。《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施琅。《靖海紀事》,臺北:臺灣銀行,1958。
胡錦濤。《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韋正通。《中華文化概論》,臺北:水牛出版社,2000。
徐斯儉、曾國祥主編。《文明的呼喚—尋找兩岸和平之路》,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11。
徐曉望。《媽祖的子民:閩臺海洋文化研究》,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9。
秦亞青主編。《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翁明賢。《解構與建構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0-2008)》,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
翁明賢主編。《止戈為善:釣魚臺爭議的和平解決》,臺北: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2012。
翁明賢主編。《論中國夢》,臺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15。
翁明賢主編。《戰略安全理論建構與政策研析》,臺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13。
翁明賢主編。《變遷中的亞太戰略情勢》,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2012。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思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高曉。《習近平:中國新領導人》,臺北:高寶國際,2011。
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2008。
國家安全局。《共匪統戰-匪情研究專輯》,臺北:國家安全局,1968。
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2003。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臺北:生智出版社,2000。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出版社,1994。
張憲文。《抗戰史研究:檢討與評述》,臺北:國史館,2015。
張憲文編。《中華民國史綱》,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梁家麟編。《五十年代三自運動的研究》,香港:建道神學院,1996。
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2003。
郭瑞華主編。《中國大陸綜覽》,臺北:法務部調查局,2013。
陳木杉。《中共編寫「中華民國史真相」探討》,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陳良生、楚樹龍、陶紅兵。《中國國家統一戰略》,香港:明報出版有限公司,2005。 
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謹、顏炯。《社會心理學》,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陳啟懋主編。《中國對外關係》,臺北:吉虹文化,2000。
游梓翔。《領袖的聲音:兩岸領導人重要演講選輯,1906-2006》,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鈕先鐘,《孫子三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傳應川。《抗戰期間共軍的發展策略及其戰略影響》,臺北:國史館,2015。
楊開煌。《出手 胡政權對臺政策初探》,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遠見雜誌,《馬習會 鞏固臺海和平為兩岸搭橋》,臺北:遠見雜誌,2015。
潘培慶。《解構中國政治文化戰略》,香港:藝海出版社,2011。
蔡子民。《臺灣文化思潮與兩岸情結》,北京︰臺海出版社,2002。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鄭書杰、李 梅、吳曉莉、蘇繼紅著。《變革風生(1980-1989)》,北京:易書科技有限公司,2013。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
(二)外文翻譯書籍
Ann L. Weber著,趙居蓮譯。《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
Armand Mattelart著,繆詠華、廖潤珮譯。《文化的多元性與全球化》(Diversite culturelle et mondiqlisation),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
Brehm, Kassin, Fein著,王慶福、洪光遠、陳淑華、王郁茗合譯。《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台北:雙葉書廊,2006。
Campbell David著,李中、劉海青譯。《塑造安全-美國的外交政策和身分認同政策》(Writing Security),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Christian Reus-Smit著,莊皓雲譯。《國際關係理論》(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時英出版社,2010)。
Earl Babbie著,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合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臺北:雙葉書廊,2011。
Franz Oppenheimer著,薩孟武譯。《國家論》(Der Staat),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9年。
Harold D. Lasswell & Abraham Kaplan著,王菲易譯。「權力與社會,一項政治研究的框架」(Power and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J. Darley, S. Glucksberg, R. Kinchla著,楊語芸譯。《心理學》(psychology),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Jonathan Grix著,林育珊譯。《TOP研究的必修課-學術基礎研究理論》(The Foundations of research),臺北:深思文化,2008。
Joseph S. Nye, Jr 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臺北:遠流出版,2006。 
Ken Booth著,冉冉譯。《戰略與民族優越感》(Strategy and Ethnocentrism),北京:中央翻譯出版社,2009。
Marc Crepon著,李鳳新譯。《製造敵人的文化》(L’imposture du choc des civilisations),臺北:果實出版,2005。
Martha Finnemore著,袁正清譯。《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Philip G. Zimbardo & Richard J. Gerrig著,游恆山、李素卿譯,《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
瀨川昌久著,錢杭譯。《族譜-華南漢族的族、風水、移居》,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三)專書論文
王軍。〈主權研究在中國:成就、趨勢與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載於王緝思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王逸舟。〈新視野下的國家利益觀〉,載於王緝思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左紹棠。《中國大陸基督教政教關係:新制度論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李勵圖。〈東協、中國與東亞共同體〉,載於朱漢雲、賈慶國編《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
明居正。〈國際體系層次與兩岸關係:檢視與回顧〉,載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
門洪華。〈中國國家利益的維護與擴展〉,載於王緝思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施正權。〈中共和平發展的戰略分析,兼論臺灣的行動戰略〉,載於《建構二十一世紀臺灣的戰略定位與策略-紀念鈕純鍾教授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2006年3月4日。
婁杰。《一國兩制其本國策與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實踐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1995。
戚嘉林。〈中國永不稱霸,但不能永不統一〉,載於朱佳木編,《當代中國與它的發展道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
陳子軒。《全球化下中國之文化戰略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陳姝廷。《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後對臺交流策略之分析》,臺北: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士論文,2007。
陳美春。《胡錦濤時期中共對臺文化戰略與作為研究》,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96年6月。
陳華凱。《臺海兩岸關係的後現代地緣政治文化新思維-臺灣的觀點》,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102年。
陳聯邦。《中共對臺政策演變之研究-兼論1995年及1996年的軍事演習》,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5月。
黃彥穎。《中共對臺學生統戰活動之研析》,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士論文,民國96年7月。
楚樹龍。〈中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力量和國家戰略〉,載於王緝思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謝麗娟。《中共對臺政策之演變:以三次臺灣大選之文攻武嚇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6年6月。
(四)學術期刊
王岳川、胡淼森。〈去中國化事件文化戰略學分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1期,2011年。頁26-34。
王崑義。〈從戰略文化解析中共的軍事演習〉,《全球政治評論》,第15期,2006年,頁73-124。
王戰初。〈淺談文化統戰思維方式的創新〉,《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1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39-40+62。
石勇。〈陸生赴臺問題初探〉,《高教發展與評估》,第28卷第3期,2012年5月。頁60-66。
吳玉山。〈十年的知識薪傳: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3期,民國98年9月。頁113-127。
吳玉山。〈兩岸關係的理論詮釋〉,《政治科學論叢》,第八期,民國86年6月。頁259-279。
吳前進。〈「亞洲價值觀」的文化戰略意義〉,《亞洲研究》,35卷,2000年6月。頁146-166。
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主義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44期5卷,民國94年9、10月。頁1-27。 
吳紅博、何文鉅。〈文化統戰理論研討會綜述〉,《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0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55-59。
吳紅博、常志剛。〈文化統戰的內涵和特點〉,《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9年6月。頁46-50。
吳新福、蔡清娟。〈統戰文化軟實力之構成與實施路徑〉,《中華文化》,第1期,2010年。頁65-67。
李怡、張琳、曾學敏。〈前瞻性文化統戰工作中的大學生情感教育〉,《咸寧學院學報》,第30卷第7期,2010年7月。頁127-134。
李鳴。〈實施中國文化戰略目標和途徑〉,《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7年3月。頁27-29。
沈玥如。〈對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評析〉,《中共研究》,第四十六卷第11期,2012年11月。頁48-62。
林中斌。〈北京對臺政策戰術靈活與戰略堅持〉,《國家發展研究》,第2卷第1期,民國91年12月。頁151-178。
林安梧。〈「中華道統」與「文化中國」論「多元而一統」:「文化中國」、「政治中國」與「經濟中國」的對比反思〉,《宗教與哲學》,第30期,2004年6月。頁110-119。
林挺生。〈解放軍的現代化與戰略文化:「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與解釋架構〉,《全球政治評論》,第50期,2015年。頁49-70。
社論。〈漢字之外,還有國文和歷史-論兩岸文化認同和文化復興〉,《海峽評論》第224期,2009年8月1日。頁1-5。
邵宗海,〈從兩岸關係的變遷探討兩岸關係的定位(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95-124。
施正鋒。〈戰略研究的過去與現在〉,載於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3期,2010年。頁31-64。
施正權。〈從比較戰略文化看戰爭與和平:以美國和中共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四期,2004年4月。頁25-60。
唐仁俊。〈當前中共對臺統戰策略之分析〉,《空軍軍官》,第158期,2011年6月。頁51-66。
秦亞青。〈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頁 231-264。
翁明賢。〈我國國防戰略前瞻規劃〉,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研討會,2002年10月20日。
耿曙。〈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臺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8卷第3期,民國98年9月。頁1-32。 
袁鴻。〈中華傳統文化與統一戰線〉,《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10年2月。頁55-57。
高素蘭。〈中共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1949-2000)〉,《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四期,2004年9月。頁189-228. 
張仕賢。〈兩岸邁入新局勢 宜穩宜慎凝共識〉,《中共研究》,第四十七卷第七期,2013年7月。頁22-36。
張玉法。〈中國大陸學者對民國史的研究(1949~1992)〉,《興大歷史學報》,第三期,民國81年4月。頁35-57。
張亞中。〈全球化的臺灣安全:大戰略思維〉,《遠景季刊》,第三卷第一期,2002年1月。頁27-66。
張亞中。〈論兩岸自理〉,《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民國92年11、12月。頁29-66。
張家麟。〈政教關係與兩岸宗教交流:以兩岸媽祖廟團體為焦點〉,《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一卷第1期,民國91年9月。頁33-76。
張登及。〈「再平衡」對美中關係之影響: 一個理論與政策的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十四卷第二期,2013年4月。頁53-99。 
張登及。〈地緣因素與新現實主義:以冷戰後的美中地緣競逐為例〉,《政治學報》,第45期,2008年6月。頁95-134。 
戚嘉林。〈恢復祖國意識〉,《海峽評論》,第221期,2009年5月1日。頁50-53。
戚嘉林。〈臺胞認同祖國化〉,《海峽評論》,第238期,2010年10月。頁53-55。
莊奕琦、劉冬成。〈經濟整合與政治衝突的關聯性 一以兩岸關係為例 〉,《中國大陸研究》,第55卷第1期,民國101年3月。頁23-39。
莫大華。〈Nicholas Onuf與Friedrich Kratochwil的社會理論、國際法與國際關係理論連結之比較分析〉,《問題與研究》,第54卷第2期,民國104年6月。頁1-31。
莫大華。〈千禧年後的臺海安全-批判性安全的看法〉,《遠景季刊》,第二卷第四期,2001年1月。頁35-65。
莫大華。〈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8期,1998年8月。 頁19-33+86。
莫大華。〈國際關係實用建構主義理論的知識論分析〉,《政治科學論叢》,49期,2011年9月,頁75-124。
莫大華。〈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的辯論:國際關係理論的另一次大辯論?〉,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九期,民國92年12月。頁113-138。
莫大華。〈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9期,民國88年9月。頁93-109。
莫大華。〈戰略文化: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期,民國85年6月。頁39-52。
許雪姬。〈『臺灣光復致敬團』的任務及其影響〉,《臺灣史研究》,第十八卷第二期(民國100年6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97-145。
郭承天。〈兩岸宗教與政治態度之比較〉,《中國大陸研究》,第52卷第2期,民國98年6月。頁69-95。
陳明通。〈當前北京對臺策略剖析〉,《東吳政治學報》,第二十七卷第二期,2009年。頁127-202。
陳欣之。〈歧異解讀霸權衰落的美中戰略互動─單極體系中權位轉換的認知因素〉,《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十五卷第一期,2014年1月。頁89-140。
陳動。〈也談主權理論及在臺灣問題上的應用-兼與黃喜樹、王英津商榷〉,《臺灣研究集刊》,第一期,2003年。頁28-34。
陳曉莉。〈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特質與統戰文化建設〉,《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4期,2010年7月。頁66-67。
游祥洲。〈論兩岸佛教互動及其定位與定向〉,兩岸宗教學術研討會,《兩岸宗教現況》。
童振源。〈中共「十六大」後對臺政策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2期,2003年3-4月。頁41-56。
馮向陽、蔣連霞。〈文化認同視野下的統戰工作研究〉,《深圳大學學報》,第27卷第6期,2012年11月。頁57-60。 
黃克武。〈民國史研究的現狀與幾點反思〉,《國史研究通訊》,第三期,2012年12月。頁38-42。
黃奕維。〈第8屆『海峽論壇』評析〉,《展望與探索》,第14卷第7期,民國105年7月。頁95-101。
黃恩浩。〈爭論中的國際關係「戰略文化」研究〉,《問題與研究》,第51卷第4期,民國101年12月。頁95-126。
黃清賢。〈兩岸關係的辯證性建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3卷3期,2012年7月。頁49-94。 
黃嘉樹、主英津。〈主權的構成:對主權理論的再認識〉,《太平洋學報》,第4期,2002年。頁3-15。
黃嘉樹、主英津。〈主權構成研究及其在臺灣問題上的應用〉,《臺灣研究集刊》,第二期,2002年。頁28-36。
楊丹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思維的理論分析〉,《臺灣研究集刊》,第四期,2010年。頁8-16。
楊坤鋒、陳建翔。〈從中國的崛起與東協FTA來看兩岸的ECFA〉,《東亞論壇季刊》,No.472,2011年06月。頁69-95。
楊琅玲。〈文化統戰-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新思路〉,《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報》,第22卷,第2期,2010年2月。頁56-57。
楊開煌。〈後ECFA之對臺政策指導思想〉,《海峽評論》,235期,2010年7月1日。第27-31。
葉文龍、李高生。〈充份發揮統戰文化在統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5期,2007年7月。頁32-35。
董立文。〈論臺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的爭辯〉,《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 第3期,2013年9月。頁115-135。
鄒秉國、董智漢。〈施展高校統戰柔性管理優勢為建構和諧校園舖路搭橋〉,《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期,2008年4月。頁29-35。
趙京蘭。〈中國社會進化論的文明戰略以及文化戰略〉,《儒教文化研究》,第12輯,2009年8月。頁83-105。
劉文斌、唐永瑞。〈大陸對臺「兩岸一家親」統戰作為效應〉,《展望與探索》第13卷第10期,民國104年10月。頁75-94。
劉文斌。〈臺灣國家認同的「拉動」與「純化」〉,《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74-81。
劉永濤。〈冷戰後美國對外文化戰略透析〉,《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2001年5月。頁12-15。
劉冰冰。〈珍視統戰獨特優勢 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兼談加強新建高校統戰工作〉,《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卷,2008年3月。頁40-43。
潘忠歧、黃仁偉。〈中國的地緣政治文化〉,《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2008年。頁44-49。
鄭端耀。〈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頁199-229。
蕭全政。〈社會科學本土化的意義與理論基礎〉,《臺大政治科學論叢》,第13期,2000年12月。頁1-26。
薜曉源。〈全球化與文化戰略研究〉,《馬克斯主義與現實》,第4期,2003年8月。頁26-32。
顏建發。〈習近平對臺政策的可能架構與內涵〉,《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4期,2013年12。頁39-61。
關弘昌。〈從國際關係理論看兩岸和平協議之簽訂〉,《全球政治評論》,第三十四期,2011年4月。頁27-40。
(五)報章、雜誌
〈胡錦濤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就發展兩岸關係提出重要意見〉,《人民日報》,2008年,3月5日。
《中國時報》,民國84年6月7日,版9。
〈大陸官方最新表述,錢其琛:大陸、臺灣同屬一中〉,《聯合報》,民國89年8月26日,版4。
《文匯報》,1982年6月17日。
《人民日報》,2000年03月05日,版1。
〈偉大民族復興的道路選擇-論中國的和平崛起〉,《人民日報》,2004年2月17日。
李華球。〈解讀北京的對臺策略〉,《新加坡聯合早報》,2004年10月9日。
張五岳。〈兩岸關係的新里程碑〉,《中國時報》,2005年5月13日,版A15。
王崑義。〈反分裂法的戰略意義〉,《自由時報》,2006年3月14日,版A4。
〈江澤民談外交:全力封殺臺灣〉,《聯合報》,2006年8月9日,版A13。
〈崛起淡出 中共改倡和平發展〉,《中國時報》,2006年8月24日,版A13。
章念馳。〈兩岸短期不會突破〉,《聯合報》,2006年12月25日,版A13。
胡海波。〈中國文化戰略的基本內涵〉,《光明日報》,2015年5月13日,版13。
 
貳、外文資料
(一)外文書籍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New York: Verso. 2006.
Avant, Deborah D., Martha Finnemore and Susan K. Sell. Who Governs the Glob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Brady, A.-M.. Marketing Dictatorship: 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Doughert y, James E. and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1.
Edwards, Gemma. Social Movements and Prote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inting House. 2014.
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Guzzini, Stefano and Anna Leade.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lexander Wendt and his critics.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Habermas, Jurgen. 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Band I.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4.
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Strategies in Europe 1989-1991.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Keohane, Robert O..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Kessler, Oliver, Rodney Bruce Hall, Cecelia Lynch and Nicholas Onuf. On Rule, Politics and Knowledge-Friedrich Krotochwil, International Relation and Domestic Affairs. UK:Palgrave Macmillan. 2010.
Kratochwil Friedrich V.. Rules, Norms and Decision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 and Legal Reason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Affai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Lijun, Sheng. China and Taiwan-Cross-Strait Relations under Chen Shui-bai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2. 
Lippa, R.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Belmont, CA: Wadsworth. 1990. 
Medeiros, Evan S. China's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ctivism, Opportunism, and Diversification. US:RAND Corporation. 1990.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8.
Nye, Joseph S. Jr.,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ashville: Lightning Source Inc. 1900.
Onuf, Nicolas Greenwood. Law-Making in global Community. North Carolina: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82.
Onuf, Nicolas Greenwood. Making Sense, Making Worlds-Constructivism i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relations,.New York: Routledge. 2013.
Onuf, Nicolas Greenwood. World of Our Making: Rules and Rule i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9.
Onuf, Nicolas Greenwood.”Constructivism: A User's Manu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onstructed World. New York London, England: M.E. Sharpe Armonk. 1998.
Puchala, Donald J. 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2.
Rigaud, Jacques. Les Relations Cullturelle Exterieures, Rapport au Ministre des Affaires etrangeres. Paris: La Documenttation Francaise. 1980.
Waltz, Kenneth Neal. Reflections o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A Response to My Critics “ in R.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Waltz, Kenneth Ne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ss.:Addison-Wesley Pub co. 1979.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ight, Martin, Gabriele Wight and Brian Porter. International Theory: The Three Traditions. Leicester and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
(二)外文學術期刊
Ben, Daryl,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elf-Persua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I(1965), pp.192-218. 
Lancaster, Sandra and Margaret Foddy, “Self-extensions: A Conceptualization,“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Vol.18 (1988), pp.77-94.
Liberthal, Kenneth, “Preventing a War over Taiwan,” Foreign Affairs, Vol. 84, No.2(2005), pp. 53-63.
Mead, George Herbert, “The Social Self,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10 (1913), pp.374-380.
Slovi, Paul & Sarah Lichtenstein, “Preference Reversals: A Broader Perspectiv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3, No.4 (Sep. 1983), pp. 596-605. 
Slovic, Paul, . “Perception of Risk,” Science, Vol. 236 (17 April 1987), pp. 280-285.
Taylor, Charles,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ciences of man,“ Review of Metaphysics, 60 (1971), pp.3-51.
Wendt, Alexander,  “On the Via Media, A Response to the Critic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Vol 26, (January 2000), pp. 165-180.
Wendt, Alexander,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 (Spring 1992), pp. 391-425.
Wendt, Alexander, “Levels of Analysis vs. Agents and Structures: Part III,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8 (April 1992), pp. 181-185.
Wendt, Alexander,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1 (Summer 1987), pp. 335-37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