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3200602040600
DOI 10.6846/TKU.2006.00352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崛起中的角色、地位與行動
論文名稱(英文) Role, Status and Action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 the Rise of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1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余一銘
研究生(英文) Kenneth I-min Yu
學號 69026002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1-10
論文頁數 37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施正權
委員 - 黃介正
委員 - 王央城
關鍵字(中) 中國崛起
解放軍
中國歷史傳統
中共政治特質
中共政治中的軍文關係
中共外交政策
中共能源政策
中共軍備擴散
台灣問題
解放軍的軍事戰略
解放軍的軍事指導思想(準則)
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
中國使用「詭計」的傳統(詭道)
關鍵字(英) rise of China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PLA)
China’s historical tradition
special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ivil-military relation in politics of China
foreign policy of China
China’s energy policy
arms proliferation of China
Taiwan problem
military strategy of PLA
doctrine of PLA
local war under informationized condition
deception tradition of Chin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為了要全盤地探究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崛起中的角色、地位與行動,本論文從西方強權的崛起歷史,以及中國的歷史與戰略傳統和中共政治的特質開始探討,做為研究中共崛起,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其中角色、地位與行動的基礎。接著透過中共的崛起路線,中共的軍文關係,解放軍對中共崛起中各重要議題的看法,以及解放軍的軍事能力的探討,本論文逐步地完成對於解放軍在中共崛起中的角色、地位與行動的全面性研究。

中共崛起的動力,乃來自對威脅與利益的反應,也來自企圖重新取得過往榮耀與中國身為帝國核心的歷史傳統。此並不脫出西方強權興起的歷史例證。但是中共崛起的過程使得中共的崛起迄今為止,不能夠以西方強權崛起的定義來予以定義。受到己身力量的不足與現代戰略環境條件的制約,中共至今使用的崛起方法都是和平形式的方法,在「和平崛起」、「大國外交」與「睦鄰外交」等口號下以漸進式、非正面對抗與零合競逐的方法,在強大而延續的領導人意志下持續推動崛起。中共乃是以巨大的領土與人口規模,以及不斷成長的經濟為後盾,以逐漸「社會化」的面貌參與國際社會,追求擴大具有可為中共所用的國際影響力。中共的崛起也不是藉與其他強權結盟而搭便車,而是以自身的規模優勢與地理位置為基礎,在強權權力領域間的空隙中崛起。此外,中共是一個尚有分裂問題的國家,這使得中共尚無法達成國土、人口與資源最大化以增長國力,以及國家目標集中於崛起而無旁鶩這兩個崛起所需的內部條件,而須將解決內部的分裂問題視為重要的戰略問題。不過,未來中共的崛起方式仍有改變可能。以可能被控制不致演變成大戰的軍事衝突取得權力的吸引力仍不可忽視,解放軍能力提升後中共走險棋的可能性也將增高。中共的崛起也如西方強權的崛起一般,對既有的權力局勢產生了革命性的挑戰,中共不斷發展的戰略目標與對過去榮耀的保持記憶,將持續使其他國家產生受威脅感。

在如此的崛起路線下,解放軍已由政權的分享者轉變成主要是黨的工具與政策參與者身分。但是中共領導人為了樹立權威與鞏固地位,對解放軍的意向仍然必須有充分了解,並且設法滿足其要求,以繼續保持黨控制軍與黨軍共生。解放軍仍是中共政權的支柱。已從過去參與政治鬥爭的經驗中學會在政治上採取謹慎態度的解放軍是中共政治穩定的助力。解放軍是中國歷史傳統與中共政治特質的極大化反映,擁護中共的封建宮廷政治與排外意識形態,擁有最保守的民族主義與保守主義立場,並擁有最鷹派的看法與最多傾向使用武力的政策意見。但是解放軍能力的不斷精進,也使中共擁有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使得中共願意採取較和平而恫嚇成分較少的路線,並且使其採行先發制人,以解決中共認知到的危機感的行動的可能性減少,同時解放軍提供了中共成為完全的強權的遠景。在中共愈來愈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之下,解放軍日益成為中共參與國際事務的資產,而中共的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也成為解放軍進行演練與對外進行觀察接觸的重要機會。中共的崛起和與世界普遍交往,是解放軍以軍購進行現代化與軍售換取軍工體系利益的重大助力。本論文最後針對解放軍在中國崛起中的角色、地位與行動,提出了預測與政策建議。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role, status and action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 the rise of China totally, this thesis describes and analyzes rise of china and the role, status and action of PLA in rise of China from the foundation among history of western powers’ rise, China’s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politics peculiar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n this thesis continues to probe into the rise route of China, the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of China, the view of PLA on each important issue in rise of china, and the PLA’s military capability, completes the comprehensive studying about the PLA’s role, status and action in rise of China.

  Motive power of China’s rise comes from not only the response to threats and interests, but also attempting to take past honor and tradition of China’s being empire core again. Thi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powers’ rise. But history of China’s rise could not be defined only with definition comes from the western powers’ rise. Be restricted by the deficiency of China’s national power in being and the conditions of modern strategic environment, ways of China’s rise depends on so far are all peaceful methods. In slogans as “peaceful rise” “high-power diplomacy” “good-neighborliness diplomacy,” China is rising continuously with progressive, non- positive and nonzero-sum methods under China leaders’ strong and continuing will. On the backing of enormous territory and population scale, and the economy growing up constantly, China expands its influence by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under the gradually “socialized“ look. China’s rising does not depend on allying with other powers to make free-ride, but bases on its own scale advantage and geographical position to rise among the power vacuum which is between power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Besides, China still has the problem of separation and separatism. It makes China be unable to concentrate full capacities on competing with other powers. China still can’t own thes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rising: maximizing territory, population and resource to aggrandize national power, and making national goals to focus on rise. China still must regard solving the division problem as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issue.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rise way of China will change in the future. It can't be ignored that China will try to obtain more power by using military means that seems to be able to controlled not to escalate to great war. It can’t be ignored that increase of PLA's capability will augment the possibility that China makes a reckless move as well. Rise of China creates revolutionary challenge to status quo of power, as well as rise of the western powers. China’s strategic goals developing constantly and China’s keeping memory for the past honor, will result in other countries’ threatened sense continuously.

  In such rising route of China, the PLA has been tools and policy-making participant more than being sharer of political power. But for establishing authority and consolidating their status, the leaders of CCP still must fully perceive the PLA’s purpose and try to meet the PLA’s request to continue controlling military and maintaining symbiosis of party and military. The PLA is still the pillar of the CCP regime. The PLA which has learned to take prudent attitude toward politics from the experience in political struggle in the past already had been the auxiliary of politics stability in China. The PLA is the extreme reflection of China's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the CCP’s political speciality. The PLA supports the CCP’s feudalism politics and exclusivism ideology, owns the most conservative nationalism and conservatism position, and keeps the views of hawks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inclining to use military force most. But the sustained progression of the PLA's capability makes the CCP have sense of safety of a certain degree, makes the CCP have the will to adopt more peaceful and less-bluster routes of competition, and prevents the CCP from adopting preemption strategy to resolve China’s crisis awareness. The PLA has offered the prospect that China will become a complete power. In China’s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more and more actively, the PLA has becomes assets of rising China day by day, and China’s positive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chance that the PLA observes and contacts with the world. China’s rise and associating with world generally, is the thrust of promoting the PLA’s modernization and military-industrial system’s interests by arms deals. Finally, this thesis offers predic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facing the PLA's role, status and action in rise of Chin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緒論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方法………………………………………………………………………………  5
四、研究範圍………………………………………………………………………………  7
五、研究限制………………………………………………………………………………  8
六、研究流程……………………………………………………………………………… 11
七、研究架構……………………………………………………………………………… 12

第一章 強權崛起的歷史例證
第一節 強權崛起的動力…………………………………………………………………  16
第二節 強權競爭、對抗與合作的行動路線……………………………………………  25
第三節 軍人的角色與戰爭力量的打造…………………………………………………  42
第四節 現代不同的條件…………………………………………………………………  48

第二章 影響中共崛起,與解放軍在中國崛起中影響力的基礎的根本因素
第一節 中國的歷史與戰略傳統…………………………………………………………  53
第二節 中共政治的特質…………………………………………………………………  66
第三節 影響中共崛起的外部環境中的利益與機會,威脅與限制……………………  77
第四節 中共崛起的動力與目標…………………………………………………………  82

第三章 中共崛起的演變
第一節 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崛起…………………………………………………………  90
第二節 江澤民時期的中共崛起………………………………………………………… 102
第三節 胡錦濤時期的中共崛起………………………………………………………… 111
第四節 中共崛起路線的演變與戰略意涵……………………………………………… 120

第四章 解放軍在中共政治中的地位,與中共的軍文關係
第一節 中共的軍文關係………………………………………………………………… 134
第二節 解放軍在中共政治發展中的參與歷史………………………………………… 160
第三節 解放軍對於崛起過程中政治變遷的反應……………………………………… 167
第五章 解放軍對崛起下各議題的看法
第一節 解放軍對於中共崛起的看法…………………………………………………… 173
第二節 中共與解放軍對於崛起下對外關係的看法…………………………………… 177
第三節 中共與解放軍對於崛起下能源政策、擴散與台灣問題的看法……………… 222

第六章 解放軍對崛起所做的準備
第一節 解放軍所得到的啟示與中共軍事主義的演變………………………………… 254
第二節 解放軍的現代化與戰略能力的追求…………………………………………… 271
第三節 發展中的中共運用軍事力量的戰略…………………………………………… 296

結論
一、對解放軍在中共崛起戰略中角色、地位與行動的總結,與對本研究的回顧……305
二、本研究的政策建議,與在各種戰略路線的演變可能性下,解放軍在未來中共戰
略中的角色、地位與行動的發展可能之預測………………………………………310

參考資料……………………………………………………………………………………324




圖目錄
圖緒論-1.本論文之研究流程圖…………………………………………………………… 11
圖緒論-2.本論文之概念架構:中共崛起戰略與解放軍間的關係……………………… 12
圖緒論-3.本論文章節架構圖……………………………………………………………… 13
圖1-1.國家行動的「三維結構」…………………………………………………………  26
圖2-1.西太平洋地緣戰略圖………………………………………………………………  81
圖2-2.中共的戰略目標與中共的崛起戰略………………………………………………  84
圖2-3.中共崛起中的國家利益分層………………………………………………………  85
圖4-1.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揮管制架構…………………………………………………… 148
圖4-2.中央軍事委員會架構……………………………………………………………… 149
圖4-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架構……………………………………………………… 151
圖4-4.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架構………………………………………………………… 152
圖4-5.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架構………………………………………………………… 154
圖4-6.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架構………………………………………………………… 155
圖4-7.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架構………………………………………………………… 156
圖5-1.中共的關鍵海上運輸線圖………………………………………………………… 230
圖5-2.中共「珍珠鏈」圖………………………………………………………………… 231
圖6-1.人民解放軍二砲部隊指揮管制架構……………………………………………… 275
圖6-2.中共現有中程與洲際彈道飛彈打擊範圍圖……………………………………… 276
圖6-3.中共現有短程彈道飛彈打擊範圍圖……………………………………………… 276
圖6-4.中共現有短程、中程與次中程彈道飛彈打擊範圍圖…………………………… 277
圖6-5.人民解放軍空軍指揮管制架構…………………………………………………… 282
圖6-6.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管制架構…………………………………………………… 287
圖6-7.強權之軍事活動目標與強度光譜………………………………………………… 299


表目錄
表1-1.西方強權崛起的因素與動力的類型……………………………………………… 16
表1-2.意識型態動力的來源與其對崛起國家人民性格與國家戰略影響結果之分類… 19
表1-3.各強權意識型態動力的來源與其對崛起國家人民性格與國家戰略影響結果… 20
表1-4.崛起國家崛起過程中所主要挑戰的既有強權與其他反對其崛起之國家,與之
間的對抗型態……………………………………………………………………… 34
表1-5.強權國家軍人對元首或政治人物個人效忠的程度高低………………………… 45
表2-1.中國與美國政治文化的差異……………………………………………………… 66
表2-2.歷史上各相對陣營組合間的相對性與差異性…………………………………… 79
表2-3.中共崛起的因素與動力…………………………………………………………… 83
表3-1.中共崛起過程中迄今各階段中共意識型態動力的來源與其對崛起國家人民性
格與國家戰略影響結果……………………………………………………………100
表3-2.中共政治報告中世界觀與內外戰略的演變(一)………………………………… 108
表3-3.中共政治報告中世界觀與內外戰略的演變(二)………………………………… 109
表3-4.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下的中共外交政策變遷………………………………………110
表3-5中共十五大與十六大政治報告中對外戰略之比較………………………………110
表4-1.軍文關係模式所屬的政治系統特徵………………………………………………136
表4-2.各種軍文關係模式的維繫因素……………………………………………………137
表4-3.江澤民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後至一九九三年三月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次會議上再度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
會主席前有關軍事的活動…………………………………………………………143
表4-4.胡錦濤任中央軍委會主席後至二零零五年三月中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三次會議有關軍事的活動…………………………………………………………143
表4-5.各種軍文關係模式的國家狀況與國家目標背景…………………………………168
表4-6.各種軍文關係模式的軍隊權力角色演變…………………………………………169
表5-1.中國大陸政學界人士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定義與戰略和途徑的看法……………175
表5-2.中俄間之互動交流列表……………………………………………………………194
表5-3.後冷戰時期中共與外國所建立之合作夥伴關係表………………………………202
表5-4.解放軍與外國進行演習,或是邀請外軍觀察員參與演習列表…………………211
表5-5.解放軍二零零一至二零零二年間與外國進行交流列表…………………………212
表5-6.解放軍艦艇出訪紀錄列表…………………………………………………………216
表5-7.歷次國防白皮書中對外國的指摘列表……………………………………………218
表5-8.各美中安全關係發展時期中解放軍的政策與行動………………………………218
表5-9.中共的對外能源與礦產尋求行動…………………………………………………227
表5-10.中共具戰略性軍火技術與產品輸出紀錄列表………………………………… 237
表5-11.中共的戰略性軍火技術與產品輸出對象與領域……………………………… 238
表5-12.二零零三年「胡四點」與二零零五年「胡四點」之比較…………………… 241
表5-13.鄧小平時代與江澤民時代和平統一時期之中共對台政策內容……………… 241
表5-14.解放軍對台灣事務的重要言論列表…………………………………………… 249
表6-1.中共各時期軍事指導思想、國防與軍事戰略目標與以及所設想之戰爭型態的
演變…………………………………………………………………………………259
表6-2.中共各型彈道飛彈諸元表…………………………………………………………278
表6-3.中共現代化水面艦隻諸元與其技術增進表………………………………………288
表6-4.解放軍海軍指標性艦隻下水與服役時間表………………………………………290
表結論-1.中共與民主陣營對中共崛起下議題觀點的差異,以及解放軍的觀點………307
表結論-2.中共的崛起戰略與解放軍的角色、地位與行動………………………………30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中文專書
1.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2.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3.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5年。
4.王文榮主編,《中國軍隊第三次現代化論綱》。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
5.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增訂版。
6.王安國,《「科戰」經驗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建設之影響》。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7.王式智,《中國歷代興亡評述》。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重增訂一版。
8.王為鐵,《珍寶島事件研究》。台北:帕米爾書店,1975年二版。
9.王高成,《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0.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11.王惠民,《中共後備武裝力量之民兵發展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5年。
12.王曾才,《世界現代史》(上)(下)。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修訂二刷。
13.王蕾編,《眾神之鄉─追蹤古希臘文明》。台北:荷馬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
14.巨克毅主編,《台海安全的戰略新情勢》。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5.石之瑜,《政治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6.石之瑜,《後現代的政治知識》。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7.白德華,《「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8.冉啟穰,《中共海軍現代化之困境》。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19.李安復,《中共新軍事革命與對台戰略─軍事戰略計畫作為之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0年。
20.李政芳,《後冷戰時期中共軍事現代化用兵模式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1.李保忠,《中外軍事制度比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22.李詒順,《鄧小平對中共軍隊整頓與改革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1984年。
23.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
24.李邁先,《西洋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九刷。
25.朱小莉,《軍事革命問題的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26.沈志華編,《朝鮮戰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27.沈明室,《中共軍隊在改革開放後的角色:持續與變遷》。台北:政治大學東亞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28.江信良,《中共積極防禦戰略─從戰略文化探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9.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鄧小平路線與廣東發展經驗》。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
30.任德厚,《政治學》(增訂五版)。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
31.吳定,《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增訂再版。
32.吳安家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0年初版。
33.何平編,《帝國的榮光─追蹤古羅馬文明》。台北:荷馬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
34.邱明松,《中共海南建省的戰略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1991年。
35.林中斌,《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36.林中斌,《以智取勝─國防兩岸事務》。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37.林中斌主編,《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38.林宗達,《蛻變中的軍事強權:中共軍事革新的動力》。台北:時英出版社,2001年7月。
39.林博文,《我國國防預算案之研究(1987-1998):政策制定過程之分析》。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40.林嘉誠、朱浤源編著,《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41.易中天,《帝國的終結─中國傳統政治制度批判》。香港:三聯書店(香港) 有限公司,2005年。
42.易平,《中共史 第一卷:產生與跨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43.尚金鎖主編,《毛澤東軍事思想與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44.尚瑞君,《江澤民固權方式之研究(1989-1997)》。高雄: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45.門洪華,《建構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46.郭少棠,《西方的巨變,1800─1980》。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47.郭振華,《中共國防戰略轉變因素及趨勢之研究(1949-2002年)》。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4年。
48.郭漢丞,《布希時期美國外交政策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論文,1996年。
49.周睦謹,《中共「大國外交」研究(1989-2000)》。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2年。
50.洪陸訓,《武裝力量與社會》。台北:麥田出版,1999年。
51.洪陸訓,《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52.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 1978-2004》。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53.施志勝,《後冷戰時期中共黨軍關係─江澤民時代》。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5年。
54.施哲雄、王嘉州、何秀珍、吳榮鎮、邱伯浩、張執中、陳重成、曾喜炤,《發現當代中國》。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55.姚大中,《中國世界的全盛》。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56.姚祖德,《變革與玄機─跨越式的中國軍備發展》。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
57.俞雨霖,《派系政治衝突中對中共外交政策的影響》。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58.俞雨霖,《中共軍人的政治角色─比較與歷史的觀點》。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59.姜孟伶,《鄧小平時期中共政治繼承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60.陳玉南,《從軍事戰略思想轉變探討中共「高技術局部戰爭」準備之研究》。台北: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61.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思想‧實踐‧前瞻》。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62.陳志洪,《江澤民時期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63.陳東龍,《新世代解放軍》。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64.陳相靈,《「武經七書」與當代戰爭戰略》。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
65.陳惠琪,《戰國時期和平與戰爭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66.陳皓彥,《中共積極防禦戰略思想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1996年。
67.高哲翰,《邏輯原理與應用》。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68.高新,《江澤民的權力之路》。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年。
69.高瞻,《走向大國之路─鄧小平與中美建交二十年》。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70.唐光華,《政治文化的沉思者》。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71.張天送,《江澤民政治權力之鞏固》。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論文,2003年。
72.張立德,《中國軍事發展與台灣防禦性反制戰力建構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3年。
73.張志銘,《美中互動下的亞太安全架構─從溫特(Alexander Wendt)建構主義解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5年。
74.張明睿,《解放軍對未來戰爭準備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2年。
75.張卓君,《中共改革開放前後軍隊士氣與紀律變化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76.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77.張國,《中國治國思想史》。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78.張紹華,《冷戰後中共軍事思想》。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79.張國讚,《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之研究─1979-2003》,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80.張聖岱,《從美國外交決策因素觀其東北亞政策(1985-1992)》。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論文,1992年。
81.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一輯、第二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82.許薌君,《從中共軍備發展探討解放軍軍事戰略思想趨向》。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論文,2004年。
83.黃文智,《中共在韓戰停戰談判策略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1992年。
84.黃鈴媚,《理性選擇論與外交決策分析》。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論文,1987年。
85.黃鉦堤,《政治學方法論與行政分析立場》。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86.陸文浩,《中共海軍現代化:以潛艦發展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4年。
87.彭慕仁,《中共「懲越戰爭」的決策》。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論文,1986年。
88.馮克利,《尤里西斯的自縛:政治思想筆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89.鈕先鍾,《核子時代的戰略問題》。台北:軍事譯粹社,1988年。
90.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91.喬良、王湘穗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
92.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
93.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94.葉賀松,《朱德與中共軍隊關係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95.楊中美,《江澤民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公司,1996年。
96.楊克儉,《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協經濟戰略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97.楊春長主編,《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與國防建設的論述》。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98.楊逢泰,《現代西洋外交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99.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香港:明報出版社,1987年。
100.劉宏煊,《中國睦鄰史─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101.劉昭祥、王曉衛,《軍制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102.劉軍寧,《權力現象》。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台初版。
103.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104.劉豫忠,《唐朝天可汗制度之研究(西元671-661年)》。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05.劉慶主編,《西方軍事學名著提要》。台北:昭明出版社,2002年。
106.鄭永常,《征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出版組,1998年。
107.趙泰,《論認知對決策作為的影響》。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108.趙繼綸,《軍事事務革命中科技對作戰概念影響之研究:1969-1999年》。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0年。
109.郝志進,《後冷戰時期中共海權發展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10.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111.閻學通,《社科新視點: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2.閻學通,《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3.潘進章,《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中共十六大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論文,2003年。
114.蕭湘台,《改革開放後大陸社會穩定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15.盧子健,《中國對外關係轉變》。香港:金陵出版社,1985年。
116.魏汝霖、劉仲平編,《中國軍事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68年。
117.韓培爾,《社會科學方法論:量化與質化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118.羅鳳珠編,《社會科學導論》。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119.《「中共十六大之後內部暨國際環境評估」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2年。
120.《鄧小平路線與廣東發展經驗》。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
121.丁樹範,〈黨還指揮槍?─軍隊改革與黨軍關係變化〉,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頁96至119。
122.王崑義、蔡裕明,〈和平崛起:轉型中的中國國際戰略與對台戰略思考〉,巨克毅主編,《台海安全的戰略新情勢》。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頁113至145。
123.王曾惠,〈海軍戰略的發展(1652-1674)〉,林中斌主編,《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頁31至63。
124.傅寶真,〈中共在邁向隱性之區域霸權所面臨的問題〉,巨克毅主編,《台海安全的戰略新情勢》。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頁113至145。
125.〈目前的形勢與任務〉,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203至237。
126.〈全黨講大局,把國民經濟搞上去〉,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4至7。
127.〈加強黨的領導,整頓黨的作風〉,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2至14。
128.〈在中央軍委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69至81。
129.〈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08至120。
130.〈在軍委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363至367。
131.〈「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35至36。
132.〈軍隊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56至62。
133.〈軍隊要整頓〉,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至3。
134.〈軍隊整頓的任務〉,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5至24。
135.〈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21至123。
136.〈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44至170。
137.〈答意大利記者奧林埃娜‧法拉奇問〉,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303至312。
138.〈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30至143。



(二)中文期刊報紙
1.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三卷第一期,2004年1/2月。
2.王世科,〈美國針對中國強化西太平洋反潛戰備〉,《全球防衛雜誌》,256期(第四十二卷第六期),2005年12月。
3.王宇博,〈不安全與掠奪性: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形成〉,《歷史》月刊,第一七八期,2002年11月,頁79至85。
4.王定士,〈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之研究〉,《俄羅斯學報》,2002年1月。
5.王釗洪,〈金援 最怕雙方官員上下其手〉,《聯合報》,2005年9月28日。
6.王健壯,〈最佳拍檔三十年〉,《中國時報》,2005年1月1日。
7.王乾任,〈百年金融巨獸的過去、現代與未來〉,《聯合報》,2005年11月30日。
8.王書良,〈假武士道〉,《中時晚報》,2005年8月15日。
9.亓樂義,〈共軍後續人事 對台戰略指標〉,《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
10.亓樂義,〈西沙機場 中共以空制島〉,《中國時報》,2005年7月11日,A2版。
11.亓樂義,〈引進技術無力整合 共軍兩難〉,《中國時報》,2005年8月2日,A13版。
12.亓樂義,〈「核武幽靈」〉,《中國時報》,2005年7月16日。
13.亓樂義,〈專訪前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克萊明 共軍模擬打擊 挑戰美軍航母〉,《中國時報》,2005年11月24日。
14.亓樂義,〈「戰役空軍」對台力量前伸〉,《中國時報》,2004年7月23日,A13版。
15.天行,〈中共「有限核威懾」布局〉,《聯合報》,2005年7月20日。
16.天行,〈航天戰略 神舟嗆聲〉,《聯合報》,2005年10月14日。
17.毛峰,〈胡錦濤力排眾議紀念胡耀邦內情〉,《亞洲週刊》,第十九卷第四十七期(2005年11月20日)。
18.石之瑜,〈民主斷裂?〉,《中時晚報》,2005年10月3日。
19.平可夫,〈軍演鏡子照亮中國軍隊〉,《亞洲週刊》,第十九卷第三十七期(2005年9月11日)。
20.李天鐸,〈未來的開創是一樁很爽的事〉,《中國時報》,2005年10月9日。
21.李登科,〈五十年的「中」、美、蘇(俄)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二卷第十期,1999年10月。
22.李國雄,〈中國的石油併購戰略〉,《中國時報》,2005年8月27日。
23.李道成,〈中美財長狠話講完 戲也演完〉,《工商時報》,2005年10月14日。
24.朱建陵,〈北京觀察 胡錦濤 不得不硬起來了!〉,《中國時報》,2005年10月8日。
25.朱建陵,〈江澤民深耕 胡錦濤收割〉,《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3日。
26.朱建陵,〈胡錦濤力主紀念 傳承民本非民主〉,《中國時報》,2005年11月16日。
27.朱雲漢,〈美國的躊躇、台灣的懸空〉,《中國時報》,2005年8月15日。
28.朱雲漢,〈戰略棋子、戰略棄子〉,《中國時報》,A4版,2004年11月15日。
29.江迅,〈胡耀邦傳記被禁內情〉,《亞洲週刊》,第十九卷第四十六期(2005年11月13日)。
30.江棋生,〈自由化是硬道理〉,《開放雜誌》,總228期(2005年12月1日),頁8至9。
31.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江澤民、王寶玲,王擎天,《三個代表》。紐約:啟思出版集團(Cheese Group),2003年。
32.阮中強,〈解放軍要汲取俄羅斯的靈感〉,《亞洲週刊》,第十九卷第三十四期(2005年8月21日)。
33.邱志強,〈民國九十五年以後中共具猝擊能力〉,《青年日報》,2004年9月1日。
34.邱志強,〈戰備目標:導彈打不攤 潛艦封不住〉,《青年日報》,2004年9月1日。
35.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中共十六大之後內部暨國際環境評估」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2年12月18日,頁4-2-1至4-2-13。
36.何思慎,〈中日關係 挑戰小泉流政治〉,《聯合報》,2005年9月12日。
37.何思慎,〈違憲判決 擋不住小泉的靖國路〉,《聯合報》,2005年10月1日。
38.何清漣,〈中共以美國為假想敵〉,《開放雜誌》,總227期(2005年11月1日),頁46至48。
39.杜牧,〈阿房宮賦〉。
40.杜筱越,〈反分裂法後的凶狠殺招 中國還要修《國防動員法》〉,《新新聞周報》,第941期(2005年3月17日至3月23日),頁32至33。
41.呂昭隆,〈中共核潛艦 多次無害過台海〉,《中國時報》,2005年9月18日。
42.孟飛,〈中共「新軍事革命」的意涵與形成背景〉,《中共研究》,第33卷第11期(1999年11月)。
43.林中斌,〈胡上江下 對台新局〉,《中國時報》,2005年3月1日,A4版。
44.林中斌,〈解放軍戰略之演變〉,林中斌,《以智取勝─國防兩岸事務》。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頁45。
45.林載爵,〈新教倫理今何在〉,《聯合報》,2005年12月25日。
46.周奕君、黃創夏,〈專訪國策院長田弘茂談台海新趨勢:美國新孤立主義抬頭 兩岸動武機率愈來愈低〉,《新新聞》周報,970期(2005年10月6日)。
47.周煦,〈印巴之爭的原因、經過及大國的介入〉,《歷史》月刊,第一七五期,2002年8月,頁38至44。
48.於慧堅,〈澄清中國威脅論 北京當務之急〉,《中國時報》,2005年11月15日。
49.於慧堅,〈處處有天機 事事不可說〉,《中國時報》,2005年12月5日,A12版。
50.始安,〈世紀性的海軍盛會─英國特拉法加海戰200年國際觀艦式〉,《全球防衛雜誌》,第252期,2005年8月1日。
51.俞雨霖,〈軍演以俄為師 解放軍要變身〉,《中國時報》,2005年8月25日。
52.陳可乾,〈石油安全不能輕忽〉,《中國時報》,2005年8月4日。
53.陳世昌,〈公?私? 一國首相 別再打馬虎眼了〉,《聯合報》,2005年10月1日。
54.陳希林,〈自信心爆棚 中國漸目空一切?〉,《中國時報》,2004年11月15日,D8版。
55.陳東旭,〈胡錦濤 要超越前三代領導人〉,《聯合報》,2005年11月16日。
56.陳奕平,〈大熔爐還是沙拉盤?─美國的國民性探微〉,《歷史》月刊,第一七八期,2002年11月,頁71至78。
57.陳莉、李強,〈論高技術下人民戰爭的新特點〉,《國防》,1998年第7期,1998年7月。
58.陳競新,〈經濟,是最高政治〉,《聯合報》,2004年10月6日。
59.郭崇倫,〈美連日都顧不了 何況台灣〉,《中國時報》,2005年9月15日。
60.陸以正,〈中國崛起?還是文化帝國主義復活?〉,《中國時報》,2005年6月13日,A10版。
61.陸以正,〈胡錦濤訪美延期幕後〉,《中國時報》,2005年9月5日。
62.陸以正,〈華府與北京 務實眼光看待對手〉,《中國時報》,2005年10月3日。
63.施威全,〈海上喋血〉,《中時晚報》,2005年9月26日。
64.郝南仁,〈《烽火下的上海》 孤島眾生相〉,《聯合報》,2005年10月2日。
65.徐尚禮,〈中國心急 四處尋油〉,《中國時報》,2005年8月23日。
66.徐尚禮,〈以爭奪台海制空權為訓練核心 東山島軍演登場〉,《中國時報》,2004年8月3日。
67.徐尚禮,〈鄭和 上海發展代言人〉,《中國時報》,2005年7月10日。
68.張作錦,〈拿劍還是拿地圖?〉,《聯合報》,2005年7月21日。
69.張宗智,〈胡錦濤邀共管台海 布希回以一中〉,《聯合報》,2005年9月15日。
70.張登及,〈中共建政後歷屆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涉外言論的內容分析:世界觀的定位與變遷〉,《東亞季刊》,卅二卷一期,2001年1月。
71.張登及,〈中共懲越戰爭的歷史結構分析─對外政策的武力使用〉,《東亞季刊》,卅一卷一期,2000年1月。
72.許倬雲,〈日本的興衰 1895-1945-2005〉,《中國時報》,2005年8月1日。
73.許倬雲,〈移去國際了解的魔障〉,《中國時報》,2005年9月5日。
74.黃河,〈從旅大到旅海─中共驅逐艦30年發展歷程〉(上)(下),《全球防衛雜誌》,第210、211期,2002年2月、3月。
75.黃煌雄,〈如何讓台灣由「消」轉「長」?〉,《聯合報》,2005年10月5日。
76.曹開明,〈「記者節餐會」〉李部長致詞全文〉,《青年日報》,2004年9月1日。
77.景鴻鑫,〈神六,鋪出直通月球大道〉,《聯合報》,2005年10月13日。
78.楊開煌,〈由「朝核問題」到兩岸問題 〉,《中國時報》,2005年10月8日。
79.廖書賢,〈1983年至2000年中共對南韓的外交政策:調適與務實〉,《國際關係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2年9月28日。
80.傅建中,〈又見連戰〉,《中國時報》,2005年7月23日。
81.傅建中,〈布胡峰會與台灣〉,《中國時報》,2005年9月15日。
82.賈誼,〈過秦論〉,蕭統主編,《昭明文選》。
83.焦國標,〈中國有五千萬黨書記〉,《開放雜誌》,總227期(2005年11月1日),頁61至69。
84.焦國標,〈中國有四百萬個宣傳部〉,《開放雜誌》,總228期(2005年11月1日),頁26至30。
85.趙建民,〈胡江關係 四中全會怎麼演?〉,《聯合報》,2004年9月6日。
86.鈕先鍾,〈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始─八十年後的回顧〉,《國防雜誌》,第十卷第一期。
87.劉向,〈戰國策書錄〉,劉向編,《戰國策》。
88.劉金源,〈蠻牛與紳士:英吉利民族特性素描〉,《歷史》月刊,第一七八期,2002年11月,頁63至70。
89.劉金源,〈王冠上的寶石─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歷史》月刊,第一七五期,2002年8月,頁30至37。
90.劉振興,〈中共關於新軍事革命理論的研究與實踐〉,《中共研究》,第32卷12期,1998年12月。
91.劉屏,〈藍普頓:台灣首務 強化民防〉,《中國時報》,2004年8月6日。
92.劉屏,〈保台? 美國的三種態度〉,《中國時報》,2004年12月24日。
93.劉屏,〈美盼藉對話 緊盯中國崛起〉,《中國時報》,2005年7月19日。
94.郝柏村,〈抗戰斑斑血淚 我曾經歷過…〉,《聯合報》,2005年7月7日。
95.郝柏村,〈緬懷抗戰 回復歷史真相〉,《聯合報》,2005年9月1日。
96.賴吉生,〈西元1888-1918德國海軍之發展暨戰備整備〉Part 1、2,《全球防衛雜誌》, 103期、104期,1993年3月、4月。
97.閻亢宗,〈六百年後的鄭和熱〉,《中國時報》,2005年7月10日。
98.薛理泰,〈美中將加劇太空競爭〉,台灣《蘋果日報》,2005年10月17日。
99.薛理泰,〈核子武器與台海風雲〉,台灣《蘋果日報》,2005年7月18日。
100.應天行,〈中共發射「北斗一號」導航衛星的展望〉,《全球防衛雜誌》,197期(第三十三卷第一期),2001年1月。
101.蘇轍,〈六國論〉,吳楚材編,《古文觀止》。
102.Oct,〈隨風而逝─舊日本海軍「八‧八艦隊」簡史〉,《突擊》國際中文版,第三期,2005年9月。
103.〈03年與05年胡四點比較〉,《香港文匯報》,2005年3月5日。
104.〈051C/TEMA 988導彈驅逐艦〉,《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1月。
105.〈051C與052C的防空導彈數量比較〉,《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9月。
106.〈052C導彈驅逐艦〉,《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1月。
107.〈42億美元擊敗印度 中石油併購哈薩克〉,《中國時報》,2005年8月23日。
108.〈8成美國人 篤信上帝〉,《聯合報》,2005年6月7日。
109.〈G20經濟會議開幕 美將促中大幅金改〉,《聯合報》,2005年10月16日。
110.〈十一五規劃 發展環渤海經濟圈〉,《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2日。
111.〈十個問題 胡耀邦的政治遺言〉,《聯合報》,2005年11月16日。
112.〈人民幣舌戰 中美財長隔空駁火〉,《工商時報》,2005年10月14日。
113.〈三聯生活周刊2005.07.04鄭和時代的天下〉,《中國時報》,2005年7月3日,A13版。
114.〈小泉只談郵改不理外交〉,《中國時報》,2005年9月7日。
115.〈小泉保證力行改革 但不改外交政策〉,《聯合報》,2005年9月12日。
116.〈小泉掀起日本情緒化政治〉,《中國時報》,2005年9月13日。
117.〈大阪高院判決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違憲〉,《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日。
118.〈大陸要在澳洲開採鈾礦〉,《工商時報》,2005年10月18日。
119.〈大陸專家:共軍未占台海絕對空優〉,《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
120.〈大陸媒體:台灣幫中南美五國培訓特務〉,《聯合報》,2005年10月6日
121.〈大閘蟹迎英雄 昆山市送別墅〉,《聯合報》,2005年10月18日。
122.〈上帝叫布希攻伊?白宮斥荒謬〉,《中國時報》,2005年10月8日。
123.〈五角大廈:中共攻台可能高空核爆〉,《中時晚報》,2005年7月20日。
124.〈中日安全關係不斷惡化〉,《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1月,頁17至19。
125.〈中日東海爭議 日本:中國再派船艦前往〉,《中央社》東京2005年10月7日法新電。
126.〈中日舉行第三輪戰略對話〉,《中央社》2005年10月15日台北電。
127.〈中日雙強並立 歷史上未有過〉,《聯合報》,2005年4月12日。
128.〈中方欲拓寬運河 美籲平等使用〉,《中國時報》,2005年11月9日。
129.〈中共白皮書:反對飛彈保台〉,《聯合報》,2005年9月2日。
130.〈中共可能以武警對台奇襲〉,《中國時報》,2004年7月5日。
131.〈中共空軍招生放寬身高戶籍條件〉,《中央社》2005年11月15日台北電。
132.〈中共宣布 紀念胡耀邦90冥誕〉,《聯合報》,2005年11月16日。
133.〈中共宣布舉行紀念胡耀邦活動〉,《中央社》2005年11月15日北京電。
134.〈中共紀念胡耀邦冥誕 是政治改革先聲?〉,《中央社》2005年11月13日台北特稿。
135.〈中共現行國防政策之剖析〉,《國防雜誌》,第11卷第6期,1995年12月16日。
136.〈中共軍艦砲口 對準日反潛機〉,《聯合報》,2005年10月4日。
137.〈中共將領:美軍若介入兩岸 核武應戰〉,《聯合報》,2005年7月16日。
138.〈中共電子戰機 疑再闖日領空〉,《聯合報》,2005年10月15日。
139.〈中共預警機 頻繁試飛〉,《聯合報》,2005年3月2日。
140.〈中共學者:台灣導彈射程可達香港〉,《中國時報》,2005年9月24日,A13版。
141.〈中共擬以稅收政策降低油耗〉,《工商時報》,2005年10月18日。
142.〈中共黨內幹部「大換血」 不打官腔 政壇明星語調親民〉,《中國時報》,2006年1月19日。
143.〈中美日智庫會談在北京舉行〉,《中央社》2005年7月22日台北電。
144.〈中美日智庫對話 聚焦東海〉,《聯合報》,2005年7月23日。
145.〈中美研討會 台灣問題成焦點 大陸籲美勿對台售武〉,《中國時報》,2005年11月15日。
146.〈中美停止放話 建立官方對話〉,《中國時報》,2005年7月20日。
147.〈中美戰略對話 超越台灣問題〉,《聯合報》,2005年8月4日。
148.〈中美戰略對話登場 聚焦台海〉,《聯合報》,2005年8月1日。
149.〈中美戰略對話啟動 學界寄望深〉,《中國時報》,2005年8月2日,A13版。
150.〈中俄協議被罵喪權辱國 邊界問題黑箱作業 引發反彈〉,台灣《蘋果日報》,2004年10月17日。
151.〈中俄軍演 中共王牌部隊「鐵軍」出動〉,《聯合報》,2005年8月19日。
152.〈中俄邊界問題達協議〉,台灣《蘋果日報》,2004年10月20日。
153.〈中俄邊界確定被罵賣國 爭議領土歸俄 約為45個台灣〉,台灣《蘋果日報》,2005年5月22日。
154.〈中國一年派146架次飛機監視日本東海油氣調查〉,《中央社》2005年2月19日台北電。
155.〈中國三新核潛艦海試〉,《香港商報》,2005年2月23日。
156.〈中國太空計畫三步曲 2年後太空漫步〉,《聯合晚報》,2005年10月17日。
157.〈中國即將舉行北劍2005大型軍演〉,《中央社》2005年9月26日台北電。
158.〈中國何曾侵略過韓國數百次〉,《中國時報》,2005年6月15日。
159.〈中國取代美國 成全球最大消費國〉,《聯合報》,2005年2月18日,B2版。
160.〈「中國的良心」劉賓雁 停止跳動〉,《聯合報》,2005年12月6日。
161.〈中國空降兵擁有多種型號俄式重型空降傘〉,《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1月。
162.〈《中國軍力年度報告》美會圖文並茂直說〉,《中國時報》,2005年7月20日。
163.〈中國軍隊回歸蘇式軍事作戰教義〉,《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7月。
164.〈中國為978工程配備最新型中國產艦對空導彈〉,《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1月。
165.〈中國發表軍控白皮書 聲稱永遠不稱霸〉,《中央社》2005年9月1日北京電。
166.〈中國進口II76/78〉,《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1月。
167.〈中國啟動新型護衛艦生產計劃〉,《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9月。
168.〈中國海軍大艦生產的若干問題〉,《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9月。
169.〈中國第一條通往東協高速公路月底通車〉,《中央社》2005年12月16日台北電。
170.〈中國遣返7北韓投奔者 南韓嚴正抗議〉,《中央社》2005年10月10日首爾電。
171.〈 中國與西班牙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央社》2005年11月15日台北電。
172.〈中國與東協首條高速公路年底通車〉,《中央社》2005年9月27日台北電。
173.〈中國舉行北劍軍演 投入一萬六千多兵力〉,《中央社》2005年10月27日台北電。
174.〈中國競標出線 收購哈薩克石油公司〉,《中央社》2005年8月22日台北電。
175.〈中國獲得更多烏克蘭燃氣輪機技術〉,《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8月。
176.〈中情局長:中共擴軍 導致台海失衡〉,《聯合報》,2005年2月18日,A13版。
177.〈中菲越三國 共同合作開發南海油田〉,《中央社》2005年8月28日香港電。
178.〈中購買俄國軍用運輸機與空中加油機〉,《中央社》2005年9月9日台北電。
179.〈六百年前 劉家港雲帆林立〉,《聯合報》,2005年7月12日。
180.〈王在希:中國對民進黨沒有成見〉,《中央社》2005年9月22日北京電。
181.〈王在希籲馬英九 延續連戰路線〉,《中國時報》,2005年9月23日。
182.〈王金平:大選後 台海一度瀕臨戰爭〉,《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
183.〈太空人願到台灣交流〉,《聯合報》,2005年10月18日。
184.〈太空船定型… 神舟八號〉,《聯合報》,2005年10月14日。
185.〈日「中央公論」雜誌訪阿米塔吉:日中同時主導東北亞 歷史首見〉,《中國時報》,2005年4月15日。
186.〈日本不滿中國採東海油氣 中國:願對話解決〉,《中央社》2005年9月20日台北電。
187.〈日防衛重點 由北轉向西南〉,《聯合報》,2005年9月27日。
188.〈日宣示主權 沖之鳥島 將設燈塔〉,《聯合報》,2005年8月25日。
189.〈日媒:中國積極發射偵察衛星對台灣構成威脅〉,《中央社》2005年10月15日東京電。
190.〈日媒:神舟六號應負有偵察台美日基地任務〉,《中央社》2005年10月13日電。
191.〈日俄峰會 北方領土問題仍未決〉,《中央社》2005年11月21日東京電。
192.〈日經:俄軍力復活 擴大對中軍售〉,《中國時報》,2005年8月21日。
193.〈日對中國軍機侵入防空識別區大增提高警戒〉,《中央社》2005年2月21日東京電。
194.〈太平洋美軍司令 下周訪陸〉,《聯合報》,2005年9月3日。
195.〈內外交攻 中共調高軍費〉,《聯合報》,2005年7月15日。
196.〈四大爭議 挑動敏感神經〉,《中國時報》,2005年8月15日。
197.〈台灣光復60年 中共極高規格紀念〉,《聯合報》,2005年9月23日。
198.〈台灣問題 中美激烈交鋒〉,《聯合報》,2005年11月15日。
199.〈史諾施壓 要求中國全面開放金融市場〉,《工商時報》,2005年10月17日。
200.〈民調顯示:台灣在美國友邦排行榜上高於中國〉,《中央社》2005年9月14日紐約電。
201.〈世界工廠變世界市場〉,《聯合報》,2005年2月18日,B2版。
202.〈北京召開北京論壇凸顯和平崛起策略〉,《中央社》2005年11月17日台北電。
203.〈北京軍演所透露的新戰略思惟〉,《中國時報》,2004年7月29日。
204.〈《北劍軍演》中共:提高戰力 演習不針對某國〉,《聯合報》,2005年9月28日。
205.〈北部灣、南沙探油 中越卯上〉,《中國時報》,2004年11月24日。
206.〈《北劍軍演》裝甲師對抗 史上規模最大〉,《聯合報》,2005年9月28日。
207.〈布胡會60分鐘 兩岸對話布希促擴及台灣政府〉,《中國時報》,2005年9月4日。
208.〈布胡會 台灣問題著墨不少〉,《聯合報》,2005年9月15日。
209.〈布希攻伊阿 上帝旨意?〉,《聯合報》,2005年10月8日。
210.〈布希點頭 印度躍準核武國〉,《聯合報》,2005年7月20日。
211.〈布胡白宮會 無限期推遲〉,《中國時報》,2005年9月4日。
212.〈布胡會的功能〉,《中時晚報》,2005年9月15日。
213.〈共軍:美挺台動武 中核武反擊〉,《中時晚報》,2005年7月15日。
214.〈共軍攻台策略兵臨城下、攻心為上〉,《中國時報》,2004年8月4日。
215.〈共軍射導彈 東山演習〉,《中國時報》,2005年7月20日。
216.〈江澤民、胡錦濤 先後赴天津〉,《聯合報》,2005年10月4日。
217.〈老布希:中國應和平崛起〉,《聯合報》,2005年11月15日。
218.〈李光耀:害怕中國發展 愚蠢〉,《聯合報》,2005年9月8日。
219.〈李君如:中國應建立協商民主制〉,《中國時報》,2005年9月28日。
220.〈多買彈 少買裝備 美放話施壓 我購潛艦遇阻〉,《中國時報》,2005年10月30日。
221.〈百餘團派人馬 黨政接班〉,《中國時報》,2005年7月13日。
222.〈吸引台生就讀 中共將協助就業〉,《聯合報》,2005年9月23日。
223.〈伊朗提議以石油天然氣交換北韓核子飛彈技術〉,《中央社》柏林2005年11月26日路透電。
224.〈各國政府介入 跨國油公司失色〉,《中國時報》,2005年8月4日。
225.〈冷戰時代 蘇聯曾擬核彈攻歐「七日計畫」〉,《中國時報》,2005年11月27日,A14版。
226.〈更多短程導彈裝備第二砲兵〉,《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9月。
227.〈美:共軍將領核武威脅是不負責任談話〉,《中央社》華盛頓2005年7月15日法新電。
228.〈美:兩岸軍力續朝北京傾斜〉,《聯合報》,2005年7月21日。
229.〈美中高層對話 雙方低調 有助布希11月訪中〉,《中國時報》,2005年8月3日。
230.〈美日中安全對話 下周北京舉行〉,《中國時報》,2005年7月15日。
231.〈美外交主導權 賴斯緊握〉,《聯合報》,2005年8月1日。
232.〈美司令法隆拜會郭伯雄 透露倫斯斐下月訪北京〉,《聯合報》,2005年9月8日。
233.〈美拉攏印度 提供核電技術〉,《中國時報》,2005年7月20日。
234.〈美軍事專家:神舟表明中共有能力制美〉,《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5日。
235.〈美副卿佐立克:美「中」關係重新界定〉,《聯合報》,2005年9月23日。
236.〈美眾議員建請美台復交〉,台灣《蘋果日報》,2005年2月18日,A10版。
237.〈美智庫報告:美要有與中國打高科技戰的準備〉,《中央社》2005年11月25日華盛頓電。
238.〈美擴大核打擊選擇 始於尼克森〉,《新華社》2005年11月24日華盛頓電(《民生報》,2005年11月26日)。
239.〈攻伊 布希:上帝旨意〉,《中時晚報》,2005年10月7日。
240.〈抗戰勝利60周年活動 正面評價國民黨 中共邀約 郝柏村 許歷農不參加〉,《中國時報》,2005年8月31日,A13版。
241.〈吳儀晤金正日 傳胡錦濤口信〉,《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0日。
242.〈辛巴威 什麼都「大陸製」〉,《聯合報》,2005年7月25日。
243.〈沒錢買油料 辛巴威航空全面停飛〉,《中央社》2005年11月23日約翰尼斯堡電。
244.〈林中斌:台灣應區隔對待因應中國反分裂法〉,《中央社》2005年3月8日台北電。
245.〈法隆:台灣應有中共攻擊的準備〉,《聯合報》,2005年10月18日。
246.〈法國郊區青年的怒火〉,《中國時報》,2005年11月9日。
247.〈兩極分化的日本對華軍事分析〉,《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0月。
248.〈兩種中國「神盾」導彈驅逐艦的關係〉,《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0月。
249.〈兩艘造價14億美元 俄再交中一現代艦〉,《中國時報》,2005年12月30日,http://tw.news.yahoo.com/051230/19/2pfwq.html。
250.〈東山島軍演 空權至上〉,《中國時報》,2004年8月3日。
251.〈東北亞安全論壇的產生〉,《中國時報》,2005年9月1日。
252.〈東海石油 日籲共勘 中共考慮〉,《聯合報》,2005年10月2日。
253.〈所謂「中國威脅論」〉,《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六卷第八期,1994年8月。
254.〈軍科院部長羅援:台軍只要表態 兩岸即無戰爭〉,《聯合報》,2005年9月25日。
255.〈爭奪能源 中共直搗拉美 美國緊張〉,《工商時報》,2005年3月2日。
256.〈併購優尼科失利 中印搶油 哈薩克開戰〉,《中國時報》,2005年8月17日。
257.〈抵制辛巴威中共不甩 美不悅〉,《中國時報》,2005年7月30日。
258.〈南京軍區 漳州港兵演〉,《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A11版。
259.〈南韓已將日本視為統一破壞者〉,《中國時報》,2005年6月7日。
260.〈首度美中高層對話 八月登場〉,《中國時報》,2005年7月19日。 
261.〈重話批台軍購後 另種聲音浮現 美擔心我獲攻擊武器〉,《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1日。
262.〈紀念胡耀邦前夕 中共禁止媒體採訪李銳〉,《中央社》2005年11月14日北京電。
263.〈紀念鄭和 中共要擴張海權〉,《聯合報》,2005年7月12日。
264.〈宣揚鄭和 大陸大張旗鼓〉,《中國時報》,2005年7月9日,A6版。
265.〈看門狗的代價〉,《中時晚報》,2005年6月28日。
266.〈教徒在美 不是只有掛名…〉,《聯合報》,2005年6月7日。
267.〈神六技術 超俄趕美〉,《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7日。
268.〈神六成功後 中共要探月〉,《民生報》,2005年10月18日。
269.〈神六有偵察衛星 國安局證實〉,《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4日。
270.〈神六開艙 「神秘乘客」亮相〉,《聯合報》,2005年10月19日。
271.〈神六維持軌道 啟動船載發動機〉,《聯合報》,2005年10月15日。
272.〈神舟六號的成功不致演成全球太空爭霸〉,《中國時報》,2005年10月20日。
273.〈神啊!10國這麼說…〉,《聯合報》,2005年6月7日。
274.〈胡溫戰略目標 力推自主創新〉,《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2日。
275.〈胡錦濤 力爭「還胡耀邦清白」〉,《聯合報》,2005年11月11日。
276.〈胡錦濤任軍委主席以來有關軍事的活動〉,《香港商報》,2005年3月14日。
277.〈胡錦濤促銷和平發展 淡化中國威脅論〉,《聯合報》,2005年9月15日。
278.〈胡錦濤會布希:盼共護台海和平〉,《聯合報》,2005年9月15日。
279.〈 胡錦濤當選中國國家軍委主席,全面完成黨政軍接班任務〉,《路透社》2005年3月13日北京電。
280.〈俄中圓滿完成968工程導彈驅逐艦〉,《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1月。
281.〈俄設計新型「現代」驅逐艦 專訪北方設計局副總裁Vyacheslav A. Senchurov〉,《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8月。
282.〈俄羅斯學者看中俄戰略關係發展〉,《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10月。
283.〈港媒:中國軍演常作秀 不打實彈〉,《中央社》2005年9月9日香港電。
284.〈流亡18年 劉賓雁 病逝異鄉〉,《民生報》,2005年12月6日。
285.〈若美中因台開打 中將軍:將動用核武〉,《聯合晚報》,2005年7月15日。
286.〈恐怖活動在東南亞漸滋生〉,《中國時報》,2004年10月5日。
287.〈海上長城陽字號 台灣海峽守護神〉,《民生報》,2005年10月10日。
288.〈國防新聞周刊:抵制中海油 美犯戰略錯誤〉,《中國時報》,2005年9月1日。
289.〈國防動員 沿海上緊發條〉,《中國時報》,2004年8月3日。
290.〈國務院台海主管在座 布胡會面 台海議題將各表〉,《中國時報》,2005年9月14日。
291.〈財經大軍壓境 美提計畫 促中共全面金改〉,《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7日。
292.〈能源需求 影響中共戰略〉,《聯合報》,2005年7月21日。
293.〈倫斯斐 18日首訪北京〉,《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2日。
294.〈倫斯斐中旬訪中 續推軍事熱線〉,《聯合報》,2005年10月1日。
295.〈倫斯斐今飛中 訪二炮總部〉,《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7日。
296.〈倫斯斐今會胡錦濤 談台海問題〉,《聯合報》,2005年10月19日。
297.〈倫斯斐北京行 中美相互了解戰略意圖〉,《中央社》2005年10月17日台北電。
298.〈倫斯斐見軍頭 共軍保證不先用核武〉,《中國時報》,2005年10月20日。
299.〈倫斯斐將訪中 美官員:台灣軍購自己決定〉,《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6日。
300.〈國防大學外訓系主任朱成虎少將轉任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人民日報》,2004年8月6日,第十版。
301.〈強硬派又當權 「中」日關係難緩和〉,《中國時報》,2005年9月12日。
302.〈張儀以秦相魏〉,劉向編,《戰國策》。
303.〈張儀列傳第十〉,司馬遷,《史記》,卷七十。
304.〈張儀欲並相秦魏〉,劉向編,《戰國策》。
305.〈張儀為秦破從連橫〉,劉向編,《戰國策》。
306.〈張儀為秦連橫〉,劉向編,《戰國策》。
307.〈張騫與倭仁〉,《工商時報》,2005年9月23日。
308.〈許介鱗:日從征台起 不斷掠取戰利〉,《中國時報》,2005年8月15日。
309.〈商界 2005.10.15未來十年〉,《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5日。
310.〈秦始皇本紀第六〉,司馬遷,《史記》,卷六。
311.〈貧富差距關鍵在於窮人太窮〉,《工商時報》,2005年10月15日。
312.〈麻六甲海峽能開放介入嗎〉,《中國時報》,2005年8月4日。
313.〈解放軍02年首航全球〉,《香港商報》,2005年2月22日。
314.〈解放軍少將撂話:中共不排除核武襲美西〉,《中國時報》,2005年7月16日。
315.〈解放軍海空兩中將 晉升副總長〉,《中國時報》,2004年7月18日。
316.〈解放軍對台情報頭子將退休〉,台灣《蘋果日報》,2005年2月12日,A16版。
317.〈解放軍艦艇頻現臺東海域〉,《香港商報》,2005年3月10日。
318.〈替老鄧穩江山 胡耀邦立功勞〉,《中國時報》,2005年11月16日。
319.〈傳大陸籌建「戰略空軍」〉,《中國時報》,2004年6月29日。
320.〈買房 未來經濟成長動力〉,《工商時報》,2005年10月17日。
321.〈萊斯:中國不應誤認可在亞太取得單邊優勢〉,《中央社》2005年3月12日華盛頓電。
322.〈新世紀周刊 2005.10.17 航天員全解密〉,《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6日。
323.〈新加坡國防部長稱「北京對台不信任度 達新高」〉,《中國時報》,2004年8月6日。
324.〈港人壞.星人笨.大陸人不可測 李敖:還是台灣人 比較好〉,《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日。
325.〈港報:美國將充當中日關係調停人〉,《中央社》2005年7月23日香港電。
326.〈經濟學人預估 2017年 中國將成第一經濟強權〉,《中國時報》,2005年11月21日,A7版。
327.〈漢和:中國海軍向俄國學習攻擊航母技術〉,《中央社》2005年11月9日台北電。
328.〈漢紀三十〉,《資治通鑑》,卷三十八。
329.〈溫家寶:中國永不威脅別國〉,《香港商報》,2005年4月7日。
330.〈溫家寶會見美國副國務卿左里克〉,《中央社》2005年7月31日北京電。
331.〈溫總闡述 「和平發展」迴響大〉,香港《文匯報》,2005年3月13日。
332.〈層層防護航艦鬥群〉,《全球防衛雜誌》,第五卷第二期,1987年2月。
333.〈詹氏:台灣潛艦將加裝魚叉飛彈 有能力攻大陸〉,《聯合報》,2005年8月15日。
334.〈詹氏防衛週刊:台灣在東引島部署飛彈〉,《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
335.〈鄭和當年船隊 堪擬美航艦〉,《聯合報》,2005年7月12日。
336.〈《戰爭反省論壇》盼超越國界 抵抗暴力與權力者〉,《聯合報》,2005年8月15日。
337.〈義大利願協助中國解除軍售禁令〉,《中央社》2005年9月24日台北電。
338.〈鳳凰週刊 2005.10.15 五中全會破解治國難題〉,《中國時報》,2005年10月16日。
339.〈歐盟反托拉斯 微軟尋求美干預〉,《工商時報》,2005年11月15日。
340.〈環球 2005.09.16 美國憤青看中國崛起〉,《中國時報》,2005年9月18日。
341.〈環球軍事(2005.06.16) 海洋,不能忽略的資源〉,《中國時報》,2005年6月26日,A13版。
342.〈澳門兩大亨 涉嫌為北韓融資〉,《中國時報》,2005年9月9日。
343.〈瞭望東方周刊(2005.07.07) 鄭和悲劇的現代啟示〉,《中國時報》,2005年7月10日。
344.〈駐歐代表程建人:歐盟武器禁令 明年恐生變〉,《中國時報》,2005年9月29日。
345.〈颶風影響 胡錦濤推遲訪美〉,《聯合報》,2005年9月4日。
346.〈謝淑麗釋戰略:是外交非軍事意涵〉,《聯合報》,1997年11月9日,第9版。
347.〈聯合軍演落幕 中國大買俄羅斯軍機〉,《中央社》2005年8月26日台北電。
348.〈薛瑞福:中國崛起 布胡會最大議題〉,《聯合報》,2005年9月2日。
349.〈薛瑞福:胡錦濤訪美 難有深度會談〉,《中國時報》,2005年9月2日。
350.〈薛瑞福:台灣購攻擊武器 有挑釁意味〉,《中國時報》,2005年10月25日。
351.〈購俄加油機 中共戰機續航力增三倍〉,《中國時報》,2005年9月9日。
352.〈觸怒鄧小平 胡耀邦下台關鍵〉,《聯合報》,2005年11月16日。
353.〈蘇秦列傳第九〉,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九。
354.〈爆炸案揭露中國軍方訪約旦目的在探台灣軍力〉,《中央社》2005年11月11日香港電。



(三)譯著與譯文
1.Barnett, Correlli著,蕭有臨譯,《希特勒的將領》(Hitler’s Generals)。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2.Barnett, Roger W.著,謝豐安譯,《不對稱作戰》(Asymmetrical Warfare: Today’s Challenge to U.S. Military Powe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3.Bert, Wayne著,林芳燕譯,《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the Guard?)。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4.Binnendijk, Hans and Ronald N. Montaperto著,鄧翔鳴譯,《中共戰略趨勢》(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5.Brown, Michael E., Owen R. Cote’ Jr., Sean M. Lynn-Jones, Steven E. Miller著,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
6. Burkitt, Laurie,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著,《解放軍七十五週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7.Burles, Mark and Abram N. Shulsky著,吳惠民、高一中、張天虹、黃淑芬、林敏、黃雅媚、劉秀文譯,《中共動武方式》(Patterns in China’s Use of Force: Evidence form History and Doctrinal Writing)。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8.Carver, Field Marshall Sir Michael著,鈕先鍾譯,《二十世紀名將評傳》(The War Lords: Military Command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9.Cerasini, Marc著,唐小威譯,《戰爭的未來》(The Future of War: The Face of 21st-Century Warfar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10.Christiansen, Flemming and Shirin M. Rai著,黃烈修、潘兆民譯,《中國政治與社會》(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 : an Introduction)。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
11.Clark, Wesley K.著,余忠勇、吳福生、楊永生譯,《進行現代戰爭》(Waging Modern Wa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
12.Clausewitz, Carl von著,鈕先鍾譯,《戰爭論》(On War)全集(上)(中)(下)。台北:軍事譯粹社,1980年。
13.Corbin, Marcus著,王一鳴譯,《蓄勢待發:九一一恐怖攻擊後的戰略與兵力》(Honing the Sword: Strategy and Forces Alter 9/11)。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14.Currey, Cecil B.著,朱立熙譯,《勝利,不惜一切代價:二十世紀軍事奇才武元甲傳》(Victory at Any Cost: The Genius of Viet Nam’s Gen. Vo Nguyen Giap)。台北:商業週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15.Fairbank, John King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新店:左岸文化,2003年。
16.Fairbank, John King and Merle Goldman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增訂版)》(China: A New History)。新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3月增訂版四刷。
17.Fitzgerald, John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譯,《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Awakening China)。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18. Flanagan, Stephen J. and Michael E. Marti編,方淑惠、余佳玲譯,《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19.Fuller, J. F. C.著,鈕先鍾譯,《西洋世界軍事史 卷三:從南北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Decisive Battle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ume Three: From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o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上)。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20.Gorlitz, Waltschen著,張鍾秀譯(自英譯本轉譯),《德國參謀本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3月三版。
21.Gorlitz, Walter著,戴耀先譯,《德軍總參謀部,1650-1945年》(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Generalstabes)。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2004年。
22.Graubard, Stephen R.著,鈕先鍾譯,《季辛吉─心靈的描寫》(Portrait of a Mind)。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81年三版。
23.Heywood, Andrew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政治學新論》(Politics)。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11月。
24.Hoover, Kenneth and Todd Donovan著,張家麟譯,《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思維(第六版)》(The Elements of Social Scientific Thinking, 6th ed.)。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0年。
25.Johnson, David E., Karl P. Mueller and William H. Taft, V著,謝力延譯,《作戰頻譜中的傳統脅迫:美軍在新興安全環境中的效用》(Conventional Coercion Across the Spectrum of Operation: The Utility of U.S. Military Forces in the Emer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26.Kaufman, William W.著,《基本軍力的評估》(Assessing the Base Forc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年。
27.Kennedy, Paul著,張春柏、陸乃聖主譯,《霸權興衰史:1500至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28.Khalilzad, Zahmay M., Abram N. Sh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and Ashley J. Tellis著,吳福生譯,《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29.Kissinger, Henry Alfred著,林添貴譯,《大外交》(Diplomacy)(上)(下)。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30.Knox, MacGregor and Williamson Murray著,《1300-2050之軍事革命變遷》(The Dynamics of Military Revolution, 1300-2050),李育慈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31.Lampton, David M.著,計秋楓譯,《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32.Lane, C. Dennison, Mark Weisenbloom and Dimon Liu編,尹元隆譯,《中共軍事現代化》(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33.Layder, Derker著,簡守邦譯,《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Sociological Practice: Linking Theory and Social Research)。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34.Lieberthal, Kenneth著,楊淑娟譯,《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35.Lilley, James R. and David Shambaugh著,翟文中、黃俊彥、余忠勇、張天虹、吳奇達譯,《共軍的未來》(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36.Macksey, Kenneth著,王文勇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之軍事錯誤》(Military Errors of World War Two)。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37.Malik, Mohan著,黃淑芬譯,《龍困淺灘:九一一之後中共的戰術收穫與戰略損失》(Dragon on Terrorism: Assessing Chin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 Losses post-September 11)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38.Mann, James H.著,林添貴譯,《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39.Mckee, Alexander著,王鼎鈞譯,《七海雄風:海上戰爭1591-1949》。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40.Nathan, Andrew J. and Robert S. Ross著,何大明譯,《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41.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編,高一中譯,《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Asian Perspectives on the Challenges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42.Nye, Joseph S., Jr.著,蔡東杰譯,《美國的霸權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台北:左岸文化,2003年。
43.Odom, William E.著,趙復生譯,《情報改革》(Fixing Intelligence: For a More Secure America, 2nd edition)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44.Pagden, Anthony著,徐鵬博譯,《西方帝國簡史》(Peoples and Empires)。台北:左岸文化,2004年。
45.Pillsbury, Michael Paul編,《中共未來的戰爭觀:中共國防大學論文集》(Chinese Views of Future Warfare)。台北:三軍大學,1998年。
46.Pillsbury, Michael Paul著,高一中譯,《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China Debates the Future Security Environment)。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47.Pumphrey, Carolyn W.編,郭家琪、余佳玲、方淑惠、林宜瑄譯,《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48.Puska, Susan M.編,吳奇達、高一中、黃俊彥譯,《下下一代的共軍》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49.Quester, George H.著,蘭育璇譯,《國際體系的攻擊與防禦》(Offense and Defens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50.Reshestar, John S., Jr.著,殷海光譯,《怎樣研究蘇俄》(Problems of Analyzing and Predicting Soviet Behavior) 。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51.Romberg, Alan D. and Michael McDevitt編,尹元隆譯,《中共與飛彈防禦:美中戰略關係》(China and Missile Defense: Managing U.S.-P.R.C. Strategic Rel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52.Rozman, Gilbert編,《中國的現代化》(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一版五刷。
53. Rudner, Richard S.著,曲(足夭)厚、林金城譯,《社會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54.Salvadori, Massimo著,殷海光譯,《共產國際概觀》(The Rise of Modern Communism)。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55.Schwarz, Friedhelm著,許可達、闕旭玲譯,〈德意志銀行:一個金控帝國的現代求生記〉(Die Deutsche Bank)。新店:左岸文化,2005年。
56.Scobell, Andrew著,張台航譯,《衝突的代價:未來遂行戰爭對中共的影響》(The Costs of Conflict: The Impact on China of A Future War)。台北:國防大學,2002年。
57.Scobell, Andrew and Larry M. Wortzel著,李育慈譯,《中共軍力成長》(China’s Growing Military Power: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Ballistic Missiles, and Conventional Capabiliti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58.Shambaugh, David著,高一中譯,《現代化中共軍力》(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c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59.Shennan, J. H.著,鄭明萱譯,《十八世紀的歐洲情勢》(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urope, 1689-1789)。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60.Shennan, Margaret著,王瓊淑譯,《普魯士的興起》(The Rise of Brandenburg-Prussia)。台北:麥田出版,1999年。
61.Solomon, Richard H.著,梁文傑、黃致達譯,《索樂文報告─中國談判行為大剖析》(Chinese Negotiation Behavior: Pursuing Interests Through ‘Old Friends’)。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62.Spencer, Jack著,《彈道飛彈威脅手冊》(The 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Handbook)。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63.Stokes, Mark A.著,高一中譯,《中共戰略現代化》(China’s Strategic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64. Strauss, Anselm and Juliet Corbin著,吳芝儀、廖梅花譯,《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ition)。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65. Strayer, Joseph R. and Hans W. Gatzke著,《西洋近古史》(The Mainstream of Civilization since 1500)。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
66.Swaine, Michael D.著,楊紫函譯,《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The Rol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make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67. Swaine, Michael D. and Donald P. Henry編,彭恆忠譯,《中共的國內外轉變與外交的政策》(China Domestic Change and Foreign Polic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年。
68.The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Group, the Okazaki Institute著,曾祥穎譯,《新核武戰略及日本彈道飛彈防禦》(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for Japan: New Nuclear Strategy and Japan’s BMD)。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69.Thomson, Garrett著,張世英、趙敦華編,《萊布尼茨》(On Leibniz)。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70.Thucydides著,謝德風譯,《伯羅奔尼撒戰爭》(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71.Walmer, Max著,陳文政譯,《戰略武器》(Strategic Weapons)。香港:萬里機構,1997年。
72.Waltz, Kenneth Neal著,胡祖慶譯,《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台初版。
73.Weber, Max著,黃振華、張與健譯,《社會科學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
74.Wortzel, Larry M.著,吳奇達、高一中、翟文中譯,《廿一世紀台海兩岸的軍隊》(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st Centur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
75.Blasko, Dennis著,〈亡羊補牢,時猶未晚:中共人民解放軍地面部隊非關裝備之現代化〉(“Better Late Than Never: Non-Equipment Aspects of PLA Ground Force Modernization”),C. Dennison Lane, Mark Weisenbloom and Dimon Liu編,尹元隆譯,《中共軍事現代化》(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76.DeScisciolo, Dominic著,〈赤色神盾〉(“Red Aegis”),《國防譯粹》,31卷第11期,2004年11月,頁102至108。
77.Dreyer, June Teufel著,〈文化大革命與天安門大屠殺之教訓〉, Laurie Burkitt,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著,《解放軍七十五週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78.Goldstein, Dr. Lyle著,〈中共海權崛起〉(“China Emerges as a Maritime Power”),《國防譯粹》,32卷第3期,2005年3月,頁92至102。
79.Gries, Peter著,〈亞洲地區能容二虎嗎〉,台灣《蘋果日報》2005年2月18日,A18版。
80. Fisher, Richard D., Jr.著,〈解放軍空軍裝備發展趨勢〉,Stephen J. Flanagan and Michael E. Marti編,方淑惠、余佳玲譯,《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81. Freeman, Charles W., Jr.著,〈對中國人談判行為的再探究〉,Richard H. Solomon著,梁文傑、黃致達譯,《索樂文報告─中國談判行為大剖析》(Chinese Negotiation Behavior: Pursuing Interests Through ‘Old Friends’)。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82. Godwin, Paul H. B.著,〈中共加強兵力投射能力以配合其軍事戰略〉(“Projection and China’s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C. Dennison Lane, Mark Weisenbloom and Dimon Liu編,尹元隆譯,《中共軍事現代化》(Chinese Military Moderniza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83.Hill, John著,方金龍譯,〈中共新一代軍委會〉(“China Reshuffles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國防譯粹》第卅二卷第四期(2005年4月),頁91至96。
84.Hone, Tom著,〈預測中共未來走向〉(“Divining China’s Course”),《國防譯粹》,32卷第10期,2005年10月,頁82至92。
85. Jophnson-Freese, Joan著,〈中共的載人太空計劃:孫子或阿波羅再現?〉(“China’s Manned Space Program: Sun Tzu or Apollo Redux ?”),《國防譯粹》,31卷第5期,2004年5月,頁94至116。
86. Kane, Thomas M.著,〈中共核武探微〉(“Dragon or Dinosaur? Nuclear Weapons in a Modernizing Time”),《國防譯粹》,3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101至112。
87.Lasater, Martin L., Peter Kien-hong Yu, Kuang-ming Hsu, and Robyn Lim著,林宜瑄、郭家琪、陳岳辰譯,《後鄧小平時期的台灣安全》(Taiwan’s Security in the Post-Deng Xiaoping Er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88.McDevitt, Michael著,〈飛彈防禦及美國對中共政策選擇方案〉,Alan D. Romberg and Michael McDevitt編,尹元隆譯,《中共與飛彈防禦:美中戰略關係》(China and Missile Defense: Managing U.S.-P.R.C. Strategic Rel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89. Pineau, Capt. Roger著,〈山本五十六〉,Field Marshall Sir Michael Carver著,鈕先鍾譯,《二十世紀名將評傳》(The War Lords: Military Command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90.Shambaugh, David著,〈共軍的世界觀:矛盾的不安全感〉,Michael E. Brown, Owen R. Cote’ Jr., Sean M. Lynn-Jones, Steven E. Miller著,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
91.Stover, Dawn著,〈太空中的新戰爭〉,《科技時代》(Popular Science)國際中文版,Vol. 21,2002年9月。
92.Tucker, Lt. Col. Mona Lisa D.著,〈中共與印度亦敵亦友乎?〉(“China and India: Friends or Foes?”),《國防譯粹》,31卷第3期,2004年3月,頁90至97。
93.丁樹範著,〈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之教訓:針對美、台研擬新戰略〉,Laurie Burkitt,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著,《解放軍七十五週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頁443-470。
94.俞劍鴻著,〈中國大陸對台灣軍事威脅之評估〉,Martin L. Lasater, Peter Kien-hong Yu, Kuang-ming Hsu and Robyn Lim著,林宜瑄、郭家琪、陳岳辰譯,《後鄧小平時期的台灣安全》(Taiwan’s Security in the Post-Deng Xiaoping Er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頁171至205。
95.趙南起著,〈鄧小平國防現代化理論〉,Michael Paul Pillsbury編,《中共未來的戰爭觀:中共國防大學論文集》(Chinese Views of Future Warfare)。台北:三軍大學,1998年,頁10至19。
96.糜振玉著,〈中共國防發展概念〉,Michael Paul Pillsbury編,《中共未來的戰爭觀:中共國防大學論文集》(Chinese Views of Future Warfare)。台北:三軍大學,1998年,417至440。
97.〈中國成為區域經濟強權的衝擊與意涵─華府美中經濟暨安全評論委員會會議紀錄,2004年1月〉,林中斌,《以智取勝─國防兩岸事務》,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頁233至236。



二、外文部分
I. Books:
1. Almond, Gabriel Abraham and G. Bingham Powell,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2nd ed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8.
2. Betts, Richard K., ed., Confict after the Cold War: Argument on Causes of War and Peace, Boston, Mass.: Allyn and Bacon, 1994.
3. Burkitt, Laurie, Andrew Scobell and Larry M. Wortzel, 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 Carlisle Barracks: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SSI), U.S. Army War College, 2003.
4. Byman, Daniel, China’s Arms Sales: Moti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9.
5. Claude, Inis L., Jr.,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2.
6. Craig, Gordon A. and Alexander L. George, Force and Statecraft: Diplomatic Problems of Our Time, 2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0.
7.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5.
8. Easton, David,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Wiley, 1965.
9. Easton, David, The Political System : An I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2nd edition,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1971.
10.Friedman, Thomas L., The World Is Flat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5.
11. Garver, John,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3.
12. Grey, Sir Edward (Viscount Grey of Fallodon, K.G.), Twenty-Five Years, New York: Frederick A. Stokes Company, 1925.
13. Gurtov, Mel, and Byong-Moo Hwang, China’s Security: The New Roles of the Militar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8.
14.Huang, Chun-chieh ed., Postwar Taiwa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ethesda, M.D.: University Press of Maryland, 1998.
15. Hundley, Richard O., Past Revolutions, Future Transformations: What can the History of Revolutions in Military Affairs Tell Us about Transforming the U.S. Military?,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9.
16. Joffe, Ellis, The Chinese Army After Mao,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17.Johnston, Alastair I.,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18.Khalilzad, Zahmay M., Abram N. Sh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lapak and Ashley J. Tell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9.
19. Kissinger, Henry Alfred, Diplomacy, Simon & Schuster Inc., 1994.
20. Kissinger, Henry Alfred, Nuclear Weapon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57.
21. Lampton, David M.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2. Lewis, John Wilson and Xue Litai, China Builds the Bomb,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3. Lieberthal, Kenneth and Micha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24. Lieberthal, Kenneth and David M. Lampton, ed.,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25. MacFarquhar, Roderick, ed., The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6. Mann, James,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0.
27. Mulvenon, James C. and Andrew N. D. Yang, eds.,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s Organization: Reference Volume v1.0,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2002, 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CF/CF182/.
28. Pillsbury, Michael Paul ed., Chinese Views of Future Warfar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9. Pye, Lucian,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Santa Monica, Calif. : Rand, 1981.
30. Robinson, Thomas W.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31.Sagan, Scott Douglas and Kenneth Neal Waltz,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 Debate, New York: W. W. Norton, 1995.
32. Scobell, Andrew, China's Use of Military Force : Beyond the Great Wall and the Long March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3. Shirk, Susan,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34. Snyder, Glenn H. and Paul Diesing, Conflict among Nations: Bargaining, Decision Making and System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risi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35. Taylor, Maxwell Davenport, The Uncertain Trumpet, New York: Harper, 1960.
36. Chang, Jawl-ling Joanne, ”The Taiwan-Strait Crisis of 1995-1996: Causes and Lessons,” in Chun-chieh Huang ed., Postwar Taiwa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ethesda, M.D.: University Press of Maryland, 1998, pp. 280-303.


II. Periodicals:
1. Ahrari, Ehsan, “China's view of US ‘lily pad’ strategy,” Asia Times, http://www.atimes.com/atimes/China/FH24Ad04.html.
2. Baker, James III.,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Winter 1991/92, pp. 1-18.
3. Baker, Peter and Glenn Kessler, “Bush Carries to China A Delicate Diplomacy,”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3, 2005, A01.
4. Christensen, Thomas J., “China,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4, Spring 1999, pp. 49-80.
5. Fukuyama, Francis, “Re-Envisioning Asia,”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005.
6. Godwin, Paul H. B.,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y Revised: Local and Limited War,”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519, January 1992.
7. Godwin, Paul H. B., cited, The 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 May-June 1999.
8. Godwin, Paul H. B., “China’s Nuclear Forces: An Assessment,” Current History, September 1999.
9. Hamrin, Carol Lee, “Elite Poli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omas W.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pp. 70-109.
10.Huntington, Samuel P., “America’s Changing Strategic Interests,” Survival, January/February 1991.
11. Jencks, Harlan, “China’s ‘Punitive” War on Vietnam,” Asian Survey, Vol. 19, No. 8, August 1979, pp. 801-815.
12. Jencks, Harlan,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Wishful Thinking, National Suicide, or Effective Deterren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98, June 1984.
13.Kristof, Nicholas D., “China Builds Its Military Muscle, Making Some Neighbors Nervous,”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1, 1993.
14. Kristof, Nicholas D.,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1993, pp. 59-74.
15. Lieberthal, Kenneth,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Spirit in the Yan’an Leadership, 1958-65,”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ed., The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6. Joffe, Ellis,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A Doctrine for Modern War,”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12, December 1987, pp. 555-556.
17.Mearsheimer, John J., “Why We Will Soon Miss the Cold War,” in Richard K. Betts ed., Confict after the Cold War: Argument on Causes of War and Peace, Boston, Mass.: Allyn and Bacon, 1994.
18.Ratnesar, Romesh, “The Condi Doctrine,” Time, Vol. 166, Nos. 7/8, August 15-22, 2005.
19.Rice, Condoleezza,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Jan / Feb 2000.
20.Waltz, Kenneth Neal,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9.
21. Wright, Robin and Glenn Kessler, “At State, Rice Takes Control of Diplomacy: Secretary Summons 'Practical Idealism',” Washington Post, July 31, 2005, A01.


三、網路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二零零零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bps/gfbps.htm。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二零零二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bps/gfbps.htm。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二零零四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bps/gfbps.htm。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防擴散政策和措施白皮書》,2003年12月3日,http://www.nti.org/db/china/chindocs/nprolwp_ch.htm。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努力》白皮書,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book/956904.htm。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白皮書,1995年11月,http://www.nti.org/db/china/chindocs/zwhteppr.htm。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國防》白皮書,1998年7月,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gfbps/gfbps.htm。
8.張麟、馬長志,《中國元帥徐向前》,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2月,http://www.cnbb.com.cn/books/jzwx/zgxdrwcj/xxq/index.html。
9.許倬雲,《歷史分光鏡》。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C6%E4%CB%FB%C0%FA%CA%B7%CA%E9%BC%AE/%D7%A8%CC%E2%C0%E0/%C0%FA%CA%B7/lsfgj/fmlsfgj.htm。
10.楊寬,《戰國史》,http://ced.xxjy.cn/Speci al/Subject/GZLS/LSTS/ZGS/。
11.《中國政府工作報告(2003)—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http://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09827.pdf。
12.《大陸工作簡報》,1998年8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87/8708/8708.htm。
13.《中國政府白皮書》,http://www.china.org.cn/ch-book/(刊載於《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
14.《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特輯,《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pladaily.com.cn/item2/dxp/index.htm。
15.《國家統一委員會設置要點》,《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big5/rpir/3_8.htm。
16.《國家統一綱領》,《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gnu.htm。
17.X,〈台灣:亞洲的阿奇里斯之腱〉,《Taiwan News總合周刊》,第24期,2002年4月12日,頁34至37,http://home.kimo.com.tw/hohohi.tw/Taiwan_News/TaiwanNews_003/TaiwanNews_003_010.htm。
18.王榮霖,〈台灣魂─石門古戰場〉,《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editorland/editorland-content/0,3923,170304%2B0,00.html。
19.王毅,〈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外交政策〉,《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09/content_1411273.htm。
20.李大光,〈從大刀長矛到神五上天─看我軍現代化建設歷程〉,《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5-08/17/content_3365250.htm。
21.李文志,〈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臺灣的安全戰略〉,《東吳政治學報》,2001年第13期,http://www.future-china.org.tw/fcn/ideas/fcs20010503.htm。
22.李通,〈江澤民遭解放軍變相勒索〉,《中央日報》,1999年1月11日,http://www.cdn.com.tw/daily/1999/01/11/text/880111b2.htm。
23.李際均,〈原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 談統一戰爭─文武兼用〉,《暸望》新聞週刊,2003年11月14日,http://www.diic.com.tw/comment/921212a.htm、http://mil.21dnn.com/4919/2003/12/11/186@1760038.htm。
24.朱成虎,〈維護一個中國原則是台海和平的基石 「台獨」分裂祖國勢必挑起戰爭〉,《解放軍報》,2000年2月28日,http://www.pladaily.com.cn/html/2000/02/28/f20000228_01.htm。
25.向駿,〈中國在拉丁美洲的「三戰」〉,台灣《蘋果日報》,2005年2月22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5&showdate=20050222&art_id=1595267&ShowCol=1501106&NewsType=twapple&loc=TP&Header=。
26.吳明杰,〈共軍第一擊 台灣須靠自己〉,《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27.吳明杰,〈台海衝突「圍魏救趙」?美研擬直取北韓備案〉,《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28.村田忠禧,〈從黨代會政治報告的詞語變化看十六大的特點〉,《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網站,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trend-01.asp。
29.周成、黃超,〈曹剛川在濟南軍區國防動員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暨預備役部隊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推動國防動員建設創新發展〉,《國防報》,2004年6月3日,一版(轉刊於《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pladaily.com.cn/gb/gfjy/2004/06/03/20040603017017_gfhbj.html。
30.周曉浩、宋海龍,〈怎樣才能打贏信息化戰爭?〉,《學習時報》網站,http://www.studytimes.com.cn/chinese/zhuanti/xxsb/741053.htm。
31.郭樹勇,〈英國學派的研究方法及其演變〉,《智識學術網》,http://www.zisi.net/htm/wwzh/2005-04-06-15045.htm。
32.郭樹勇,〈關於中國崛起的若干理論爭鳴及其學術意義〉,《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589。
33.軍事科學院軍制研究部,〈兵民是勝利之本─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於民兵預備役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民兵》雜誌,2001年第4期(總第199期),2001年4月,http://www.chinamil.com.cn/gb/pladaily/2001/04/02/20010402001234_TodayNews.html。
34.夏立平,〈積極防禦的中國軍事戰略〉,《學習時報》網站,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1060925.htm。
35.孫立華,〈建國後我軍九次重大精簡整編戰略舉措回顧〉,《人民網》,http://www1.people.com.cn/BIG5/junshi/60/20021115/867222.html。
36.孫科佳,〈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思考〉,《中國國防報》,2003年9月18日,http://www.pladaily.com.cn/big5/defence/2003/09/18/20030918017056_gfgj.html。
37.孫國祥,〈重新構建南海議題:權力與國際法下民族主義、兩岸與區域之互動〉,《「南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2003年3月29日,http://iir.nccu.edu.tw/cscap/page_4c/library/%AD%AB%B7s%BAc%AB%D8%ABn%AE%FC%C4%B3%C3D%A1G%B0%EA%AEa%A1B%A8%E2%A9%A4%BBP%B0%CF%B0%EC%A4%A7%A4%AC%B0%CA%20---%AE]%B0%EA%B2%BB.pdf#search='%E3%80%8A%E5%8D%97%E6%B5%B7%E5%90%84%E6%96%B9%E8%A1%8C%E7%82%BA%E5%AE%A3%E8%A8%80%E3%80%8B'。
38.侯寶成,〈政治工作為什麼要加強對「三戰」的研究〉,《解放軍報》,2004年7月29日 ,六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4/07/29/20040729001137_jsld.html。
39.唐仁俊,〈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協外交政策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十七卷第十二期,2001年12月,http://www.cafa.edu.tw/emmy/10/%BD%D7%A4%E5/emmy/ass5/%BD%D7%A4%E5%B6%B0/%AB%E1%A7N%BE%D4%AE%C9%B4%C1%A4%A4%A6@%B9%EF%AAF%A8%F3%A5~%A5%E6%ACF%B5%A6%A4%A7%A4%C0%AAR.htm。
40.唐仁俊,〈當前中共對台政策之探討〉,《空軍學術月刊》,第五一八期,2000年1月,http://www.cafa.edu.tw/emmy/10/%BD%D7%A4%E5/emmy/ass5/%BD%D7%A4%E5%B6%B0/%A4%A4%A6@%B7%ED%ABe%B9%EF%A5x%ACF%B5%A6%A4%A7%B1%B4%B0Q.htm。
41.徐向前,〈為實現國防現代化而努力奮鬥〉,《紅旗》雜誌,1979年第10期,1979年10月2日,http://www.people.com.cn/GB/33831/33836/34144/34194/2546960.html。
42.徐斯儉,〈「十六大」政治情勢研判〉,中山大學「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會議論文,2002年12月1日,http://www2.nsysu.edu.tw/macs/3_activity/20021201article1-1.htm。
43.徐琳,〈美中都要臺灣這個「新娘」─專訪臺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華盛頓觀察》週刊第12期,2005年3月30日, http://washingtonobserver.org/taiwan-linzhongbin-033005CN124.cfm。
44.張登及,〈黨員,士,知識份子與現代中國政治發展:論劉少奇的黨員理論〉,《新世紀人文與科技的對話論文集》,1999年12月,http://home.educities.edu.tw/gramsci/Liu.htm。
45.張素卿,〈〈張儀列傳〉講授綱要〉,http://ceiba3.cc.ntu.edu.tw/course/1a2766/content11.htm。
46.張麟、馬長志,〈胸懷戰略全局,情繫軍旅生涯。人們說他「是帥又是兵」〉,《中國元帥徐向前》,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2月,,http://www.cnbb.com.cn/books/jzwx/zgxdrwcj/xxq/040.htm。
47.高輝,〈中共三個代表的影響〉,《中央日報》,2002年11月16日,http://www.cdn.com.tw/daily/2002/11/16/text/911116c6.htm。
48.桂宏誠,〈台灣首度政黨輪替對政治發展的影響〉,《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2003年6月10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2/IA-R-092-010.htm。
49.彭光謙,〈打贏高科技局部戰爭〉,《中國科學院》網站,http://www.cas.ac.cn/html/Dir/2002/06/04/7041.htm。
50.彭志平、俞雨霖,〈強兵再富國?中共調整建軍方針〉,《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
51.黃俊傑,〈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的大學理念與大學教育:問題與對策〉,http://www.iut.nsysu.edu.tw/Iut/Faculty/JYL/lecship/speech91_1.htm、http://www.iut.nsysu.edu.tw/Iut/Faculty/JYL/lecship/handout/h1_otc_1.pdf。
52.黃菁菁,〈美日安保 地方群起反美駐軍 小泉頭痛〉,《中國時報》,2006年2月21日,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22100073,00.html。
53.粟明德,〈江澤民的治軍術〉,《大陸工作簡報》,1999年11月11日,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88/8811.pdf。
54.靖志遠、彭小楓,〈弘揚楊業功精神  履行我軍新的歷史使命〉,《求是》雜誌,2006年第一期(總422期),2006年1月1日,http://www.qsjournal.com.cn/qs/20060101/GB/qs%5E422%5E0%5E3.htm。
55.項飛,〈怎樣理解「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解放軍報》,2005年11月10日,第六版,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11/10/content_336195.htm。
56.楊民青,〈《瞭望》:資訊化離中國軍隊有多遠〉,http://news.sohu.com/20040717/n221048264.shtml。
57.楊志恆,〈中共與南海周邊主要國家的軍事交流〉,《國策期刊》,第一六九期(1997年7月22日),http://www.inpr.org.tw:9998/inprc/pub/jounals/160-9/m169_3.htm。
58.楊尚昆,〈建設一支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軍隊〉,《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33831/33836/34145/34192/2546265.html。
59.楊寬,〈二、張儀、公孫衍的連橫、合縱和秦滅巴蜀、取漢中以及楚滅越〉(第八章),《戰國史》,http://ced.xxjy.cn/RESOURCE/GZ/GZLS/LSBL/ZGS/27523_SR.htm。
60.楊寬,〈三、孟嘗君合縱齊、韓、魏而勝楚攻秦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而攻取中山及胡地〉(第八章),《戰國史》,http://ced.xxjy.cn/RESOURCE/GZ/GZLS/LSBL/ZGS/27524_SR.htm。
61.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與中歐關係─在中歐戰略研討會上的主旨講演〉,《學習時報》網站,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1082864.htm。
62.鄭寶蘭,〈蔣經國與鄧小平的「改革開放」〉,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politics-35.asp。
63.賴怡忠,〈「美日同盟」主導台海現狀時代來臨〉,《台灣日報》,2005年2月21日,http://times.hinet.net/SpecialTopic/940221-japan_vs_mainland/3812078.htm。
64.董立文,〈中共「十六大」人事的初步分析—令人困惑的後江時代與第四代〉,中山大學「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會議論文,2002年12月1日,http://www2.nsysu.edu.tw/macs/3_activity/20021201article1-2.htm。
65.潘錫堂,〈評錢其琛「江八點」八週年對台講話的盲點〉,《國政評論》,2003年2月1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2/NS-C-092-040.htm。
66.趙紫陽,〈關於黨政分開 ─在十二屆七中全會預備會上講話的一部分〉,《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4/5202/20010429/455535.html。
67.趙嘉裕,〈從政黨輪替的現象談未來的政治發展〉,《開南管理學院通識研究集刊》,第四期,2003年12月 (轉刊於《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網站) ,http://www.knu.edu.tw/knu1/web/teach/IGECC/中心學報/04/趙嘉裕.pdf。
68.劉亞洲,〈大國策〉,《文學城》網站,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ychina&MsgID=32907。
69.劉順發,〈邁向21世紀的中國空軍─在新加坡「千年空中力量大會」上的演說〉,《空中幽谷之中國空軍五十年》網站,http://www.china-airforce.org/dwjs_lsy.htm。
70.劉華清,〈堅定不移地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現代化軍隊的道路前進〉,http://www.people.com.cn/BIG5/33831/33836/34152/34155/2540651.html。
71.歐錫富,〈解放軍日益重視臺灣戰略地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工作簡報》,1999年11月11日,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88/8811.pdf。
72.霍啟昌,〈談培訓香港未來人才先決條件(上)(下)〉,香港《成報》網站,http://www.singpao.com/20041108/local/633222.html、http://www.singpao.com/20041109/local/633723.html。
73.謝鳳良,〈空中進攻作戰:新世紀空軍發展的主題〉,《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pladaily.com.cn/item/saloon/4t8d/9-1.htm、http://www.pladaily.com.cn/item/saloon/4t8d/xfl.htm。
74.羅援,〈中國需要歷練大國心態〉,《國際先驅導報》,2005年10月21日,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5-10/21/content_3661950.htm。
75.鐘史軒,〈勝利從這裏開始─「紀念古田會議75周年理論研討會」述要〉,《理論頻道》網站,http://theory.cqnews.net/system/2005/02/04/000440701.shtml。
76.〈052旅滬級導彈驅逐艦〉,《軍武狂人夢網站》,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navy/china/proc052.htm。
77.〈旅海級驅逐艦〉,《軍武狂人夢網站》,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navy/china/dd167.htm。
78.〈052B廣州級飛彈驅逐艦〉,《軍武狂人夢網站》,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navy/china/052b.htm。
79.〈052C蘭州級飛彈驅逐艦〉,《軍武狂人夢網站》,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navy/china/052c.htm。
80.〈051C瀋陽級飛彈驅逐艦〉,《軍武狂人夢網站》,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navy/china/051c.htm。
81.〈054馬鞍山級巡防艦〉,《軍武狂人夢網站》,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navy/china/054.htm。
82.〈112哈爾濱/113青島〉,《中國軍艦博物館》網站,http://vm.rdb.nthu.edu.tw/cwm/pra/5741/5104.html。
83.〈167深圳〉,《中國軍艦博物館》網站,http://vm.rdb.nthu.edu.tw/cwm/pra/5741/5104a.html。
84.〈2003年中國遭遇信訪洪峰 新領導人面臨非常考驗〉,《瞭望東方周刊》,2003年12月8日,http://news.sina.com.cn/c/2003-12-08/10142314186.shtml。
85.〈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葉劍英「對臺灣同胞的講話」全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big5/rpir/1_2.htm。
86.〈一支筆勝過聯合艦隊─海權論〉,Robert Bingham Downs著,彭歌譯,《改變歷史的書》。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0年,http://www.folkdoc.idv.tw/classic/p02/ba/ba04/08.htm。
87.〈一邊一國臺海危機?加媒爆料:共軍曾欲動武〉,《中央日報》,2002年9月13日,http://www.cdn.com.tw/daily/2002/09/13/text/910913g1.htm。
88.〈八成二贊成研發遠程飛彈〉,《中央日報》,1999年12月13日,http://www.cdn.com.tw/daily/1999/12/13/text/881213a4.htm。
89.〈人民海軍研製成功艦艇作戰軟體系統〉,《新華社》2005年11月24日北京電,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11/14/content_338879.htm。
90.〈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二零零四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misc/2004-12/27/content_97682.htm。
91.〈三灣改編舊址〉,《人民網》網站,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473/5474/20010525/474390.html。
92.〈小鷹號水兵鬧事 港動員10警制服〉,《TVBS》網站,2005年2月27日,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comedy20050227111325。
93.〈大陸核武攻美說 美:非常不負責任〉,《TVBS》網站,2005年7月16日,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lisa20050716100239。
94.〈大陸媒體「解禁」 大篇幅報導李敖演講〉,《TVBS》網站,2005年9月24日,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comedy20050924121137。
95.〈上海合作組織舉行首次多國聯合軍事演習〉,《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8/06/content_1012723.htm。
96.〈上海首次在市中心防空演習〉,《聯合報》,2002年8月14日,http://issue.udn.com/FOCUSNEWS/TWOSIDES/d/d107.htm。
97.〈工農兵要堅決支持革命學生(《人民日報》1966年8月23日社論)〉,《文化大革命文獻館》網站,http://geming.00go.com/wenge/rmrb0823.txt。
98.〈水到渠成 中俄將舉行歷史上首次雙邊聯合軍演〉,《華夏經緯》網2004年7月9日訊,http://big5.huaxia.com/xw/dl/00220094.html。
99.〈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大事記(3)〉,《中華網》,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21105/11357900_2.html。
100.〈中央軍委命令(軍委八條)〉,《文化大革命文獻館》網站,http://geming.00go.com/wenge/junwei8.txtm。
101.〈中央軍委命令(軍委十條)〉,《文化大革命文獻館》網站,http://geming.00go.com/wenge/junwei10.txt。
102.〈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 批發《廣東省軍管會關於前段支左工作的教訓和下一步的做法》和《湖南省軍區關於貫徹廣州軍區首長指示的情況報告》〉,《文化大革命文獻館》網站,http://geming.00go.com/wenge/guanghu.txt。
103.〈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關於人民解放軍堅決支持革命左派群眾的決定〉,《文化大革命文獻館》網站,http://geming.00go.com/wenge/zhizuo.txt。
104.〈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關於青海問題的決定〉,《文化大革命文獻館》網站,http://geming.00go.com/wenge/qinghai.txt。
105.〈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浙江最近發生事件的決定〉,《文化大革命文獻館》網站,http://geming.00go.com/wenge/zhejiang.txt。
106.〈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4/5198/20010429/467457.html。
107.〈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2)〉,《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4/5198/20010429/467454.html。
108.〈中共在非洲尋求能源 可能順便挖台灣牆腳〉,《中央社》2005年8月30日電,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hinet/0,1137,110109+112005083001792,00.html。
109.〈中共軍力報告 指可動員民兵逾二億人〉,《中央社》2004年8月31日電,http://udn.com/NEWS/WORLD/WOR1/2215286.shtml。
110.〈中共紀念「江八點」發表三週年相關活動及談話簡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工作簡報》,1998年3月12日,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87/8703/mwr2569d.htm。
111.〈中共宣稱擁有中子彈技術〉,《中國時報》,1999年7月16日,http://www.gcaa.org.tw/env_news/199907/88071602.htm。
112.〈中共第十三屆歷次中央全會〉,《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085.htm。
113.〈中共專家:美軍演習 在「我們家門口玩槍」〉,《聯合報》,2004年8月6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1/2170308.shtml。
114.〈中共售巴基斯坦飛彈美擬制裁〉,《中央日報》,1999年9月16日,http://www.cdn.com.tw/daily/1999/09/16/text/880916g2.htm。
115.〈中共推動新軍事變革之研析〉,《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12期,2003年5月7日,http://www.kmt.org.tw/Content/HTML/Periodical/MainLand/20030519_20_5741.html。
116.〈中美兩國在北京舉行首次戰略對話〉,《新華社》2005年8月1日北京電,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08/01/content_263114.htm。
117.〈中美軍事交流〉,《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洛杉磯領事館》網站,http://losangeles.china-consulate.org/chn/topics/zmgx/lshg/t44310.htm。
118.〈中美軍方高層面談 相隔七年坐到一起 勢頭良好仍有分歧〉,《環球時報》,2003年10月31日,一版,http://www.snweb.com/gb/gnd/2003/10/31/1031p001d001.php。
119.〈中美關係研討會下周舉行 涉及安全經貿等八主題〉,《中新社》2005年11月7日北京電,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11-08/8/648322.shtml。
120.〈中美關係研討會在美舉行 錢其琛老布希鮑威爾基辛格出席〉,《人民網》2003年11月5日休士頓電,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1029/2173247.html。
121.〈中俄展開新一輪油氣資源談判 目標是進軍庫頁島〉,《華夏經緯》網2004年6月16日訊,http://big5.huaxia.com/xw/dl/00211989.html。
122.〈中國人民解放軍改革開放20年建設成就(1978年12月─1999年)〉,《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7/22/content_1628282.htm。
123.〈《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頒佈〉,《解放軍報》,2003年12月15日, 一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3/12/15/20031215001003_TodayNews.html。
124.〈中國人民解放軍幾次重大的精簡整編(1949年後)〉,《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7/20/content_1618369.htm。
125.〈中國今年將裁軍二十萬〉,《中新社》2005年7月14日北京電,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7-14/ZM-427374.htm。
126.〈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簡介〉,《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3/5205/20010428/455037.html。
127.〈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88年〉,《人民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15/content_2093963.htm、http://www.people.com.cn/BIG5/33831/33835/2527651.html。
128.〈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90年〉,《人民網》,http://www1.people.com.cn/GB/33831/33835/2527659.html。
129.〈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介〉,《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3/5275/20010428/455035.html。
130.〈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簡介〉,《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4/5276/20010429/467489.html。
131.〈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簡介〉,《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6/5278/20010430/456687.html。
132. 〈中國投資橫遭印度「安檢」 秘密報告危言聳聽〉,《國際先驅導報》,2005年9月5日,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5-09/05/content_3444997.htm。 
133.〈中國空軍裝備新型殲擊轟炸機〉,《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8月,頁44。
134.〈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問世 雷達技術超過美俄〉,《中央電視台》網站,http://bbs.cctv.com.cn/forumthread.jsp?id=5449795;《華夏經緯》網站,http://www.huaxia.com/js/dl/2005/00293314.html。
135.〈中國軍方表彰參加抗洪救災的部隊和武警官兵等〉,《中國新聞網》網頁,2003年9月8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9-08/26/344214.html。
136.〈中國軍隊近年來涉外演習盤點〉,《新華網》2005年9月26日北京電,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09/26/content_3548196.htm。
137.〈中國軍方研討孫子兵法 借鑒智慧深化軍事鬥爭準備〉,《中國新聞網》2004年10月12日電,http://big5.huaxia.com/xw/dl/00250172.html。
138.〈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所長談中國海上憂患〉,《解放軍報》,2004年1月2日,http://news.sina.com.cn/c/2004-01-02/19381490721s.shtml。
139.〈中國高速發展呼喚科技創新 多項重大難題待解決〉,《中國新聞網》,2004年7月28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7-28/26/465235.shtml。
140.〈《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導讀:傅建中〉,《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網站,http://rs.bookzone.com.tw/book/guide.asp?bookno=GB086。
141.〈《中國軍力報告》中國對台使用兩手策略〉,《中央社》2005年7月19日華盛頓電,http://udn.com/NEWS/WORLD/WOR1/2797818.shtml。
142.〈中國將領大調整海空軍擔重任〉,《香港商報》,2005年1月23日,http://www.cnwnc.com/gbtobig.php3?url=http://www.cnwnc.com/20050123/ca1396864.htm。
143.〈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訪中央外辦主任戴秉國〉,《求是》雜誌,2006年第一期(總422期),2006年1月1日,http://www.qsjournal.com.cn/qs/20060101/GB/qs^422^0^19.htm。
144.〈中國崛起 挑戰美亞太霸權〉,《自由時報》,2005年4月13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pr/13/today-fo8.htm。
145.〈中國審慎對待軍品出口〉,《新華社》2004年12月24日北京電,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misc/2004-12/27/content_97718.htm。
146.〈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新華社》2005年12月27日北京電,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misc/2004-12/27/content_97724.htm。
147.〈中國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gjs/gjzzyhy/1136/1138/t4549.htm。
148.〈中國爆笑的「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南方快報》網站,2004年8月17日,http://home.kimo.com.tw/snews1965/specil_coul/sea/00/0128.htm。
149.〈中運新潛艦 途經金門外海 配備超音速飛彈 將成紀德艦殺手〉,《蘋果日報》,2005年9月17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P&showdate=20050917&Sec_ID=5&Art_ID=2058917#。
150.〈日本海軍的奇特將領─井上成美〉,《中華網》網站,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rw/a015.html。
151.〈分析家:硬的更硬 軟的更軟〉,《香港文匯報》,2005年3月5日,http://slave.wwpnews.net/news.phtml?news_id=CH0503050026&cat=002CH。
152.〈 台海爆發衝突與否目前取決於台灣態度〉,《Yahoo!奇摩新聞》網站(路透社電),2004年7月5日,http://tw.news.yahoo.com/040705/14/s149.html。
153.〈本報評論員: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基層建設〉,《解放軍報》,2004年7月22日 ,一版,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4/07/22/20040722001158_jryw.html。
154.〈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迎接世界軍事發展的挑戰〉,《中國基礎研究網》,1996年12月14日,http://www.br.gov.cn/showspeech.asp?id=50。
155. 〈古田─確立黨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方針〉,《中國網》網站,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gmsdx/596998.htm。
156.〈古田會議舊址〉,《中國網》網站,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fj/890599.htm。
157. 〈古田會議舊址:上杭縣古田鎮溪背村〉,《中國紅色旅遊網》網站,http://www.crt.com.cn/98/2004-4-24/news2004424125812.htm。
158.〈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6/5278/20010430/456648.html。
159.〈百萬大裁軍〉,《中國網》,2002年9月22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08106.htm。
160.〈江八點九周年今座談〉,《中央日報》,2004年1月19日,http://www.cdn.com.tw/daily/2004/01/19/text/930119g4.htm。
161.〈「江八點」的中、英文內容〉,《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big5/rpir/1_4.htm。
162.〈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上所作的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02年11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7/content_632235.htm、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7/content_632239.htm。
163.〈江澤民在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8),《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c/2002-11-17/2241809864.html。
164.〈江澤民同志在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強調 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人民日報》,2003年3月11日,http://www.ccyl.org.cn/theory/leadertalk/2003/zttb20030311a.htm。
165.〈江澤民同志領導國防和軍隊建設15年述評(二)〉,《解放軍報》,2004年9月27日,一版,http://www.pladaily.com.cn/big5/pladaily/2004/09/27/20040927001202_jryw.html。
166.〈《江澤民其人》七:江賊倒楊搶班奪權〉,《大紀元時報》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gb/5/6/6/n945592.htm。
167.〈江澤民胡錦濤出席軍委擴大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人民網》,2004年9月21日,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4/2796563.html。
168.〈江澤民強調立足打贏信息化戰爭〉,《新華社》2004年3月11日北京電,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4-3-12/MW-237929.htm。
169.〈江澤民會見全軍外事和武官會議全體人員 高度評價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抗洪搶險中發揮的突出作用和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並對軍隊外事工作和武官工作提出殷切希望〉,《人民日報》,1998年8月29日,一版,http://www.people.com.cn/item/ldhd/Jiangzm/1998/huijian/hj0120.html。
170.〈江澤民談兩岸重提江八點〉,《中央日報》,2003年1月1日,http://www.cdn.com.tw/daily/2003/01/01/text/920101g4.htm。
171.〈李敖收斂鋒芒 談自由與憲法〉(上)(下),《聯合新聞網》,2005年9月23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S4/2914961.shtml、http://udn.com/NEWS/WORLD/WORS4/2914980.shtml。
172.〈李繼耐代表強調: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 加速推進我軍武器裝備跨越式發展〉,《解放軍報》,2003年3月8日,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3/03/08/20030308001007_TodayNews.html。
173.〈共軍將領要求中央強硬表態〉,《聯合報》,2002年8月5日,http://issue.udn.com/FOCUSNEWS/TWOSIDES/d/d103.htm。
174.〈共軍演習 以台灣本島為目標〉,《聯合報》,2002年8月6日,http://issue.udn.com/FOCUSNEWS/TWOSIDES/d/d104.htm。
175.〈共艦南下 企圖窺探我後門〉,《自由時報》,2002年10月31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oct/31/today-p2.htm。
176.〈全軍司令部會議召開 胡錦濤命做好軍事鬥爭準備〉,新華社2004年9月29日北京電,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1076/2894089.html、http://www.pladaily.com.cn/big5/pladaily/2004/09/29/20040929001326_jryw.html。
177.〈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33831/33836/34146/34190/2543566.html。
178. 〈我軍對外交流實務〉,《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wjdwjlsl/wjdwjlsl.htm、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wjdwjlsl/2001/2001.htm、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wjdwjlsl/2002/2002.htm。
179.〈我海軍出訪艦艇編隊駛離祖國海疆〉,《解放軍報》2005年11月11日南中國海電,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11/12/content_337312.htm。
180.〈我海軍艦艇編隊出訪巴印泰三國〉,《解放軍報》,2005年11月9日,第四版,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5-11/09/content_335229.htm。
181.〈更精更強更協調 國防和軍隊建設又快又好地發展〉,《新華網》2006年2月6日北京電,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ocDigest/Technology/xhw_2006_02_06_07_40_24_968.html。
182.〈迎接十六大系列分析報告之二:對外開放邁向新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yj16da/t20020929_36630.htm。
183.〈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33831/33836/34145/34192/2546187.html。
184.〈美:中國有條石油珍珠鏈〉,《香港商報》,2005年1月23日,http://www.cnwnc.com/gbtobig.php3?url=http://www.cnwnc.com/20050123/ca1396866.htm。
185.〈美國家庭 重慶過活 有本難唸的經〉,《世界日報》,2005年8月11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6/2838190.shtml。
186.〈美國制裁兩家中國公司〉,《聯合早報》,2002年1月26日,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sino_us/pages2/sino_us260102.html。
187.〈美國國防部部長走訪中國軍政要地〉,《國際先驅導報》,2005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5-10/24/content_3675852.htm。
188.〈美專家:中國飛彈發射器相對少 對台是機會〉,《中央社》2005年7月21日華盛頓電, http://udn.com/NEWS/WORLD/WOR1/2801035.shtml。
189. 〈美國學者:中美應進行直接透明的軍事對話〉,2005年7月21日中央社電,http://tw.news.yahoo.com/050721/43/23aga.html。
190.〈「兩化」建設同步發展 我軍現代化建設三大特點〉,《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c/2003-08-08/0933528489s.shtml。
191.〈兩次局部戰爭昭示美軍走進「精確化」動員時代〉,《新華網》(原刊登於《解放軍報》),2004年2月18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2/18/content_1320147.htm。
192.〈兩岸統一政策 北京定大要點〉,《萬維讀者網》,2002年11月21日,http://news.creaders.net/big5/headline/newsPool/21A152026.html。
193.〈花東反登陸 兵力裝甲化〉,《自由時報》,2005年4月10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pr/10/today-fo6.htm。
194.〈空軍中將劉亞洲談伊拉克戰爭 分析我軍發展方向〉,《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c/2004-05-31/ba3372448.shtml。
195.〈空軍特級飛官李鎖林:空軍信息化需要重視兩方面〉,《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4-05-13/26/436031.shtml。
196.〈明代完成歷時兩千餘年的長城修築工程〉,《中華文化信息網》,http://big5.ccnt.com.cn/culture/greatwall/lishi/yange/yange-ming08.htm。
197.〈哈薩克通大陸油管啟用〉,《中廣新聞網》,2005年12月15日,http://tw.news.yahoo.com/051215/4/2n9z3.html。
198.〈保住第二擊命脈 不能大意〉,《自由時報》,2005年4月10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pr/10/today-fo6.htm。
199.〈俄中接近不帶感情色彩〉,《國際先驅導報》,2005年9月6日,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5-09/06/content_3450604.htm。
200.〈首戰告捷 駐湘部隊和當地民兵出動萬名官兵抗洪〉,《紅網》網站,2003年5月23日,http://news.rednet.com.cn/Articles/2003/05/419983.htm。
201.〈軍委、總政治部關於軍隊院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緊急指示〉,《文化大革命文獻館》網站,http://geming.00go.com/wenge/junwei66.txt。
202.〈軍事科學院專家羅援談「夏季脈動-2004」〉,《新華網》網站,2004年8月5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8/05/content_1719957.htm、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8/05/content_1719957_1.htm、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8/05/content_1719957_2.htm、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4-08/05/content_1719957_3.htm。
203.〈軍事專家分析:中國增加軍費支援國家和平發展〉,《中國新聞網》網站,2004年3月6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4-03-06/26/410341.html。
204.〈軍事專家:東山島演習制度化 是項警訊〉,《聯合報》,2004年8月6日,http://udn.com/NEWS/WORLD/WOR1/2170257.shtml。
205.〈軍隊要服從整個國家建設大局〉,《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33831/33836/34145/34192/2546229.html。
206.〈祖國自製先進二代艦054型導彈護衛艦〉,《東方紅‧太陽升‧部落格》,http://kevinkao.idv.tw/mt/archives/000678.php。
207.〈建構以民主和平為核心的兩岸新關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2002年11月9日,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ts911109.htm。
208.〈胡錦濤向台伸出橄欖枝〉,《香港文匯報》,2005年3月5日,http://slave.wwpnews.net/news.phtml?news_id=CH0503050001&cat=002CH。
209.〈胡錦濤在成都軍區考察工作要求廣大官兵 按江主席「五句話」總要求把部隊建設提高到新水準〉,《解放軍報》,2000年2月28日,http://www.pladaily.com.cn/html/2000/02/28/a20000228_05.htm。
210.〈胡錦濤要求武警部隊學習江澤民軍事思想〉,《中央社》2005年1月5日電,http://tw.news.yahoo.com/050105/43/1clsm.html。
211.〈胡錦濤促開創強軍新局面〉,香港《大公報》,2005年3月14日,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3-14/MW-376124.htm。
212.〈胡錦濤強調:推進軍隊革命化 搞好軍事鬥爭準備〉,《新華社》2004年9月29日北京電,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9/30/content_2040469.htm。
213.〈胡錦濤對台思路初探〉,《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46期,2004年10月7日,http://www.kmt.org.tw/Content/HTML/Periodical/MainLand/20041007_20_7393.html。
214.〈胡總提新形勢對台四意見〉,《香港文匯報》,2005年3月5日,http://slave.wwpnews.net/news.phtml?news_id=CH0503050007&cat=002CH。
215.〈消減軍隊規模走精兵之路〉,《解放軍報》網站,http://www.chinamil.com.cn/item/studyjzm/fzlc/003.htm。
216.〈郭伯雄在全軍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加速人才培養座談會上強調:牢固樹立人才為本的思想 加速推進我軍人才隊伍建設〉,《解放軍報》,2003年6月7日,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3/06/07/20030607001009_TodayNews.html。
217.〈連戰:兩岸建軍演通報查證體系熱線〉,《中央日報》,1999年12月9日,http://www.cdn.com.tw/daily/1999/12/09/text/881209a2.htm。
218.〈專訪蘭寧利將軍談中俄軍演 深層解析中俄軍演對臺灣的啟示〉,《全球防衛雜誌》網站,http://www.diic.com.tw/comment/9410/941001-2.htm。
219.〈深耕非洲 中國超英趕美〉,《中國時報》,2006年1月19日,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5+112006011900079,00.html。
220.〈唐日白江口水戰始末〉,《中華網》網站,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9/12281451.html、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9/12281451_1.html。
221.〈唐樹備批一邊一國論〉,《中央社》2002年9月1日舊金山電,http://www.future-china.org.tw/fcn-tw/200209/2002090103.htm。
222.〈港報:數百退伍軍人北京上訪要求解決生計〉,2005年7月21日中央社電,http://tw.news.yahoo.com/050721/43/2388j.html。
223.〈秦之大一統政策─對外開拓〉,《Kam-Leung So’s Homepage》,http://sokamonline.com/C-Hist/Qin01f.cfm。
224.〈秦朝的統一與崩潰〉,《兵馬俑─超強的帝國主義》網站,http://home.kimo.com.tw/morebeautiful530/speak.htm。
225.〈越南國情摘要〉,《中國輸出入銀行》網站,http://www.eximbank.com.tw/eximbank/eximdocs/news/vietnam/2001011702.htm。
226.〈國防白皮書起草專家就《2004年中國的國防》答記者問〉,《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misc/2004-12/30/content_100088.htm。
227.〈國家主席胡錦濤簡歷〉,《國際在線》網站,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hinabroadcast.cn/321/2004/01/22/145@51077.htm。
228.〈解放軍報稱胡錦濤主席對軍方提出更高要求〉,《新浪網》,2005年5月12日,http://jczs.sina.com.cn/2005-05-12/0927288260.html。
229.〈黃介正:宋楚瑜接受邀訪 政府態度值得注意〉,《中央社》2005年4月18日台北電,http://www.gov.tw/news/cna/china/news/200504/20050418828647.html。
230.〈評「江八點七週年談話」的內涵並建議北京當局〉,《中國評論》,2002年5月,http://lukacs.myweb.hinet.net/2002_5.htm。
231.〈漢江洪峰推向武漢 湖北二十萬軍民正堅守堤防〉,《中國新聞網》網頁,2003年9月7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9-07/26/343714.html。
232.〈溫宗仁:中國軍費比例仍低〉,香港《大公報》,2005年3月10日,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3-10/ZM-374455.htm。
233.〈溫家寶總理在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人民日報》,2005年3月6日,第三版,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3222191.html。
234.〈鄭必堅撰文談:持久促進中美雙方的溝通理解〉,《學習時報》網站,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1044962.htm。
235.〈禁軍方經商北京以金錢交換〉,《中央日報》,1998年7月25日,http://www.cdn.com.tw/daily/1998/07/25/text/870725g2.htm。
236.〈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妥善應對安全威脅多樣化:2005年國際安全形勢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國際戰略學會會長熊光楷答本報記者問〉,《學習時報》網站,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1073592.htm。
237.〈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的幾點經驗〉,《中國基礎研究網》,1990年10月18日,http://www.br.gov.cn/showspeech.asp?id=12。
238.〈貫徹科技強軍戰略,推進軍隊品質建設〉,《中國基礎研究網》,1999年3月12日,http://www.br.gov.cn/showspeech.asp?id=16。
239.〈鄧小平生平年表 1971-1980〉,《人民網》,http://zg.people.com.cn/BIG5/33839/34943/34981/2619642.html。
240.〈鄧小平生平年表 1981-1990〉,《人民網》,http://zg.people.com.cn/BIG5/33839/34943/34981/2619630.html。
241.〈鄧小平生平簡介〉,《四川在線》網站,http://www.scol.com.cn/nsichuan/sczh/20040809/20048950344.htm。
242.〈鄧小平在十一大上的閉幕詞〉,《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3/5275/20010428/454994.html。
243.〈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4/5276/20010429/455579.html。
244.〈鄧小平與中國特色精兵之路〉,《解放軍報》,2004年8月17日,一版,http://www.pladaily.com.cn/big5/pladaily/2004/08/17/20040817001007.html。
245.〈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人民網》網站,2002年3月8日,http://tw.people.com.cn/BIG5/26741/26749/26801/896899.html。
246.〈楊振寧北大演講〉,《華夏經緯》網站,http://big5.huaxia.com/20040717/00222823.html。
247.〈與時俱進礪精兵─江澤民與國防和軍隊建設〉,《新華網》2004年9月27日北京電,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4/2812027.html。
248.〈發言輯錄:專家縱論中國和平崛起經略〉,《國際先驅導報》,2004年4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4-04/07/content_1406137.htm。
249.〈戰略對話:中美溝通新管道〉,《解放日報》,2005年8月1日,http://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17/node167/node64745/node64749/userobject1ai1012582.html。
250.〈錢其琛寄望台灣人民 加強接觸交流〉,《新國會政策研究中心》,1996年6月5日,http://newcongress.yam.org.tw/taiwan_sino/06051.html。
251.〈總參部署全軍新年度軍事訓練工作強調打贏信息化戰爭〉,《解放軍報》,2004年2月1日,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4/02/01/20040201001068_jryw.html。
252.〈鳳凰衛視:劉亞洲談新世紀軍事戰略〉,《戰略家》網站,http://www.laocanmou.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84。
253.〈藍普頓:台獨問題 中國沒溫和派〉,《聯合報》,2005年1月31日,http://www.udn.com/2005/1/31/NEWS/NATIONAL/NAT1/2491259.shtml。
254.〈嚴禁經商共軍決放手一搏〉,《中央日報》,1998年7月27日,http://www.cdn.com.tw/daily/1998/07/27/text/870727g2.htm。
255.Stavrianos, Leften著,吳象嬰、梁赤民譯,《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上)(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http://member.giga.net.tw/shinyun/g/a/index.html。
256.Bellocchi, Nat,〈1995年李登輝康乃爾之行回顧〉,《自由時報》,2005年10月17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17/today-p1.htm。
257.Stavrianos, Leften著,〈第七章 西歐的擴張:荷蘭、法國、英國階段,1600-1763年〉,Leften Stavrianos著,吳象嬰、梁赤民譯,《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http://member.giga.net.tw/shinyun/g/a/030.htm
258.Stavrianos, Leften著,吳象嬰、梁赤民譯,〈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http://member.giga.net.tw/shinyun/g/a/041.htm。
259. Kahn, Joseph, “China to Give Memorial Rite to Hu Yaobang, Purged Reformer,” New York Time, November 15, 2005, http://www.nytimes.com/2005/11/15/international/asia/15china.html.
260. Burr, William, ed., ”China, Pakistan, and the Bomb: The Declassified File on U.S. Policy, 1977-1997,” The National Security Achive, 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114/index.htm.
261. Burr, William,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the ‘Horror Strategy,’ and the Search for Limited Nuclear Options, 1969-1972: Prelude to the Schlesinger Doctrine,”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Vol. 7, Issue 3, Summer 2005, http://mitpress.mit.edu/journals/pdf/JCWS_7_3_34_0.pdf.
262. Burr, William,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the SIOP, and the Search for Limited Nuclear Options, 1969-1974,” The National Security Achive, 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173/index.htm.
263. Bush, President George W., “We Will Succeed in Iraq,” Los Angel Times, April 14, 2004, <http://www.latimes.com/news/nationworld/world/la-fg-statement14apr14,1,2634440.story >.
264. Kan, Shirley A. “China and Proliferation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nd Missiles: Policy Issu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August 8, 2003, http://www.fas.org/spp/starwars/crs/RL31555.pdf.
265. Calvin Woodward, “Papers: Nixon Sought Plans for Gentler War,” The Associated Press, November 24, 2005,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1/24/AR2005112400055.html,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1/24/AR2005112400055_2.html.
266. Jiang, Wenran, “The Dragon’s Thirst for Canadian Oil,” China Brief, Volume 5, Issue 11 (May 10, 2005), http://www.jamestown.org/publications_details.php?volume_id=408&&issue_id=3328.
267. Woodward, Calvin, “Nixon Sought Less Destructive Nuclear Option,” The Associated Press, November 24, 2005,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1/24/AR2005112400418.html,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1/24/AR2005112400418_2.html.
268. “’String of pearls’ military plan to protect China’s oil: US Report,“ AFP, January 18, 2005, http://www.political-news.org/breaking/5324/string-of-pearls-military-plan-to-protect-chinas-oil-us-report.html.
269. ”United States Secretly Deployed Nuclear Bombs In 27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During Cold War,” http://www.gwu.edu/~nsarchiv/news/19991020/index.html.
270.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01,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qdr2001.pdf.
271.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5, 2005, http://www.defenselink.mil/advisories/2005/pa20050719-1561.html.
272. China's New Great Leap Forward:High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Power in the Next Half-Century, Washington, D.C.: Hudson Institute, 2005, http://www.hudson.org/files/publications/China_Great_Leap_Forward.pdf.


四、其他
1.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九日《中美聯合聲明》。
2.〈太平洋勝利之路〉(錄影節目),美國國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 頻道,2005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