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1401200820061900
DOI 10.6846/TKU.2008.01200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對西方「和平演變」的認知與對策
論文名稱(英文) The Perception and Strateg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on "Peaceful Evolu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1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陳明雅
研究生(英文) Ming-Ya Chen
學號 69424001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1-04
論文頁數 16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
委員 - 張五岳
委員 - 吳漢
關鍵字(中) 認知
對策
威脅
機會
「和平演變」
「反和平演變」
防禦型認知
經濟合作型認知
具體作為
關鍵字(英) perception
strategy
threat
opportunity
"peaceful evolution"
"anti-peaceful evolution"
defense of perception
economy cooperation of perception
concrete strateg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和平演變」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遏制共產主義擴散,而對社會主義國家發動的一種「戰略」。透過政治、經濟、文化思想上的積極滲透,以改變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和平融化社會主義。為了反制西方這種以非武力的方式演化中共政權的圖謀,中共乃提出「反和平演變」作為因應對策。
    本文從認知分析的角度出發,把中共對西方「和平演變」的認知視為分析的重點,強調決策者的認知因素在決策過程中所佔有的重要性。進而,探討中共對西方「和平演變」之「威脅」或「機會」的認知,對「反和平演變」具體作為所產生的影響。
    中共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早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就對社會主義中國發動「和平演變」的陰謀。對此,毛澤東曾提出防止資本主義「和平演變」的論述,此論述被中共理論界視為是毛澤東「反和平演變」思想形成的起點。同時,也代表中共對西方「和平演變」防禦型認知形成的起點。
    改革開放以後,中共顯然提供了西方國家更多實施「和平演變」戰略的機會,間接加速了中國社會的變動。1989年的「六四事件」隨即被中共解釋為西方長期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的結果,加上稍後發生在東歐和蘇聯的遽變,更增加了中共的危機感,使中共備感「威脅」,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有意弄垮社會主義,而對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產生積極防禦的認知,提出「反和平演變」作為中共致力於鞏固政權的首要任務,其具體作為包括整頓黨的組織、加強軍隊的政治建設、加強意識形態的控制等。
    然而,隨著鄧小平堅持深化改革與經濟發展的決心下,改革開放的路線已經無法逆轉,中共基於對「機會」(經濟利益)的認知,轉而傾向和美國經濟合作的關係,而使得中共對西方「和平演變」的認知從防禦型認知轉變為經濟合作型認知,其「反和平演變」的具體作為也不刻意以意識形態的控制為主,轉而著眼於經濟層面進行建設。
    本研究結果發現,至此,中共「反和平演變」的作為看似被侷限在不可阻礙經濟改革建設的條件下進行,但實際上,中共始終沒有放棄對意識形態和社會的控制,只是端視其國內和國外政治經濟情勢的發展,而適時地提出。「六四事件」後的中國,
經過「姓資」、「姓社」的鬥爭後,走出一條「政左經右」、「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在下層經濟持續發展,上層政治採取高壓的社會控制,兩者雙管齊下,加上現階段加緊對文化領域的建設,以「保存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者為自居,積極向全世界「行銷」中國傳統文化的全貌,成為與西方文化抗衡的力量,使得中共面臨西方「和平演變」的戰略,愈顯充滿了信心。
英文摘要
After World War II, the western capitalism nation launched the "strategy" of "peaceful evolution"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communism to stretch. Through the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permeated actively to change the socialism nation and fight a "no fire war" to melt peaceably the socialism. In order to resist the western nation that transfor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rough anti-armed strateg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anti-peaceful evolution" strateg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 of perception research approach. It emphasized the percep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western "peaceful evolution" and .a policymaker’s percep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f decisions process. Further,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percep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western "peaceful 
evolution" by "threat" or "opportunity" will affect "anti-peaceful evolution" of concrete strateg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ought that American as early as the end of 1940's to 1950's launched the scheme of "peaceful evolution" for the socialism China. Then, the Mao, Tse-tung ever put forward the discussion on preventing the capitalism "peaceful evolution" . The discussion was considered a beginning of "anti-peaceful evolution" form of Mao, Tse-tung. In the meantime, it also represented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a beginning of defense of perception formation on the western "peaceful evolution"

After the reformation and ope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vided obviously more chance for western nation to implement "peaceful evolution" strategy, and indirectly accelerated the fluctua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 1989, "64 incident" were immediately explain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r the result of the western nation followed out "peaceful evolution" strategy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fterward, a great change in Eastern Europe and Soviets increas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crisis feeling and it mad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elt "threat" and thought the western capitalism nation intented to make the socialism to collapse,so resulted defense of perception from western "peaceful evolution" strategy and put forward "anti-peaceful evolution" strategy to consolidate the political power. The concrete strategy included the organization of party’s restructuring, the enhancement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roop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ontrol in ideology...etc.

However, along Deng, Xiao-ping insisted on deep reform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reformation and open route had already can't be convers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wed to the perception of "opportunity" (economic benefit), turned to cooperate with American in economy. It mad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western "peaceful evolution" strategy from defense of perception to economy cooperation of perception, and "anti-peaceful evolution" of concrete strategy didn’t focus on the ideology control totally. The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urned into carrying on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economic level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anti- peaceful evolution" seems have already been limited that didn’t obstruct economy development so far. However, actuall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id not give up to control the ideology and the society, it just depend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home and abroa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anti-peaceful evolution" in good time.
After the"64 inciden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rough the conflict of "capitalism" or "Socialism", came out a way of ".politics on the left but economy on the right" and a route of" the socialism of Chinese characte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d more and more confidence to resist the western "peaceful evolution" strategy by keeping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bottom level of economy, the social control in the upper level of politics and. enhancement in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	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形成與發展....	13
第一節  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形成背景.......	14
第二節  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發展過程.......	16
第三節  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總構想	.........28
第四節  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具體實踐.......	37

第三章	中共對西方「和平演變」的認知........	43
第一節  防禦型認知的形成背景.................	44
第二節  防禦型認知的主因:對威脅的認知.......	53
第三節  防禦型認知向經濟合作型認知轉變的形成背景..71
第四節  認知轉變的主因:對經濟利益的認知.....	87

第四章	中共對西方「和平演變」的因應對策....	95
第一節  中共「反和平演變」的指導原則	.........96
第二節  防禦型認知之「反和平演變」具體作為...	110
第三節  經濟合作型認知之「反和平演變」具體作為....126

第五章	結論................................	139
參考書目.....................................	151


表次
表1-2-1  防禦型認知之分析模式表.....	6
表1-2-2  合作型認知之分析模式表.....	7
表3-4-1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91

圖次
圖1-4-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11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1.丁維陵、李東雨,蘇聯東歐劇變啟示錄,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2.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編,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
3.中共中央文件選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頁156。
4.中共研究雜誌社主編,中共年報:1991年,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1。
5.中共廣東省高校工委思想教育處編,政治形勢與反和平演變教育學習參考資料,廣東:高等教育局政治教育處,1991。
6.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主編,大陸情勢專情研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
7.反和平演變教育十講編寫組,反和平演變教育十講,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8.任俊杰編,堅持社會主義警惕和平演變,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
9.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2年。
10.江流,陳之驊,蘇聯演變的歷史思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11.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鄧小平路線與廣東發展經驗,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
12.吳健主編,美國政府的和平演變戰略,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13.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
14.李振編著,和平演變的夢幻,山東:青島出版社,1990,頁80。
15.辛燦主編,西方政界要人談和平演變,北京:新華出版社,1989。
16.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1。
17.金權、王駿主編,反和平演變的策略與方法,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
18.奕玉廣,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86。
19.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下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
20.馬紹孟、周新城、馮特君主編,堅持社會主義反對和平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21.高輝,社會主義再認識:中共「初級論」之研究,台北:永業出版社,1991。
22.逄先知等著,「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1。
23.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著,中共編「西方政要關於和平演變講話及中共領導人談反和平演變」,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5。
24.國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等編,五十天的回顧與反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5.張蔚萍編,兩種戰略:「和平演變」與「和平防變」,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
26.戚方編,和平演變戰略的產生及其發展,北京:東方出版社,1990。
27.梁雲彤等著,《美國和平演變戰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頁44。
28.許中田、金增新主編,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抵禦和平演變講話,吉林:及林人民出版社,1992。
29.陳德昇,中南海政經動向,台北:永業出版社,1993。
30.董耀鵬、胡克、白廣元編著,兩種制度的生死較量: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31.靳田編,反和平演變學習手冊,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
32.趙倩主編,鉅變與未來: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的中國大陸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0。
33.劉洪潮主編,西方和平演變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策略、手法,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34.劉洪潮主編,西方政要和報刊關於和平演變的最新言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35.滕文生主編,反和平演變教育問答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36.鄭懷義主編,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頁417。
37.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8.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9.黎文森、段宗志、陳鵬主編,論西方國家和平演變戰略,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92。
40.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二)期刊文章:
1.「中共『從嚴治黨』難以解決內在危機」,中共問題資料週刊,台北,1991年,第499期,頁38。
2.「中共中央二號文件」,爭鳴,香港,1992,頁23~27。
3.「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求是,北京,第13期,1991,頁2。
4.大眾日報評論員,「『和平演變』是社會主義的主要危險」,科學社會主義,北京,第9期,1989,頁103。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近期做幾件群眾關心的事的決定」,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頁545。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選編,「中共中央紀委關於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的意見」,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頁1295~1296。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選編,「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的通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頁593~594。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選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頁545。
9.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頁73。
10.毛澤東,「丟掉幻想,準備作戰」,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頁1425~1426。
11.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頁325。
12.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1957年10月9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頁475。
13.毛澤東,「將革命到底」,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頁1379。
14.毛澤東,「關於『三反』『五反』的鬥爭」,,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頁53。
15.王元,「中共加強控制共軍『反和平演變』之剖析」,中國大陸,台北,1991,頁32。
16.王陽敏,「從『建設性』交鋒與『田忌賽馬』看中美關係的新走向」,探索,重慶,1992,頁74~77。
17.王維新,「鄧小平路線的觀察」,探索,紐約,1992,頁41。
18.任吉悌,「毛澤東關於『白皮書』的評論吉奇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貢獻」,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第1期,1990,頁19。
19.朱鈞侃,「抵禦和平演變的一項根本性戰略任務: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思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第2期,1992,頁26~27。
20.朱慶芳,「城市職工心態錄」,暸望周刊,香港,1989。
21.江山,「『六四』後中共對新聞領域的整頓」,中共研究,台北,第25卷,第8期,1991,頁63。
22.江修山,「毛澤東反『和平演變』論述的現實意義」,科學社會主義,北京,第8期,1991,頁54。
23.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選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頁1653。
24.江澤民,「在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上講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選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頁713~714。
25.江澤民,「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講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選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頁553。
26.何善昌、簡永福,「西方和平演變戰略與意識形態鬥爭」,教學與研究,北京,第3期,1991,頁47。
27.何蓬女、姚康樂、肖飢林,「毛澤東防止和平演變思想的歷史評價及其繼承發展」,貴州社會科學,貴州,第1期,1995,頁10。
28.吳戈,「『美國之音』的表演與『和平演變』策略」,中國政治,北京,第7期,1989,頁86。
29.吳永超,「中共加強學生軍訓教育」,中共研究,台北,第23卷,第4期,1991,頁73。
30.吳玉山,「兩極體系的崩解與中共的外交政策」,江振昌主編,國價新秩序的探索與中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關繼關係研究所,1993,頁156~157。
31.宋吉雯摘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關於反對和平演變、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論述」,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第1期,1992,頁25。
32.李小明,「中國南方的資本主義熱」,中國之春,北京,1992,頁6~10。
33.李濟華,「『和平演變』是對當今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威脅」,社會科學主義,北京,第12期,1990,頁68。
34.李洪松、張永恒,「必須樹立『反和平演變』的觀念」,科學社會主義,北京,第9期,1990,頁36。
35.李英明,「現階段中共『反和平演變』之研究」,張義隆編,和平演變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2,頁42~43。
36.李捷,「毛澤東防止和平演變思想是對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貢獻」,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第6期,1991,頁7。
37.李捷,「對毛澤東防止和平演變思想的回顧和思考」,黨的文獻,北京,第3期,1991,頁40。
38.李聲祿,「西方『和平演變戰』略分析」,外國政治、國際關係,北京,1990第12期,頁77。
39.李鵬,「為我國政治經濟和會的進一步穩定發展而奮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選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頁984。
40.周發源,「四十年反和平演變鬥爭的回顧與思考」,中國政治,北京,第5期,1991,頁44。
41.周殿富,「和平演變戰略與青年思想教育」,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第2期,1990,頁22。
42.林克,「回憶毛澤東對杜勒斯和平演變言論的評論」,黨的文獻,北京,第6期,1990,頁44。
43.芮邊,「西方推行『和平演變』的手法(中)」,半月談,北京,第21期,1989,頁54。
44.芮邊,「西方推行『和平演變』的戰略目標」,外國政治、國際關係,北京,1989第11期,頁35。
45.南菁,「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由來和發展」,外國政治、國際關係,北京,第11期,1991,頁22。
46.姜一申,「十年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鬥爭給我們的啟示」,中國政治,北京,第2期,1990,頁59。
47.姜忠、董仲其,「試論毛澤東反『和平演變』的思想及其意義」,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第5期,1990,頁12。
48.姜新立,「從文化思想看中共『和平演變』」,中華雜誌季刊,台北,第3期,1993,頁34。
49.姚春齡,「恢復凱楠『遏止』理論的全貌」,外國政治、國際關係,北京,第12期,1993,頁158。
50.段治乾,「帝國主義和平演變手段剖析」,科學社會主義,北京,第7期,1990,頁35。
51.凌陣,「警惕民主個人主義的繁衍:重讀毛澤東同志評美國白皮書」,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第1期,1990年,頁25。
52.泰笙,「中共反『和平演變』之策略及運用(上)」,中共研究,台北,第28卷,第5期,1994,頁45~46。
53.袁宗亮,「意識形態的滲透:沒有硝煙的世界戰爭」,淮海論壇,徐州,第4期,1991,頁36~39。
54.高文生,「從鞏固社會主義看反和平演變」,師範學院學報,北京,第84期,1992,頁13。
55.高智瑜、李燕奇,「學習鄧小平同志反對和平演變的思想」,中國共產黨,北京,第2期,1992,頁40。
56.逄先知,「重溫毛澤東關於防止和平演變的教導」,黨的文獻,北京,第3期,1990,頁13。
57.逄逢先知,「回顧毛澤東關於和平演變的論述」,中央文獻出版社,北京,1990,頁5。
58.張永通,「中國共產黨反對和平演變的思想和歷程」,中國共產黨,北京,第11期,1991,頁57。
59.張富良,「試論鄧小平的反和平演變思想」,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重慶,第54期,2003,頁41。
60.張渝政,「江澤民對毛澤東、鄧小平防止『和平演變』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研究,北京,2000,頁11。
61.張雅君,「六四事件與中共對美國的政策」,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3卷,第3期,1990,頁41。
62.張驥,「論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新特點與我國反和平演變戰略」,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版,河北,第3期,1991,頁46。
63.曹平、王誠洪、伊勝利、陳國權,「我國反對和平演變鬥爭經驗出探」,中國共產黨,北京,第3期,1992,頁25。
64.梁柱,「認真研究毛澤東防止和平演變的思想」,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第1期,1992,頁3。
65.莊去病,「評布希的『超越遏制』政策」,外國政治、國際關係,北京,第11期,1989,頁84。
66.陳宇震,「中共經濟改革對政治制度之衝擊」,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29卷,第4期,1986,頁18。
67.陳自現,「現階段中共軍對政治工作延析」,蘇俄問題研究,台北,第33卷,第3期,1992,頁36~39。
68.陳伯賢,「對中共『雙反鬥爭』之研析」,中共研究,台北,1991,第25卷,第1期,頁87。
69.彭清瑋,「反腐敗鬥爭與反和平演變」,求索,湖南:湘潭師範學院,2001,頁44。
70.曾險峰,「抵抗和平演變戰鬥中的一項戰略任務」,科學社會主義,北京,第1期,1992,頁31。
71.程令航,「國際經濟關係的電話與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戰略」,外國政治、國際關係,北京,第4期,1991,頁46。
72.黃美來,「國際大氣候中的一股黑風惡浪:美國對我實施『和平演變』戰略的歷史與現實」,教學與研究,北京,第5期,1989,頁46。
73.黃銘,「毛澤東晚年反和平演變思想形成的歷史考察與評析」,西安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安,第1期,1993,頁23。
74.董淑禮,「資本主義同社會主義對抗的主要手段綜述」,社會科學主義,北京,第7期,頁154。
75.新民,「時代背景與反和平演變」,科學社會主義,四川:重慶出版社,1991,頁97。
76.楊祖泉,「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教育」,中共問題資料週刊,台北,第477期,1991,頁26。
77.當代思潮評論員,「為什麼必須堅持不懈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中國大陸研究教學參考資料,台北,第72期,1996,頁104。
78.萬夏,「論毛澤東『防腐拒變』的政治哲學及其啟示」,中國政治,北京,第2期,1994年,頁77。
79.廖平生,「中共『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之解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18卷,第5期,1993,頁54。
80.趙春山,「論中共的對外開放政策」,政治大學國際中心刊物,台北,1994,頁18。
81.趙春山,「蘇聯變局對中共的衝擊:論『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前瞻分析,台北,1992,頁13。
82.趙倩主編,「鉅變與未來: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的中國大陸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0,頁1。
83.趙麗萍,「毛澤東關於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思想與反和平演變」,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1999,頁27。
84.儀名海,「美國遏止政策的由來及其演變」,外國政治、國際關係,北京,第2期,1991,頁156。
85.劉遐齡,「中共『十四大』前後的政治變遷」,鄭竹園主編,轉變中的中國政經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頁44。
86.劉豔軍,「西方『和平演變』對當代青年的影響及我們的對策」,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北京,第1期,1992,頁17。
87.衛右,「中共為改革開放進行宣傳學習活動」,中共問題資料週刊,台北,1992,第514期,頁32。
88.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頁141。
89.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頁378~379。
90.鄧小平,「在接見首都戒嚴部隊以上幹部時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頁305。
91.鄧小平,「第三代領導人的當務之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頁313。
92.黎光,「西方的『和平演變』圖謀及我們的對策」,中國政治,北京,第10期,1991,頁64。
93.盧玉珂、楊國佔、胡鳴鐸,「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鬥爭規律初探」,科學社會主義,北京,第八期,1991,頁104。
94.龍飛,「」中共加強『自我改造』問題的分析,中共研究,台北,第24卷,第8期,1990,頁18。
95.龍飛,「毋忘『六四』:大家一起來促使中共『和平演變』」,中共研究,台北第26卷,第6期,1994,頁9。
96.龍飛,「評析江澤民加速培訓跨世紀接班人之意圖」,中共研究,台北,1994,第28卷,第9期,頁22。
97.聯合報編輯部編,「鄧小平六月九日對戒嚴部隊軍級以上幹部講話」,天安門一九八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頁447。
98.鍾濤,「看中共這場反腐敗大鬥爭如何收場」,中共研究,台北,第27卷,第8期,1993,頁12。
99.韓松,「中國共產黨反對帝國主義和平演變戰略的鬥爭及其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北京,第7期,1991,頁103。
100.蘇紹智,「中國大陸八九民運的起源與影響」,共黨問題專題研究(43):大陸、海外民運資料選輯(上冊),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9,頁3。
101.龔國潤、俞良甲,「對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失誤的正確認識」,學校思想教育,北京,第3期,1990,頁18。

 (三)論文
1.吳安家,「中共的思想困境:『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台海兩岸政經發展經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1992,頁2。
2.邱凱彬,「中共『反和平演變』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頁172。

 (四)報紙
1.人民日報,北京,第1版,1989年11月14日。
2.人民日報,北京,第1版,1991年10月31日。
3.人民日報,北京,第1版,1991年3月26日。
4.人民日報,北京,第1版,1992年6月14日。
5.人民日報,北京,第1版,1992年7月22日。
6.大公報,香港,第2版,1989年10月17日。
7.大公報,香港,第2版,1990年3月27日。
8.文匯報,香港,第2版,1990年11月18日。
9.申言,「當前中國的民意」,鏡報,香港,1989,頁46。
10.石夫,「失業:整治中的陣」,文匯報,香港,第17版,1989年2月1日。
11.石夫,「失業浪潮再襲廣州」,文匯報,香港,第4版,1988年3月6日。
12.江澤民,「關於黨的新聞工作的幾個問題:在新聞工作研討班上的講話提綱」,經濟日報,北京,1990年3月2,第1~2版。
13.經濟日報,北京,1990年2月28日,第1版。

 (五)網路資料
1.「十七大報告解讀: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新華社,2007年12月27日,轉載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7-12/27/content_844885.htm
2.「十七大報告解讀: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精神家園」,新華社,2008年1月2日,轉載自:http://www.gov.cn/jrzg/2008-01/02/content_848649.htm
3.「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公報」,新華社,2004年9月19日,轉載自:http://202.98.123.203:82/focus/zgsz/20040920/200492041509.htm
4.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新聞報導工作的幾點規定」,人民網,2004年9月29日,轉載自:http://cpc.people.com.cn/GB/64114/75332
5.「中國第八次文代會和第七次作代會開幕,胡錦濤發表重要談話」,2006年11月10日,人民網,轉載自: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19/5026368.html
6.中共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新華網,2007年10月15日,轉載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7.張海濤,「鄧小平南巡之前,1991年江澤民論反和平演變,痛批戈巴契夫」,旗幟網,2003年10月28日,轉載自:http://www.weiweikl.com/GYZC34.htm
8.劉俊國,「『六四』後的大陸人權狀況」,世界日報,2003年9月18日,轉載自:http://www.grandreial.org/Chinese/newsderail.php?id=31
9.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南巡講話)」,南京博物院,轉載自:http://www.njmuseum.com/zh/book/cqgc_big5/dxpnxjh.htm

二、英文部分
1.“What China’s Student Want, ”New York Times, 6 May 1989.
2.Chen-Pang Chang, “Peaceful Evolution”, Strikes Fear into the Heart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SSUES&STUDIES,vol.26, no.3, 1990, p47.
3.Kung-chiang Sah , On “Peaceful Evolution” and “Anti-Peaceful Evolution”, ISSUES & STUDIES ,vol. 28 ,no. 8 ,1992, pp36-37.
4.Maurice Meisner,“What Beijing Leaders Know That Critics Won’t See: Repression Can Be Profitable,” Los Angeles Times, Oct.25,1992,M2.
5.Richard Holme, “China: Tiger’s Gilded Cage,” New Statesman& Society , England, Jan.22,1993,19.
6.Richard K. Herrmann, “Perceptions and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 in Donald A. Sylvan and Steve Chan. ed.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84),p28
7.Roger Cohen, “An Empty Feeling Is Affecting Eastern Europe,” The New York Time, March21,1993,E3.
8.The New York Times, May 13 ,1991。
9.Thomas H. Etoz and John Lewis Gaddis (ed.), “Containment: Documents on American Policy and Strategy, ” 1945-195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78),pp52-63。
10.Tomas L. Friedman, “New Tack on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Jan.23, 1994.
11.Wen-hui Tsai, “New Authoritarianism, Neo-Conservatism, and Anti-Peaceful Evolution: Mainland China’s Resistance to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ISSUES&STUDIES, vol.28, no.12, 1992, p9~10.
12.William Safire, “Vision in Collision,” The New York Times, Dec .23, 1992, A2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