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2201621503500
DOI 10.6846/TKU.2016.00357
論文名稱(中文) 盛清揚州空間文化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Space and Culture on Yangzhou in Flourishing Qi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1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施幸汝
研究生(英文) Hsing-Ju Shih
學號 896010088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1-14
論文頁數 22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雙英
委員 - 張雙英
委員 - 許清雲
委員 - 殷善培
委員 - 陳慶煌
委員 - 胡衍南
關鍵字(中) 盛清
揚州
文化
關鍵字(英) Flourishing Ching Dynasty
Yangzhou
space and cultu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盛清」指清朝「康雍乾盛世」,是滿清統治的高峰時期,持續有百餘年之久。至乾隆時期,經長期的積累,造就了物力及人才的繁榮,為清朝最鼎盛的階段。揚州因有康熙及乾隆各聖駕六巡的殊榮,鹽商及園林皆有記載於官書,李斗於清乾隆六十年所撰之《揚州畫舫錄》更詳載了此集乾隆六十年物力人才所萃的承平壯觀。
   揚州於盛清時期的發展,與鹽業息息相關,可說是一個由商人所建立的以帝王
為中心、充滿政經關係之商業化與都市化的鹽業帝國,其文化與清朝對政治、經濟的掌握,有互相助長、依附與提升的關聯。而清帝國也藉由掌握揚州的經濟,將整合的觸角延伸到各個面向,以達到將南方政治正統化的目的;另一方面,揚州也在短時間之內就能有急速的發展,並在十八世紀初就成為清代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此空間文化之下,鹽商與文人文化的關係;商人和文人之間的區辨與對應;揚州士大夫的精緻詩文生活;鹽商建設城市所展現的價值觀及典範等,在歷史上皆具有新意而值得探討。
   本論文除了藉園林展現揚州的文化空間,並分別論述文人、士人、商人的生活
空間文化,最後以探討文人文化、士人文化及士商文化總結「盛清揚州的空間文化」。
英文摘要
"Sheng Qing" means the Qing Dynasty’s "Kangxi Spirit" and it had lasted for over one hundred years. Qianlong’s period marked the zenith of Qing rule : their empire was stable, its borders were secur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s also strong. In the Qianlong sixtieth year, Lee Dou published a book which was called "YANG ZHOU HUA FANG LU". In this book, he described the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in the country for the sixty years.
   Yangzhou in Sheng Qing period, can be said a time of businessman established by the emperor as the center to full commercialization, urbanizatio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ased on Yangzhou economy, the Qing Empire can integrate the tentacles extend to every fa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Southern political orthodoxy. Besides, Yangzhou also be able to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within a short time, which made the Qing in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Under this space culture, relationships Merchants and literati culture; identifi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between businessmen and scholars; Yangzhou scholar exquisite poetry of life; salt merchants are show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values and model, all have a history innovative and worth exploring.
   In this paper, besides using the garden to show Yangzhou’s cultural space, I also describe the literati, scholars and businessmen’s living cultural space. In the end, by exploring their living cultural space to conclude "Sheng Qing Yangzhou’s cultural space. "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盛清揚州空間文化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      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本論文的研究進路     ………………      7

第二章	盛清揚州的地景、藝術與社會文化  

第一節	揚州的歷史背景     ……………………………………     10
第二節	揚州的園林與名勝     …………………………………     18
一、	盛清揚州園林名勝的歷史背景     ……………………     18
二、	李斗《揚州畫舫錄》     ………………………………     23
三、	清代揚州的園林與其盛衰     …………………………     28
四、	揚州的代表景點與名勝     ……………………………     32
五、	清代揚州園林的特色     ………………………………     54
第三節	揚州的藝術發展與文化品味       ……………………     61
一、	書畫     …………………………………………………     61
二、	書院     …………………………………………………     63
三、	工藝     …………………………………………………     64
四、	刻書     …………………………………………………     65
五、	御書樓     ………………………………………………     65
六、	戲劇     …………………………………………………     66
七、	茶肆     …………………………………………………     69
第四節	  揚州的鹽務與社會型態     ……………………………     70
一、	盛清之前揚州鹽業的發展     …………………………     70
二、	盛清時期揚州的鹽務     ………………………………     71
三、	盛清時期揚州的社會風俗     …………………………     76
四、	小結     …………………………………………………     79

第三章	盛清揚州的文化活動場所          

第一節	個人生活領域的場所     ………………………………     81
第二節	城市文化活動的場所     ………………………………     83
第三節	文人文化交流的場所     ………………………………     88
第四節	商業休閒享樂的場所     ………………………………     92

第四章	盛清揚州文人、士人與商人的文化活動

第一節	文人的文化活動     ……………………………………    98
一、	吳敬梓     ………………………………………………    99
二、	鄭板橋     ………………………………………………    105
第二節	士人的文化活動     ……………………………………    112
一、	王士禎     ………………………………………………    114
二、	孔尚任     ………………………………………………    118
第三節	商人的文化活動     ……………………………………    125
一、	江春     …………………………………………………    128
二、	揚州二馬――馬曰琯、馬曰璐     ……………………    134
三、	程氏家族――程夢星、程晉芳     ……………………    138
四、	鄭氏家族――鄭元勛、鄭士介     ……………………    141
五、	汪氏家族――汪玉樞、汪長馨     ……………………    144
六、	小結     …………………………………………………    146

第五章	盛清揚州空間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第一節	空間重建與文化復興     ………………………………    148
第二節	空間運用與文人文化     ………………………………    152
一、	地方名勝與文人文化     ………………………………    152
二、	鹽商園林與文人文化     ………………………………    154
第三節	社會空間與士人文化     ………………………………    158
一、	科舉仕途與士人文化     ………………………………    158
二、	另類仕途與士人文化     ………………………………    162
第四節	城市空間與文化變遷     ………………………………    167
一、	帝王南巡與文化變遷     ………………………………    170
二、	城市特色與文化變遷     ………………………………    162
第五節	傳統空間與士商文化     ………………………………    174
一、	捐納制度與士商文化     ………………………………    174
二、	地方官員與士商文化     ………………………………    180

第六章	結論     ………………………………………    184

附錄   揚州社會文化總覽      …………     200

參考文獻    ……………………………………………     21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傳統文獻

清.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錢泳著;孟斐校點:《履園叢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清.金安清:《水窗春囈》(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孔尚任:《湖海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明.朱懷幹修;明.盛儀纂:《嘉靖惟揚志》(台北:莊嚴文化,1996。據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影印明嘉靖刻本影印)
明.楊洵;明.陸君弼等纂修:《萬曆揚州府志》,《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清.雷應元等纂修:《揚州府志》(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據清康熙三年(1664)刻本影印)
清.尹會一;清.程夢星等纂修:《揚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1975。據清雍正十一年(1672)刊本影印)
清.阿克當阿修;清.姚文田等纂:《嘉慶重修揚州府志》(揚州:廣陵書社,2006。據清嘉慶十五年(1810)刻本影印)
清.英傑修;清.錢振倫等纂:《續纂揚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1970。據清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影印)
清.高士鑰修;清.五格等纂:《江都縣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1983。據清乾隆八年(1743)刊,光緖七年(1881)重刊本影印)
清.劉汝賢等修;清.劉壽增纂:《光緖江都縣續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1970。據清光緖九年(1883)刊本影印)
明.史起蟄;明.張矩撰:《兩淮鹽法志》,《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據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影印)
清.謝開寵總纂;清.崔岱齊等校;清.程浚參訂:《兩淮鹽法志》,《中國史學叢書》(台北:學生書局,1966。據國立中央圖書館清刻本藏本影印)
清.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典》,《國學基本叢書》(台北:新興,1959。據萬有文庫十通本影印)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台北:新興,1963。據清武英殿本影印)
清.高晉等初編:《欽定南巡盛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和珅等奉敕撰:《欽定大清一統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1986。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李周望輯:《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台北:華文,1972。明洪武四年至清光緖三十年,據美國夏威夷大學藏本影印)
清.編纂者不詳;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康熙四十二年御定:《御定全唐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南朝梁.蕭統輯;(唐)李善注:《文選》(台北:中華書局,1965-1966)
南朝梁.沈約:《宋書》(台北:中華書局,1965-1966)
隋.杜寶:《大業雜記》(台北:新興,1997)
唐.魏徵:《隋書》(台北:中華書局,1965-1966)
後晉.劉昫:《舊唐書》(台北:中華書局,1965-196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中華書局,1965-1966)
宋.李昉:《太平廣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歐陽修:《集古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宋.沈括:《長興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宋.蘇軾:《東坡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宋.蘇轍:《欒城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南宋.王象之:《輿地記勝》(台北:文海,1962)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台北:新文豐,1996)
明.王陽明:《陽明全書》(台北:中華書局,1965-66)
明.文震亨:《長物志》(台北:新興,1983)
明.謝肇淛:《五雜俎》(台北:新興,1975)
明.王士性:《廣志繹》(台北:新文豐,1989)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台北:世一文化,200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台北:世一文化,2001)
清.王士禛:《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
清.孔尚任:《孔尚任集》(台北:世界,1969)  
清.鄭板橋:《鄭板橋集》(台北:宏業,1982)
清.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台北:中華書局,1965-1966)
清.盧見曾:《雅雨堂詩集、文集、雅雨山人出塞集》(上海:上海古籍,2010)
清.馬曰琯:《沙河逸老小稿、嶰谷詞》(上海:上海古籍,2010)
清.陶澍:《陶文毅公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10)
清.汪中著;田漢云點校:《新編汪中集》(揚州:廣陵書社,2005)
清.江懋麟:《百尺梧桐閣集》(台北:文海,1988)
清.曹寅:《棟亭集》(台北:文海,1986)  
清.厲鶚:《樊榭山房全集》(台北:中華書局,1965-1966)
清.陳去病著;張夷主編:《陳去病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09)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1999)
清.吳嘉紀著;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1980)
清.汪應庚:《平山攬勝誌》(揚州:廣陵書社,2004)
清.趙之壁:《平山堂圖志》(台北:成文,1983)  
清.鄭慶祜:《揚州休園志》(北京:北京出版社影印本,2000)
清.阮元:《廣陵詩事》(揚州:廣陵書社,2007)
清.汪中:《廣陵通典》(台北:新文豐,1996)
清.焦循:《禹貢鄭注釋》,《叢書集成》(台北:新文豐,1996)
清.焦循:《邗記》(台北:新文豐,1989)
清.焦循:《揚州足徵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清.焦循:《揚州北湖小志》(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8)
清.焦循,江藩撰;薛飛校點:《揚州圖經》(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清.余懷:《板橋雜記》(台北:新興,1974)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沈復:《浮生六記》(台北:三民書局,1998)
清.沈垚:《落帆樓文集》(台北:新文豐,1989)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台北:新文豐,1996)
清.梁章矩:《浪跡叢談》(台北:新文豐,1996)
清.汪胡楨,吳慰祖編:《清代河臣傳》(台北:明文,1985)
清.孔尚任著;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校注:《桃花扇》(台北:里仁,1996)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台北:世界,2004六版)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台北:桂冠,1995二刷)
清.無名氏撰:《清朝野史大觀》(台北:新興,1983)  
清.董偉業:《揚州竹枝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刊本,1987)  
清.吳綺:《揚州鼓吹詞》(台北:新文豐,1985) 
清.王秀楚:《揚州十日記》(台北:新文豐,1996)  
清.汪鋆:《揚州畫苑錄》(揚州:廣陵書社,2004)
清.周生:《揚州夢》(台北:世界,1959)

二、	近人論著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卜正民(Timothy Brook):《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台北:聯經,200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三版)
中國思想研究委員會編,段昌國譯:《中國思想與制度集論》(台北:聯經,197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揚州市檔案局編:《清宮揚州御檔精編》,(揚州:廣陵書社,2012)
卞孝萱主編,張郁明等編:《揚州八怪詩文集》(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
王振忠:《千山西陽:王振忠論明清社會與文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王振忠:《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北京:三聯書店,1996)  
王瑜,朱正海主編:《鹽商與揚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王瑜主編:《歷代揚州名人》(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王毅:《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王澄:《揚州刻書考》(揚州:廣陵書社,2003)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台北:中華書局,1956)
安東籬(Antonia Finnane)著,李霞譯:《說揚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國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7)
朱一玄,劉毓忱編:《儒林外史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  
朱江:《揚州園林品賞錄》(台北:蕙風堂,1994三版)
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朱軍:《揚州書院和藏書家史話》(揚州:廣陵書社,2012) 
朱福烓:《揚州史述》(南京: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朱福烓:《揚州佛教文化探微》(揚州:廣陵書社,2008)  
江淮論壇編輯部編:《徽商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  
何炳棣:《中國會館史論》(台北:學生書局,1966)  
何炳棣:《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台北:聯經,1995)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三聯書店,2000)  
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台北:聯經,2013)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2004二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87)  
余英時:《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北京:三聯書店,2004)  
巫仁恕,狄雅斯(Imma Di Biase):《游道:明清旅遊文化》(台北:三民,2010)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聯經,2007)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2008)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城市、慾望與生活》(台北:一方出版,2002)
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2005)
李廷先:《唐代揚州史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李貴生:《傳統的終結:清代揚州派文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汪崇篔:《明清徽商經營淮鹽考略》(成都:巴蜀書社,2008)  
周武忠:《中國園林藝術》(台北:中華書局,1993)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二版)
周積寅、王鳳珠:《鄭板橋年譜》(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1)
明光:《揚州戲劇文化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易君左:《閒話揚州》(北京: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複印本,2009)   
林宛瑜:《清初廣陵詞人群體研究》(台北:文津,2009)  
林達.約翰遜(Linda Cooke Johnson)主編;成一農譯:《帝國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祁龍威,林慶彰主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1)
南京大學歷史系明清史研究室編:《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施堅雅(G.W. Skinner)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
施堅雅(G.W. Skinner)原著;王旭等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柯玲:《民俗視野中的清代揚州俗文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2012)  
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台北:允晨文化,2011)
范金民、胡阿祥編:《江南地域文化的歷史演進文集》〈北京:三聯,2013〉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郁達夫:《達夫遊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2)
唐力行:《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台北:台灣商務,1997)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93)
徐立望:《嘉道之際揚州常州區域文化比較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徐良玉主編:《揚州館藏文物精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徐泓:《清代兩淮鹽場的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 
徐俊祥:《漢代揚州區域文明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徐茂明:《江南仕紳與江南文化(1368-1911)》(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袁世碩:《孔尚任交遊考》(濟南:齊魯書社,1987)
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張正藩:《中國書院制度考略》(台北:中華書局,1981)
張秀民著;韓琦增訂:《中國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95)。
張海鵬,王廷元主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合肥:黃山書社,1985)  
張舜徽:《清代揚州學記》(揚州:廣陵書社,2004)  
張舜徽:《清儒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愛軍主編:《揚州經濟社會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張壽鏞等編:《清朝掌故彙編》(台北:文海,1986)
張維明選編:《南巡盛典名勝圖錄》(蘇州:古吳軒出版社,1999)   
曹天生等著:《多重視角下的明清徽商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曹世潮:《揚州文化的個性及其對世界的意義》(揚州:廣陵書社,2008)
曼素恩(Susan Mann)著;定宜莊、顏宜葳譯:《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1997)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梅爾清(Tobie Meyer- fong):《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板社,2004)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郭明道:《揚州學派的哲學思想與治學成就》(揚州:廣陵書社,2008)  
陳大康:《明代商賈與世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陳永發主編:《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台北:允晨文化,2011)
陳江:《明代中後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陳從周、蔣啟霆選編、趙厚均注釋:《園綜》(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陳從周:《中國名園》(台北:台灣商務,1990)
陳從周:《揚州園林》(台北:明文,1987)  
陳從周:《園林叢談》(台北:明文,1983)
陸蘇華主編:《揚州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揚州:廣陵書社,2008)  
麥仲華編:《皇朝經世文新編》(台北:文海,1972) 
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北京:中華書局,2007)
傅衣凌:《明清農村社會經濟: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
傅崇蘭:《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喬勻主編:《中國園林藝術》(香港:三聯書店,1982)
揚州曲藝志編委會編纂:《揚州曲藝志》(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  
曾仰豐:《中國鹽政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  
童寯:《江南園林》(台北:文海,1980)
費孝通著;趙旭東,秦志傑譯:《中國士紳》(北京:三聯書店,2009)
閔爾昌:《揚州學派年譜合刊》(揚州:廣陵書社,2008)   
馮明珠主編:《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馮爾康,陳捷先出版:《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馮爾康、常建華:《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馮爾康:《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代轉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馮爾康:《中國社會史研究概述》(台北:谷風,1988)
馮爾康:《生活在清朝的人們:清代社會生活圖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
馮爾康主編:《中國社會結構的演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馮賢亮:《明清江南地區的環境變動與社會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黃桂蘭:《吳嘉紀《陋軒詩》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95)
黃繼林:《徽商與揚州文化》(揚州:廣陵書社,2008)  
楊晉龍主編:《清代揚州學術》(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  
楊鳳藻編:《皇朝經世文新編、續集》(台北:文海,1972)  
楊聯陞:《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香港:中文大學,1987)
楊聯陞:《國史探微》(台北:聯經,1983)
楊聯陞著;彭剛,程鋼譯:《中國制度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楊鴻勛:《江南園林論:中國古典造園藝術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葛永海:《古代小說與城市文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董玉書:《蕪城懷舊錄》(揚州:廣陵書社,2007)  
漢寶德:《明清建築二論》(台北:明文,1988再版)
趙昌智:《揚州與選學》(揚州:廣陵書社,2008)  
趙昌智主編:《揚州文化研究論叢》(揚州:廣陵書社,2008)  
趙昌智主編:《揚州學派人物評傳》(揚州:廣陵書社,2007)  
趙明主編:《揚州大觀》(黃山書社,1993)  
趙航:《揚州學派概論》(廣陵書社,2003)   
趙華富編:《首屆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文集》(安徽:黃山書社,1996)
劉鳳云:《明清城市空間的文化探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五南,2005)
編輯委員會編:《慶祝何炳棣先生九十華誕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蔡起:《大明寺與平山堂》(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
蔣寅:《王士禎事跡征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蔣寅:《王士禎與康熙詞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台北:明文,1985)
鄭毓瑜:《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201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2005)
鄭毓瑜主編:《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台北:學生書局,2011)
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台北:南天,1998)
戴健:《清初至中葉揚州娛樂文化與文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韓鋒主編:《一座世界名城的文明多元化:揚州瘦西湖景觀歷史演進的文化解讀》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 


三、	單篇論文

卞孝萱:〈新發現的鄭板橋題畫殘稿〉,《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王正華:〈過眼繁華――晚明的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2005)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王廷元:〈徽州商人的小本起家〉,《首屆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文集》(安徽:黃山書社,1996)
王振忠:〈明清以來漢口的徽商與徽州人社區〉,《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2005)
王振忠:〈明清徽商與揚州城市文化的特徵與地位〉,《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王章濤:〈商儒轉換中的揚州學派及其經世致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1)
王鴻泰:〈社會圖像的建構〉,《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台北:允晨文化,2011)
王鴻泰:〈俠之少遊――明清士人的城市交遊與尚俠風氣〉,《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2005)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2004年;另收入《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論文集,(台北:允晨文化,2011)
王鴻泰:〈雅俗的辯證――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係的交錯〉,《新史學》第17卷第4期,2006年,頁73-141。
王鴻泰:〈感官世界的開發與慾望的商品化〉,《江南地域文化的歷史演進文集》(北京:三聯書店,2013)
王躍生:〈清代中期揚州市鎮經濟水平和民眾生活初探――以形科題本檔案資料為基礎〉,《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安東尼亞,芬安妮(Antonia Finnane):〈揚州:清帝國的一座中心城市〉,《帝國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朱宗宙:〈鹽商群體的地域結構與揚州文化的多元性〉,《清代揚州學術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1)
朱懋偉:〈揚州歷史人文蹤跡〉,《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何炳棣著,巫仁恕譯:〈揚州鹽商:十八世紀中國商業資本的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9年2期,頁59-76。
何莊:〈揚州二十四橋考〉,《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余英時:〈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向〉,《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余棣、元明:〈揚州城的歷史變遷――中國古城博覽縮影〉,《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吳建華:〈中國社會思想視野中的「難得糊塗」和「鄭板橋現象」〉,《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岑大利:〈清乾隆帝南巡與揚州〉,《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巫仁恕:〈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第17卷第4期,2006年,頁217-254。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2003年,頁87-143。
李孝悌:〈十七世紀以來的士大夫與民眾――研究回顧〉,《新史學》第4卷第4期,1993年,頁97-139。
李孝悌:〈上層文化與民間文化――兼論中國史在這方面的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8,1989年,頁95-104。
李孝悌:〈士大夫的逸樂:王士禎在揚州(1660-166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6,2005年,頁81-115;另收入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2008)
李孝悌:〈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課題〉《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2005)
李孝悌:〈明清的統治階層與宗教:正統與異端之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李孝悌:〈袁枚與十八世紀中國傳統中的自由〉,《戀戀紅塵:中國城市、慾望與生活》(台北:一方出版,2002);另收入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2008)
李孝悌:《在城市中徬徨――鄭板橋的盛世浮生》,《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2005);另收入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2008)
杜家驥:〈清代揚州的鹽務官述略〉,《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杜瑜弟:〈揚州歷史地理綜論〉,《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汪榮祖:〈明清帝國的空間〉,《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台北:允晨,2011)
明光:〈從葭湄園到九峰園――揚州鹽商詩人汪玉樞父子考略〉,《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7月,第14卷第4期,頁97-101。
金相範:〈唐代後期揚州的發展和外國人社會〉,《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4期,2010年12月,頁37-66。
俞玉儲:〈曹寅四視淮鹺略論〉,《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孫康宜:〈典範詩人王漁洋〉,《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徐泓:〈鹽價與銀錢比價:清代兩淮鹽商的成本、利潤及其消乏的原因〉,《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台北:允晨文化,2011)
常建華:〈士大夫與地方社會的結合――清代鄉紳一詞含義的考察〉,《南開史學》1989第1期。
常建華:〈盛清揚州的城市生活――以《揚州畫舫錄》為中心〉,《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張民服:〈明清社會變革對徽商的影響〉,《首屆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文集》(安徽:黃山書社,1996)
張維安:〈近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士紳與商人階層文獻之檢討〉,《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三版)
曹淑娟:〈祈彪佳與寓山――一個主體性空間的建構〉,《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梅爾清(Tobie Meyer- fong)著,董建中譯:〈綠揚城郭是揚州――清初揚州紅橋成名散論〉,《清史研究》2001年,頁49-84。
莊吉發:〈翠華南幸、揚州寫真――盛清君臣眼中的揚州〉,《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陳文和:〈揚州書院與揚州學派〉,《清代揚州學術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1)
馮爾康:〈清代乾隆時期揚州人的引領時尚〉,《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黃俶成:〈從揚州畫、學兩派的形成看清代的士商互滲〉,《清代揚州學術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1)
楊冬荃:〈揚州歷代地方志敘錄〉,《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張海鵬:〈徽商在兩淮鹽業中的優勢――明清徽商與兩淮鹽業研究之二〉,《首屆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文集》(安徽:黃山書社,1996)
趙葦航:〈清代揚州歷史地理學家之成就〉,《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劉耿生:〈《乾隆二十二年南巡史料》研究〉,《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劉錚雲:〈「衝、繁、疲、難」:清代道、府、廳、州、縣等級初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3年,頁175-240。
劉錚雲:〈城鄉的過客――檔案中所見的清代商販〉,《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2005)
蔡貴華:〈揚州梅花書院考〉,《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1996)
蔣秋華:〈從〈廣陵對〉看汪中的地理意識〉,《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鄭毓瑜:〈東晉「建康」論述――名士與都城的相互定義〉,《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另收入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2005)
賴惠敏:〈乾隆年間的鹽商與內帑〉,《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韓小敏:〈乾隆及其揚州詩作〉,《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台北:遠流,2011)
羅威廉(William T.Rowe):〈長江下游的城市與區域〉,《帝國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